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时间:2024-10-11 19:15:48 雪桃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精选17篇)

  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教师一直非常重视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欢迎大家浏览。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精选17篇)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自然明白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幼儿学习环境的改变,加上学习任务的加重,使孩子在初进小学时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老师和家长应该引起关注,小学老师要在心理上让孩子接受你,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使孩子尽快适应这个学习环境,家长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配合老师为孩子顺利向小学过渡做好一切准备。比如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多了解小学生活,提醒孩子整理书包文具,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出错的.时候,不发火,不急躁,有涵养,有耐心,但切记不要包办代替,有的老师会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以便于让家长督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认为家长在签字前应该和孩子说清楚彼此的责任,让孩子明白作业的对错自己负责,家长只负责签字完成老师的要求,如果家长负责检查对错,势必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所以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不要依赖别人,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家长会轻松百倍。当然家长在签字的时候,应该关注一下孩子作业的质量,如果经常有错,应该提醒孩子不能粗心,或者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孩子的生理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幼小阶段应是孩子能力发展和培养的一个关键期,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做好这些工作,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家长也放心省心。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2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转折点,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内容。就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家长比较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将来能升入什么小学?常常忽略的是:对孩子的心理培养与性格培养、对孩子的劳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社会交往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等等,因此幼儿园大班孩子开展幼小衔接活动非常重要。去年6月,有个熟悉的家长问我,我家孩子在家动手能力很弱,不会自己收拾东西,每次都要我们大人帮忙,这样能上小学吗?还有个家长问我,我家小贝在家坐不了几分钟,要是上小学去坐40分钟,他能适应吗?针对家长的困惑,我告诉他们,我们应该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培养她们的耐心,上小学就适应了。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从而来做好衔接工作:第一是幼儿园与小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大部相同。孩子在幼儿园能得到老师和保育员的精心照料,与幼儿园相比,小学老师对生活上的照顾相应减少了许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也少了,每节课接触的老师也不同,因此在适应社会的能力上要求明显高了,孩子不能再像在幼儿园那样,对成人有太多的依赖,许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比如:独立处理问题,安排课间十分钟等。其次,平时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要逐步建立一个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孩子慢慢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早晨,幼儿园的孩子有较宽泛的入园时间,而小学必须在规定时间入学。中午,孩子在教室里进行午餐,而到了小学则要去食堂,午休时间,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多数是没有午睡的。下午幼儿园有点心,而小学没有点心供应。针对这样的差异情况,我们在每次游戏活动后就有十分钟的课间时间,让孩子自己支配,告诉她们先上个厕所或先喝水,有空余的时间再去外面走走或者玩玩,孩子们做的也是不错的。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我在晨谈中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学习小学里的哥哥姐姐,让爸爸妈妈在八点之前送入幼儿园,起先考勤表上迟到的孩子还比较多,后来孩子也慢慢适应了。第二是对学习生活不适应。首先学习内容上: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寓教于玩,生活也比较轻松。小学则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课堂学习的时间较长,有严格的纪律,课后有各种活动。所以学习变成了小学生主要的活动,同时在社会适应、任务意识上:幼儿园的孩子偶尔忘了带东西或没有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总会有下次的机会,心理上没有负担。小学学习中则有一定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必须每天带好每天要用的物品,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是必须遵守的规则。许多孩子对适应这一变化存在较多问题。

  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 为了让家长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幼儿园大班段结合幼小衔接活动,开展了“给孩子适宜的爱”幼小衔接专题知识讲座,老师在讲座中讲到:要“理解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快乐成长”,家长不要给孩子很大的压力,更不要让孩子提前学拼音、做算数,避免“小学化”倾向,做到“小学零起点”。“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做孩子的伙伴,和孩子共同成长”,帮助孩子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尊重孩子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多带孩子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发展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讲座结束后,家长还对目前幼小衔接存在的误区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有家长问:“到了小学,小学的老师会像幼儿园的老师一样照顾孩子吗?”师生关系上的不适应。幼儿园里只有固定的两位老师,而到了小学,每门课的老师都不是同一个,孩子接触的老师也多了人,前面在提到孩子独立性程度时我们已经说到小学老师相对幼儿园老师,生活上对孩子的照顾也减少了,同时学习上的要求增加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是老师较为关注的问题,有些必须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就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可以迟些交,甚至不交也没问题。 我针对这些情况,放学回家之前会布置一些小任务,让孩子自己独立的完成,如记录一周的天气,那孩子会每天会收集天气信息,在表上记录下来,下周一上交,用这样的任务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进入小学则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一现状,就要在幼儿园时期帮助他们做好以下几种准备。

