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工作总结

时间:2024-10-15 11:48:57 总结 投诉 投稿

课改工作总结(通用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改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课改工作总结(通用15篇)

课改工作总结1

  本年度,学校随着全县整体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使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更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在县、片区、校三级管理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在这一年中,学校共有一、二年级共15个班进入新课程改革,参与教师23人,学生654人。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回顾一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

  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作为学校确实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于重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效组织,科学管理,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组长,学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教科室及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课程改革办公室、学科指导组及专家指导组。实行“三个一、三有、三保证”的新课程管理办法。“三个一”:教师每课做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三有”: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教研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会议记录;“三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教研人员有保证、教研实效有保证。本年度,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转变观念,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课程改革只能徒有其表。因此,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县课改办要求所有课改年级教师必须“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基于这一点,学校实行了集中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自学相结合的路子。

  在暑假时,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在开学前,又进行了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再分组、分块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使一些根深蒂固、陈旧的观念有效得到洗涤。而观念的更新,更注重于平时的积累。教师们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经常翻印一些从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文章、教案、案例等给一线教师,使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让他们或两三个一堆共同学习或一个人带回家自学,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层面。

  3、制订课改计划。根据县课改办的方案和意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课改计划,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课改工作。

  4、关注课堂,注重实效,狠抓课改目标落实

  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学校带领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注重师生关系的重建;二是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三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制订制度,教科研拉动。

  教师总以为教科研是领导们和教科员们的活,和自己是无关的。其实不然,学校在教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学校先后制订了《学习制度》、《研究制度》、《分析总结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制度中的条条款款使教师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使教师“不得不”走上教科研之路;二是极力营造科研氛围,使课改实验教师全体融入科研之中;三是增加随堂听课的频率,学校的随堂听课是不打招呼的',教师一旦被随机抽查的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研究课堂、精心准备,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现在,课改年级教师都明确了这样一点:课改呼唤着科研,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课题,同时课改也只有贴近科研、依靠科研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课改应该说不仅仅是实验年级应该做的,只不过是实验年级用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师生留下了丰富的互动和创造的空间而已,如果不研究,也只是走老路或是走形式。因此,学校以一年级为实验点。先由点上的教师上研讨课,组织其他一年级教师来听课、评课。过一段时间后,再由其他年级教师上研讨课,大家评课,最后深入村小,这样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要求其他年级对教材重新进行组合,使他们的课堂做到:老教材、新理念。

  四、课改取得的实效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课改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初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观念正在形成;课堂教学在变,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在变,师生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平等的师生关系。《达州日报·校园周刊》对学校素质教育进行过宣传报道。

  课改使一大批教师成长、成熟和成功。学校现涌现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10人,镇级优秀教师15人,校学科带头人6人。教师获区级以上奖100余人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喜人的成绩。二年来,学校获多项集体奖,学生获区级以上各类奖项300余人次,学生作文在各级报刊发表10篇。

  五、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课改中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认准目标,真抓实干,一定会迎来收获的时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1)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发展性教师评价成为课改工作的一个瓶颈,操作难度较大,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参次不齐,班级人数较多,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阶段要努力的方向: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教研组之间、校际之间的专题研讨活动。

  (2)继续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抓好点和面的课改工作。

  (3)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

  (4)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强重点课题研究,确保取得成效。

课改工作总结2

  为贯彻朝阳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通过课改试验工作,促进干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依照课改方案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认真贯彻成功教育的理念的同时,加大了管理力度,在初中课改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参加课改的初中一年级基本情况

  我校初一有两个班,共 78名同学,有近半数是外省借读生,他们中间有一部分没有上过正规学校,有18个人没有学过外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过汉语拼音,有的学生对小数、分数运算,不知道运算的法则,在入学的考试中,名列全区第71名。但是本届学生确实是“新课改后入学的”他们有明显的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例如:他们有学习热情,上课爱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喜欢动手,喜欢自己收集信息,提供给大家共同享用。如何结合他们的实际,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达到成功。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改的新观念,学习课改先进单位的好经验,找出新的对策,解决现实中的新的问题,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使他们能得到发展。

  二、以新的教育观念引领课改起步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开学初我们成立了课改实验领导小组

  王亚伟校长任组长,张风媛校长任副组长,吸收干部、骨干教师参加,形成了有效管理机制,根据区教委对样本校的要求,我们每月总结一次工作,每月对课改工作进行一次研讨,使工作进展顺利。

  2、建立完善的课改制度,积极开展活动,使新理念深入人心

  ① 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新进展:

  每位初中教师都必须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参加校本培训的各项学习,完成培训后的每一项学习任务。

  本学期共完成四项教研活动:

  9月份:开学初,对全体初中教师进行初中课改通识培训,发放培训资料,由王校长讲解三维目标的要求,并统一思想,每人准备一节课作为研究三维目标落实的典型范例,并邀请老师、领导听课。

  10月份:开展公开课活动,对各备课组上报上来的公开课加以筛选,选出三节作为校级公开课,请老师们听课、评课。初一历史“领先世界的秦汉科学技术”、初一政治“让生命更精彩”、初一劳技(综合实践课)“自己动手组合地板”。

  11月份:针对教师们提出,什么是课堂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课堂资源的问题。请张风媛校长结合课改实例和发生在课堂内的一些情况,开展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新课改环境下的课程资源”讲完后大家座谈。会后,每人结合本学期教学工作,写一篇反思型的新课改案例,总结今年来参加新课改的收获。

  1月份:在全校研讨会上,初中一、二年级有四篇论文获奖并发表,他们都以反思型的新课改案例与全校交流,受到与会的赞扬。

  初一语文《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初一数学《“欣赏 ”引发的思考》

  初一历史《一节历史课的教学分析》

  初二语文《观〈可可西里〉激发学生爱心,增强生态平衡意识》

  初二语文是一节探究型学习方式的课,他结合影片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悲惨命运,呼唤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学们对地球的热爱、对人的热爱,对科学的热爱,在这一节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写进了他们的文章之中,感人肺腑,让人为下一代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② 课堂教学中的新变化

  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上不断的出现新的高潮、新的亮点学生们由不想学,到不学不行了,到现在慢慢地爱学了,这已经成为课改年级的普遍现象。

  a、师生情感的变化:

  课堂上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使师生间的距离接近了,教师从单纯关注知识的传授,到比较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语文课上“兴奋”的兴字如何读,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怎么办”学生答“查字典”教师说“是我错,还是你们错,查一查”,“我等着宣判了”每个人都快速的查,结果老师读对了,老师说:“这次老师更清楚了自己读对了,你们和我共同进步了,”孩子们笑声一片。

  b、学习方式的变化:

  过去老师的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现象少了,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们乐于探究的场面,初一思想教育课,在学习法规遵纪守法一节时,由学生自己剪报收集资料,每个学生都找了很多的剪报资料,每篇后都有学生批注的短语。通过小组筛选后,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办一个墙报教育全校同学,课堂上十分活跃,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生动有趣。这些资料也是老师们很难找全的,形成了资料信息,师生共享的局面。数学、外语课、历史课的合作学习,初二语文的探究式的学习,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同学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了。

  c、教师角色的变化:

  原来的师道尊严没有了,师生逐步形成了“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帮助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钻研的现象多了。

