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08 11:09:4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思想。

  2 、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老师听说一(2)班同学们的计算很棒,今天想请你们把你们最棒的一面展示给在坐的每位老师看不好?请同学们看算式,说得数:

  (1)20+2= 32-2= 35-5= 60+7= 70+5=

  43-3= 56-6= 80+2= 30+9= 15-9=

  (练习过程中重点提问这两题:32-2=30你是怎么算的?)

  师:32-2=3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30的呢?

  生: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

  师:对,从3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

  师:80+2=82 你怎么想的呢?

  生:8个十和2个一是82

  (2) 5个十是( )?

  7个十是( )?

  30里面有几个十?

  60里面有几个十?(要完成)

  复习小结: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真强,能够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又快准地算出这些题。接下来,老师还有许多难题想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敢)仔细听!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当新的学期开始,开学的第一天,说说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你们是不是最期待老师给你们发新书呢?

  (课件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师:看!一(6)班也在发新书!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搬书的过程(先搬来10本再搬来20本)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先搬来10本书,又搬来20本书(师板书)

  师:你真厉害,一下就发现了这两条有用的数学信息。那你们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师随着生的提问将问题板书在刚才两条信息的后面,变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两条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就编成了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那现在我们一起把这道题读一遍。(生齐读题目)

  三、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一)尝试交流算法

  师:好!同学们,要想算出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列出算式呢?谁会列式?

  生:10+20=30(本)

  师:哇?你还直接就说出得数啦!好厉害!那你说说你是怎样知道10+20=30的?

  生:(回答的这位学生回答的计算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a 、数的方法:10、20、30。

  b 、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 、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 、想减算加:因为30-10=10。所以10+20=30。

  e 、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因为1+2=3,所以10+20=30(预设)及时的把过程板书

  板书:想:1+2=3, 10+20=30 (板书在算式的旁边位置)

  (二)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摆小棒

  师:那10+20是不是等于30呢?你和他的算法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你们的桌上,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也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算一算,好了,开始吧!

  (学生动手操作)

  2、展示过程,理解算理

  师:谁来告诉老师10+20是不是等于30呢?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让生自由说自己的'算法,如果有学生说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就提问:那你是怎么摆的呢?左边摆多少?右边摆多少?我们请你上台摆给大家看看,好吗?)

  (让生上展示台上摆出左边有1捆小棒,右边有2捆小棒.)

  师:请同学们看着他摆的小棒,左边的1捆小棒是几个十?(1个十)右边的2捆小棒是几个十呢?(2个十),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几个十呢?(3个十)

  3、结合算理,掌握算法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算式,仔细想想刚刚我们摆小棒的过程,刚才我们摆了1捆小棒是一个十(板书),又摆了两捆小棒是2个十(板书),一个十和 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3个十是30(板书)。(结合板书说)

  板书设计:

  10 + 20 = 30

  ↓ ↓ ↑

  1个十 + 2个十 = 3个十

  小结:所以我们遇到这样的算式就可以通过想它的组成来计算。

  师:除了用小棒来计算,还可以从我们的计数器上直观看出我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先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再在十位上继续拨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4、举一反三,理解整十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渡语: 刚才同学们很棒,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果老师再出一道算式,你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计算呢?

  (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出新的算式:30-20=)

  师:谁算出结果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30里面有3个十,20里面有2个十,3个十减去2个十还剩1个十,1个十是10。(可以请两三名学生说)

  师:说得真好!谁能像他这样说得这么好?

  (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30 - 20 = 10

  ↓ ↓ ↑

  3个十 — 2个十= 1个十

  小结:结合板书来说

  10+20=30

  30-20=10

  5、小结方法,揭示课题。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黑板上这两个算式,算式中所有的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它们的后面都有一个零)对!像这样的数在数学里我们就叫它整十数,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想每个数的组成来进行计算。你们学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啦!

