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霍金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7 14:16:4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邂逅霍金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邂逅霍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邂逅霍金教学设计

邂逅霍金教学设计1

  课例主题:

  本课践行“师之蕴”教学主张之“文体视角的解读与教学”。

  观察要点:

  1、关注散文文体,观察这篇课文特点。

  2、关注教学目标,观察重点难点落实。

  3、关注课堂环节,观察师生互动启发。

  4、关注深层解读,观察个性理解程度。

  课时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作者“震撼”背后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

  2、明确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对人文关怀的呼唤。(教学重点)

  【说明】

  现代散文行文自由,便于记事、抒情,是以优美的语言自由地表现作者生活感受的文章。散文不同于诗歌、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样式。情感是散文的生命,语言形式是思想内容的外衣。因此,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应该从语言形式入手,通过字词句篇的品味及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的梳理等,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而读懂文章的内涵。

  《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对散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感受作品的人、事、景、物的特点,继而借助关键语句,梳理行文思路和情感脉络。要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感受其意蕴。”“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赏析不同表现形式的效果,获得情感的共鸣、哲理的`体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也提出了散文阅读教学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学习目标。

  《邂逅霍金》描述了作者在剑桥大学邂逅霍金的过程,这次邂逅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印象最深的不仅是霍金“独特的形象”,更是剑桥大学给予霍金的人文关怀。学生初读课文不难理解文章大意,但也容易进入理解的误区。有的学生想当然地把文章主旨理解为表现霍金的人格魅力,实际上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去描述霍金的精神,而是将重点放在“邂逅霍金”后的所思所想上。因此,为了避免学生走入思维误区,我尝试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品读,涵咏体悟,以把握作者邂逅时“震撼”背后的丰富内涵,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堂环节:

  一、解读文题,激发“震撼”之情。(铺垫目标1)

  通过解读文章标题,引出邂逅时的“震撼”之情。

  二、品读5、6两段,把握“震撼”背后的丰富内涵。(落实目标1)

  主问题1:是什么震撼了“我”?

  提示:通过分析霍金独特的形象,体会作者邂逅时的复杂情感。

  三、研读第10—13段相关语句,认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铺垫目标2)

  主问题2:为什么霍金生活在剑桥更值得庆幸?

  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拓展延伸,提升对人文关怀的认知。(落实目标2)

  主问题3:作者为什么要祝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提示:适当补充相关资料,提升学生认识。

  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学习此文后,你有了哪些“震撼”?梳理成文。

邂逅霍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学习体会本文作者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视角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如何真正尊重一个人的价值,懂得社会环境的建设应由每个人做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出假设性问题:与个你一直崇拜与敬仰,但却没有机会见到的人不期而遇时的心情与行为表现。(请两个同学表演。)

  二、学生介绍霍金(预习作业)。

  霍金的疾病——卢伽雷氏症,绝症。最后他的身体会象植物一样,只有他的心脏、肺和头脑仍能运行,只有思维仍然是完好的,但不能与外界进行沟通。

  霍金的科学成就——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时间简史》,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

  总结霍金特点:聪明,残疾,不幸,顽强,有杰出成就,非常著名。

  三、我们来看看作者葛剑雄邂逅霍金前、时、后,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要求:学生通过集体朗读、个别诵读,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和关键词语)

  提示:充满敬意、震撼、感慨;结合PPT逐层分析。

  1、作者为什么会对霍金充满深深的敬意?

  提示: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

  2、A、当作者邂逅霍金时他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提示: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周围人的感染,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B、作者为什么会有心灵的.震撼?

  提示:因为其独特的形象:身躯、目光(极度冷漠、超常魅力:不矛盾,漠视生活艰难)

  3、作者为霍金感到庆幸,但之前又说霍金是不幸的,是否矛盾?

  提示:不矛盾。阐述的角度不同。

  庆幸: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提供了他与外界沟通的可能。他生活在一个个人生活时空得到充分尊重的环境中。

  四、拓展:

  剑桥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那么,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周围也有人文关怀的存在,我们如何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

  1、听听刘翔自己的声音:“前天参加了一天活动,晚上刚到上海,一下飞机就又被请去高庆祝活动,你说说看,谁能够受得了。”(摘自《文汇报》)刘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抱怨道。记者发觉刘翔在讲这番话语时,无奈的眼神中甚至还有些愤怒。“说真的,我根本不想去参加那些庆功活动,有些是躲都躲不掉。”(摘自《文汇报》)这时的刘翔眼神中又流露出满是对于能够过正常人生活的一种渴望,只是这种渴望现在对他已是遥不可及。

  2、最近,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辞去了“隆平高科”董事的职务。你如何看待这一事情,请阐述你的观点。

  3、20xx年霍金在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门票,而在听报告时,却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头接耳。请简评这种现象。