  ③ 课外辅导中的新措施:

  a、初一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不可错过,我们坚持每天一篇写字,每周一篇周记,每次作业字迹要工整,进行语、数、外基本功竞赛,鼓励进步。

  b、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理想,我们开展了分层辅导,使那些入学基础知识不能达标的学生,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使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能有较深入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成就感,每周开三节分层辅导课,语、数、外三科分三个层次辅导,由于学生们进步了,就有信心了,就更加努力了,形成良性循环。

  ④ 全面素质评价的新方法:

  过去都是一学期算总帐,对学习过程,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不重视,等学期末,考好了,家长盲目奖励,考不好,只有挨骂。下学期原来怎么读还怎么读,现在改为,每周有一次反馈,家长了解学生情况,每周老师、家长、学生自己对一周的进步有一个评语,有问题的分析,有一点进步就有表扬。由于重视进步过程、重视成长过程,及时纠正不良习惯。所以作业交的准时,作业认真,复习知识环节也得到落实,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每月有一次家长联系单或家长会。

  期末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测评,使每个同学都有了新的进步。在期末的自评中, 10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进步。

  认为自己数学运算能力提高的有 78人,占100%

  写作能力提高的有70人,占90%

  记英语单词能力提高的有64人,占82%

  认为自己全面素质提高了的有 78人,占100%

  家长对孩子进步给予肯定的有 77人,占99%

  对孩子有信心的家长有 78人,占100%

  从以上事实可以明显的看到课改给学生带来了快乐 ,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以评价促课改

  1、XX年10月区教委公布了新课程改革中课堂评价方案,方案中充分体现着教学的新理念,促使教师不得不认真钻研新的课堂评价方案,研究“什么是一节好课”于是我们组织了学习课堂评价方案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初中教师会,听了关于课堂评价方案的讲座,每人发了两张本学科评价表,一张用于自评,一张用于给别人评。

  在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举办了三节公开课,大家评(初一历史、 初一政治、初中劳技)要求每位教师在经过研究后,拿出一节好课,提供大家共同学习,期末每人结合课改精神,写一篇课改课反思型案例,这些措施调动了老师们学习新理念的积极性,有的买了新的书,买了新课改光盘,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区中教科、教研室、重点校提供的课改公开课,学习他们的经验。思想活跃了,行动也就有了变化,课改的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2、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师生都感觉到了,家长反应也比较强烈,看到学生们写的成长日记,看了他们的周记,他们的各科作业,都让人感到一种新鲜的气息,那就是他们进步了,他们知道自己进步了,他们有评价自己进步的能力了。我们发给他们一张全面素质的评价表,对本学期自己的全面素质作一次评价(问卷调查)学生们非常认真的填写了,家长也非常认真的填写了意见,我们收集上来,准备对每一个学生作一次诊断性的评价,帮助他们订好下学期的个人进步计划,准备让他们逐步的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更大进步。

  四、以科研带课改

  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我们发动各教研组,每位教师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完善科研方案,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真正总结出规律,形成经验型的论文,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促进课改的实施。

  五、规范制度落实课改

  我们学校的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式的管理模式,他强调的是预防为主原则,过程优化的原则,持续改进的原则。要求每一个工作细节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准确实现。本学期我们对每部门、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作了全面的内审,对于一切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对不合格的部门和现象,要求提出有效的持续改进的意见,并对不合格现象与予纠正。对于各教研组推荐的优秀教案、优秀作业、优秀展板进行展示并评出一、二等奖,学校予以奖励,以促进严格管理措施的实施。

  六、对今后工作反思

  新课改工作还仅仅是起步,我们相信有好的开端就预示着好的结果。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以科研带动课改,以评价促进课改,使课改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取得大成绩。

课改工作总结3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开展得红红火火,我校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已是第二个年头。在今年里,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把“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这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抓,经过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得到了大力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急需解决,现就这一年的课改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加强学习,树立课改新理念。

  (一)、加强“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理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观念的改革,教师是新课改具体实践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着课改能否顺利开展。为了使我校课改得以顺利进行,根据我校实际情景,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经过多种渠道,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有效更新,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尝试新教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1、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级“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要求,我校认真组织教师按时参加“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学习培训,听专题讲座,观摩先进的课堂教学。经过学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教师们都能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本事,以全新的素质结构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校内培训,认真有效的开展。

  (1)我校结合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扎实开展“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改系列讲座、专题学习。组织教师们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景认真讨论交流,共讨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实际经验和实施困难。共享实施新课改带来的喜悦与成就,共谋如何更好实施新课改的方法与策略。

  (2)认真反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师们按照“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评价量表,不断审查自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励教师不求一步登天,但能循序提升。鼓励教师们每一天更新一个新理念,每月研究出堂示范课,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并将心得体会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将此项活动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资料,促使教师对自我的教学方法、教育资料进行反思研究。

  2、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我校根据教师学科特点,将教师分成不一样教研组,每学期开展校内教研活动。此项活动资料丰富,要求人人上公开课,评观摩课堂,写交流文章。教师们经过校内教研活动,不但学会了别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明白了自我的不足。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还利用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选派了很多教师向兄弟学校的教师,向市内外先进学校的教师学习.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外出赴江苏、成都、广安、岳池、武胜以及市内各兄弟学校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切磋课改体验,提升教学理念.

  3、邀请名师专家,传经送宝。在这学年里,为巩固教师更好内化理念,市教育局教研室赵主任、卿主任、荣教师等一批领导、专家分期来我校进行了“自学互帮导学法”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

  (二)、实行“推门听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加速提升

  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根据我校实际,在我校实行领导“推门进课堂”的形式,督促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的本事,加快课改的步伐。每年还举行了校内“课堂导学”竞赛,对优秀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大大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课改的进取性,并涌现出一批在新课改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轻教师。我们还进取将他们推荐到市上其他学校上公开课,不断锻炼他们,在课改道路上更快的成长。

  二、取得的成绩

  我校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校涌现出一批课改新秀,如:任建军被列为市骨干教师,在教研室安排下多次到外校献课,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学校教师任利琼在教研室卿彪教师的推荐下,在市级“自学互帮导学法”小学语文班培训中上了示范课,得到大家一致认同。邹可祥、罗宏教师多次参加广安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并上公开课。在学校教科室的大力鼓舞校,学校教师进取撰写新课改教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地区级等不一样级别教育刊物上刊登发表或获奖。

  三、存在的困惑。

  (1)“自学互帮导学法”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发现,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但在教学探讨中,不少教师谈到:手放得太开,学生容易迷失方向;手收得太紧,学生又得不到充分发展。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开放度,成了我们比较棘手的难题。教师们始终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尤其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很难做到全面照顾好每个学生。

  (2)“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似乎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放松,于是又教师认为,按照“自学互帮导学法”要求,教师为了到达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学的过程,学习效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能够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

  四.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

  新课改对于我们来是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让新课改理念正在服务于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我们将坚持做到:

  1、抓好校内教研组活动,经过教研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得到提升。

  2、努力培养新生力量,让青年教师成为学校课改的主力军。

  3、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设法拓宽教师培训渠道,让教师不断充电,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向前发展。

  4、抓好课题的研究,用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总结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分析与反思,撰写经验文章与同行交流。

课改工作总结4

  1月11日午时,为推动课改工作深入开展,明德小学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了本学期的“课改工作总结大会”。

