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反思

时间:2024-05-22 13:54:32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

  中班数学活动《给春天的信》,整个活动设计考虑到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并且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我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抓住孩子的兴趣。活动设计结合季节特点,从孩子的生活情景“寄信”游戏导入,将教育内容始终融于游戏活动中,牢牢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激发了孩子参加活动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孩子的实践操作。在实施活动过程中,环环紧扣活动目标,十分注重让孩子在实践中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活动。

  3、考虑孩子的差异性。在材料的'投放上注重了生活化、多样化、层次化,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材料,并且让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游戏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保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幼儿玩“分信”、 “扑克数量归类”游戏效果较好。

  4、活动不足之处:玩“数物接龙”游戏,幼儿与按序排列混淆,出现了数与物接龙的错误,原因在于他们习惯按序排列,所以在延伸活动完成《幼儿画册》“给春天的信”的练习时,老师要准备比较大的、清晰的数物接龙卡,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发现接龙卡的秘密,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练习。同时在益智区中继续投放数物接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并且熟练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正确获得数感念。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2

  活动目标

  1.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2.会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3.能按数拿取相等数量的物体。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实物纽扣、树叶、珠子等一到5个,圆点卡片一到五个。

  2.图片一幅,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的数数。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自由讨论。

  教师:开学了,小兔要送花给我们小朋友。大家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一起数一数图中各种东西的数量(一辆小车、一只小兔、两个车轮、三个气球、四只蝴蝶、五朵花)。

  3.教师说图中的任一内容,幼儿出示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4.幼儿操作练习:按数取物。

  5.请幼儿观察篮子里的物品,说一说哪些可以放在一起数,哪些不可以放在一起数。为什么?

  6.请幼儿拿出各种实物,数一数,各有几个,说出总数。

  7.教师报数,请幼儿拿相等数量的物品。

  8.玩"手指游戏"。

  游戏开始,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拍拍手,藏小手(双手放背后)。你出"5"(教师伸出5个手指),我出"5"(幼儿伸出5个手指)。数一数。对不对?(幼儿点数手指,并说出总数。)对,对,对。(用同样方法,教师分别出示1个、2个、3个、4个手指,游戏反复进行。)

  9.完成幼儿操作材料《我会数》。

  (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

  提问:你们看见了什么?小猴有几只?

  (2)交代操作要求。

  提问:5只小猴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

  (3)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结伴相互数数对方身上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如:1个鼻子、2只眼睛等。)

  活动建议

  家长在休息日带幼儿外出活动时,可引导幼儿寻找周围的物体,进行数数活动。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3

  活动目标: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点数。

  2、能做到数物的对应。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带有秋天背景的七星瓢虫图片,课件《可爱的小瓢虫》、数字卡片、数字胸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手册《主题活动·可爱的小瓢虫》。

  活动过程:

  1、观看七星瓢虫图片,进入课题。

  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

  2、观看课件,加深认识。

  小结: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我们就叫它几星瓢虫,如二星瓢虫,四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等。

  3、游戏"我是小瓢虫"。

  规则:幼儿喜欢几星瓢虫,就去找相应的数字胸卡,取下来挂在脖子上,教师依次出示不同的数字,请相同点数的"瓢虫宝宝"飞到教师这儿来。

  4、完成操作材料,锻炼数物对应的能力。

  活动内容②:山林或公园真美(手工)活动目标:

  学会运用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进行小组合作的主题建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辅助材料,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引题。引导幼儿充分讲述山林里有什么?公园里有什么?即时小结山林和公园的景色、设施等,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小组建构事项。引导幼儿讨论,确定本组建构的主题内容,如建构山林可以有树木、野花、流水、房屋、小动物的.家等,建构公园可以有亭子、游乐场、湖泊、小桥、小路、草地、鲜花等。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建构任务,以及使用的建构材料。

  3、引导各组自主选择材料,分工制作,集中组合,共创作品。

  4、展示各组创作的作品,共同欣赏和分享。

  活动反思:

  幼儿对图片以及瓢虫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下座位或到处讲话,也能比较积极地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提示来做出猜想,大部分幼儿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表达欠缺完整性,但还是很值得鼓励和高兴的。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4

  活动目标:

  1、用英语认读数字1―10,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数字的用处大。

  2、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有数字的物品;

  2、电脑课件(打电话的情景)

  3、英语儿歌

  活动过程:

  一、 英语儿歌引出。

  提问:说说这首儿歌里有哪些数字?

