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
活动目标:
1、能将相同的物体归放在一起,并用1—5实物卡进行匹配。
2、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3、乐意大声地回答问题。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幼儿玩具、衣物、鞋子等日常物品每样3—5个;相应的实物标记。
2、幼儿操作纸。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小熊商店要开张了,可这儿的商品还没有放好呢?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熊整理一下好吗?
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整理最方便顾客来买物品?
2、操作活动。
幼儿在商店里进行整理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行为,提醒幼儿按刚才商量的结果进行整理。先将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然后再为它们配相应的实物卡。鼓励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实物和实物卡上物品的`数量。
引导幼儿观察商品数量和数量标记,知道幼儿画相应的连线。
引导幼儿观察彩色的画,找一找有哪些图形,请你在标记的旁边画短线或圆点记录图形的数量。
3、活动评价。
师生共同检查物品整理和摆放是否正确。
鼓励幼儿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样为商品整理物品的。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2
昨天是半日调研活动,我的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分一分》和小组活动《我的小组》,孩子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但是在数学活动《分一分》时,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三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1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运用雪花片两个两个的分,自己设计的操作单,不太好,幼儿不易掌握,而且跟后面的.一次操作没有递进,没有深入。经过陈老师的指点,换一张表格操作,我觉得很有道理。
其次是对于个别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启发不到位,例如:苏苏小朋友,两次的操作都是错误的,以后我要多帮助这些孩子。
最后是单双数的颜色,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应该与最后一次操作(糖葫芦)的颜色要一致,这样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小猫、小鱼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激发参加活动的愿望:
1.分配角色(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
2.戴头饰,从中渗透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二、游戏《小猫捉鱼》: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
2.小猫捉鱼观察猫妈妈手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许多种颜色。猫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
要点: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三、小猫装鱼:
分颜色装到相应的盘中,渗透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四、小猫回家:
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4
活动设计
小班下学期有个别幼儿已经能够手口一致点数到5,并且了解数字5的含义在。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绘本《1,2,3到动物园》,帮助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并引导幼儿按照数量从少到多排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因此我们根据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1,2,3到动物园》。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动物按照数量(5以内)从少到多排列,并根据动物喜好和数量进行对应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和操作,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卡:一面为五节火车厢,一面为动物表格;五种小动物图片若干张;人手一份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车音效,导入活动。
播放火车汽笛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嘟!嘟!咔擦咔擦,开往动物园的火车进站了。司机叔叔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二、比较数量多少,动物上车。
1、观察车厢。
师:这列火车可真长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节车厢。
2、数小动物。
师:小动物们都赶到火车站准备上车啦!瞧瞧,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喔,来了大象、狮子、长颈鹿、河马、棕熊。一共有几种小动物?
师:分别有几只呢?谁来数一数?
:一共来了一头大想、两只河马、三只长颈鹿、四只狮子、五只大象。
3、听音效,帮小动物们找车厢。
师:小动物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节车厢,我们听听司机叔叔是怎么说的?
师:司机叔叔说了什么呢?怎么帮助小动物找座位呢?喔,帮助小动物找车厢的时候呀,要按照小动物的数量从少到多找。什么叫做“从少到多排”?喔,最少的排在第一个,那谁坐在第一节车厢呢?大象,因为只有一头大象,数量最少。那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小动物数量最……?应该是谁做最后一节车厢?棕熊数量最多,有几头?
师:还有三节车厢空着呢,可别忘了也是要按照从少到多的方法排喔!
4、幼儿操作,尝试动物与车厢匹配。
师:孩子们,请你们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吧!
5、检验并纠错。
师: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你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车厢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来试一试?
