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02 09:06:44 志彬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3、预习新课。

  板书: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好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情绪。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这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透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能够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资料: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搞笑?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但是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但是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

  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

  (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4)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乱闹”的玩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5-----12自然段,细细体会。

  2、重点体会: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一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3)祖父的笑里隐藏着什么?(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

  (4)分主角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能够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样样的呢?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4、小结: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16—17自然段)。

  2、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引读(17自然段)

  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就像();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玉米长得个性茂盛,在我看来,是()……

  3、短文连用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引读13节)。(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3节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四、回顾总结,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好处。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者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以前的点点滴滴。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课文生字、词。

  ⑵、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先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再多媒体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

  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她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

  三、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预习时查找的生字、词,然后集体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五、整体感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整体阅读、归纳、概括能力。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

  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完善,最后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

  ⑴、第一问答案:

  ①、种小白菜。

  ②、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③、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④、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⑤、插花事件。

  ⑵、第二问答案:

  祖父:

  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

  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六、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七、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择一题做答:

  1、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五个词语解释并各自造一个句子。

  2、在下列词语中任意选出五个,把它们连接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

  嘴馋、玫瑰、玩腻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寂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以朗读为主,研讨赏析文中优美语句。

  〖教学过程〗

  1、本课的作者。

  2、给下列词语注音:

  谷穗、玩腻了、衣襟、地榇、嘴馋。

  二、朗读、赏析、感悟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大声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

  (朗读时要注意,有的文段应大声朗读,有的可以欢快地朗读,有的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有的则要默默地品读。)

  如:

  ⑴、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⑵、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⑶、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⑷、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除了这些句子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句子。)

  2、小组合作探究:

  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互相交流体会。

  第一部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第二部分: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休息好了又是跑。”

  三、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你的亲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用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说明。)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必做题:

  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把它们写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童年的欢乐和那温馨美丽的亲情!

  2、选做题:

  阅读萧红的其他作品,并写出读书笔记。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介绍作者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

  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四、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这篇文章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2、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3、请默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一段,这一段写了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五、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读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把他背诵下来。

  六、课外延伸

  师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

  七、总结全文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萧红,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二、默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在祖父的园子里,“我”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三、自主学文,体会感情

  1、童年萧红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呢?

  (1~3段)

  重点指导朗读:

  第一段。

  重点学习:

  文中描写榆树的`句子 体会表达形式与方法。

  2、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朗读体会4~20段,感悟童年的她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地边学边玩,边玩边学自由无虑的生活。

  3、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感情:

  重点朗读体会:

  16~20段体会“园子”是自由的,孩子的身心都是自由的,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4、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四、默读全文,领悟表达方法

  结合相关的语句 领悟总结:

  1、孩子气十足的腔调。

  2、春天泥土般清新的语言。

  3、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

  五、拓展作业

  1、简介《呼兰河传》,推荐给学生读。

  2、学生读《呼兰河传》中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栽花 拔草 种白菜 铲地 浇水 玩耍 自由

  快乐

  童年的乐园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师:同学们,我们这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童年)说到童年,我就会发笑,因为在童年时的我特笨,做过一些傻事,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一些童年趣事与老师分享呢。

  (相互交流)

  2.师: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走近著名作家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她《祖父的园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顽皮、淘气

  1.谈话:相信我们的同学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老师拿起这篇课文读了几次,就很喜欢这个园子里的小姑娘,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他的什么吗?

  预设:(天真烂漫、顽皮淘气、童真雅气、可爱)

  2.如果现在这个小女孩就站在老师的面前,老师会忍不住刮她的鼻子,你实在是太调皮、太淘气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找找老师刮她鼻子的理由吗?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文中划出理由

  3.生自由读课文

  4.反馈:

  ①第4小节:祖父整天……反而把它踢飞了。(这里写的是和祖父一起种小白菜)

  ②第5小节:祖父铲地……狗尾草当做各穗留着。(这里写的是“铲地”)

  ③第13小节,我并不细看……蚂蚱不见了。(这里写的是玩耍)

  ④第14、15小节,浇菜;

  ⑤第20小节 睡觉

  师:这个小女孩实在是太淘气,这5处地方都写出她的淘气,你喜欢读哪处,你就是读哪处。

  (学生练读 、逐段读,要读出她的淘气)

  三、研读课文,感受自由、快乐

  1.这个小女孩可真是小捣蛋+淘气包,可老师还是那么喜欢,而且还有点羡慕她?

