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7 05:12:22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通用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通用3篇)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1

  《独坐敬亭山》一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世态炎凉,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也正因如此,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体会诗中的思想内涵,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李白坐在敬亭山上、与山相对而望的的.画,带领学生从图画入手,结合咀嚼语言,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但由于我的点拨不够到位、深入,学生品味诗歌意境略显得不够深,造成后面学生体会李白的孤独之感时味不浓;再到后面体会“相看两不厌”这句诗的意蕴时,由于我引领学生体会过深,学生很难接受。

  这节课让自己满意的是让学生作画,让学生自画自悟,去体会“去”和“尽”的意味;通过联系生活感受为何“两不厌”。

  课后,老教师的点评,一下子让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许老师为我指出这样一条道,那就是要从这首诗找出一个诗眼来。抓住“独”这个诗眼,先从题目感受“独”,再从前两句深入体会李白的孤独。而后两句要带领学生去细细品味李白的不孤独,在一般的教学中,学生能停留在“因为和山成为知己,所以李白不孤独”的理解层次上,但怎么往深里挖掘,感受李白的不孤独,这就要引导学生在语文知识当中做文章了。让学生理解“厌”意思上的古今差异,并让学生用现代语言来解释,由此把“不厌”讲深、讲透;再通过我们现如今在不断地吟诵着李白流传千古的诗文,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认识了李白,李白有何孤独。这样层层深入,对“从独到不独”的理解一下子就上升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次公开课的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让我收获颇多,尤其是老教师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点评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那就是无论怎样教,首先要做到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更新自己的头脑,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其次教学要不断地联系生活,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让我们能真正做到智慧地教语文,而学生能智慧地学语文吧!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2

  古诗是主观性最强的艺术,它使一切生活的影子浸泡在情绪的流波里,是诗人自己独特的情感宣泄。因此,学习古诗不能脱离作者与时代去凭空解读作品本身。每讲一首古诗,总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特征,风俗等。或是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是上课时老师对作品、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这对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感悟诗情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由于课前没有让学生查找有关这首诗的资料。因此,上课时,我直接介绍此诗的时代背景,包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也告诉了学生。说完之后,我就觉得不对劲,不应该先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情感,可一言既出,无法更改,只好按计划进行。学习古诗,首先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感觉,只有获得初步感受,才能更好地为理解古诗的意思打下好基础。然后,通读古诗,要求学生流利地朗读全诗,做到不漏字,不读错字。通读古诗之后,学生对古诗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让学生借助注释或字典理解古诗的意思。由于这首诗的诗意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诗的大意。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感悟诗情,也就是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可刚上课时,已告诉学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怎样让学生感悟诗情呢?一时慌了神,想不出好的'方法,最后,我直接说:“这首诗既然表达作者孤独之情,那么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学生再读诗,找。学生很快发现题目中的“独”,诗句中“孤,相看,只有”这些词中都能体现出作者孤寂的心情。这样学习也能让学生有比较深的感悟。

  课下与同级老师交流时,一位同级的老师说,她把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放在感悟诗情中介绍,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她的一句话惊醒了我,这样的安排可谓妙些,更有效些。与他人相比,自己在安排资料时有些操之过急。虽然自己的方法笨拙,但也受到了成效,不免对自己的教学有些庆幸。对于古诗的教学,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方法进行,只要有效都可以去试试。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3

  这几个学期都要上古诗的课文,在教材的理解和课后的反思中,时常感觉到古诗词中的这些意象是值得我们去推敲的,很多教材理解的突破口和关键就在这些意象中。

  这个学期开篇第一课就是《古诗词三首》,在备课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去思考了一下《独坐敬亭山》中的意象所承载的含义。在教学《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时,我在学生介绍完李白的相关资料后,又补充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这是理解本诗的一个背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诗中所写的那种“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在分析诗句时,通常是把“众鸟、孤云、敬亭山”这三处意象,归为体现了李白孤独的心情的载体。进一步深入理解,很多人(教参)是把“众鸟”和“孤云”的“动”和“敬亭山”的“静”加以比较,以此认为李白写此诗的心情是去“动”入“静”,在孤独之中享受这一份的静”。

  为了理解本诗,很容易就能提取“众鸟、孤云、敬亭山”三个意象。在教学上,用“敬亭山的风景很美,为什么李白开头不写美丽的树木花草,而是选择写了‘众鸟’和‘孤云’?”作为大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两种意象的不同。有学生比较敏锐地说出了两种意象的动静之差,和在数量上与树木花草的比较上多少之差。进而抓住第二行“孤云独去闲”的“孤、独”和诗题中的“独坐”来理解作者的心情比较孤独。应该到这里的理解是很常规的一种理解。

  可是这里的“孤、独”真的就是写出李白内心的孤独吗?如果是这样,李白为什么用“闲”来形容孤云飘动的形态,悠闲自在地飘动的云即使是孤云也是看不出孤独的。有人理解为“鸟尽云去”之后周围很安静了,体现了李白一个人的孤独。也有人认为这里的“众鸟高飞”和“孤云闲去”是用来反衬李白的`孤独,因为“众鸟”和“孤云”不会看李白,更不会和李白“相看两不厌”。

  往深处想,鸟和云甚至连同山,自然是不会看人的,只有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来看。李白选择敬亭山,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这些稍纵即逝的、高高在上的鸟和云,李白是不喜欢的,他看重的是自己的才学和敬亭山的美景一样能得人欣赏,流芳百世。李白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是一股“傲气”,细细品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孤傲”!独坐敬亭山,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敬亭山上,而是饱含了一种“独独地认定”在里面。

  在教学中,虽然学生未必能体会到这么深,但是,抓住古诗的意象来理解全诗,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03-07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05-08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0-13

独坐敬亭山教后反思10-06

独坐敬亭山作文01-03

独坐敬亭山教案01-22

《独坐敬亭山》教案03-08

《独坐敬亭山》教案03-04

[精品]《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2-13

独坐敬亭山教后笔记与反思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