  二、介绍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

  你收集的材料上有哪些数字,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此进行提升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食品袋上的数字代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药瓶上不仅有保质期,而且还有剂量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字,数字用处很大。它可以表示顺序、日期、时间等。如果没有数字,生活就会变得乱糟糟,甚至还会出事故呢!)。

  三、给“哆啦A梦”打电话,引出不同数字的排列方式。

  (出示三组数字相同但排列不同的电话号码,说说它们有什么秘密吗?怎么知道哪个是“哆啦A梦”的?)

  四、和“哆啦A梦”交朋友。 写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大声告诉“哆啦A梦”(人机互动)。

  附:英文儿歌

  One two one two go to the zoo , Three four three four open the door , Five six five six give me a ki , Sever eight sever eight put on my hat , Nine ten nine ten clap my hands 。 (此儿歌每句都要重复)

  活动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刚开始,我用了分礼物导入,先让幼儿对1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5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图片中多维度的AB模式。

  2、按范例复制并拓展复杂的AB模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配饰(领带、蝴蝶结各16个);图片(男孩、女孩头像);饼干(黄色三角形、粉色方形);碟子(粉色、黄色);围巾教具一份;体育器械(红、蓝梅花桩、拱门、跨栏、跳圈)。

  学具:围巾学具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到魔仙堡做客(复习AB模式)

  引:小魔仙邀请我们到城堡做客,我们要经过一条颜色有规律的路。请你观察是什么规律?

  ★教师引导幼儿按“男孩——女孩”顺序排队。

  二、出示图片,观察发现多维度AB模式。

  1、观察、发现图片中二维AB模式。

  (1)排队顺序及模式。

  (2)配饰排列顺序及模式。

  2、分享饼干:多维度AB模式。

  (1)饼干颜色。

  (2)饼干形状。

  (3)碟子颜色。

  三、操作活动。

  1、观察。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我的.发现。

  四、延伸,寻找生活中复杂的AB模式。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发现具有不同外部特征的两个模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即两组模式的符号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内在的规律是一样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自己与他人创造的模式,渐渐体会到模式的内在规律,渐渐认识到模式的表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用符号表示,也可以用动作、声音等表示。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感知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

  认识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活动室布置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

  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儿学具:包含有(没涂色)梯形的图画若干张、含有梯形的操作材料、不同的梯形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寻找、涂色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给每位小朋友发了一张含有几何图形的图画,让幼儿把图中自己不认识的图形涂上颜色。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中间距离是一样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图形像什么?

  (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3)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

  (4)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

  提问: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通过比较,简单的告知幼儿: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直角梯形。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等腰梯形。

  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定势。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

  3、通过再一次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活动室来了一些小客人,你知道这些客人那些是梯形娃娃吗?教师出示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幼儿从中找到梯形娃娃。

  (2)小客人说肚子饿了,想吃梯形饼干,小朋友能帮助他们吗?

  (3)先请小朋友们从各种形状的饼干中挑选出1块梯形饼干,举起来给老师检验。

  (4)再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梯形娃娃,并对小客人说:"请吃梯形饼干"。(教师在旁注意检验)

  此环节是我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的一个难点,给小客人喂梯形饼干幼儿得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请吃梯形饼干"。这里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跨越过去才能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底里得到满足。

  (5)让幼儿找一找画册8页中的`梯形宝宝,指一指,并说一说。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常见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1)让幼儿在活动室周围张贴的图片中,寻找梯形宝宝,先请一名幼儿找找、说说。

  (2)鼓励全体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梯形,跟同伴和老师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幼儿在找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找图形的过程中,让幼儿把梯形和其他图形分开来,这样很大程度上结合了幼儿对梯形的感性认识。

  失败之处:在找图形之后,我没有让幼儿直接拿材料出来折剪,而是让他们在梯形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寻找生活中的梯形,应该和长方形、正方形重叠起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梯形的一些特征,这样更强化了幼儿的感性认识。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7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相邻数》是中班教学主题三“我们身边的科学”活动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能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同时认识数字9。培养幼儿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我在设计这堂数学课程时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游戏为主,运用了三个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第二个游戏:“相邻朋友在哪里”;第三个游戏:“数星星”,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感受到、实践到,使他们自己体会和理解相邻数间的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场地也不局限于教室,而是运用到孩子们熟悉的各个环境中,如走廊、厕所等等,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相邻数。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8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圆形的基础上建构椭圆形,能区别出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

  2、能用一种颜色建构椭圆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了椭圆形和圆形、已学过插空心圆。

  物质准备:各色雪花片、范例。

  活动过程:

  1、观察圆形与椭圆形,区别其不同之处。

  出示空心圆形和空心椭圆形的范例

  提问:

  这是什么图形?他们有什么不同?

