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

时间:2023-02-11 19:05:29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

《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拍""打""摘""跳""翻"等动词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正确使用这些动词。

  2、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3、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4、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班幼儿用书11月分册第13页,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我的身体变一变

  1。教师利用自己身体,变出不同造型,请幼儿说说老师在做什么动作?

  2。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请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3。引导幼儿理解常用的几个动词

  (1)教师:"你刚才做了什么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请幼儿根据老师说的动词,表现出相应的`动作。

  二、小动物变一变1.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小动物听到这样欢快的音乐,也高兴地活动起了身体。找找看、都有谁?它们都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3)说说你还知道小动物会做哪些游戏?学一学它的动作。

  三、经验扩展

  1、老师:"演一演,你的小手、小脚还会做哪些动作?"引导其他幼儿猜一猜他在做什么?

  2、播放《豆豆丁》的音乐,幼儿听音乐变不同造型,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相互模仿,同时体验、模仿不同的动作。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2

  《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倍”的认识。它是在学生认识平均分与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体会倍的含义。倍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倍的认识”是小学低年级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教学时做了如下设计: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倍的含义,既学会了画图表征,又学会了用算式解决问题,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以故事引入,创设了在一片绿色的森林里,有一座美丽的动物学校,学校里的小动物正在快乐的学习,这时学生都被吸引,带着兴趣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使学生对于和快乐的动物中进行学中玩、玩中学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难点呢?

  在教学时,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小鸭和小猴的只数,认真观察,看有什么发现?接着引导学生把3只小猴看作1份,小鸭就有这样的几份,表示出两份(圈一圈),圈完后说6里面有( )个3,也就是说6是3的2倍,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最后列出算式计算。再通过几个层次的摆、画和说,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倍”的.含义。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圈一圈、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而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了“倍数”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还提倡: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观察主题图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用学过的方法会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接着,在教学完倍的知识后,让学生再看图画,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有关倍数的数学问题,既巩固了新知,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空间,又促使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4.注重教学练习的设计

  学生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本身是很枯燥的,为了不使孩子失去兴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巧下了一番功夫,如第一题,帮动物王国里的小猫蜻蜓等动物来解决数学问题,第二题先猜一猜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几倍,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算一算。接着又做拍手游戏,并设计猜一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学问题的游戏环节。最后给出12÷3=4这个式子,让学生自己编和倍有关的故事。

  当然,这节课中,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对教案中的设计没有落实到位。如:

  1、倍的概念教学层次性不够分明,应从动手操作——--过渡思维(想甲里有几个乙)——数学计算(如甲/乙)三个层次展开

  2、标准量强调不够

  例:甲是乙的几倍≠甲是丙的几倍

  3、在摆一摆的活动中,在引导学生圈一圈方面做得还不够,没能达到加强学生对倍的意义的理解。

  4、虽有较强的引导意识,但给学生的要求和引导还不够明确。

  5、小组合作提问问题还可以拓宽些,课堂提问的语句还可以再精炼些,语速还要再慢些。

  以上这些,不仅是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是我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我一定会好好总结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更大提高,我将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3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

  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

  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

  “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

  “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

  “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

  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还是比较流畅,活动过程中幼儿也比较配合,能够安静倾听,和我一起学画三种线条。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快乐的动物》活动反思3篇02-11

《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04-22

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01-11

动物的自我保护活动反思04-05

《快乐的阿嘟》活动反思04-05

《动物的秘密》科学活动反思范文04-05

《动物妈妈的爱》活动记录与反思04-02

《动物运动会》活动反思04-02

《快乐做运动》活动设计及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