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反思

时间:2024-07-27 09:28:58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必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必备)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

  教学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体按大小进行匹配。

  2、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有简单的招待客人的经验

  (材料准备)PPT

  教学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掌握“大中小”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讲讲故事《三只熊》

  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

  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小姑娘走近屋子,看见了什么?

  2、怎样的`碗、怎样的勺子、怎样的椅子、怎样的床?

  3、小姑娘吃了谁的粥?

  4、三只熊回来发现了什么东西变了?说了什么?

  二、欢迎三只熊

  分别和三只熊打招呼

  请三只熊分别坐在合适的椅子上

  和不同的熊对话并告诉大家自己是和谁问候的。

  三、给三只熊送礼物

  看礼物:说说礼物的不同

  送礼物:根据礼物的大小把礼物送给不同大小的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2

  花园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

  3、通过装花的游戏,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张,1只小鸟,2只小鸡,3只蝴蝶,4条小鱼,5朵小花,1—5的点卡;

  2、三只礼品盒(内有一个娃娃,二部小车,四本书);

  3、幼儿人手一份1-5的点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我们宝宝都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花园王国里的小动物都醒了,我们来看一看有谁?(出示背景图)天上有1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1只),1只小鸟可以用点卡1表示。

  2、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2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只),2只小白兔可以用点卡2表示。

  3、小蝴蝶也飞来了,我们来数数有几只?(3只)。小蝴蝶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点卡2。

  4、小鱼们游来了,我们来数数有几条?(4条)。(出示点卡4)

  5、花儿也开了,(师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朵),它们的点卡好朋友呢?(出示点卡5)

  三、摸一摸。

  出示三只礼品袋:“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我们来数数一共是多少份?会是什么好东西呢?她说要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袋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四、动一动。

  春姑娘还准备了小花篮,请你们装花送到花园王国去,你们想吗?但是春姑娘有要求的.:

  1、引出操作要求:(1)看看篮子上的数字是多少?

  (2)在花篮里放上一样多的小花。

  2、

  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3、检验操作情况。

  (1)你的篮子要装几朵花?

  (2)和全体听课老师、幼儿一起帮忙检验。

  (3)小结:一边贴一边数,数到和数字一样你就装好花了。

  五、活动延伸:我们的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和点卡宝宝做朋友?请

  你找一找,找到后把你手中的点卡宝宝和它们碰一碰做好朋友,并且告诉它们,你们是点卡宝宝几的好朋友。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3

  活动内容:4的形成

  活动目的: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4的形成》,"坐汽车",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对应的数字卡片。然后点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并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数量。

  小结:3添上1就是4。

  3、在生活中认识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做》,幼儿练习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你发现了吗?》,幼儿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认读数字4,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认》,引导幼儿说说数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坐汽车"。操作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4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8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印度人的服装、宝石、神秘袋、教师用的'大插板、幼儿每人一盒插板。

  活动过程:

  一、感官游戏“吓唬你”

  老师扮演精灵和小朋友做游戏。师随音乐慢慢的有节奏的走,幼儿跟在身后;当师转身时,幼儿立即停下脚步蹲下;当师又转身行走时,请幼儿站起来跟着走。

  二、戏剧教学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神秘客人(配课教师扮演印度女朗随音乐翩翩起舞来到教室)。好客的印度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石,请幼儿用这些宝石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触摸活动“送宝石”

  幼儿每人在神秘袋中抓一把宝石,并数出手中宝石的数量。

  三、互动游戏:比较多少、一样多

  教师和幼儿比较手中的宝石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四、插板游戏

  1、教师出示绿树和黑蝴蝶让幼儿比较多少。

  2、教师出示红旗子、黄旗子让幼儿比较一样多。

  3、幼儿操作小插板并按教师指令取放棋子,比较多少、一样多。

  五、音乐游戏“母鸡孵蛋”