  2、讨论建构方法。(愿意用语言表示。)

  提问:

  怎样把圆形变成椭圆形?

  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尝试,将空心圆形变成空心椭圆形。

  3、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用一种颜色建构,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建构出蛋宝宝的手脚。

  4、评价。

  自由评价:向别人介绍自己将空心圆形变成空心椭圆形的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9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探索比较路线长短的方法,正确判断路线的长短。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

  【活动准备】

  数字印章,印泥,记录单,用四种不同颜色不同数量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而成的路线模型。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班的弟弟妹妹想找一条最长的路线进行跑步比赛,可是你们眼前的几条路线都是弯弯曲曲的,哪条路线是最长的呢?他们犯难了。小朋友,你们能帮他们找出这条最长路线吗?

  二、比较路线的长短

  1、出示路线模型,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里一共有4条路线,每条路线的长度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哪条路线最长?

  2、引导幼儿说出各自的想法及判断的理由,并针对不同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

  师:你认为哪条路线最长?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幼:绿色的路线最长,因为它最直。

  师:直的路线就一定最长吗?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你们还有什么看法?

  幼:蓝色的路线才是最长的,因为它弯得厉害。

  师:为什么弯的路线一定是最长的呢?红色的路线也是弯弯的呀?

  幼:我觉得黄色的路线最长,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最长的路线只有一条。我们随便看、随便猜可不行,一定要想个办法把真正最长的那条路线找出来。大家想想看,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出哪条路线真的是最长的呢?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反应给予不同的引导。例如对于那些反应迅速、已经找到正确方法的幼儿,教师可暂时不作任何评价,而是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面有难色、一时想不出办法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通过语言启发:“玩具身上的小孔能不能帮帮我们呢?”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

  1、说明要求。

  师:每组都有四个用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起来的路线模型,请小朋友按照记录单上的线段颜色,找到相应的路线模型,并比较它们的长短,把判断结果标记在与颜色对应的`记录单上。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比较长短的方法,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的记录单表明哪条路线最长,哪条路线最短?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2、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幼儿用点数玩具数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长短外,还可引导幼儿将玩具排直后直接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运用数量多少比较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

  3、提升与总结。

  师:你们帮小班的弟弟妹妹解决了难题,他们很高兴。但他们还想问问你们,下次他们再遇到因形状不同而导致长短不同的路线时,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出它们的长短呢?

  教师以弟弟妹妹的口吻向幼儿请教,一方面可以做到首尾呼应,激发幼儿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回顾与梳理活动的过程。

  【活动反思】

  一、主题活动的来源

  中班幼儿对物体多少、长短的判断,往往会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相对于弯弯曲曲的排列,整齐排列而且笔直的物体一定是更长的。针对幼儿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作出正确判断呢?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反复的探索,我设计了本活动。

  二、材料选择的原则

  在数学活动中,材料选择的恰当与否往往会影响甚至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一般来说,幼儿是通过操作活动材料获得相关经验的。因此,如果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能有效暴露幼儿某些认识的误区,又能在最后帮助幼儿获得正确认识,那么,这样的材料就能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因此,在设计该活动时,我选择了幼儿园最常见的拼插玩具,它是一个个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都能拼插连接起来。这一玩具的基本特点是,它既可以组合成直线,也可以组合成曲线。幼儿可以借助点数正方体的数量,比较发现用这种玩具拼搭出来的路线模型的长短。此外,由于这一玩具可以随意组合拼插,幼儿也可以将它们拼插成直线,通过直接的比较方法,凭直观分辨出长短来。

  三、环节设计的思路

  环节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由浅入深,逐步展开,以引导幼儿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该活动而言,教师应首先了解幼儿的一般认识,即:面对四条弯曲不同的路线,他们是如何判断其长短的。其次,针对幼儿认识上的误区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交流,确定判断的标准。第三,让幼儿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判断,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经验。