  会上,付丽君副校长从三个方应对本学期的课改工作进行了总结。

  一、学习与分享

  一学期以来,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教师培训与学习,异常是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后,教师学习的`机会更多了。先后派出了多位教师赴山东、北京、南京、南昌、婺源等多地观摩学习,每次学习回来的教师都会在回校后进行学习汇报,将自我所获与大家分享,并努力将所学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以理论引领课改。

  二、交流与展示

  本学期,我校进取选派教师参与各校课改推进会进行课改交流,“九校共同体”与“河口片”的校际交流已成常规。此外,大力开展了“青蓝工程主题学习赛课”、“青年教师赛课”、“主题学习汇报课”、“每周一讲科学汇报课及三维评课”等大型教学活动,邀请专家与同仁来校传经送宝,既展示了我校课改风采,又提升了教师素养,以活动促进课改。

  三、收获与展望

  课改实施以来,我校稳步前行,学生乐于课改,习于课改,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教师们学课改,用课改,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以成绩推动课改。

  最终,周华军校长对本学期的课改工作给予了肯定,对获奖的教师表示祝贺。同时,期望教师们再接再厉,坚持不懈深化课改,在课改中提升学校品味!

课改工作总结5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课改是核心。20xx年3月,我校全面启动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校工作。全校21个教学班,1205名学生,38位教师参与了课改实验。20xx年秋季提出了高效课堂“1+345”教学模式。即:“1”是指高效课堂即生本课堂,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向“潜力本位”进发,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潜力。“3”是指贯穿课堂的三种学习时间:预习、研习、练习;“4”是指师生的四种教学行为:倾听、自主、合作、展示;“5”是指教学的主要流程:预习导航、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升华、练习反馈。创新的“1+345”教学模式,打造了校园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营造课改氛围,开启课改思想之门

  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转变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是课改实施的前提。针对课改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定力不足、行政推动力缺乏等制约因素,我校从营造课改氛围,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热情入手,在做好课改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师资培训常态化。近九个月的课改实验,能够说师资培训工作贯穿始终。我校召开新课改动员大会1场,课改实验中期小结2次,聘请专家讲座3次,开展高效课堂体验活动2次,组织理论培训9次,组织研讨课27节,观摩课12节,参与导学案编写教师41人,撰写学习心得73篇,赴外地参观学习123人次。

  二是管理制度细致化。我校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三步走”总体目标,即:第一步,20xx年,实现教师有所认识、模式基本成型;第二步,20xx年上学期,模式趋于成熟,质量有所显现;第三步,20xx年下学期,模式富有特色、质量明显上升。同时,我校先后制定和修改一系列课改管理制度,如:《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高效课堂推进工作制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奖励制度》等。

  透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培训与制度建设,转变教师观念,转换师生主角,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课改前沿知识,交流教学改革经验,开启教师课改思想之门。

  二、完善实验过程,构建课改管理系统

  在全面推进课改的工作中,实验过程是关键。我校实施“三抓三重”策略,逐步构成*、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促进新课改工作目标的逐步落实。所谓“三抓三重”,是指抓高效课堂教学重细节,抓骨干教师引领重活动,抓校本研训重实效。

  1、抓课堂重细节做到“五看”。一看小组建设,是否建立组名、设计呼号、选拔培训组长、优化组合组员、明确帮扶对子,是否构建“对话、交流、互动”的课改文化;二看导学案编写与运用,是否注重导学案作用的发挥,注重学法指导,是否重视导学案反思与再研究工作;三看课堂教学环节“三要素”、“五环节”是否落实;四看课堂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五看试验示范班是否在年级中起到辐射、示范、“以点带面”作用。而这些课堂细节的落实则透过教学部门、联点行政严格的“走课”、“推门听课”、“开门听课”及组织“研讨课”、“观摩课”、“群议课”等制度予以落实。

  2、抓骨干重活动注重“两头”。学科骨干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年轻教师持续发展是力量源泉。我们把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在骨干教师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学期开展一次论坛,上一节研讨课,研究一项小课题,带一名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五项研究”活动,即每学期写一本教学反思,交一份教材分析报告,记一本读书笔记,听评课不少于20节,组织一份群众备课的主讲稿。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齐,使青年教师有所依靠,骨干教师看到成果,从而到达互相促进的目的。

  3、抓教研重实效突出“两点”。一是突出校本研训重点。我校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校本研训工作重点,要求课改教研组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确立研究的专题,在群众备课中得到体现。二是注重校本研训过程管理重点。为了加强对校本研训的.过程性管理,校园明确了行政人员分工及职责,完善相关制度。行政人员务必与联点的教研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教研活动,确保教研活动的真正落实。同时,建立行政人员检查督导制、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制。

  三、落实保障措施,建立课改保障体系

  为构建以学案为载体高效、自主、开放的课堂,我校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一是组织领导保障。校园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明确各职能组的作用,全面规划、统筹、指导校园课改工作,切实增强对课改工作的职责感、使命感。二是实施操作保障。我校教学部门加强课改示范引领,完善激励评价机制,用心营造讲课改、学课改、比课改的良好氛围,加强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三是经费投入保障。校园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加大课改投资力度。近九个月的时间里教师培训、学习、体验投入资金4。1万元,编印导学案4。85万元,拟投入课改所需教学设备资金约13万元,为高效课堂建设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师资储备。

  课改是一场改善教育生态的革命。这场革命只有找到了规律,选对了模式,抓住了本质,就能够创造奇迹。在近九个月的课改实验中,我们有过迷惑,有过徘徊。但一路走来,局领导的关怀、鼓励,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忙,老师们付出的艰辛,同学们收获的成长,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大雾弥漫之后阳光终会普照大地,我们期盼着高效课堂因此变得和谐而幸福,智慧且灵动。

课改工作总结6

  胡总乡中心校坚持以“向规范管理要质量,向课堂改革要效率”的办学理念,狠抓课堂教学改革。自xx年年5月观摩杜郎口教学后,我校的课改已经走过了“摸索试验阶段”“课堂教学改革回头看阶段”,本学期进入了“推广提高阶段”。课改不断推进、深入,教师也有原来的疑惑、抵触到现在的适应、坚定,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变。现就语文组在本阶段的课改工作作以小结。

  一、语文组围绕课改所做的工作

  1、认真抓好集体备课

  做好集体备课是课改成功的前提。上学期,我们的集体备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式主义,这学期,我们实行学科组长负责制,备课内容细节式,课堂展示同构式,教学反思研讨式。这样,基本上解决了集体备课中的形式主义,集体备课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对课改前两个阶段存在问题研讨分析

  为了扎实做好课改工作,使课改真正得到提高推广,我们语文组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前两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认真分析,意见逐步取得一致:课堂教学只有改革,才能有出路。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是正常的,不改革,课堂教学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有问题是好事,它可以促进我们思考,问题的解决,又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所以,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

  3、抓好公开课教学

  公开课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器。语文组的.公开课教学实行双线并进式:按年级顺序编排的公开课教学序列是一条线;随机拍门听课又是一条线。这样就有效的防止了公开课搞课改、常规课还原现象的发生。在评课中,本着激励、提高的原则,既要找出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要指出教师在本堂课中取得的成绩,以激发教师课改的能动性。

