- 相关推荐
教学项目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项目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项目总结1
为了适应高职教学形式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于7月参加了在江苏常州工程学院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演练”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听取了在项目化教学方面卓有成效的各位专家所做的专题报告,并进行了相应的实施演练,使我对项目化教学有了粗浅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培养学生能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而不是原来的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强调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任务、任务与任务之间的整体联系。
课程结构要与工作结构相匹配,学生完成任务后要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学到点真本事。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计要任务驱动,以行动为导向。不是以学科体系为导向。要突出能力目标,而不是盲目的传授、积累知识。课程内容必须有符合课程要求的项目作为载体,教学是领着学生完成项目,来做事,而不是单做习题,项目来自于企业实际但高于实际,要把支撑实践的理论知识融于工作过程中,学生工作要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行项目化教学要精心设计能力的训练过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评价标准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主要衡量尺度。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不能在教师、地点、内容上进行分离,尽可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项目教学的特点
1、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学习)任务,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2、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3、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一起;
4、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5、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6、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7、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适应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
四、项目化的“工作”过程
项目化的工作过程有如下6项内容:
首先要了解工作要求,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独立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第二:工作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按照任务实际需要,自己独立确定各自的工作方案,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工作时间、检验计划等。
第三:各自的工作计划要在组内共同讨论,形成小组决策,大组交流评价,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第四:学生按确定的最终工作步骤,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即具体实施。第五:对工作计划以内的内容、工作安全、质量保证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学生自查,学生间互查,教师检查等方式。最后一项是评价阶段:学生、教师进行工作总结与评价、解决实践性知识、拓展理论知识。
五、突出能力培养
1、课程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当然需要根据新的原则对理论做出取舍),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不是实践课时的多与少),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
2、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不能按知识的相关性组织项目课程内容,力求知识的完整性。知识序化要按相关的工作过程组织,总量不变。
4、实践知识:指完成本项目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名称等。
5、经验知识与技能仍然必须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6、理论知识:指完成本项目必须具备的理解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7、工作知识是在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其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达成的需要,附着于工作过程是其存在的基本形态。
8、工作过程知识不是从理论知识中引导出来的,它与反映的工作经验相适应,并指导实际的职业劳动。
9、工作过程知识是隐含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不仅包括显现的指导行为的知识(如程序化知识),也包括相联系的隐性知识,它们不像显性知识那样容易被模仿、复制和传递,但它们对工作过程的进程却是非常重要的。
10、帮助学生努力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彻底改变与任务相脱离、单纯学习知识的学科课程模式,因此知识与技能、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都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11、要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
12、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深厚的知识做支持,课程要强调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厚理论是学习的终结点,而不是起点。
六、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1、突出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做事能力,完成职业岗位工作能力。
2、任务训练,项目训练。
3、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老师为主体。
以上是培训学习之后,对项目化教学的一点认识,还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体会、摸索适合所教课程的项目设计,适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教学项目总结2
针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入门难,发展快,学时少,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积极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行理论实习一体化。按照企业生产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结构进行项目化改造,形成相应的项目教学任务。并以真实项目任务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1.构建“一条主线、三个结合”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
根据职业教育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规格,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按照加强针对性、突出实用性、体现先进型的原则,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为此,我们全面科学地修订和重新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教学方案的框架体系,强调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规范化,并且落实和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中。由于优化了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突出了重点,同进合理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保证学生较好地掌握电子技术必备知识及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从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我们考虑到《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与核心课程,从课程设置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在设计项目教学内容时,恰当地解决好了“基础与发展”、“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重点内容与知识面”等矛盾,使项目课程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同时我们加强针对性,突出适用性,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从点到面的教学规律。
2.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逐步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应用方向转变的过程。因此,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应该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中,加大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我们淘汰了过去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了检测性、综合性的实验,精选了一些典型的课程实训教学项目,例如超外差收音机装配与调试项目,让学生从元器件性能的测试、电路的焊接、电路的'静态调试、动态调试和统调各个环节都亲自动手,使每个学生既掌握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电路的焊接技术,同时对电子电路的调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亲身的经历,也初步掌握了电子电路的调试方法。像这样的实践性环节,学生很感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超外差收音机装配与调试项目中,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达到了其他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锻炼,突出了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1)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入手,变从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变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试验,以一个个单元电路的制作、测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展开,基于电子产品生产实际工作的全过程。模糊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实训课之间的界限,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相互融合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采用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方法。把整个教学内容分成六个较大的项目,每一个项目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通过这些项目与模块的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的环境中。每一个教学项目设计都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使教、学、做融为一体。我们把电子单元电路、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作为教学的主线,按电路的结构进行剖析,分解成几个职业情景,每一个项目中又用若干个任务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的培养。
4.改革了考试考核方法,促进了教学工作
对于本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我们改革了以理论为主的考试方式,注重多样化考试考核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集中考试和平时成绩评定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按照以实验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的考试模式进行考试改革。把实验考核作为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期末成绩评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索。
①平时实验报告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16%。
②平时实验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24%。
③期末实验考核成绩(以抽签形式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并答卷,每人一组,独立完成)作为课程成绩的30%。
④平时成绩(学习态度、出勤情况、作业情况等)作为课程成绩的10%。
⑤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20%。
在实验课的考核中,对每个学生在每次实验中的情况进行详细记载,然后结合实验报告的质量,期末实验考核成绩,综合给出学生实验成绩。
在通过对以上考核方法的改革,解决了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问题,使实践性环节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突显出来,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评价,推动学生学习向良性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改善,效果显著。
中职教育应根据市场及行业特点进行修正,加强适销对路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面向就业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可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全面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一年多来,我们通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建设已初见成效。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随着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继续深入,我们还将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不断丰富、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使课程体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最终将“电子技术”课程建成国家级的示范课程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教学项目总结3
近年来,我国以把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科学制定实验规划方案和实验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
一、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原则上,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先导,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在课堂讲解中可以从当前热点引入,面向未来,指出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再回溯从前,最后贯穿整个学科。建议每一部分都要有有的放矢,明确职业导向。可以采用讲座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讲义”化,讲求“趣味性”,如CCTV的百家讲坛一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打破以往常规教学的授课形式,学生难以接受的教学局面。转变原由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教师占主要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真正营造师生共同交流,群言群策的课堂氛围。开展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实践合作中,寓教于动;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趣;在讨论合作中,寓教于思。真正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二、课程设置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的改革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按照不同部分的作用再分为若干个方向,使学生做到“一专多能”。在课程设置上,每个方向的课程都有所侧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进行方向的选择。
为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尝试通过过“模块”教学的思想。“模块教学法”对提高学生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专多能”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其目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使培养的目标则更具有侧重性,可以使学生在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某一方面,特别是软件或硬件应用方面学得更深更扎实,可以使其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就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三、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优先集中,认识就会敏捷而深入,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涨,思维就会活跃而有创造性,行为就会持久而永恒。计算机实验教学是学生参与操作的探索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而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计算机实践教学则能够提供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充分调动了他的参与性和探究性。再者,有的学生理论知识不足,但动手能力较强。在实践过程中,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得到鼓励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消除“计算机难、学不好”的恐惧心理,萌发要学好计算机的愿望,引发学习动机,使他们以学为乐,主动进取,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开设计算机课外辅导,主要讲解求职以后在工作中遇到的操作问题和解决方法。计算机课外辅导是以就业和课程改革目标开设的。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学生通过看得见、摸得着、感知深刻的实验过程,形成清晰的表象,伴随着说的训练,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铺平道路。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知识点,尽量创设条件,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动思结合,培养技能、技巧。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计算机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课程程改革的重要手段。我深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区教研室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大力提倡、推广。我校的课程改革之花将会遍地盛开,我们将拥有更加辉煌和灿烂的明天!
