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9 18:50:1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

  画一画

  1.读课题

  2.围绕“矛盾”展开教学

  (1)见过矛吗?干什么用的?请同学上来画一画。再请同学画一画盾,说说用处。

  读一读

  (2)文中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是怎么向围观的人推销自己的矛和盾的?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用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轻声读读这两句话,比较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

  你们都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可那个楚国人认识到了吗?他还在那儿——(夸口)指名读出“夸口”的语气。

  (3)就这么洋洋自得地夸口着,可后来怎么张口结舌了呢?

  相机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言外之意是什么?

  (4)楚国人张口结舌的一刹那,心里在想什么?

  (5)现在你知道什么叫“自相矛盾”了吗?

  (6)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说一说

  你周围的人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呢?你打算怎样劝导他?

  编一编

  这是一个靠卖矛和盾为生的楚国人,因为这件事情,他的生意变得非常冷清,他在家中好好想了一想,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言行,他后来会怎样做生意呢?他的生意怎么样呢?聪明的孩子们,你能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吗?

  演一演

  编完故事演一演。

  课后练习:

  1.用“自相矛盾”说一句话。

  2.修改前后矛盾的语句:

  3.读读自己平时的练笔,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尝试修改。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

  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扣词、精读课文

  “张口结舌”的教学

  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

  “夸口”的教学

  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

  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

  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

  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

  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

  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

  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分别读了现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六、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

  七、作业(略)

  八、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夸口

  张口结舌

  夸口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能说几个以自开头的成语吗?(幻灯片)

  1、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自”字开头的成语,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这样的成语。

  (幻灯片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

  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

  2、齐读成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相矛盾”这则成语。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二、初读《自相矛盾》,了解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幻灯片)

  2、同桌互读,把每个句子读通顺。(幻灯片)

  3、出示:楚国卖矛盾戳穿(幻灯片)

  夸口锐利坚固张口结舌

  对这些字的记忆和运用你有什么好方法或建议。

  4、试一试:()盾()矛锐利的()(幻灯片)

  5、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品读夸口话,理解矛盾之缘由

  1、齐读全文

  2、师:推销自己的产品,要尽可能展示产品的优点,本文商人卖什么产品?他是怎么推销的?

  理解“夸口”

  板书:我的矛我的盾

  什么盾什么矛

  戳得穿戳不穿

  3、师:你了解矛和盾吗?(幻灯片)结合图简介矛与盾,在战争中,它们有什么作用?(矛:长矛,古代用于攻击对手的的盾;盾:盾牌,古代用于挡住别人矛的进攻。)

  4、你这个小商人是怎样宣传他的矛与盾的呢?(抽生读)

  5、小组竟读:

  (1)你觉得他的话有问题吗?

  (2)为了突出矛的锐利,盾的坚固,他把矛与盾与谁比?

  (3)一般人买矛与盾都是成对购买,用来防守别人的矛与盾

  (幻灯片)他知道商品要打广告才能卖出去,他聪明,但他夸_________________,他不明智,所以,当有人围观的人问他________________,那个楚国人____________,那个人的表现是?这是什么描写?

  出示:那个楚国人____________,回答不出来了。

  (4)你认为,这个商人错在哪里?

  (夸大事实,前后抵触,考虑不周)

  (5)这个人的.矛锐利,盾坚固,如此好的商品不卖出去,实在可惜,让我们来帮帮他修改广告词。

  小组讨论一下

  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

  四、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韩非子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2、练读原文

  3、对比读现代文。

  4、看着原文复述课文。

  五、教师总结。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

  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

  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

  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

  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

  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叫《自相矛盾》。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指导读准音,认清形。(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动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放动画。

  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

  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板书。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书矛:天下第一。盾:举世无双。)

  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指名说。

  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指导读出感情。

  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8、出示思考题:

  a、这位楚国人这时候会怎样想、又怎样做呢?

  b、你还想对这位楚国人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揭示寓意,幻灯出示,齐读。(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拓展练笔

  1、小练笔: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实太多、太多。你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小练笔:读《自相矛盾》有感写完后,老师进行评点。

  2、作业:

  自学另外两则寓言。

  生字词各写两遍。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一、自读课文

  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

  四、明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

  画一画

  1.读课题

  2.围绕“矛盾”展开教学

  (1)见过矛吗?干什么用的?请同学上来画一画。再请同学画一画盾,说说用处。

  读一读

  (2)文中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是怎么向围观的人推销自己的矛和盾的?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用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轻声读读这两句话,比较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

  你们都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可那个楚国人认识到了吗?他还在那儿——(夸口)指名读出“夸口”的语气。

  (3)就这么洋洋自得地夸口着,可后来怎么张口结舌了呢?