  生说,预设:(自由、快乐、无忧无序、随心所欲……)

  师引导:除了这些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我还羡慕她有一个这么好的园子,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段落去读一读

  2.第17小节教学

  板: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3.我还羡慕他有了这么好的祖父

  这位祖父好在哪儿

  我种白菜,把飞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我一会儿挖黄瓜,一会儿捉蜻蜓,他管不管?

  我铲地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他管不管?

  怎么管?(三个笑)

  这笑包含的是什么?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发出这样的笑?<板>慈祥

  看板书,连起来说:

  慈祥的祖父,给了我自由……的园子

  四、深入文本,提炼写法

  1.在祖父的'园子里,不仅我是快乐自由的,就连这园子里的花、草、蝴蝶都是自由快乐的,你们发现了没了,赶快去读一读,读完了,我就请你们做这园子里的蝴蝶、蜻蜓。

  2.你愿意做这快乐、自由园子里的什么?你在园子里,是怎样的快乐、自由?

  愿意说的到前面来

  a.请问你们现在在哪里?

  b.你是什么?

  c.用我是园里的×××

  请各位回到你的园子里去!

  3.我想问一个问题

  (1)这个小姑娘写自己的快乐和自由,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植物的快乐与自由呢?

  (2)文章重点想表现谁的快乐与自由?(小姑娘)

  它用园子里的动植物的快乐与自由来突出小姑娘的快乐与自由,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寄情于物

  (3)在我们理解了这种写作方法后,再读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4.第18小节: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天空吗?蓝悠悠、又高又远吗?

  板书: 祖父的园子

  慈爱的 (给了我) 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种白菜

  铲地

  玩耍

  浇菜

  睡觉

  寄情于物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语新鲜自然、率真稚拙。充满自由想象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文章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练的范本。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我”跟随祖父做着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活动,祖父是劳作,而“我”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祖父没有批评,甚至没有一丝责怪,是完全理解甚至是赞同的。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成长。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尽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本文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课文中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实际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寄情言外,清新自然。

  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再则,语言儿童化、口语化,更显童年的稚气和童言的天真无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蚱、啃、樱”等10个生字,会写“蝴、蚂、蚱”等15个字,正确读写“蝴蝶、蜻蜓、蚂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3、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教学难点】

  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教学策略】

  1、识记字词

  结合语境,指导学生读准“倭、蚌、蚱”等容易读错的字;通过读音辨析,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晃”。根据字形特点,归类书写“蝴、蚂、蚱”,“拔、拴”,“瞎、铲、割”这3组字,重点指导“樱、承、瓢、逛”4个笔画较多的字。

  2、阅读理解

  运用长文短教的方法,紧扣中心词,梳理课文脉络;品读关键语段,体会“我”的内心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语言运用

  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品读感悟作者的内心感受,仿照文中的拟人句写一写。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小说《呼兰河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蚱、啃、樱”等10个生字,会写“蝴、蚂、蚱”等15个字,正确读写“蝴蝶、蜻蜓、蚂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小女孩向我们讲述的她的童年往事,这个小女孩叫萧红。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祖父的园子)

  3、过渡:萧红为什么会对祖父的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介绍作者萧红,引出《呼兰河传》,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也为引导学生阅读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字词学习。

  课件出示

  第一组:蚂蚱

  蜻蜓

  蚂蚱

  蚌壳

  第二组:樱桃

  谷穗

  倭瓜

  第三组:拔草

  铲地

  割草

  第四组: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1)指名分组读,教师相机正音。

  (2)引导发现:你发现这几组词有什么特点?

