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反思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图片中多维度的AB模式。
2、按范例复制并拓展复杂的AB模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配饰(领带、蝴蝶结各16个);图片(男孩、女孩头像);饼干(黄色三角形、粉色方形);碟子(粉色、黄色);围巾教具一份;体育器械(红、蓝梅花桩、拱门、跨栏、跳圈)。
学具:围巾学具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到魔仙堡做客(复习AB模式)
引:小魔仙邀请我们到城堡做客,我们要经过一条颜色有规律的路。请你观察是什么规律?
★教师引导幼儿按“男孩——女孩”顺序排队。
二、出示图片,观察发现多维度AB模式。
1、观察、发现图片中二维AB模式。
(1)排队顺序及模式。
(2)配饰排列顺序及模式。
2、分享饼干:多维度AB模式。
(1)饼干颜色。
(2)饼干形状。
(3)碟子颜色。
三、操作活动。
1、观察。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我的`发现。
四、延伸,寻找生活中复杂的AB模式。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发现具有不同外部特征的两个模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即两组模式的符号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内在的规律是一样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自己与他人创造的模式,渐渐体会到模式的内在规律,渐渐认识到模式的表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用符号表示,也可以用动作、声音等表示。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2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探索比较路线长短的方法,正确判断路线的长短。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
【活动准备】
数字印章,印泥,记录单,用四种不同颜色不同数量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而成的路线模型。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班的弟弟妹妹想找一条最长的路线进行跑步比赛,可是你们眼前的几条路线都是弯弯曲曲的,哪条路线是最长的呢?他们犯难了。小朋友,你们能帮他们找出这条最长路线吗?
二、比较路线的长短
1、出示路线模型,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里一共有4条路线,每条路线的长度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哪条路线最长?
2、引导幼儿说出各自的想法及判断的理由,并针对不同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
师:你认为哪条路线最长?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幼:绿色的路线最长,因为它最直。
师:直的路线就一定最长吗?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你们还有什么看法?
幼:蓝色的路线才是最长的,因为它弯得厉害。
师:为什么弯的路线一定是最长的呢?红色的路线也是弯弯的呀?
幼:我觉得黄色的路线最长,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最长的路线只有一条。我们随便看、随便猜可不行,一定要想个办法把真正最长的那条路线找出来。大家想想看,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出哪条路线真的是最长的呢?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反应给予不同的引导。例如对于那些反应迅速、已经找到正确方法的幼儿,教师可暂时不作任何评价,而是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面有难色、一时想不出办法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通过语言启发:“玩具身上的小孔能不能帮帮我们呢?”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
1、说明要求。
师:每组都有四个用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起来的路线模型,请小朋友按照记录单上的线段颜色,找到相应的路线模型,并比较它们的长短,把判断结果标记在与颜色对应的记录单上。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比较长短的方法,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的记录单表明哪条路线最长,哪条路线最短?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2、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幼儿用点数玩具数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长短外,还可引导幼儿将玩具排直后直接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运用数量多少比较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
3、提升与总结。
师:你们帮小班的弟弟妹妹解决了难题,他们很高兴。但他们还想问问你们,下次他们再遇到因形状不同而导致长短不同的路线时,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出它们的长短呢?
