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控工作总结

时间:2024-09-06 08:42:33 工作总结 投诉 投稿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热门]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银行内控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热门]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1

  美国的银行体系与监管结构

  美国双重银行体系的特点在于银行可在州或联邦一级自由地申请注册、平行地接受监管,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金融监管当局独立地行使注册、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的职责。

  美国的银行主要分为国民银行和州银行。国民银行是指在联邦一级注册的银行,由美国货币监理署审查合格后取得许可证。州银行是指在州一级注册的银行,由每个州的银行监管当局审查批准。国民银行注册之后自然成为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美国的中央银行)的成员行,州银行则可选择是否申请成为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行。国民银行在开始营业前,必须获得联邦存款保险,州银行监管当局对州注册银行也有类似要求。

  根据美国银行管理法规,银行注册管理当局有权对银行进行监管;联邦储备体系对其成员行也有同等的监管权力;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则对享受存款保险的银行有监督管理权。因此,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州银行监管当局等,形成多头监管的格局。

  美中金融监管的特点比较

  首先,监管工作的计划性、程序化和规范性。

  美国的金融监管非常注重工作的计划性、程序化和规范性。监管当局每年制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一切按程序行事。对金融监管的各领域都制订出细致的标准和操作规则,从而使各监管机构能够保持统一的监管思路、评价标准,以及一致的检查程序和操作技术。而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特别是现场检查工作尚未形成系统的检查标准和程序,现场检查方案的`制订和检查前问卷的设计完全依赖于主查人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不利于检查工作的专业化。

  其次,现场检查与内控评价的有机结合。

  美国监管当局的现场检查实际上是对商业银行内控评价的具体操作过程。根据现场检查结果会对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进行正面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促使商业银行全面提高内控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现场检查仅侧重于点的方面,即单个问题,但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环节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尚不能做出全面的评价。

  第三,监管工作的连续性。

  美国监管当局非常重视后续检查,把每次检查发现的需要银行修正的问题都列出详细的时间表,并采取严密的跟踪程序,记录每一个问题的最终结果。这样既保证了检查成果被充分利用,也保证了监管工作的连续性。而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工作大多注重发现问题,而问题是否得到实质性解决,监管部门尚未采取有效手段予以监控。

  第四,监管工作的沟通与交流。

  一是监管当局之间的交流。美国各家监管机构之间为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避免重复性检查,往往达成监管协议,或分不同时间对同一家银行进行检查,或各方共同组成检查组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为各方认可并实行信息共享。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工作实行由下至上的信息传递渠道,各地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分行的监管情况会上报银监会,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总行的监管情况尚未形成内部充分披露的渠道。此外,银监会、人民银行与各级财税部门之间尚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检查结果的沟通交流尚待加强。

  二是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沟通。美国监管当局会就银行董事们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提供指南与建议,也会把一些好的管理方法或技术推荐给商业银行。通过沟通,可让被监管者充分理解监管者的思路和理念,增强风险意识,既能加强合作,提高监管的权威性,又能帮助商业银行建立健康的管理文化。目前我国监管当局也力求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传达自己的监管理念,力求得到商业银行的理解与支持。

  第五,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效性。

  美国监管当局通常不做审计人员所做的详细的财务检查工作,而是对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风险性予以更多关注,有效发挥银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作用。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也逐渐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由事后监管向风险预警转变。由于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分行内部稽核部门尚未实现由总行垂直管理,内部稽核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效果不显著。而外部审计只做一些常规性检查,与监管部门关注点有所不同。

  第六,培训制度的完善性。

  美国监管当局有系统、完善的检查官培训制度。培训内容涵盖银行监管各领域的政策、程序与方法。通过系统的培训制度,提高了检查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并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检查官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人员任务重,人手少,很难抽出时间进行后续培训。但从监管工作的长远发展考虑,人员的持续培训对提高监管工作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建议

  首先,监管当局应建立系统的监管工作程序。

  一是尽快出台《商业银行现场检查手册》,按照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与内控环境、授信与贷款业务内部控制、会计业务内部控制、存款柜台业务内部控制、资金业务内部控制、中间业务内部控制、计算机业务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纠正等八个方面,制订详细的现场检查操作流程、检查原则、检点和方法,规范金融监管程序。

