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21 10:46:01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古诗两首》中的《绝句》,这是一堂考核课。

  我一直觉得诗歌是教学的难点。我跟曹校说起此事,曹校说:“那你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备一下,尝试一下,说不定会得到进步。”于是我便决定试一试。

  不足之处:

  首先谈谈我自己的感受吧

  1、在变诗这个环节,我自己在上的时候,觉得有些生硬,过渡把握得不是很好。自己讲着讲着就有些生硬了。

  2、我总是觉得自己有个毛病,那就是在上着上着课加入一些原本教案中没有的东西—,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我分析有两个

  (1)、自己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周全。

  (2)、我还没有全面把握学生的学情。这也变成我好几次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原因。这次就加入了生字分类。

  3、没有把握好时间,后面有明显拖延时间的嫌疑。

  然后,谈谈张老师的`意见

  1、张老师认为我在范读方面还需要加强。这次我没起到范读的作用。没有提醒学生应该注重的停顿。

  2、在学生寻找完景物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在写字中可加入学生的修改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写字进步的乐趣。

  曹校同样给了我很多意见

  1、基本功方面

  (1)、要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2)语言要抑扬顿挫,起伏变化,这样才能更有吸引力。

  2、识字应是先自读,然后指名读、分类,最后测读,教学一定要遵循先会再测的规律。

  3、在描绘寻找景物时要学会渲染,不要太干瘪。

  不过,曹校也肯定了一些我的进步,我还是非常开心,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不断进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2

  核心提示:《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语言比较零...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语言比较零碎,语言缺少感染力。我觉得正是自己对学生的预设不足,课前没有备足学生,才导致课堂生硬缺乏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学习第四节时,我可以先承接上一节引导学生想象,现在两只鸟蛋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鸟窝里,你猜,在鸟妈妈的孵化下,过几天这两只鸟蛋会怎样?虽然它们现在还是蛋,但我们可以想到,(放鸟叫声)听!——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吗?(击出示鸟儿在蓝天中飞翔图)看!——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吗?然后边读边想象,把自己当作小男孩读诗歌第四节,再播放幻灯展示鸟儿自由生活的画面、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照片进一步激发孩子热爱鸟类、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3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科普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是很近,许多字、词、句学生难于朗读、难于理解,我们组在集体备课时确立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这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使人联想到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初步学生合作,在朗读、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主要教学过程分五步:第一步,复习生字词,课件演示“秋天黄叶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阅读的兴趣。第二步,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象画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铺路。第三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鼓励学生提问,在质疑中初步学会探究。第四步,根据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4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9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文中叙述了国王在选择继承人时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最后,被选为继承人的却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下面我摘录了一些教学片段并写了相应的教学反思。

  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片段

  老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最终成为受人尊敬与爱戴的国王是因为他诚实,那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吗?诚实的你有什么高兴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1:我在家里捡到了十块钱,当时想偷偷藏起来,自己留着以后买零食吃的,后来还是主动交给了爸爸,爸爸妈妈都夸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并奖给我买了一件新玩具,我非常高兴!

  学生2:有一天,我在门前踢球时,将邻居家的窗户给打碎了,我马上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买了一块新玻璃赔给了邻居家。邻居阿姨说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并要我以后踢球时注意些。

  学生3:老师,我觉得不是做什么事都要诚实,有时候也可以不诚实。

  老师:哦?那你说说看,当你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可以不诚实呢?(师惊奇地问)

  学生4:当遇到坏人时就可以不诚实。

  师:张演瑜小朋友说得真好!当我们遇到坏人时就要狡猾些,想办法保护自己,这不是不诚实,反而是聪明的表现。

  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性、动态的过程。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行发现,提出了一些自己在备课时没有设想到的,非常独特的想法。这时,我及时的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学生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要动脑筋思考,学会随机应变。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体验,发扬了他们的个性。还延伸了课后的安全教育,我觉得这可说是一举两得呀!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而代之与开放式的、不断生成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善于抓住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上述摘录的教学案例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张演瑜小朋友独特的想法,就没有了“有时也可以不诚实的”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启示,即要针对学情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这一案例中,我认为主要体现在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因为“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5

