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6 13:53:4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蜜蜂》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蜜蜂》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蜜蜂》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蜜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辛勤采蜜的小蜜蜂。

  2、学生从课前查阅到的资料里说说有关蜜蜂的知识。

  3、蜜蜂还有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

  2、默读,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三、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

  ⑴ 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⑵ 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体会作者为了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⑶ 从起风了,陌生的景物等与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对比,理解蜜蜂这种本能。

  2、从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扩展

  自然界中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阅读《昆虫记》这本书

  《蜜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反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法布尔的留心观察和善于思考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课前准备:

  ①电脑课件

  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2、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呢?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出示课件,介绍法布尔。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4、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5、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8、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9、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10、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11、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四、反复朗读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5、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里面说的蜜蜂会跳舞,它们就是这样认路的吗?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六、拓展延伸: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

  《蜜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3、通过体会“推测” “几乎” “大概” 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在默读中边读边想,理解并深入课文学习。师生共同理清试验的各个环节,在分析比较中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习惯,学习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蜜蜂的资料。教师准备:法布尔的常识和他的《昆虫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明确要求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蜜蜂》,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谁注意力最集中,不出声,不指读。思考:

  A、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B、课文哪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

  (2段写过程,345段写结果,6段写结论)

  3、引入: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抓住重点,感悟试验过程。

  1、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呢?默读课文第二段,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提示:

  (1)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你能用“先 ……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

  (2)从法布尔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3)这个试验中,能不能减少其中的一个环节?为什么?

  3、分组学习,教师指导。

  4、指名说说,全班交流。(1、先在自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2、接着做了白色的记号,3、然后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4、最后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把蜜蜂放出来。)

  5、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归纳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6、从法布尔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让学生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选自己家的蜜蜂(是为了便于观察),做上记号(与其他蜜蜂区分,使试验真实),让女儿守在蜂窝旁(掌握飞回来的时间),二十多只 (比较分析,得出较准确的结论。)

  7、说说在这个试验中,能不能减少其中的一个环节,要陈述理由。(不能少。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得到的结论会不准确)

  8、小结:是啊,难得作者考虑得如此细致周到,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非常严谨,对科学求实的作风。让我们来齐读课文的第二段,一起去感受法布尔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吧。

  三、品读课文,探究试验结果

  1、师: 那么试验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3、4、5段。

  2、现在老师先请三位同学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

  3、指名交流:(预设:蜜蜂飞回来了。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画出有关的句子。

  4、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 ,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A、如果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预设:真是太高兴啦。小蜜蜂啊,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也以为你们回不了家了。)

  B、是啊,作者“我”在回家的路上,也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

  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出示句子: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象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C、如果是你,你会有怎么样的推测?说说你的想法。预设:想想蜜蜂在飞回来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或危险。

  D、蜜蜂竟然飞回来,难怪小女儿这样激动。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女生齐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了家。

  A、“准确无误”是什么意思?蜜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准确无误地飞回来的?

  完全正确 没有差错)联系上下文理解。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家。)(尽管…… 但)这是一组关联词)。说明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

  B、指导朗读。男生齐读。

  5、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那么作者又是应用怎样的语言来写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比较句子: 这样改行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的准确无误。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蜜蜂肯定找不到家了。

  6、放手默读课文,像这样用的准确的语言课文中还有很多,你能试着找到几处吗?

  7、交流,屏幕显示句子,读一读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几乎要……大概……我想……

  四、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2、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和你的同桌说一说。(预设:其他三只为什么不能准确地回家?我无法解释的本能是什么?蜜蜂又是靠什么准确无误的回家的呢?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呢?

  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说明你们很善于思考。希望课后你们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这些疑问。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电脑出示资料。

  如果你们对蜜蜂感兴趣,还可以自己去查找资料,自己再做一番研究。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讨论:作者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3、特向你们推荐《昆虫记》。这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的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试验,真实记录昆虫的本能与习性的巨著。

  板书设计:

  14 蜜蜂

  法布尔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试验捉蜜蜂

  做记号严谨 求实

  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

  结论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而是本能

  《蜜蜂》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五、作业设计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3、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3、4、5自然段。

  2、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3、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学生自读体会。

  2、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读了第3、4、5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最后一段,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导。

  五、回顾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3)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2、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蜜蜂》教学设计5

  【教学思路】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实地观察蜜蜂。教学中,以提问法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用填表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2、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弄清试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试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了不少有关蜜蜂的资料,我相信不少同学还对蜜蜂做了细致的观察,现在,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蜜蜂呢?

  2、学生汇报。

  3、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本课我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课文

  1、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

  验证内容

  验证过程

  验证结果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内容。

  3、质疑。

  ⑴ 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⑵ 你从哪里发现的'呢?(要求学生读出有关词句)

  ⑶ 看到这样的验证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尝试用你体会到的感情和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导。

  5、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启发?