  1.学习准备 :主要是要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什么课准备什么用品,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日常生活中,可以以整理玩具、整理图书开始,教孩子整理、归类。渐渐地幼儿就会自己动手整理。期间重要的是教师要放手,这样做即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2.听课准备:为解决好幼儿园和小学上课时间短长方面的差异,在教学实际中,应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训练,比如要求他们在看童话书或故事时,保持一定的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专心致志。

  3.读写姿势准备:读写是学习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更要从幼儿园时斯抓起。养不成好的读写姿势,即不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更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到了大班下半学期,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认为他们挂着红领巾很神气,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还有少数幼儿不愿意上学,留恋幼儿园。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家长和老师的不正确教育引起的。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老师和家长要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孩子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3

  《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开始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他们在感受着将要做小学生的自豪感,但又流露出了一些担忧,“张老师,小学老师凶吗?”“小学生是不是很辛苦?”“小学生是不是每天都要很早去学校?”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对小学进一步想了解的愿望,反映出的是因不了解而产生的心理担忧,为了帮助孩子排除担心的心理,更好的为进入小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我预设了活动《别担心》。

  优势:

  首先教师选择的题材(上小学前孩子们的担心、消除担心的心理,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满足了幼儿最近经验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其次,每个环节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先说教师的导入环节模拟小课堂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自然、舒服。环节二能让孩子在调查表的基础上通过经验分享、调查表分类的形式了解大家上小学担心的共性问题,将幼儿推在前面,尊重幼儿的心声,让幼儿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环节三教师能够通过小组阅读的形式解决问题,四本书又是以四个不同的切入点让幼儿进行阅读,体现层次性。特别是交流环节的处理,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例如:辩论、一问一答等,给幼儿以新鲜感,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多元表达。最后教师在音乐背景下用散文诗的形式总结,从音乐声中开始活动,又从音乐声中结束活动,有头有尾。

  不足之处:

  1、故事的内容要和幼儿的调查表相呼应,为调查表的引出奠定基础。

  2、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可以更放松,更具亲切感。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4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们要上小学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4、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5、学期初,我们提出将“快速阅读”运用到教学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6、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

  总之,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5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四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虽然孩子经过三年多的集体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特别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让幼儿学习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们都定期检查,持之以恒,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中午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储备必要的知识经验

  从幼儿园到小学,正规的课业学习取代游戏成为孩子主要的活动方式。数学和语文将成为孩子主要学习的科目。所以在入学前,认识汉字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利用评比栏、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发孩子学字的兴趣,很好地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衔接了起来。

  小学的数学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10以内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在小学还要学,如今小学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学初就把计算教学的要求认真定位。如:“在幼儿园数学的基础上略有提高,重点训练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面向小学,突出衔接。”对计算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安排,增加一些相应的内容。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地数学运算过度,重视让幼儿把单纯的运算,排序运用在游戏和生活中。利用午间让幼儿练习口头叙述的应用题。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数学衔接,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补充练习,如:《学前准备100题》,作业单等,让父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完成,通过多方面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个别差异。

  四、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加强了值日生的运用范围,使每位幼儿一周内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栏目中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在临近期末时为了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每天选出一位幼儿进步最大担任小班长,告诉他们小学里的好孩子能当班干部,激发幼儿的荣誉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另外,进入大大班后,我们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逐渐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课前准备和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以便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五、养幼儿大胆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经过一学期的全面有效地培养,孩子们成长地很快。现在每当听到孩子被某一小学录取,被老师夸“你真棒”时,每当看到孩子脸上露出喜悦自信的神情时,作为老师都特别地高兴。我衷心祝福每一个将要踏入小学大门孩子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健康成长,做一个为人真诚,活泼自信,不怕困难,好学上进的小学生。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6

  在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活动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活动中,幼儿们对小学充满好奇,但参观过程中队伍秩序较难维持。一方面是前期对规则强调不够清晰明确,另一方面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看到新鲜事物时的兴奋情绪。在参观小学课堂环节,部分幼儿过于活跃,影响了小学课堂秩序。下次组织活动前,应制定更详细的.规则,并提前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幼儿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与小学老师做好更充分的沟通协调,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7

  开展幼小衔接习惯培养活动时,重点培养幼儿自主整理书包和按时作息的习惯。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幼儿整理书包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

  对于按时作息习惯的培养,家园沟通不够紧密是主要问题。有些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中难以按时入睡。后续应加强家园共育,给家长提供更具体的指导方法,同时在园内采用多种形式如游戏、竞赛等方式来提高幼儿整理书包的能力。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8

  进行数学和语文知识衔接课程后,发现数学课程中部分抽象概念幼儿理解困难。例如在加减法运算里涉及到进位退位时,很多幼儿一头雾水。这是因为教学内容没有充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在语文课程里,拼音认读环节部分幼儿兴趣不高。今后应调整教学策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和生活场景中,对于语文课程增加更多趣味性活动,如拼音儿歌、故事里找拼音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9

