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听课反思范文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听课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都的秋》听课反思 1
汪老师,是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组长,为人谦和,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今天,我听他讲《故都的秋》,有四点我得好好学习。
第一,汪老师文化底蕴厚实。
古代文人墨客,有哪些悲秋、赞秋的诗句,汪老师能够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王维的、杜甫的、白居易的、杜牧的`……他一字不落地背出来。唐诗宋词,我曾背过百首,由于没有经常复习,现在很多都忘了,惭愧,我的记忆力比不上汪老师的。
对作者郁达夫的了解,汪老师知道得很多。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汪老师介绍时不是一带而过,而是具体讲了作品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作家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拓展了知识面,增加了趣味性。
博闻强识者,文化底蕴厚实也。
第二、汪老师会设置学习问题。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汪老师采用了“一学二练三考核”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学习,鼓励他们讨论、发言。讨论,得有话题(问题),于是汪老师预设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难有易,好。举一例:
秋天,香山红叶很美,郁达夫为什么不去赏玩?为什么不去写它?
第三,汪老师善于点拨教学难点。
故都的秋,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郁达夫对此深深眷念。一个人喜欢“悲凉”的东西,你不觉得不可思议吗?
汪老师举了一个例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问学生:“林黛玉,病恹恹,多愁善感;薛宝钗,喜洋洋,很会做人处事。贾宝玉喜欢谁?你又喜欢谁?”
喜欢谁,喜欢什么,这往往跟一个人审美情趣和人生经历有关。这样一举例,一点拨,“四两拨千斤”,化难为易,很多学生就明白了。
第四,汪老师善于课堂总结。
一节课讲完了,要有一个收尾。这个“尾”收得好,一可以巩固知识,二可以加强记忆,三可以去粗取精,浓缩精华。
快要下课时,汪老师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两个角度进行总结,言简意赅,“豹尾”漂亮。
汪老师是教学高手,钦佩,致敬!
《故都的秋》听课反思 2
《故都的秋》是经典篇目,各种上法层出不穷,而这堂课以家常课的形式呈现出来,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目标很明确,重心突出,非常务实。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其中对本文内容纲要进行填写,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归纳,筛选信息的能力,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也使得教学过程更紧凑。
接下去,我谈一点我自己认为有待商榷的地方
首先,这篇经典散文用内容填写,问题讨论,文段仿写这样的几个板块组成,虽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但是似乎少了它应有的秋味。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体味少了些,散文的魅力就淡化了。
其次,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但有人认为是颂秋。而最后教师确定这篇文章的基调为:一曲悲凉的颂歌。文章总的`感情基调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向往和眷念之情。这个环节的处理感觉略显程式化,对学生答案的点评略显匆忙。其中有些学生的回答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有位女同学指出“秋”不仅指自然界的秋天,也指国家当时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形势,所以是悲秋。当时似乎未对此作过多的评价。
最后,仿写在这堂课中是否有必要,学生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也进行了点评,但略显形式主义。因此,一堂可能很少能面面俱到,所以有些环节可做删减。以上仅是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
《故都的秋》听课反思 3
今天这两节课,我想跟大家交流“六个一”。前面的“三个一”,是这两堂课我觉得做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后面的“三个一”,是这两堂课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
首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三个一”:一根主线,一个角度,一种积累。
第一个是“一根主线”。
这两堂课都给我们展示了课堂非常好的逻辑性、结构性、层次性。沈老师的课是“读秋”“赏秋”“探秋”,吴老师的课是“品树”“悟树”“写树”,这样的课堂结构,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这也是课堂上学生应该有的思维发展的轨迹。当然,更不用说这两节课的主问题、主链条是非常清楚的。其实,一堂好课,就是围绕一个主问题或者一根主线来贯穿始终,然后层层递进或者螺旋上升。
第二个是“一个角度”。
这两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都有新意,都选取了一个很巧妙的切入角度。沈老师的课选择从“秋色”切入,来带领学生品味秋的“清”“静”“凉”,化繁为简、化大为小,这个角度也可以给我们的写作教学以启发。比如当你写秋的时候,你选择从什么角度去落笔。吴老师课的第二个环节“悟树”,是从树的特点、树的哲思这一角度,让学生看到了树的参差多态,以及它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人生哲思。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体现了她们的匠心。
第三个是“一种积累”。
沈老师的课,有一个环节我觉得很好,就是请学生起来背诵关于悲秋的诗句。如果没有提前的背诵和平时的积累,那个环节是很难完成的。这不是作秀,这是我们利用课堂的契机让学生增加积累和积淀。当孩子们非常流畅、非常流利地背出那些诗句时,我的感觉是,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让他们背诵和积累的东西。吴老师的课,呈现了关于树的不同的描写、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意蕴,这体现了她作为语文老师的一种阅读积累和积淀。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老师的角度,这种积累和积淀都是培养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
除了上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三个一”,这两节课也带给了我一些思考,我也用“三个一”来表述。
第一个是文本咀嚼可以“再细一点”。
这一点,两节课都还有提升空间。沈老师的课,选择色彩来品味,角度很好,但只围绕“色彩”来品味秋的“清”“静”“凉”,感觉单薄了一点。