  3、重点指导“樱、承、瓢、逛”4个笔画较多的字。

  (1)指导写

  “樱”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指导写“承”字。最后两笔不要连写。

  (3)指导写“瓢”字。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

  (4)指导写“逛”字。注意不要漏掉“辶”。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四组词语的朗读别具匠心,意在引导学生初读时,关注园子里的一草一物以及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指导书写,关注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板块三

  走进园子,感受美景

  1、教师引导:作者记忆中的园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园子中的景物。(1~3自然段)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指名学生回答)

  3、全班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概括。

  课件出示

  动物多: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颜色美:蝴蝶——白、黄、红中带着金粉;蜻蜓——金;蚂蚱——绿

  形态美: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像小毛球似的

  4、教师小结:

  作者在这段对园子的描写中,不仅写了好看的,还写了不好看的,不仅写了昆虫的色彩还写了昆虫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园子。齐读第1自然段,共同感受这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齐读)

  5、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大花园!仅仅只有这些小昆虫吗?(联系下文可知还有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果然是样样都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园子中的五彩缤纷、样样都有。指导学生运用作批注的方法学习第1自然段,注重学法指导。

  板块四

  走进园子,感知趣事

  1、默读课文第4—16自然段,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水)

  2、这六件事都体现了一个什么字?(乐)还体现了一个什么词?(自由)

  3、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祖父的园子不仅景色美,样样都有,而且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自由,难怪“我”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

  【设计意图】

  这部分的设计是针对课后第一题来完成的,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的六件事,感受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初识祖父的园子,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园中的快乐和自由。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细读课文,趣中品乐

  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六件事,是哪六件事?(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水)

  2、浏览课文第4—16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为什么?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汇报交流)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①哪几个词让你感到特别有趣?(东一脚西一脚、瞎闹、踢飞了)

  ②老师先指名学生表演这几个动作,再指名学生回答:你在瞎闹时的心情怎样?(板书:快乐)

  ③指名学生读出这份快乐。教师小结: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去的却是快乐!

  (2)预设二。(课件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

  ①想象“我”铲过的地是什么样的?(该铲的没铲,不该铲的却被铲掉了)

  ②想象“我”铲地的动作是怎样的?(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③教师小结:边读边想象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现!以后要多运用这种学习方法。

  (3)预设三。

  课件出示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①“把水往天空一扬”中,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把自己淋湿了,像只落汤鸡。我感受到了她的自由畅快。

  ②指导朗读。

  ③教师小结:作者扬起的不仅是水,更是她的无忧无虑。

  (4)预设四。(课件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

  ①作者想吃黄瓜就吃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想捉蚂蚱就捉蚂蚱,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一切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自由)

  ②指名学生读出“我”的自由。(轻松自由的语气)

  3、教师小结:不管是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还是浇水,作者都是在瞎闹、乱钩、乱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快乐的。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的园子。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

  【设计意图】

  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理解文章“趣”之所在,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板块二

  研读课文,笑中悟爱

  1、引导思考:为什么“我”可以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呢?(因为祖父对“我”的宠爱)

  2、引导交流: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祖父对“我”的宠爱呢?(全班学生交流)

  3、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祖父对“我”的爱。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即“祖父大笑起来”,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在这园子里拥有的快乐和自由,都是源自祖父的爱。(板书:爱)

  4、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是这样回忆祖父的笑的。

  课件出示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祖父的.这张和蔼可亲的笑脸上,发挥你的想象,用“当……的时候,祖父笑了”来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把菜种都踢飞的时候,祖父笑了!

  指名学生仿照例句说话,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5、祖父这一次又一次的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父对“我”浓浓的爱,这爱就组成了一首爱的小诗。

  课件出示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浇菜……

  (1)齐读这首小诗。你发现诗句有什么特点吗?(“我”都是跟在祖父后面,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2)这首诗还没有写完,帮老师完成这首小诗。(学生练习写诗,老师相机指导)

  (3)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诗。说说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样的句子呢?(作者是在一次次地回味着祖父的爱)

  6、在一遍遍的反复中,作者在一次次地回味着祖父的爱,祖父的爱就像涓涓细流,静静地滋润着作者,悄悄地在作者的心中流淌。此时,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的园子。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设计意图】