  四、活动过程的指导

  当我展示出由幼儿熟悉的玩具拼搭出的路线模型时,幼儿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了。面对四条弯曲程度不同的路线,幼儿在评判哪条路线最长的问题上产生了诸多分歧,并激烈地争论起来。面对这样的热闹场面,我并没有急于作出什么结论,而是引导幼儿讨论和动手验证,找到用点数玩具数量的方法比较路线长短的有效办法。在交流的环节,我又继续引导幼儿运用拉直比较的方法,找出最长的路线。通过这个过程,幼儿最终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比较路线的长短,不能只凭眼睛看,而要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实际操作的办法来验证,以找到正确答案。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0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排列位置或其他原因因素的影响,初步告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量守恒。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养成做事细心,专心的好习惯。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卡刀模教具“魔术帽”“小圆片” 幼儿用材料:学具“数字卡片”雪花片若干、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一二三四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操作探索

  1.通过观察,感知数量守恒的意义。

  (1)感知数量守恒与颜色无关。

  教师出示教具“魔术帽”中的5顶红帽子和5顶绿帽子

  教师:红帽子多还是绿帽子多,为什么?引导幼儿明白两种帽子的颜色不同,但数量相同。

  (2)感知数量守恒与大小无关 教师出示5顶大帽子和5顶小帽子。

  教师:这两组魔术帽,哪组数量多,哪组数量少,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两组帽子大小不同,但数量相同。

  交流小结:数量相同的'物体,无论颜色、大小怎样变化,数量不变

  2.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数量守恒与空间的变换无关。

  教师出示教具“小圆片”,将5个圆片任意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数数一共有几个圆片;数完后请个别幼儿变换不同形式摆放,再数数有几个。

  引导幼儿知道虽然圆片排列不同,但数量不变。

  3.游戏“摆一摆”

  分组游戏,每组选一名幼儿抽取一张数字卡片(5以内),其他幼儿取出对应数量的雪花片摆放成不同形式,比比哪组摆的形式多。

  4.理解数量守恒与物体的外形特征无关。提供数量相同,形状不同的积木让幼儿拼摆,进一步理解数量守恒。

  交流小结:数量相同的物体,无论颜色,大小,空间位置、外形特征怎样变化,物体的数量不变,这就是数量守恒。

  结束活动 游戏“梅花开”

  请9名幼儿,让幼儿听指令做动作。教师说指令:梅花梅花3朵开。幼儿每3人站一起,排一排,蹲一蹲或者抱一抱,变换不同的造型,加深对数的守恒的理解。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对五以内的数字复习,激发了幼儿扩展的兴趣 ,颜色不一的魔术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好奇心,从颜色到大小不同的变化,能更直观体验数值的守恒,整个活动体现了孩子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去学,发现,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从大小,颜色,空间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有些幼儿会中途失去耐心和兴趣,另外,整个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1

  一、 选材:

  本次我园教学比武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数学领域和健康领域的内容。每周五的时候我都会安排孩子们完成相关的数学练习,感觉孩子们进入中班后,对数学活动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们能够快速、正确地顺数和倒数10以内的数;感知什么是序数,能够正确的帮助物体排序;初步了解什么是“点数对应”,能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等等,所以,我选择了数学领域的内容。《纲要》中提出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所以,我选择了中班数学活动内容《一起去旅行》,本次活动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创设了幼儿熟悉的游戏情景,整个活动紧扣活动目标展开,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掌握了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情感教育方面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与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 活动环节设计的亮点:

  (一)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的需要。

  活动中,幼儿的汽车模型操作题卡各有不同,比如,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时,有的汽车模型卡需要增添“3”和“5”两个座位号,有的缺少“1”“4”“6”三个座位号等;又如,在“给苹果娃娃找座位”时,有的需要增加或去掉数量不同的圆圈,有的出现重复,需要灵活调整,等等。这种同中有异的设计为每位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幼儿探索、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践,充分体现了“幼儿操作探索在前,教师提升推进在后”的理念。

  (三)为幼儿创设多个互动机会。

  幼儿之间相互验证座位号,讨论如何才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怎样帮助苹果娃娃重新设计花衣服等,这些师幼、幼幼互动的环节,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而且有利于引发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使数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更有效。