  四、巩固练习

  1,、摘果子游戏:当说出算式的得数,苹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

  如:30+20= 50-20= 30-10= 60-30= 30+50= 60+20=

  2,、开火车游戏:火车开动,说对算式火车就继续开动.

  50+40= 30-20= 60-20= 70+10+10=

  90-10= 80-20= 40+40= 20+30+10=

  (这种类型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不会开不快,如果你怕时间不够,你可以先进行第5题,再进行此题,但一定要保证第5题上出来)

  3、口算竞赛,抢答题。发现数的规律特点

  3+2= 4+5= 6-4=

  30+20= 40+50= 60-40=

  (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5、猜一猜,红花后面藏着几

  50+( )=90 90-( )=30 ( )+( )=100

  ( )-20=80 ( )-40=50 ( )-( )=30

  分组出示,最后一组的时候这样引导,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仔细看我出来第三组了哦!

  ( )+( )=100

  ( )-( )=30

  先分开引导,再结合引导,最后一口气说出两道题。现在谁能说?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你会计算了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很容易。学生们都能准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因学生年纪太小,在探究计算方法上,应适时、适当给予启发和引导。个别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计算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

  2 、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温暖的春天来到了,鲜花已盛开,我想公园里一定很美,你们想不想去逛公园?(生回答)不过事先可说好,除了脚印,请你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和照片,请你什么都别带走。做一个讲公德、保护环境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对不对?(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瞧,公园到了。知道吗,买门票不用花钱,只要做对一道题,就可以进去了。(卡片)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生口答)

  同学们可真棒,都做对了。注意,要跟上队伍,注意安全呐!

  仔细观察,刚进门,你都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假山、鲜花、游人)这么多盆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们喜欢吗?

  ( 1 )看图提问列式:不要只欣赏,动脑想一想,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出示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紫花还剩多少盆?)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该怎样分析呢?列式(板: 10+20 30 — 10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 2 )探讨计算方法:

  这两道题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引导启发)

  汇报交流:(生说计算方法)(表扬、奖励声音响、积极主动)

  2 、反馈练习:做一做

  观赏完鲜花,咱们去买两个气球吧!(画)呀,球上有两道题,谁算对了,气球就送给谁,有信心做对吗?(生独立解答,可以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汇报交流:( 30+40=70 , 70 — 40=30 )是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气球送给他。

  三、巩固新知

  1 、到猴山了,看小猴子多可爱呀!买一些送给小猴子吃,好不好?一定在工作人员许可下才能喂动物,要爱护小动物。我先买 40 个,担心不够,又买了 20 个,你知道我一共买了多少个?( 40+20 ),为什么?喂完了猴子,结果还剩下 20 个,你知道喂给猴子多少个?( 60 — 20 ),为什么?

  2 、从猴山下来感觉累了吧?你闻到香味了吗?看哪,是苹果!(出示)谁想吃就来摘吧,不过得算对题,说出算法,苹果才归你。

  3+2 4+5 6 — 4

  30+20 40+50 60 — 40

  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3 、前面是小熊的家了,可它只欢迎认真做题、聪明好的孩子,快做对题去小熊家参观,做客。(出示,口头正确即可)

  四、拓展延伸,联系自己

  该回家了,快查查咱们人数够不够,男生 20 人,女生 30 人,一共应该是多少人?( 20+30=50 人)有 10 个人刚才请假先走了,现在应该有多少人?( 50 — 10=40 )别忘了,还有带队的两位老师呢?

  五、课堂小结

  你们在公园玩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3

  导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62—63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导学背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导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导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导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导学准备:课件、各种小奖品。

  导学过程:

  一、预学

  1、情境导入:

  师:学习新课之前带大家玩一个闯三关的游戏:第一关:我会算

  3+2 = 2+7= 6-3= 5+3= 9-4= 7-2=

  第二关:我会填。

  3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50里面有( )个十; 4个十和2个一组成( )。

  第三关:我会数

  师:没有小棒了,你们能接着数吗?

