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范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教学中应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改变按自然段顺序“平推”的教学流程,从突破教学重、难点出发,科学地裁剪教材,合理地实施教法,抓住重点词句朗读品味,体现语文学科“文”、“情”、“趣”合一的特色,落实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
一、紧扣题目、设问激趣。
五年级的课文中属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上课开始,我先板书课题,然后询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并顺手在课题上打了个“?”,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热烈,有的问:“是谁的衣袋装满了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有的问:“装满了昆虫是为了做什么的?”“他的口袋里装的仅仅是昆虫吗?”还有的问:“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想要知道答案的欲望也十分强烈,在这样的情绪驱动下,读书的效果就事半功倍。
二、挖掘教材、找到突口。
在充分挖掘教材以后,你会发现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若采用按自然段顺序“平推”的教学流程,在课堂上逐节与学生读讲,无疑既费时又乏味。为了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重点,去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之情,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只有抓住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所以在教学第三段时,我让学生朗读、讨论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进一步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两个典型事(“抓纺织娘”与“捉小甲虫”),并采用自读感悟、师生交流为主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然,这里要注意把握“放”与“收”的“度”。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学生的学习体验是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对学习对象的感知,产生碰撞而形成的对问题的新认识,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教师要有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按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程度,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掌握的学习技能、方法,才能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体验文本所赋予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以解决教学难题。而这篇课文中,法布尔的父母因法布尔乘放鸭的机会捉昆虫而责骂他。我相机提问:读到这儿,你这时想对法布尔的父母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想对“母亲”说:“阿姨,我知道,你对法布尔非常关爱,但你不能责骂他,而应该心平气和地教育他!”还有的说:“阿姨,你能否问清楚事情的原由,让发布尔有一个解释的机会?上一次我去花园捉蝴蝶,也被妈妈说了一顿。可是她让我解释,我告诉她,我是想了解蝴蝶的外型和生活习性,好写作文,后来妈妈还夸我呢。”有的想对他的父亲说:“捉昆虫是发布尔的兴趣爱好,能否请你尊重他的爱好,你可知道兴趣可是最好的老师呀?”……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教学中,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师生合演、朗读感悟。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十分重视生命的体验,没有生命体验就不是成功的教学。体验有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学必须符合这种体验,符合新时代、新生代的要求。在读到发布尔满载而归,欣喜若狂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父母责骂使得小发布尔的情绪一下子跌落到低谷,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一下小发布尔的感情变化,我上课时主动提出,来演演这个片段。我首当其冲,当发布尔,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父母严厉而有“不讲道理”的话,并注意老师的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也许是我的演技还可以,也许是他们的分角色朗读很投入、很到位,我的眼泪被批评地掉下来了。还赢来在场老师的一阵掌声。同学们看到了老师的表演,非常激动,个个争先恐后地要表演。被我这样一“闹”,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不光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而且一定使学生对整堂课都会终生难忘。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范文07-17
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10-06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03-03
法布尔《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10-07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05-17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5篇05-26
《装满昆虫的衣袋》读后感03-01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03-08
《装满昆虫口袋》教学设计05-18
《山谷中的谜底》教后反思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