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部编六年级《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六年级《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六年级《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环境描写,人物言行体会老汉(村支书)无私无畏,舍已为人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课文在结构、语言上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哮、肆、豹、搀、祭、奠。
2、读通读顺课文,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拥戴。
3、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___的事;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4、句画文中村支书的言行,思考批注,他是一个___的.人。
5、句画文中对大雨和洪水描写的语句,思考批注,当时的情况___,村支书有___的品质。
6、全文在结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7、给文章重新命题:___桥。
二、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摘录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3、阅读迁移练习:
同步阅读168页《星星点灯》
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⑵课文赞扬了盲人星星___的美德。
4、运用课文“设置悬念,结尾点题”的写法写一个人。如《晨雾中的人影》《天名英雄》《这是谁干的》等。
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初理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要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行文思路:
⑴(1~4)突遇山洪
⑵(5~16)疏导撤离
⑶(17~27)桥塌殉职
⑷(24~27)祭奠英灵
二、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及环境描写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体会语言的精妙
1、体会人物特点、写法:
老支书言行描写:
忠于职守、铁面无私、舍己为人(短句、比喻、拟人)
大雨、洪水环境描写:
不畏牺牲舍己为人。
2、指导学生抓住环境、言行读出对老支书的崇敬、怀念之情。
三、研读课文在语言,结构上的特点
语言:言行、比喻、拟人、短句。
结构: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部编六年级《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课文在语言表达上凝练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1.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读一些词语。(咆哮 狂奔 狞笑 势不可当 ……)
2. 读了这些词语后, 能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3.视频:洪水袭击村庄,谈一谈看后的感受。
二:读中品文,体会洪水的来势凶猛。
(一)今天,让我们深入的走进课文,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1. 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仔细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后谈感受。
我仿佛看见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我已经感受到洪水即将爆发,灾难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了。
3.如果刚才是倾盆大雨,那现在就是山洪暴发。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 请同学们站起来,看看一米大约到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啊!跳舞,平时的舞蹈是赏心悦目的,此时,洪魔跳的可是疯狂的死亡之舞啊!谁再来读?(读出了洪水的肆虐与疯狂)
5.最后一句谁来读?(我听出了洪水如野兽般在狞笑,读出了洪水的凶猛和可憎。)全班读这3个句子。。
6.我们将这3句话连起来再读一遍。听了大家的读,我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刚才录像中那狂奔而来的洪水,在路面上张牙舞爪的姿态,为什么这3个句子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呢?(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对,用适当的修辞方法会让句子更加生动。
三、读中悟文,感受桥的危急。
1.如果是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的,求生是人们的本能表现。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描写村民反应的词语画出来。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词语?(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2.这样的场面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么?(惊慌失措)
3.是啊,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正是失措的表现啊。
4.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寻找生路,他们的生路在哪里?谁来读第4自然段。东,西,南,无路可走,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我们再来齐读一遍第4自然段。现在,我有些担心了,我通过只有这个词,知道它是唯一一座可以逃生的桥,你是不是也有你的担心啊!
四、读中析人,感受老汉的伟大精神。
1.此时此刻,不但有天灾,而且人祸也即将发生。在这种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有一个人挺身而出,请大家读第7,8,9自然段,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仔细读课文,年迈的村支书是怎么做?怎么说的?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2)、反复读读画出的句子,想一想,老支书是怎样一个人?
2.拥戴,我们怎么理解呢 ?(拥护爱戴)他不仅是一名老汉,还是一位党支书,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可以说是德高望重。
3.老汉沙哑的喊话,谁来接着读。(生接着读老汉命令的话)我们看,短短的一句话,连续使用了3个感叹号,这能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喊话么?此时,山洪在咆哮,人们在哭天喊地,场面极其混乱,老汉应该怎样喊?谁再来读?那么多人站在大雨中,站在洪水中,等着你指挥,我们就应该读得响亮,干脆,坚定,全班齐读。
3.为什么党员要排在后面?党员也是人啊!谁在后面,就意味着离死亡越近。你能谈谈你的理解么?
