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摩擦力》教后反思
《摩擦力》教后说课反思
摩擦力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接受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考虑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摩擦力有所接触,应该对摩擦力有一定程度的感性了解,缺乏的是对摩擦力的理性而正确的认识,所以本着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堂教学设计理念。选定本节课主要以明确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为重点,先让学生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地接受摩擦力,然后再突破静摩擦力方向上的难点。
新课进行中本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汲取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动手能力和技能的锻炼,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原则。将教材安排的教师演示实验,利用力传感器得出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通过分析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进一步认识体会实验数据处理的多样性,和图像法处理数据的优越性。后面对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探究,设计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鼓励学生在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去探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互相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友好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从中体验科学探究与发现的成就感。
1.本节课成功之处:
成功地展示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选择与改组,精心设计好适用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方案,以便凸现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给学生一个充裕的思考问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探究)的时空。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②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问题,再由学生在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归纳出结论和规律,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在本节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存在着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施教者和导学案灵活设问和适当的分析归纳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首先,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选择实验方案,如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秤匀速拉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还是用弹簧秤一端连接木块另一端固定后水平放置,再把木板放到木块下面拉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其次,对实验数据由学生根据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处理。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发散性思维又有集中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2.本节的不足之处:
①由于学生探究过程需要留出较多的时间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因而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讨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物体速度无关的讨论时间较为少。
②这些内容不可能在我们这一节课就能完全解释清楚,让学生全部了解,应该让学生先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仅为本人拙见,如有不妥之处,恳请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摩擦力》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山谷中的谜底》教后反思08-04
《荔枝》教后反思(精选10篇)03-08
《乌鸦喝水》的教后反思(精选21篇)12-14
《有趣的半圆形》教后反思03-10
《画垂线》的教后反思(精选11篇)11-10
《认识人民币》教后反思10-06
关于《连除简便计算》的教后反思03-31
《苏珊的帽子》教后反思(通用5篇)09-29
《积的乘方》教后反思范文(精选10篇)11-28
拼音dtnl的教后反思(通用11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