教学项目总结4
根据内官学区《安定区内官学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内学发【20xx】197号)的安排部署,按照要求,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安装与使用
设备于20xx年8月31日安装教学点,并能正常使用。
二、培训与效果
20xx年9月1日———15日对教学点全体教师进行了设备使用、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资源的管理、浏览资源、电子教案的制作)、数字资源的教学应用(利用数字化资源组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的教学)等集中培训,共计培训15人次,通过培训,取得了如下效果:
(一)基本熟悉项目设备,掌握并能正常使用设备;
(二)熟悉项目资源网站,熟悉学科网页框架、栏目;
(三)熟悉掌握了操作步骤,利用学科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四)基本能进行资源简单加工与处理的能力;
(五)开设了一门原来不能开设的音乐课程。
三、建立相关制度及表册
为了使设备正常使用,开好课程,建立了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设备使用登记表,资源下载统计表等表册。
四、使用及效果
通过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师能够轻松地找到以前很难找到的资源;
(二)学生能直观的感受教学中的'演示,对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三)通过对资源地使用,对教师的自身发展有极大的提高。
宝石教学点
20xx年9月18日
教学项目总结5
为了认真落实“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重要意义。露峰办事处第四小学上洼学点于秋季安装了这套设备。
一、教学点基本情况
XX学点地处XX。学校现有一至六年级6个教学班,共计307位学生,教师人数为13人,学校占地面积约4余亩。学校处于四个自然村之中、清静优雅、交通比较便利,是教书育人的理想之地。
二、资源建设情况
结合我校的实际,按项目实施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合理选择项目安装位置,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使用布线安装图,安装好强弱的布线,规范安全用电设施。同时做好防尘、防盗措施。
2、选择一间教室,作为数字资源接收室和教学应用专用教室。
(二)项目使用管理及应用
1、项目设备属于固定资产,学校建立完善项目设备、验收入库、维护保管、资产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具体措施,做到账、物相符。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管理人员的作用,妥善保管项目设施设备,帮助项目教学点做好技术维护工作。
2、加强项目使用,我校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进行了合理的布局、规范的施工、认真的实施。制定制度,配备专职教师进行管理,并对教师进行了使用培训。让老师懂得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政策背景和积极意义,感受到了国家对农村教学点的政策关怀和良苦用心,初步掌握了教学点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设备的组成、结构也有了大致了解;基本懂得了如何在教学学科中的应用数字资源。我校坚持每天利用数学资源进行教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做好了记录。
三、开展教师培训
教学点数字资源项目设备安装到位后,积极响应教体局远办精神,把学校教师应用教学点数字资源,把学校教师应用教学点数字资源落到实处,组织并开展教学点数字资源应用培训。
四、教学组织应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把信心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应用的主战场,特别要把信心技术应用作为提高边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和途径。我校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求如下:
1、任课老师在每一堂课中尽量使用项目,发挥它的优势。
2、教师每上一节课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3、实行“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资源共享,任课教师把所下资源运用到多媒体教学上,丰富教学课堂。
五、项目实施成果
1、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使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3、我校农村孩子通过远程教育接收到的信息,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拉近与城市孩子先进教育的距离、
六、项目实施典型经验
1、整合教学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整合IP教学资源和录制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电视节目和教育部信息广播节目。
2、加大硬件投入,为我校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奠定了基础。
3、政策激励。通过业务考核等措施,促使教师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业务考核成绩记录在业务档案表中。
4、典型带路。学校通过培养典型,以点带面开展活动。这些老师很快成长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通过他们的样板作用带动其他教师的进步。
5、每周要求教师至少上一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课,以课堂作为演练的舞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并择优上公开课评比,以检验教师整合教育技术与实际教学中的水平。
七、存在的'问题与今后打算
1、技术生疏。对运用教学点数字资源心有余力不足,以至于敬而远之,望而生畏。教学点教师有上了年纪的老师接触电脑的时间少,接受比较慢,课堂教学几乎不适用多媒体,只会最基本的开关机的操作,更不要说是下载资源和做课件了。
2、教师认识不到位,思想意识淡薄,墨守成规,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对新领域的经历不足。受传统教育思想以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已经习惯了“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课堂教学模式,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书本知识,能应付考试就行了,没有必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设计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学习。
3、要充分认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意义,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应用,解决教学点面临的年龄偏大、师资水平不高的实际困难,变压力为动力。
教学项目总结6
我是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的教师,于6月16日至6月30日期间参加了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举办的教学法国培项目,在为期2周的学习过程中,感受颇深,感触颇多,总结起来共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谈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给我的影响,校园坐落在郊区,比较偏僻,也因此很安静,也正是我所喜欢的校园氛围。同时,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因偏僻而生的焦躁,安安静静的吃饭、安安静静的学习,没有嘈杂的人群和喧闹的环境,唯一见到的有“声响”的学生活动就是滑板练习,那也是在吃晚饭的时间段。怀着好奇的心情,在晚自习时间参观了教学楼学习情况,更是让我分外惊讶,一个机房大约30人左右,整体静悄悄,没有一个人玩手机,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都是专心致志的完成操作项目,并且好像也没有老师在场,那么安静的氛围,我走路都不敢发出声响,生怕打扰到他们。突然感概,校园的文化难道是几个花花绿绿的横幅和几张宣传海报吗?安静、踏实、求真的学习状态恐怕才是我们应该营造的校园环境吧。
其次,谈谈培训过程中的收获。
这次培训内容大致归纳成这样几个方面:信息化大赛,课程思政,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方法与逻辑思维,信息检索等,每一部分内容都有自己新的感受,例如:
第一,信息化大赛作品的准备与参赛要求方面应该权衡文件要求,既要贯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现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和教学活动的三教改革,又要贯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方针,贯穿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的课程思政思想。因此,信息化教学大赛已经不是针对一个点的考察,而是通过一个知识点反应整个专业、乃至整个学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实施情况,是团队综合水平的体现,也就要求教师要有团队意识,要用协作,共享,互联的逻辑思维去共同打造优秀作品。同时,信息化大赛团队成员需要企业专家的参与,一方面体现产教融合的思想,另一方面,明确信息化手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岗位职业能力所必备的。还有,学情分析应该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应该具备的前置课程和知识技能,而教学策略主要指教学实施过程用到的方法,肯定需要体现信息化手段。
第二,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课程思政是德育教育的体现,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必要的举措,通过学习额交流,我比较赞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每节课5分钟的立德树人的专题讲解与讨论,将课程思政落在实处。还有张老师讲到的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教学课题来研究,学校设定相应的评审指标,通过课题组团队的共同参与,经过一个周期的建设,完成项目既定目标,即完成课题成果,又完成课程思政的实施,也是很好的实施策略。另外,“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切实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在这项工作中,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通常是教务处)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甚至是引领性的作用。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课程的教学实施则是教学的常规性工作。教务处无论在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应注重有意识地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一个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点指标。这样方可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都做到强化所有课程都有“育德”功能的教育理念,并通过一系列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环节将这种理念落到实处。具体而言,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者“育德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的制定中应设置“育德效果”的观测点。
第三,就是对李新发教授关于教学法的讲授记忆犹新,他的观点是学生课程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处理好认知、行为和情感目标之间的关系,一节课的的学习效果主要由学生的参与情况来决定,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呢,就需要教师先从情感目标出发,结合行为目标,最后达到认知目标才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在此过程中常常用到3252的模式,就是构思—小组讨论—决策—分享的思路,也就是五星教学法,从聚焦问题入手,激活旧知,练习新知,市证新知,最后融会贯通的过程。教学是在对话中进行,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在行为或感知中反思,小组讨论冲突越大,学习效果越好,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层面,更多的是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完成情感的渗透。学习的过程是从实践到情感再到理论的过程,而不是倒过来的环节,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再到“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就是从实践中找到真理的过程。另外,教学重点的设置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或与目标密切相关的知识而设置的。难点是不易理解,给予搭台阶、举例子分析才能完成的内容,必须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才能解决的课程内容。
第四,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项目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均属于行动导向性教学,但是项目教学法讲究“殊途同归”,案例教学法则是“亦步亦趋”,项目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培养,但是项目教学法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正确分析学情,保持项目完整,便于操作实施。项目教学法一般流程有6个步骤:信息、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和迁移。
通过2周的学习,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争取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进:第一,精心设计课堂,从单纯的旧课复习导入新课转变为聚焦新闻问题、热点问题,激活旧知,由认知为主的课堂转变为由情感、行动为主的课堂,合理使用小组讨论,交流发言,结论再现等环节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第二,灵活使用思维导图法来实施教学任务,实践为主的实训课在每一小节的实训子任务进行之前都用思维导图法讲解子任务与综合项目的关联,前导后续知识与技能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提升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下大功夫做好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借助学校教学资源支持的运行平台,系统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通过课前预习资料发布,统计线上实时交流情况,督促线下复习巩固,解答疑难问题,回复反馈意见等环节尽可能将教与学的时间、空间放大,充分运用平台教与学的功能,提升教学效果。
第四,运用信息化思维实时教学,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三大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学生为起点,始终贯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方针,时刻运用互联、协作、共享的思维,将教学资源信息化,提高课堂信息化水平,构建多元多效的课堂,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五,尝试团队合作,吸纳顶岗实习、在校学生,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团队成员,共同收集整理设计企业生产环节,在校实验、实训等过程中的原创图片、视频资料等碎片化资源,可通过学分置换、成绩奖励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情况,进一步激发学习与交流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间接强化学生观察能力,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以提高学习综合效果。
综上所述,只要结合课程性质,专业特点,解决将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这一核心问题,终将达到教与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最后,衷心感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相关的老师为这次培训所作出的努力和无私奉献,感谢给予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的平台,也感谢这次培训兢兢业业为我们授课的各位教授、学者和专家们,你们渊博的知识和对职业教育的独到见解对我们终生受益,在各位前辈的带领下,让我们共同为甘肃、为祖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教学项目总结7
Photoshop CS(PS)基础知识教程(完整版)
还有一个就是在不同的工具下你可以按ctrl alt shift 会有不同的状态分开或组合
第一课 初识Photoshop CS(PS)
一、 界面构成
Photoshop的界面由菜单栏、工具选项栏、工具箱、图像窗口、浮动调板、状态栏等
菜单栏:将Photoshop所有的操作分为九类,共九项菜单。如编辑、图像、图层、滤镜; 工具选项栏:会随着使用的工具不同,工具选项栏上的设置项也不同;
工具箱:工具下有三角标记,即该工具下还有其它类似的命令。当选择使用某工具,工具选项栏则列出该工具的选项;
按工具上提示的快捷键 使用该工具
按SHIFT+工具上提示的快捷键 切换使用这些工具
按TAB 显示/隐藏工具箱、工具选项栏和调板