  二、语文组在“课堂教学改革推广提高阶段”取得的成绩

  1、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质量好起来”是我们教学改革初衷。检验一种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当然要看学生的变化。通过本期教学,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展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课堂展示,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浓郁的竞争氛围,学生为了不输于别人,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都得到强化。学生的积累进一步丰厚,搜集信息的范围更广、渠道更多,语言表达更准确、精炼、流利,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别人的展示中,受到了启发,学会了思考。

  2、教师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经过本期课改,教师由原来对新课堂的不适应到现在驾驭课堂得心应手,教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新课堂中,教师讲的很少,但是备课任务却更重了,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了。以前只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而现在的课堂,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教师的知识积累、课堂应变、教学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习、研究已成为语文组的基本氛围。在我校对外展示的公开课中,语文组教师是最主要的生力军。截止到现在,语文组教师在对外交流中,已有32人次承担公开课教学任务。其中,在联片教研中,刘学成、李保义、郑丙林、许成中、程有坤、廉殿军六位教师的公开课,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县教研室葛维春主任听了李保义的公开课后褒奖:“胡总语文,教学长城”。

  三、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

  语文教学中,展示的学生多,展示面广,学生得到的信息多。可是由于展示的内容多,很多问题便不能够深入研讨,教学停留在浅层次上,不利于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关系,是语文组下一个课改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课堂,教师讲的时间极为有限。教师只有把这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好,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点拨到位、提示精确、提问合理、评价恰切、应变及时,真正能对学生有引领、启发、激励作用,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语文组教师会冷静思考,认真应对,把挑战变为提升自己的机遇,为自己、为学生、为学校,更为我们挚爱的语文。

课改工作总结7

  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于本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我校课改的主要目标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许市中学的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工作相结合逐步形成适合我校的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这学期我校把七年级143、144、145三个班定为课改班级,进行课改工作的实验与探究,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共识,课改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加强领导,优化课改管理。为使我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为了加强管理,我校还制定了《花古中学课改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关制度及评价机制。

  3、培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我校先后组织全校课改老师专程赴岳阳许市中学和邵阳十七中观摩学习,并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交流心得体会,从而促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4、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我校的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5、优化课堂教学。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 在课堂上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孤立、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合作互相帮助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以尽快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6、各班成立学习小组,学生间实行一对一的互帮制度,组与组之间,组内组员之间相互评比,建立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开展各项课外活动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7、落实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小组随时走进,督促课改工作在课堂上落到实处,课改老师相互听课,听课者听完课后彼此进行交流对话、点拨指导、共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启迪中得到进一步转变。

  8、积累总结,取得成果经验。我校要求老师即时总结,有感必发。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周总结本组课改工作,总结经验与不足。其次每位老师平时加强每节课后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个案。

  9、学校积极为课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制作课改宣传标语,营造氛围;为课改班级配置小黑板;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校报销所有费用。

  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我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教学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次新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与激情,学校的教研氛围当然更为浓厚了。

  2、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许多学生都由被动、胆怯变得主动、大胆,由沉默寡言变得能说会道。

  3、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模式,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当然,我校的课改工作还只是刚开始,还是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

  2、 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新的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形成乐学的氛围;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学困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秉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但一学期以来,学校在课改方面投入资金6万多元,使得学校办公经费尤为紧张。课改所花费资金明细数:

  1、为教室添置黑板(三块大黑板,十八块小黑板)共计7500元。

  2、组织课改教师赴岳阳许市中学及邵阳十七中考察学习六天花费8000多元。

  3、课改宣传资料:3000元。

  4、购置课改书籍及资料近1500元。

  5、购买一台电脑打印机和一台速印机用于导学案印刷36000余元。

课改工作总结8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提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提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忙,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日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日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提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议: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教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并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我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我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很多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俭教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仅有不断丰富自我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我: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日,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提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课改工作总结9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学校英语组通过学习、摸索、实践,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把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大家做以交流。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新课改的前提

  通过课改实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搞好新课改,教师理念必须转变。做为参加过市级新课改培训,做为学校新课改带头人的我和参加过县教育局新课改培训的几位老师,结合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对全校英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适时召开新课改教学研讨会,为其它年级教师做示范课起到了新课改的引路作用。这样逐渐使全体教师树立了以下新的理念

  1.新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师生共进、共识、共享,它不再是教师单向的讲解。课堂教学关注的应是学生健全价格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要以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观念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已经认识到课程是体验和感受,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教材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教学内容的代表与示范,我们认识到要开发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更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指导者,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学生观念

  通过实践新课改,我们领悟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立价格的,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独特性,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热爱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都有进步的愿望,都可以获得成功。

  4.新教师观念

  通过新课改的探索,全体教师认识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

  5.新评价观念

  通过新课改,我们逐渐认识到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选拔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我们在学生的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检试卷做到两杜绝、五体现,即杜绝偏题、怪题,杜绝内容简单、罗列;试题形式体现多样化、试题内容体现生活化,试题难易度体现层次化,试题答案体现多元化,试题结构体现综合化。

  二 、脚踏实地地进行新课改,使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飞越

  1.课堂气氛活跃了,新课改体现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安静,学生听讲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是再好不过的课堂效果了,而且每堂课总有着固定的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而现在我们通过新课改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师上课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新课改的“新字;课堂上全改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新面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且上课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据每堂课的內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知识竞赛、谜语猜、问题论、动脑动手、故事大赛等。教室里笑声如潮,掌声如涛,气氛活跃,与以往的“鸦雀无声”形成鲜明的对照,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乐学"思想,现在总结起来,新课改实施中经验有能够较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精神,课堂上能很好地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定位转换快,教师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一批新型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茁壮成长

  课改实践转変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开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通过课改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得到了进步提高。一学期来,有6篇教学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在各类评选中获奖,圆满完成学校课题《在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研究》的结题工作

  五、几点反思与建议

  1.教师情感投入等的差异,会产生高低有别的课改效果,新课程改革需要拥有新的教育理念和一定文化积淀的硏究型教师,所以广大教师要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2.评价相对滞后,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3.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待加强。

  4.适应新课程的校园文化有待建立。

  总之,通过新课改实践,经我们的体会是:教师培训是关键,教育理念是基础,教育方法改革是重点,评价改革是动力。我要和大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新课改予我们广大教师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课改工作总结10

  我们从事中学英语教学,虽然学习了一些教学方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学英语教学的困难和疲劳。我们真的是“他们身上苦,心里乐!为了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英语是中学生的主要课程。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这门课,但很多学生觉得这门课枯燥难懂,甚至很多学生放弃了。究其原因,是学生与英语学习的接触少,说话和练习的机会少,以及与汉语形成一定反差的诸多因素,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常产生“厌恶、恐惧和遗弃”的不良心理。这迫使我改进教学方法。

  一、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了解了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明确了英语课程各层次的总体目标和各类教材的评分目标,并了解了英语教学原则,学习了一些科学的评价原则,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不能理解任何真理,不能掌握任何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受、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思考,才能理解任何真理,掌握任何规律。因此,我们改变“一个演讲厅”,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沟通、创业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二、采取的措施

  1.认真学习和反映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理念和学校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教材,与王华老师共同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加强计划实施情况的落实、反馈和总结。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常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全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充分利用早期阅读时间,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3.注重词汇和句型的学习,经常进行听写训练,提高学生记忆单词和句型的能力。此外,从一开始就要密切关注英语课文背诵。在李阳老师的报告会后,利用李阳老师“用业余时间征服英语”的教学理念,制定课前阅读英语的策略,背诵英语计划并密切关注其实施。