  10、20、30、40、( )、( )、( )、( )、( )

  师:数学上像10、20这样个位是0的两位上我们把它叫做: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看,老师要给大家发新书了。课件呈现P62例1主题图。

  师:(出现10本)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看到一包书,里面有10本。

  师:(出现20本)你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又来了20本书。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怎样列式?

  预设生:10+20=30(板书)

  2、自主探究: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

  二、互学

  1、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展示点拨

  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10+20的不同方法。

  预设:

  组1:看图数:10、20、30

  组2: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合起来一共是3捆小棒。(老师带学生一起摆一摆)

  组3: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三个十是30,所以10+20=30。

  师:谁可以完整地说一说这种方法?

  生:……(找2--3个同学起来说一说)

  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组4:我们用拨一拨的方法,先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然后再拨2个珠子,一共有3个珠子,就是30。

  师点拨:再拨2个珠子为什么不在个位上拨?

  师: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10,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1,这里是10,所以要在十位上拨。

  生:……

  组5:计算的方法:1+2=3,所以10+20=30

  师:你在哪找到的1和2?

  追问:在这里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师: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时候,我们就想几个十加几个十。

  3、教授减法

  师:经过我们的努力知道了一共有30本书,现在如果老师发给同学们10本,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还剩几本?

  师:怎样列出算式?

  生:30-10=?

  师:结果是多少呢?

  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30-10的不同方法。

  组1:我是用想加算减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组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点拨师:这是30根小棒,减10,就是要拿走10根(播放课件),还剩20根。

  组3:数的组成法:30里面有3个十,10里面有1个十,3个十减掉1个十还剩2个十,也就是20。

  生4:计算的方法:3-1=2,30-10=20

  师追问:这里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师小结:我班的同学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法。

  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师:大家请看,这是在让我们做什么啊?

  生:一图四式。

  师:拿出你的本子开始写写吧。

  (1)看铅笔图列式并口算:40+20= 20+40= 60-20= 60-40=

  (2)对比:4+3= 8-2= 7-4= 3+2=

  40+30= 80-20= 70-40= 30+20=

  问: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生:我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3)40+3与40+30的对比有什么不同?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4)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智慧树,这个树上长满了有红又大的草莓,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

  师:只要你把草莓上面的算式算对了,你就可以把红草莓抱回家了。

  (5)游戏:找朋友

  师:你们太棒了,还想不想要更多的草莓?

  师:不过这一次可不一样,这一次我来说得数,小朋友你来说算式,你的算式等于我的得数,我就和你做朋友,我每次只收5个朋友哦,抓紧机会吧。

  2、拓展提升

  (1)师:看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了。猜一猜,小动物后面藏着什么数?

  (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走,老师带你们买衣服去。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一共有多少本书?

  10+20=30(本)

  想: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30-10=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出示目标:

  1、我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我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回答问题是做到谦让。

  三、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四、自主学习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2)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3)香蕉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小松鼠看到又来了一些小朋友,准备送给他们10个梨。小朋友们,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个梨?

  原来有30个梨,小松鼠送给小朋友了10个,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个梨,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五、学以致用

  乌龟先生在干嘛呢?他正准备把这些信送给住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你想和他一起送信吗?

  1.口算。

  3+2=4+5=6-4=

  30+20=40+50=60-40=

  小兔子在玩凑百的游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也一起玩好吗?

  请听好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报整十数,另一个同学答整十数,两个同学报的数相加要得一百。谁来和老师先玩一玩。

  接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这里有一个小池塘,小猫花花在钓鱼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钓鱼?这鱼怎么钓呢?先算出每个小鱼身上算式的答案,然后,放在相应的小桶里。

  2、口算。

  2+3+4= 20+30+40= 9—4—3= 90—40—30=

  6+1—3= 60+10—30= 7—5+4= 70—50+40=

  然后,我们来到一片草地上,草地上三个小猴子在分花生,谁来说一说图上的意思,还剩多少个花生?我们一起算一算。

  六、达标测评

  书上59页。

  七、课堂小结

  你学到什么?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0+10=30 10+30=40 20+30=50 30—10=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 ~ 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 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 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 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3. 开火车上学校。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坐上火车,准备开往学校,可火车没有司机。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它们送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动物们到了学校,看到小猴和小熊早就到学校了(呈现画面),他们正在那儿干什么?你能数把它们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你能求出还要搬多少张椅子吗?