  (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动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6、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四、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五、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六、板书设计

  蜜蜂

  验证内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⑴ 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

  ⑵ 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飞。

  验证结果: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蜜蜂》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十四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二十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学导议,让学生理解、感悟关键词句。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难点:

  通过“听说、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教学策略

  这是一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认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法布尔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实验。

  实验基本情况:

  实验目的: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要素:

  数量──四十只。

  特征──背上做了白色记号(过程中二十只蜜蜂受伤)。

  条件──两里半、沿途有许多景物、逆向的微风。

  结果──四十分钟,两只飞回并带有满身花粉。

  第二天又有十五只飞回。

  共计十七只蜜蜂飞回。

  实验结论: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法布尔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昆虫学家。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让我们获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严谨与条理,又可以让我们体会人文的细腻与真诚。从科学的角度,法布尔的思考是比较周密的,实验过程是条理清楚的,对实验的记述也是比较客观的。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又不乏人文的光辉。如过程中小女儿爱格兰的表现,以及作者对蜜蜂“眺望”“遥远的家园”和“怀念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的猜想,使我们在了解科学的同时,又体会到了几许亲情与关爱。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法布尔图片、简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2.这节课我们将跟随法布尔走入昆虫的世界,一起去探究那里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课件出示词语,自读、领读,检查预习。

  无论、实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陌生、逆风。

  论、验、证、减、阻、括、误、确、陌;实、袋;途、超;概、测。

  3.学习生字。

  概:中间部分最后一笔是个点;论:右边不要写成“仓”;试:右边不要多一撇;减:左边是两点水。

  (三)深入课文,具体学习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就把自家的蜜蜂做上标记,放在纸袋中,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放飞它们。最后有十七只蜜蜂飞回了蜂窝。法布尔得出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他无法解释的本能。

  (2)梳理质疑。

  ① 为什么是试验,不是实验?

  试验:为考察某事物的效果或性能,先在实验室或较小的范围内试用或试做。

  实验:为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活动。

  ② 蜜蜂是怎样飞回来的?

  ③ 为什么有三只蜜蜂没有飞回来?

  2.精读课文,探究深意。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我想做一个什么试验?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

  ①预设:试验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因为他“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②追问:“听说”是听别人说的,不是自己亲手验证的。所以他决定要自己做试验。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听说、认真)读完第一自然段,我们既知道了他做试验的原因,又可以看出法布尔不轻信盲从、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第一自然段里还有一组关联词你能找到吗?(圈出)“无论……总……”你能说说这组关联词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吗?

  (2)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法布尔又是怎么做的?做试验。

  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语句。思考:能不能去掉其中一个环节?为什么?

  ②预设:共四个步骤,不能去掉任何一个环节。

  课件出示:

  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便于观察;

  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为了更好地与其他蜜蜂区分;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掌握蜜蜂飞回的时间;

  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

  师:多么细致的安排啊!我们再来读一读做试验的这句话。法布尔的准备多么全面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严谨)

  ③师:蜜蜂被放出后,法布尔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快速找出作者观察到的现象,用曲线画出来。

  ④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作者想到了什么?作者对蜜蜂是否能回到家提出了疑问,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感受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过渡:那么,蜜蜂到底能否回到家呢?

  (3)出示自学提示。

  ①默读三至五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语句。

  ②交流汇报。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师: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推测呢?(预设:根据刚才看到的而想到的)

  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里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师:“也就是说”体会是在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天都快黑了,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结合“两点四十分”体会观察时间长)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继续观察,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确确实实”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③指名分段朗读:把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态度读出来。

  (4)作者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思考,终于得出了结论。一起读读第六自然段。

  为什么作者能肯定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呢?(一直在袋子里,看不到路,无法识记)作者知道了蜜蜂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回到家中,并且他知道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但他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由于当时科学设备的种种限制,法布尔无法再进一步深究蜜蜂究竟是靠什么来辨认方向的。所以,他在结论里也谈到了他的质疑。那么,读完作者得出的结论,你想对作者说什么?(也可以对蜜蜂说,对自己说,对同学说……)

  (5)总结:法布尔的结论中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也有存在质疑的地方。在面对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时,重要是不是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要学习渗透在试验中的探究精神。

  (6)交流书后关于蜜蜂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1.把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2.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或一种动物的活动,抓住其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准备。

【《蜜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蜜蜂》教学设计01-24

蜜蜂教学设计05-27

《蜜蜂》教学设计优秀11-24

《蜜蜂》优秀教学设计06-22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06-22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04-10

蜜蜂教学设计15篇05-27

《蜜蜂》教学设计15篇04-20

《蜜蜂》教学设计(15篇)04-20

《蜜蜂》教学设计(精选15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