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搭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的美好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搭石,请大家齐读一遍课题。让我们再次来到作者刘璋爷爷的家乡,(播放课件)大家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听,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流淌,它流过田野,经过果园,滋润着大地,浇灌着农田。咦,这是什么?(指搭石)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家乡的美丽风光,为下面体会美作好铺垫。)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搭石有所了解了,谁能说说什么是搭石?
3、那么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谈)
过渡:搭石看似平常,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在它上面,每天都在发生着动人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人们走搭石的句子,再想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朗读课文,体会美
1、生读文,找句子。
2.师:刚才我在下面看到许多句子都画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来交流交流。
3.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美。
句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师:这句话描写了什么人来走搭石?
生:上了点年岁的人。
师:即??
生:老人。
(2)师:当她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此时他的心情怎样?(着急)当搭石摆好了,此时老人又会想些什么呢?此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搭石已经摆好了,她为什么还要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行为美。)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理解老人的行为美,为朗读营造氛围。)
(3)指名读??同桌互读??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吧!
师:从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师总结为??奉献美(板书:奉献美)这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深深地感受老人的那种奉献美。)
过渡:还找到别的句子吗?
句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师:刚才是上了点年岁的人来走搭石,现在是??(一行人来走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抢路吗?(没有)动作是怎样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2)理解“协调有序”。
①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谈)
②让学生通过朗读,试走搭石,感受协调有序的动作美。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这协调有序的动作美我们可以称为和谐美(板书:和谐美)这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走搭石,更好地体会“协调有序”的动作)
(3)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①师:“绰”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设计意图:渗透双基训练,使学生的基础更扎实。)
②师:不错。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生描述)
③感情读这两个词语。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④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中悟美。(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同学读??女同学读??同桌互读。)
小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把文段诗化,给文本增添美,让学生更容易读出感情,体会美。)
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那么两个人面对面走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用文中的句子来说。
句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师: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有抢着过吗?(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做的?(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过)我想请两个同学出来表演一下这个情景。谁愿意?
(2)生表演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把文中情景再现,加深学生的理解。)
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生自由发言。师概括为:谦让美(板书:谦让美)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3)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自由读??小组读。)
过渡:那么老人和年轻人一起来过搭石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说。
句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理解“伏”。
透过这个“伏”字,你体会到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敬老美。
(2)理解“理所当然”。
①乡亲们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②你认为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呢?
③感情朗读这句话,读中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④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结:其实乡亲们的美好情感还有很多(板书:……)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任人走,任人踏”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什么呢?(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2)这不紧是搭石所拥有的品质,还是乡亲们美好的品质。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中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5、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1)你可以坐着读、站着读,找你的好伙伴几个一起读,或者去读给后面听课的老师听听,让我们一起从朗读中来感悟美吧!(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师:刚才我看到教室里一片书声朗朗,老师真高兴!希望今后同学们多读书,从朗读中感悟更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打破常规课堂阅读模式,使学生乐读,收获更多。)
(三)拓展延伸
作者从平凡的搭石中发现了这么多的美,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你们发现了吗?播放课件,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文本的理解,拓展到生活中,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发现美,创造美。)
(四)总结
同学们,课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奉献美、和谐美、谦让美和敬老美,还有我们所说的美,其实都是爱的体现。让我们以爱对待生活,对待他人,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五)、作业设计:
1、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然后抄下来。
2、小练笔: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六)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设计意图:通过一首感人的歌曲,让学生的情感更高涨,升华这节课的主题。)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时,我们对这句话(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记到是什么问题吗?生说师板:搭石一道风景?同学们是否去思考过吗?
2、学生交流:
板书:
景美
二、研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2~4节课文。边读边用“──”划出直接描写搭石风景美的句子。
2、学生读勾画的句子,谈感受。
板块一:
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协调有序”什么意思?在这段话中,哪个语句在解释“协调有序”?自己读读这句话。
2、学生交流。
3、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们闭眼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⑴体会音乐美:
在这轻快的音乐中,除了踏踏的声音外,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听到了水中的声音,地上的声音,空中的声音)指导朗读声音这句。
⑵多么美妙的协奏曲、多么动听的交响乐:
①体会画面美,动作协调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景物美这句。
②除了漾漾清波和绰绰的人影外仿佛还看到什么?
齐读整句。
③也许这是一个黄昏,你仿佛又看到什么美景呢?