  4.在教室内外多听多说英语。老师们尝试在课堂上用英语授课,这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每节课都应利用必要的时间,让学生以不同于他们所学的日常语言和课堂语言的形式进行对话。还可以结合实物和图片进行简单的英语描述,培养学生的语感。

  5.掌握测验,通过学习计划,注意定期复习。

  6.注意准备,每天课前、课后在年度课室进行交流,讨论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情况。

  三、教学经验、存在问题及未来实践

  (1)教学

  积极运用杜浪口教学模式和灵石四中学案模式进行教学,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由于每个单元中的单词和短语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因此,词汇得分率比以前高。由于加强了英语书面表达的背诵,英语作文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此外,由于“学法”的实施,学生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改善,我班英语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平均分、合格率、优良率名列前茅。虽然我们也进行了英语阅读训练,但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多大提高。单项选择题和句子完成题的得分率可以接受,但未来综合知识和其他项目的得分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综合测试的训练。

  (2)在学习方面

  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感恩做起,带头使用“集成系统”并用类规则实现它。我们应该坚持经常、自觉、随意地接触英语,全年使用英语知识,英语成绩将不断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大多数学生觉得他们的英语有了进步。过去,他们阅读不流畅,但现在他们能背诵一些英语文章。如果你只是为了考试而临时抱佛脚,即使你能应付一段时间,你掌握的知识也不是很扎实。新旧知识会兼顾一件事,失去另一件事。

  首先,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理解任何真理,掌握任何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受、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思考,才能理解任何真理,掌握任何规律。于是我改变了“一个演讲厅”,把教室还给了学生,形成了师生交流、创业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第二,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

  要学好英语,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新的世界将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世纪。中国要想在跨世纪的竞争中取得主动,中华民族要想腾飞,归根结底要靠优秀科技人才的涌现。如果我们不懂英语,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以三亚为例。第55届世界小姐选举在三亚举行,那里有许多外国游客前来旅游。如果我们不会说英语,也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我们就无法与他们交流,更不用说进行商业交易了。学生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才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这种兴趣也可能成为学习英语的动力。因此,我结合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读选择教材,围绕最简单、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和交际会话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第三,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对而言,初中生比小学生更加独立,他们的自尊逐渐增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才能建立友好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和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沟通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人。在课堂上,我是一名学生的老师,不断地哄骗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胆地寻求创新。下课后,我成了他们的大姐和好朋友。我谈论了一切,点燃了我内心的光芒。在生活中,我是他们的父母,非常照顾他们。

  第四,严谨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驾驶的一言一行始终影响着学生。因此,我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善良自觉,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奉献,不倦学习,孜孜不倦教学,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坚持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态度好,学生喜欢,听课兴趣高,理解知识快。相反,学生们不喜欢甚至讨厌它。异常是指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开始对问题有独立的意见。他们应该更加注意这个问题

课改工作总结11

  打造高效课堂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20xx年启动,我校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以课程为基础,以课堂为载体,全面高度推进课程改革。

  一、改进管理机制,推进课程改革。177中学的高中生源是东城区一录到底的学生,有相当多的学生厌学,这些学生的初中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接受高中新课程非常困难,课程改革要取得切实进展单一靠抓教学肯定是不能提高成绩的,也是与课改精神相悖的,课改重视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自主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只有改进管理才能推进课程改革。为此,我们打通了教育、教学、教务、总务四大块,使四者紧密结合。教育为教学保驾护航;教务、总务科学地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平台。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全校的所有教职员工的职责都有了相应的变化,每一个工作者都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推进者,各部门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各部门相互协调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强化校本研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增强教师课改实施力。课程改革需要理念先进、专业水平高的教师群体作为实施者和推进者,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20xx年北京进入高中课程改革,我校便把校本教研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老师们通过校本教研,转变了陈旧的教育观念,建立了课改新理念。在校本教研中,我校通过各级培训,使老师们在教学观上树立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理念。老师们在教学中自觉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活动,在实践中重视学生独立性、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质量观上,注重素质教育,老师们树立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全方位育人的思想观念。三年来,我校以课堂实效为主题,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开展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我们通过主题报告、经验交流、专家指导、教研组研讨、青年教师培训、主题校级公开课、质量分析诊断会等等多种教研模式加以引领,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助推了教师课改实施能力;以“有效精彩,确保课堂质量”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以“课堂有效性的探索--来自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的中年教师评优课活动……教师们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加强反思,老师们认识到高效课堂是学校发展的内涵,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教师们深深领悟到自己要通过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辅导、有效批改、有效考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除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之外,我们还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使之制度化,快速提升教师的课程改革能力。善于不断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根据学校学习制度,每学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完成至少五千字的有关课程改革的读书笔记。每学期的读书活动都有检查、有评比、有奖励。多年来,学校管理者全面掌握每位教师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通过严格的管理,确保学习实效,确保业务提高。读书学习已化为教职工自觉的行动,教师们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快速提升了教学水平。

  三、模块教学科学化,聚焦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我校课堂教学主思路: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以学定教”,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开放性,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在高中的模块教学中,教师们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采用适合于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稳中求进。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不追求讲多、讲深,而是讲浅、讲精。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了“低起点,小步走,勤反馈,多指导,抓基础,重落实”的教学方法。为转变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们科学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从生活中精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摸得着、够得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加强德育渗透,各学科教师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科学地运用鼓励性、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方法评价学生。我校以“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有效性”为研究课题推动模块教学。通过实践、研讨等校本教研活动,避免了情境创设的低效化、课堂提问的无效化、合作探究的形式化、课堂评价的泛滥化。我校要求教师在细致、规范的教学基础上寻求有效教学。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老师们精心实施科学的、符合学生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注重反馈与落实,老师尽量精讲、少讲,讲课时间控制在25分钟之内,其余时间加强知识点的落实,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四、规范三级课程体系,整合补充校本课程。我校坚持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协调发展的原则,强化课程管理,正确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保持三者之间的连续性与均衡性,确保课程目标的一致性,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协调发展。我校以课程资源建设为突破口,丰富高中校本课程资源库。挖掘教师潜力,调动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学校把能否开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作为教师业务考核、晋级、奖励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深度调研我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我校高中的《心理健康》、《礼仪》、《职业生涯》等已成为固定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深受学生欢迎。通过申报、批准、实施、评价这一完整的实施过程,初步形成了我校的课程体系。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规范性,克服随意性,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按着要求撰写校本课程纲要,规范教案、规范上课,有学生考勤记录,有学生作业成绩,有期末考核成绩,学校专人组织进行校本课程的检查考核。学生们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非富了学习内容,提升了素质。