教师以弟弟妹妹的口吻向幼儿请教,一方面可以做到首尾呼应,激发幼儿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回顾与梳理活动的过程。
【活动反思】
一、主题活动的来源
中班幼儿对物体多少、长短的判断,往往会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相对于弯弯曲曲的排列,整齐排列而且笔直的物体一定是更长的。针对幼儿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作出正确判断呢?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反复的`探索,我设计了本活动。
二、材料选择的原则
在数学活动中,材料选择的恰当与否往往会影响甚至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一般来说,幼儿是通过操作活动材料获得相关经验的。因此,如果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能有效暴露幼儿某些认识的误区,又能在最后帮助幼儿获得正确认识,那么,这样的材料就能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因此,在设计该活动时,我选择了幼儿园最常见的拼插玩具,它是一个个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都能拼插连接起来。这一玩具的基本特点是,它既可以组合成直线,也可以组合成曲线。幼儿可以借助点数正方体的数量,比较发现用这种玩具拼搭出来的路线模型的长短。此外,由于这一玩具可以随意组合拼插,幼儿也可以将它们拼插成直线,通过直接的比较方法,凭直观分辨出长短来。
三、环节设计的思路
环节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由浅入深,逐步展开,以引导幼儿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该活动而言,教师应首先了解幼儿的一般认识,即:面对四条弯曲不同的路线,他们是如何判断其长短的。其次,针对幼儿认识上的误区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交流,确定判断的标准。第三,让幼儿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判断,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经验。
四、活动过程的指导
当我展示出由幼儿熟悉的玩具拼搭出的路线模型时,幼儿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了。面对四条弯曲程度不同的路线,幼儿在评判哪条路线最长的问题上产生了诸多分歧,并激烈地争论起来。面对这样的热闹场面,我并没有急于作出什么结论,而是引导幼儿讨论和动手验证,找到用点数玩具数量的方法比较路线长短的有效办法。在交流的环节,我又继续引导幼儿运用拉直比较的方法,找出最长的路线。通过这个过程,幼儿最终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比较路线的长短,不能只凭眼睛看,而要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实际操作的办法来验证,以找到正确答案。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3
本次活动主要有两个知识点让幼儿把握:1、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排列规律。2、引导幼儿按照各种规律对图形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在引导幼儿学习着两个知识点时,我利用了小兔去规律森林探险这一故事。整个数学活动都以此为主线开展,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探险数学故事中学习规律排列这一知识点。
有了故事的衬托整个数学教学环节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孩子们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动手动脑,解决小动物们遇到的困难。在为小动物们解决困难的同时,孩子们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了利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人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活动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学PPT有的细节部分制作还有待提高。在让孩子们认识规律排列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孩子们熟悉的,容易念诵的事物,比如小花、小草、小树;红色、绿色、蓝色等,更容易让孩子们了解、记忆。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4
活动目标:
1、巩固6—8以内数量物品的点数。
2、能进行6—8数与物的对应。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6—8以内数量物品的点数,能进行数与物的对应。
活动难点:6—8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活动准备:
1、6—8的数字卡片,6—8的点卡。
2、带数字的房子、各种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冬天快到了,天越来越冷了,小熊要开始找自己的家开始冬眠了,可是小熊发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房子,小熊想进去可怎么也进不去,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帮它住进那个房子里面去。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带数字6的房子的图片。
教师:这个房子方面有什么?(数字宝宝)
教师:数字宝宝几?(6)它像什么?(6像哨子嘟嘟叫)它可以表示什么?(表示6只长颈鹿、6只小羊……)
教师:那带数字房子里可以住几只小熊呢?(6只)
教师:请你们把它安排在房间里吧!(教师拿出小熊的卡片和幼儿一边数一边将小熊的卡片贴在房间里面)
教师:请你们数一数房间里现在有几只小熊?(3只)
教师:房间住满了吗?(没有)
教师:房间里还可不可以住小熊呢?(可以)
教师:还可以住几只小熊才可以住满呢?(3只,教师与幼儿一起将剩下的3只小熊也贴在房间里)
教师:现在房间住满了吗?(住满了)
2、教师出示6数与点的卡。
教师: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上面是数字宝宝几?数一数这上面有几个点?
教师:点子的数量和小熊的数量一样多吗?