三、猜测动物喜好,动物喂食。
1、出发去动物园。
师:火车出发啦,咔擦咔擦,嘟嘟!火车到站啦!动物们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动物园,小动物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忙,邀请大家去动物园玩呢!先来找找小动物们都在哪儿?(池塘边有两只河马,树林边有三只长颈鹿……)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师:啊呀,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小动物肚子咕噜咕噜叫呢,怎么办呢?你们愿意给小动物喂好吃的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喔,大象喜欢吃黄黄、弯弯的……?那长颈鹿最喜欢吃什么呀?……
3、个别示范,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来喂小动物吃东西吧,谁来试试看?别忘了,要给小动物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喔。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你要给河马吃两堆草?喔,因为有两只河马,所以要给他们吃两堆草,不多也不少。
师:原来,我们在喂小动物吃东西的时候要先想想他喜欢吃什么,然后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几个食物。
师:小朋友们,把你们带的好吃的也送给小动物们吧,记住有几只小动物就给几个爱吃的食物,不多也不少。
4、检验并纠错。
师:你们都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给小动物都吃了几个食物?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呀我们帮助小动物搭了火车,还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东西,可真开心呀!火车要开车了,我们要回家了,跟小动物们说再见吧!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的前期经验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是围绕五种小动物开展的,幼儿不仅要知道五种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并且要了解五种小动物分别喜爱吃的食物。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做好经验的丰富,有了这些经验基础才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学具的制作。出于节约的目的`,操作卡并没有进行塑封,小的操作材料上贴上双面胶以后,幼儿不太会撕,而且很容易就把纸撕坏。有些幼儿的不敢撕、不会撕,就使得活动时间加长。另外,我们在设计操作材料时,在喂食的环节中每个食物设置了三种数量,其中一种是正确的数量,其他两种为干扰项。这里需要幼儿排除两个干扰项选择出正确数量进行匹配,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有比较高的难度。可以将干扰项改成一个,既能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在难度上又有了下降。
三、课件的制作。课件的背景图颜色太为艳丽,与火车和动物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幼儿观察。火车出场的音效不贴合现代化,显得比较落后。另外,司机叔叔的录音太快、太长,没有突出操作中的要点和方法。导致播放一遍录音后,只有个别幼儿听出了“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多”、“少”等字词。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5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发现实物的特征,并能根据实物的一个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2、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分类活动带来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4种水果(苹果、梨子、猕猴桃和橘子),4种零食(糖果类、牛奶类、饼干类水果冻类)。
2、大筐2个,托盘8个,贴有标志的托盘20个。
3、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陈老师今天买了很多的东西要带你们去秋游,开心吗?”
幼儿按照男女不同排成两队。
师:“现在陈老师请你们排成两队,男孩子一队、女孩子一队我们到大教室里先把去秋游的东西准备起来。”
二、按照水果的名称进行第一次分类。
1、出示水果让幼儿认识。
教师将自己水果拿出来让幼儿认识。
师:“陈老师买来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看看这些是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师:“那你们喜欢什么水果,你来说说?”(请个别幼儿回答)
2、给水果分类。
师:“我们现在和这些水果宝宝来做个好玩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把这些水果宝宝分一分,苹果跟苹果放在一起,橘子和橘子放在一起……”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幼儿操作完后问:“你是怎么分的?”
(苹果和苹果放在一起、橘子和橘子放在一起……)
小结:刚才他的这样分水果是根据水果的名称不同来分的。
三、根据零食的一个共同特征进行第二次分类。
1、出示零食教师一一出示零食让幼儿认识。师:“除了这些水果外,陈老师还买来了很多的小零食,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自由讨论)
师:“好多好吃的零食,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吃那种零食?”
请幼儿找找老师手中食品的好朋友。
2、个别幼儿给零食分类师:“我们要跟这么多的零食玩游戏啦,谁来把这些零食分分家,好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
幼儿操作完后问大家:“你们说一说他是怎么分这些零食宝宝的?”
