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翠鸟》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翠鸟》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翠鸟》教学反思1
《翠鸟》这篇课文语句丰富生动,不乏诗情画意。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的需要,适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我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想想它美在何处,并让学生把优美的句子读出来,结合课文中翠鸟的图片体会到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精致地刻画了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的美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亲身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的优美形象,进而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要学习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按照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顺序来具体介绍。我由图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口头描述翠鸟的外形。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描写,找出作者的描写顺序,体会文中的优美句子及这样写的好处。
《翠鸟》教学反思2
教学是一门艺术。本课的教学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教法适合教材特点及儿童心理特点。教师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很好地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学生学得轻松而又扎实,既培养了阅读能力,积累了语言,又学到了写动物外形的方法,锻炼了习作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象直观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本文的语言非常生动,描写也很形象,可同学们对课文的主角————翠鸟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思维形式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一只鲜活的翠鸟呈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区分出了众多的颜色,体会到了作者语言的精妙。
2。读写紧密结合
读写结合是传统的中国语文教学的精华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好路子。西汉著名的辞赋学家杨雄曾云“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翠鸟》这篇课文的第一段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描写动物外形的例子。针对教材特点,教学这一段时,教师把着眼点不单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而是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学到了习作方法,促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
3。充分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成功的朗读可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积累语言。《翠鸟》这一课,语言生动而准确,字里行间都透着作者对翠鸟的深深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层次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读的训练:首先初读——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默读——理清写作顺序,然后研读――抓住各部分特点,最后赏读――感悟美的语言。
4。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古希腊生物学家、教育家普罗塔弋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避免了生硬的说教方式,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用了很多方法,搜集了很多课外资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思考,“点睛之笔”疏通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同时又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自读质疑,到理清顺序,到抓住特点,再到欣赏总结,直至最后的迁移写作,教师“导”得自如,“导”得有力,而学生则始终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读书、思考、表达,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学堂。
《翠鸟》教学反思3
昨天上午讲了《翠鸟》一课,首先我让分自然段,目的为了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由于单元整体识字课已经把生字、生词全都解决完了,所以在分段读文结束后,我直接抛出的中心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欢翠鸟?”请同学们边默读边动笔画出相关的。在学生自主5分钟后,开始进入小组合作的环节,即把你画的句子和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并说一说画这些句子的理由。学生们大都画出了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形容翠鸟速度之快还有希望翠鸟能够多做停留的句子,这些都能够体现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可在我巡视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画出了“我们真想抓一只翠鸟来饲养”这句话,而且他们几乎都是最先画的这句话,我自己可从没想过这句话说明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我甚至完全忽略了这句话。
孩子们的第一次交流汇报很成功,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能够很好的汇报文中相关语句,也能够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和想法了。当一个同学汇报到“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句话的时候,我没有反对,而是顺势抓住时机,“现在我们就进行第二次交流讨论,讨论一下这句话到底是不是说明了作者对翠鸟的喜欢?”这次的交流比第一次更加热烈,显然孩子们完全放开了自己去谈内心的感受,在汇报的'时候,有的说“我认为这句话是说明作者对翠鸟的喜欢,因为他想捉一只来饲养,就是想天天看着它,就因为喜欢,所以才想天天看。”看,表达得多完整。陈墨接着说:“我觉得也是作者喜欢翠鸟,因为他说我真想捉一只,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多么想啊,作者喜欢翠鸟的程度是多么深啊”听,他能通过抓重点字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多好!在孩子们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觉得孩子们说得确实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我说:“从作者的角度看,他想捉翠鸟来饲养,说明他很喜欢翠鸟,可是从翠鸟的角度想,如果它被捉回去饲养,对于翠鸟来说……”孩子们说:“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翠鸟会生活的很不快乐。”孩子们能够自主学习、自由交流、勇敢表达,并且能够把文本体会得这么好,我觉得这节课可以圆满的落下帷幕了。或许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语文课,简单、清晰、明了、学生学得透彻、说得明白,这就足够了。
《翠鸟》教学反思4
【1】《翠鸟》第二课时,重点是《翠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举一反三。抓住重点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然后再把体会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后我作如下几点反思:
一、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他们可以采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采用画图来理解课文,可以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又何必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一二一,齐步走”呢?