  (四)为幼儿充分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首先,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其次,每一个游戏环节的设计,都能够引导幼儿去积极地动手操作材料,鼓励孩子们在自己的探索、发现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环节从易到难,层层递进。

  环节设计中,教师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发展。导入部分让幼儿在音乐声中随教师进入活动场地,给幼儿营造了良好、轻松的游戏氛围;游戏“乘汽车”活动中初步感知对应,在游戏“编排汽车座位号”时巩固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在游戏“给水果娃娃找座位”中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活动结束时,在音乐声中,幼儿随教师出教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六)贯穿让孩子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

  活动设计中,以帮助苹果娃娃补充汽车座位号和安排汽车座位号为线索,让幼儿巩固了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和学习、掌握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很开心的,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多次提供了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想办法能够更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提高了幼儿与同伴合作协商的能力。

  三、自我反思:

  (一)不足方面:

  1、 整个活动教师预设的是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但活动一开始游戏性不够,没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导致整个活动平淡。游戏“乘汽车”的部分需要从新调整设计,让活动环节安排更加合理、科学。

  2、 活动一开始出示的三辆彩色汽车图片,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利用不够,教师应该再进行挖掘。

  3、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4、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能够“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突破目标难点的环节设计中,遵循《纲要》精神,原来我考虑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操作办法并循规蹈矩地做示范,我想为孩子们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操作、探索,最终发现解决的方法——用笔在苹果图案上添上或者划去相应的圆圈,就能够让圆圈的数量和相应的座位号对应,可是只有少部分的幼儿发现这个方法。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班级幼儿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后来教师还是重点关注了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想让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但由于教师考虑到上课时间有限,引导不够深入,导致一部分幼儿孩子不明白怎样操作,这一部分的环节教师没有充分掌握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能力,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没有及时对教学组织进行调整。

  5、 活动中,教师过多考虑到了上课时间有限,没有让个别幼儿有充分讲述表达的机会,在仓促中中断了幼儿的发言,总的来说还是对幼儿不够大胆放手,教学中不敢大胆挑战自我,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加强。

  6、 教师在课前对幼儿的知识铺垫不够,幼儿的数学基本功需要在平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二)反思再教设想:

  1、游戏“乘汽车”环节,教师之前设计的游戏性不够强,可以将幼儿半圆形的座位调整摆放成3组,充当3辆汽车,引导幼儿一进入活动场地就拿车票找到相应的座位,原来设计的是幼儿座椅上贴的座位号有不同颜色和数字的,车票也是不同颜色和数字的,让幼儿颜色对应颜色,数字对应数字,但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太过于简单,教师应该把车票上的数字改成相应数量的圆圈,让幼儿感知量与数字的对应。

  2、本次课赛规定,中班的教育活动时间为25分钟,活动过程教师组织层次清楚,环节层层递进,但引导语不够准确和有针对性,导致环节时间拖延,教师课前应该再进一步斟酌自己的提问怎样做到精练、准确,做到对教案的进一步熟悉。

  3、在游戏“给苹果娃娃找座位”环节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考虑到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课前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缺乏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该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先引导幼儿观察、讲解示范,再引导幼儿操作,这样能够帮助所有的幼儿都获得知识经验的提升。通过这次的活动,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要想完成一节优质的展示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为其奠定扎实的基本功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解读《纲要》精神,将其具体、真实地落实到教学中。

  4、制定的活动目标二“尝试用合作协商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活动中没有足够体现出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师在活动环节“给水果娃娃找座位”的环节中,设计了每人发一张汽车模型卡、六张苹果图片,记号笔一支,让幼儿自己在苹果图片上添画上或划去相应的圆圈,让圆圈的数量和座位号上的数字对应,对于中班幼儿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安排给每两名幼儿发一套学具,这样孩子们就能够用合作协商的方法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在本次的课赛活动中,自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也让我学习到了其她教师身上的很多优点,在领导及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自己从理论的提升到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能力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些好的,有用的经验运用到实践当中。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2

  活动目标:

  1、尝试按一定顺序点数树叶,在操作中感知数量的对应。

  2、乐意分享各种数数的方法,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树叶贴画、落叶PPT、幼儿操作板、笔、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我眼中的落叶

  提问:前几天,我们在幼儿园里捡了许多落叶,你在捡落叶时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或是新的发现吗?

