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蝙蝠和雷达的教后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是“活”,文章的体裁不一样,教学的方式方法自然也就不同,而且教师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教材。说明文和其它课文相比,语文味不好让人品味出来,因为说明文措词严谨,内容平淡,它没有《飞夺泸定桥》那样惊险,没有《海上日出》那样温情美丽。但是说明文毕竟有它的特点,教学中也自然有着很好的切入点。
在回到学校后,我也正好讲这节《蝙蝠和雷达》的课文,其中就采用了王老师的精彩之处,特别是对媒体的使用、品词吸句的方法、板书的的设计等做了“抄袭”,又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等又做了一个合理的设计效果相当明显。
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让原本枯燥的说明文变得语文味十足呢?香河一小的王艳杰老师给我带来了新的启示,真可谓是十足语文味。
一、教学方法呈现语文味
对于一篇课文学生学习的好与差,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看教师能否深入课程标准,把握目标教学,使趣味性和听、说、读、写等相结合,从而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率地学习。
王老师在这节课上出示了三个教学目标即:内容、方法、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紧紧围绕目标进行导学,在学习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三次实验”以学生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直接切入主题,使之向整篇课文延伸,通过小组合作、语句对比,很自然、微妙地说明了蝙蝠与雷达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并说明了字词使用的准确性在说明文中的重要性。所以说,抓住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是我们在备课中应该所备到的,并非常值得学习。
二、品词吸句表现语文味
一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对字词句进行理解是学习的重点,王老师抓住了课文语句的特点,在“品”和“吸”上体会文章让学生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句子的对比中通过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体现说明文字词的严谨性。
三、课件使用体现语文味
一篇语文课要想与学生之间碰撞出火花,要么就是语文教师独特的魅力与行动,要么就是教学设计的独特性。语文课适时地使用媒体设备,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着很强的帮助性,特别对于说明性的文章。
王老师这节课让学生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既饱了眼服,又饱了耳服,又让人心服、口服。媒体使用紧凑、合理。在出示课件:蝙蝠在夜里能够及时避开电线,飞机之间能够避免碰撞等,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更进一步说明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四、知识搜集突出语文味
搜集资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教师充分利用资料袋的作用,不仅使学生了解仿生学的含义,而且通过资料袋中的几个例子扩散了学生视角。在课堂中,教师把学生所搜集到的资料在同学面前展示,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给人一种很直观的感觉,同时更增强了学生搜集信息的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第一课时中对资料搜集的重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搜集能力(采集信息能力),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彰显语文味
通过师生互动配合完成板书,也是王老师的成功之笔。一是考查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二是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为学生学习起到了助推的作用,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蝙蝠和雷达的对比,蝙蝠的嘴和天线的关系,蝙蝠的耳朵和荧光屏的微妙联系,超声波与无线电波的相同作用,在板书中把整个课文的重点概括得非常到位。
回顾整篇课文,王老师能够把这篇课文讲“活”,并使师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共鸣,互动起来,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的“导”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相得益彰。如果教师能够走出文本再多一些,通过展示台、资料袋的作用去给学生布置任务,使作业不局限于一种关于写“仿生学”的作文,我认为这节课将会更加语文味十足。
【蝙蝠和雷达的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04-04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04-15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15篇04-17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15篇)04-17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17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17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精选5篇)07-04
《蝙蝠和雷达》教案01-20
雷达和蝙蝠教案01-21
《蝙蝠和雷达》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