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爱心的传递者教学反思(通用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心的传递者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心的传递者教学反思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爱、帮助他人。而这次生成的主题活动—爱心传递,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我们就是要让幼儿去了解、感受、体验到同情,从内心激起想帮助他们的欲望。孩子们在参观特校生学习、生活时孩子们不但带去了自己省下来的水果,还自发地向他们赠送自己亲手画的图画呢!而且为了跟他们交流,孩子们还认真地跟着手语老师象摸象样地学起了手语呢!
在返校以后的活动中,孩子们更是对学手语越发了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拓宽了对残疾人的了解,还从残疾人的身上学到了那种身残志不残的顽强意志,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由感而发地对残疾人产生了一种同情和尊重,有的孩子在课上竟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比起他们来我觉得我们幸福多了!”最后我和孩子们还一起深情地唱响了手语歌《感恩的心》。课后有不少孩子都跑来对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讨厌残疾人,嘲笑残疾人了。”“老师,我要把今天我学到的手语去教会更多的人。”听着孩子天真的话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是啊,感恩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感恩又是人性最大的美德,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爱才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爱心的传递者教学反思2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场疫情大考、生命大课,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有着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夜以继日持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社区服务人员、人民警察、各行各业的无名志愿者,他们勇敢的担当起了职责使命,不怕危险,冲锋在前,用大爱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居家隔离的我每每想到他们,总会感动万分,泪流满面。
坐在安静的书桌前,打开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本,我思索着,这节三年级的网路思政课,我该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什么话题呢?该如何将思政课与学生目前居家抗疫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让他们在感同身受中,在真实体验里受到思想教育呢?教材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映入了我的眼帘,那一刻,我决定就选它了,虽然这样上会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但我觉得这一课更适合在这个疫情突袭的特殊时期和孩子们一起开展网络交流。
选定教学内容后,我开始备课,结合以往网络教学的经验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备课过程中,我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搜集身边感人故事,大胆取舍教材内容。
在本次疫情过程中,身边家人、老师爱心传递的故事数不胜数,对学生来说既亲切生动又感人至深。于是,在备课时,我大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取舍整合,用孩子们亲身经历的身边感人故事取代了教材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事例。如在课堂上为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老师在社区担任志愿者的图片,并将他们爱的故事声情并茂的讲给学生听,从讨论区的互动交流可以感受到,当学生看到自己老师不怕危险帮助社区居民送菜、扫码做核酸的画面时,他们的认知和情感体验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升华,那一刻,他们更加敬佩爱戴自己的老师,也更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人间大爱,应在如何向老师学习做一个爱的传递者。
二、录制课堂微视频,变教师讲解为学生展示。
面对网络教学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的`弊端,为了激发每一个孩子的上课兴趣及参与度,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在备课时,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了四个活动,每个活动提前安排学生录制成2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课堂上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生动的展示。这样设计,给了课堂展示的孩子发现与思考、搜集与整理、讲解与展示的机会,课前引导他们去发现身边爱的故事,并精选恰当的内容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讲给大家听,此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其他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好久不见的同班同学,听到他们熟悉的声音,非常兴奋,听课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课堂展示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的多。
三、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我充分运用了腾讯课堂讨论区留言、连线互动交流、答题卡测试等师生互动交流功能,通过简单问题讨论区发言,复杂问题切换主播,连线学生现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课堂测试采用答题卡人人参与的方式,及时了解、评价、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和老师的互动交流和积极参与中感受到线上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无时无刻的关注。整节课下来,师生互动交流顺畅,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反思本节课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有点多,整堂课时间把控不是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提升活动设计能力,精减优化课堂语言,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巧,相信只要不断反思改进,线上彩虹课堂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一节线上思政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结束了,看着讨论区孩子们热情的问候,听着连线中孩子们稚嫩而又熟悉的声音,可爱顽皮的他们仿佛就在眼前。祈愿疫霾褪去,我们重返美丽校园,一起叙说人间爱的故事。
爱心的传递者教学反思3
关爱他人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和基本道德,在人与人交往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幼年时培养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能为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打下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往往会涉及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责任的考量,三年级学生对这一话题的认知和理解处于比较浅的层面,如何做到既避免说教,又能将关爱他人既能给对方带去温暖又能让自己感到快乐、拥有力量的观念渗透学生的思想,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认同,教师对此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思考。
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建构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大朋友角色,以倾听、陪伴、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交流一个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加深对爱心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以学生的.立场设计教学问题,如“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帮助别人你有怎样的感受?”“假如你在旁边,看到了这一幕你想说什么?”……课堂上,教师始终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学生一同去体验探究,教师话语亲切态度温和循循善诱,既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又起到了引领提升的作用,课堂在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的一步步对话场景中,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以愉悦,兴奋的心情去交流,尽情去感受真实生活中的爱心,不断丰富了自己的体验,有效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爱心的传递者教学反思4
我执教了道法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现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利用多媒体视频和音频,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更有画面感。在课前,我就在思考,如果把学生带入课本上的情境,学生会更容易产生共鸣。于是我提前组织学生录好音频,插在课件中,果不其然,播放起来节省时间而且学生兴趣高。利用视频展示学生做过的爱心公益,学生的参与度和共鸣更多。
2.利用活动写爱心卡,互送祝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温暖自己也会很快乐,很幸福。
3.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及时点评。
二、不足之处
1.爱心的传递广度不够,不应该局限于师生、生生、家庭之间的爱的传递,应该更广度,比如和疫情联系,那些默默为疫情付出的爱心人士,他们也是爱心的传递者。哪些人需要被帮助,也应该点明,比如:福利院、残疾人等。
2.语言啰嗦,在每个环节的设置上不够精细,不连贯,过渡语不自然,评价语太过单调。
3.在教学设计上更应该具体,详细,给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在讲什么。
4.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还得再下功夫。
三、改进措施
1.在语言上还得再锤炼,在今后的讲课中把每节课当做公开课来上,精简语言。
2.深入教材,研读文本,避免形式化,应该挖掘课程的内在,紧扣文本,但要有创新。
3.在教学各个环节,应该过渡自然,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环节设置的意义。
4.课堂活动应该更丰富些,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爱心的传递者教学反思5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以往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事实上,道德教育更多不是“教”的问题,而是“学”的问题。
对于教学,教师的预设是重要的,然而预设并不等于封闭。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补充和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关爱他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关心帮助过别人?”这一个环节,有一个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公路上帮助一个幼儿的故事,听了她的故事,班上有不少学生都很惊讶,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捕捉这一“意外”,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个话题评价交流,激发了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深层思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不仅会让自己感受到快乐,还能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感受到自己充满了力量,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当所有学生都到台前来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时,教师留意到有两个学生在默默的关爱着其他同学,在这一环节结束时,教师及时把他们留下来,并询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在学生质朴的话语中,教师适时引导,让所有学生明白这就是隐藏在生活中的爱心,这一生成不仅让教学环节的衔接更自然,还有助于学生寻找生活中隐藏的爱心,果然,在寻找生活中隐藏爱心的环节中,学生很轻松的便寻找到了,从而轻松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这就是课堂的精彩。
【爱心的传递者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热的传递教学反思03-27
爱心的传递作文02-13
爱心的传递作文02-28
传递爱心作文精选07-18
传递爱心作文01-07
传递爱心的作文02-10
关于传递爱心的作文10-07
传递爱心周记10-07
爱心传递作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