按F 切换屏幕模式(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
状态栏:包含四个部分,分别为:图像显示比例、文件大小、浮动菜单按钮及工具提示栏;
浮动调板:可在窗口菜单中显示各种调板。
双击调板标题 最小化或还原调板
拖动调板标签 分离和置入调板
调板右边三角 调板菜单
复位调板位置 窗口->工作区->复位调板位置
存储工作区 窗口->工作区->存储工作区
SHIFT+TAB 显示/隐藏调板
调板窗:可将常用的调板置入其中。
文件浏览器:专业的图像浏览器,可预览各种格式的图片,并有批处理和批重命名的功能。
二、 基本概念
1. 像素:是组成图像的最基本单元,它是一个小的方形的颜色块。
2. 图像分辨率:即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像素越多,图像的信息量越大。单位为PPI(Pixels Per Inch),如300PPI表示该图像每平方英寸含有300×300个像素。 图像分辨率和图像尺寸的值决定了文件的大小及输出质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所产生的文件也越大。图像分辨率成为图像品质和文件大小之间的代名词;
如果是用来印刷的图像,其分辨率一定要大于等于:120像素/厘米,折算大约是:300像素/英寸。
3. 点阵图:又称像素图,即图像由一个个的颜色方格所组成,与分辨率有关,单位面积内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效果越好。用于显示一般为72PPI;用于印刷一般不低于300PPI。
4. 矢量图:是由数学方式描述的曲线组成,其基本组成单元为锚点和路径。由Coreldraw、Illustrator、FreeHand等软件绘制而成,与分辨率无关,放大后无失真。
5. 设备分辨率(Device Resolution)——又称输出分辨率:指的是各类输出设备每英寸上所
代表的像素点数,单位为DPI(Dots Per Inch)。与图像分辨率不同的是,图像分辨率可更改,而设备分辨率不可更改。(如常见的扫描仪)
6. 位分辨率(Bit Resolution)——又称位深或颜色深度:用来衡量每个像素存储的颜色位数。决定在图像中存放多少颜色信息。所谓“位”,实际上是指“2”的平方次数,
7. 颜色模式:用于显示和打印图像的`颜色模型。常用的有RGB、CMYK、LAB、灰度等。
8. 文件格式:Photoshop默认的文件格式为PSD;网页上常用的有PNG、JPEG、GIF;印刷中常用的为EPS、TIFF。Photoshop几乎支持所有的图像格式。 9. PS学习的基本理念:分层设计
使用图层可以在不影响图像中其他图素的情况下处理某一图素。可以将图层想象成是一张张叠起来的醋酸纸。如果图层上没有图像,就可以一直看到底下的图层。通过更改图层的顺序和属性,可以改变图像的合成。
三、 简单基本操作
10. 打开软件:在启动Photoshop过程中,按住CTRL+SHIFT+ALT,软件恢复到初始的状态。
11. 预置软件:对Photoshop软件进行环境预置,编辑->预置(CTRL+K)。
暂存盘:是Photoshop软件产生的虚拟内存,以提高Photoshop处理的速度。当第一个暂存盘己满,需要将硬盘中的不需要的文件删除,以释放更多的硬盘空间。Photoshop软件可以设定4个暂存盘。
图像高速缓存:为图像来加快屏幕刷新的速度。
12. 打开图片:使用文件浏览器打开“Photoshop”文件夹中的“样本”文件夹,或使用文件->打开。
技巧:双击空白处,打开文件。
13. 新建文件:方法1——文件->新建,方法2——CTRL+N,方法3——按CTRL+双击空白处。
包括:预设图像尺寸、宽度、高度、分辨率、颜色模式、背景内容。
14. 浏览图片:
缩放工具(Z):缩放范围最小1个像素~1600%;
ALT+缩放 缩小
CTRL+Space,并单击 临时切换放大 ALT+Space,并单击 临时切换缩小
双击缩放工具或CTRL+ALT+0 实际像素大小(即100%显示比例) CTRL键在导航器中拖拉 放大该区域
CTRL+“+” 放大
CTRL+“-” 缩小
CTRL+0 满画布显示
抓手工具(H):
双击抓手 满画布显示
在任何工具下,按SPACE 临时切换到抓手工具
15. 前景色和背景色:
前景色填充 ALT+DEL或ALT+BackSpace
背景色填充 CTRL+DEL或CTRL+BackSpace
D键 恢复默认的前景色(黑)、背景色(白)。
X键 切换前景色、背景色
16. 其它辅助操作:
CTRL+Z 一步撤消
CTRL+ALT+Z 多步撤消
CTRL+R 显示隐藏标尺 CTRL+’ 显示隐藏网格
在任何工具下,按CTRL 临时切换到移动工具
在任何工具下,按CTRL+ALT 临时切换到复制图层、选区
第2课 创建选区
什么是Photoshop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功能?在Photoshop中,最重要的功能是选择区域。根据要选择的内容,使用最适合的选区命令,最好、最快选择该内容。每个选择工具或命令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所要选取的区域,它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是比较一致的颜色,还是多色的?它与背景是对比强烈的,还是混合在一起的?或者部分对比强烈、还是部分混合的?然后选择最佳的选取工具和命令,更或者多种工具和命令配合使用。 辅助操作
1. 标尺:
显示隐藏标尺 CTRL+R
修改原点 鼠标拖曵
复原原点 双击标尺左上角
设定单位 双击标尺设置
2. 网格
显示隐藏网格 CTRL+’
对齐网格 视图->对齐->网格
3. 参考线
新参考线 从标尺中拖出参考线
清除参考线 按CTRL,拖回标尺
移动参考线 按CTRL,拖动
设置参考线 按CTRL,双击
显示隐藏参考线 按CTRL+;
视图->对齐到 按CTRL+SHIFT+;
第二课 工具栏操作
一、 规则选框工具M
主要功能是在文件中创建各种类型的规则选择区域,创建后,操作只在选框内进行,选框外不受任何影响。
包括矩形、椭圆、单行、单列选区工具。
1、 复位工具:
右击工具选项栏前端,选择复位工具或复位所有工具,将该工具或所有工具选项恢复为默认的设置。
2、 填充和描边选区:
建立选区,可使用ALT+DEL或ALT+BackSpace填充前景色,CTRL+DEL或CTRL+BackSpace填充背景色。
建立选区,可使用编辑->填充(SHIFT+F5)或描边。
3、 羽化选区(CTRL+ALT+D):使用边缘有光晕和柔和的效果,降低边缘的对比度。例子:BABY、山水羽化。
4、 消除锯齿:使圆形或弧形边缘更光滑;
5、 样式:正常,约束长宽比和固定大小。 6、 创建新选区时
SHIFT+规则选框工具 绘制正的选区
ALT+规则选框工具 从中心点开始绘制
SHIFT+ALT+规则选区工具 从中心点开始绘制的正选区
在绘制时,按SPACE键 可绘制移动选区
CTRL+D 取消选区
7、 选区的布尔运算:选区创建后
按SHIFT,再选 增加选区(加选)
按ALT,再选 减小选区(减选)
按SHIFT+ALT,再选 相交选区(交选)
8、 移动和复制选区内容
按CTRL移动选区 移动选区内容
按CTRL+ALT移动选区 复制选区内容
规则选框工具选项栏中,有对应的选项。
例子:太极、中国人民银行、光线的制作。
二、 套索工具L
用于建立复杂的几何形状的选区。
1. 普通套索工具:用于建立自由形状的选区。
2. 多边形套索工具:用于建立直线型的多边型选择区域。首次建立选区时按住Shift键可约束画线的角度为水平、垂直及45度。
技巧:普通套索和多边形套索工具使用时,按ALT可临时互相切换。
3. 磁性套索工具:自动捕捉物体的边缘以建立选区。
宽度:定义此工具检索的距离范围(1-40P);
边对比度:定义此工具查找时对边缘的敏感程度(1%-100%);
频率:生成固定点的多少;(0-100)
钢笔压力:用来设置绘图板的笔刷压力。只有安装了绘图板和相关驱动才有效,勾选此项套索的宽度变细。
技巧:在边缘精确定义的图像上,您可以试用更大的宽度和更高的边对比度,然后大致地跟踪边缘。在边缘较柔和的图像上,尝试使用较小的宽度和较低的边对比度,然后更精确地跟踪边缘。
结束当前的路径,双击鼠标 曲线闭合选区
结束
当前的路径,按ALT+双击鼠标 直线闭合选区
选区时,直接按DEL或Backspace 删除刚画好的锚点和路径片段
动态改变磁性套索的宽度 [、](增大或减小)
在磁性套索工具下,ALT+单击 切换磁性套索和多边形套索工具
例子:五角星、水晶、磁性工具套苹果、换背景、LOGO、云有所思
三、 魔棒工具W
魔棒工具是基于图像中相邻像素的颜色近似程度来进行选择的,适合选取图像中颜色相近或有大色块单色区域的图像(以鼠标的落点颜色为基色)。
容差:决定选择区域的精度,值越大越不精确(0-255);
连续的:只选择与鼠标落点处颜色相近相连的部分;
用于所有图层:选择所有层上与鼠标落点处颜色相近的部分;否则只选当前层。例子:电脑屏幕、相框。
四、 橡皮擦工具E
橡皮擦工具:用于擦除图像中不需要的颜色。主要包括3个工具,分述如下:
1. 普通橡皮擦工具:擦除普通层时露出透明色,擦除背景层时露出背景色。
画笔:选择大小及形状;
模式:用于设置擦除的方式,包括3种:画笔、铅笔、块。
不透明度、流量、喷枪与画笔工具一致(略)。
抹到历史记录:勾选后等同于历史记录画笔工具,后面再叙。
2. 背景橡皮擦工具:无论是在普通层还是在背景层,均可将图像擦除为透明色。注:擦除背景层时自动会将背景层转化为普通图层。
画笔:设定橡皮擦的大小和形状;
限制:限制擦除颜色的范围:
不连续:可删除所有取样颜色,在选定的区域内多次重复擦除;
临近:只有取样颜色相关联的区域才会被擦除;一次性;
查找边缘:擦除包含取样颜色相关联区域并保留边缘的清晰与锐利;(可将容差设为1,取样改为一次进行尝试);
保护前景色:与前景色相同的图像区域不会被擦除;
取样:决定被擦除颜色的方式:
连续:进行多次取样;
一次:只进行一次选样;
背景色板:首先设置背景色,然后找与背景相近的颜色进行擦除;
3. 魔术橡皮擦工具:根据颜色的近似程来确定将图像擦成透明的程度,
例子:擦除花的背景
五、 “色彩范围”命令
使用色彩范围命令,Photoshop会将图像中满足“取样颜色”要求的所有像素点都圈选出来。与魔棒工具相似 ,但提供了更多的选取控制,并且更清晰地显示了选取的范围。 取样颜色选择,可以直接在预视区,也可在图像中选取。
预视区的“选取范围”和“图像”,按 Ctrl 键切换预览
选择单一颜色或色调,
色调包括:高光、中间调或暗调
例子:取样颜色、色调
六、 “抽出”命令CTRL+ALT+X
使用抽出命令用来分离复杂的图像与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把层中其它所有像素擦除并替换为透明色,从而将所需的图像部分分离出来。
边缘高光器:使用较大的画笔来覆盖细微的、散乱的、复杂的边缘;