  抓住祖父的“笑”,体会祖父对我的宠爱,感悟园子里一切都自由的原因。利用祖父的“笑”,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读诗、写诗,在诗的意境中感受祖父的爱。

  板块三

  品读重点,感悟表达

  1、正因为“我”在这园子里享受着快乐、自由,享受着祖父浓浓的爱,所以“我”看这个园子时,就感到这园子有一种特有的魅力。(课件出示课文第17自然段)

  (1)自由读第17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园子特有的魅力是什么?(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师生接读。

  师引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生接读: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师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生接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2、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课件出示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指名学生读这句话,想一想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作者的内心是自由快乐的)

  (2)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画上横线,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互相交流)

  (3)仿照这些拟人句写一写。

  3、作者萧红曾在《呼兰河传》中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

  因为我感受到的是自由快乐,所以我看什么都是自由和快乐的。

  教师小结:这种借其他的景物来写自己心情的方法就叫作借景抒情、寄情于物。以后我们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景物。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中的场景和意境,感悟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抓住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走入作者内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板块四

  阅读链接,再悟情感

  1、作者在园子里可真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啊!

  2、故乡住着她的许多亲人,可《呼兰河传》这本书开篇却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什么“我”只说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呢?(因为只有祖父带给“我”无限的快乐自由,无限的爱,所以“我”只怀念自己的祖父)

  3、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我”都已经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祖父。只要回忆起祖父,“我”就回忆起快乐、自由和有祖父疼爱的童年生活,“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温馨、幸福。于是作者萧红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她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课件出示《呼兰河传》结尾部分)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体会到作者对祖父、对园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外阅读:快去读一读《呼兰河传》吧,相信你读完后一定能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会对萧红的童年生活以及她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有更深刻的体会。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萧红人生经历的资料,让学生走近萧红,通过展示《呼兰河传》中的结尾部分,让学生走进萧红的内心。介绍《呼兰河传》,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

  教学要立足文本的特点,要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学生阅读前的理解出发,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以此来推进教学流程。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可谓文眼,扣住此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体会园中景物的自由和“我”的自由自在,是祖父的爱给予的,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与丰满,使教学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聚。

  2、联系原著,丰富文本。

  节选自小说的课文,联系原著可以增加文本的厚度,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旨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下,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和内心向往,便可以体会欢乐背后淡淡的哀愁,更好地奠定教学的基调。

  3、展开想象,言意合一。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抓住文本中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语言表达的生长点,让文本“立”起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表达,走向语言与精神的共同成长。文中祖父的“笑”等细节颇耐人寻味,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文本内容形成的波澜去理解、推敲、琢磨,想象人物真实的心境,情动而辞发,在语言练习中,走进人物的内心。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9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蚂蚱、瞎闹、樱桃、水瓢”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祖父的园子》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通读课文,自学字词。

  2.熟读课文,写出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童年生活的资料。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蚂蚱、瞎闹、樱桃、水瓢

  (二)我知道: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2.结合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画波浪线。

  (三)我疑惑: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四、《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

  1、从课文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2、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画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和同学交流。

  3、反复品读,读出感情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

  (三)精讲精读,升华主题:

  细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最令你快乐?为什么?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五、课堂检测:

  (一)我会写

  ( ) ( ) ( ) ( )

  蚂蚱樱桃瓜瓢倭瓜

  (二)我概括:

  从课文的那些事例中可以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情趣,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

  (三)我阅读:

  1、《祖父的园子》一课,分别叙述了()、()、()、(),表达了()。

  2、花园里,()!(),新鲜漂亮。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0

  一、说教材:

  《祖父的园子》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语新鲜自然、率真稚拙。充满自由想象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文章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练的范本。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我”跟随祖父做着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活动,祖父是劳作,而“我”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祖父没有批评,甚至没有一丝责怪,是完全理解甚至是赞同的。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成长。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尽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本文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课文中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实际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寄情言外,清新自然。

  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再则,语言儿童化、口语化,更显童年的稚气和童言的天真无忌。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

