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对今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对今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6 古对今)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4、说一说。
这些对子词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好了。
5、指导读对子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图片)
(3)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图片)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
(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课件出示)
(2)给生字找朋友。
(3)记忆生字的笔顺,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细”和“语”。(板书:古、凉、细、夕、李、语、香)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古对今教学设计2
一、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 (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女生齐读等。)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分类)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酷: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
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古对今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古对今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 ǔ暑 l凉
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
圆--( )
暖--( )
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圆严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
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
【古对今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对今》教学设计02-15
《古对今》的教学设计05-15
《古对今》教学设计9篇06-04
《古对今》教学设计12篇05-15
《古对今》教学设计11篇03-07
《古对今》教学反思03-30
古对今教学反思01-29
古对今教案02-01
古对今教学反思14篇01-30
古对今教学反思(14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