智能高光:可跟踪更清晰的边缘;Ctrl键可临时关闭或打开“智能高光显示”; 橡皮擦工具:擦除多余的描边颜色;
填充工具:填充保留的区域;
强制前景:对于单色调图像有效;
清除:在预览后才有效,它能够减去边界或恢复已经移除的部分边界;按Alt键恢复某些边界成分;
边缘修饰:在预览后才有效,它能够锐化或打磨粗糙的边界;
首先,需要利用“边缘高光器”工具将所取图像的边缘标记出来,接着用填充工具将内部填充。然后单击“抽出”中的预视按钮,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修饰。单击好按钮后,photoshop将提取图像的背景抹为透明,图像边缘上的像素将丢失于背景的颜色。
教学项目总结8
“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项目在我校已经实施一年多了,在上级明德项目组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参与下,使“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与实验在我校迅速得到全面开展。回顾走过的路,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启动过程
我校教职工150余名,学生1600名,下辖石龙,曹垢,尚庄3所联校自上级确定在我校实施明德提升项目后。我校领导审时度势,牢牢抓住这一有利与学校发展的大好契机,采取措施,从而确保了项目实验工作真正得以落实。
1、成立了“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实验项目研究领导组及“小学数学能力提升”子项目实验领导组;制定了项目实验工作规划和本学期项目实验工作计划和各项制度;确定了实验班级和教师。
2、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组会议。学习了课题组人员常规要求、例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学习名的快讯,专家著作及明的项目的经验;要求每周五,四、五、六年级实验数学教师试举行“分层测试卡”使用交流会。
3、定期召开“提升明德学校教育质量”专题家长会,要求家长们配合学校共同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重视孩子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并汇报使用后的成果。
二、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研究的重点是:怎样科学的把分层测试卡结合到我市数学教学策略当中来。县教育局领导也特别重视,把分层测试卡作为我校常规检查的重点项目。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和总结,我们是这样开展的。
(一)学生分层,调整学习小组
全班学生按学习态度、知识基储智力水平等分成两个层次,教师指导组和自主学习组。
(1)教师指导组:把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教师步指导组,他们主要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学习,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2)自主学习组:是有优中等学生合理搭配组合而成。自主学习组是自主学习,达到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要求。次的学生步步深入,最后共同讨论,总结方法,得出结果。
(3)把这两个层次面的学生,在按照优差结合的原则,科学的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四人一组(一般是前后桌)。
(二)作业分层,确定不同要求
教师指导组能完成基本练习,也可以尝试做综合练习,甚至拓展练习。
自主学习组能完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可尝试做拓展练习。
基本练习为概括当节所学知识要点,是学生应全部准确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综合练习为体现对当节所学知识应达到的基本技能的要求,以自主学习组能达到的水平为限;拓展练习为综合本节课内容要求而编写的提高能力的题目,为选做题。
(三)“分层测试卡”的运用。
分层测试卡的运用我们主要分为:课中运用,课尾运用和课后运用。
课中运用是指在新授课中,新知识讲完后马上运用。此时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内化还不十分完全,分层测试卡的“分层”能起到及时巩固新学的知识的作用。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或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一般安排在课尾运用。
对于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课上没时间做的,在课后统一安排时间做,一般是当天的自习课。
三、评价方式
根据分层测试卡的运用时机的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集体订正方式。即学生完成自选的练习题后,进行集体订正。学生根据老师或同学的正确答案,恰当的对自己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有利于对孩子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2、小组互评方式。一般一二层的内容简单,大部分同学都会做,所以选择一层或二层的同学就可以互评。学生互评可以起到对所学知识再次巩固和深化的作用。而对于三层的题目,思维含量高,如果有选做这类题目的学生,应把他们安排为一组进行互评,教师适当予以指导。
3、教师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准确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整体把握全班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价次数应不少于本单元练习的三分之一。
四、星级评定要求
每个练习,都要进行一次星级评定。打星的位置要在每个练习的上方,星的大小要适中,要美观。全部正确得三颗星。其次为两颗、一颗,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练习内容而给予打星。集体订正打星时,统一选用蓝色圆珠笔。互评时,统一选用黑色水笔。二次订正正确后用红笔补上星。
其次,星级评定要结合评语及时进行评价。评语要以激励性,期待性和商榷性的评语为主!每天用完后要全部收起来,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分层测试卡的整洁。
五、使用心得
“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搞“一刀切”,避免了教学中不知不觉地造成了学习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在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分层测试卡”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看到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天天高涨。由此,学生不但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更培养了自尊、自强和自信心。
王铭华老师在使用“分层测试卡”时,特意关注班上的几个学困生,如李倩(四年级期末统考48分,学习基础差,内向自卑)、宋玉玺(四年级期末统考46分,不仅学习基础差,上课老走神)。使用分层测试卡后,只要他们做对“分层测试卡”的第一层便及时在班上表扬她们,让她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树立他们学数学的信心。慢慢的,他们不仅能完成第一层的习题,也开始尝试练习第二层的内容,且都能做对百分之七八十。可喜的是,上学期期末考试他俩人进步很大,李倩考了85分,宋玉玺考了67分。
现在,分层测试卡逐步成为了老师们的小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
由此,我们不难感到:“人不怕不会,就怕没有自信”对一个人来说,自信是成功的关键。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小学数学能力提升”子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实验,老师与学生们对“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也经历了由抵制到接受、由适应再到喜爱的过程,在使用“分层测试卡”的实验中也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
在此机会我校实验教师对课题组专家有几点建议,望项目组考虑。
1、分层测试卡对基础练习和综合练习的容量不够大,因为我市实施素质教育,考试多以基础知识为主。
2、对练习的的形式再多样化一些,如再添加一些判断、选择等类型的题目。
3、我校已初步实现电教,希望课题组对我们进行一些网络资源上的支持。
4、多给我们基层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的视野开阔些。
教学项目总结9
一、总体目标
按照“足够、配套、高效、共享”的原则,完善艺术设计实习实训的硬件设施、优化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实训机制和基地管理机制。
二、实习实训项目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课堂与实训场地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形成以项目工作组为主要形势的“专业+项目工作组+企业专家+师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措施:以项目工作组为纽带,扩大合作企业范围,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真实项目引进工作室,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鼓励师生创办公司,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