  (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3.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结合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方法,分析本班学生的学情,我主要采用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赏文,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提高学生对言语形式的迁移、运用能力。

  充分使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景,烘托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深化感受,有效地解决突破教学难点。

  2.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挥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1.了解作者及出处,激趣导入新课。

  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走进园子做情感铺垫。

  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2.走进园子,了解园子。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表现了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思想感情。“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红的红”“绿的绿”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3.走进生活,感受快乐。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在学生体会到了园子的特点,我进而引导他们感受园子的快乐有趣的生活,文中的几个主要场景都透露着作者的快乐和有趣,因此让学生细细品味这几个主要场景,从中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为了便于学生轻松体会感受,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把几件有趣的事表现出来。通过朗读表演让学生体会园子对“我”的重要性。这一环节对于整堂课比较重要,因此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4.了解花、鸟、虫子、倭瓜等,感受园子里的自由。

  学生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鼓励学生交流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在课堂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在反复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在这部分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采用质疑提问,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还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中的场景和意境,并把语言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5.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了解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通过探究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引导学生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表达方法,而且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的习惯。

  七、说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体现童真的句段。有助于学生深化感情,积累优美的语句。

  2.推荐阅读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扩展视野,提高阅读兴趣,增加课外知识,走进作者的童年,感受作者的童真。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含概了本文的两个要点,一是园子带给“我”的是快乐和自由;二是作者透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板书简洁,精练,让人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1

  一、学情分析

  读《祖父的园子》一文,学生轻轻松松就跨进园子,感受到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的气息。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也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孩童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这样的话题十分贴切儿童生活,学生学起来不陌生,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情感积累与体验比较单一或肤浅。因此,要让学生从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入手,引导学生课前或课后阅读《呼兰河传》,这样能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打入基础。学生先谈谈读书收获,再提出自己的读书疑问,这些在课前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另外,学生个人的读书收获较片面,因此把合作学习、探究学生的精神和方式引进课堂,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思路

  首先是课前先学,为学生提出自主阅读的三维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读懂作者内心情感,提出个人独特见解”,检查反馈学生的自主读书的收获,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自学基础,在稍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然后教师根据事先获知的'学生质疑问题,择其精华投影于屏幕,让全班同学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忘自己“引领和点拔者”的身份,从“园子”直接切入第十三段的教学,然后聚焦于“自由”这个字眼,教学由此展开并形成波澜。接着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体会写作方法,并由此拓展片段写作,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语言内化迁移。最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获得“自由的背后是爱”这个关键的感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人物情感,领悟表达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难点: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充分地朗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

  2、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怎样,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运用学过的方法在书上批注。

  3、提出你对课文的质疑之处。

  4、了解作者的生平,有条件的可阅读《呼兰河传》中与萧红童年生活相关的篇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先学,检查反馈。

  1、谈话导入,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2、根据课前布置的预习要求抽查预习情况

  3、展示学生的质疑问题

  (1)谈自己对阅读的感受

  (2)从各个角度谈阅读收获

  (3)针对课文提出质疑

  二、精讲启迪,注意生成。

  1、捕捉教学文眼

  (1)请找出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

  (2)你会产生一种什么感觉,头脑中会跳出什么词来?

  2、细读,引发体验高峰

  (1)你最喜欢哪句话,你想怎么读才能表现你的心情。

  (2)配上音乐请学生在温馨的旋律读书

  (3)请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4)小结:是啊,字词有冷暖,语言有温度,这些特殊的词与句式能让我们体会到,萧红的文字朴素又洒脱,字里行间扑腾着“自由”二字。

