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
《千人糕》是一篇以对话的形式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我们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不单单让学生领会到珍惜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领会到要学会团结合作。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环节,我由美食引出话题,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个个都有发言的欲望,带着这种亲近的感觉和兴趣自然地走进对课文的学习,起到了成功过渡的作用。
2、根据学习提示自主朗读课文之后,我检查孩子的自读情况时,采用同桌之间互查,学生参与度高,教师省力。
本节课的不足:
1、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涣散无力,没有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孩子。
2、在处理课后习题中,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学生回答片面,语无伦次。
3、本课的多音字较多,学生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在读文的过程中,字音误读。
改进措施:
1、时刻调整学生的听课状态,实施课堂口令。
2、提高自身授课激情,让学生听课不觉得乏累。
3、理清授课思路,让学生听得清晰明了,知道学生组织回答用语,使之连贯,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注重对多音字的识记认读,引导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把音读正确、把句读连贯。
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教学反思3
《千人糕》是部编版教材第四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故事共有十一个自然段,浅显易懂。课文通过爸爸地话,告诉我们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课文的重点是认读生字、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难点是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我的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环节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我指导课题中“糕”读音,了解形声字“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经验理解“糕”,达到音、形、义的结合。读准课题的读音。学生看课题质疑,走进文本。
环节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我出示默读的具体要求,默读课文,生边读边想: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指名看插图交流。我明白了有默读方法的具体指导很好,落实了本课课后习题的要求,但在低段教学的初读课文时最好采用自由出声朗读的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巩固生字的读音,默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文段理解中处理。另外,学生初读课文后在看插图交流“了解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时应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尊重并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环节三:随文识字、读通课文。
活动一学习第一至五自然段。指名读一至五自然段,学生说出这部分内容所含生字,师出示标红,相机指导。
出示选一选,在具体语境中识字区分“买与卖”。出示园地课后习题两句话,根据语境体会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
在识字教学环节,我重视多种形式识字和积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学生在识记生字时有的用猜谜法记生字,有的用儿歌法记生字,有的用分部件法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变化记生字……
遗憾的是我在教学区分形近字“买与卖”时,对本课生字“买”进行了追本溯源,出示该汉字的甲骨文,但没有对“卖”进行同样形式的讲解,就出示生活中具体语境让学生进行选择,有重视语用的意识,但比较突兀,练习缺乏梯度。
通过给生词组词,达到对文字的运用,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多种识字形式,学生比较喜欢。
环节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通过生观察识记、师范写、生练写、评价等方式,正确、规范、端正书写“能、桌、味、买”4个字。在生字教学中,通过反思我明白最好随文识字的同时进行书写,这样可以保证生字音、形、义的完整性。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
本课教学紧扣低年级识字教学重点,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阅读教学体现了“实”、“活”、“巧”的特点,有效促进学生识字、写字、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一堂充满人文情怀、课堂实效性高的语文课。
1.识字教学体现一个“实”。教师始终把握学生年段特点,以识字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在自由读书中认字,在逐句检查朗读中分散识字,在认读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和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等形式中识字,在不断深入的课文阅读感悟、词语理解及生字的`反复浮现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生字,在指导写字中识字等,有机渗透识字、写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使本课的识字教学形成“随机潜入、水到渠成”的特色,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识字的快乐。
2.词语教学体现一个“活”。词语教学是低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采取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结合学生生活体验理解、借助动作表演理解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体现灵活、多变的特点。在检查朗读句子时理解“甜滋滋”一词,当学生结合句子体会到“甜滋滋”就是心里很高兴时,老师及时引导“听到你们美美的朗读,老师心里也甜滋滋的。”将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对于“善良”一词的理解,教师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在有感情地朗读和扮角色表演中感知松鼠的美好心灵,再说说为什么喜欢小松鼠,进一步体会小松鼠的善良,再举例说身边善良的人和事让学生具体感知善良的行为,将理解与运用融合在一起,将理解词语、感悟课文、说话练习、思维发展、写字指导有机整合在一起。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3
语文课上,我正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让他们在朗读想象中去体会草原静谧的美。按教学思路,我该引导学生朗读全文了,让他们能在朗读中体会草原的动态美与静态美,同时领会课文的条理。可刚一读完第三自然段,第一大组里就冒出了一只小手。“曹悦,你有什么事吗?”我耐心地问。曹悦站起来,拿起书,郑重其事地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说羊群像白云。”我很高兴,提醒全班学生:“同学们注意了,现在曹悦小朋友有一个重大发现,让我们来听一听。”