2、管理制度与教学规范建设
建设目标: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设措施:完善《实训管理办法》、《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学生操作规范》等管理制度。
3、实习实训体系建设
建设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措施: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共同开展工作岗位分析,结合艺术设计行业高技能人才能力结构和职业标准,确定实践环节教学,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工作技能、态度的要求遴选实训内容;将实训内容模块化,项目化;设计以“能力考核”为重点,企业参与的实践环节考核方式;校企共同制订集技术与艺术设计与一体的.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实习实训。
4、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目标:强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现企业与学校良性互动长效合作的机制。建设措施: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建立了8个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办项目工作室。
教学项目总结10
根据内官学区《安定区内官学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内学发【20xx】197号)的安排部署,按照要求,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安装与使用
设备于20xx年8月31日安装教学点,并能正常使用。二、培训与效果
20xx年9月1日---15日对教学点全体教师进行了设备使用、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资源的管理、浏览资源、电子教案的制作)、数字资源的教学应用(利用数字化资源组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的`教学)等集中培训,共计培训15人次,通过培训,取得了如下效果:
(一)、基本熟悉项目设备,掌握并能正常使用设备;(二)、熟悉项目资源网站,熟悉学科网页框架、栏目;(三)、熟悉掌握了操作步骤,利用学科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四)、基本能进行资源简单加工与处理的能力;(五)、开设了一门原来不能开设的音乐课程。三、建立相关制度及表册
为了使设备正常使用,开好课程,建立了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设备使用登记表,资源下载统计表等表册。
四、使用及效果
通过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师能够轻松地找到以前很难找到的资源;(二)、学生能直观的感受教学中的演示,对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三)、通过对资源地使用,对教师的自身发展有极大的提高。
教学项目总结11
“做助鸟儿巧飞的人”,“学习力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对中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无疑是实现学生学习力的发展最关键的环节。这是来自教育实际的命题。通过改变学与教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让学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鸟儿不能总想着早飞多飞,要想着巧飞。我们要做帮鸟儿巧飞的人。”6月5日出版的《浙江教育报》整版报道了xx区“学习力发展”教改项目,记者汀兰以《做助鸟儿巧飞的人一一xx市xx区基于学习力发展的学与教方式变革纪实》为题,从“相信理论的.力量——理论先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拥抱孩子的潜能——爱上学习:推进课堂转型,强化综合学习,专项学习指导三条实践路径”两大方面全面报道了xx区教学改革的路径、策略与成效。
近年来,xx市xx区紧紧围绕浙江省教学改革实验区试点项目“基于学习力发展的学与教方式变革”,以“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学习力三要素为培养目标,确立了“以生为本,学为中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知能并重,提升学力”为项目的核心理念,确立了推进课堂转型、强化综合学习、专项学习指导三方面的实践路径,通过理论培训、教师论坛、学科试点、项目研究、学习力课题群、走进现场、教研员下水课、教研员智慧分享等多种方式推进实践,以“学习力发展”教改项目驱动区域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xx年被评为浙江省教研创新项目20项之一,在省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xx区呈现的触及学科本质的课堂转型和多元、多路径的学习力发展方式”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20xx年到20xx年,xx区“学习力发展”的教改经验先后5次在全省教改项目会议、省初中教学改革研讨会等会议上做了介绍与交流。
教学项目总结12
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感到很辛苦,同时也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学生在结束本学期课程后,基本都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部分优秀的学生甚至能开始独立完成优秀的作品。现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从以下几方面作以总结:
一、 教学模式的总结与探究——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PS课程是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习,所以这个学期主要学的都是基础内容。由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展示效果”——“教师操作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小结”。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较快学会操作,而且基本都能根据老师及书本的提示完成操作,并基本掌握知识。但它的弊端也非常致命,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只是跟着老师及书本的步骤走,他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想,也得不到很强的成就感,更谈不上发掘创作思维,并且较容易忘记已学内容。
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认真学习,上课积极发言、课堂参与度高,师生关系要融洽,课堂气氛要好。上面所述模式基本也能达成这种目标,但偶尔效果也会非常不好。如何才能更好的达成我们所要的目标呢在跟众多前辈的交谈学习中,我觉得有一种模式非常值得一试:“给素材和设计要求”——“学生先设计”——“相互看”——“解说自己的作品”——“评出好的作品”(学生相互评/教练指导)——“与优秀作品比较”(哪个好?好在哪?为什么?)——“教师给予解读分析”——“学生修改”——“与修改前对比”——“理解、领悟、提高、运用”,整体能够做到“知、悟、做、得”,这种模式让学生由被动转向完全主动,教学效果会非常好,而且能持久。
新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经验,但任何真理都需要结合实际需要才能发挥到最好。认真分析我们学校教学安排及学生特点后,我个人认为,在大部分学生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刚开始应主要以第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待学生有一定基础时,要适时尽快进入第二种教学模式,缩短学生被动型基础教学实践,延长学生主动型创意教学模式。当然肯定还有更好的模式可以取代第一种基础教学模式,这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探索和总结。
二、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以企业需求为标准,紧抓基本功
结束了这个学期的课程后,我开始明白明确学生的培养方向对我们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PS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是哪个问题,教学最终就是要培养某种类型的学生,如果没有这个作为引导,那何为教学?所以