  二是及时编撰并更新《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汇编》,并按照上述八个方面将法规分类汇总,使监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其次,监管当局应注重对商业银行内控的全面评价。

  监管当局应将现场检查与内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更高的层面帮助商业银行发现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提高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加强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水平。

  第三,监管当局应加强监管工作的连续性。

  监管当局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应建立跟踪系统,可在《现场检查意见书》中要求商业银行针对每一个问题上报详细的整改措施、整改时间表,并落实整改责任人。商业银行整改报告上报后,监管当局应关注其整改措施的具体落实,必要时可安排专项后续检查,并在系统中记录每个问题的最终整改结果,切实提高监管工作成效和监管权威性。

  第四,监管当局应加强监管工作的信息交流。

  一是银监会与各地监管机构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其对商业银行总行的监管报告、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披露,使各地监管机构能够整体把握被监管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此外,银监会、人民银行与各级财税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沟通,避免重复检查。二是监管当局应进一步加强监管理念的宣传力度,使商业银行对风险监管工作能有更充分的认识,促使其将被动接受监管转化为自觉、自律行为。

  第五,监管当局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作用。

  一是敦促商业银行尽快实现内部稽核部门的垂直管理,有效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切实提高内部稽核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二是有效利用外部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财务、会计等检查外包给中介机构,将有限的监管资源运用到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监管上。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2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考核和防范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管理会计是会计在当今企业的暂新领域,它将“管理”和“会计”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应用于企业当中,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增强了其竞争力,企业的发展无法离开管理会计的应用。同时,商业银行也为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大的运用空间。

  一、商业银行中管理会计所起的作用

  1,管理会计是实现决策的有效性的前提。管理会计是银行决策系统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银行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加工处理,形成了直接的决策系统有效信息。因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重要的内部管理的信息系统。

  2,管理会计是效益提高的主要途径。我国银行在不断的深化改革,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采用集约的发展方式,不断更新观念,讲究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高效益,改变以往的粗线条运营费用的模式,逐项控制利息的支出、运营和服务的费用,并做到分工具体化,责任到人,细分到产品、客户和部门;传统的成本管理还处于维持阶段,把支出的节约、损失的控制作为目标。经过运行管理会计之后,逐步形成低成本的高级阶段。从而实现核算的细化、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最高目标。

  3,管理会计是激励机制的客观需要。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银行的最终决策将无法执行实施,正确的决策不能执行也是无效的。银行的规模在扩大,经营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一旦总行无法实现作为法人对分行各个部门的管理和控制,规模越是扩大,往往越是事与愿违,管理方式的改变也会得不偿失。所以,总行对分行各个部门的控制应体现在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中,通过科学有效的现代化银行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控制银行内部的运行方向,这就需要管理会计通过预算、责任会计和业绩的考评管理等途径提供高效的技术和方法健全激励机制。

  二、银行管理会计的主要特征

  1,银行管理会计主要是面对银行内部各个责任单位,对它们的日常工作实绩和成果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评价与考核,并结合银行实际,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

  2,商业银行的总行及各个部门的主要业务包括投行的高端业务,资金信托业务以及大型企业集团服务等等。众多的分行主要业务只针对中心企业和个人客户,与总行相比较而言,业务相对单一。这种“大总行,小分行”的经营模式是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模式。是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经营效率,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的需求。在分行中职能经常会重合,例如在操作“块块管理”的模式时,虽然使全行的专业力量得到有效分散,但却造成成本支出的加大。在“条条管理”的业务管理模式中,不仅使成本节约,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商业银行的“条条管理”经营模式使得会计管理更具集权化。

  3,银行总行利用现代化信息和网络系统,把全部的客户信息、单据的审查和账务的处理等各项工作完成后,再经过专业工作人员的集中处理。分行属于前台部门,其主要职能范围是客户的营销,经总行处理过的后台工作,分行不必进行电脑系统的处理和加工。总行负责处理全行的业务集中处理,利用后台工作处理中心地址的选择,降低劳动力成本,降低业务运营成本,提高业务运营效率。