曹悦说:“因为白云是白的,羊群也是白的,所以说羊群像白云。”曹悦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冒出了更多的小手:“老师,我还知道。老师,我还知道。”“于润泽,你说说看。”于润泽站起来,说:“如果是一只羊的话就不像白云了,要许多只羊在一起才像白云。”“对。还有,如果羊群在跑的时候也不像白云,因为白云不会跑得那么快。只有羊群一边吃草一边走的时候才像朵朵白云在飘动。”刘悒杉干脆就不站起来,坐在座位上直接插话。再读这句话,学生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这时,下课铃响了,虽然教学任务没能完成,但我很兴奋。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而且孩子们在小组学习中充分讨论,畅所欲言,让他们的思维不受局限,更加开阔。在交流中他们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对课文的理解在一步步加深。如果我在教学中对第一只突然举起的小手视若无睹的话,我想我会错过一次又一次的发现,失去一次又一次和学生真正交流学习的机会。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经历了这一次后,使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4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我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曹冲称象》为学习材料,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
(1)官员们和曹冲的对比
(2)曹操前后态度的对比
(3)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抓装直摇头”的“直”字来强调曹操对这些办法是不满意的。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称象课件演示称象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也为练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某件事情的口语练习做了准备。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表现在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在拓展练习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就问:如果是你,你
会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一下子孩子们沉默了,知道陈尚阳说出用人来代替石头进行称象之后,教室里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岩石书》教学反思
《岩石书》这篇课文,通过小朋友川川和磊磊跟勘探队员的对话,讲述有关岩石书的故事。
课文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写的,于是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上。但课文中对话的提示语有的在前,如:磊磊说“这书上有图画吗?”有的提示语在中间,如:“太好了,太好了1川川和磊磊一齐跳起来,拍着手说,“我长大了,也来读这本大书1有的提示语在后,如:“这书上写着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有些对话没有提示语,如2、3、4、5自然段的对话。所以,在分角色朗读之前,要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读懂那句话是哪个角色说的,特别对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要引导学生通过说话的内容来确定是谁说的话。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试读。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赛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训练。我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当角色朗读的机会,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通过朗读,使学生懂得了为什么叫“岩石书”,岩石书上“写”着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作用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科学,爱地质科学的兴趣。
《自己试一试》教学反思《自己试一试》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文章讲的是一个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个盛满水的鱼缸里放进一颗石子儿,鱼缸里的水马上漫出来了,如果放进去一条小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为什么?其他同学对这个答案深信不疑,回答的答案闹出了笑话,范文之教学反思:自己试一试教学反思。一个叫伊伦娜的孩子觉得科学家的话不对,在妈妈的提醒下自己做了试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文章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明白: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凡事要动脑动手,亲自试一试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这篇课文,我在教学时采用理解重点句子来突破中心的方法,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反问句。第一句是妈妈的话:“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我采用重复读,联系上下文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读,并出示句子“我们不该好好学习吗?”让学生理解这类句子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孩子们很顺利地理解了妈妈的话的意思:想不明白的问题要自己去试一试。第二句是科学家最后说的一句话:孩子,为什么你会认为科学家的话全都是正确的呢?由于有了上一句理解的基础,这句话很快就被孩子们解决了:科学家的话不全都是正确的。孩子们把这两句
话都写在练习本上,这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为了更深一层地理解,我鼓励孩子们把这两句话的意思多读几遍,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说说有什么感悟?课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
这节课重点难点部分用的时间并不多,但孩子们理解课文的深度相当可观。语文课堂的知识点太多,我们不可能一一都能详细地讲给孩子。在实用的课堂上,我们更提倡抓住一两个方面讲细、讲深,让孩子们在在学习中有所悟,思想有所洗涤,能力有所提高。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5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二年级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实践中感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课前思考的问题,也是力求在本堂课上达到的目标。通过课堂实践,我感到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一、教学收获:
读说结合,创设情景,强化语言实践,加深课文理解。我根据“以读为本,读说结合,在读中体会,在说中感受,引导学生主动感悟,自主实践”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讲究一种潜意识地理解。如: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腰也快要折断了。教师着力在朗读上加以指导,让学生读出语气。学生能读出语感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就基本到位了。其次,设计情景说话,运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如:三位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回到家会对自已的儿子怎么说,怎么做?儿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儿子,会怎么做?让学生大胆想像,并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材料:妈妈抚摸着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规范而灵活地表达自己的理解。这种语言实践很好地体现了“在情景中感知,在实践中感悟”这一教学策略,不仅使学生的听说、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促进了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学生就能更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不足之处: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都取决于学生的接受情况,要看是否适合学生。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能力认识不足,过高地估计了学生。在学习第11节时,我不仅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动词,还要求学生抓住动词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表述,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6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7