4.老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使惊慌失措的人们瞬间变得井然有序,一百多人很快排成一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文的7到13自然段。
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汉又有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请同学们看78页和79页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呢?观察老汉此时此刻的动作和表情,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谁来读读课文的15自然段。(老汉是多么的愤怒,谁再来读读,你的声音很大,可是你愤怒了么,你愤怒时是什么样的呢?再来读读。)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6.老汉揪小伙子出来,维护了秩序的井然,可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把小伙子揪到后面,意味着小伙子离生的希望越来越远,而离死亡越来越近了。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样的党支书啊!请同学们试着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舍己为人。)是的,老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大家齐读4个成语。
7.此时,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木桥痛苦的呻吟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什么信息?是的,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木桥即将断裂,情况变得更加危急了 。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对父子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对话,老师来读旁白。
8.这里有个吼,我们刚才也读到了一个吼,在哪个自然段出现的?(15自然段)男生读前一个吼,女生读后一个吼,老师读旁白。同样一个吼字,却有着不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次吼,在危险面前,有群众,有儿子,老汉选择了 群众。第二次吼,在危险面前,只有自己和儿子,老汉选择了儿子。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党员,也是一位父亲,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9.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10.那座窄窄的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了,谁来说说那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一座永不坍塌的生命桥。)
11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 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情至深处,一写为快。
1.五天以后,洪水退了,请大家接着往下读。
2.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来祭奠他那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先人后己的老伴,和她那在危急时刻不和父亲争吵的孝顺的儿子,这是多么的慷慨悲壮啊 !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可能想对老太太,对乡亲们,对老汉,对在座的同学们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在80页的空白处写下你想说的话吧!
3.生读自己写的话。
4.听了同学们的真情感言,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文中对老汉的动作,语言描写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正因为这样,老汉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才那么崇高,伟大,深厚,永恒!
六、领悟写法
1、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桥”做题目?
“老支书,你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老支书,你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2、文章的写法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刻画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部编六年级《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自主、合作学会生字词。
3.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写课文生字。
教学难点:记忆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放映多媒体。
一条小河自西向东,河水很急,上面没桥,怎么办呢?
2.怎么架桥呢?请同学们看课文就知道了。
二、读文、识字。
1.放课文录音带,同学们边听边划出文工团中的处字词。
2.同学之间交流识字,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大家共同学习。
3.重点讲解“方”、“力”、“因”、“森”、“划”、“弄”的读音。
4.老师带读。
5.“对号入座”,将这些字放在课文中,试着给它们组词。提出不能组词的'字,全班同学帮助解决。
三、写字。
1.重点指导“桥”、“没”、“要”、“为”几个字。
2.老师在黑板是范写,学生摹写。
3.学生练习写字。
4.注意字的偏旁、部首。
四、扩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
2.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理解“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小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瞧,小猴和小熊在干什么?课件演示架桥。
二、读文。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文中写了必个动物?它们为什么要架桥?
2.“方便”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教师讲解“方便”的意思。
学生交流。
3.河上没桥,怎么办呢?小猴和小熊很急。那么读这句话时应读出这种语气来。
4.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5.解决的办法就是架桥。
三、学习理解课文。
1.学习第2.3自然段。
点一学生读第2.3自然段,提问:小猴和小熊都想架桥,都架了吗?为什么小猴没有架桥?它干什么去了?那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
展开讨论。
“每天”是什么意思,并用它说话,看谁说得好。
那不熊又是怎样做的呢?
思考:为什么小熊猫能架桥,而小猴却没有架桥呢?
老师小结:做事情不能光说不做,要像小熊那样将想法付之行动,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小猴为什么不好意思?
理解“因为它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
同学们说得不错,那大家说今后要向谁学习呢?怎样去学习?