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引导幼儿进一步点数验证)
3、教师同样出示带有数字7、8房子的`图片,同样让幼儿进行操作。
三、幼儿操作
有许多小动物都要冬眠,小朋友想不想把其他的小动物请到你的房间里冬眠呢?请小朋友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带到你们的家里冬眠吧!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在帮小动物找家的时候幼儿不能很好的分辨。应该让幼儿观察完动物后接着想一想他们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导。直接出示的话,让幼儿看起来比较抽象。这些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所以在下节课上应该做一下调整。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5
本学期,我园组织教师开展了三优课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从中我重新认识了数学教学活动。《纲要》指出: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注的是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和态度,数学教育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从幼儿现实生活中去挖掘。
本次活动我开展了《五以内的相邻数》,在选材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的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和幼儿对相邻数有初步了解但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的现状,结合本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以故事讲述和解决故事中问题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的形式运用较好,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中学习知识。
首先,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做多种新颖有趣的游戏导入学习内容。我让幼儿帮数字宝宝排列队伍,激发了对数字的兴趣。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动物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然后,小动物找到邻居后,以帮花儿找朋友的形式做游戏,请小朋友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的这一过程,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以学习2的相邻数为重点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理解邻居之间的关系,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
最后运用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难度上,也遵循有易到难的来进行挑战。让幼儿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但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在之前的游戏操作中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习,但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要让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通过这次的活动,首先让我体验到更丰富的数学教学方法,故事讲述和故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对幼儿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训练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次活动若能再准备一些动物头饰让幼儿表演故事里的事情效果会更好。数量充足、色彩鲜艳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的目标。若表演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两种以上图形的排序规律,并能按此规律进行闯关活动。
2、理解游戏规则,并在游戏情景中增强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3、勇于接受挑战,并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单、记号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观看视频,揭示活动的主要任务。
过渡:小朋友,你们认识她吗?她怎么了?她为什么哭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原来朵拉的小熊不见了,她很伤心。小熊会在哪里呢?
小结:原来朵拉的小熊遗失在城堡里了,让我们一起帮助朵拉找回小熊吧!
(二)出示地图,明确游戏的主要关卡。
师:去城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应该从哪里出发?
二、智力闯关,学习规律排序。
(一)修小桥:初次发现规律排序。(ABAB规律)
过渡:我们先要通过小河,呀!河面上的桥板怎么样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们一起修好它吧。
提问:
(1)我们先看看桥板有什么不同?
(2)长板—短板—长板—短板,它有什么规律?接着应该排什么?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通过长短的规律修好了小桥,帮助朵拉通过了小河。
(二)穿树林:继续感知规律排序。(ABCABC规律)
过渡:怎样才能走过茂密的树林呢?瞧!树林里出现了一条花路,要怎么走出去呢?入口在哪里?出口在哪里?(看箭头的方向)
让我们一起跟着朵拉来走一走花路吧。(蓝花—红花—黄花)花路不见了,让我们帮朵拉铺花路吧。接下来要铺什么花呢?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我们通过蓝、红、黄的规律走过了花路,真不错!
(三)走迷宫:体验干扰型规律排序。
1、出示树叶迷宫,提示幼儿走迷宫的要求。
过渡:要想走出树林呀朵拉还必须通过一个树叶迷宫,哇,树叶迷宫太复杂了,你们有信心走出去吗?先看看入口在哪里?出口在哪里?
规则:穿过树叶迷宫,要按照三种树叶的排列顺序,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克服困难,将正确的路线用记号笔标出来。
2、幼儿分组合作,按指定规律画出穿过树叶迷宫的正确路径。
3、互相交流走出迷宫的方法。
小结: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帮助朵拉顺利地穿过了树林。
(四)钻山洞:尝试创新规律排序。
1、出示山洞图,交代钻山洞的要求。
过渡:山洞里会有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进去看一看。
提问:先找一找入口在哪里?出口在哪里?
山洞里只有一条路能走出山洞,这条路在哪里呢?(请幼儿指出)
2、幼儿操作,尝试创新出不同的脚印规律。
提示:山洞里处处都是危险,只有沿着小动物的脚印才能安全地走出山洞。
要求:操作前请你看清楚你操作板上是什么规律,然后有规律地将小动物的脚印排一排。
3、评价交流,展示幼儿不同规律的脚印排列。
我也设计了一条有规律的脚印路,一起看看我是怎么铺的。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了不同规律的脚印路,使朵拉又顺利地钻过山洞。
三、结束评价,分享成功经验。
朵拉终于来到了城堡,今天大家和朵拉一起克服困难,通过建有规律的桥,铺有规律的花路,走出了复杂的树叶迷宫,还排出有规律的动物脚印路,最后顺利找到了小熊。谢谢小朋友们!