《可爱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抒情文章,文中介绍了西沙群岛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部分,中心点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感情升华点在: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整篇文章需要找出一个线索,在试教之前,我就一直在寻找一个线索,很多前辈的可都是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自我感觉不够新颖,不够提纲挈领。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想要让这节课上得有心意,于是在这个方面我不断地摸索、尝试,但是最后敲定的线索还是地点的转换。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八个字: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西沙群岛的总印象。文章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叙述的,但是脉络并不清晰,我在备课时也想过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去讲,但是又一想实际上物产也是风景优美的一部分,他俩是很难分割的。
对于本次课的新意,我尝试了以下几个点:
1、 打印了几幅海鱼和海鸟的图片,想讲课时粘贴在黑板上;
2、 将整个西沙群岛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试教的时候使用过,但是因为耗时间没有被采用);
此外,板书设计得新颖、凝练是我追求的目标,一直在想怎样让这个板书高效呢?起初尝试用简笔画将西沙群岛的各种景物勾画出来,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浪费时间、没有突出主题,后来我就采用了立体式板书,即将西沙群岛的.海水、海滩、海岛画在黑板上,提纲挈领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写在板书上。副板书的内容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介绍海水之所以五光十色的原因,将高低不平的海底用线条勾勒出来,并且用彩色笔将海水五光十色、不同颜色的变化表现出来。效果不错,
本课的亮点:
1、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总分总句式。其中包含四个“有的”,让学生学会使用这样的句式。在备课时,我在想:怎样让学生切实地掌握这个知识点?而且显得不生硬、学生乐意接受,同时又能愈知识点于无形的教学中呢?于是我就想在讲解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儿时,先出示这四种鱼儿的图片,让学生说喜欢哪一种,并且说出他的样子,这样就抓住了文中对这类鱼描述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句法。学生喜欢说、而且能说好。
2、板书立体、新颖。
本课的不足之处:
1、 线索在运行中有些散,感觉像牵着学生在走;
2、 “风景优美”成了主要内容,偏离了“物产丰富”这一主题;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8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好朗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读出感情。由于课文是寓言故事,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所以我反复创设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如:通过对“遥遥领先”、“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天长日久”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的表象,让学生感受、体味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
二、抓好重点词语理解
在本课中重点词语有“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等,课堂上我通过各种形式、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意思,从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通过让学生看比赛录像,自己理解并总结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蜗牛是多么的厉害;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时,我通过近义词理解的方法理解“唯恐”和“生怕”两个词的细微差别,老师最后进行总结,使学生体会蜗牛非常得意的心态。
三、抓好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巧妙的结合进行了融合,我重点抓了2处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注重情境的创设,比如:“你现在就是小蜗牛,我来采访一下你,你把奖杯放哪去了?为什么一直背着他?”等等,让学生进入到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到课文的寓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言语活动,高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语言。
四、抓好文章的`中心
开课之出,我就引导学生质疑:蜗牛的壳是怎么来的?翅膀去哪了?然后带着疑问读课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最终明白,蜗牛的硬壳是由自己的骄傲,自满造成的。然后再板书中充分体现。
反思:
1、对于课堂中随机生成的问题,没有很好的顺势引导,因此有些被动。当学生没有照预设教案那样回答的时候,显得有些环乱,这还需要今后继续在平日教学中多加积累。
2、学生朗读的形式可以更丰富一些,多加自由练习读,同位互读,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感情体验之后再来进行全班齐读,效果会更好。
3、在理解“唯恐”、“生怕”的时候,理解过于粗浅,可以借助近义词的互换,让学生体会不能互换的原因是什么,并将两句话分开指导朗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4、学生学习完课文后,缺少了主题的升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谈谈体会与感受,真正感受到,面对骄傲不能自满,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9
《找春天》是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的情感。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春天,虽然现在的天气仍然给人一种冬天的气息,但是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还是可以找到春天的迹象的:河里的冰融化了,枯草下面探出了嫩芽,迎春花也绽放了……孩子们已经感受到春天来了。这一系列活动让浓浓的春意进驻学生的心间,为学生走进文本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诵读感悟,品味语言。
