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重点】
如何通过对普通事物的描写来展示乡下人家的朴素,和谐,安详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本单元的导语提示:
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下面的课文,为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并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
提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
2、开火车读:
瓜藤 棚架 屋檐 装饰
芍药 凤仙 时令 率领
捣衣 搬到 归巢 和谐
催眠 觅食 鸡冠花 大丽菊
别有风趣 天高地阔 耸尾巴
3、理解“时令、率领、芍药、捣衣、”图片理解“芍药、风仙、大丽菊”。注意多音字“冠、率”。
4、开火车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5、学生互评朗读的情况,并回答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铅笔作上记号。
6、交流听后的感受。引出中心句。
7、齐读中心句。
8、理解中心句的中心词“独特、迷人”: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那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赶快来默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并试着给这些风景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1、学生回答:作者写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教师归纳并板书: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中鸡觅食
河中鸭戏水
院落吃晚饭
夜听催眠曲
3、给这些风景分分类:
(分成静物图、动物图、人与自然图)
教师小结:作者安排这些风景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种暗含的顺序,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才能捕捉到。
四、品读1、2小节
1、默读1~2小节,把你认为写的优美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2、学生默读,感悟。
3、交流感受:
⑴ 屋前搭瓜架:“别有风趣”是什么意思?“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别有风趣的装饰?
(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引到后半句的石狮子和大旗杆,体会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⑵ 门前中鲜花:理解“朴素中带着华丽”,“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为什么能用在一起,谈谈自己的理解。
⑶ 屋后春笋冒:用“探”好在哪里?能用别的什么词替换?朗读训练,背诵训练。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组静物画,的确,通过找句子,谈感受的方法我们感受到了(屏显,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下节课我们学习动物画这一组内容。
六、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家乡配上图片,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更有带入感。
师:同学们,今天在讲述课文之前,老师想跟大家讲一讲我的家乡,我是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孩子,我们村叫做马当陌村,大家听来觉得很怪对吧,这是我们那里村子的特殊叫法,不仅有马当陌还有刘当陌、郑当陌。
这是我的同学也是我家的邻居,他家里养奶牛,同学们可能觉得奶牛黑黑白白的在绿草地上很可爱,但是它把自己滚得脏脏的`,就有点难为情了,养奶牛其实是非常辛苦的事,但是当要给奶牛挤奶的时候,那种香醇的滋味就会盖过一切,涌上心头。
这是我家的老房子,我的爷爷以前住在这里,这棵核桃树比我的年龄还要大,我有时候感觉就是它撑起了我们这个没有顶的院子。这个院子里还种了各种果树,樱桃、李子、黄桃、杏子、酸枣等等。一些空出来的地方我们也毫不客气的把它占满了,种上了花生和玉米。
在老师小的时候,寒暑假里从不会无聊,因为我有两个小跟班,她们都把我奉为老大,在秋天麦子被收割之后,我们常常跑到把麦子的长发理成板寸的广阔土地上,去疯跑着你追我赶,或是跳一种不知名的舞蹈,在金黄的落日下,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光。
家乡的故事要真说起来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我们每个人对于乡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记忆和关键词,老师的关键词就是当陌、阿牛家、果园子以及田野上的老大。
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的作者对乡村也有着它的依恋和专属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阅读课文
自由阅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一读。
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与“美丽”“醉人”“浪漫”等词语做对比。
(三)讲读课文
1.小组分段落阅读课文,说一说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请小组来回答
2.整理概括,尝试着以填空的形式把它们写成一首小诗,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溪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乡下人家美。
3.选择最喜欢的画面,尽情发挥,仔细品读,与同桌分享它的妙处。
4.分部分感悟
(1)屋前搭瓜架
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着…….)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它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植物是充满生机的生命,是永远变化的)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美景与城市究竟有何不同吗?