活动反思:
排序指的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一定的规律排列。它是一种连续的比较,建立在对两个物体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长短、颜色等,能了解不同物体的属性、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所以在此基础上本学期我创设了“帮助朵拉寻找小熊”的情境。利用孩子们熟悉的朵拉,以动画片形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习、观察、比较,使其体验更深入、规范、条理化,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规律美。
活动开始,我就用情景导入,朵拉的小熊丢失了!,在修小桥中让幼儿发现有序的排列,他们很快发现桥板是用长短来排列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穿树林时发现花是蓝、红、黄来排列的,接下来的环节是走迷宫,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并小组合作,将排序活动融合在幼儿玩之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个环节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都能积极融入其中。从简单的ABAB排序到ABCABC,最后一个环节是钻山洞,孩子在玩中探索不同的排列方法,本来第一研时只要熊脚印和鸭脚印,在第二研时狗脚印的加入,一部分幼儿能简单的排列,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理解,这时我考虑的不够周到,没有让孩子掌握排列这种多角色的方法,而是在尝试自己的探索,这样就阻碍了孩子的思维。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明白了活动中的很多细节问题值得注重。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7
在活动中,我始终以饱满的情绪,亲切的语言和幼儿互动交流,整堂活动都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本次活动紧紧围绕0—9这十个数字展开,通过找数字——给数字排排队——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数字组合画,将数字的各种形态展现无遗,深得孩子们的喜欢。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思路很清晰,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激发幼儿开动小脑筋。
首先是“数字捉迷藏”的环节,我出示隐藏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找出。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给数字排队,在操作环节中,孩子们认真专注,能够快速排出两种不同形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紧接着帮助幼儿拓展排队的思维,让幼儿了解数字排队不仅可以方位不同,还可以方式、形状不同。接下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环节,孩子们能够大胆说出生活中不同的数字及作用,最后的数字画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形式的新颖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但在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目标方面,要关注和把握住目标中的重点,突出重点。同时,要关注到个别差异,有个别幼儿比较胆小,我应该多鼓励他,让他有更多发言的机会。
因此,今后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不断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会有更多的进步。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8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本节活动中,我试图打破以往以看和听为主的数学学习,组织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与材料充分接触中,动手动脑,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 中班的孩子对数字已经不陌生了,认识很多数字,包括数字6。本活动引导幼儿在认识数字6的基础上,通过形象的比较活动,感受6的形成以及5和6多一少一的关系。并在活动中设计了练习点数的游戏,通过点数排列不规则的物体再次感受数字“6”的存在,调动多种感官配合,加深幼儿对6的相关感知。
活动目标
1. 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动脑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 通过游戏,提高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习6的形成,感受5和6多一少一的关系。
4.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游戏学习6的形成
活动难点:通过比较,感受5和6多一少一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猫头鹰、小鸟、小虫子卡片人手一份、王冠、“有问题”的小红花每人一张
2.多媒体课件
3.在桌子上贴好的左手边标志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鸟儿比赛的图片。
指导语:“今天鸟儿们举行了一场家庭成员的比赛,国王说,来比赛的鸟儿们都要排好队,看看谁家里来的人数最多,谁就获胜了。我们看一看都是谁来比赛了?”。
(二)教师组织幼儿从上到下按顺序观察图片,并依次提问“从上往下数第一排是谁在排队?来了几只?能用数字几来表示?第二排呢?……”
二、初步学习6的形成,感受5添1是6。
(一)提问:“如果下面再来鸟儿排队的话,该排几只了?为什么?”