  五、以校为本,突出特色,开展研究性学习。我校认真开展并落实“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开展好研究性学习,我们以校为本、突出特色。我校是一所普通校,多年来一直受到生源问题的困扰,学生少--高中每年级平均五六十人,每班二十多个学生;成绩差--高一学生入学分数220分;受学校办学规模的限制,教师人数少,跨年级兼课教师多,教师教学负担重。面对现实,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现存条件而决定,教师的组织指导也因地点、学生、问题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为了使研究性学习在我校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充分挖掘各种资源,采取“一师多题”“多组一题”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把实施方案重点放在课程的开发启动计划、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师工作考核和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多年来,我校推进研究性学习措施有力、效果良好。我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了一批具备新课程理念和掌握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法的教师队伍,也在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组织、课程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建立了有效管理制度。我们每学年召开教师培训会和学生培训会,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有计划、有总结。开课教师认真研究开发方案,并按课表认真组织学生研究。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准确领会新课程理念,提高实施课程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外请专家、学者为师生作专题报告、辅导;聘请兼职教师开发课题;与其他学校联合选题等措施,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几年来,我校开设了《品红楼》、《调查保险公司养老保险金及分红方法》,《中西方文化对比》、《化学实验研究》、《古代文学赏析》、《生活中的化学》等等研究性学习课题深受学生喜爱。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合理运用导学目标,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着力学法指导,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质量监控精细化,实施全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一直是我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实行进班听课制度。注重对常态课的研究和分析,认真落实薄弱学科和教师的跟踪反馈制度。听课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听课后进行及时评课,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我校注重对期中、期末考试、一模、二模、月考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诊断和反馈,让老师们从多角度、多方位掌握整体班级的教学状况,及时了解和分析自己的不足,以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十分重视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要求老师做到作业要全批全改,重点题详批细改,个别生面批面改。学校定期进行抽查,对态度认真、批改细致的老师进行表扬,并在全体会上予以展出。期中、期末组织教案检查,并要求教研组长进行详细的记录,将优秀教案收集整理,出版“优秀教案集”。坚持每学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评教活动,将生评、自评、互评、校评有机结合,评价结果及时向老师反馈。抽查班日志,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全程质量监控,带来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以20xx学年为例:初三学生全部合格毕业,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高三学生顺利完成高考,5人考入本科,文理科上线率为88。7%,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七、各级考试层次化,关注每个学生。我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对于三个层级考试(模块考试、会考、高考),我们突出了不同级别考试的特点,重视学生发展指导。利用模块教学与模块考试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为提升学生素质和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关注每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在模块考试中掉队,我们抓课堂、抓作业、抓考勤,重态度、重思想、重习惯。评价模式建立起了多元的评价体系,卷面成绩不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为依据。会考任务对于我们学校来说非常重要,我校分别召开学生会、教师会、家长会,形成合力推进会考。为迎接会考,我们将学生分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辅导,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实行导师制,手把手的教,一对一的盯。针对高三年级的特殊性,我们为每个学生中学阶段的最后发展目标负责,抓好临界点,减少尾部生,打好整体仗。学校多次开行政会、年级会进行研究,想办法、找对策,力争提高尾部生的成绩。认真抓好高三毕业年级每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注重每个学生的心理输导。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质。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制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帮助家长了解学校中心工作,了解学校的有关要求,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以及学生在校的综合位势,帮助家长更客观地分析孩子并指导孩子制定成长目标,通过和谐家校关系的建立,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为学生的健康发展。

  八、实施多元性、过程性评价,促进师生发展。在传统的师生评价中,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其自尊心、自信心往往得不到很好地保护,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我校适应新课改,努力构建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多元性、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已逐步建立。课改之初,我校就编制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对学生评价做了有益的探索;在模块学分认定中重视并体现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体现,以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中得到发展。每学期期末我校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评价实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通过多元的、过程性评价,各评价者不仅能从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反馈信息,而且各评价者均能从中受益。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成了一种互动的过程。

  对于教师,我校将“教师业务档案袋”变为“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内容逐步改变,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重视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化,重视教师个性的张扬和教学艺术的提高。

  总之,新的评价是在努力弥补传统教学评价不足的基础上确立的更具人文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式有机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课改工作总结12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课改工作总结13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开展得红红火火,我校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已是第二个年头。在今年里,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把“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这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抓,经过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得到了大力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急需解决,现就这一年的课改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加强学习,树立课改新理念。

  (一)加强“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理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观念的改革,教师是新课改具体实践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着课改能否顺利开展。为了使我校课改得以顺利进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通过多种渠道,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有效更新,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尝试新教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1、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级“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要求,我校认真组织教师按时参加“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学习培训,听专题讲座,观摩先进的课堂教学。通过学习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老师们都能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校内培训,认真有效的开展。

  (1)我校结合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扎实开展“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改系列讲座、专题学习。组织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认真讨论交流,共讨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实际经验和实施困难。共享实施新课改带来的喜悦与成就,共谋如何更好实施新课改的方法与策略。

  (2)认真反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师们按照“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评价量表,不断审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励教师不求一步登天,但能循序提升。鼓励老师们每天更新一个新理念,每月研究出堂示范课,让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并将心得体会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将此项活动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

  2、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我校根据教师学科特点,将教师分成不同教研组,每学期开展校内教研活动。此项活动内容丰富,要求人人上公开课,评观摩课堂,写交流文章。教师们通过校内教研活动,不但学会了别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还利用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选派了大量教师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向市内外先进学校的老师学习.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老师外出赴江苏、成都、广安、岳池、武胜以及市内各兄弟学校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切磋课改体验,提升教学理念.

  3、邀请名师专家,传经送宝。在这学年里,为巩固老师更好内化理念,市教育局教研室赵主任、卿主任、荣老师等一批领导、专家分期来我校进行了“自学互帮导学法”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

  (二)实行“推门听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加速提升

  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根据我校实际,在我校实行领导“推门进课堂”的形式,督促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加快课改的步伐。每年还举行了校内“课堂导学”竞赛,对优秀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大大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并涌现出一批在新课改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轻教师。我们还积极将他们推荐到市上其他学校上公开课,不断锻炼他们,在课改道路上更快的成长。

  二、取得的成绩

  我校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校涌现出一批课改新秀,如:任建军被列为市骨干教师,在教研室安排下多次到外校献课,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学校教师任利琼在教研室卿彪老师的推荐下,在市级“自学互帮导学法”小学语文班培训中上了示范课,得到大家一致认同。邹可祥、罗宏老师多次参加广安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并上公开课。在学校教科室的大力鼓舞校,学校老师积极撰写新课改教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地区级等不同级别教育刊物上刊登发表或获奖。

  三、存在的`困惑。

  (1)“自学互帮导学法”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发现,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但在教学探讨中,不少老师谈到:手放得太开,学生容易迷失方向;手收得太紧,学生又得不到充分发展。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开放度,成了我们比较棘手的难题。老师们始终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尤其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很难做到全面照顾好每个学生。

  (2)“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似乎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放松,于是又老师认为,按照“自学互帮导学法”要求,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学的过程,学习效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

  四.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

  新课改对于我们来是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让新课改理念正在服务于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我们将坚持做到:

  1、抓好校内教研组活动,通过教研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得到提升。

  2、努力培养新生力量,让青年教师成为学校课改的主力军。

  3、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设法拓宽教师培训渠道,让老师不断充电,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向前发展。

  4、抓好课题的研究,用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总结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分析与反思,撰写经验文章与同行交流。

课改工作总结14

  本学期,我校课改工作紧紧围绕我区“一三三”课改模式,发扬全校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潜能教育。 抓好教研和科研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细”字当头,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精细化。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不任意增删课时。加大了课程管理巡查力度,对各教师执行课程计划、按课表上课等情况进行督查。

