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1
教材解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刚被淹死,不能过。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文章篇幅较长,涉及的事物较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出示小马的图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设计意图:用小马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把学生带到故事情境中。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注意长句的节奏。
2.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好序号,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3.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下面的'字词。
愿意一匹麦子磨坊刚没小腿
挡住昨天前蹄既不像……也不像……
(2)学习课文生字表中的生字。讨论有什么识记的好方法:
①联系字义识记字形。
“棚、磨、挡、伯、浅、刻、蹄”等字,可结合图片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字义,再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棚”,木字旁表示搭建棚子的材料,“朋”表示读音;“石磨”是一种粉碎工具,以前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磨”为石字底;“浅”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
②相同字形对比识记。
挡—当伯—拍浅—钱刻—该
③相同偏旁归类识记。
语气词“唉”是口字旁的字。可相机复习巩固学过的语气词或者表示声音的词。
④组词连句语境识记。
刻:刻苦片刻立刻试:考试尝试试一试
既: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勇敢地试一试。
(3)学习多音字“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语进行辨析。
课件出示:
[fāng]1.里巷。多用于地名,如锦什坊。
2.牌坊。
常用组词:牌坊坊间书坊街坊
[fáng]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和旧时某些店铺的名称。
常用组词:磨坊染坊油坊碾坊
坊①fānɡ②fánɡ街坊( )磨坊( )
(4)指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长句子注意读准节奏和语气。
a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b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c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
d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故事脉络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画重要生字词。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
1.默读课文,圈出文中出现的小动物。
(老马小马老牛松鼠)
2、(师生交流)梳理课文脉络:
(1)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两次)
(2)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一次过河?
(三至四自然段)
(3)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二次过河?
(6自然段)
(4)小马两次过河的结果一样吗?
(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了过去。)
3、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口头补充完整)
老马让小马________,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________,松鼠说________。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家去问妈妈,妈妈要他________。小马又回到了河边,________。
(1)自己独立说一说。
(2)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二段:
问题展示:
学生齐读,思考:
1、小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通过逐段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由弄清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到口头填空补充内容,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全文的脉络。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要亲自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这个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理解课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1、小马过河的多媒体课件。
2、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帮妈妈做过事吗?谁来说说你帮妈妈做过什么事?心情怎样?我们的新朋友小马长大了也能帮妈妈做事了,想知道它帮妈妈做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小马过河》,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让我们带着大家的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或问同桌,也可以请教老师。再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
2、按自然段读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4、小马在运麦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课件)
5、这时它找谁帮忙?
6、指导朗读小马与老牛的对话。
7、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快来读一读:出示课件,比较句子。
8、正在小马准备过河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指导小松鼠与小马的`对话。
师:是啊,生命是有限的,谁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那么,老牛说是浅,松鼠说是深,面对如此为难的问题,小马是怎样做的?
9、妈妈是怎么说的?小马是什么表情?什么是难为情?
10、开火车读第七自然段,你觉得妈妈的话中,哪句话使你最受教育,用笔画下来,读一读。
11、理解妈妈的话。
12、现在你们想不想知道最后小马过河了吗?怎么过河的?
三、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1、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小马开始的表现和行动说明小马是一匹怎样的小马?现在你是怎样看小马的?
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问题吗?你是怎样做的?
4、生看黑板说一说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什么?懂了什么道理?
5、学生带头饰演一演。
6、读阅读书〈〈骄傲的孔雀〉〉说说,你喜欢孔雀吗?为什么?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小马过河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读9个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过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结果怎样?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小马过河》。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读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4、分角色朗读。
5、自由汇报读懂的内容。
6、师归纳。
识字
1、师:(出示生字)组词并讲认字方法。
2、注意个别字的读音。
3、自由认读后测读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篇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请大家准备一下,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同学读课文)
教学内容
小马过河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
2、在朗读中理解深刻道理。领会听与做的关系,学会实践。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
2、懂得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找答案。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1、出示生字测读。
2、出示句子测读。
二、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解的词语。
2、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同样一条河,为什么牛伯伯说的与小松鼠说的不一样?
3、围绕问题讨论做试验。
4、讲讲读懂的内容并朗读全文。
5、读了课文,大家认识了什么道理:
6、齐读小马妈妈的话。
7、为什么小马趟过去时发现河水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因为马比牛矮,比松鼠高。)
8、思考: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
三、拓展。
思考:在我们身边有类似小马过河的事情吗?
四、课外作业
把故事讲给妈妈听。
板书设计
牛伯伯浅《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 小松鼠 深 动脑筋,试一试妈妈试
教学反思
分角色反复朗读,可以很快使学生进入情境,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初次尝试让学生简述故事大意,只有个别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大致能说,多数还是在讲述细节内容,不过相信坚持下去,能说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多。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而是让他们先各抒己见,然后再统一认识,这样既重视了孩子们的能动性,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很有好处。
在解决课后问题时,(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我让学生直接对我说,把我当成老马,我做出相应的肯定,那一刻我们彼此感觉特别亲切,眼泪竟在眼圈里打转。有个学生竟说:“老师,你的孩子可真多啊!”
学生很喜欢结合实际的拓展部分,当他们说不到点子上时,我随机举了个例子,(罗冰仪要买桔子,爱吃酸的刘金波说那桔子一点也不酸,爱吃甜的李静怡说酸死了,你应该怎么办呢?我说得声情并茂,孩子们听得趣味盎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感觉走入文本,在走出文本,进而走入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05-29
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模板10-11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12篇)05-09
(热)小马过河教学设计15篇11-10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10-27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10-06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02-11
有关《小马过河》教学设计(通用5篇)10-11
语文《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03-30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精选14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