  (二) 数美丽的落叶

  树叶贴画

  1、集体欣赏树叶画

  导语:现在我们来变个魔术,把许多落叶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提问:落叶会变出一种有秋天特点的东西,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测)

  2、个体尝试数树叶

  要求:这幅“螃蟹画”中有几片树叶呢?请你仔细数一数,把总数记录在横线上,可以用数字卡片,也可以用笔写下来。

  观察与指导:幼儿数树叶有哪些方法?是否记录总数?

  3、分享交流

  提问:这幅树叶画“螃蟹”中有几片树叶呢?你是怎么数的?

  重点:请幼儿上前交流不同的数数方法(互相试试别人的好方法)。

  小结:原来数数的方法可多了,每种好方法你都可以试试,不过一定要仔细噢,千万不要漏了一片树叶宝宝。

  4、老师的方法(可插入在幼儿的介绍中):老师刚才也数了,我有我的方法,按一定顺序来数树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落叶照片

  1、集体欣赏树叶画PPT

  提问:这回落叶变成了什么?

  2、个体再次尝试数落叶

  要求:画里每种图案用了几片落叶?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再来数一数,把总数分别记录在横线上。

  观察与指导:幼儿数落叶时的数数方法和记录,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3、分享交流

  提问:这次你数到了几片树叶?是按什么顺序数的? (个别幼儿交流)

  小结:数东西要数正确,可以找到一个起点,一片一片的数过去。也可以从左到右,也从上到下仔仔细细数。

  (三)我和落叶做游戏

  要求:我们来个游戏“数落叶”,请你仔细数数图片上有几片树叶,并跑向贴有这个答案的地方。

  游戏观察与指导:观察幼儿点数情况,分享彼此点数方法。

  活动延伸:

  在游戏区域中投放更多用树叶组合成的画面(可以有难易的差异,总数有多有少)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导致了部分幼儿不能够积极参与。

  在数第二幅落叶贴画时,当孩子们已经数清楚每个小画面中落叶数量,开始数画面中落叶总数的时候,我预设给孩子们积累的.是接着往下数的方法。这部分我处理的过于着急,感觉是告诉孩子们怎么接着往下数,而不是通过孩子们自主讨论的基础上得到好方法。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运用到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时,孩子们都没有运用到这个数数的好办法。

  尝试计算教学后,我在追求自身回应清晰、有条理的同时,也一直追求活动的“趣味性”,今天的活动,也有这方面的思考。从今天的活动现场来看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很投入、很放松,在每个环节中都保持着热情,但活动的“热”度好像还欠缺一些,我想这与活动本身的设计是有关系的。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要更多地站在孩子们的需要上来思考各环节的设计。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3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本节活动中,我试图打破以往以看和听为主的数学学习,组织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与材料充分接触中,动手动脑,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 中班的孩子对数字已经不陌生了,认识很多数字,包括数字6。本活动引导幼儿在认识数字6的基础上,通过形象的比较活动,感受6的形成以及5和6多一少一的关系。并在活动中设计了练习点数的游戏,通过点数排列不规则的物体再次感受数字“6”的.存在,调动多种感官配合,加深幼儿对6的相关感知。

  活动目标

  1. 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动脑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 通过游戏,提高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习6的形成,感受5和6多一少一的关系。

  4.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游戏学习6的形成

  活动难点:通过比较,感受5和6多一少一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猫头鹰、小鸟、小虫子卡片人手一份、王冠、“有问题”的小红花每人一张

  2.多媒体课件

  3.在桌子上贴好的左手边标志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鸟儿比赛的图片。

  指导语:“今天鸟儿们举行了一场家庭成员的比赛,国王说,来比赛的鸟儿们都要排好队,看看谁家里来的人数最多,谁就获胜了。我们看一看都是谁来比赛了?”。

  (二)教师组织幼儿从上到下按顺序观察图片,并依次提问“从上往下数第一排是谁在排队?来了几只?能用数字几来表示?第二排呢?……”

  二、初步学习6的形成,感受5添1是6。

  (一)提问:“如果下面再来鸟儿排队的话,该排几只了?为什么?”

