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

时间:2022-03-19 09:53:39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

  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 篇1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拥有爱,学会爱,每个人的人生才够完整。对于幼儿期的孩子们来说,让他们学会爱,爱亲人、爱自己、爱周围的人和事物是培养他们良好社会性行为的最佳时期。在孩子们进入大班后,他们已有初步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他们只喜欢被别人爱,很少能够主动地与别人一起分享爱、付出爱。为此,我们在九月份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班上的三位老师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内容。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依据《纲要》中提出的“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从中可以解读到社会领域的要点,又可以解读到幼儿的学习特点,由此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重在激发与体验“情感”。因此,我们在选择内容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我上大班了”这一内容开始,首先培养幼儿爱集体的美好情感,从“我是小小值日生”做起,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爱护我们这个班集体。通过诗歌“家”以及“我最爱祖国”的内容教授,初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让幼儿体验到“家”是一个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有爱自己的亲人和自己最爱的人,有自己喜欢的食物、玩具,有自己喜欢的伙伴,家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生活的地方,同时又让孩子们明白,无论是人、植物、动物都有一个家,那就是美丽的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让幼儿从喜欢自己的家、喜欢班集体、喜欢家乡到喜欢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我们又结合“十一国庆节”,开展了一次隆重的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当护旗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升旗台时,当几百双眼睛看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庄严地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在“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中,在“我爱国旗”的歌声中,孩子们的心儿有力的跳动着,那份自豪感油然而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爱国情感。尊重国旗,知道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同时我们又结合艺术教育,如:打击乐《大中国》、长大要当解放军、戏说脸谱、画脸谱等活动内容让幼儿进一步萌发了“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利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热情投入。除了集体教育以外,我们利用区域活动、小组自由谈话、主题墙布置等形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包含了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民族的科学文化,优良传统的热爱之情。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幼受家庭环境、父母学历、教养方式、知识层次的影响,本班幼儿对首都北京了解的特别少,可以说对北京相关知识经验的掌握为零。那么怎样激发幼儿哎祖国的情感呢?我们在布置主题墙时,运用了一些图片,如: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等图片,让幼儿对北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我们又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观看了阅兵式,奥运会盛况等内容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伟大。由于北京离幼儿的生活较远,能亲自去北京的幼儿寥寥无几。因此我们三位老师就选择了幼儿生活的所在地“吴忠”“青铜峡小坝”,这样对于幼儿熟悉的地方孩子们一定会有话可说,也更容易产生兴趣和获得情感体验。可是在谈话活动“我们的城市”中,却发现大多数幼儿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景点虽然去过,但却说不出这些地方美在哪里?有哪些好看的地方?孩子们的这些表现让我们多少有些失望。我想:这也许与幼儿的直接经验有限有关,很难一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在“我爱”的主题背景下创设了丰富的主题墙墙饰,如在主题墙上,我们多数采用了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家乡及居住的环境。当幼儿看到那熟悉的“翠微湖”“银河广场的九龙立柱”时,都叽叽喳喳地说开了,“呀,这是清秀园,上次我妈妈领我去过的,我们还划船了呢。”“这是银河广场,我姑姑家就在旁边的到小区里。”这些色彩鲜艳的图片一下子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他们记忆深处的零散记忆,这些零散的记忆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成了一条鲜明的记忆主线,扩展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内容,从而促进了幼儿情感和认知上的发展,让幼儿产生了“我的家乡也很美”这样的情绪情感体验。

  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 篇2

  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是一年级的一节唱歌课。由于一年级刚刚入学,识字量很小,对于本课陌生的字词又多,所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读句的基础上,教词,认字导入本课,对于本课教学进行如下反思: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差,所以在教学开始我以《国旗国旗真美丽》《大雨和小雨》歌表演作为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起到了良好的练声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二、培养学生读歌词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能力差,认字的数量更是有限,为避免学歌词囫囵吞枣的现象出现,在歌曲教学时,我习惯把歌词抄到黑板上,虽然麻烦些,但教学歌词时学生看的很直观,别看低年级学生识字水平有限,读字认字的速度慢,但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这么多年的教学,我也是小有收获。认读歌词这一教学环节,我会请学生当 “小老师”,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特高。本节课我还是请学生当“小老师”,请认字多的同学到台前领读。我的话刚说出学生们是大力支持,好多学生举手,不管是领读的学生还全体学生读的都特别认真,因为我知道学生们都想到台前过“老师瘾”,教学的`这一环节确实刺激了学生认真读歌词的这根神经,认读歌词顺利完成。

  三、多听,绝对培养学生的旋律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试想,如果一节音乐课没有琴声,没有音响的参与,那教学会多么没有生气。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教学,我经常会让学生多听,多感受,经常带领学生跟音乐动起来,让学生随音乐做律动,或是随音乐轻晃身体等等,鼓励学生用身心去感知音乐,这样,学生慢慢地就读懂音乐了,慢慢也知道欣赏音乐。但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到位,因为我教学时的目的性不够强,对学生的引领不够,这一教学环节我还需要加强。

  四、合理运用道具,辅助音乐课教学。

  本节课,我利用了地球仪等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学歌的欲望,我觉得如果将中国地图也同时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好了。本节课学生亲身经历了看、摸、找等环节,学生认识长江、黄河比较形象、直观。当学生在地球仪上找长江、黄河时,课堂纪律稍差了一点,我感觉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点差,尤其是课堂语言没有跟上,以后这样的环节应该细化,在这一点上我应该加强。

  五、理解歌曲就要从理解歌曲的字词入手,只有理解了歌曲学生才能有感情演唱出来。

  本课,我肤浅的带领学生理解了个别字词的含义,带领学生认读了歌词,但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看还很不够,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还是欠缺,尤其备课中有些亮点的地方处理的粗枝大叶,如果在这些问题上细心备课,我想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上的感染,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提升定会不无裨益。德育教学渗透在教学的点点滴滴,所谓润物无声。