二、通过这次讲课,我明白了,品味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读也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理解到位了,才能读出感情,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的设计太求全求完整,这一节课,既读又写,时间上显得紧一些,所以读的不充分,读的不到位。读写结合在时间的划分上是不定的,不一定一说读写结合,当堂就得写,但是阅读一定是为写服务的。在这一课学完之后,也可以是抛砖引玉拿出另一篇文章放给学生,这一篇文章可能是与刚才学的文章是表达相似的,也可能是选材相似的,也可能理解的方法是相同的……让学生把学到的运用于另一篇文章的理解。
【2】第六册5课《翠鸟》一文,备课中考虑到对于翠鸟这种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小鸟,学生们知之甚少。针对本课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决定采用网上下载的课件,结合挂图和若干鸟类头饰,并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资料。
课堂中,感到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然后分组交流的完成为学生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适宜的空间,汇报交流中指导学生注意语言准确与生动,培养了想象力与表达力,如出示两组句子,每句较之前一句都多一个“形容词”,这样写的作用让学生观察,读中比较体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抓翠鸟外形美、捉鱼本领高这两部分时,我适时播放了色彩艳丽、富有动感的画面,借助了画面由爪子→头部→背部→腹部,颜色不断叠加,呈现了五彩斑斓的羽毛变换,同时配以小鸟清脆的`鸣声,朴棱着翅膀箭一样捉鱼疾飞的身影,鱼儿机灵吐水泡的声音,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理解上的难点,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感受到了翠鸟外形的艳丽之美,而且极好地体会了翠鸟“钓鱼郎”的美称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孩子们饶有兴趣之时,我的一句:“你们喜欢翠鸟吗?原意背下来翠鸟的美丽和它捉鱼本领高的描写吗?”学生们齐声“愿意”继而兴趣盎然地背起来,全然没有了畏难情绪和被动状态,而此时我依然用课件演示外形分环节画面,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这种分层指导课后效果得到检验,绝大多数学生均能背诵下来。
教学中,尤其是讲读课文中,我认为课件适时地引入,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读书时的情感投入,确实起到了上述作用。
《翠鸟》教学反思5
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主题为“爱护周围环境”,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为环保做出自己的努力。《翠鸟》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时机警、敏捷的特点描写,最后归结到对翠鸟的喜爱,层次非常清晰。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爱鸟的情感。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及方法,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难点是抓住动物特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有顺序的描写。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了
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将学习内容生活化、情景化。
2.启发式讲读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划划、议议,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3.品读领悟:引导学生谈个人对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将用四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看图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了解鸟之外形及活动特点。
四、扩展延伸,陶冶情操。
我设计的板书,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根据它更好的掌握文章的结构,有助于训练目标的达成,并且在学习课文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强化激励机制,提高课堂效率。本人在授课过程中还纯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我将虚心学习。多谢!