一起读出这种可爱。
(2)门前种鲜花
为什么课文写到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就像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慈祥,即使穿着艳丽的衣服,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抗拒)
(3)屋后春笋冒
动画演示春笋的生长,体会“探”字的趣味
(4)院里鸡觅食
模仿想象小鸡在作什么,如果可以听懂动物的语音,它们在说什么。(女同学读鸡妈妈的尽职尽责,男同学读鸡爸爸的斗志昂扬。)
(5)河中鸭嬉戏
鸭子为什么从不吃惊
(6)门前吃晚饭
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看到的是什么?自由读。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下人家的朋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如果让你画这幅画,你会画上什么?
(7)夜静催眠曲
猜一猜纺织娘是什么呢?(也叫草蜢虫,因为叫声听起来像织女在摇纺车,所以被人们称为纺织娘)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到乡下的生活充满着幻想,乡人们很包容,心境淡然。
(四)总结
请同学分享自己的对乡下人家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待生活我们要让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都灵敏起来,而最关键的是让心明亮起来。
(五)作业
以各种形式描述自己眼中最美的乡村人家,下节课我们要开一个小型的分享会。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2.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溪戏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乡下人家美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教学本课时应紧扣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思路,挖掘课文的阅读潜力和人文价值,遵循“速读、略读、精读”的阅读次序,引导学生理清叙事顺序,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檐”、“饰”等五个字。会写“棚”、“饰”、“冠”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过程与方法
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课件想象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面是重点。
2、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品味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由此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所了解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看图读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同桌交流。
2、边看图边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画面,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三、交流、理解
1、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节,想想“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
2、老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这节对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3、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发现乡下人家有哪些“独特”、“迷人”的美?把它画下来。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4、与同学分享你画出来的优美句子和想象出来的画面。
四、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想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课文吧!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乡村生活是多么独特、迷人。你能否将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味美。
二、品味语言
1、小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是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生动亲切可爱)
(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这些各种各样的花反映了乡下人家环境优美)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自然)
(4)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
(5)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给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6)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给人一种轻松的快感)
……
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
将自己体会最深的段落试着有感情朗读。
4、体会课文最后一节,结合生活实际深化主题。
三、积累语言
1、仔细读一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背一背。
2、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四、阅读链接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2、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3、全班交流。
五、拓展作业
1、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2、准备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乡下人家屋后春笋冒
(独特、迷人)院中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4
一:课时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丽菊、顺序、照例、瞧见”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刚才我们一起谈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想不想看?(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学习要求,自学课文。
指名读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校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
(2)抽读课文(指名读1、2、5自然段)
(3)思考: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四、默读课文,梳理画面。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独特、迷人的画卷呢?(思考,交流)
五、品读课文,欣赏画面。
学习第一幅画面“屋前搭瓜架”。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第一段中为什么作者说“青红的瓜、绿的'藤叶比石狮子、旗杆要可爱的多”,此句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你是怎样体会“可爱的多”?
2、交流
别有风趣
从瓜藤叶的颜色感受出来的: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动态美
嫩绿的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和乡下人家的小小的屋子和谐地映衬着,别有风趣。
可爱
与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的两根大旗杆比,石狮子让人感受严肃,有些害怕,旗杆又显得很单调,而瓜架让人感受很亲切,很可爱。
3、你能用朗读来表现这画面的别有风趣,可爱吗?
4、小结:这瓜藤攀岩图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乡下人家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时、无论何季
和谐自然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去过乡下吗?说说你对乡下的了解。
我们基本生活在城市里,还是挺喜欢乡下的生活的。作家陈醉云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感受乡下生活的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同桌互读,交流新字生词的读音。
三、再通读课文,找找中心句,谈谈乡下人家给你的印象。
全班交流:“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你是怎样理解“独特”和“迷人”的?