  本文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会写四个字,通过读课文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昨天下午就已经让孩子预习课文了,上来就直接检查孩子预习情况,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孩子多读,多和这些生字见面,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然后就一些稍微难的字交流识字方法,最后采用登山比赛的方式巩固生字。写字,本来准备写四个字,因为怕孩子连写4个字,注意力会不集中,我分开来教,交流完识字方法后,指导学生写吓和叫,这两个字比较简单,朗读完课文后,重点指导那和都的右双耳,(自己在识字那里比较拖沓耽误时间,这里没有完成)朗读课文时,我主要抓住两个问题进行教学,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危险,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重点抓住他们不同表现的动作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比较让孩子感受司马光遇事不慌、沉着、冷静、聪明、积极动脑思考的品质。

  我自己觉得没做好的地方:1、前面部分有点拖沓,想重点指导的两个写字没有写。2、自己说的`太多,不敢放手让学生说。(观察图画:假山下面有个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我想引导说出在这里玩会暗藏着危险,引导不够好,我就直接说了,用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我是以填空的形式进行了给写了两个句子。我本来想进行完这两个句子后,让孩子自己仿照着句子再说几个,时间有点紧,就没有进行。3、在学习司马光的表现这一部分时,自己有点慌,讲的有点过快,自己没稳住,学生也有点兴奋,纪律没前边好。4、自己应该少说,让孩子多读,读的还有点少。5、我做了一棵苹果树,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没完全发挥好作用。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6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词组识字、回文诵读识字、字谜识字、加一加、换一换等多种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然而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从细节上来看,课件的字词等应再放大一些;小节号 的标注应该再规范一些;上课前应该再检查一下ppt等等。

  小问题靠细心解决,大问题要靠决心来解决。识字教学应重在识字,在生字词教学一定要多花些时间,将时间用来强调字音,用来正音,用来给孩子们展现学习成果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不包括背诵)让孩子记住字音,记住字形。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反思总结,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7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简洁明了。一开始讲梅兰芳为什么勤学,然后是如何勤学,最后讲勤学的结果。我在教学前对文本进行了钻研和细读,也读到了一些文字背后的东西。

  首先读到了词语的背后,在“紧盯、常常、注视”几个词的背后能懂得勤能补拙;其次读到了课文的背后,从梅兰芳苦练眼神,拓展到练唱功,练武功;再次读到了人物的背后,梅兰芳作为京剧大师,不仅勤学,而且有艺德。在此,我补充了一个梅兰芳在抗战时的故事,这也足以体现老师对文本把握深度,力透纸背。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紧扣关键词,品读文本。通过关键词句悟出文本的意思。教学第二段,紧扣关键句“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展开教学,层次分明,悟语言,反复读,理解句子的意思。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观察老师不断挥舞的手指,体验梅兰芳的艰辛。再通过一组拓展想象,这样就读中悟语,读中悟情。还有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眼睛怎么会说话呢?我先请学生用眼神表示生气、高兴、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勤能补拙的道理悟出,词语教学就活了。

  第二,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把课备厚了。《梅兰芳学艺》这篇文章比较短,与学生生活有距离,老师如何丰富文本内涵呢?一方面,丰富了人物的`背景资料,和京剧的资料。其次,挖空白点,设计想象点,如梅兰芳如何练眼神,如何苦练其他,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

  第三,将词语读厚了。如对大师的理解,按学生的实际水平觉得水平高的人就是大师,我就补充梅兰芳在抗战时拒绝为日本人表演的故事,这样的补充能让学生领会人物的精神。同时,关注看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如教师组织学生拓展交流梅兰芳勤学故事,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进行说话训练,使语文练习与人文精神结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8

  古诗《寻隐者不遇》,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何处的问题。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反复阅读从诗句体会人物情感,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准备。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理解诗句的其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我们再次静心与文本对话,融入其中,仿佛读者就是寻隐者。但是,我在引导学生揣摩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时,还未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有些生硬。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9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多次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依靠集体的智慧,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能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畅所欲言,尽情地展现自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组交流中得到了重复的.发挥,培养了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是让一堂课生动、有效的关键所在,而情境教学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让孩子们很快地入情入境,从而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能轻松地教,轻松地学。其实情境不需要太复杂,一首音乐、一段画面、一个游戏,甚至一个小小的手势都能很好地创设一段情境,在《插秧》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就较多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画面

  在初读课文之前,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课文的插图,在引导同学们按顺序观察画面的同时,也仿佛把同学们带入了如画的景中,为同学们理解课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在理解完课文之后,一句“想不想看看农民伯伯插完了的秧田是什么样的?”,几幅美丽的水田图片,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乡村,在享受到了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二、音乐