  评析

  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应用情境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如一定要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只有认真开好火车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学校等。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评

  本节课结合儿童生活现实和知识体验,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小动物上学”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班内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接着在“修围墙”练习中让学生比较,渗透优化的算法。再通过交流自己是“如何很快就帮助鸭妈妈找到骇子”的,使优化算法成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算法优化。

  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花开了,草也绿了,外面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出去郊游?只有回答出下面的问题的同学才能和老师一起出去。

  2.出示复习题。

  3.同学们表现真棒,还等什么?赶快出发把!咦,出发前我们还得准备什么呢?……

  二、探索交流,理解算理。

  1.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课件出示)想吃吗?只有会思考问题的.孩子才能吃到这么美味的蛋糕。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赶快动脑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2.你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谁会解决这个问题呢?

  10+20=? (30)

  3.你都知道等于30了,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

  (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就是1个十,再摆两捆小棒就是2个十,合在一起就是3个十,是30。

  你们能和他一样用小棒摆一摆吗?(集体摆),指名前示范摆,下面同学们跟着摆。(师板书)现在把小棒放进桌兜,课件回顾刚才小棒的摆法。

  (2)我们还可以借助另一个数学小帮手来计算。谁能到前面给大家拨一拨,比一比谁看得最认真。(我先在十位拨了一颗珠子,就是1个十,在拨两颗珠子就是2个十,合起来就是3颗珠子,就是3个十,是3)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课件)

  (3)还有的下朋使用1+2=3,10+20=3算出来的,哪些同学用的着这样方法?举一下手,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能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快呢?

  4.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赶快用你的好方法领取一张车票吧,准备出发啰!

  出示算式:

  全回答正确的请举手,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出示景点:琵琶岛、茶山、龙头村

  5.减法

  玩了这么多的景点,一定饿了吧?还记得老师刚才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面包)总共有多少个呀?(30个)赶快吃吧!你们吃的真香呀!你们吃了多少个呀?(20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几个?)想一想:怎么解答这个问题?(指名答,你是怎么算的?板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看看哪些孩子是既会玩又会学习的好孩子。请完成课本62页“做一做”1、2题,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2.看到你们表现的这么棒,馋嘴小猴也想请聪明的你们帮帮他。你们愿意吗?看,小猴想爬上楼梯摘桃子。

  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小猴开心极了,你们开心吗?看来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3.看,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摘到了这么多的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指名回答,生评论。谁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四、回顾整理,归纳方法。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玩得高兴吗?我觉得咱们班的孩子既会玩又会学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看看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什么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板书课题)

  五、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件)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出一个数学故事吗?回家可以把你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奶奶听听。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2.使学生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到100)

  2.计算

  1+2 3-1

  6+3 9-6

  5+3 8-3

  3+4 7-3

  4+2 6-2

  二、新课

  1.激疑:把1+2改为10+20,你会算吗?

  2.解惑:为什么10+20=30?等于40对不对?

  3.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争论)

  4.小组代表发言,师顺势引导:拨计数器、用小棒操作表示

  5.引导学生明算理: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三十。

  6.巩固: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加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加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7.迁移:加法会算了,减法会不会?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减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减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8.指导学生看书上P56主题图:要求观察图的中间部分,按从左往右顺序看。提问:有几种颜色的.花?数一数,红花有几盆?黄花有几盆?紫花有几盆?