小结: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四、练习书写,巩固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二、品读课文,想象画面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味美。
三、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
四、默读课文,对照插图,想想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小组交流: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随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出示画面)瓜藤满架、花红竹绿、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院落晚餐、花香月夜。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风景,划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的读一读。(指导朗读)
句式训练:出示句式:乡下人家,不论,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用上这个句式来说说你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小结就是这样的乡下人家,门前花果香,屋后竹成行,真真切切的让我们感受到了--生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五、拓展练习:
除了课文中描绘到的画面,你能结合自己看到的,想像到的也来描绘一道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吗?出示句式“乡下人家,______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交流:乡下生活留给你什么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六、阅读链接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2.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七、布置综合实践活动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乐的“小竹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曼妙画面就袅袅地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 、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来感受乡下人家的诗情画意,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请欣赏。
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些画面你们熟悉吗?
师:对,这就是大家生长的地方——乡村的美景。同学们,我们周围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师手势,生齐读课题)去领略我们乡村生活的美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次。读完之后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3、反馈交流,提炼中心。
师:课文读完了,咱们来聊聊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a、划出句子,齐读
b、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这句话,不过这次读跟刚才那次有所不同,你们得用回答我问题的语气读这句话。可以吗?听好了!
问题一: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强调“不论…不论…”),哦,我听明白了。那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夜晚),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春夏秋冬)
问题二: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强调“独特、迷人,板书)能换个词吗?
c、同学们刚才通过朗读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生交流后师小结:乡下人家,到处都隐藏着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现在就请同学们和你组内同学之间一起合作,看看作者都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并给每一处景物起个小标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雨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三、阅读片断,想像画面。
1、乡下人家有这么多的美景,一定有你喜欢的画面,下面就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或几处画面找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
学生读,教师巡视。
2、找个别学生读,利用课件帮助学生想象画面。
四整体回顾,感悟中心。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看似平凡、普通的乡村生活竟如此美丽,美得朴素,美得动人。老师也禁不住想吟诗一首(点击课件)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纺织娘高唱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
师读,生齐读。
五、延伸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感悟)
1、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独特
迷人门前种鲜花
雨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7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听写生字,生词
二、讲解新课
(一)走进画面,品读感悟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过渡:乡下人家,如诗如画。最独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2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默读1、2自然段,先自学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处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2)精读风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学生汇报。
2、感悟对比写法。
3、小组内竞赛读。
(3)精读风景之二——“门前鲜花”
1、学生汇报。
2、积累描写花开景象的词语。
(4)精读风景之三——“屋后竹笋”
1、学生汇报。
2、读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3、激趣引读:
a:你看,一个,两个,五个,十个……笋芽儿的小脑袋探出来了!读——
b:啊,鲜嫩的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读——
c:成群的春笋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妈妈比高呢!咱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的全是春天的.植物,那么,那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往下读吧!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小组学习,精读3-6自然段。
2、集体交流。
3、紧扣第7自然段,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4、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
三、指导背诵
1、闭目养神,抛弃杂念
在老师的带领下,心游百花园。吐纳呼吸,气沉丹田。
2、学生自读,
四、总结。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感受乡村风景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事物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 [配乐]创设情境:在那山林之中,小河两岸,有一处引人入胜的所在,那就是乡下人家。他们与绿树红花为友,邀清风明月相伴……
2、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由于学生对于乡村生活了解不多,所以此处设计了乡村生活经典画面的导入,同时教师娓娓道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对乡下人家的直观印象,为下面的学习作好认知和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学习难写的字“率”。用“率领”造句。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再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学生汇报并质疑,生成学习目标。
3、整体感知: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圈出词语。
4、感知顺序。
[设计意图:生字词教学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难点,渗透必要的学法指导,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运用。初读课文的环节直奔中心,并且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质疑,培养质疑能力,生成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时让学生圈画景物,进行扎实的训练,初步感知顺序。]
三、走进画面,品读感悟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过渡:乡下人家,如诗如画。最独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2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出示]默读1、2自然段,先自学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处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①具体说说体会。
②星级思考题: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风景的独特迷人?