(二)教师小结:每一排的小鸟都比前面的多一只,所以这一排应该是5只小鸟添上1只,是6只。5添1是6。
(三)教师请幼儿拿出猫头鹰的图片,并发现问题。 指导语:“小朋友们所有比赛的`小鸟都排好队了,你们觉得谁获胜呢?为什么?因为猫头鹰来了6只,6是这些数字中最大的,所以猫头鹰赢了。现在,猫头鹰都飞到了小朋友的筐子下面请小朋友们从筐子下面,把找你领奖的猫头鹰请出来吧,每个小朋友一张哦!哎?小朋友们发现什么问题了?每只猫头鹰都戴上王冠了吗?”
(四)指导语:“王冠有几个?少几个?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办呢?”请幼儿动手操作并表述。
(五)教师小结: 5只王冠添上1只王冠就和猫头鹰一样多了,5添上1是6。
三、听音、看数取物,进一步感受5和6少一多一的关系。
指导语:“现在每只猫头鹰都有王冠了,请小朋友们把6只猫头鹰送回家吧。小朋友们帮助猫头鹰解决了问题,猫头鹰请小朋友们去数字城堡里做游戏。
(一)看数取物
指导语:“现在,老师先看看小朋友的小眼睛亮不亮,看看老师会在这些数字中把谁挑出来。老师挑了数字几,请你拿出几张小鸟卡片,一张一张在蓝色小圆点后面摆成一横排。睁大眼睛,仔细看哦。”
(二)听音取物
指导语:“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小耳朵灵不灵,老师拍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到几下,拿出几张小虫子卡片来,摆在小鸟卡片下面,一一对应起来。小耳朵仔细听,老师要拍了。”
(三)请幼儿动手操作,想办法把小鸟卡片和小虫子变得一样多。
指导语:“请小朋友看一看,小虫子和小鸟一样多吗?小鸟有几只?小虫子有几只?小鸟比小虫子多几只?小虫子比小鸟卡片少几只?想让它们变得一样多,怎么办呢?自己动手摆一摆。”
(四)教师小结:5只小虫子比6只小鸟少1只,5比6少1。6只小鸟比5只小虫子多1只,6比5多1。想让他们一样多,再添1只小虫子,和6只小鸟一样多,5添1是6。也可以6只小鸟飞走一只,就和小虫子一样多,6去掉1是5。
四、教师总结,巩固5和6的关系。结束活动。
(一)教师分发小红花,并根据“有问题”的小红花进行总结。
指导语:“小朋友们在数字城堡里玩得开不开心?老师看到小朋友们都这么聪明,能想出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也很开心,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朵小红花。可是小朋友们又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它变成一朵真正的小红花呢?”
(二)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说5片红色的花瓣再添1片红色的花瓣,就变成6片红色花瓣的小红花了。5添1是6;还有的小朋友说,6片花瓣,去掉1片黄色的花瓣,就变成5片花瓣的小红花了,6去掉1是5。小朋友们真聪明,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现在我们动手变一变,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把它变成真正的小红花。
(三)组织幼儿将变好的小红花收好,带回班里去。
指导语:“变好小红花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回班吧,跟听课的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相适宜的环境,提供具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机会,鼓励幼儿去发现与交流,丰富幼儿的数经验,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9
活动目标:
1、尝试概括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外部特征。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能概括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会用标记进行记录。
2、在找图形活动中体验包含关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会使用图形模板。
2、物质准备:图形挂饰(大小、形状、颜色不同)人手一个;图形模板;水笔;作业单;礼物箱(上有挂锁若干);图形王国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图形国王图片,师:“图形国王想请我们到他的王国去做客,你们愿意吗?”