《翠鸟》教学反思6
《翠鸟》一文中,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等,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我的'教学活动反思如下:
一、比较可取之处是:
1、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在要求学生仔细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教学始终保持师生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老师处处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活动进行中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崇尚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价值都得以体现。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1、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
2、小组合作学习时时间较短。
3、启发式教学运用得还欠缺。
4、板书不够十分简洁明了。
三、改进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对有的学生有分散注意力现象时能及时的利用巧妙艺术婉转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或注意力调整过来。
2、小组交流的方式方法还需要磨合,还需要指导。
《翠鸟》教学反思7
《翠鸟》是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二、三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在教学中,我紧抓三步:
1、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除了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以外,段的训练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在段的教学中,我抓住一至三自然段为重点,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在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前,引导学生回忆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时,作者的'写作顺序,而后放手学生自读,带着问题,往往比“空读”要有实效。以读导悟,只有学生读准了,读会了,才会去思考,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理清写作的顺序,抓住各部分的特点,最后达到感悟升华。
2、抓住学生思维成长规律,促表象思维为理性思维,读写结合。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但生活阅历比较浅,所学知识有限,思维特征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课第一自然段对翠鸟外形的描写虽然栩栩如生,但因学生从未见过翠鸟,所以仅凭文字介绍依然无法使翠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至于习作训练,学生虽有尝试的兴趣,但因刚开始接触,缺少方法与经验,写作前往往不会观察,写作时抓不住主要特点。
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逼真地展示翠鸟形象,突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和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针对教材特点,教学这一段时,教师把着眼点不单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而是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学到了习作方法,促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
3、积累很重要。学生每学完一篇文章,我总会强调他们的词语积累,比书写,比正确率,比谁找的和老师找到的最多。以此促进学生词量的积累。
《翠鸟》教学反思8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情趣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从学生的思想、感情、愿望的角度来理解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泼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求。语文情趣的培养,还要让学生懂得一篇文章的“情”在哪里,“趣”在何处。于永正老师教学的《翠鸟》一课在这些方面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扣读导悟,读出情趣
于老师非常重视小学生的朗读训练,其训练技巧颇有独到之处。
第一,善于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师:同学们,《翠鸟》一课预习了吗?谁知道“翠”是什么意思?
生:“翠”,就是绿色的。
师:为什么叫“翠鸟”呢?预习时,你把书读了几遍?(“三遍”、“四遍”、“五遍”)
师:生字都认识了吧?
生:认识了。
师:把生字解决了,了不起!谁愿意把课文读给我听听?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给大家一些时间练习读读好吗?
生:好!
“把生字解决了,了不起”是对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的肯定;“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给大家一些时间练习读读好吗”则提出了更高的练读要求。同学们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自然积极地认真地练习读书。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生读略)
师:读得非常好!你把翠鸟的特点读出来了,可以看出你非常喜欢翠鸟。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比一比。都愿意比。哎,你为什么不举手?
生:读得不好。
师:谦虚。大胆地试一试。
(生读: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师:听你读第一句,就把我惊呆了,看来,我差点上了你的当。你对翠鸟的感情多丰富!
“褒奖”加“激励”,双管齐下,又给学生积极读书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善于扣读导悟。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
师:哪位同学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师: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生读: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师: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同学们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
师:谁来读一读老渔翁说的话?
(生读: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这它很不容易呀!)
师:我听你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于老师读读,猜猜我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
生:您这个老渔翁有九十多岁了。
师:同学们都当一回九十岁的老渔翁。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同学们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我听你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于老师读读,猜猜我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于老师用戏剧的语言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然后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学生初读不但做到“正确、流利”,还做到了“有感情”,这得益于于老师的点拨艺术——激情、激趣、导读、导悟。
二、以画见悟,画出情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语文情趣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有所依托方能显现出来。于是,于老师设计了师生画翠鸟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喜爱翠鸟吗?喜欢画翠鸟吗?
生:喜欢。
(老师与两名学生在黑板上作画,其余同学在本子上画翠鸟)
师:我们三人谁画得像?
生:老师画得像。
师:这两位同学画得也不错,是属于想象中的翠鸟。
师:谁愿意把翠鸟的样子介绍给大家?要想介绍好应把第一自然段记好。同学们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看书上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翠鸟的外形的?
