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8 00:30:23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范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胡同文化》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范文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1

  高中人教版语文第一册、语文版教材第四册中的《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一篇有着深厚内涵的精美散文。普通的胡同在作者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北京胡同”正在没落、衰败的一种难言的伤感与无奈。因为是一种学生不太熟悉的内容,所以我在上课时首先找了一些胡同的'图片,利用四合院和北京全景图让学生感受其特点,并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概括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教学重点为理解北京人的心态,体会作者的感情。

  1、选材处理不果断,重点不够突出

  胡同文化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内容:胡同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读后,就可以从文中摘取精要,概括出胡同的特点和北京市民的心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北京市民心态的理解上,让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觉得最好的片段,但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即使学生回答是正确的,我也逐条进行分析,就怕学生不理解,两部分平均用力,没有把握好时间,没有侧重,因而,没能很好的突出重点,没有多余时间让学生拓展和深化思维,因此,今后上课,应突出在重点上多下工夫,不要面面俱到,要将要害之处讲深讲透。

  2、关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反思

  教学中只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我觉得应该更好的采用多中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安阳的老城的衰败其实很多学生是看在眼底的,可以让他们联系实际来谈谈感受,这样更容易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生命总是需要思考和沉淀的。只有思考,才会对生活有更多的体悟和认知,才能不断地让自己的生命有更丰富的内涵。在这样的文化散文面前,尤其需要学生能去感悟传统和发展的必然。语文学习,有敏感的心,有观察的眼,有动笔的手,才有更多的精彩。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2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身处西南地区)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简介作家,张显文化风格。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也是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抒写家乡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师从于沈从文,有“短篇圣手”之美誉。在介绍作家时,适时的补充沈从文及其《边城》,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作家们初步的了解的同时,陡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慨叹,并激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之责任感、自豪感。如此的教学,张显了作家的文化风格,也唤起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维护之意识,让学生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中,突出重围,找到自己阅读的最佳位置。

  然后教师引出这一番话,自然的过渡到对胡同的解读,对胡同文化的解读:“汪曾祺是江苏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三、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

  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第5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2、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明确:“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3、那么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它怎么那么厉害,能够左右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呢?请大家引用1-5段中的关键句回答。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把握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比如主旨句、总括句、过渡句、含蓄的句子等。

  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胡同走向——方正);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名称来源——趣、俗);大小数量——很多;(胡同环境——安静);(居住形式——与四合院一体)

  在和学生共同探究胡同的特点时,适当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增添课堂的京味儿氛围,这也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一个考验。

  其次,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于是自然的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第6——12段,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并思考其内涵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点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的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张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尤其是有一个学生谈到“忍”的现实意义时,最为精彩,兹摘录要点如下:

  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

  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精心改写后的语言,或分角色朗读《八月骄阳》中的精彩对白,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再次,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通俗质朴的语言中,无不寄托着对胡同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争鸣中以及争鸣后,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当然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还是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有了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有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四、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写一篇随笔,反思中国的各种文化,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

  总之,本堂课努力遵循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语文课堂,就该还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态的文学课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变的梦想。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3

  这堂课我整体上是不满意的,我坚持了我的坚持,并且完成了我的设想,但是并没有多少成就感。

  以前一直认为一堂课好不好,关键在于是不是流畅,这堂课让我想的是,如果流畅是以剔除了很多丰富性为代价的,这样的流畅是不是有价值,这里边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是课堂环节的转接不应该是老师的一意孤行,而是学生思考的“火候”到了自然转接的时候,这个“火候”怎样算到点了,是需要老师来拿捏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课堂上的功夫很重要的一块就在这儿。

  这是上完课后总体的感受,后面我将就做课堂实录的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记录自己的思考:

  课堂语言的表述。一方面是自己的课堂语言,感觉好啰嗦,很多地方说话不严谨,思考的缓慢带来的是语言表述的零碎。所以想的是,为什么思考会缓慢?是我对文本的熟悉、参透的程度不够,还是对学生的回答即时的反应迟钝,这迟钝里自然有些是天资禀赋的原因(这暂且搁置),是不是也有过于顾及自己的言说内容的缘故,另一方面,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语言也是断断续续的,我就在想孩子们课堂言说的.习惯与我自己的表述习惯应该是有关联的。我发现,我常常急于帮孩子“披荆斩棘”,用解释与重复去带他/她找到那个预设的答案(在瞎掺和啥?)我也会很突然地带孩子转移注意内容,那是我用自己的思路强势地介入了孩子的思考进程,这两种做法的后果是打断了孩子的表述,长此以往孩子的表述怎么会流畅?从课堂实录的重温,我深感自己修炼课堂口头表达的必要,此外一个语文老师教了孩子一两年,应该在培养孩子的表达习惯上下点功夫。