四、总结全文。
做事情不能光说不做,要像小熊那样将想法付之行动,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部编六年级《桥》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积累“雄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江苏镇江人。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三、初读课文
(一)、解决生字词
弧形(hú)长虹饮涧(jiàn)匀称(chèn)
桥墩(dūn)惟妙惟肖(xiào)河堤(dī)洨河(xiáo)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巧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四、快速阅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多媒体显示)
1、找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特征。
明确: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找出作者主要以那几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明确:赵州桥、卢沟桥
五、重点研读课文4~8自然段,深入探究。
1、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竞赛找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完成下面的表格。
代表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赵州桥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形状像弓
拱上加拱
结构匀称
古朴美观保持原来的雄姿。
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卢沟桥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
13世纪就闻名于世界。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发水时两岸河堤常被摧毁,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迄今保存完整的大量石桥,是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4~8自然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请分别找出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马可波罗的话。
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分类别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分成了四点介绍
下定义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叫联拱石桥。
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摹状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六、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等词语能否去掉?)
明确:“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有可靠的根据。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明确:“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3、(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当时”和“可算”去掉行吗?)
明确:“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七、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是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部编六年级《桥》教学设计5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29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列出的25个词语,做到能正确地读写,懂得这些词语的意思。能按指定的要求积累词语。
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体会用词要准确”的方法。
4、学习在一定的情景中能即兴说几句“请求”的话。
5、练习写一篇《发生在星期天的事》,要求写得真实、具体,语句连贯、通顺,能反映出星期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正确理解词语在句子环境中的意思,体会词的准确性。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3—5节,能用己的话介绍家乡的一种桥。
4.根据要求进行合理想象。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这样用的好处。
2、初步学习本课第三、四、五节的“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介绍的四种字体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像带、图片、书籍、书法作品(含楷体、篆体、草体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了解家乡桥的特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突破手段:通过了解千姿百态的桥型,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写家乡桥的意图。
一、引题
1、桥是什么?用最简单的一句话介绍一下你认为的桥。
学生交流
2、你知道世界上哪些桥?能给大家介绍吗?学生资料介绍
3、桥有些什么作用呢?家乡的桥并不出名,它能给作者留下什么呢?
4.板书课题:家乡的桥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缀、撷取、刚劲、雄健、飘逸潇洒的意思。
(3)思考:家乡的桥有些什么特点?
2.自学后反馈。
自学反馈自学要求
1、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2、归纳家乡桥的.特点
3、交流各类特点的分别的小节
4.分小组、分特点朗读课文小节
5.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再读课文
3、名逐节朗读课文。
(1)说说家乡的桥有些什么特点?家乡的桥有以下特点:
小桥多、造型美、桥名美。
(2)哪几小节是写“小桥多、造型美、桥名美”的?
(3)再读课文,着重读写小桥特点的小节。
(4)用简洁的话说说家乡的桥。
三、小结
家乡的桥并不出名,但是很有特色。家乡的桥很多,造型很美,每座桥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这些桥美在哪里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每词抄2遍。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学习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突破手段:学习方法,模仿练习
一、积累并复习
1、默写词语:血脉屹立撷取飘逸潇洒
2.说说家乡桥的特点,可用上血脉、屹立、撷取、飘逸潇洒、雄赳赳、长相忆等词语。
3、家乡的桥很多,课文是怎么写的?找出有关句子。
4、学生默写词语。
5、生交流,个别回答
例句:“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朗读相关的句子
4、学生个别—全体朗读这句话
二、学习课文
学习句子中用词的准确性的方法:
首先要理解“网布”的意思。
①:,网布:布,分布;网布,像网一样纵横交织的分布。
②:联系上下文。想想带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故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地分布在大地上。
③:体会带点词语的运用好在哪里。
“网布”把故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的样子写得十分形象,给读者留下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学生听讲解
小结: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可以先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具体的句子,体会它的准确性。小声读读体会方法,再找找有关句子。“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部编六年级《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部编版《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1-09
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03-21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04-14
部编自相矛盾教学设计06-13
部编版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0-27
部编教材观潮教学设计(精选8篇)09-09
部编《观潮》教学设计(通用5篇)09-09
部编版自相矛盾教学设计01-12
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01-09
部编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