  9.体会加法的含义: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盆?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两个部分合并成一部分)

  10.体会减法的含义:要搬走10盆紫花,还有多少盆紫花?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整体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那部分)

  三、课堂练习

  1.P58第一题,指导学生先看懂图,说清图意再计算。

  2.P58第二题,要求按竖行做,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快速算法: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在个位上写零。

  3.P58第三题,看图列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8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四、总结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①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挂图后,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指着不同横排、竖排、斜排说一说。

  在小组里照样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发现。

  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先填一填,再讨论。

  教学后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例题,第27——2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伙伴,看!(出示课件(例题图画)

  2、教师提问:看到这幅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说,再结合例题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0-20=3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5-2=3,所以50-20=30;也可能说5个十减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加油站

  欢迎来到智慧城堡,只要回答对以下的问题,你就能坐上通往智慧城堡的热气球。(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看第4题,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请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4=()5-1=()9-3=()

  30+40=()50-10=()90-30=()

  六、教学后记: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题以学生喜欢小动物出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教学中,通过操作总结出算法,并以游戏的形式做课堂练习,激发学生了的学习兴趣,主动答题积极性高。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遗漏,如:提问时,学生说答案和电脑出示有一些误差;还有课堂上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没有。而且,在巡视指导和提问题的时候照顾不到全班的同学。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1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 5+5= 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⑵反馈练习

  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其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的算法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细心的计算习惯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0+20=(你是怎么算的?)60+7=(你是怎么算的?)

  12+5=3+40=50+50=11+8=30+60=80+6=

  刚才咱们口算时,知道在计算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就是把几个十几个十合起来,在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就是要把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我们今天还要用这些方法学习新的知道。

  (本节课是在数的组成基础上学习的加法,开课时就进行数的组成的复习,并归纳出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学生今天的学习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二、创境激趣:

  1.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这幅图,老师要跟同学们发新书了。发了什么书?

  你是在哪里发现数学书和语文书的信息的?

  师整理信息:你能用这三条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要求数学书有多少本要怎样列算式?生:35+3=38

  还能提吗?(生: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那该怎样列算式呢?(35+30=65)

  (在研读教材时,最初的设想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直接提出的问题寻找信息,然后尝试让学生根据梳理出来的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清思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刚才计算出35+3=38,你们同意吗?你是怎样算的?

  会算的人小声说一说,其余的人拿出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根小棒,再摆三根,把三根和五根合起来就是八根,再和三十根合起来就是三十八根。

  师:五根表示什么,三根又表示什么?

  我们就是要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八个一,八个一再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三十八。

  师:我们刚才都是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

  还有谁会象他这样说一说。同位互相说一说。

  (2)那35+30=65,算得对吗?拿出你们的小棒,一边摆一边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再摆三十根,用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六个十,再把六个十和五个一合起来就是六十五。

  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生)

  同位说一说。

  (不会算的学生用小棒帮着算,会算的学生可以直接算,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提高。在不断的提问和追问中,在小棒的直观作用下,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理解为什么要把几个一要和几个一合起来,几个十要和几个十合起来。)

  (3)咱们再来观察这两道算式,都是35+几,他们在计算时的方法一样吗?第一题先算的是什么,第二题先算的又是什么?

  师小结:第一题我们是先把三个一和五个一合起来,第二题我们是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

  (让学生观察两道例题的计算方法的不同,教师进行及时的小结,这样的教学策略是这一节课必须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用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口算吗?

  3.内化算法,揭示课题

  书中61页做一做。

  指名汇报。

  观察上面的三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下面的三题都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今天咱们就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咱们知道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都是把几个一先加几个一,再和几个十合起来,而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都是先把几个十加几个十,再和几个一合起来。

  (通过例题和做一做中的对比练习,适时地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来一场口算比赛怎么样?

  全对的人为自己奖励一枚智慧果,错了的,改过来也把智慧果奖励给自己。

  (2)用咱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不光能正确口算,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

  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

  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习: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跳伞游戏

  4.发展练习: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拨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口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类比迁移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一些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35+3 46+2 42+5 25+4

  35+30 46+20 42+50 25+40

  2、对比:

  (1)你能说说35+3和35+30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吗?