(2)观察比较,认识图形。
师:“图形王国里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呢?”(出示图形片,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
2、给图形宝宝制作身份证。
(1)师:“图形国王想请我们帮个忙,帮这些图形宝宝做身份证。”
(2)(出示大人身份证)师:这是我们大人的身份证,那图形宝宝的身份证你们认为要怎样做呢?(要有一张纸,要有照片,要有名称形状,要有颜色,要有大小标记。)
(3)师幼共同小结:图形身份证上要记清楚图形宝宝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做完以后读一读,看看身份证上的标记和图形宝宝是不是一样。
(4)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身份证的做法,师幼共同明确操作方法和要求。
(5)幼儿自主选择图形制作身份证,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边做边说一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游戏“取礼物”。
(1)师:“图形国王送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一份礼物,你们每人有一张礼物卷,礼物在这些信封里,那我们该怎样去取礼物呢?”(幼儿观察讨论。)
(2)师幼共同讨论取礼物的方法:幼儿自选一张礼物卷,根据礼物卷上的`图形标记找到相应图形的信封,才能打开信封取出礼物。
(3)幼儿自选礼物卷进行找信封游戏。
提醒幼儿读一读,说一说礼物卷上的标记,寻找图形。鼓励幼儿互相帮助,找到所有的信封。
(4)取礼物,互相交流,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成功的快乐。
4、延伸、拓展。
(出示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源泉,活动中一开始,我直接出示了身份证,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孩子们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知道了身份证表明的一些特征,使得为下面的环节——做好铺垫。《指南》中也指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幼儿知道图形有不同的特征。我提供给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充足的材料中愉快操作、自由探索,感知图形的特征,尽量以倾听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让每一位孩子想说,敢说,有机会说,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幼儿乐于接受的、有趣的形式。在活动中提供幼儿展现的机会,很好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性较高,也乐意参与操作活动,在介绍自己制作的身份证时,幼儿上来时能大胆大方准确地讲述,活动目标也基本达到。另外孩子们们积极参与学习讨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找到了“礼物”,让他们既有了成功地体验,也建立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0
开学了,我们要开始了新的活动,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他们喜欢进行各种各样的有意思的活动,还记得,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堂数学课的主题是《印点子》,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知道比7少的数都有哪些。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复习了一下7以内的数的认知和写法,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好的回答上来,可见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个难题了。之后我就拿出数字“ 6”问孩子们,哪些数字宝宝比6少呢?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说1的,有说2的……我把孩子的答案一一放到了黑板上去,并没有评价什么,之后我又问孩子比“4”少的数字宝宝有哪些?孩子又一一说了出来,似乎这并不能难倒他们。看到黑板上1——5的数字,都比6少,1——3的数字都比4少,这时我就问孩子们看出了什么规律来,孩子们总结的太好了,说它(一个数字)前面的数字都比它小,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大肆表扬了孩子们一番后,我就给孩子布置了一道题:比“7”少的数字都有哪些?并要求孩子们在格子纸上印点子,知道哪些就印哪些。讲清楚印章和格子纸的用法后,孩子们就开始做开了。由于第一次使用点子印章,所以孩子特别感兴趣,都做得很认真,不一会儿就做完了,拿给我看的时候,有几个孩子的作业简直让我特别感动,我并没有要求他们要按照从1的顺序开始印,可他们却按照了这样的顺序,印的既整洁又让人一目了然。36份操作材料,有15份是这样做的,剩下了21份除了两个小朋友漏下数字以外,其余的孩子都做得很正确。真的让我感觉到了心里暖暖的,有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知道这份成就感是孩子们给我的,我要好好珍惜,努力让这份久违的成就感延续下去。
最后,我看还有一些时间,就给孩子发了一份练习题做,这份练习题我并没有讲,完全让孩子自己去看去想尝试去做,没想到大部分孩子都听懂了要求,并很认真地做了起来。36份操作材料,有18份是完全正确的,有14份是经过小朋友的相互指导才全部做对的,剩下了4份,是在老师的一一指导下做的,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毕竟我没有讲,完全是孩子凭借经验和思考来做的,这已经很不错了。课后我也在反思,可能题量过大,导致孩子有的不小心做错,如果少些的话我相信正确率就会提高很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突然觉得是不是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要在这学期好好地开发一下孩子们数学方面的能力,重点抓一下数学方面的教学,多开设与数学有关的活动以及设置“数学角”这样的数学学习区域,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1
活动目标
1.理解4以内物体数与量的对应。
2.看图创编故事,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老师提前把《我的'家》幼儿用书第10-11页的图画制成故事图卡多套。