(个别幼儿回答)
然后问分的那个幼儿:“现在你告诉大家你是根据这些零食的什么特征来分的。”
小结:他们这样QQ糖跟棒棒糖在一起,纯奶和酸奶在一起……是根据零食的种类来分的。
四、幼儿集体操作,第三次分类
1、教师讲解操作的方法,师:“这里还有很多的零食和水果要和大家来做游戏,请你们一起合作帮它们分分家。现在请四个好朋友一组,我在每一组的中间放了一大筐的水果和零食,在旁边放了几个小筐,请你们把它们分分家。
2、教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2、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检验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分别请两组的幼儿上来跟大家一起检验。
五、游戏《找朋友》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师:“这里有好多的水果宝宝和零食宝宝跟你们做朋友。”
帮个别幼儿带上胸饰问:“你现在是什么宝宝了啊?”(我是苹果宝宝)师:“对了,你说的.真好,现在你们带上什么胸饰就是什么宝宝了。我现在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给这些宝宝分一分,鼓声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去把一样的朋友拉在一起,鼓声一停的时候看谁又快又对。”
2、幼儿游戏一次,教师或幼儿去检验。
3、游戏数次后结束,幼儿回教室。师:“我们玩的真开心,接下来还有更高兴的事情,我们回教室检查完3组的实物后,装好后就可以去秋游了哦!跟老师们说再见吧。”幼儿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6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并尝试按不同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2、乐意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体验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纸版树叶胸饰大小颜色各不同的32个。
2、四棵大小颜色不同树并贴上标记。
3、一棵大树挂上树叶32片,风扇一台。
4、录音磁带《找朋友》、《小树叶》、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通过树叶宝宝找朋友,引发幼儿兴趣,初步认知黄、绿两种颜色以及大小。
1、出示树叶胸饰找朋友并播放《找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王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呀?(树叶)对,是树叶,那请小朋友戴上树叶听着音乐去找朋友吧!找到朋友后围成一圈坐 下。
2、请幼儿找朋友,通过比较,初步有大小的概念。
师:刚才小树叶都找到朋友了,我们来看看找的对不对。找出错误的幼儿问: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黄色)那你的朋友是谁呀?你和他们一样大吗?
3、每组请几名幼儿站起来,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问:你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宝宝?(我是黄(绿)颜色的(大或小)宝宝)
二、树叶妈妈找孩子
1、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扮演小树叶说 “我是小树叶,秋天到了,风好大,我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离开了心爱的妈妈,现在我们真想妈妈,谁能帮我们找到妈妈呢?”(边说边用风扇吹树让树叶洒落下来)
2、引发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我们能帮小树叶找到妈妈吗?(能)那,请小朋友捡一片树叶试着帮它找妈妈,找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妈妈身上的'记号和你捡的树叶是不是一样,可以和他比一比贴上去。
3、出示四棵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幼儿动手捡树叶,并区分大小、颜色贴到树叶妈妈的身上。
4、分别请幼儿说说捡到树叶宝宝贴到哪里?从颜色、大小评析。
“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那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认一认,好吗?”(找出错的地方问:这片小树叶是不是这个妈妈呀?为什么不是呀?他们有哪些地方一样?让我们来比一比。那我们把小树叶送回家吧!)
5、我们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还把他们送回了家,树叶妈妈谢谢你们!
三、播放《小树叶》歌曲,幼儿戴上胸饰玩小树叶找妈妈的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知道秋天有的树叶会落叶,能观察落叶的不同特征,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特征感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图形圆形。
2。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小圆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见见他吗?我们把它请出来。
它是什么样子的?
圆溜溜,很光滑。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圆形。
请跟我一起说一说,圆形。
二、新授
1、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也从盒子中拿出一个圆形,摸一摸,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是光滑的,圆圆的`。请大家把圆形放回盒子里。
小朋友们,我们来找一找,教室里有没有圆形的东西?