在本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多种朗读方式。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孩子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并让孩子抓住“脱”“冲”“奔”等关键字词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喜悦,兴奋的'心情,再让孩子们小组讨论读课文、交流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再用出示第3~8自然段,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看图,并让学生图文结合想为什么把小草说成是春天的眉毛呢?用同样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5、6、7自然段,学生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比赛读,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在读、品、想、说等语文实践中,已经能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姿多彩。接着我说孩子们你们找到了美丽的春天,心情怎么样?孩子们会说“高兴、愉快、兴奋”等,那就用你们现在的这种心情读课文第8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通过诵读与想象的结合,调动了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体察到了语言的意境美。
三、课外延伸,积累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即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以“( ),那是春天的( )吧?”和“她在……”的典型句式为依托,引导学生模仿、迁移,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另一方面让学生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本课教学中有不足,在生字书写的教学中,效果不是很好,由于过年和假期未练字的原因,多数学生连笔都不会用了,以后多加强写字训练和要求。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
本单元是以“体育”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与体育课程的沟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思想。
因为单元内容较多,较复杂。课前我理清了思路,先让学生对体育有初步的了解。我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了解田径比赛的'项目、规则,以及我国的奥运冠军。学生们准备得充分,课堂交流气氛活跃。对他们没有查找到的,我在课堂上利用手机及时查找,解决难题。不仅借助书中的插图了解运动项目,还结合学生平常玩的项目进行交流。然后结合课本进行教学就轻松多了。
面对着这以“体育”为主题的开放式单元,教学的侧重点要定在什么位置?二年级仍以识字教学为主,我发现孩子们对本课中的19个体育项目识记非常清楚。因为这些体育名词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所以在教学中想通过创设情境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意识。但在教后确实感觉到对识字教学不够细致,以致于在本堂课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对于开放单元的教学,我也一直在努力地追寻更完善的教学。希望自己能在遗憾中拾取些许点滴,以促进今后的教学。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
没有图片,没有书,我只好在黑板上书写了《黄山奇石》一课。一想到这么美的景色学生没有办法看到,我心中总是不能平衡。学校有这个课件,我记得还应该不错的,可是找不到了,多媒体教室这几天练节目也造得不成样子,所以只能让学生在枯燥的文字中感觉了,我想他们感觉不到什么了。在几个怪石的样子讲解时,我让学生做出动作,或让一个学生在前面做动作,其他学生读文,只能这样的了。我看过的'怪石其实各种名字只是神似,这一点如果不亲眼看到怎么能体会得到呢?所以我决定在过几天找个时间让学生欣赏一下课件来弥补一下。这件事其实应该是我准备不够充分。如果提前打扫一下多媒体教室,找一下课件,就不会这样被动了。我原谅自己这几天是因为开学和弄课的事,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不能准备好课堂教学,那么出课是为了什么呢?所以以后要注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2
《语文园地八》的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教学时,我拓宽了展示内容,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材料,并合作办报。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读物和小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语文园地八》的宽带网给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旨在启发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这是一种阅读训练,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训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课后,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了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准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然后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读书,去搜集资料。最后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3
在上课之前看到一种方法,就是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一句话。原来这个题,我总是要求学生比赛读,在比赛中学生基本能够很好的读出词语来。我一直比较满意。而且当要求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时候,学生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比如“带学生读,自己读,带四人小组读,带女生全体读”,还有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挑战读了“挑战小组,挑战个人,”他们的方法比我想得到的要多。所以我常觉得是应该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但最重要的是教师是不是真的放开了,有没有真的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挥的平台。今天我照常用了这种方法,孩子们最盼望这个时刻了,所以百次而不厌。最后我又加上了选择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选一个没有问题,选两个的时候有了难度,孩子们还不能很好的思维,不过我不着急。当初挑战读刚进入课堂的时候学生也是有点无所适从的,现在不是已经很好的么?只要两三次机会之后,效果一定大不相同的了。从这个方法上来看,学生对一些词语虽然会读,可是不太理解,看来这个方法不仅需要运用而且是经常的用。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4
学生把自己转变为文中的贝多芬,更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刻苦。单从文字上,学生很难感受到贝多芬的刻苦,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在弹琴,怎样才能弹到手指发烫?”“手指发烫后,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再与文中的贝多芬比较,看看贝多芬是怎样做的。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贝多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本单元共有5篇课文,有《会跑的“黑板”》、《程门立雪》、《发烫的手指》、《山里的桃花开得迟》和《不懂就问》,这几篇课文是写古今中外的几位名人刻苦勤奋、尊敬师长、谦虚谨慎、勤于思考等事迹,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孩子这些优秀品质。
本单元教学重点为培养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改变小学生读书“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倾向,可采用多种方法,设计精要的思考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集中精力、专心致至、饶有兴趣地进行阅读,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从而增强阅读的效果。操作的途径有两条:
(1)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然后交流。
(2)尝试着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知道读书时要思考。
例如:教学《会跑的“黑板”》一课时,初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提出一些问题,“课题中的‘黑板’是什么?课文是写谁的?为什么‘黑板’会跑……”再让学生边读边想这些问题。学习《程门立雪》时,出示课题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程’指谁?‘立雪’是什么意思?”读完课文后,结合文中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想像:程老师听了杨时的话,他望着门外漫天飞舞的大雪,会怎么想?《发烫的手指》一课,先让学生把自己转变为文中的贝多芬,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在弹琴,怎样才能弹到手指发烫?”“手指发烫后,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思考后说一说,再让学生与文中的贝多芬比较,看看贝多芬是怎样做的。通过比较,学生更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刻苦。《山里的桃花开得迟》的朗读教学中,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沈括读了两句诗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先让学生找到沈括的疑问是什么,再让学生看看他是怎样去寻找答案的:请教母亲——上山寻找。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沈括善于动脑和细心观察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中,我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
教学中的过渡语言还需要“雕琢”。教学语言不够亲切自然,有时候上下环节的衔接太突然,没有达到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的'效果。有时语言不够精要,比较罗嗦。
没有铺设好平台。教学中,有时提的问题难度较高,应该在此之前铺设一些平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上来,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2
走下课堂,我深深地思考: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基本以读为主线来组织教学。
1、整体感知、自主择读
阅读课文,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择读课文。这就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没有指令性的语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那句就读那句。教师在教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
2、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在《清澈的湖水》教学中,我引导“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湖水很美丽。”我反问:“假如你去游览时,你会往里乱扔垃圾吗?”等等,这些指向的语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深层含义的钥匙。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想到,教师和学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3、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学生在粗读课文时,对内容的感悟和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教师要抓住时机,再次深入课文情境。如:“你已经划出了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能美美的读吗?”
4、读后互评,评后再读
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作用。评议就是相互启发、引导、指正、借鉴。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能美美的读吗?”我指名学生读,后渗入评价信息。出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领略略学习的精彩与美妙。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说,自己虽然渗透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但还不够放手,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比较突出,没有良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充满情趣,洋溢着时代感,是一篇笔优美的文章。教学中,我以读为本,指导学生读出体会,读出情感,读出文字的精彩。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感受画展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从读中去欣赏小松鼠执着与认真的美,欣赏熊先生乐于助人的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语文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以海报为主线切入课文,重新组织教材。先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理解海报,再看海报,使学生对画展产生强烈的好奇,产生疑问“小松鼠是怎么在圆月亮上画画的?”,“小松鼠的`画美吗?”,“小松鼠到底画了些什么?”。学习贵在有疑问,有了疑问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了看画展的欲望,萌发了探究的意识,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走进了文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节课,我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从读中悟,从悟中读。如第12、13、14自然段,我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说感受,交流感受,从读中感受画展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并通过自由读,想像读,合作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来表现美。再如第6、7自然段的学习,通过不同层次的读“画呀画呀”,使学生感悟小松鼠的执着与认真,从读中欣赏人物品质的美。
最后,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学生在美的课堂中也产生了创造美的欲望,这时,我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写字、绘画、读书等形式创造美,再次受到美的熏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想像引读,比赛促读,并用文本中的语言进行评点(如“吸引”),不露痕迹地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从读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4-20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4-11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篇04-20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篇)04-20
二年级语文下册园地二教学反思01-30
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反思01-24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4-10
人教版下册语文《静夜思》教学反思01-27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学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