  4,通过建立后台业务中心,使业务处理的流程得以改造,一是逐步提高业务处理水平的.集约化,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逐步降低会计操作风险,缩小工作面,便于监控,增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合理布局和安排前后台的业务结构,非柜面业务和一些需要柜面办理却不用短时间内办理的业务以及各种信用证等操作风险比较高的业务都归入到后台的会计业务处理中心,使业务处理中心的职能逐步扩大。

  5,国内商业银行的分支经营机构有五个主要统计指标:本行的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存款额、本行对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的贷款额、本行的中间业务收费额。这五项统计指标也就是分行的主要考核标准。分支经营单位不具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些分支机构形成的是统计表。

  三、商业银行大力实施管理会计

  1,管理会计提供了综合经营决策分析资料。运用会计分析职能,将特定时间段的银行的经营管理考核资料全部分析并加以综合,在短时间内向上级作出全面反映,有助于领导全面了解银行的发展和业务形势,根据所掌握的基本经营活动状况,总结规律,作出正确决策,选择高效的管理方案,对银行更好的经营和管理,及时协调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从而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

  2,为银行经营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服务。利用会计分析能在短时间内,对银行各项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到全面了解,给银行的经营活动提供可靠而详细的资料;能迅速掌握银秆资金运用效益的高低,并正确分析变化的原因,准确测定数值和合理的评价,给出正确的举措。

  3,良好高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力和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商业银行如果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那么就必须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来约束商业银行、强化资金管理,选拔和培训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更有竞争力,才能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

  4,商业银行对管理会计的管理工作,要与工作的考核结果相结合,员工的福利分配可参考考核结果,将管理会计和工作考评管理机制有机的整合起来。将员工的工作业绩评定结果作为福利待遇分配的重要依据,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达到优化员工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5,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众多管理方面都有所涉及,在银行内部可以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岗位以及每位职工。这样就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来保证管理会计进行正确、可靠的核算。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可以增强商业银行员工的主动性。

  6,管理会计给商业银行提供了数据整合的可能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完善和健全,利用信息系统将前台、和后台进行衔接和整理归纳,使信息系统的传递渠道畅通无阻,实现高速、高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传导机制。要充分考虑系统所包括的范围和内容,资料的质量和类别也要经过筛选,选择合理的传递方式和传递时间,做好管理会计的必要支持工作。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个人财富积累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改进个人理财服务,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风险管理,让客户了解风险度和运作方式;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理财业务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历史性跨越。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3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在企业内部开展管理和控制工作,它是经济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时,内部控制是动态的,随着企业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其也会不断改进和完善。总结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内部控制初级阶段,内部控制系统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阶段,风险管理阶段等几个主要的阶段。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巴塞尔委员会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给出的定义是:“由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内部财务管理部门为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企业经营效益增长率、会计管理是否符合行业准则和规范的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过程。”这一定义突出了企业内部对控制活动的全面参与性。20xx年,央行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要将内部控制作为重点管理工作来对待,并通过和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来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行为,以从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全面加强风险监控。央行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主要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全过程风险监控的要求。

  (三)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现代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风险的机构,而内部控制则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随着20xx年中国正式加入巴塞尔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银行监管及风险管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既是银行审慎经营的前提,也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银行实现业绩目标、信誉目标以及合规性目标的重要保证。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益,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基于风险防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素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机整体。

  (一)内部控制环境

  它是指影响商业银行内部实施控制措施的各种外部影响因素的总和,其中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劣。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信用原则、道德水平、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层决策、内部审计规范、企业管理架构、激励机制、分配制度、人力资源政策等。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金融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随时会遇到各种市场风险威胁,只有有效控制风险才能够稳定盈利。商业银行管理层要高度重视风险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风险变化灵活作出应对决策。例如调整内部控制方向和目标,以保证内控措施有效应对当前最大风险。风险识别和分析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管理层必须要综合分析不同风险影响因素和特点,及时找出商业银行最大风险诱因。商业银行风险诱因十分多样化,例如重要人事岗位变动、重点业务操作流程调整、内部规章制度的失控、信息系统处理的中断等。外部因素如经济周期的波动、国家政策的调整、外部突发事件的影响、行业竞争形势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进步等。