[备注:(二)(三)(四)根据学生现场的回答顺序而生成,可能出现变序情况。]
(二)精读风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学生汇报。 [板:别有风趣]
2、感悟对比写法。
3、小组内竞赛读。
(三)精读风景之二——“门前鲜花”
1、学生汇报。 [板:朴素、华丽]
2、积累描写花开景象的词语。
3、[配乐]范读。
4、读评互促:
①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样。
②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四)精读风景之三——“屋后竹笋”
1、学生汇报。 [板:鲜嫩、成群]
2、读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3、激趣引读:
A:你看,一个,两个,五个,十个……笋芽儿的小脑袋探出来了!读——
B:啊,鲜嫩的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读——
C:成群的春笋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妈妈比高呢!咱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
4、即兴背诵: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背一背这一句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充分紧扣目标的基础上,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以读为本,再通过对比感悟、读中想象、积累词语、激趣引读、即兴背诵等策略,化解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二是教师的导跳出了纯内容的束缚,使学生从欣赏景物到融入情感,再到感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一唱三叹,层层深入。]
四、畅谈感受,情感升华
1、语言训练:[出示]乡下人家,无论是屋前、房前还是屋后,都有一道 的风景。看着这乡村风景,作者 ,我也 。
2、段的回顾,写法小结:
乡下人家的瓜架、鲜花、竹笋融为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作者所运用的.丰富的色彩词,多么像一位出色的画家在调配颜料;对比、拟人的写法,生动地描绘出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之处。眼中先有景,心中再生情。情景融一体,下笔如有神。
同学们,光是知道这些方法就够了吗?你还可以怎样做呀?加油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也能够妙笔生花!
[设计意图:语言训练的目的是构建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整体的回顾时生成更有深度的感悟,达到与作者共鸣的同时也是情感的升华。段的回顾、写法小结是让学生从片段回归整体,不仅从内容上,更是从写法上获取对他们更有用的信息。最后,鼓励学生今后运用这些写法,引导其学习视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一大环节与第三个环节相呼应,使教学目标得以进一步落实。]
五、埋下伏笔,布置作业
1、乡下人家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深入地学习探究吧!
2、布置作业:
必做:*听写生字词。 *背诵你喜欢的句段。
选做:**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再配上图画,制作一张小书签。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设计要点)
一、检查背诵,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小组学习,精读3-6自然段。
2、集体交流。
3、紧扣第7自然段,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4、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
三、写法迁移,即兴创作
1、片段练笔:用上作者的方法,展开想象,尝试写一写乡下人家的冬景或其它景物。
2、交流品评。
四、课外拓展,综合性学习指导
1、欣赏教师下水诗《乡下人家》。
2、欣赏P104《在天晴了的时候》。
3、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
五、布置作业
附:教师本人创作的下水诗:
乡下人家
长藤绿叶青红瓜,花开依时春笋拔。
竹林深深觅食鸡,小桥隐隐戏水鸭。
斜阳晚风舞红霞,夏鸟秋虫唱人家。
借得马良神笔染,独特迷人风景画。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理菊、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倘若、向晚、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教学本课的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二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时数】
二教时。
一、导入
1、出示一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宽阔的街道
读这组词,在你的面前出现什么画面?
2、出示又一组投影片:
第二组:搭一瓜架种上南瓜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第三组: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青的竿红红的瓜鲜嫩的笋
第四组: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
读这几组词,在你的面前出现什么画面?
不错,同学们眼前就会不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幽闲舒缓的农家画面。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
二、介绍作者
陈醉云,浙江上虞县人。现代小说家、诗人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著有《玫瑰》、《游子的梦》等书。作者陈醉云对乡下人家的生活非常喜爱,这份喜爱已经可以说是偏爱,他对宁静、质朴、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三、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四、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再次出示:
第二组:搭一瓜架种上南瓜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第三组: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青的竿红红的瓜鲜嫩的笋
第四组: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
读了这三组词,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这些词语并不华丽,但不重复,朴实自然清新,我们平时要多积累这些语言,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指明认读生字、生词:
装饰、捣衣、催眠、率领、鸡冠花。
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理解捣衣的意思(用长木棍条捶打衣服,常见于农村的河埠边)。
3、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4、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五、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六、讲读课文一、二节
1、自由读课文一、二节,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2、反馈:
重点句引导:
⑴瓜藤满架,体会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一句。
①在这里,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呀?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是用有生命的瓜来装饰,用五颜六色的瓜、藤、叶来装点。)
②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吗?