  (2)想一想,为什么35+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而35+30这个4要加在十位上?(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班级图书角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师:谁来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出示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请同学们试着列出算式:35-2

  (2)尝试解决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如果口算不出来,可以用计数器来帮忙。

  师巡视,查看学生做题的不同方法和结果。

  (3)汇报交流

  预设:

  A.用计数器算

  指生当小老师来拨计数器计算,学生边拨教师边贴图,问题引领:35怎么拨?35—2从哪减呢?

  (要从个位上去减,)

  为什么这个2要从个位上去减呢?

  (2表示2个一,也就是先算5-2=3,30+3=33)

  请大家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B.把刚才拨珠的过程用算式来表示

  35-2=33,先用5-2=3,再用30+3=33

  请小朋友们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说一说怎么算35减2的。

  孩子们,看你们多棒呀,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算式转化成了一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解答。

  (4)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引出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情境图: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2)尝试列式并解决

  (3)交流汇报:

  A.拨计数器,师贴图,引导思考:25-20在计数器上怎么拨?

  (在十位上减掉2个珠子,为什么在十位上去减呢?2表示2个十,要用3个十减2个十。)

  B.35-20=15,先算30—20=10,再算10+5=15

  (同桌互相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观察对比,归纳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观察这两组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总结: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

  口算。

  6-4= 9-5= 7-3 = 8-2=

  26-4 = 49-5= 87-3 = 38-2=

  (通过本组练习,使学生感知到两位数减一位数时个位相减,十位不变,提升学生的口算速度。)

  口算

  30-10= 50-20 = 70-40= 60-50=

  38-10= 57-20= 76-40 = 69-50=

  (让学生体会到两位数减整十数其实个位不变,十位相减,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技能。)

  3、学生当小老师出题全班比赛算。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解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本节课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时不需要考虑到不够减的问题,因此学习起来会相对比较轻松。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法: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学法:

  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

  70-20= 60-30= 80-50= 90-60=

  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板书)

  1.出示主题图,教学“35-2”.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看看小男孩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

  (2)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呢?

  请个别学生回答,师板书:35-2

  (3)在小组内探讨一下“35-2=?”

  (4)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用数数的方法

  生2: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算法,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孩子的思维。

  (5)师:为什么先用5减2,用十位上的3去减2 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思考,说理由

  师: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6)老师处事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看边说。、

  (7)学生动手操作计数器,巩固新知。

  2.教学“35-20”

  (1)师: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学生汇报,师板书:35-20=

  (2)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3)生1:先算30减20等于10 ,再算10加5等于15.

  3.比较35-2与35-2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69页上做一做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5-2= 33 35-20= 15

  5-2=3 30-20=10

  30=3=33 10=5=1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1)、口算。

  180÷30= 420÷60= 240÷80= 183÷30≈ 420÷59≈ 240÷77≈ 60÷20= 120÷30=

  (2)、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40×( )<83 60×( )<508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预期效果: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探究笔算除法的竖式和算理。

  任务呈现: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请同学们先口算,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再试着笔算,想想怎么试商的?3的位置应该在哪里?为什么?

  自主学习: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展示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1、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3

  30 )9 2

  9 0

  2

  3、92里面有3个30,所以商3应该写在个位上。

  练一练

  20 )80 30)64

  任务二:

  任务呈现:

  出示例2: 178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先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在练习本上试算。

  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试算,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1、指名学生上台板演,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78÷30=5……28

  5

  30 ) 178

  150

  28

  2、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要看前三位)

  3、30乘几接近178且小于178,商就是几。

  4、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5个30是150,商5。商写在什么位置?

  5、练一练: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板演:

  20)80 30)160 90)820 90)480

  (2)、P73“做一做”

  2、结果反馈

  集体订正,组内互批。

  3、反思总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05-14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01-2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07-04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15篇01-2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15篇)01-2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通用10篇)05-19

整十数加减教案09-21

一年级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06-24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