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反思(通用3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晏子使楚教学反思(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1
人总是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感悟,在反思中收获。《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讲授,让我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又有了一定的收获。在此作以下几点反思:
第一、反思课文内容需要让孩子们掌握什么?
《晏子使楚》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重点在于体会人物语言的魅力。为此,本文应重点体会晏子的语言魅力,课堂上引导孩子们理解“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被派到这里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等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晏子说话注意分寸。
在朗读中体会人物语言的精妙,感受人物特点。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子;反复朗读,读懂句中含义;抓重点词,深度品读句意;适当想象,合理分析,感受人物形象。通过几个教学环节,与学生共同探讨,了解人物语言精妙之处。
第二、反思备课中不充足的地方。
本节课在备课中充分关注了课文中的重点部分是什么,并在教学环节中着重侧重晏子语言的教学环节。但对学生的预设仍旧不是特别充分,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思维空间的局限性,如在品读“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对提炼关联词“只有……才……”的理解并不深刻。所以教学环节有些地方还是有所欠缺。
第三、反思课上的不足之处。
1、语文课应以读促悟,本节课读书的环节也不少,但学生们读书的效果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大部分读书的环节更像是为了读而读,没有清晰的读书目标,作为教师对学生读书后的评价给予的并不及时。
2、作为教师,课上话太多,抢占了孩子们的思考空间,教师急于让学生学习到东西,忽视了教师给的`与学生学的是有差异的。
3、教师要学会倾听,作为教师,我太年轻了,年轻的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环节,疏忽了学生上课的反映,忽视了学生的精彩点,从而使得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有所欠缺。这就是课堂驾驭能力,自己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对课堂的生成不能够准确把握,今后仍需继续努力。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2
今天,学校高年级组推门听课活动在我们班进行。上午的第一节课,我执教了课文《晏子使楚》。本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本文写作突出特点是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最后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文章首尾,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
课前备课时,通过反复研读课文,我发现课文中主要围绕两个词语来说的:侮辱和尊重。在此基础上,一个问题随之诞生:楚王一而再再而三地想侮辱晏子,但最终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呢?循着这个思路,我再挖掘课文,知道其实这是因为晏子的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大义凛然和他的爱国情怀征服了楚王,让楚王对这个身高只有五尺的齐国大夫刮目相看。那么,我们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一点的呢?晏子的话为我们揭示了答案。思路清晰以后,我就按着这个思路设计了我的导学案,并制作了相关课件。
课上,依据导学案,我引导学生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了解了晏子,知道了课题的意思;接着,学生对课题质疑,其中拎出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即:晏子为什么出使楚国?晏子出使楚国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既让学生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检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并由此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去读晏子的语言,体会晏子语言的特点。此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品,自己悟,自己说。本以为学生说不出所以然,哪知,是我低估了他们,他们分析得头头是道,还有许多地方是我课前所未想到的',预习相当到位,真是惊喜。而且,课上学生们居然是妙语连珠,看来,平时的阅读积累工夫没白瞎,收获还蛮大的。
当然,惊喜之余,课下再次反思这堂课,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比如:方老师给我指出的,如果在学生汇报对晏子的话的感悟时,教师能用自己的话小结一下晏子语言的特点,就能为学生后来总评晏子语言的特点提供一个拐杖:还有本节课上缺乏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教学之路很漫长,但只要不断学习,就会进步。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3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出使楚国,遭遇楚王侮辱,晏婴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用善辩的口才赢得国家尊严的故事。
这节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课题入手,先理解了“晏子使楚”是“齐国大夫晏婴出使到楚国”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
课文结构简单,共有6个自然段。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让课文脉络清楚,便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第1、2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前因,最后一个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后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先理清事情前因和后果的方法,让学生把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起来理解,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
课文的核心内容在中间第2、3、4自然段,内容是楚王故意设计侮辱晏婴反被晏婴耍弄的三次“大PK”。这部分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三个回合的唇枪舌战,都以晏婴胜楚王败收场。课文的精妙之处在于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婴不卑不亢,有争锋相对法,有欲擒故纵法,有设喻映射法,既恰到好处又不千篇一律,每次都可以让楚王哑口无言,自取其辱,让人不得不佩服晏婴智慧和口才。教学中,我用了“大PK”,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探讨兴趣,他们极好地融入了课文氛围中。
《晏子使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谋篇布局,无论是价值观教育,还是爱国教育,都有课堂探究价值。
很显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点,例如学生活动少,学生读课文不够多等,以后教学中,我要更努力,深入挖掘文本,积极研究教法,让我的课堂呈现更多精彩。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4-20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2-20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与反思10-06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范文10-06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6-09
《晏子使楚》教案及反思08-26
《晏子使楚》教后反思10-06
《晏子使楚》的教后反思10-06
晏子使楚教后反思10-06
晏子使楚的教后反思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