2、师:老师也找到许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PPT)
依次出示:球、硬币、盘子、钟、泡泡、车轮、纽扣、饼干、巧克力豆。
三、游戏
组合图形,利用圆形,拼出孩子喜欢的图案。
活动反思:
过犹不及——从紧张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我给了自己这样的评价,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准备了很多,也加进去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我感觉我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这堂课是为进修学校幼教部老师上的,忽略了孩子才是我们应该教育的对象,老师把孩子带进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当中,限制了孩子们想象的发挥。
通过这几节公开课,我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李老师在一些主要的环节当中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单就这节课而言,我认为自己有三个方面需要改进;先是教学目标要再明确些,要有侧重点;二是讲课当中各个环节衔接的不够好,孩子会跟不上;三是在触碰和认知环节中做的太仓促了,在孩子没有完全感知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下一环节,脱离了教学目标。以上都是我需要改正的地方。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不受单一教学模式的限制,在课堂上要有吸引孩子的亮点,不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希望园里以后给我们多创造一些交流的机会,能向其他老师多请教,弥补自己的不足。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尝试运用一一间隔的规律构建火车。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能比较事物之间大小、形状、颜色等的差异。
3、激发幼儿乐于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火车车厢胸饰人手一份,幼儿操作材料若干份,磁带一盒(开火车音乐)。
2、环境创设:按规律排的椅子,按规律排的'柳条等。
活动过程:
一、集体游戏“开火车”。
1、开火车入场“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开火车的游戏,我做火车头,你们做车厢,好吗?”听音乐游戏一遍。
2、师引导幼儿观察:
(1)“到站了,车站的叔叔阿姨为你们准备了休息的椅子呢,看这个椅子是怎样排的呀?”
(2)请小朋友看着椅子上的标记坐下来。
(3)火车又要开了,现在的火车和刚才的火车不一样了,现在的车厢是怎样排的?教师小结:对,我们现在是一节男车厢一节女车厢排的,很有规律。
3、听音乐游戏一遍,再次观察比较。
(1)到站了,车站的叔叔阿姨也为我们准备了礼物呢。(出示胸饰)看这些车厢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大小,颜色不一样)
(2)请小朋友选一个戴起来,说说自己现在变成了什么车厢。
(3)看谁来坐火车了,它们是怎么排的?我们来排一列火车给它们坐,好吗?幼儿排好后请列车员检查。听音乐游戏一遍。
二、独自游戏排火车。
1、这里还有很多火车没有装上车厢呢,请小朋友帮它装,好吗?
2、幼儿排,教师指导。要求:先看看有什么车厢?车厢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排一列有规律的小火车,排好了,开到有规律火车站来。
3、一起观看自己排的火车,讲评。
三、结束活动:这里有三节不一样的车厢呢,它们也想变成一列有规律的小火车呢,怎么变呢?我们一起去帮它想想办法,好吗?
活动反思: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为了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往往采取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思考。而体育活动本身就和游戏密切相连。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9
活动目标:
1、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2、会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3、能按数拿取相等数量的物体。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实物纽扣、树叶、珠子等一到5个,圆点卡片一到五个。
2、图片一幅,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的数数。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自由讨论。
师:开学了,小兔要送花给我们小朋友。大家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一起数一数图中各种东西的数量(一辆小车、一只小兔、两个车轮、三个气球、四只蝴蝶、五朵花)。
教师说图中的'任一内容,幼儿出示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3、幼儿操作练习:按数取物。
(1)请幼儿观察篮子里的物品,说一说哪些可以放在一起数,哪些不可以放在一起数。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各种实物,数一数,各有几个,说出总数。
(3)教师报数,请幼儿拿相等数量的物品。
4、玩"手指游戏"。
游戏开始,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拍拍手,藏小手(双手放背后)。你出"5"(教师伸出5个手指),我出"5"(幼儿伸出5个手指)。数一数。对不对?(幼儿点数手指,并说出总数。)对,对,对。(用同样方法,教师分别出示1个、2个、3个、4个手指,游戏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没有纠正幼儿说的内容的对与错。游戏有点复杂,幼儿的年龄太小,对于老师说的汉语有点难听的不太懂。教具不太吸引人。课后的儿歌应让幼儿多学习。再上一次,我将准备一些更好的教具,更有趣的游戏。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0
教学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体按大小进行匹配。
2、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有简单的'招待客人的经验
(材料准备)PPT
教学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掌握“大中小”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讲讲故事《三只熊》
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
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小姑娘走近屋子,看见了什么?