  (三)内部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在分析风险时,要权衡因开展风险控制活动投入的成本与取得收益之间的匹配性,对应对这种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将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风险贯穿于整个商业银行经营环节,存在于不同部门和业务环节,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点目标。一般来说,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优化流程、制定标准、内部审计、会计核算等。

  三、当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差

  首先,公司治理结构仍然需要完善。目前,商业银行股份制框架初步建立,股份制改革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是,与西方较为先进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现代内部控制体系还处于建设阶段或者还没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仍然存在。再者,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结构往往具有行政区划的特征,这样一来造成统一管理的困难,加上分支机构由于片面追求提高业绩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已经建成的内部控制体系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另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里部门冗杂,且多是线型设置,信息的向上或向下流动都要经过许多环节,因而使得信息沟通与反馈效率低,且容易失真,这给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风险分析和预测手段落后

  商业银行面临诸多经营风险,在目前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一个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构成其核心竞争能力关键和决定性,适时地进行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逐步完善和健全风险管控力是银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均十分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外先进风险管理相比,还存在风险识别及评估手段简单落后、对投入新产品的风险评估不到位、风险评估覆盖面不够且不能涵盖所有各类风险因素等问题。

  (三)内部控制措施效果较差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相关法规的出台,我国商业银行也慢慢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根据相关文件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这个体系并没能发挥预期的效果。纵观其原因,一是没有把内部控制和业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些内部控制人员只考虑内部控制,而对业务发展不予以重视,片面强调风险的控制,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规避风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二是内部控制措施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很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不少业务规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营环境的变化,很多规章已经过时,但却没有经常性梳理和整合,或者发展新业务时没有忽略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当下金融创新种类繁多,但缺乏相应的规范性规定,导致同种业务的操作方式并不一样,这不利于控制风险;三是部门之间内部控制措施缺乏牵制,内部控制措施在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甚至抵触;四是内部控制对职位较高的人员约束不够,长期以来我国的刑不上大夫的思想对社会影响很大,这样落后的想法显然与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但这确是客观存在的,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内部控制措施效果较差。

  四、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建立起来。将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和各自的职责逐步完善起来,确保决策制定、执行以及监督部门之间可以有效均衡,能够做到权责分明、相互独立。董事会成员兼任银行高管的情况要尽可能避免,保证有一定量的独立董事存在于董事会成员中,履行应有的职责与权利,使董事会能够独立监管经营管理层。此外,还要使监事会的权威和独立性增强,为了对高管和董事会更好地进行监控,可开辟通道使监事会能独立向监管部门进行汇报,使内控过程中发现的漏洞及时得到纠正,监事会的作用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2,将良好的内控文化建立起来。一是对银行高管的内部控制理念以及合规意识进行强化。整个银行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首先就取决于其高管的合规意识和内控理念的强弱。作为银行高管,他们要以身作则,有责任在全行中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凡事都能做到合规、稳健、审慎。二是做好培训工作,重视考核评价,使员工的责任感和内部控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员工进行各种各样的、长期的教育培训活动,使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具备内部控制理念。员工日常教育和长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包括风险知识、风险意识、职业道德、出事故时应当怎样应对等内容。按计划严格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且除了要做好重点岗位和业务的培训以外,银行的全体员工都应成为接受培训的对象,从而使银行各个层级的员工都能受到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的熏陶。

  (二)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要对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以学习,逐步做到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

  1,在评估风险时,要对银行的业务性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人员流动等内部因素以及行业发展、技术更新、经济社会形式变化等外部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2,要尽快建立起风险管理系统,范围涉及全行的每一项业务,对各类风险全面监控,而不仅仅是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将评估风险的科学模型和方法开发出来,持续动态监控各类风险,包括市场、信用、信誉、法律、科技、信息、、操作以及流动性等方面的风险。在建设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时,还可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