生:书上先写了翠鸟的爪子,接着写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然后写翠鸟的眼睛,最后写翠鸟的嘴。
生:这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写的。
师:看书练读,要读进去,要静心读,不要浮躁;读熟后同桌同学练说,相互纠错。
师: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到前面介绍翠鸟,一位主讲,一位当场外指导。
生:(用教鞭指图)同学们,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一双小爪子红红的。它的羽毛非常漂亮,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上面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衣。(师插话:“一连用两个‘衣’,不好听,‘衬衣’还是按书上写的说,改为‘衬衫’。”)一双眼睛非常明亮,红色的嘴巴又细又长。
师:说得真漂亮!谁再来说一下?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画翠鸟是手段,按顺序、有感情生动描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则是目的。让学生画翠鸟、描述翠鸟的意义有三: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三是训练说的能力。
三、虚拟情境,说出情趣
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我们看看于老师别出心裁的移情设计。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爱翠鸟,想不想当翠鸟?
生:想。
师: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想采访你们,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的人民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生:愿意。
师: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怎么回事?书上怎么说的?
生:我们鸣声清脆。
师:大家叫叫我听听。(学生高兴地学着鸟叫)
师:你们的嗓子那么好,给我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好吗?哪个翠鸟愿意唱?
(生唱:天晴朗,兰花朵朵绽放;闻花香,想起我年幼时光……)
师:果然名不虚传。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捉鱼的本领很强,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捕鱼的?
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等待小鱼露出头,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
师:为什么一动不动?
生:怕惊动小鱼。
师:有什么证据说明你们飞得快?
生: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师:各位翠鸟,我想到你们家做客,树上找不到,草丛中也找不到,你们的家在哪里?
生: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实践表明,这种采访调动并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含英咀华,诵出情趣
读文章,善于含英咀华,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神韵和精髓,赏阅文章的美感所在,同时,也才能不断陶冶自身的语文情趣。
师:通过采访,我打算把你们写一写,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有现成的文章吗?
生:有。
师:谁能声情并茂地读给我听听?请同学们再认真练习诵读。
此次读书训练属于积累层面的诵读训练。这样假戏真唱,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内化课文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不难看出,于老师训练学生积累语言是有所为的积累,更是情感化的积累。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一堂课可以看出教学中的精彩艺术。透过于老师教学艺术的七色光环,我们发现支撑教学艺术的基石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冷静地反思我们的教学,导致学生厌学的致命伤是老师以成人之心度儿童之腹,以成人的心理需求代替儿童的心理需求。于老师则不然,他蹲下来看学生,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心去体验世界,自觉地与自己的教育对象“相似”。他引导学生学翠鸟叫,学老渔翁说话,画翠鸟;他让“翠鸟”们学唱人类的歌曲,读他们写出的文章……所有这些万变不离其“读”,以读为本,以画、说、演等促读,走读书内化之路。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于老师是成人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
《翠鸟》教学反思9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翠鸟》第二课时,重难点是翠鸟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抓重点句,重点词,重点字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翠鸟的行动敏捷的特点,并让学生联系翠鸟的外貌描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翠鸟行动敏捷与翠鸟本身的各部分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让学生从真正的意义上理解翠鸟行动敏捷的特点。在教学时,为了完成本节课的目标,我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上出情趣。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那么我认为情趣就是语文教学的催化剂,教学中,我以学生自己涂色的翠鸟图进行导入,学生对于自己涂色的翠鸟格外的喜欢,让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翠鸟并在全班进行介绍,上课伊始就把学生带入一个人文味道浓厚的课堂,学生在介绍翠鸟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翠鸟,帮助学生复习写作的顺序,而这个翠鸟图也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在下面理解翠鸟行动敏捷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路拉倒现实当中,让学生从生活层面上理解翠鸟行动敏捷是与翠鸟本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整节课,我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我让学生先自主默读第二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翠鸟的行动十分敏捷,用~~~~画一画。然后小组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后,学生更能深灰体会到翠鸟的行动如何敏捷。