2、怎样的碗、怎样的勺子、怎样的椅子、怎样的床?
3、小姑娘吃了谁的粥?
4、三只熊回来发现了什么东西变了?说了什么?
二、欢迎三只熊
分别和三只熊打招呼
请三只熊分别坐在合适的椅子上
和不同的熊对话并告诉大家自己是和谁问候的。
三、给三只熊送礼物
看礼物:说说礼物的不同
送礼物:根据礼物的大小把礼物送给不同大小的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1
本次活动在设计思路上我考虑到小班幼儿生活既是学习、学习既是生活的特点,选择了他们感兴趣、又有困惑的内容:《认识白天、黑夜》来开展活动。在设计活动形式时,我力求在避免数学活动枯燥化的前提下,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主体,以模仿动作——实物对应——生活场景——音乐感受等环节让幼儿从生活中多方面来理解白天、黑夜的时间概念。
“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是我们组织活动时常讲的一句话,我在每一个环节中力求充分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把活动的时间、思维的时间、交流的时间充分还给孩子。在第一个导入环节中使用了从幼儿平时生活中熟悉的模仿动作,既放松了幼儿的情绪,又让幼儿感知了活动的.内容。在图画感知白天、黑夜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联想,将平时的生活经验导入到课堂中来,在分实物和分卡片的环节中,我创设了一个自由活动、交流的空间,引导幼儿在这个氛围中争论、探究。虽然小班幼儿这方面的能力还不是太足够并没有出现什么精辟的论点,但孩子独具个性的发言还是让我欣慰。他们说出了物品的使用时间,讲出了自己卡片中人物活动的内容,并且知道他们都应该放在哪一个时间里。幼儿在一个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达到了教学预设目标。
另外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仅仅是语言交流显然是不够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会在孩子的心目中激起浪花。因此,最后一个环节音乐游戏时,教师和孩子的情感在肢体语言、表情语言中得到升华,教师和孩子在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里,一起大胆地表达出对白天、黑夜的理解。舒缓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做出了安静睡眠、安静看书的动作,跳跃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做出了跳绳、梳头、上幼儿园等动作。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在教具设计上,我们遵循科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化繁为简,物尽所用。两块白天、黑夜的背景图贯穿始终,既是感知的直观教具,又是标记性教具,还是陈列操作教具,一物多用的同时,保持了概念的统一。最具争议性的一项教具是地面两个圈的使用,我们经历了使用——放弃——再使用的过程,对它的认识也经历了:使用(仅仅是为了游戏的划分范围)——放弃(自由游戏就应该还给幼儿自由)——使用(数学活动就应该在潜移默化中给与幼儿学习数学的严密性教育)。两个圈的使用既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中两个集合的概念,还避免了小班幼儿游戏中个别幼儿游离于游戏之外的现象。
数学活动的严密性还体现在教学概念揭示上,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对白天、黑夜的概念的描述进行了推敲,从视觉、人们的活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在揭示方式上也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不仅使用了白天和黑夜两块背景图,还使用了太阳、月亮两个明显特征作标记,帮助幼儿进行理解。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概念比较清晰。
本次活动中我感觉整个人完全在放松的状态中进行的,我没有死背教案,每个环节的连接都非常自然、流畅。但是我感到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我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些环节组织过程中,没有兼顾到全体幼儿,课堂机智性教育能力也有待提高。如发现个别幼儿特别兴奋时没有能够灵活地将他们引入活动中来,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2
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5以内的数序,能按数目由少到多地排列物体。
2、幼儿愿意做小剧院的志愿者,为大家服务。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把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一个小舞台,观众席上备小椅子12张(其中3张椅子贴红标记,4张椅子贴黄标记,5张椅子贴蓝标记),不需排好。戏票12张,志愿工作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小剧院的游戏主题。
教师:小朋友最快乐的节日是六一节,怎么才能把我们学会的节目表演给大家看?(建议幼儿开小剧院)
2、介绍小剧院,安排观众席,讨论参加游戏的角色职责及规则。
(1)领幼儿参观小剧院的场地,介绍舞台和观众席的地点。
(2)请幼儿把贴好颜色标记的小椅子搬过来,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排小剧院的座位(引导幼儿先将一样的颜色标记的椅子归类,再根据每一种颜色的椅子的多少,从少到多排成三横排)
(3)幼儿讨论:小剧院需要几个志愿者?志愿者要负责哪些事情?