  健全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我校坚持候课制度,保证课堂时间。教导处进行课堂常规检查,改进检查方法,重点从教师按时进教室、课堂组织情况两方面进行。实行教师轮教制度和教案、作业、业务听课检查制度。语、数、英三学科开展集体备课,进一步细化了工作要求。

  扎实开展过程性监测,落实教学过程质量跟踪。继续坚持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每月调研,根据教学进度,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每月质量监控与分析,向课堂要质量。

  二、“研”为途径,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提高能力。

  (1)切实发挥“首席教师工作室”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强学科组建设,提升校本教研质量。加强学科组建设,认真开展教研工作。首先,完善了工作职责、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考核细则,增强兼职教研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意识。

  (2)扎实搞好各年级的轮教工作。各年段结合课题内容制定研究及授课内容。新教师(入职三年之内的教师)轮教后结合个人情况将安排与一位省市教学能手结对子,师徒每周互听一节课,做好听课评课记录及成长记录。结合轮教,每月举行一次教学研讨课。例如:九月新教师展示课,十月教学能手示范课、教学骨干研讨课,十一月徒弟汇报课等。最后,语数英各举行1-2次大教研活动,聘请市教研室专家进行指导。

  (3)利用好周分科教研活动时间和周四读书时间,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通过专题讲座、课例观摩等形式加强教师自修自练,通过多学习、多读书、勤反思、多练笔等形式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我校还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培训机会。本学期,我校共外派教师30余人分别赴武汉、南京、杭州、北京、深圳等聆听专家讲座,与专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习。

  (4)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获得发展。坚持课题来源于教育实践,成果服务于教育实践。重视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过程管理和应用价值,强化教科研的群体合作。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研科研工作,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扎扎实实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1、学习能力课题

  作为XX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且作为我校的`龙头课题,我校自上而下都格外重视,继续有序开展活动。这学期我们根据本课题的实施方案,在已有基础上,做好前一阶段的小结与下一阶段的计划,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梳理。初步形成相关理论《关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思考与认识》。初步形成了教师个性化的研究心得与体会,如《纸艺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等。初步探索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如《小学低段语文生活化识字策略》《小学中段语文有感情朗读指导策略》《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策略》《小学低段数学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策略》《小学高段数学计算典型问题集设计与运用策略》《小学英语阅读指导策略》《小学美术感、探、析、创、评五段式教学模式》等等。与此同时,通过调研显示,学生识字、朗读、计算等学习能力初步得到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此项课题刚经过市级中期评估。

  2、市级英语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

  《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研究》目前已进入尾声,实验教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研讨课,并进行了资料的收集与完善,撰写了相关论文。

  我校王肖燕和康俊琴的个人课题获得“第二届XX市教师个人课题”立项。我校在指导两位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充分保障了两位老师的研究时间,并提供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保障她们的课题工作顺利进行。

  三、“实”为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

  读书活动:读书有益于启智。本学期,我校利用好学校、家庭图书资源,引导学生拓展读书时空、开创缤纷的阅读天地,并设立“三读”时间:

  ①晨间诵读:学生在晨间自由诵读,可以诵读古诗词,背诵名言警句,朗诵优美词句、精彩片段;

  ②午间默读:每天中午要保证20分钟的读书时间。可以静静读,可以摘抄,也可以记录读书感受;

  ③晚间静读:每晚睡觉之前轻轻打开书本,慢慢品尝一番,伴着书香入眠。

  倡导三个“共读”:

  ①同伴共读:鼓励学生自己成立“书友会”,经常交流读书感受,自己开展读书活动;

  ②师生共读:师生共读一本书,共同评析、鉴赏;

  ③亲子共读: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读书活动中,批阅孩子的读书笔记,用自己的读书行为影响孩子。

  举办学科主题活动。本学期,我校举办了语文节、科技节的活动,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练就本领的意识,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感悟学习的快乐,拓展学习的空间。

  我们相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改实验定会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课改工作总结15

  年光似鸟翩翩飞,世事如棋局局新。不经意间,学校的课改工作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回首这六年的历程,我们还地桥镇小学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课改工作渗透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按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总体目标,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真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局面。

  六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大冶市教研示范学校”、“大冶市科研先进单位”、“大冶市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课题实验先进单位……系列成绩的取得决非偶然,恰恰是课改给学校带来的生机的一个缩影。

  一、领导重视鼓士气

  为了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尹夭如任命组长,教导处主任、科研处主任、教研组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的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校长十分重视课改实验工作的开展,多次主持召开课改实验动员大会,经常与教科研处、教研组一起部署课改实验工作,制定课改实施方案,还深入课改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学,帮助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思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改热情,坚定了教师们的课改信心和决心,为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投资激热情

  学校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充分保证课改实验资金的到位,设立了课改专项经费,为开展各项课改活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还设立课改实验成果奖,对在课改实验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热情。近六年来用于课改实验成果奖的经费不少于三十万元。另外,为了切实提高课改实验老师的素质,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把一些年轻课改实验老师送出去学习、进修,为这些教师搭建舞台,铺设"绿色通道",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或者请一些名师专家来校传经送宝,让每个老师都有机会聆听、学习。特别是自从“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在我校“安家落户”后,为了完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校耗资五六万。光是电脑添置了不少于三十台,并且建立了宽带系统,添置了多媒体设备,建立了多功能教室等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远教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推动了课程改革。

  三、培训学习更观念

  新课程改革实验向学校、教师、校长提出全新的挑战,我们认识到:全体教师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增强了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发展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还实行了集中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自学相结合的路子。暑假期间,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每年还多次进行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再分组、分块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使一些根深蒂固、陈旧的观念有效得到洗涤。而观念的更新,更注重于平时的积累。学校经常开展读教参、《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才之路》、《破解新课改课堂教学N个密码》等读书活动。教师通过圈圈点点、摘录、写读后感、汇报交流等方式,促进了教育思想的活跃、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施教能力的提高。另外,学校经常翻印一些从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文章、教案、案例等给一线教师,使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让他们或两三个一堆共同学习或一个人带回家自学。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经常由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盘,利用教学光盘进行备课、教学。让教师从丰富的远教资源中汲取营养,让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真正惠及我们农村的教师和学生。课改的春风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学习中,吹进了还小教师的心田,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还小最终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持久提升。

  四、立足教研求实效

  1、抓备课

  个人备课范文写作。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我校领导与教师的一致认识。学校要求每门课都有教案,每节课都有教案,教案要备出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要求语文教案一课一反思,数学教案一单元一反思,力求将自己学到和体验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运用其中,并在备课中有所反映。把超前备课作为一条常规,由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严格督查,教导处不定期检查,努力从源头——备课上使课改精神得以落实。

  为了盘活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促进教师在业务领域的沟通与探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免去教师繁杂低效的劳动,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全面实施优质教育,学校在这学期还提倡年轻教师实施电子教案。为此学校专门制订了《还地桥镇小学电子教案实施方案》,要求参加电子备课的教师必须具有基本网络操作技能,电脑文档处理较为熟练,并向学校教导处提出申请。参加电子备课的教师将电子备课的备份按周次顺序存入学校指定文件夹,必须提前至少3天上传,教导处定期进行检查。教师必须结合电子备课,在课本空白处进行重点环节、内容的标注。教导处在检查备课时一并检查教本。教导处通过调查、观摩听课等,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选择电子备课,而这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在不断提高。