2.发给每位幼儿一套1-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老师告诉幼儿“今天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客人,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老师出示故事图卡讲故事,并请幼儿数数图中人物的数量。例如:
他是希希的爸爸,(问:图中有多少人?答:1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爸爸和妈妈结婚了。(问:图中有多少人?答:2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妈妈生了希希,(问:现在这个家有多少人?答:3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后来家里又来了姨妈的孩子,一个小妹妹。(问:现在希希的家有多少人?答:4人。请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
3.每组发一套图卡,请幼儿根据图卡内容合作创编新的故事。
4.老师帮助幼儿把人物的数量写在图卡上方,并把故事文字写在图卡下方,然后把图卡装订成书,放在图书角,让幼儿自由翻阅。
活动评价
能用数字1-4正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与小朋友合作根据图卡内容创作故事。
活动反思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理解数字4的实际意义。
2、玩投球游戏,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球4个、1——4的数字卡、1——4的数字点卡、箱子一个、黑板
活动过程:
1、把4个皮球在地上排成一直线,请幼儿数数有几个皮球。
2、请幼儿各取一个皮球,数数有几位小朋友,然后在小朋友身上贴上1——4的数字卡,然后按照数列进行排序。
3、请幼儿轮流吧皮球投入队伍前面的.纸箱。幼儿一边投球一边数数。
4、所以幼儿投球后,一起数数箱子里的之前数量,并将纸箱里球的数量的点卡和数字贴到黑板上。
5、再次进行游戏。
6、结束活动,游戏《我说你取》。
教师任意报一个数字,请幼儿取相应的点卡或数字贴到黑板上,并带领全体幼儿一起认读或点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给纸球照相方法加深幼儿点与数对应的印象。这样幼儿对点数数字卡片很感兴趣,多次数量对应点数非常积极的参与。对于数字4,所有孩子都认识了,通过游戏活动《我说你取》可以看出部分孩子能直接取出正确的数字和点卡,大部分孩子取点卡还需要通过点数后才能取正确。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安排到每一个孩子都投球,对于第二目标:玩投球游戏,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没有达到。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3
一、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幼儿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思维特点,而采用重复灌输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学起数学来感到枯燥与乏味,大大压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多的进行说教、灌输,自以为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是幼儿却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以及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情况,不得不引起老师的自我反省。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在游戏中进行有效数学教学活动。
二、反思: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小朋友的个子是有高、有矮,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玩具车有大有小,大的放在大筐里,小的放在小框里;玩扭扭车时,单数的小朋友向左转弯开,双数的小朋友向右转弯开等。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的大小、颜色、形状、长短、粗细、高矮等,进行分类、排序等,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学习相邻数、单数与双数,及计算加、减法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关注的兴趣点,提供多种材料、创设相应的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开展数学活动。在宽松愉悦地氛围中体验学习数学地乐趣,从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数学的潜能。
2、善于创设丰富的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数学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作为教师,应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如:数学活动:复习复习7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故事“智救小白兔”,创设系列的情境游戏,融合了以个别操作、小组操作和集体操作的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复习7以内数的加减法。故事以:救小白兔脱离困境为主线,通过“火车过山洞”、“踩木桩过小河”、“捡石头打猛兽”、“拼照片找出猛兽”等环节,最终