从“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飞着飞着,一眨眼的工夫,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句话当中,通过“贴着、疾飞”这两个词可以知道,翠鸟飞行技巧的高超,疾飞,说明翠鸟飞行的速度极快,在这么快的速度下还是贴着水面飞,可见,翠鸟的飞行技巧高超,从而衬托出翠鸟的行动非常敏捷。通过“一眨眼、轻轻地”,这两个词,可以体现出翠鸟飞行的动作十分敏捷。一眨眼,2秒钟,翠鸟就“轻轻地”落在了苇秆上,这个轻轻地,可以体会出翠鸟飞得这么快、这么急,都没有一丝累意,还能轻轻地落在苇秆上,翠鸟的动作敏捷。
又如:尽管小鱼是那样的机灵,只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吐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通过“悄悄、难以逃脱”等词,我知道不管小鱼怎么的不出声响,还是不能幸免遇难。说明翠鸟不仅有锐利的眼睛,还有敏捷的速度。这句话当中“尽管…只”这个关联词我体会到,这句话通过小鱼的无比机灵,可还是无法逃脱翠鸟的捕捉,反面衬托出翠鸟的动作的敏捷。
还有“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这句话中“隐约可见、蹬开、箭一样”这几个词,我体会到,小鱼似有似无的'时候,翠鸟就行动了,蹬开苇秆,像“箭”一样,可以想象翠鸟的速度是多么的快。
文中最后一句“刹那间,它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通过“刹那间、叼、贴、还在摇晃及还在荡漾”这几个词,我体会到翠鸟捕鱼速度之快,鱼被捕走了,翠鸟往远处飞走了,但是翠鸟出发时蹬开的苇秆还在摇晃,鱼儿被捉走了,那的水波还在荡漾,可见,翠鸟捕鱼这个过程是多么的迅速,行动是多么的敏捷。
三、读学结合,增强语文味道。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学生的交流以及讨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翠鸟行动敏捷的特点。紧接着,我为了强化学生对于翠鸟捕鱼的深刻理解,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填写翠鸟捕鱼过程当中的动词,并让学生联系自己手里的翠鸟图,说一说,翠鸟捕鱼动作之快与翠鸟本身的身体特点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层面上理解到翠鸟行动敏捷的特点。学生经过一番理解之后,我让学生看了一段视频,了解翠鸟捕鱼之快,并自己进行了配音朗读,我觉得我亲身朗读,读出翠鸟的行动敏捷,读出我的感受,同时也在感染学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看的入神,我觉得这是一堂语文味浓厚的课堂。
最后,我用一段翠鸟生活特点、捕鱼之快、捕鱼特点的课外知识进行引读,我引学生读相关语句,让学生也能够向我一样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四、理解情感,升华
我把学生带入一种喜欢翠鸟的氛围当中,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这只翠鸟吗?学生答喜欢,那么小作者和你们一样,小作者是什么想法?“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小作者是真的想捉吗?学生由此理解了作者的感受。
五、优势与不足
优势:
1、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将读与说进行了结合。
2、导入新颖,学生自己涂色的翠鸟图,不仅是上节课的一个复习,也是本节课的一条线索。
3、教师自己配音当场大胆范读,把学生带入翠鸟捕鱼之快的情景当中。
4、引读,我将翠鸟居住特点、捕鱼特点进行教师自述,让学生读文本,让学生将现实与文本结合,上出一节具有浓厚语文味道的与阅读课。
不足:
1、学生的交流并不是那么的深刻,今后还需进行探讨。
2、与翠鸟图进行联系时,学生对于翠鸟的各部分特点与翠鸟敏捷的特点并没有准确的勾连上,我觉得让学生自己去画,可能效果会更好。
3、学生交流的并不深刻,在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学生质疑不多,可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并没有领会到学习的方法,思路不开阔,可能是预习不到位,可能在交流中有一些迷茫,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效果。
《翠鸟》教学反思10
《翠鸟》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翠鸟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一刹那之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
《翠鸟》教学反思11
翠鸟教学反思《翠鸟》是人教版第6册第5课的内容。作者对翠鸟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是本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作者在描写翠鸟的外形时,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翠鸟的“漂亮”,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然后再把体会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在教学时,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一、画出情趣,展示并交流我课前设计了让学生给翠鸟上色和课上介绍翠鸟外形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兴趣浓厚,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翠鸟形象。让画翠鸟的学生展示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按顺序具体述说翠鸟的外形。其它学生评价作品的同时,也必须依靠书本落实到每词每句,这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看着提示,介绍翠鸟的样子,练习说一说,这也正是让学生脱离课本的背诵,这比干巴巴地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谁能背诵下来巧妙得多。