  班上的孩子最喜欢听音乐了,为了激发他们的朗读热情,我常常会为他们放上一段音乐,让他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边读边想象,本篇文章虽然很短,但配上音乐的孩子们的朗读舒缓轻柔,让人听了不由得暗暗赞叹。

  三、游戏

  孩子有很强的好胜心,孩子是需要激励的。课前我就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比赛游戏:“今天呀,老师想和一(3)班所有的同学比一比。”在宣布比赛规则的同时,等于让他们进入了一个竞争的情境,同时也是给孩子们一个正面的引导,引导他们上课应该怎么做,学习应该如何学。孩子们的.好胜心理让他们个个都竭力制约自己,一堂课下来都不用我怎么去维持纪律,效果非常好。

  在识字环节当中,我也用了一个猜字小游戏,我猜,让他们评判。我故意猜错一些字,也故意做出惊奇的样子,让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认字的热情、效果也是非常的好。

  四、手势

  情境无处不在,一个小小的手势也可以创设一段情境。语文天地里有好多的“金钥匙”,对孩子们语文知识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如何在课文的学习当中强调、巩固这些“金钥匙”,其实有时一个小小的手势就行了。如在要求孩子们边读边想象时,我伸出手,说:“来,给你们这把金钥匙。”一个手势就好像真的把金钥匙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也好像真的是拿着这把金钥匙在朗读,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巩固了学习方法。

  在文章的拓展部份,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从讲台上走下来,用手指着光洁的地板,装作惊奇的样子说:“哇,水田的水这么清呀!还照到了什么呀?”孩子们也从刚刚开始的惊奇转到兴趣盎然,纷纷地把自己的想象说了出来,还按照课文的样子做了一首小诗,并且是毫不费力。

  一堂课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我没有费尽心思去维持课堂纪律,没有疲惫不堪地拉着孩子们顺着我完成我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背诵了课文,识记了生字,发挥了想象,还巩固、掌握了不少学习方法,我想,这无不是情境教学的巨大魅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1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更是他们的至爱。要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妨采用游戏的形式。在巩固课文内容时,可根据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投其所好,设计有趣的游戏,让他们在玩、说的过程中“悄悄地”学知识。

  本学期第一周在教学《春天来了》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春风轻轻地吹拂,冰雪渐渐地消融,小草偷偷地张眼,柳树慢慢地吐出嫩绿,桃花悄悄地露出笑脸等春天的迷人景色。为了帮助学生“消化”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我把描绘好的课文插图裁剪成天空、风筝、柳树、小草、燕子、桃花、河流和蜜蜂等几个部分,然后请几位同学上台挑选自己所喜欢的图片,边听其他同学读课文,边按课文内容拼图。看一看美丽的春景图,读一读和它对应的词语想一想春天色彩缤纷的景致,孩子们在愉快的`朗读中、驰骋的想象里,轻松的巩固了课文,憧憬春天的美丽。让学生拼好后让他们感受春天美的意境,再请个别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学生在这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中,轻松快乐地学习着祖国形象的汉字和优美的语言。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筋、动耳听和动口讲的训练,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提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2

  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教案,一节课下来,我发现现实非常失败,可以这么说,整堂课都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走的磕磕绊绊,相当吃力。原因何在?我对此进行了反思,发现我忽视了一个最重要最客观的因素——学生的知识准备。

  首先,学生对课文内容很陌生。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住在小山沟里的同龄男孩美丽而殷切的愿望,他在大树底下听妈妈讲新中国的首都北京的一些情况,北京城的美丽、庄严对于初涉学堂、牙牙学语的小孩来说,是神秘的,带有梦幻色彩的,是神圣的,是难理解的。它具有无形的感召力,具有无限的诱惑力,所以男孩跟妈妈说,多想去看看。