救出小白兔。由于情况紧急、游戏过程中险象环生,小朋友们认真、细致的计算出火车上的每一道题,当火车启动通过山洞,而欢呼;小河里木桩,真真假假、危险重重:能仔细辨别真、假,为顺利过河,而暗自庆幸;到了猛兽村,需要捡些石头当武器,为了能拿到更多的石头,大家认真的计算着;猛兽村里猛兽多,为了弄清小白兔到底被谁抓走了。大家分组合作,在一些撕碎的照片,仔细核算,认真的涂上合适的颜色,才知道是谁抓走了小白兔,最后,在大家的'奋勇救助下,终于赶走猛兽,救出了小白兔。在欢呼声中,幼儿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体验到了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充分挖掘区角游戏中的教育资源,开展数学活动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利用多种材料,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区角游戏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自主操作,如:娃娃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宝宝,开饭时间到了,需要摆放多少碗、筷,每人吃一碗面条,宝宝吃汉堡,需要烧多少碗面条,多收汉堡。如果一人吃两碗面条那又需要多少碗呢;水果店的水果是分类放置的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商场购物是需要付钱的等等,为幼儿提供了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在玩区角游戏时,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坐公交车,车票的价格是:大人:每人2元,孩子免票,算一下,乘车时,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根据幼儿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也可以预设为孩子需要支付半票;娃娃家来客人了,需要去商场采购一些食物,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幼儿可自由讨论、相互协商作出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喜欢上数学活动。
总之,需要我们教师从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有效开展幼儿数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4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排列位置或其他原因因素的影响,初步告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量守恒。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养成做事细心,专心的好习惯。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卡刀模教具“魔术帽”“小圆片” 幼儿用材料:学具“数字卡片”雪花片若干、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一二三四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操作探索
1.通过观察,感知数量守恒的意义。
(1)感知数量守恒与颜色无关。
教师出示教具“魔术帽”中的5顶红帽子和5顶绿帽子
教师:红帽子多还是绿帽子多,为什么?引导幼儿明白两种帽子的颜色不同,但数量相同。
(2)感知数量守恒与大小无关 教师出示5顶大帽子和5顶小帽子。
教师:这两组魔术帽,哪组数量多,哪组数量少,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两组帽子大小不同,但数量相同。
交流小结:数量相同的物体,无论颜色、大小怎样变化,数量不变
2.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数量守恒与空间的变换无关。
教师出示教具“小圆片”,将5个圆片任意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数数一共有几个圆片;数完后请个别幼儿变换不同形式摆放,再数数有几个。
引导幼儿知道虽然圆片排列不同,但数量不变。
3.游戏“摆一摆”
分组游戏,每组选一名幼儿抽取一张数字卡片(5以内),其他幼儿取出对应数量的雪花片摆放成不同形式,比比哪组摆的形式多。
4.理解数量守恒与物体的外形特征无关。提供数量相同,形状不同的积木让幼儿拼摆,进一步理解数量守恒。
交流小结:数量相同的`物体,无论颜色,大小,空间位置、外形特征怎样变化,物体的数量不变,这就是数量守恒。
结束活动 游戏“梅花开”
请9名幼儿,让幼儿听指令做动作。教师说指令:梅花梅花3朵开。幼儿每3人站一起,排一排,蹲一蹲或者抱一抱,变换不同的造型,加深对数的守恒的理解。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对五以内的数字复习,激发了幼儿扩展的兴趣 ,颜色不一的魔术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好奇心,从颜色到大小不同的变化,能更直观体验数值的守恒,整个活动体现了孩子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去学,发现,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从大小,颜色,空间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有些幼儿会中途失去耐心和兴趣,另外,整个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5
在本节课之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等,本节课在小朋友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比较、分类的能力。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这一节数学活动课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本节课以图形宝宝找朋友的游戏为主线,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点,从颜色、形状、大小,鼓励幼儿积极的参加图形找朋友的游戏,逐步深入,通过PPT的操作让幼儿更直接的去感受,幼儿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图形找朋友游戏时次数玩得不多,一些孩子都没玩到,有些失落。
2、电脑上操作演示的东西可以丰富些。
作为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己在教学中的领悟和体会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需要自己平时慢慢思考,慢慢积累的。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04-02
中班数学活动的反思04-03
《破译密码》中班数学活动反思04-09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5篇02-12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5篇)02-12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通用13篇)01-20
中班数学《小刺猬的项链》活动反思08-05
《小刺猬的项链》中班数学活动反思08-05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教案及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