  (5)启发“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1)学生自由读第十七自然段

  (2)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后感受

  (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句子读

  (2)配乐自主读书

  (3)学生赛读,感悟读书方法

  (4)用“借景抒情”之手法,课堂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5)汇报写作片段。

  三、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1)小组自学讨论“人的自由”部分。

  (2)抓住学生汇报内容予以点拨、指导。

  (3)帮助学生发现“自由、快乐”的背后是爱。

  (1)小组成员在组长汇报下,各抒己见,用边读边悟的方法学习。

  (2)全班汇报。

  (3)在交流中体验一种人性自由的爱。

  四、拓展延伸,自我评价。

  1、请学生说说童年生活的快乐。

  2、鼓励学生用本课的写法写一写。

  在拓展深化中,能自悟自评。

  祖父的园子

  园子·人

  自由·快乐

  祖父·爱

  五、反思与评点

  (一)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这个园子是作者萧红记忆中的一幅明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儿,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什么都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让作者感到快乐、自由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在他暖暖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幸福的童年。也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发在她孩子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这篇内容上感性的文章表达方法上也有突出的特点,比如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等。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并且领悟这种情感怎样表达出来,成为我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学校不久加入了全国教育科学“xxx”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作为教改实验教师,我把“指导——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方法带入课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基础上,交流读书心得,提出存疑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再设计重、难突破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读出个人的独特见解。本课教学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三点。

  1、体现鲜明的“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教学活动开始前预备活动中,我就给学生提出自学“三维目标”:把握主要内容、读出作者情感、提出个人见解。学生围绕这个目标自读课文,查找作者生平资料,阅读《呼兰河传》描写童年生活部分的相关文章,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我在课前了解到学生已经拥有的阅读经验和个人感悟,在正式开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能表现出更强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事先收集学生质疑的问题,从中挑选出与我预设的教学重、难点不谋而合的“精品”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力解决,自主获得感悟,这样的课堂像课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一样,学生充满了学习的自由与快乐。

  (二)评点

  本课教学平实、自然、有效、扎实。执教者力图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教师了解学生自主读书这过程中的收获与存疑,围绕有质量的质疑设计并展开教学环节。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课前提示,充分自主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并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语言内化迁移,“读写结合”使本节课浓浓的语文味儿弥散开去。教师在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方面也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本节课的教学特点体现了“针对性”、“合作性”、“生成性”、“探究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如“独立性”、“能动性”、“超前性”也较为明显。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2

  课文简析

  《祖父的园子》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萧红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童真、童趣、饱含真情实感。要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并积累语言。

  上课伊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心情。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蚱”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手法。

  突破方法:

  自读自悟,教师点拨。

  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突破方法:

  联系上下文,品词析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林海音童年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跟随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来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我们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园子呢?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提示来学习。

  课件一

  1、出示学习建议

  (1)带着任务跳读、扫读。

  (2)找重点段,画关键词,思考:这是怎样的园子?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2、自由汇报

  同学们找到了哪些段落,请按照课文的顺序交流。

  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你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你圈出了哪些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

  课件二出示第一自然段。

  找出关键词来概括这个园子?

  自由汇报:

  生:样样都有。

  师:哪些同学也圈出来“样样都有”,请举手。好,举手的同学还真不少,老师把“样样都有”写在黑板上。(板书:样样都有)

  师:既然园子里样样都有,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把这些东西都圈出来,不要遗漏。

  生: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还有蚂蚱。

  师:指导读音,记字形。还有圈其他词语的吗?

  生:大花园。

  师:对呀,课文开头说“我家有个大花园”,但是却没有对花的描写,花在哪儿呢?

  生:“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是写花的呢?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生:因为蜜蜂会采蜜。如果园子里的花开得不是很好的话,那么蜜蜂一会儿就飞走了,可是这里描写的蜜蜂是停在上面一动不动。

  师:说得真好!蜜蜂可能是被花香给迷住了,也有可能是采蜜采累了,是不是?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几个词语。

  “金粉”、“胖乎乎”、“圆滚滚”、“小毛球”。谈谈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

  生:“金粉”一词写出了园子里有很多花;“胖乎乎、圆滚滚、小毛球”这几个词语写出了蜜蜂采了很多的蜜。

  师:同学们,这就是萧红的文字魅力,表面上不是写花,但是处处都在写花,有香有色,有动有静。让我们美美地朗读这一段。生齐读,老师板书:大花园。

  师:接着交流,你们还找到了哪一段师直接描写园子的?

