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的听课反思

时间:2022-04-21 08:39:57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杨氏之子》的听课反思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杨氏之子》的听课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氏之子》的听课反思

  《杨氏之子》的听课反思 篇1

  谢老师本着生本理念,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最后老师再小结。这一堂课有以下特点:

  1、 教师的语言非常的`简洁明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2、 教学形式多变,教师注重学生的朗读,除了个人读、齐读外还有教师范读。

  3、 课堂最精彩之处在于教师分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胖子和瘦子”的故事,由浅入深,循循善诱。

  本课可改进之处:

  1、 在理解重点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配合学生的表演;或者用“既然……就……”“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引导学生理解

  2、 背诵部分可以把课件做成填空形式让学生背诵,更照顾中下生。

  3、 本课结束时缺少深入的德育渗透,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告诉学生在我们生活中如何巧妙用语言来减少矛盾和争执等。

  《杨氏之子》的听课反思 篇2

  听了叶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受益非浅。我认为本堂课的教学体现出叶老师教学扎实,感受到课堂知识充实,情感受体验丰实,课堂语言平实和教学效果真实,这五实中又透露出“巧”:

  一、课堂导入“巧”——未成曲调先有情

  老师在揭示课题的时候就让孩子感知语言的艺术。并播放课文的诵读,配上画面。在课前,叶老师让学生诵读古诗,体会古文特点,这样很轻巧地让学生以旧知拉近古今语言的距离,在心理上顺利地接受语言,读课题读得有节奏,并以课题入手,举例子,我是叶家女,就称“叶氏之女”然后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姓什么,是“ 之子或之女”,学生答得其乐融融,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继续学习做了态度定势。

  二、 “巧”授学习方法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学生有学习古诗的基础,他们知道怎样翻译古诗,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能读懂它呢?让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看插图。而这些方法都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在多媒体课件上,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理解的过程中,老师又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频频看大屏幕。感觉到这个方法是我们学习古诗总结出来的,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运用,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以“教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为本,努力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并且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因为学生初学文言文,读课文停顿不准确。而叶老师则是让学生到多媒体的屏幕前,自己动手划分朗读的停顿和节奏,让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究的'念头。于是老师采取范读、指名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入情入境地品味。

  三、悟主题“巧”

  品读课文做到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这个环节中叶老师抓住重点语句,精心指导朗读,真是入情入境地品味。当学生理解了文意,深入体会本文语言精妙时,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情境,同时出示一组句子“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两种说法语气上的不同,对读,再换着读,从读中意会,就能实现既使情感朗读亦水到渠成,又自然而然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及突破难点——体会杨氏子的礼貌,聪惠,幽默,婉转的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聪明的人用心说话,高明的老师用平实的语言牵引着学生的心思,这堂课足见叶老师的大智慧。

【《杨氏之子》的听课反思】相关文章: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11-29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范文06-01

杨氏之子的教学反思范文05-30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推荐]08-09

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06-12

杨氏之子的教学反思(精选17篇)04-22

杨氏之子作文03-26

杨氏之子教案12-07

《杨氏之子》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