(4)引导幼儿了解志愿者的工作:负责给观众售票,协助观众找座位,还要为观众表演节目。
3、指导幼儿玩小剧院的游戏。
(1)出示戏票,告诉幼儿每种颜色的`票要对应相应颜色标记的椅子,红颜色的票坐第几排?黄票和蓝票呢?其中有一个点的红票坐第一排的那哪一张椅子?有两个点的红票坐哪一张?
(2)协助志愿者安排节目顺序并支持每个志愿者顺利演出。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3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愿意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以内的大数字点卡一份,幼儿人手一份5以内的小数字点卡;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1、师生互动以拍手点数引出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加深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印象。
2、游戏“报数名”,进一步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印象。
教师轮流让幼儿手持数卡背对大家,师报数,被点数字的幼儿转身高举数字大声回答“x、x,我是数字x”。然后继续背对大家。(反复进行)
3、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师:谁来给点卡排排队?哪张卡片应该排第一?
请一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说说他是怎么给卡片排队的?你发现了什么。”(从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多1或少1的排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出示数字x,让幼儿说出排列在它前后的.数字并说出理由。
让幼儿都能较清楚地说出x比x多1,x比x少1的排序过程,并告诉幼儿数字与数字间的相邻关系。
5、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在《幼儿画册》操作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通过操作活动再一次让幼儿对相邻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室外的环境中去感受相邻关系。巩固幼儿对相邻的认识。
活动反思:
《我是你的好邻居》是围绕主题的一节数学课,要求小朋友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便成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
整个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感受到、实践到,使他们自己体会和理解相邻数间的关系——多1或少1。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相邻数。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
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让孩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个环节不太合适,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而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也是活动中的一个难点,两个内容放在一起孩子不宜掌握,而且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觉得放在第二教时比较适合。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4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活动反思:
在这教学过程中,幼儿都能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把自己所看见过的物体拿来做比较。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15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自身入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难点是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主要让幼儿感知理解方位词,理解并运用方位词是认识空间关系的。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整个活动自始自终都以游戏贯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第一个环节以自己为中心区别上、下,我以游戏“看谁躲得快”,及游戏“谁最快”,来激发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活动中孩子非常感兴趣,基本上都能区分自身为中心的上下,突破了活动的重点。
第二个环节是难点部分,以其他物体为中心区分上下。我以游戏“小动物捉迷藏”导入活动的难点学习,把小动物藏到教室的各个地方,并用语言说出“什么动物藏在什么(上、下)面。这个环节有些难度,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表达不清楚上下,有些其实知道但表达不好,但基本上孩子在通过游戏还是能突破难点的学习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孩子在重难点突破的基础上练习巩固,我让幼儿通过数学书里的练习,让孩子巩固新学的知识,加强区分上下。
整个活动孩子通过寻找、操作等活动,让幼儿体会物体与自己的方位关系,在活动中我有意识的在相应的.方位摆放些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并表达“什么在什么的哪里”,这样孩子学习得很有兴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让孩子在生活在游戏中学习,体现了教学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05
(集合)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06
(热门)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07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通用】07-07
[热]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24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实用]07-27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必备)07-27
小班数学活动教学反思09-30
[精品]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7-06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精品]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