③引读:在长长的藤,绿绿的叶中,点缀在其中的是青、红色的瓜,多明丽的色彩啊,多可爱的小生灵啊!他们把小屋装扮的多生动啊!读
再引读:可爱的色彩,生机勃勃的瓜呀,藤呀,叶呀,他们春种秋收,夏天还可以用来遮荫,真是可爱啊再读
④这样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相比,城市里高楼前蹲着的石狮子和大旗杆会给你什么感觉?(威严、冷漠、人工装饰)
这句话的前部分说了有勃勃生机的瓜藤叶,后面说的是呆板、严肃的石狮子和旗杆,这样形成了一个对比,这句话就是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来写的。请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体会一下这个对比句。
⑤过比较,我们发现,这才是乡下人家所独有的风情啊!真是别有风趣的装饰!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乡下人家的风景真是独特而迷人啊!
⑥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配乐)
⑵鲜花盛开:
体会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一句。
⑴什么是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这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吗?
春天开放的芍药,夏日的凤仙花,秋天的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季节开放得如火如荼!花团锦簇。这就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⑵为什么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朴素和华丽是一对矛盾的词)
春天芍药才开罢,夏天的凤仙花就开始怒放,凤仙花还未凋谢,秋日的鸡冠花、大丽菊又竞相开放了,但不论什么时候,小院的门前都洋溢着花香,多迷人的风景啊!(华丽)
这些花没有漂亮的花瓶、花盆的衬托,也没有漂亮的纸来包装,他们点缀了乡下人家的生活,尽管不名贵,很常见,很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而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在它们身上,朴素中见华丽,朴素与华丽融合起来。怪不得作者要说,这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乡下人家有的是这样独特而迷人的景色!这正像杜甫所写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齐读古诗)
有感情读!(配乐)
⑶雨后春笋,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探出来与长出来有什么不同?
(是从探字中体会到的。这个字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这番情景正像谚语所说的清明雨水多,竹笋满山坡、春雨下一时,嫩竹长一尺。学生朗读,并展示图片。
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春笋,告诉我你那么快想从地里钻出来想看什么?
让我们这些小竹笋带着我们的渴望带着我们的迫切快点钻出来吧!(齐读)
3、配乐读一、二节:
乡下人家,瓜藤满架,鲜花盛开,绿竹浓阴,雨后春笋,这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五、填空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不论什么地方,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再一起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句子)
你能用上这个句式来说说你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乡下人家,不论,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预设:
乡下人家,不论早晨、中午、夜里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不论春、夏、秋、冬,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不论是房前还是屋后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同学们,乡下人家,瓜藤满架,鲜花盛开,绿竹浓荫,雨后春笋,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相信读了下面几节课文,同学们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以填。
【文中有画,文中有情,文中有诗──课后反思】
家长开放周,本人上了《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在教学本课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文中有画
本文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本文共7节,就有七个画面。学生读文时既要想象重现文中的画面,读文时又要欣赏文中精妙的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小学生对显性的画面(景物描写)很感兴趣,易于想象。所以在教学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时,首先让学生理解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然后让学生看图想象画面:在长长的藤,绿绿的叶中,点缀在其中的是青、红色的瓜,多明丽的色彩啊,多可爱的小生灵啊!他们把小屋装扮得多生动啊!