  (二)教师小结:每一排的小鸟都比前面的多一只,所以这一排应该是5只小鸟添上1只,是6只。5添1是6。

  (三)教师请幼儿拿出猫头鹰的图片,并发现问题。 指导语:“小朋友们所有比赛的小鸟都排好队了,你们觉得谁获胜呢?为什么?因为猫头鹰来了6只,6是这些数字中最大的,所以猫头鹰赢了。现在,猫头鹰都飞到了小朋友的筐子下面请小朋友们从筐子下面,把找你领奖的猫头鹰请出来吧,每个小朋友一张哦!哎?小朋友们发现什么问题了?每只猫头鹰都戴上王冠了吗?”

  (四)指导语:“王冠有几个?少几个?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办呢?”请幼儿动手操作并表述。

  (五)教师小结: 5只王冠添上1只王冠就和猫头鹰一样多了,5添上1是6。

  三、听音、看数取物,进一步感受5和6少一多一的关系。

  指导语:“现在每只猫头鹰都有王冠了,请小朋友们把6只猫头鹰送回家吧。小朋友们帮助猫头鹰解决了问题,猫头鹰请小朋友们去数字城堡里做游戏。

  (一)看数取物

  指导语:“现在,老师先看看小朋友的小眼睛亮不亮,看看老师会在这些数字中把谁挑出来。老师挑了数字几,请你拿出几张小鸟卡片,一张一张在蓝色小圆点后面摆成一横排。睁大眼睛,仔细看哦。”

  (二)听音取物

  指导语:“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小耳朵灵不灵,老师拍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到几下,拿出几张小虫子卡片来,摆在小鸟卡片下面,一一对应起来。小耳朵仔细听,老师要拍了。”

  (三)请幼儿动手操作,想办法把小鸟卡片和小虫子变得一样多。

  指导语:“请小朋友看一看,小虫子和小鸟一样多吗?小鸟有几只?小虫子有几只?小鸟比小虫子多几只?小虫子比小鸟卡片少几只?想让它们变得一样多,怎么办呢?自己动手摆一摆。”

  (四)教师小结:5只小虫子比6只小鸟少1只,5比6少1。6只小鸟比5只小虫子多1只,6比5多1。想让他们一样多,再添1只小虫子,和6只小鸟一样多,5添1是6。也可以6只小鸟飞走一只,就和小虫子一样多,6去掉1是5。

  四、教师总结,巩固5和6的关系。结束活动。

  (一)教师分发小红花,并根据“有问题”的小红花进行总结。

  指导语:“小朋友们在数字城堡里玩得开不开心?老师看到小朋友们都这么聪明,能想出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也很开心,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朵小红花。可是小朋友们又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它变成一朵真正的小红花呢?”

  (二)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说5片红色的花瓣再添1片红色的花瓣,就变成6片红色花瓣的小红花了。5添1是6;还有的小朋友说,6片花瓣,去掉1片黄色的花瓣,就变成5片花瓣的小红花了,6去掉1是5。小朋友们真聪明,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现在我们动手变一变,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把它变成真正的小红花。

  (三)组织幼儿将变好的小红花收好,带回班里去。

  指导语:“变好小红花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回班吧,跟听课的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相适宜的环境,提供具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机会,鼓励幼儿去发现与交流,丰富幼儿的数经验,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4

  活动目标:

  1、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自然数列,并能正确运用序数词。

  2、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确定物体排列顺序。

  3、培养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按要求操作的良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教具:火车图片、火车音乐,1~5数字卡两套,动物贴饰:小兔、小猪、熊、青蛙、猫各两套(其中一套小动物身上编上1~5序号),楼房挂图(窗户立体设计可开合)。

  学具:操作卡(树、苹果、蛋糕图形各一排,每排数量均为5),蜡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动物坐火车

  1、伴随火车开动的音乐,出示火车图片,提问:什么开来了?火车有几节?(幼儿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火车节数)谁来用数字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节车厢呢?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头,从左到右贴数字卡。

  2、今天小动物们要坐火车回家去,火车就要开了,它们却不知道自己该上哪节车厢,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出示小兔图片)小兔的车票上有数字几?它应该上第几节车厢呢?(请幼儿操作。用同样的方法依次送小猪、熊、青蛙、猫上火车。音乐起火车开动,收好图片。)