  集体备课。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各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大家会收集这些疑难点,在集体备课时通过交流讨论,互相补充,解决它。每周的教研组的研究课,或者学校举行的优质课、上级领导的视导课,都是先由执教者确定课题,再由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由于集体备课的形成,教师之间学习、请教、讨论、交流在我校已蔚然成风。每次集体备课都会有讨论专题,有解决的重难点等。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师的合作意识,使我校教师业务水平逐步提高。

  2、抓上课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展现教师教学能力和义务水平的主渠道。为此,我们紧紧围绕让教师在“教学中学教学”的思路,充分利用听随堂课,各教研组每周一课,开展优质课评比等途径让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磨练。学校领导每周随堂听课一节,听后在教师会上详细地点评。各教研组每周一课,人人都讲,要求必须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教学,由各教研组组长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每节课遵循“说、听、评、思”的规律,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听课、评课活动。

  六年来,学校多次举行“课改实验展示课”、“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课题研究课”、“教学开放日”活动等等,每次这样的大型活动,学校个个领导参加,空堂的老师必须听课,并且筛选一些业务能力强,功底深厚的优秀教师当评委,活动结束及时总结表彰。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起教师们课改、教研的极大热情,各位老师以崭新的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己对新理念的感悟和认识。有的老师注重“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燃烧的火把”,努力为学生营造点燃他们思想火花的情境;有的老师认同“润物细无声”的感悟教学,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或充满童趣的歌声、图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朗读感知中从平静状态进入情感涌动的世界;还有的.老师鼓励学生质疑、解疑、积累、阅读,在情感态度的共鸣中,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有些老师的课件做得生动形象,为课堂增色不少;有的老师范读水平很高,将学生带入诗的境界;还有的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巧妙自如地引导学生满怀激情领略书中的世界……总之,讲课的教师在讲课中得到了锻炼,听课的教师在听课中品评思考。

  3、抓活动

  学校除了抓课堂实效外,还经常在教师中开展说课比赛、朗诵比赛,同课题不同教学设计、案例、论文、课件等评比活动。为了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总结和推广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积累的实践经验与成果,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才智、提升观念的平台。因此学校去年十月份还开展了“新课程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活动。参赛选手们讲述了课改给师生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大家分享了课改给他们带来的欢笑与收获;也道出了课改以来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这次演讲比赛,老师们感受到课改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五、课题研究促实施

  课题研究是还地桥小学一贯的优良作风。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的牵动作用,发挥科研为课改、为教学、为教师发展的服务功能,我校科研处以实施课题牵动的策略,来启动全校的课改工作。我校积极主动开设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题研究。如:“尝试教学理论研究”(国家级课题),“探求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 农村教师实施课改的困惑与策略研究”,学校对上述课题加强课题研究过程性管理,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尊重一线教师、教研组参与课题研究的权利,鼓励老师们从身边现象入手,从教育教学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走大众科研之路进行行动研究。如语文组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数学组的“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上的应用”、英语组的“如何利用‘空中英语课堂’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每一个课题的提出,都要经过“研讨、实践、反思、总结”,不难看出,自下而上的课题强调的是问题,它来自于实践,最后的成果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这种“短、平、快”的大众科研方法深受广大教师欢迎。这些课题的研究大大推进了学校课改工作的猛速发展。

  六、改革带来新气象

  其一、新课程——让儿童个性彰显

  “一鸟入林,百鸟绝音”。传统教育习惯在鸦雀无声、坐得笔直的学生前讲话或传达指示。要是下面有一个人对你的某个观点表示有异议,你是不愿意与学生进行公开辩论的。看惯了阅兵式般整齐雄壮、步调一致、按步就班的人群,是容不得眼前奇装异服不同呼声的人的。而新课程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张扬个性是孩子成才之道”作为基本理念来指导教学,课堂上教师给予孩子们充分展现自我、阐述思想的机会,使他们十分乐于思考,勇于说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生求知与实践的参与,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其二、新课程——让教师角色变化

  课改真正让我们的“学生观”发生了质的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悄然转变,过去的“师道尊严”现象已荡然无存。课堂上常会听到教师云:“你回答得很好”,“别紧张,不要紧”,“请你坐下来再想一想”,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是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尝试探究,质疑释难。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学的过程放给学生。学会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教师能主动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课堂教学已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

  其三、新课程——让学习方式多样化

  我们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在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上讲台讲解”,“做游戏表演”,“PK赛”,“即兴大辩论”等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愉快学习,学得轻松,学得开心,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他们有了充分自主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在争论中活跃了思维,在碰撞中喷发出智慧的火花。

  七、扎实课改出成果

  通过六年的课改研究,我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国家级、省、市级个人荣誉19人次,在"空中英语课堂"、"青年教师比武课"、"课改展示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等活动中有17节课获市级奖,有6篇论文获国家级奖,18篇论文获省级奖,八十多篇论文获市级奖,教学案例获省级、市级奖项共6篇,教学设计获市级奖项8篇,教学反思获奖3篇;黄石市骨干教师一名,黄石市优秀教师5名,大冶市骨干教师3名、大冶市优秀教师5名,学术带头人一名、科研先进一名,黄石市级会员2名,省级会员三名,国家级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已结题,并多次被评为实验先进单位……

  教育教学也是硕果累累。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成绩获得大丰收。学校参加大冶市的信息技术、自然实验考核,成绩一直在全市的农村学校中遥遥领先。有二十多名学生荣获了大冶市首届青少年写作比赛奖项;有十二名学生在“我读书我快乐”活动中获奖;有五十多名学生在科技创新评比活动中绘画、制作、论文等获奖;有八名同学在大冶市“大王山杯”中小学生“我的快乐暑假”征文比赛中获奖;有16名学生在湖北省“天地杯”征文比赛中获奖;有十多名学生在世界华人征文比赛中获奖;有五十几名学生在“希望杯”数学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八、存在问题不忽视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问题。

  1、师资力量匮乏。我校语文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有部分老教师带低年级的语文,自己连“a、o、e”都发不标准,更别说教好学生语音了。

  2、有的年轻教师课堂上重视了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一节课下来,听课教师纷纷感慨:教师口若悬河、能说会唱,而学生木讷沉闷、学习被动。

  3、对学生的引导和课堂的调控也有一些难度,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漫无边际,在限制时间内很难达到讨论目的,无法保证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4、课堂上教师大多重视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但是很少给时间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当然大多数教师们之所以不设计这个环节,并不是没想到,而是怕被学生出其不意的问题难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烂熟于心,有一定的知识底蕴,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九、整改落实须力度

  1、继续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尤其是强化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培训。

  2、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努力探究适合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3、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讲示范课、进行经验交流,并与教研员、教育专家等进行多项互动,共同研究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课改活动的实效性。

  4.加强课题研究的跟踪、指导,推动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行,确保取得成效。

  5、经常在教师中开展一些课改方面的活动,促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六年来的课改实验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也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但是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在还小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焕发夺目的光彩。

【课改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课改工作总结10-03

课改工作总结07-24

高中课改工作总结05-21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01-27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05-29

中学课改工作总结03-05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荐】05-20

课改工作总结15篇12-01

【热】学校课改工作总结04-30

课改工作总结(精选15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