  教师随音乐唱歌,并操作大插板,让幼儿比较5以内定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六、点孔游戏

  幼儿随音乐做点孔游戏,音乐停止时,幼儿说出点到的数字的名称。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5

  课程目标

  1.知道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物品是大是小。

  2.能比较两个同类物品的大小,会用“xx大给大猴,xx小给 小猴”等语言表述。

  3.能情绪愉快地参与比较大小的活动。

  课程准备

  PPT

  大猴和小猴的玩具

  大小玩具盒子

  课程过程

  1.声音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声音。听一听,它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2.看图片,比一比

  (1)引导幼儿观察后比较出大猴和小猴,并用“1号是大猴,2号是小猴。”表述。

  (2)在“房间”里比较同类物品的大和小。

  如:“这个拖鞋是谁的,给谁穿?”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并用:“红拖鞋大,给大猴穿,蓝拖鞋小,给小猴穿。”

  (3)比较杯子、桃子、香蕉的大和小,能够说出:“两个xx比一比,xx 大给大猴,xx小给小猴。”

  3.比一比,分一分。

  师:“糟糕了,大猴和小猴的玩具混在一起了,你们能比一比,分一分吗?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玩具,并用:“这是大xx给大猴,这是小xx给小猴。”

  课程反思

  通过上课、反思,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向下,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幼儿进行解答,应该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这样才能看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掌握差异,以及对个别没有掌握的幼儿进行巩固辅导,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耽误了一些时间,使得整个活动的时间有所延长,这是我准备工作的不充分,在本次活动中,我的语言组织还不够生动有趣,部分孩子没有投入到活动中,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此同时,在操作结束后,要给每一位幼儿分享的机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说的过程 ,这样也能帮助幼儿复习巩固说完整的话。最后要加强班级幼儿的常规教育 ,在每次活动时,提前与幼儿做好课前的常规约定,在活动中用浅显的语言提醒幼儿遵守课前的约定 。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重点)

  2、能用简单的话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难点)

  3、体验帮助他人的体验劳动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已经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了解这几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户外场地:地上画有三角形等图形。用硬纸板铺一条弯弯的大路(挖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简单布置场景兔妈妈的家,另一老师戴头饰扮兔妈妈,准备不同形状的小粘贴。幼儿每人胸前都戴上图形。《小汽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发活动兴趣。

  1、师:今天兔妈妈请我们去做客,可是她家太远了,

  我们得开车去,路上小司机们要小心哦,别撞车。

  2、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向兔妈妈家。

  3、途经各图形处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在大路的处停下,师:哎呀路坏了,怎么办啊?(鼓励幼儿想办法——铺路)

  二、帮兔妈妈修路。

  1、引导幼儿观察路面:“这些坑都是什么形状的?请你找出和坑一样形状的图形来”。

  2、提出铺路的要求: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图形来修路了,小朋友在铺路时要看清楚坑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把它修补好。

  3、幼儿开始修路,师巡回观察指导:

  “你用哪个图形修补路面的”

  “你用的图形是对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没有修补好,怎么会这样的啊?”(提示幼儿注意图形的大小不同)

  “你真棒,这么快修补好了路,***还没修好,能去帮助他吗”

  4、共同欣赏修好的路,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样的图形来修补路面的(如:我用*形来修路的或我用*形来修路的),复习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三、去兔妈妈家做客。

  1、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在修好的路上开汽车到兔妈妈家,体验成功的喜悦。

  2、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敲门: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兔妈妈出示圆形说:“和我一样的图形宝宝请进来!”幼儿按要求进入。依次进行。“正方形宝宝请进来”“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宝宝请进来”。

  3、向兔妈妈问好。兔妈妈出个难题:请小朋友把散放在家里的图形分类收拾好。

  4、老师拿出小粘贴说:“兔妈妈说谢谢你们帮它把家收拾好了,它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启发幼儿向兔妈妈致谢。然后去跟在座的老师说说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形状的粘贴,说对了旁边的老师会给你贴在衣服上。