关于秋味,一是选择什么样的景,二是如何去写这个景。《故都的秋》在选景上很有特点的,它的特点就是平民化。写北京,不选长城,不选故宫,不选香山,而是选了陶然亭的芦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钓鱼台的柳影,全是平民之景,没有选那些巍巍皇城、帝王之相的景象,包括驯鸽的飞声、破屋、槐树、秋蝉……这些选景,都体现了故都的“故”的色彩。另外,作者用的是“北平”这样的称谓,没有用帝都、京畿之地、京城这些字眼。
这是第一步选景,第二步就是写景。我们经常在感叹学生的语感不太好,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课堂上带领学生细嚼慢咽,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欣赏“如何写景”时,除了刚刚沈老师呈现的从色彩入手,还可以从声音、感官等角度入手。以声音的描写为例,“听得见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们要引导孩子思考,能够听到“驯鸽的飞声”,说明什么?说明了环境的静和人心的静。所以这种“清”“静”“凉”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再比如,写“秋蝉”的声音,用的“啼唱”,说明秋蝉的衰弱的蝉声在作者看来是一种享受,这就是他独特的审美取向。
还有感官的描写。举个例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老师们,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心境,才会踩上落叶后能生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会去看扫帚的丝纹,看了之后还觉得这个丝纹很细腻很清闲很落寞?这就是作者独特的“清”“静”“凉”,独特的审美取向。再比如,“租一椽破屋”,租房子偏偏选择“破屋”,“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注意是“细数”“一丝一丝”的日光。这些地方都需要我们带领学生细下来、慢下来,咬文嚼字,只有在平时的课堂上让学生对语言敏感起来、细腻起来,才可能培养出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关于这一课的文本细读,我此前在公众号上推送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阅读一下。
第二个建议是思维激发可以“再深一点”。
这两堂课的设计都很好,但个人觉得有点小遗憾,就是感觉冰山只到了第一层,还没能把学生的思维真正激活。比如沈老师讲“悲秋”,她讲到了这是一种普遍的“悲秋”,这很好理解,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心理。那我们可不可以再深下去呢?通过我们的教学设计,让孩子再去深入思考,为什么中国文人会有悲秋心理?刚刚呈现了那么多古诗词,就是想告诉孩子,中国文人历来就有悲秋传统。但是,可不可以带领孩子追问一下原因呢?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首先,你看中国人和自然的关系,他讲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对自然是一种欣赏的眼光和一种共融的姿态。但西方不一样,是征服、挑战。因为有这样一种文化传统,所以能够以我观物、情景交融。其次,我们看秋的特质。你会发现中国文人在写四季时,特别喜欢写秋。为什么呀?春也很美呀,冬也很美呀,为什么就特别喜欢写秋呢?我们看一下四季景色的特点。春,代表的是一种生机勃发;夏,电闪雷鸣、骤雨狂风,是一种亢奋的状态;冬,白雪皑皑,是一种死寂或者沉寂的状态。但是秋不一样,秋有一种中和之美,它柔和、朦胧,是淡淡的,是九曲回肠的,是有味道的,这非常符合中国人中和之美的中庸心态。第三个原因,是悲秋的内涵。从最早的屈原、宋玉悲秋,到后来在自然景观上投射人生遭际,“悲秋”逐渐在自然内涵中加入了政治内涵和人生内涵。所以中国文人笔下的“秋”,绝非只是自然之秋,而更多的是人生之秋、生命之秋、生活之秋。所以才有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积淀与传承,从而形成了一种审美心态和一种文化传统。
所以,沈老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尝试调整一下,不让孩子写秋,就让孩子深入探究“悲秋”的原因,你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激活了,有深度思考了。而我们知道,深度的阅读才会有深度的思考,深度的思考才会带来深度的写作,它们是关联在一起的。再比如吴老师的课“悟树”环节。这个环节设计的初衷,就是让孩子去深入挖掘树的文化意蕴、文化内涵、生命特质、文学特质等。只是今天的呈现不够理想,有点遗憾。
第三个建议是能力培养“再活一点”。
我们的课堂,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能力培养、素养培养,我以沈老师课的“探秋味”环节为例来阐述一下。这个环节,学生是从两个角度来探讨的,一是文本,二是作者生平,但我感觉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现在我把这个环节的设计调整一下,老师们对比一下,看看教学效果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不是有不同。怎么调整呢?我以非连续性文本的方式,把精选过后的作者生平、悲秋诗词、悲秋原因等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包括前面我讲到的秋的特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秋的内涵等素材。假设我一共给了六则材料,可能会有诗词举例、人物介绍、理论阐述等,但我并不注明角度。然后请学生交流讨论,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材料来“探秋味”,来分析为什么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清”“静”“凉”。老师们想一想,这样调整之后,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整合能力、表达能力是不是都涵盖进去了?我们比较刚刚两种设计,你会发现刚才这种设计,虽然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有用。从功利的角度来讲,长期进行这样的能力培养,学生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难度会大大降低。从非功利的角度来说,分析、概括、表达、整合这些能力,都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培养、浸润。如果我们从高一就这样训练学生的能力,一年之后、两年之后,学生的能力是在大不一样的。所以我说,我们的课堂要再活一点,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只有“活”的课堂,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也才能培养出可以迁移的“活”的能力。
【《故都的秋》听课反思】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4-03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2篇04-03
《故都的秋》赏析02-28
故都的秋作文09-06
故都的秋教案02-15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两篇)05-07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4-2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4-27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9-30
故都的秋教案(14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