师: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虽说身体是疲惫的,但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时,你觉得,这曲音乐它演奏的是一首什么歌呢?(勤劳、甜蜜、团结的赞歌)为什么是快乐的歌呢?齐读整句。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画中有歌,歌里有画,好一个让人陶醉的画面。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块二:
这是看得见的美,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是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的美,请再读2、4两段,用“~~~”划出。
出示: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师:请轻声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从“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中体会。)
2、齐读句子,注意读好这些词。
3、出示:
早晨,一位大叔抗着锄头去翻地,突然踩到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中午,一位大妈急着去学校接孙子,发现河中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夕阳西下,一位大伯挑着谷子匆匆回家,发现河中有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4、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5、师:是啊,那多危险啊,所以上了年岁的人总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你觉得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师:讲得真好!这小心翼翼地“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上了年岁的人一心为别人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要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一心为别人的美丽风景。
6、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块三: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读读这句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年轻人很好,老年人腿脚不好,年轻人就主动背老人过去。)
2、“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理所当然的事是指什么事?
师:即便是素不相识也让你感到人与人之间是那么亲近、那么和睦,好像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是自己的至亲至爱。正是这搭石体现了乡民们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又构成了──
3、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全课小结
现在,你们还觉得只是景美才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吗?
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民们那热爱劳动的美,尊老爱幼的美,乐于助人的美,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亲们的纯朴和善良。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仅仅只是普通的石头吗?它更像一颗颗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普普通通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乡民们默默的无私奉献,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一样默默无闻,让我们一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练习
我见到的美。
1、师:走搭石,这是乡亲们每天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用心体会,却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说一说,写一写吗?
2、学生练笔。
3、交流。
板书
景美
搭石一道风景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当然”“协调有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
3、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一、复习导入,自主寻美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1课《搭石》,请看老师书写课题。
2、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就这几块普普通通的搭石,构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板书)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的。
3、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交流:学生说到哪句话,就随机教学哪一小节
预设:第三自然段:众人走搭石图
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1、抓住重点词协调有序来体会
A、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合作着读一读。
B、再次引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没有)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2、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理解:“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3、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4、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大家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抽生赛读)
6、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生再次融情朗读。
总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协调之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预设:第四自然段:谦让搭石图
过渡: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到相应的句子。
1、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心灵很美,是一种互相谦让的美)
2、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这种美吧!齐读。
3、如果碰上青年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么样的情景呢?(哪个词语打动了你?)谈谈你的体会,抓住伏、理所当然加以体会
(1)过了溪后,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不需要)为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听了你们的回答,我想这个老人年轻的时候一定也伏下身子帮助过别人,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2)当这个年青人老了的时候,也必然会有人去背他,因为——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3)通过这个“伏”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预设:第二自然段:调整搭石图
1、指生读第二节
2、抓住文中的关联词,谁能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3、这些上了点年岁的人,如果发现有一块搭石不稳,心里会想什么?(融情想象)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他人着想)
4、指导朗读。
(1)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眼前出现了一位善良、勤劳、为别人着想的老人有没有同学通过读把老人形象再现出来?注意你们所找到的重点词。
(2)学生自己练读
(3)指读。
小结:过渡:调整搭石,让我们看到了家乡老人的善良,纯朴、勤劳、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助人之美。
三、激情提升,让心飞扬。
1、小小的搭石,给作者留下了那么多的回忆,
说到这儿,你觉得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从搭石的背后,从搭石上发生的故事中,你们看到的还有什么?(一颗颗善良的心、家乡人的无私奉献的.、……)
齐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是呀,也许有一天,这条小溪,会架起桥,修起路;也许有一天,家乡的小溪上的搭石会永远地消失,但他们走搭石时留下的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却深深地留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因为:
齐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四、自由练笔、小结课堂
1、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有序,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友好谦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理所当然,搭石上发生的故事又何止这此,还会有谁从搭石上走过,还会有怎样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美好的画面呢?
2、学生自由小练笔交流
3、搭石包含着家乡人美好的情感,它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无怨无悔,不是家乡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吗?不也是深深眷恋家乡作者的心声吗?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惰、稳、俗、衡、序、伏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体会乡亲们像搭石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领悟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像搭石一样的乡亲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相亲相敬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引出搭石
(一)(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但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村头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出示课题),感受那浓浓的乡情。(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检查预习效果。(出示两组词语)这篇课文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了,预习效果如何呢?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⑴、谴责、懒惰、平衡、伏下(找出谴责的近义词,懒惰的反义词)
⑵、多音字:间隔、暴涨、一行人、相背而行、
2、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师: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你们能做到字字读得响亮吗?看来大家都很自信,为了加大难度,老师还有下面两个要求,
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感兴趣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⑵、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
同桌合作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别急,和你的同桌交换一下自己的意见。争取能用几个小标题来概括,看看我们班的最佳拍档是哪两个?