  5、和兔妈妈道别,随音乐开车回家。

  延伸活动:

  回教室拼摆添画图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认识过程中,注意较易转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是小班教学活动组织的难点。本活动设计尝试以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贯穿全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实践与周围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

  之前孩子们已经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因此,我决定采取游戏的形式检验幼儿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加深幼儿的知识点。于是,我设置了游戏情境:到兔妈妈家作客,以开车经过的路坏掉为主线,引领幼儿观察思考:“路面”(纸壳铺成)上坑坑洼洼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从而产生铺路的愿望,幼儿纷纷寻找相应的图形进行补拼,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启发幼儿说出:“我补上了XX图形,它是什么样子的”等等,然后给予表扬,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得到了满足。

  接下来的环节是“到兔妈妈家作客”,幼儿来到“兔妈妈家”,面对散落在地上的图形,幼儿根据要求,迅速按标志将图形正确分类……

  最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设置了“奖励小粘贴”的环节,幼儿的兴趣浓厚,将活动气氛推向了**。他们拿到粘贴纷纷着旁边的客人老师讲述手中“小奖品”的特征。“我的小粘贴是三角形的,它有三条边、三个角……”大方的表现,流利的表达,令观摩的教师赞叹不已。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7

  活动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起床”活动,学习5以内数的形成、数数、认识数字5。

  2、激发学数学的兴趣,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5的圆卡和数字卡若干。

  2、幼儿用彩笔和练习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帮助我们的小娃娃。师:娃娃要起床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娃娃好吗?(好)

  1)穿衣服:边给娃娃穿衣服边说:1件衣服添上1件是2件,2件添上1件是3件….?(小朋友一起点数)

  2)扣纽扣:我们来数数,扣了几颗(4颗)再加上1颗是几颗?

  3)梳辫子:我们帮娃娃扮维吾尔族人,边梳边数1、2、3、4(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

  4)系鞋带:帮娃娃穿鞋带孔提出:已经穿了几个?(4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

  5)老师:我们帮娃娃穿衣、扣纽扣、梳头、系鞋带,并学习了数数,今后我们自己穿时也可以边穿边数。

  2、认识数字:5

  1)5件衣服、5粒扣子、5根小辫、5个鞋带孔可用几个圆点表示?

  2)观察、讨论:“5”像什么?

  3、老师请幼儿涂色:

  今天老师给了许多礼物,请小朋友找出可以用数字5表示的礼物涂上美丽的颜色。

  4、延伸: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与“5”有关的物品并作统计记录。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就是幼儿大部分都能参与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没有被调动起来。通过各位评课老师的点评,如果重新让我再上这节课,我根据幼儿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探究合作学习。再创新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保护能力弱得自尊和积极性,让全体的孩子得到锻炼和发展。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8

  活动目标:

  1.对周围生活中有趣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兴趣。

  2.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观察、操作,发展思维能力。

  3.学习按简单的规律进行两种以上的排序。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水果卡片人手一套,黑板、磁铁。

  活动过程:

  1. 幼儿游戏,自由探索,尝试排序。

  教师请幼儿自由操作水果卡片,摆一摆,排一排,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和卡片玩游戏的?教师巡回观察。培养幼儿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 提升经验,学习排序。

  请幼儿上来演示自己是怎样给水果卡片排队的?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排的?学习按简单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3. 加深认识,练习排序。

  引导幼儿:你也会这样给水果卡片排队吗?幼儿进行排序操作,练习按简单的规律进行两种以上的排序,教师个别指导。

  4.自然结束。幼儿带水果卡片到户外玩游戏。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9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超市用的柜台,里面有各种玩具、食品、文具等、篮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麽,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己去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活动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这堂教学活动—学习4的形成,我了解到幼儿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多次练习,有较好效果。

  3、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0

  活动目标:

  1.会找玩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玩具摆放在一起。

  2.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愿意用语言讲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玩具柜1-2个。

  2.玩具若干(长毛绒玩具、汽车玩具、娃娃、积木等)或幼儿自带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展示玩具,认识玩具。

  教师:园长老师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别喜欢玩玩具,今天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玩具,

  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请幼儿说出玩具名称)

  2.玩玩具,体验快乐。

  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自选玩具,自由地和玩耍或和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二)引导讨论,尝试摆放玩具——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观察摆放的玩具。

  2.讨论怎样摆放玩具。

  3.探索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请幼儿自主尝试将同样的玩具放在同一层玩具柜上(或玩具篓)。

  (2)让幼儿边摆放玩具边学说:我把“××”和“××”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摆放玩具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整齐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摆放玩具的乐趣。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分类摆放。

  活动反思:

  《我会放玩具》是一个数学活动,此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其一,玩具是幼儿熟悉和喜爱,对于自己的玩具幼儿是非常熟悉的,他们一定会有许多话可说。包括玩具名称、玩法、玩具的由来等等。活动材料是他们平时最喜欢接触的东西,应该活动起来没什么难度。其二,在生活中,幼儿有摆放玩具的生活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玩具归类等。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1

  一、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三只小熊》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音乐《三只小熊》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刚才儿歌中唱到的是谁呀?”“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小熊一家人在干什么”

  (二)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师:“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熊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三)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师:“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那它们用什么吃饭呢?我们准备好了三只碗。”

  2、师:“哪知碗给熊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熊妈妈?什么颜色的?熊宝宝呢?”

  (四)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师:“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图形,有三角瓶、正方形、圆形。”

  3、师:“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宝宝吃?为什么?

  什么图形的瓶子给熊妈妈吃?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五)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1、师:“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粗”、“细”:“我们平时说一个人是胖瘦,但是玉米我们要说它是粗或者细。”

  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熊宝宝胃口最小,吃的玉米是最细的。

  熊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吃的玉米是不粗也不细的。

  (六)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师:“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小朋友们想一想,老师觉得呀,熊爸爸吃得最最多,所以给它最多的三个苹果,熊宝宝吃得最最少,所以给它最少的一个苹果,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所以我们给她不多也不少的三个苹果。”

  2、请幼儿尝试自己分一分。

  (七)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大小,高矮,粗细,多少,请小朋友们将家里的吃的分给爸爸妈妈们吃,好吗?想一想你们要按什么分呢?”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通过小熊一家人吃早餐的情景,让幼儿给小熊一家人分早餐充分参与活动,感受到物体大小、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在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教学中,对于数学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包括:1、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2、。发现生活中的数学3、理解基本的数的概念,发展思维能力。

  根据《指南》中对于小班幼儿数学方面的要求: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高矮、多少、长短并用相应的词汇表示。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活动通过分蜂蜜,玉米,碗,苹果,使幼儿感受到物体的大小多少和长短以及数量的不同。本次活动设计较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过程较简单,有的环节稍微有点重复,在活动过程中会显得语句有点枯燥,应改进,增加语言的趣味性。 分6个苹果对于小班部分幼儿来说较有难度,有的幼儿无法将6个苹果多少不一的分给三只熊,应加强引导与训练。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丰富活动的过程,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亲自体验分配,相信会又更好的效果。还需加强对于《指南》的学习、加强对幼儿的了解。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2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在设计此活动时,我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请幼儿对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用点卡表示数量,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知识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活动目标:

  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 水果若干 蔬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数数积木有多少。

  ⑴积木分一分,教师出示一筐积木,我们来玩积木了,可它们怎么跑到一起去啦!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积木分类、分开摆放。

  ⑵每种积木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教师引导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积木的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⑴介绍活动。教师:这里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⑵幼儿个别操作:幼儿将一篓里的水果、蔬菜分开,并数一数没一种有多少,用相应的点卡表示。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点子X表示。