  二、游戏:小动物住哪里

  1、小动物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看看它们住的房子有几层呢?(出示房子挂图)谁来用数字表示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楼呢?引导幼儿从下到上贴数字卡。

  2、每层楼住着谁呢?老师依次打开窗户,幼儿说出××小动物住在第几层楼上。

  3、我们请小动物下楼来玩好吗?我们先到第几层楼请谁?"屈,老师。教,案,网"又到第几层楼请谁?幼儿说出序数词,依次请所有动物下楼。

  4、老师将小动物排成一排,请幼儿说出:谁排第一、第二?交换小动物位置,再说说各个动物排第几。

  三、图卡操作

  请幼儿取出操作卡,老师逐一提出要求:请给第三棵树涂色,请给第一、第四个苹果涂色,请给第二、第五块蛋糕涂色。老师巡回检查。

  活动反思:

  活动前由幼儿自己选出喜欢的小动物和准备好小礼物,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对序数游戏很感兴趣,序数是反映序列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但在中班的序数教学中大多是排成整齐的横列,在初步认识序数的'时候,整齐的排列、习惯性的排列,都有助于幼儿较快地认识序列中序数的关系。而这个活动用了三种序数形式,幼儿都能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即使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大部分幼儿也能很快地知道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序数”这个概念。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5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幼儿“复习10以内的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我设置除了以猜想游戏的形式,我还设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这些幼儿生活常见的事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从猜水果娃娃的数字、给水果娃娃的数字排序、点数结合拼水果、运水果等环节,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轻松的游戏中自我探索复习10以内的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数,体验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2、在观察水果和数字的同时,培养对事物的专注、记忆能力。

  3.愿意倾听老师与同伴的讲述,能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学具:水果的背面有圆点和数字,塑封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水果,引起兴趣。“这是谁呀?小熊在果园里摘了许多的果子,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苹果、梨子、草莓、香蕉、樱桃、菠萝)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6种。

  二、水果游戏

  (一)猜猜水果身上的数字

  1、这些水果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的身上都藏有一个不同数字,而且这些数字是在5—10之间的,你们知道5—10之间有哪几个数字呢?

  A、苹果说“我是5—10之间最小的一个数字?我的数字就是5”。

  提问:“苹果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刚才苹果怎么说的?

  B、梨子说“我比5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6

  C、香蕉娃娃说“我比7多1”,那是几呢?8

  D、草莓娃娃说“我比8少1”那是几呢?7

  E、“你们看看5————10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9和10,那樱桃和菠萝谁是9谁是10呢?”

  樱桃说:“我的数字比菠萝小,谁能告诉大家是几?9那菠萝娃娃是数字几?10

  2、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提问:你是怎么记住的?

  3、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二)给水果排排队

  1、水果娃娃后面的数字都出来了,那现在水果娃娃想考考大家,想请你们按照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来排队?谁愿意来排队。

  2、幼儿上来为数字排队,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队的?

  3、这个小朋友是按照从小大的顺序来排队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看看后面的水果会按照什么来排队呢?

  4、小结:水果是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来排的。

  5、还有没有不同的排法?那水果会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呢?

  三、拼贴水果

  1、教师讲解作业。

  小熊在果园里还摘了许多的果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这儿有一张带有圆点的卡片,看看上面的数字是几?数数看上面有几个圆点,那够吗?除了看数字外,还要看看卡片的颜色相不相同,这下对了,猜猜老师手里的会是什么水果呢?

  2、幼儿动手拼水果。

  现在请小朋友也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看看颜色对吗?反过来就是一个水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

  3、教师评价作业。

  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四、品尝水果

  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和水果一起完了猜数的游戏,那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可口的水果。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感觉选材还是比较好的,比较贴近生活,而且课堂上内容大部分孩子都会。只是我自己觉得又要白板,又要兼顾小朋友课堂上的呼应,所以感觉离孩子有些远。另外,由于我选择全班小朋友上,所以纪律不是很好,到操作部分,有的孩子第一次看见投影仪,很新鲜,一直跑到投影仪处张望。同时,听课的老师也向我提出了几点建议:水果的对话可以录在课件里,不需要老师一直说。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0-07

中班数学活动的反思10-07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02-12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推荐]05-22

(精华)中班数学活动反思05-22

(优选)中班数学活动反思05-22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实用)05-22

《破译密码》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0-06

中班数学《数字宝宝》活动反思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