4、总结梳理板书。
三、研读搭石,感受重要
1、课文围绕搭石写了摆、调、走、让、过搭石,那到底什么是搭石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谁能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指名说,出示句一)你找得很准,注意不要添字,(不读错字)你再读。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出示句二)
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搭石对家乡的人们太重要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出示句一)
四、品读体味——欣赏搭石
1、这么重要的搭石美吗,请同学们到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概括描写搭石的句子(板书: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出示句三)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想不想一块儿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开始吧。(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我看到很多语句上都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1、一行人“走”搭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行。而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生词呢,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这样把,男生先来。
(男生读一遍)
师:读准了,来,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我们再看看这两个句子,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1、“协调有序”的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咱们合作着读一读。,(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体会得好。你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出示画面)
师:(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3、朗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出示)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样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1)谁来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2)引读: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生活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更走出了有序和谐美。
(3)难怪,刘章爷爷赞叹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俩人相遇让搭石图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句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师:找得很准。这里的让对方先走仅仅是一次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总会
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好一个谦让啊,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把我们体会到的谦让美送到句子中去。读。
怪不得,人们赞叹“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3、背老人“过”搭石图
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儿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看看那个词语在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了?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老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师:说得多好啊!——敬老。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是的,还有很多的假如……人们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放乐)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待会儿咱们再说说。
(生发挥想像想)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是的。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咱们回去写一写吧。
师: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却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
2、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摆搭石的相关内容,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抄写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5
教学设想:
《搭石》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一课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的设计中开出了很大的空间,让学生品味重点词句,由浅入深,体会作品蕴含的感情,并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穿插的表演和情境对话,也是为了语文而教学服务,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内化了文本语言和文本内涵,可谓一箭双雕。为了促进课堂生成,我简化教学设计,努力构建板块教学,有以下一个板块:
1、知作者,走进搭石,围绕“搭石”提问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正确
3、初读反馈,教学第一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搭石的感情。
4、研读课文,走进画面,寻觅美景,感受搭石上“景美人更美”。
5、根据板书,感悟许多“理所当然”背后蕴含的美好传统。
6、回读课题和诗句,使对乡亲们和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每个板块都留有充足的弹性空间,大部分的内容都努力体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实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设计能很大程度上保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体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同学们,刘章爷爷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刘章爷爷难忘的还是那静静地躺在溪水中的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刘章爷爷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2、质疑,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很了不起,那好,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师:读书,这可是个好办法。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弄明白搭石是什么?
2、出示词语:谴责懒惰俗语伏下猛涨平衡平稳绾裤间隔人影绰绰协调有序山洪暴发清波漾漾
学生自由读、个别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3.多音字zhǎnɡ涨潮涨价
zhànɡ涨红红了脸泡涨
jiàn间隔间断间接
jiān中间房间
xíng一行人háng银行
tiáo协调有序diào调动
4.读句子
(1)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5.学生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搭石?人们怎么走搭石?
(三)理解课文
1.解决“什么是搭石?”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这就是搭石。”
师:简单地说,搭石就是什么(用石头塔成的桥。)
如果没有搭石,乡亲们以是怎样过河的呢?用课文的句子详说说。
随机理解:汛期、拖鞋绾裤(谁可以上来表演一下呢?)
是啊!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你体会到什么?
可是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人们过河就必须使用搭石,让我们再读什么是搭石?
过渡:了解了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谁能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一句话来回答。(“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搭石怎么走?这又是一幅怎样的风景?
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什么是俗语?
师:紧走怎么走?为什么要紧走?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先自己试试。
指名读,小组合作读,男女合作读。(前面的……后面的……)
随机点评,(预设评语:你走得轻快而平稳,真棒。
我能感受到你们小组走得真默契。
你读得有声有色,谁能说这不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呢?
你的朗读让我觉得真是——“紧走搭石慢过桥。”
这样的脚步声很有节奏,像——轻快的音乐。这样的动作步调一致,是那么——协调有序
后文还有哪句话很美?(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能想象出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个别读,全班读)
师:老师把它变成一首小诗,看多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让我们再一次随着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谐和诗意的美。(课件出示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人们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读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学生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是啊,“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是呀,搭石,怎样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一课。
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思考: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先有感情地读好它,再体会体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二、继续学文
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能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
(2)好一个谦让,请男同学一同来感受这份美。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互相谦让)的风景。
2.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哪些词特别能打动你,说说你的体会。
(2)理解“理所当然”、“伏”。
(3)透过“理所当然”“伏”看出这里的人(敬老)。
(4)小结,指导朗读: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朗读感受美。
3.这一排排搭石,每天该有多少人走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人来走,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
谈话,指导想象:
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还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出示作业纸,轻声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
小结,回扣中心句:(随机板书:谦让敬老见真情)
小练笔。
假如来走搭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稳,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你感受到这些老人有什么样的品质?(无私奉献)
(3)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导朗读。
(4)你们还从哪些词感受到为他人着想这种美?