要让课程有意思、有意义,就必须要清楚我们的课程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要培养的是要能够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脱离市场的教学最终只会让学生厌学,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学的课程有什么作用。职校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多都是为出来就业直接服务的课程,所以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培养优秀的学生,就要与时俱进,了解当今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关于PS,企业给中职学生的定位是比较基础的,工作内容更多的是辅助性工作,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学生需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很强的服务意识,当然如果发展好的话可以努力成为设计师。所以在上PS课程时,要注重打好学生的基础,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和态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以赛促学”模式探究
竞赛不仅仅是一种存在,我们不仅仅为竞赛而竞赛,而是要充分重视竞赛的导向性。竞赛要紧扣职校的办学目标,要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将竞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以竞赛带动教学气氛。相信这样的教学模式一定可以促进PS以及其他课程的良性教学。
究竟要如何将竞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还要有老师及学生的配合。现阶段我们还处在初步探索中,我暂时能感受到的是,面对竞赛,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气氛不够浓厚,这主要是我们学校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开设较晚及学生自信心不够的原因。但这些都是主观原因,我们的优秀学生悟性都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只要适当的进行调整,加上师生的通力合作,一定可以有质的飞跃。
四、教学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
当今社会,技术更新速度很快,Photoshop也无非是一种应用软件,它也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在升级、改革。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会开始着重学习新版本。其次,关于PS的课程设置,大部分老师普遍认为,为适应社会,将其开设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效果会更佳。
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项目总结13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电化教育馆举办的楚雄州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师培训班。刚接到培训通知,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终于有机会参加一次国家级培训,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了却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夙愿,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上又增添了辉煌的一笔;紧张的是我还要担负着二次培训的的任务。感到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想想教学点孩子们那一双双“饥渴”的双眼,那种期待让我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州各县的教学点教师100多人参加,培训为期五天。授课教师都是来自学校的省级专家、骨干。他们用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培训模式,让所有参训学员无一不感觉到受益匪浅。
通过省教育厅、省电教馆专家的详细解读,我懂得了“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政策背景和积极意义,感受到国家对农村教学点的政策关怀和良苦用心,同时也对农村教学点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我初步掌握了教学点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设备的组成、结构也有了大致了解;基本懂得了如何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应用教学点数字资源。
参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的确是从实际培训出发,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浅入深。通过培训,我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习了Windows7、Windows8的操作,演示文稿Power Poind和excels的操作和使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施设备的使用,信息资源的整理与发布。本次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来说确是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为我们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老师在应用技巧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针对大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点、讲解。相信经过这次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这些软件肯定能够得心应手。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心,对于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总是一遍遍地讲解,这让我很受感动。
在与同行的相互学习、交流中,我收获颇丰。为了使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我要经常与同层次同专业的学员组织起学习兴趣小组,大家在一起交流讨论学习问题、体会、经验。并由学习好的学员带领大家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遇到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而对帮助解答问题的同学来说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要充分利用网上答疑时间,在答疑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学习中的疑问事先有个总结,以便在答疑时能有的放矢。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景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并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使每个学员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老师的一句话:“学习计算机就要多动手,不怕出错!其次,学习了几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下载音频、图片资料)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次学习,一定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计算机运用的得心应手.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老师不仅采用实物演示的办法,而且还为我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来为大家讲解有关的知识,介绍了一些平时我们很少用到的方法,对我们今后自己的操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培训,明白了要多了解了相关知识,读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源消耗大为降低。我们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随着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不过有时也要动我们的脑子,要个人亲身去体会 ,去实践,把各项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记熟,做熟。提高我们整体的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人员之间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
我相信在更多的学习机会中,我们懂的也会越来越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人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经过几天的学习计算机的过程,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也尝到了成长的快乐,这就是学习并快乐着吧!