  相机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言外之意是什么?

  (4)楚国人张口结舌的一刹那,心里在想什么?

  (5)现在你知道什么叫“自相矛盾”了吗?

  (6)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说一说

  你周围的人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呢?你打算怎样劝导他?

  编一编

  这是一个靠卖矛和盾为生的楚国人,因为这件事情,他的生意变得非常冷清,他在家中好好想了一想,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言行,他后来会怎样做生意呢?他的生意怎么样呢?聪明的孩子们,你能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吗?

  演一演

  编完故事演一演。

  课后练习:

  1.用“自相矛盾”说一句话。

  2.修改前后矛盾的语句:

  3.读读自己平时的练笔,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尝试修改。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

  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扣词、精读课文

  “张口结舌”的教学

  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

  “夸口”的教学

  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

  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

  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

  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

  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

  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

  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分别读了现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六、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

  七、作业(略)

  八、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夸口

  张口结舌

  夸口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能说几个以自开头的成语吗?(幻灯片)

  1、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自”字开头的成语,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这样的成语。

  (幻灯片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

  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

  2、齐读成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相矛盾”这则成语。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二、初读《自相矛盾》,了解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幻灯片)

  2、同桌互读,把每个句子读通顺。(幻灯片)

  3、出示:楚国卖矛盾戳穿(幻灯片)

  夸口锐利坚固张口结舌

  对这些字的记忆和运用你有什么好方法或建议。

  4、试一试:()盾()矛锐利的()(幻灯片)

  5、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品读夸口话,理解矛盾之缘由

  1、齐读全文

  2、师:推销自己的产品,要尽可能展示产品的优点,本文商人卖什么产品?他是怎么推销的?

  理解“夸口”

  板书:我的矛我的盾

  什么盾什么矛

  戳得穿戳不穿

  3、师:你了解矛和盾吗?(幻灯片)结合图简介矛与盾,在战争中,它们有什么作用?(矛:长矛,古代用于攻击对手的的盾;盾:盾牌,古代用于挡住别人矛的进攻。)

  4、你这个小商人是怎样宣传他的矛与盾的呢?(抽生读)

  5、小组竟读:

  (1)你觉得他的话有问题吗?

  (2)为了突出矛的锐利,盾的坚固,他把矛与盾与谁比?

  (3)一般人买矛与盾都是成对购买,用来防守别人的矛与盾

  (幻灯片)他知道商品要打广告才能卖出去,他聪明,但他夸_________________,他不明智,所以,当有人围观的人问他________________,那个楚国人____________,那个人的表现是?这是什么描写?

  出示:那个楚国人____________,回答不出来了。

  (4)你认为,这个商人错在哪里?

  (夸大事实,前后抵触,考虑不周)

  (5)这个人的.矛锐利,盾坚固,如此好的商品不卖出去,实在可惜,让我们来帮帮他修改广告词。

  小组讨论一下

  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

  四、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韩非子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2、练读原文

  3、对比读现代文。

  4、看着原文复述课文。

  五、教师总结。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

  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

  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

  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

  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

  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叫《自相矛盾》。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指导读准音,认清形。(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动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放动画。

  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

  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板书。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书矛:天下第一。盾:举世无双。)

  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指名说。

  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指导读出感情。

  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8、出示思考题:

  a、这位楚国人这时候会怎样想、又怎样做呢?

  b、你还想对这位楚国人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揭示寓意,幻灯出示,齐读。(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拓展练笔

  1、小练笔: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实太多、太多。你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小练笔:读《自相矛盾》有感写完后,老师进行评点。

  2、作业:

  自学另外两则寓言。

  生字词各写两遍。

  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一、自读课文

  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

  四、明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