  由以上种种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人文关怀意识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努力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创设一种像剑桥一样的人文环境,本文作者也有如此的想法。

  五、小结(齐读最后两自然段)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个人价值的可贵,愿世间每个角落都充满人文关怀。

  六、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人文关怀(必做)。

  2、就“人文关怀”谈谈自己的理解(>=300字)。

  附:板书设计

  邂逅霍金

  葛剑雄

  不期而遇

  敬意

  邂逅 震撼——呆滞 平静 跟随 尊重生活空间

  感慨 不幸——身体残疾 人文关怀

  幸——科技帮助 尊重个人价值

邂逅霍金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内研讨,理清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

  2、讨论热点话题,关注霍金现象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对霍金所身处的这个人文环境的分析、理解; 难点: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视角和人文精神;理解如何去尊重一个人。

  三、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读课文,查找有关的背景资料,并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整理,明确教学的要点。

  (二)、导入新课

  思路:从题目入手,结合学生预习,介绍霍金的情况,为深入阅读课文作好铺垫工作

  提问1:“邂逅”是什么意思?

  提问2:对霍金的情况作一简介(不超过两分钟)

  (三)、进入新课

  I.教师展示学生的问题(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II.根据题意,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是按照一个怎样的思路展开的?

  (按时间先后,分为““邂逅之前”“邂逅之时”“邂逅之后”)

  题问1:文章开头几段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文章为何从《时间简史》写起?

  明确: 文章从《时间简史》写起,是表达对霍金的深深的敬意;同时为下文写自己遇见霍金时的“呆滞”、“震撼”做了蓄势和铺垫。

  提问2:这一句写出了作者遇见霍金时怎样的一种心情?“正”字能否去掉?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他”与“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明确: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遇见霍金时的惊喜之情。这种惊喜之情,一是通过“正”字表现出来的,所以“正”字不能去掉;另一是通过“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这一补充说明表现出来的。作者是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遇到这位仰慕已久的伟人,难免会产生不能确信之感,所以要“确认”一下。这种“确认”,正是惊喜、激动之情的自然流露。

  题问3:“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这段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这段话是对作者邂逅霍金时的心理刻画,言简意赅。“呆滞”,是因为我对霍金既敬仰,又震惊;敬仰的是他为人类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震惊的是因为他身躯如此高度残疾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而形成的强烈反差。这段话表达了“我”对霍金的无限敬仰感情。

  题问4:“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 “极度冷漠”与“超常的魅力”,矛盾吗?为什么?

  明确: 极度冷漠,是对逼近的死神冷漠,显示的是对厄运的不屈不挠;也可理解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身外之物而高兴,不因个人遭遇而悲伤,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超常的魅力”,显示的是对自己从事的科学研究事业的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光深邃。这种“极度冷漠”与“超常的魅力”,正是来自他内心的平静——这正是他魅力之所在,震撼人心之所在。

  题问5:为何“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

  明确: 第7段已作了明确的回答“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题问6:第8段写作者发现了什么?

  明确: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

  题问7:第9段“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应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 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霍金能像常人一样生活。这句写出了霍金所生活的剑桥的那种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

  题问8:怎样理解霍金的“不幸”与“幸运”?二者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不幸”是因为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遭遇了罕见的疾病,影响了他的才华的发挥和对人类的贡献。“幸运”是指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特意为他设计制造的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电脑,使他能自如地操纵轮椅,传达自己的思维,延续自己的生命,这在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题问9:作者说“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 如何理解这个“更”字?

  明确: 一个“更”,表达了作者对培育、涵养霍金的那种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剑桥人文环境的由衷地赞美,同时,也使得文章的主旨得以凸现。

  题问10: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其他‘霍金’”,是指什么?

  明确: “其他‘霍金’”,是指那些像霍金那样的`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学研究事业的人们。文章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理解、尊重、关怀他人的人文意识的呼唤,对良好的人文环境的渴望。作者希望那些对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专家们能不受形形色色的各种俗务琐事所干扰,能静静地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

  III.理出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邂逅之前:充满敬意 ; 邂逅之时:震 撼 ; 邂逅之后:感 慨

  IV.思考1:本文表达了对理解、尊重、关怀他人的人文意识的呼唤,对良好的人文环境的渴望。请问:作者确立这样的主旨有什么现实意义?

  思考2:20xx年霍金在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门票,而在听报告时,却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头接耳。请简评这种现象。

  V.练习: 1.解释词语 : 洛阳纸贵 风华正茂

  2.指出下面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1)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2)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

  3. 诸葛亮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请在课外搜集中、外有关这一方面的格言警句。

【邂逅霍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邂逅霍金教学设计3篇01-17

邂逅04-04

写霍金的作文05-15

霍金的读书故事04-22

邂逅的作文05-28

邂逅的歌词09-14

关于邂逅的作文01-04

邂逅春天作文03-16

邂逅_800字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