  课堂推进过程中的评价。我的评价基本以重复、丰富学生的所言为主,我在想除了这样的评价方式,课堂互动中的过程性评价还可以有哪些方式?有些教育学的书上介绍过一些方法,比如由师生的评价转换为学生之间的评价探讨,当时在实际教学中,我总会忍不住“揭竿而起”(这么强势干嘛?)前些日子读到一句话,说“忘掉自己的方法是真正地关心别人”,在课堂上就是你真正关注学生的想法,这样才不会老想着我要说什么。这要修炼到怎样的境界啊。此外,评价的一个原则应该是以肯定孩子的正确内容为主,我常常会放大孩子回答中不妥当的地方,好像很怕会引起同学们的误解。事实上,一些个性化的解读本身就是很小众的,不必过分强调。

  整体的流畅和局部的透彻。如果决定全面地解读文本,面铺得很开,那么在停留处务必读得透彻。有一两处语言的品味。既然决定品味就品味到十足,讲解得明晰透彻些,不要舍不得给时间。赶时间的课堂行进总是容易因为匆匆而显得肤浅。

  这次课堂教学与课后的交流,让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关于语言的品味。我曾经问过范老师:语言的品味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第一次听一位前辈老师那么强调语言的品读,我都傻了。因为我惯常把文本意义的解读放在第一位,语言的品味在我看来是在解读中顺带完成的,换句话说是可有可无的,我从来没有在语言素养的层面上去强调语言品味的重要性,也许是我不太清楚语言究竟该怎样去品味,除了修辞、手法之类的分析之外。现在回过头来看,文本意义读得透不透、经不经得起推敲,基点还是在语言。语言中本身就藏着文本的要义,真的读懂了,语言文字就是开启文本意义的“钥匙”。文本的语言是河流,我们是淌着水流走进文本的。语言的品味就是文本解读的本身,它既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这道理真正的明白,是在这次课后的失落感中。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引路者要思考的是怎样带领孩子们去品味语言,一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尝试,当然前提是尊重文本的个性,把握好学生们的阅读起点。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品读的方式。

  如果再教《胡同文化》,我对教学设计会做这样的调整。如果是2课时,我基本会保持这样的环节设计,但是在语言品读部分会给予充足时间。如果是1课时,我的教案调整会比较大。具体的设想是这样的:

  行文思路会在学生阅读中简单的陈述完毕,重点是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调整后的教学设计附在文后,写得比较简单,很多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做补充。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4

  (一)选材处理不果断,重点不突出

  胡同文化的内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就可从文中提取精要,概括出胡同的特点及北京市民的心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北京市民心态的理解上,让学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或读出觉得最好的片段。但我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即使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仍然逐条地讲析,深怕学生不理解。两部分内容所花时间比较平均,没有侧重,以致在处理后半部分的内容时显得有些仓促,没有更好地突出重点,没有充裕的时间放在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学生思维的环节上。有感于此,我认为对课文内容的大胆取舍,应基于对教学目标的确切把握,突出重点,而不应面面俱到,教师的讲解也要惜墨如金,讲析其要害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

  (二)没有充分设臵让学生发问的平台

  每当学习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学生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也可能是学生思维深入、探究问题时所迸发出的火花。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有问题意识,以赏识启动探究。课堂中教师要留一些时间请学生发问。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我虽预设了让学生发问的环节,但并没有把它放在突出位臵上,加上时间不够,就让学生课外进行,这无疑削弱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反映出教师问题意识的淡薄,并没有真正落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初衷。

  (三)课堂开放性的教学策略需落到实处。

  一味地呈现知识性结论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恰恰是不确定性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教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给他们留下探究的空间,使他们大胆寻求开放的答案。胡同是北京身份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就因为破败而应夷为平地吗?

  我认为对待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折射出现代人对历史的态度,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想让学生探讨该用一种怎样的文化眼光来看待这些文化古迹。

  这样的探讨,可让学生对事物的判断有较深入的思考。在掌握课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会和生动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各自的想法,这些想法洋溢着同学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生命的过渡,一种生命的成长。当然,学生的探究学习要基于一定的基础,尤其对于那些学生较为陌生的知识,教师必须设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背景信息的提供,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胡同文化》教学的这一环节中,由于时间不够,我只得让学生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相互间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的开放性不足,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04-13

胡同文化教案07-12

《胡同文化》教案01-24

胡同文化的教案03-22

关于胡同文化教案07-12

关于胡同文化教案10-17

胡同文化教案优秀12-10

有关胡同文化教案09-18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04-15

胡同文化优秀教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