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植物长大了》教学反思
《植物长大了》主要的活动是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另一项内容:植物生长有哪几个阶段则自然而然会在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中观察到。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是一个探究实践很长但非常重要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将正式学习“数据分析”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找出植物生长的规律。这个课题让我思考良久的除了种植植物活动的开展外,就是课堂内容如何充实。现将我的思考过程展现如下:
一、种植植物的选择:
开始我有一种速成心理。想找到一种能在一个月内能观察得出结果的植物。但是上网查查不到,问老农,老农也说不清楚。后来又想让学生采用激素使植物生长周期变短。但是后来觉得这不环保,也不利于学生观察到植物自然的生长的规律。于是还是老老实实选择了相对生长周期较短的绿豆作为主要观察的植物。历时两个月的观察探究。时间是长,但扎扎实实。
二、收集数据和数据分析的指导:
学会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找规律是这一课题主要的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怎么收集数据和数据分析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在数学里已经学过折线图。所以我开始没怎么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指导。而是直接交代学生收集数据,然后自己画折线图进行数据分析。第一次试教效果不是很好。学生收集的数据不明确,画的折线图也不规范。这使得规律很难总结。第二次设计的时候,我让学生先讨论收集哪些数据,怎么收集数据,然后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二次设计中对画折线图的指导是进行一次模拟数据分析,在学生进行模拟数据分析的时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为学生准备了画折线图的方便图纸。
三、画折线图图纸的准备
要让学生快速准确的画好折线图,图纸十分重要。我开始给学生准备的图纸只包含了纵、横坐标,里面没有格子。这样的图纸对小学生来说,找到准确的点比较困难。所以第一次学生画出来的折线图都多少有点变形,不利于发现规律。后来我改用画好小正方形格子的图纸,如右图:
用这样的图纸作图,学生作出来的折线图就清晰明了多了。
四、课堂内容的设计
这个课题的课堂内容比较少。所以在第一次设计的时候,我没有按照课标用两个课时来上,而是指用了一个课时。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植物的生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所以观察实验只能放在课前或课后。放在课前则缺少指导,放在课后则把探究实验变成了验证实验。我选择了放在课后。但还是觉得不妥。
第二次设计我用了两个课时。并把两个课时拉开较长的时间段,把《养蚕》的内容安排在这两个课时中间。由于课堂内容比较少,我对这两节课的内容也进行了补充。第一课时加入模拟数据分析:给出学生一组数据,让学生画折线图进行数据分析,从中总结规律。老师乘此机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第二课时加入“劳动成果分享会”。既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更大的热情。
【《植物长大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长大了教学反思10-06
《植物的叶》教学反思02-03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08-18
《植物的茎》科学教学反思04-12
蚕长大了教学反思(精选6篇)07-19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反思10-06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10-06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10-06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01-0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