  3,对于新业务的风险评估银行必须重视起来,根据市场环境以及新业务的品种及时更新风险控制制度、方法以及技术等,而且评估风险的制度和方法等在新业务正式投入市场前就必须设计好。

  (三)大力建设内控措施

  1,将授权制度建立完善。银行的一级法人是总行,总行不能下放对于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如制定财务政策、信贷政策、任免重要干部等。此外,要将各支行的权责范围明确下来,按照他们在业务方面的能力以及掌控风险的能力,总行将对他们进行区别授权,此外,总行还要定期对支行进行检查,并根据他们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风险因素的变化等适当调整授权,因越权导致损失的,将会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

  2,加强岗位控制,实现职责分离。商业银行要科学设置行内的每一个岗位,各岗位之间要相互牵制,职责分离,以使员工做出违规行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于监控、一线交易、会计审核以及后台结算这四方面的业务活动所涉及到的工作权限和岗位职责应通过书面的形式明确下来,各岗位之间要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关系。针对一些关键性岗位,应建立并执行合理的轮岗制度,使利用职务之便的行为尽可能减少,或更容易发现这种行为。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4

  建立与大型商业银行总行本部经营管理特点相适应的审计模式和方法

  现阶段,多数大型商业银行采用总分行制的组织模式,总行本部除了领导和管理各分支机构外,本身也对外营业,办理部分银行业务或建立事业部模式。本文即探讨此模式下的总行本部内部审计效能。在此架构下,总行若干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划分为支持保障、业务管理、营销管理、直接经营等不同板块,如图1所示。对总行本部审计就是对总行各板块、各部门的内部控制状况、管理职责履行及效率、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独立与客观的监督与评价,督促总行相关部门落实组织战略目标并控制好营运风险,促进总行本部乃至全行运营与管理活动不断改善。近些年,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银行内审转型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内部审计方向由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合规导向型审计向风险导向型审计、管理导向型审计转变,内部审计重心由财务审计为主向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并重转变。对总行本部审计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应根据内部审计方向及重心的变化趋势以及总行本部不同板块的职能特点,积极推进审计转型,采用有利于实现审计目标的不同审计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效能。因为选择有效的内部审计模式有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具体体现在:在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基础上,运用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审计方法,对直接经营板块应侧重于风险导向型审计;对营销管理与业务管理板块应侧重于风险导向型审计与管理导向型审计并重;对支持保障板块应侧重于管理导向型审计,通过开发和运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尽快完成从传统的审计向数据式审计转变,努力改进总行本部审计质量,最终实现价值增值型审计职能。要全面揭示总行本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及时提出预警和改进建议,还要以持续性的日常非现场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为先导,并加大工作力度和创新手段,特别是在信息数据大集中的前提条件下,要以先进的计算机审计技术为支撑,努力实现远程快速反应的方式,预警业务经营主要风险点和业务管理的主要薄弱环节。在日常非现场监测对象方面。实现“横纵结合”,“横向”即监测总行本部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状况;“纵向”为监测各业务条线中总行本部发挥的职能作用,从而形成全方位覆盖与全过程控制的风险监测反应机制,有效防范总行经营管理风险。在日常非现场监测手段方面。采用数据式审计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业务操作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并结合外部公共查询系统信息最终形成非现场监测成果。在风险分析与评估方面。关注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对相关行业的影响程度,坚持总体分析与特征分析相结合,适当考虑地区差别因素,引入国际先进的审计方法和理念,对非现场监测结果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并就风险程度划分制定统一标准。在风险预警方面。对风险分析及评估的结果,依照重要性原则进行核实验证。根据核实情况形成风险预警信号并及时,供相关职能部门和高管层参考。督促其及时采取适当防范措施,规避或缓释风险。

  精细化过程考量是提升总行本部审计效能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内部审计应适应和应对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风险,有效防范因外部欺诈和内部舞弊引发的案件和风险事件。明确适合总行本部不同业务板块职能特点的审计模式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强化和精细化过程控制,严格过程考量,尤其是影响审计效能的重要环节,更需采取针对性的过程控制措施。其中,总行本部相关职能部门的审前风险评估和审后审计质量评估是影响审计效能的两个重要环节,应该进行有效控制。