二、读出情趣,在读中想象
在教学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时,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翠鸟外形的美丽和行动的敏捷。然后再充分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读的过程中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机灵”,在朗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通过这次讲课,我明白了,品味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读也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理解到位了,才能读出感情,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
《翠鸟》教学反思12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随着情节的开展。我提出“如果你是一只翠鸟,你觉得你什么样?”一个“你”字的发问,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对形象的猜测。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你”字的发问,引导学生进入了作品的情境。产生了换位移情的功效。随着对文字的感悟,丰富了教材的.内涵。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元解读。
语文科学的独立之处在于它不象教学,有一个标准答案。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丰富的,对每个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的深度、广度是不同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所以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学完《翠鸟》一课后,学生可以有多种体会,如认为翠鸟可爱,要爱护翠鸟,自己要努力学习,快长本领,去研究翠鸟……在课尾我设计了一个富有艺术性的环节:“此时,你对想捉翠鸟的想法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翠鸟,你想对那些想捉你的人说些什么?再次换位思考,使学生的情感由感性(对翠鸟的喜爱)到理性(爱护益鸟,保护大自然的升华,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翠鸟》教学反思13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板书课题翠鸟。)
2师: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教师: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朗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含生字的词语,对照注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积累词语
(1)字形辨析。
“衬衫”均为衣字旁;“漾”字是左右结构。
(2)生字扩词,丰富词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自学提示学文,先独自思考,再与小组讨论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1)“开火车”读课文,并分别说出各段段意。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学生汇报自学的'收获。
(3)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3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提示: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动作敏捷。)
《翠鸟》教学反思14
记得曾在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实践反思=成长。在教中反思,在学中反思,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收获。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反省,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概括,不反思,他就很难不断提高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也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我一般会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撰写自己的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的反思。我在每次数学课结束时,都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回味。我认真思考哪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没有掌握,哪一个知识点讲的不是很顺利,哪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很好地解决。通过长时间坚持,我发现自己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并对教学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思考。例如我教的是两个班的数学,常常发现不论我课前做怎样的准备,讲完两个班课后,总感觉第二个班的课,总比第一个班强,原因就在于每上完第一节课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在处理某些问题的方式上都会作出调整,从而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课堂上的疏漏、失误,在下一节课都会加以关注,经常性的反思,把这些“智慧的火花”记录下来,并进行探究和剖析,确实使我的教学少走了许多弯路。