(5)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
(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无私奉献)的风景。
三、总结升华,赞颂美
1.这美,撞击着作者的心灵,并发出由衷的感叹,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
2.作者赞扬搭石什么样的精神。(无私奉献)
仅仅在赞扬搭石吗?还赞扬(乡亲们)
赞扬乡亲们什么样的美好情感
3.齐读最后一句,读出内心的感动。
四、延伸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师谈话:
是的,真情是明媚的阳光,它给人以温暖;真情是盛开的鲜花,它给人以芳香;真情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真情更是熊熊的火炬,它点燃生命的希望。同学们,美文《搭石》让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本文的作者就是从“搭石”这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现在,你认为什么是美的?在我们身边也可以找到哪些美的事物?
1、学生畅谈生活中的美:如小草、石桥、香樟树、蜜蜂……
3、小结: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4、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生活中一种熟悉的小事物,发现它的美,动笔写一写。
21、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小搭石寻常景,
细细摆放为他人。
协调有序走搭石,
谦让敬老见真情!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搭石》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根据本文特点,我的设计主要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
生字词的教学,先读生字词的音。然后让学生联系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巩固。既是对词语的记忆又是对文本的感知,为学生下文的学习作铺垫。最后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课文的一些词语。
通过自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个学生透透彻彻的把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分层次地读,在读中领悟,在读中解词,每次读的目的不同:如紧扣“脱鞋绾裤”、“人影绰绰”、“清波漾漾”、“协调有序”等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家乡人每次过小溪脱鞋绾裤的不方便,通过读明白什么是“紧走搭石慢过桥”,朗读“前面的……后面的……”句子,从而进一步理解“协调有序”等词语。
注重运用各种语文训练方法,让学生积累。如:让学生在想象“一行人过搭石动人的画面”和引导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一种怎样的画面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展开想象培养语言词汇的运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读中感悟”这一环节,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例如:在教学“一行人走搭石”时,应该让学生多读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多读,反复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美丽的画面,在读中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准,在读中感受句子中的动态美。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课件。
(课文插图。)
1、师述: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过小溪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有好心的人们就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解决这个过小溪的问题。瞧,这就是搭石。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
21、搭石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请大家放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的。好,放声读吧!
(学生自由地读书。)
2、有新的感受吗?
3、同学们,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学生回答(家乡的一道风景)”。
4、通过读书,你们觉得这道风景怎样?板书:
美
5、你们觉得这美用什么感受到的?
三、学习课文、汇报学习情况
好,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感受,请拿起笔再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动你的地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上你的感受。好,开始吧!
1、学习第二段:
⑴你从什么地方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学生回答时说话完整:我从第二段这个地方感受美、读出句子来、再谈体会:从这里我感受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
⑵出示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⑶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子,想象一下:
①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②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心里会怎样想怎样做?
③满意离去时,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想好了,两人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表演。
⑷汇报想象的情景,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小结:同学们想象得很丰富,是呀,老人多么为他人着想啊!请看“无论怎样”“只要”“一定”“他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才肯离去”这些词写得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为别人着想急的美,所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谁来读?请大家听后评议。
⑸如果你发现这搭石不平稳,你会怎么做?你不怕耽误了时间吗?我们再来读读这种美吧!想读得站起来读吧!
2、学习第三段:
⑴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出示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它他的声音,向轻快的音乐;轻薄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⑵师配乐范读《让世界充满爱》,请大家边听边感受画面的美,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⑶这画面美吗?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画面?
⑷对,这画面美就美在人们走在搭石上动作协调有序,美在像轻快的音乐,美在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美在构成家乡一道风景。这么美的画面,大家动情地美美地读读吧!
(配乐齐读。)
3、学习第四段:
⑴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同学们,这段话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着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⑵“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理所当然的事”?
⑶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指哪些?你从这两件事例中感受到什么?
⑷指导读:
同学们,“理所当然”这种美的确让人感动,你能读得让人感动吗?指名读,读后评议。
师小结:我也听出来了,这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美。
4、学习第五段:
⑴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以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搭石还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
⑶请齐读最后一段,读后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师总结:
(配乐):一块块、一排排大事,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请同学们再一次一起带着美好的心灵读这一段话吧!
五、交流会以及小练笔
1、作者真实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摆搭石的事介绍得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真情。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吗?让你感受到美吗?
先四人小组中说一说。(配乐)然后汇报
出示课件:交流会“寻找生活中的美”。
2、师小结:
同学们都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真让人感动,这么多的事,我们从中选择一件写来吧!争取能通过你的文字打动大家,好些吧!配乐,出示课件:小练笔。
【板书】
用心
搭石
美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05-16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03-09
搭石教学设计01-31
《搭石》教学设计03-10
《搭石》的教学设计03-16
搭石的教学设计06-05
搭石教学设计10-12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09-09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13篇06-22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13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