  (一)通过审计评级精细化被审计对象的剩余风险

  判断和评估风险的前提就是对风险充分的识别与计量。审计评级是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对总行本部相关职能部门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与有效性、风险管理的效果以及公司治理的情况,独立开展调查、测试、分析、评估的系统性活动,是风险识别与计量的有效手段。开展总行本部的审计评级是提升总行本部审计效能的重要步骤。总行本部审计和其他审计一样,要降低审计风险,离不开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的有效把控。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剩余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对象有关,内审人员对此只能评估、不能控制。但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的了解、监测、分析和数据积累,来评价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健全性、合理性、遵循性,以及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其效果的可接受程度,判断剩余风险的高低,绘制风险态势图,这就是总行本部的审计评级。通过审计评级,确定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确定需抽查的重点、产品、环节和范围,进而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审计评级中的指标设置非常关键,必须要适应大型商业银行总行本部的运营特点。笔者认为,对总行本部的审计评级可划分为决策管理、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及监督评价等四个环节,通过16子项的评级指标来进行具体操作。在设定的16个评级指标中,每个评级指标分三个等级,分别是:“优良”、“可控”、“一般”。“优良”是指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公司治理充分、适宜、有效,基本没有发现重大的问题和缺陷;“可控”是指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公司治理比较健全、适宜,并得到较好的效果,但评级发现存在个别的问题和缺陷,可以接受和容忍。“一般”是指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公司治理基本健全、适宜,效果一般,评级发现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缺陷,风险控制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总行本部不同职能部门职责分工不同,分属于不同的业务板块,审计评级侧重的风险类型也应不同。如:直接经营板块应侧重于经营风险;营销管理与业务管理板块应该是经营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并重;支持保障板块应侧重于公司治理风险。“优良”等级得分为相应权重的全部权重分值,“可控”等级得分为相应权重分值的80%,“一般”等级得分为相应权重分值的60%。决策管理、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及监督评价四个环节得分的汇总,即为该部门的审计评级得分。对总行本部的审计评级遵循全面、独立和客观的原则,采取全年动态评级(季度/半年/年度)的方法,利用评级年度内各种审计、检查成果,并结合现场评级结果进行综合测评打分,最终根据审计评级得分确定审计评价等级。审计评级结果可划分四个等级,分别是“:控制优良”、“满意”、“需要改进”、“较差”。评级得分为90分以上的,评为“控制优良”;评级得分为80~90分的,评为“满意”;评级得分为70~80分的,评为“需要改进”;评级得分为70分以下的,评为“较差”。对评为“控制优良”的部门,审计频率可以三年审计一次;对评为“满意”的部门,审计频率可以一年审计一次;对评为“需要改进”的部门,审计频率可以半年审计一次;对评为“较差”的部门,审计频率可以每季度审计一次(见表1)。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工具升级,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深度应用于各个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数据分析、信息整合,扩展了总行本部审计的应用范围、方式和反应能力,可以建立更加全面、专业的审计监督测评系统,做到无死角、无盲区、无遗漏,使审计的精准度和服务效率大幅改进。

  (二)通过审计质量评估强化审计质量控制

  对总行本部审计质量评估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点”就是具体项目的质量评估,“面”就是总行本部审计工作总体情况的质量评估。这两个层级的评估,因评估的对象不同,在评估的内容上也有所不同,本文基于欧洲品质管理基金会(EuropeanfoundationforQualityManagement,EfQM)的评价模型,建立了对总行本部审计质量的评估框架(见图2)。分别围绕“公司治理与领导”、“审计策略”、“人、知识与技能”、“审计程序与资源”“、其他确认业务”“、审计结果”及“审计成效”七个方面建立和审计评级操作相类似的评估标准并细化评估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总行本部审计项目质量的内部评估至少每年开展一次,由审计项目组以外的其他人员负责实施。对总行本部审计工作质量总体评估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可由授权实施总行本部审计的上级部门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组织实施。通过各个指标及其权重得出审计质量的最终评估结果。质量评估结果可分为“满意”、“需要改进”、“较差”三个等级,与审计人员、内审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挂钩。评估结果为“较差”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评估结果为“满意”的,应提出表扬并给予适当奖励,将项目经验与其他审计人员分享。