2、作业效果的反思。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错误,师生都应积极关注,要对错误进行反思,分析错误的根源,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吸取教训,以提高解题能力。小学生数学作业出错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认真分析这些错误的原因,概括起来: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不科学,讲课步骤与思路不清晰,没有把握住重点、难点,作业要求不规范等;二是学生听课不认真,对学习的知识不理解,课堂知识没巩固,影响了新知识学习,或者做题步骤不规范,审题失误等。面对小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让他们明了错误之所在,知晓错误的原因,从而真正获得正确知识。
下面请允许我以一个教师的视角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计算错误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平时我们在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同事们抱怨:“这些题,我都评讲好几遍了,强调了又强调,可是这次考试,错的`人还是很多,这些学生真是没法教了。”其实试想想老师讲得多,讲得透,学生就能听懂吗?就能真正理解吗?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对于学生的错题,教师只注意娴熟地解题,却不重视学生错误思维的过程疏导,学生就悟不出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即使课上听懂了,课后遇到新题型便又无所适从,以致错误再犯。
不要说不认真计算错误是学生的通病。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计算时,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将会出现错误。例如当学生学完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后,有部分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学生依然先算前面的加法,再算后面的乘法。我一开始也会认为是学生在计算时粗心,不够认真,因此要求学生上课要如何如何地认真听讲,练习时要如何如何的细心。可是如果仔细分析他出错的原因,就会发现并不是来自粗心,而是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只是机械地模仿以前所学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知识。因此,在要求学生订正时,不能只要求学生“认真,认真,再认真。”而应先让学生对计算的结果进行质疑,然后再出示正确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明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这样学生在进行改错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错误原因,又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又如,在教学笔算除法时有的学生列了和加减乘法一样的竖式。笔算除法是学生系统学习除法的开始,在这之前,学生通过学习表内除法,已经初步了解笔算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此像这样的列式在他们认为也没有什么不妥,甚至在他们认为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虽然学生具备了口算除法的基础,计算结果也是对的,但这种计算方法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当我们要这些做错的学生进行改正时,他们是无法从算理上来解释错误原因的。我们要逐步引导他们分析,谈谈为什么除法竖式不能像加减乘法竖式那样写的原因,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当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教学工作,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都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找出错误规律,并加以解决,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总之,通过这几年来撰写使我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能将我在课堂上的意外收获、得心应手、一吐为快;它能把我的失误记载成文,作为前车之鉴;它能让感性的实践升华成理论性的经验,从而使我在教学中得到更深刻的历练……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
《翠鸟》教学反思15
上完《翠鸟》一课感受颇深,但归纳起来,大致可概括为“长文短教,主次分明;创设情景,内花表达;注重积累,多中求佳”具体表现在:
1、注重词语的积累比较:
刚开始上课,我就问学生:“刚才听老师讲课时,我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翠鸟,你最喜欢它什么呀?”当学生说道羽毛鲜艳时,我又问“谁还喜欢它羽毛颜色?你还能换个词形容形容吗?”学生有的说“好看”、有的说“漂亮”、有的说“五颜六色”、有的说“色彩斑斓”、有的说“五光十色”、有的说“光彩夺目”……我又说:“你们的词汇真丰富。那书中用的是哪个词?(板书:羽毛鲜艳)这么多词,作者为什么要用鲜艳呢?”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使学生知道哪些词可以形容翠鸟羽毛颜色的漂亮,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了词语,而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发散中,注重比较,寻求最佳。这也就是赵景瑞老师说的“在求同中求异,求异中求佳”。
2、注重结构上的详略安排:
《翠鸟》一课内容有三方面:一是样子、二是捕鱼、三是住处。而这三方面内容中样子和捕鱼又是重点,样子和捕鱼相比,翠鸟的样子又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翠鸟羽毛颜色十分鲜艳?好,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
翠鸟的颜色十分鲜艳
部位
特点
头部
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⑴你能不能对照你所画的句子填上这表格?试试。
⑵谁来读读你所填的内容?大家看看他填的和你填的一样吗?
⑶有和他不一样的吗?现在出现了两个答案,到底谁的对呢,谁来说一说?