  三、幼儿集体操作:

  每组一篓玩具,请幼儿用玩具找点卡。教师讲评。

  四、送玩具回家。

  我们现在送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回家吧。

  请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3

  教学目标

  1、会将雪人按大小排列,并一一对应戴上合适的帽子、装上手臂。

  2、能理解操作要求,细心地操作活动材料。

  教学准备

  1、四只大小不同的熊和食物。

  2、幼儿画册P39。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将雪人与小桶分类排列,并一一对应摆放。

  教学过程

  一、集体操作。

  1、出示大小不同的四只熊。

  师:这里有几只熊?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帮四只熊排排队。

  师:谁愿意帮它们排排队?

  3、给熊一家送食物。

  (1)提出要求:最大的送给熊爸爸,最小的送给熊弟弟,稍微大一点的送给熊妈妈,稍小的送给熊哥哥。

  (2)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在黑板上示范并纠正错误的操作。

  二、堆雪人。

  1、师:你们堆过雪人吗?堆雪人真有趣,看看这里有几个雪人呀?它们一样吗?

  2、雪人还缺什么?这里的红桶可以当帽子,扫帚可以当手臂。今天我们都来堆雪人,要给雪人戴上合适的帽、装上手臂。

  3、幼儿操作,教师重点指导给雪人戴帽子、装手臂,关注幼儿对活动规则的理解。

  三、组织集体交流。

  1、表扬肯定操作正确的幼儿。

  2、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堆雪人的?

  教学反思 在数学活动《给雪人戴帽子》活动中,我是以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开展此次活动的。通过讲故事然后在故事中出示图片,用图片让幼儿来区分事物的大小。我提问:小朋友看一看这三顶帽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不同)然后通过讲解把三个帽子搭配到三个雪人身上。在出示围巾,手套,用同样的方法讲给幼儿听。第二环节是请幼儿上来连一连。第三环节请幼儿自已动手操作,为雪人穿衣戴帽。

  这次数学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当我在讲给雪人戴帽子的时候,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听的很认真,而且回答的也很正确。在幼儿操作的环节,大部分的幼儿都会连线,只有几位孩子不会连线,所以我进行了个别指导,但是我发现这几位不会连线的幼儿,其实是知道答案的,而且是正确的,就是不会连直线。从这一次的教学活动中,让我知道了,在数学类的活动中,不仅要考虑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还要考虑后会不会出现问题。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x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

  幼:嘿嘿,来了xx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

  3、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

  4、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6、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5

  课程目标

  1、认识圆形,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辨别、发现生活中包含圆形的物体。

  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形感受圆形物体蕴含着的美。

  课程准备

  1、教具准备:圆形物体,毛绒玩具。

  2、教学准备:视频,亿童教具等。

  课程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红绿灯游戏。开汽车走在线上,教师与幼儿,朝一个方向边走边说,小汽车滴滴滴开过来开过去。第二遍玩的时候最后一句到站了。引导幼儿坐在线上。

  2、集体游戏。

  ①感知图形。

  出示教具,教师请幼儿将学具中的圆形拿下来,用手摸圆形的.轮廓感受圆形的外形特征。

  ②创设情境:

  小兔子找圆形,幼儿将小兔子需要的圆形送给小兔子。

  ③游戏“找圆形”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找到圆形。

  3、课件操作。

  幼儿观察课件,根据图片找出生活中的圆形。

  欣赏有关圆形建筑物的图片。

  课程反思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我充分抓住孩子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做中学、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的方式,以“手眼、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学具教学操作活动。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

  由于是小班幼儿刚入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常规意识学习目的,任务意识淡薄。他们对活动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兴趣。所以我运用游戏贯穿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05

(集合)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06

(热门)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07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通用】07-07

[热]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24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实用]07-27

小班数学活动教学反思09-30

[精品]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06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精品]07-06

小班数学活动《分类排序 》活动反思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