  不断提升总行本部审计效能,更好体现内部审计增值目标

  提升总行本部审计效能,是适应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总行本部审计要适应互联网金融和各种新型业务的快速发展,并不断改进、借鉴和创新,为商业银行提供价值增值服务。本文借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模型,对总行本部增值型内部审计进行了一些尝试。PDCA循环是指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均可在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djust)四个阶段循环,持续改进。即:在计划阶段,通过审计评级,对总行本部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与计量并制定方案;在实施阶段则制定详细计划和有效措施;在检查阶段,则运用总行本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模型充分评估项目质量;在调整处理阶段,则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应标准(如图3所示)。总行本部审计可以通过PDCA循环,使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逐渐得到高管层的重视,促进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改善经营管理办法,有效防范外部欺诈和内部舞弊差错等引发的案件、风险事件以及管理缺陷和决策失误,防微杜渐,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5

  1、国外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

  (1)严密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银行的组织结构是对银行经营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因此国外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对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做到职责分工合理,使银行能顺畅地运行和有效地执行领导者的管理意图。为防范各部门和银行员工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产生隐瞒欺诈行为,一般还专门设立了独立于其他部门,仅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

  (2)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部门是银行内部的第一监控部门,因此国外许多商业银行都赋予会计主管或财务总监以特别的权力和地位。

  (3)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和明确的`职责。银行业务的性质要求银行每一项业务至少应有两个人或两个部门参与记录、核算和管理,因此,各职能部门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达到内控制度所要求的双重控制和交叉检查效果。

  (4)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银行以安全经营为本,每一项交易一定要有不同的人进行审查和批准,任何人的权限都不能是无限的。为此,国外商业银行都设计了一套控制资产风险的授权审批程序,这突出表现在贷款管理和外汇交易控制上。

  (5)高度的电脑化管理。随着金融工具的日益现代化,国外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电脑在内部管理上的应用,以改进和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的手段。

  (6)合理有序的内部检查制度。一是总行业务部门对分行的检查,包括按要求报送的各种财务报表、专题报告,以及召开分行长座谈会听取汇报等等;二是总行审计机构对分行的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专项检查;三是银行内部的自我日常检查以及聘请外部会计师查帐。

  2、学习国外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水平

  (1)重构商业银行组织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务院局级企业法人,是国有资产的直接经营者,实行一级法人制,在现行体制和经营机制下,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体系具有一定难度。但近几年新成立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应根据《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要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总经理)负责制,保证董事会是全行最高权力机构,切实发挥董事会在银行发展方向,重大业务决策和宏观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在此基础上,改革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稽核体制,实行对总行法人负责的内部稽核制度,加强总行对稽核工作的垂直领导。

  (2)商业银行要有严格的岗位分工和明确的工作职责。一是严格岗位分工,切实根据业务运作的实际要求,因事设岗,因岗定人;二是按照每一项业务至少必须有两个岗位或两人以上参与记录、核算和管理的要求,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质、权限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三是加强业务操作的事后检查,每项业务要求有一名业务主管或专门岗位对该项业务处理的整个流程进行综合把关和全过程的检查,确保各岗位按职责要求正确处理同一业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授权审批机制,保证资产运用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一直未能有效解决银行内部审批程序和分段授权问题,以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权力过大,资产风险不易控制。

  (4)加强银行内控电子化管理,保障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银行业务的日益现代化,要求银行内控手段更加有效率、更加安全可靠。而我国银行业目前还未形成一套有效的内部电子监管系统和电子网络系统,影响了内控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在银行电脑内部控制方面也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12-07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15篇)03-03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11篇)04-22

(精选)银行内控工作总结15篇05-15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15篇03-03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11篇04-18

银行内控工作总结(合集11篇)04-27

银行内控合规总结01-19

银行内控管理工作总结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