  本次教学,我觉得不足之处很多,我应该注意的地方很多,尤其是语言上不能做到精炼、准确、有的放矢,但令我高兴的是,我在教学中敢于让学生表现,请学生到台前大胆完整演唱歌曲,敢于面对现实,接受学生的表现,在教学中我的自信在逐渐提高。经过检查学生,我得到了第一首信息就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演唱歌曲,虽然本课陌生的字词较多,但学生能够跟琴演唱歌曲,学生歌唱水平有了不小的进步。

  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探寻着提高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比如歌唱,可以让学生互评,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学生学会聆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那么在音乐教学中适时的渗透“听”的教育对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终将受益。

  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 篇3

  《我爱家乡》是全日制聋校语文实验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我”登上家乡附近的一座山顶,观看到的家乡景象。表达了“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3、注意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能仿照课文,观看学校一方的景物,说、写一段话。

  此外,根据个别化教育要求,我为我班的个别化教育对象周某某制定了以下辅导目标:

  1、课堂上能重复15个字以内的教师提问。

  2、回答问题时能够正确使用3--5个手势语组成的简单句子。

  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以下两点:

  1、“有效沟通,体现互动”

  沟通在这里是指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沟通往往存在着不小的障碍,而有效沟通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教师连最起码的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任务都难以完成。沟通障碍主要表现在课堂上的是:信息在沟通双方相互传递过程中的流失。其主要原因是沟通方式的差异以及手语在表达过程中相对不完善。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一种凌驾姿态,只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在时代呼唤教学创新的今天,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聋生喜欢沟通的方式,研究与他们进行无障碍沟通的技巧。在沟通方面,特别是在运用手语进行沟通交流方面,我们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向他们学习手语,学习聋人手语表达的方式方法。

  2、分层教学。

  本节课我在对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了解清楚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从课堂实施看,教学基本体现了设计意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没有较好的把握好课堂,在教学时间的调控上不够准确,致使教学任务有些仓促完成。反思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阅读教学效率不够高,指导学生的读不够精简高效,有些哆嗦;二是整个目标的设计不够准确,对学生定位太高,要求太高。

  调整:在读的指导上,力求简洁清晰,提高效率;在写的方面,降低要求,让学生能有写作、展示交流的机会。

  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 篇4

  “有舍才有得,得与舍是辩证统一的。”这是教研员看完我这一课后对我最有启示的一句话。

  为了把教学设计精彩的地方都展示出来,我在教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歌曲前的铺垫中加入了四二拍和四三拍听辨找孩子和找妈妈的环节。在教研员的指点下和后来我在其他班的试上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环节对于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学生,确实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应该直入主题将本课的闪光点──排字、学歌及情感处理发扬光大。

  以前我总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跟他讲爱祖国、骄傲自豪地唱,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因此在情感处理这一环节上我采用了举例子,如:会演奏某种乐器,会某种别人没有的本事,或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脑……,在唱歌的时候想一想自己认为自豪的事情,把他们对自己身边事物的情感带到歌曲的演唱中,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

  教研员建议我不要绕圈子,直接用歌曲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学生,同时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首非常大气的歌曲叫我处理得太小气了。开始我不太理解,总觉得从学生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出发逐渐过渡到对祖国的热爱,怎么会成小气了呢?

  后来我又在其它班级以及我所任教的三年级试上,这次我把重点放在对歌词的理解处理上。如:第一句“中国有条大江”我介绍了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江,其长度位居世界第三,其流域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学生听后惊奇得瞪大双眼。我看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马上问:“长江够不够大呀?”学生齐声有力地回应道:“大!”在这种氛围下唱第一句效果就好多了。第二句唱到长江名字时的自豪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句我把重点放在了“源远”上,当学生了解到长江从远古时代久已存在时,再唱这一句时自然就带有着古老的'气息。

  最后一句突出“我”,把骄傲和自豪的感觉进一步升华。“家乡”一词学生易唱得扁、窄。我就给学生分析:家乡指的是祖国的大家,而不是大连或是你自己的小家,所以要唱得宽、广、深一些。经这样一分析再加上师到位的范唱,这个问题便解决了。

  当听着学生动情的演唱,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同时对教研员“用音乐本身去打动学生”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回想自己以前在处理歌曲时将情感抛到一边,不厌其烦的逐字逐句的范唱纠正,总抱怨学生不用心,每一处都要讲上好多遍才能收到效果。而思想教育也只是在课的最后贴标签式的提一两句,只是走形式而已并没有收到实效。

  在这首歌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情感与咬字、吐字还有思想教育三者融为一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对歌词的分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情感的调动又促进了咬字、吐字的良好效果,思想教育便在学生动情的演唱中无痕的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心中。

  这时我才真正理解《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三维目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应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要的层面上,而我们以前的错误却是把知识技能放在主线上,所以才造成今天学生喜欢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要想让课改真正见到实效,教师必须先从理念上转变,然后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有了更真实直接地认识之后才能使自己在理论上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

  因此,在工作中不断思索和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要双管齐下,同时还要不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使二者能相互促进。只有这样,课改才不会是穿新鞋走老路、只走走形式喊喊口号而已,我们的音乐教育才会真正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我爱家乡主题活动的反思】相关文章:

主题活动反思:我爱我的祖国04-03

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反思03-23

主题活动反思10-23

【推荐】主题活动反思01-22

主题活动反思【荐】01-23

主题活动反思【推荐】01-23

【精】主题活动反思01-23

【荐】主题活动反思01-23

六一主题活动反思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