  一方面,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特殊心理——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小山沟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普遍没有看到过大山,甭说弯弯的山路,充塞在他们眼前的是无数钢筋混泥土浇筑而成的房子,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山——在小山沟男孩的眼里坐井观天,它虽然美丽但是阻隔着通往大城市的道路,而在现在的孩子们眼里,大山是一个稀罕物,能走进大山,与大自然亲近,那绝对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地域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孩子们的不同心理状态,换句话言之,如果把“走出大山,去看北京”,换成“走出城市,走进大山”,估计孩子们更能读出“多想去看看”这种殷切的感情来。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们生活普遍比较小康,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幸福与祖国的兴衰有关系,“祖国——中国”这两个词语在他们心中没有多少概念,即使你花很多的力气跟他们解释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生活对比,他们还感受不到。一年级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一年、一月、一个星期、一天这些具象的东西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他们不理解这是多长一段时间,基于这样的起点,你让学生怎么去理解祖国的一路坎坷,怎么去理解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对祖国不了解,对历史没概念?学生情有何处发?怎么能受到爱国熏陶?这就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根本就不认识,不明白,而你非得问他:你喜欢它几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喜爱之情!

  其次,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在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瞬间(短时)记忆占优势,但时间一长易忘,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家校配合,学校里学的东西回到家以后,马上复习巩固,增强记忆,这样第二天学习就轻松了。然现在很多孩子们的学习问题就出现在“回家”复习巩固这个环节上,学习很大程度上成了同龄人之间比拼瞬时记忆!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好到哪里去?学生连字、词都读不好,好多字词都不认识,怎么去读好句子,而且还要带着问题去读,去理解课文内容。!

  因而在总结课堂,反思教案并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我形成了上述的新教案。希望通过下一堂课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天安门——祖国的美好河山,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并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打通了课堂的局限将学习活动扩大化,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3

  学习了22课《青蛙搬家》一课,我问学生:“青蛙掉下来后会怎样呢?”在进行了一会儿讨论后,大家发言很积极。徐博迫不及待地说:“大雁看到青蛙掉下来时,一定会飞快地接住它的。”

  高鑫龙大声的说:“它掉下来会摔死的。”一些同学说:“草原上都是软软的草,摔不死!”米欣宇说:“青蛙正好掉在了蒙古包上,被人们救了。”陈羲微笑着说:“青蛙也可能正好掉进了湖水里,没有摔死,他们找到了一个新家,它知道自己错了。” “说不了,落在了飞机身上……”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少丰富和胆大啊!这些充满智慧火花的语言是我所没想到的。这些透着爱心的`想法让我也为之赞叹。让我再次体会到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是灵动的,开放的,引导的课堂,孩子们更喜欢在语文的大课堂里展示自己,我没有理由阻止他们的冲动,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去创建和营造这种学习氛围,语言情境,让孩子们走进去快乐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4

  太阳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可是不同颜色的四个太阳,却是学生见所未见的。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结合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适时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促进语言内化,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抓住文章内容充满童趣、语言简洁、优美的`特点,围绕着“动脑筋,有创新”设计教学,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

  在课文学完,我设计让学生画画,表达交流,把美术、音乐和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的良好结构。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就是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为写作打好基础。本次的打电话更是贴近生活的一个知识点。课堂上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同实物一样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同时还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有条件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为他们所熟悉、所喜爱的游戏或以学生间语言交流为内容的表演、简单的对话等,也可以学生间的互助为主要内容进行表演,或根据课文内容演绎出来的情景剧等,形式可以多样,只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就行。

  优点之处:

  1.教学口语交际《打电话》时,我采取了课堂表演的形式:首先出示电话实物,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提出要求。然后请一位打过电话的同学拿出自己的'电话,老师开始拨号,接通后与学生对话,师:“喂,你是某某吗?”生:“对,我是某某,你是哪位,请问找我有事吗?”师:“我是张老师,请你叫你妈妈明天早上到学校来一趟,我有事找她,好吗?”生:“好的,张老师再见。”师:“再见。”通完话后,学生对通话内容进行评议,使他们明白打电话一要注意礼貌,2.现在很多的是智能电话,让学生区别座机与智能机之间的不同。

  3.本节课老师注重语言简洁、易懂。这种以课堂联系生活,从生活还原到课堂的互动形式,不仅能使知识活学活用,也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新鲜感和亲切感。

  不足之处:

  表演过多,理解内化就可以,没有必要每个人都走一遍。浪费时间。

  改进措施:

  口语交际的练习,要注重学困生的锻炼。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1-11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03-29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04-08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4-16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总结05-08

一年级下册语文棉花姑娘教学反思03-29

一年级下册语文《棉花姑娘》教学反思02-09

人教版下册语文《静夜思》教学反思01-27

小学语文下册的教学总结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