教学项目总结14
为响应全市职业学校在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研究改革活动,我校在领导的支持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举行了这次项目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目的就是要在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中,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本专业课的素质教育。
实习项目:发动机拆装及检测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实习实训室
参加学生:XX级汽修班全体学生
具体内容:1、发动机的拆、装
2、气缸圆度、圆柱度的测量
3、活塞环三隙的测量
4、活塞圆度、圆柱度和直径的测量
5、气门杆间隙的测量
6、气门间隙的调整
7、气门杆长度、磨损的测量
8、缸盖平面度的测量等
指导教师:
实习过程:
首先,我们更好地提高实习效果,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组成四个小组,并指派四名组长,具体负责,并对组长和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其次,学校在实训室准备了四台发动机,分别是492Q、捷达2V、丰田1NZ和本田16VALVE等,以及所需要的工具、量具和设备等。要求每个小组具体负责每台发动机的拆装及检测。
在实习前,我们就要求学生上网查询有关这四台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参数及应用等,使学生在实习前就能对发动机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锻炼和学习。为体现学生的精神风貌,还统一了服装,使学生在思想上足够重视,加强了纪律要求和安全教育等。
在实习过程中,首先对四名组长加强训练,要求他们掌握实习知识,才能更好的带领全组学员掌握实习内容。
实习期间,在教师指导下,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项目任务,并详细填写实验报告。在每一组中全程录制了某一项的实习检测操作过程。这样做就会对学生要求的更加严格,同时对学生也是一次考验,使学生更加认真对待。操作结束后,请其他学生对操作过程给予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再由操作的同学总结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教师对本次操作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每天实习后,还要进行小组评分,总结学生出勤情况、纪律情况、操作质量和工具清点等。
检查评估:
考查实习效果,评出优秀组和优秀学员。组内同学确定好分工,不同组进行监督。让学生对操作的同学进行检查打分,教师巡视时予以详细记录,以便后期点评。找出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动力。首先进行自评和互评,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他人存在的优点和长处。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评价学生的操作情况,注重过程、承认差异、突出发展,以人为本进行评价。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实习内容,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较差,有逃课现象。这些还有待于今后的学习和改进。
实践证明,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发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发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团结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实现了教学相长。
汽修专业组
教学项目总结15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计量与计价的顶岗工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工作形成良好的基础。于是,我们在对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结合中职人才培养要为地区经济服务的原则,对该课程实施了项目教学法的课改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背景
随着四川地区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市场对技能型预算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工程预算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部分不可或缺,学生的就业前景也显得一片光明。可就业的范围包括了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公司、部分企业的基建部门、建材装饰公司等。但在传统的预算教学模式下我们发现,企业普遍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理论知识不能完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工作中独立完成预算工作任务的能力差,与“毕业即上岗”的中职培养理念存在一定差距,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进。在结合行业实际与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代替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解决学校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步骤
我们所实施的项目教学法,是将理论与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具体工程项目组织展开教学和实践,使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制定全面完整的实施步骤,来达到项目教学法的培养目标。
1、项目教学法的模块设置
项目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与本专业的职业工作过程形成一致性。按照理论够用和具有熟练的实践能力为原则安排课程内容,老师根据建筑工程预算员的职业能力要求,选择典型工程项目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施工图要求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最后完成整个单位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工作。
2、学生分组学习模式
根据预算行业协同合作的职业要求,在项目教学法的模块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分组完成任务能否能取得效果,分组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各小组组长通常由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预算的项目任务。
3、项目任务的实施步骤①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工作。
各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收集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四川《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四川地区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等。②熟悉施工图纸。
在进行具体项目任务之前,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图纸,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熟悉平法规则。
③准确计算各项工程量。
在预算工作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是最繁琐的环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首先,要遵循合理的工程量计算顺序。比如,先进行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并进行抽取钢筋,后对砌体、楼地面、屋面、装饰、零星工程等部分进行依次计算。其次,合理确定计算项目,注明原始数据相应部位。要求在计算过程中对每个数据的来源都应标出图上的相应部位或名称,以便于工程量的核对。④准确套用预算定额。
首先,要了解定额的总说明、分部分项工程的说明、附表、附录及相关规定,掌握定额编制的适用范围和依据。其次,应熟练掌握计量单位、各种定额项目的内容以及允许换算的范围和方法。当工程内容与定额内容不一致,允许换算时,应按定额的换算方法和范围进行换算,然后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合价。当工程内容与定额不一致但又不允许换算时,必须执行定额,不得任意修改或调整定额。
⑤计算利税和其他各项费用。
根据建筑工程造价构成的规定项目、费率,分别计算措施费、其它项目费、规费、税金等。⑥撰写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包括编制依据、工作性质、设计图纸号、内容范围、编制年份、价格水平年份、所用预算定额、有关部门的调价文号、套用单价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⑦成果提交
要求每位学生按时向教师提交项目完成成果,比如建筑工程计量阶段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工程量计算书,建筑工程计价阶段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建筑工程计价文件。
4、教学评价
在分组学习的基础上,由各小组汇报行动具体实施情况,教师分析、比较各小组之间的结果,小组间也相互交流经验,分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点评各组的过程活动和进行成绩评定,既肯定其成功方面,也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整个项目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
选择的工程项目应具有专业代表性,刚开始给定的项目不宜复杂,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比如第一项工程一般选择常见的多层建筑,第二项则选择典型的高层项目让学生进行练习,第三项选择合适的别墅等稍复杂的项目。
2、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进入工作角色。
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内容都比较复杂,有时需要多人配合才可以完成。要求小组在工作中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既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又要注重每个同学的特长发挥。3、做好评价与总结工作。
评价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课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还应包括对工作技巧、策略、参与性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选择的真实的工程项目,还应该与项目的真实情况进行对比。
四、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模式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设置工作场景,以实际工作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学习知识,摸索、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一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能力。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再适应教学的发展,而“项目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成为任务完成的主导者,使他们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二是教学组织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强调学习内容的具体化和真实化。个人学习任务的完成只能依靠小组、团队有组织地分工合作来实现。这就需要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下,教学组织形式必须从传统的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变为以小组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
三是对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高要求。项目教学法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项目任务的设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些正是多数没有企业或现场工作经历的年轻教师最缺乏的素质。此外,作为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教材,大多也需要教师自己进行开发,工作量也较大。
五、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成效
1.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完成具体工程项目的预算工作。项目教学法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大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构建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在项目教学法中,确立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能够完整、独立地参与从计划到评价的学习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课程之间必须存在紧密的衔接关系,制定相应的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学习。
3.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依托真实的工程项目或仿真模拟项目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了解和熟悉职业岗位应如何进行工作以及如何完成工作,对本门课程应具备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整体学习,就业能力也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建筑工程预算员的实际工作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教学项目总结】相关文章:
《数控车项目教学》教学反思04-12
项目实习总结01-30
公司项目总结01-30
工作项目总结02-07
项目施工总结02-19
erp项目总结02-25
项目个人总结07-17
研发项目总结04-04
关于项目总结03-14
项目自我总结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