⑷你们都和他填的一样吗?(每一部分的颜色各有特点,在颜色上点红点)很好,你们找的真准那。读读你的表格,你看你还能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句子、填表、读表,明确了课文的写法:先总写了翠鸟羽毛非常毛鲜艳,然后按照顺序又分写了头部、背部、腹部三部分羽毛颜色,每一部分都是抓住各自的特点围绕颜色鲜艳来写的。不仅如此还注重激发学生情感,通过比较句子、朗读句子使学生懂得翠鸟的头部还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部羽毛还像浅绿色外衣,腹部羽毛还像赤褐色衬衫,翠鸟的颜色真是太美了。而这些都是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这样使知识得到内化,使喜爱翠鸟之情得以充分表达。
在设计翠鸟捕鱼和住处时,我采用了略处理的方法。捕鱼处安排了向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自己的捕鱼本领。主要考虑应用在座各位老师的现场资源,使学生了解一下就行了;在住处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填表式的形式,也是一代而过。
这种结构上的详略安排,使教学内容主次分明了,使长文得到短教。
3、注重情景的创设:
在教学捕鱼和住所部分时,我注意为学生创设情景。比如在自学的基础上我是这样安排的:
通过你们的朗读,我知道你们非常喜爱小翠鸟。现在咱们都来当当小翠鸟,用自己的话把你怎么捕鱼的介绍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听。介绍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用上那些捕鱼动作快的词句。现在先练练,呆会好介绍介绍给老师们听。
准备好了吗?快下去介绍吧。哎,我跟你们说句悄悄话,别忘了让他们给你指点指点,看你是不是一只了不起的叼鱼郎。
咱们这些小翠鸟们,把自己的本领介绍的真是有声有色。谁愿意在班上给大家介绍介绍?(评:你的本领真高)
刚才一位热心的翠鸟给我发了一个资料,我现在能看看吗?
(放录象)
真是名不虚传。看到你们的本领,我特别想到你家去做客,行吗?
⑴行
为什么?
看他多热情好客呀。
⑵不行
为什么?
是不是不愿和我交朋友啊?
哦,我明白了,你们那么小巧玲珑,住的洞口又那么深,我这么膀大腰圆的,当然是进不去了。可你们知道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吗?猜猜。(失望)是的,我的心情就是这样,是不是只是这些?(出示课件)谁来读读?
4、选词填空:
希望
愿望
失望
到你家做客很不容易,我的.()无法实现。我()了,只好在你飞来的时候,()你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对了,这就是我复杂的心情,我想你们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
呀,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小翠鸟们“拜拜”
在介绍自己的本领时,我整个采用了情景创设,让学生自己当小翠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的本领。学生在班上介绍时,我还说:“看小翠鸟飞来了”这样学生们确实把自己当作了翠鸟,真的飞着走上来了。他们在介绍时当然是是很骄傲、很自豪。这样设计体现了课文内化,注重学生语言的表达,是适合语文综合发展的。
在体会“希望、愿望、失望”的不同用法时,我采用了选词填空的方法。填空前,我为学生设立了一个他们很有本领,让人羡慕;而我特别想和他们做朋友,到他们家去做客的情景。在学生回答能不能去他家做客的过程中,他家在哪,自然而然的让人知道了。继而我又创设了一个他们是那么高高在上,而我确实那么可怜兮兮的情景。从而让他们体验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后的失望和新的希望。这部分教学紧紧围绕“创设情景”展开。就在这节课的结束时,我还在说:小翠鸟们“拜拜”使情景教学一贯到底。
虽然如此,讲课中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方说,让学生到各位老师那里介绍自己的本领时,学生因为胆小、没有见过世面,出现了扭捏、扎堆、只到自己认识的老师那里介绍的现象。而我又没有及时改为组内介绍,只顾一味的鼓励学生大胆去介绍。这影响了学生内化课文的效果。今后在教学时应注意因势利导、见风驶舵,提高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另外在教学翠鸟羽毛鲜艳的环节时,读写结合联系的过于紧密,对于在读中感悟翠鸟羽毛的美稍显欠缺。今后应努力做到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情”,切记不把“情”字割断。
【《翠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翠鸟教学反思04-09
《翠鸟》教学反思02-24
《翠鸟》的教学反思10-15
翠鸟教学反思15篇04-09
《翠鸟》教学反思(通用6篇)07-04
翠鸟教学反思优秀(精选13篇)11-07
翠鸟课文反思通用11-26
《翠鸟》教学设计01-02
翠鸟教学设计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