  组织专注力训练活动时,采用了拼图、搭积木等方式。但活动中发现部分幼儿容易被周围环境干扰,专注力持续时间短。活动材料的投放和难度设置可能不太合理,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够持久。

  后续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分层投放材料,并且优化活动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因素。同时可以引入奖励机制,鼓励幼儿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逐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0

  在幼小衔接社交能力培养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但部分幼儿在合作环节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分享想法。这反映出平时在教育过程中对合作意识培养的引导不足。

  之后应多开展小组合作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并且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增强分享意识,提高社交能力。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1

  开展幼小衔接心理调适活动后,发现部分幼儿对即将上小学存在焦虑情绪。活动形式可能不够丰富生动,没有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担忧点。

  后续要采用一对一交流、心理绘画等方式深入了解幼儿内心想法,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邀请小学哥哥姐姐来分享经验,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小学的美好生活,减轻他们的'焦虑感,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2

  近期组织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活动,活动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活动中积极的方面在于成功激发了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当他们踏入小学的校园,看到宽敞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眼中满是新奇与期待。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活动组织方面,前期对幼儿纪律强调不够,导致在参观过程中队伍有些散乱。比如在参观校园文化长廊时,幼儿们过于兴奋,没有按照引导有序观看。这反映出在活动准备阶段,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新环境中的兴奋情绪以及可能出现的行为,未制定足够清晰有效的规则并强化。

  同时,与小学方面的沟通协作也存在不足,参观时间安排紧凑,部分环节如体验小学课堂,因时间限制有些仓促,幼儿未能充分感受。在后续类似活动中,要提前做好幼儿的规则教育,与小学方面更细致地协商活动流程,确保活动既丰富又有序。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3

  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活动中,着重于书写习惯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书写习惯培养时,采用了有趣的图形、数字书写练习,但部分幼儿握笔姿势纠正困难。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未能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阅读习惯培养时,设立图书角并开展分享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幼儿阅读专注时间短。

  分析下来,图书选择未能充分契合幼儿兴趣,阅读环境的营造也不够安静舒适。未来需要丰富握笔姿势教学手段,如利用儿歌、动画演示等帮助幼儿记忆正确姿势。同时,根据幼儿兴趣定期更新图书,优化阅读区环境,吸引幼儿沉浸于阅读。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4

  数学知识衔接课程中,开展了简单加减法和图形认识教学。在加减法运算里,实物操作教学虽能帮助部分幼儿理解,但抽象数字运算时仍有不少幼儿出错。这说明教学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不够自然,练习强度和梯度设置不合理。语文知识衔接课程的拼音和识字教学,拼音发音不准确和识字记忆困难是两大问题。

  拼音教学的发音示范不够标准规范,识字教学方法过于机械。后续数学教学要优化教学设计,增加过渡环节和针对性练习。语文教学需加强自身发音训练,采用游戏化、生活化的识字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5

  组织的专注力训练活动包括拼图比赛、听故事回答问题等。活动初期幼儿参与热情高,但过程中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拼图比赛时,部分幼儿遇到困难容易放弃转而关注其他事物。听故事环节,环境中的微小干扰就会使一些幼儿分心。究其原因,活动难度设置未充分考虑幼儿水平差异,环境创设不够安静专注。

  此后要根据幼儿能力分层设置活动难度,精心布置活动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并且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幼儿坚持专注完成任务。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6

  开展社交能力培养活动时,设置了合作游戏和角色扮演场景。合作游戏中,多数幼儿能积极参与,但出现个别幼儿主导、部分幼儿被动跟随的情况。角色扮演里,幼儿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有较大差异。

  这暴露出在日常教育中对合作技巧指导不够深入,角色认知教育缺乏系统性。后续要加强合作方法的传授,如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分工、协商等。同时,丰富角色体验活动,帮助幼儿更深入理解角色内涵,提升社交能力。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 17

  幼小衔接心理调适活动旨在缓解幼儿入学焦虑。活动采用了谈话交流和绘画表达内心想法的方式。谈话中发现部分幼儿对小学作业多、老师严格等存在担忧。绘画活动虽能让部分幼儿释放情绪,但对一些内向幼儿效果不佳。

  分析是活动形式不够多元,对幼儿心理特点把握不够精准。后续应拓展活动形式,如邀请小学哥哥姐姐分享经验、组织参观小学心理咨询室等,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心理,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建设,顺利过渡到小学。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03-18

大班幼小衔接课程教案12-04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05-06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1-07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与反思04-18

幼小衔接活动教案01-31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热】07-20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01-02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