  生读第二自然段,师指导朗读“明晃晃”,注意“晃”的读音。

  生读第三自然段,师: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花园的来历,在这里,作者着重描写了大榆树,哪位同学把描写榆树的句子读一读。(这是一棵高大而又有活力的榆树啊!)

  师:还找到了哪一段,如果前边没有了,往后边找。

  生:第十七自然段。

  课件三出示第十七自然段

  师:这段话中你会圈出那个词来概括这个园子的特点,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一切都活了,自由。

  师:园子里哪些事物是“自由的”、“一切都活了”呢?请把这些事物按顺序圈起来,一个都不能少。

  生:“花,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记“倭”的读音和字形。

  师:作者到底是怎样把园子里的一切事物写得那样自由自在的,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体会。

  学生先自由读描写“花”、“鸟”、“虫子”三句话。(强调“似的”读翘舌音,其他情况都是读平舌音。)再指名读,谈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生:花都开了,睡到自然醒。

  生:鸟儿飞得悠闲自在。

  生:从虫子的叫声里既感受到了园子的静谧,又感觉到园子里很热闹。

  生:我感觉到它们都是自由的,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老师竖起大拇指,对大家的理解予以肯定与表扬。作者下面还对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进行了描写,老师与你们合作读,老师读停顿了你们立马接上读,同时还要与老师的朗读节奏保持一致,好不好?

  师:这段话中,哪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就”。

  师:数一数,“就”字一共出现了几次?你们认为作者是不经意写的,还是特意写的?

  生:特意写的。

  师:作者为什么特意这么写,你们猜猜看。

  生:为了强调这些事物是自由的。

  老师板书:一切自由。

  师:萧红为什么能够把这些事物写得这么自由自在?

  生: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的。

  生:在作者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生:因为萧红自己在园子里就是自由的。

  师过渡:说得真好!那么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哪些自由的事情呢?

  出示课件四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圈出作者跟着祖父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

  生: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浇水、睡觉。

  师:哪一件事最能表现她的自由呢?

  学生自由汇报。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铲掉谷穗这件事最能表现她的自由呢?

  举手的真不少,大家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萧红铲掉粮食祖父并没有责怪她。

  师:数数看,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写这件事?

  生:八个。

  师:用八个自然段来写,可能在萧红的心中,最能表现她的自由,所以她展开细细写,是不是?可老师又纳闷了,既然“铲谷穗”这件事最能表现萧红的自由,那么其他的事情不写,只写这一件事,你们觉得行吗?

  生:不行,因为其他事情也能表现她的自由。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把所有的事情都展开来写呢?

  生:因为这个园子很大,里面东西很多,写不完。

  师:是啊,写不完,于是萧红选最典型的事情来详写,写出了心中最真切的感情,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给我们写作启示。

  同学们,正因为萧红有这么一位宽容、慈爱的祖父,萧红可以在园子里为所欲为。文中很多地方写祖父怎么样,萧红就怎么样。

  课件五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浇花我也浇花。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我也()。

  总而言之,祖父干什么,萧红就干什么,祖孙俩形影不离,那画面好温馨啊!慈祥的祖父给萧红带来了无比的幸福,祖父的园子给予萧红无穷的快乐。请大家齐读第十六自然段。

  板书:快乐幸福

  四、总结全文

  园子是萧红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目中才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但是,你不觉得,她的自由快乐还源于领她到园子的慈爱的祖父吗?所以她称园子为祖父的园子。让我们富有感情地再次齐读课题——《祖父的园子》。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萧红十八岁的时候,慈爱的祖父永远地离开了她。十九岁那年,萧红被迫离开了家乡,她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一个地方,多年的漂泊生活加上生活中遭遇的一次次打击,使萧红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此时,她更加怀念慈祥、宽容的祖父以及给了她无尽快乐、自由、幸福的祖父的园子。于是,她拿起笔来,把心中的思念汇成文字,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今天老师把这本自传体小说推荐给你们。

  六、课后作业:

  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七、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样样都有大花园

  一切自由

  快乐幸福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主要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 、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 、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0-1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0-07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3-16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3-26

《祖父园子》教学设计05-17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3-28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10-07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文10-06

【优】《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0-10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