这样一派生机勃勃的情景在学生的脑中展现,使学生品出了文字的味道。在本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象的过程就是读懂文字的过程,体现情感的过程。这样教做到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图文相得益彰。
二、文中有情
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多读多背。现在的老师只满足于让学生熟读成诵,而忽视学生的品读感悟,文中的情也不是背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品出来的。只有学生品文,才能学会悟情。我在教学中强调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品出文中的情感。把品文、读文和悟情融为一体。如教学这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时,抓住探字与其他字比较(冒、张)使学生明白:这个字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这样教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三、文中有诗
文中有诗,是要教师深入研究文本,挖掘意境,情感及语言特色的基础上,选出有关跟文本想匹配的诗句,有机地融合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印证。如在教学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时,先让学生理解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这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吗?(春天开放的芍药,夏日的凤仙花,秋天的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季节开放得如火如荼!花团锦簇。)使学生体会花开得热闹,这意境正像杜甫所写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样教文中有诗,诗中有文,实现情境与相似文块的一一对应,从而产生文与境的对应回流。
文中有画,文中有情,文中有诗是一个不可分割、互为渗透的整体。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这一特点,在意境的想象,语言的品味,情感的诵读方面作探索。如学生在配乐朗读中还未真正地进入角色,有时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情不足,教师情有独钟时,学生无动于衷,可能是由于教者在教法上的情感灌输,尽管施加了各种外在的力量,如画面、音乐,但是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教师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本人在这方面还得多加努力。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实际,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为载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亲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3、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下风光的独特和迷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亲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学习过程,感受乡下风光的独特和迷人。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总爱和父母去乡下踏踏青,今天这节课,陈醉云作者也邀请我们陪他一起去乡下走一走,看一看,高兴吗?带着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同桌互相检查读书,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正音。
3、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把句子读通顺,尤其是顿号和长句的读法。
4、再读课文,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三、入情入境,感情朗读。
1、学习“瓜藤攀爬图”
(1)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到处都是绮丽的`风光。让我们随着作者来到乡下人家的小屋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都看到了什么?
(2)理解“别有风趣的装饰”。
(3)一边想象一边美美的读描写瓜藤攀爬的段落。
(4)教师总结本段的学习,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2、让我们再到门前的场地上去看看吧,读第二自然段,用刚才的学习方法,一边读一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一)学习“鲜花盛开图”
(1)图文对照学习多音字“冠”的读音和写法。
(2)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播放课件)。
(3)思考“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份美,独特在哪?
(4)指导朗读。
二)学习“雨后春笋图”
(1)在乡下人家的屋后,还有什么?
(2)给“探”换个词,体会“探”的写作方法。
(3)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屋前鲜花开,屋后春笋冒,乡下人家简直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4、房前屋后的美景你更喜欢哪?快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吧。
四、教师小结:
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还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就继续随作者到乡下走走,你将会看到更多吸引你的画面。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屋前瓜架
鲜花绽放独特、迷人
雨后春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读一读,说说诗所描绘的意境:
总结:诗中描绘的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2、想去看看孟浩然描绘的乡下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吧!
(在音乐声中欣赏乡下人家特色的画面)
3、导入: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用文字来描绘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陈醉云,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⑵ 你对乡下人家有什么样的感觉?
⑶ 作者的最直接感受是什么?用──划出来。
2、师生交流:
⑴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⑵ 说感受。
⑶ 找到中心句。
①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② 齐读句子。
作者笔下的乡下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合作学习,感受美:
⑴ 用简短的语句概况作家写了哪些白天的画面?
⑵ 画面:
屋前搭瓜 架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 冒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 嬉戏
⑶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你最喜欢的是哪个画面?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2、画面逐个分析:
(由学生挑选喜欢的,相机出现,理解)
画面一:屋前搭瓜架
⑴ 看图片,想象说话:
这美丽的色彩仿佛要告诉我们什么?
⑵ 这里有一句话很难,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看你能想到什么?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 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纯朴自然,春种秋收,夏可遮凉)
②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吗?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想象一下什么样?(生想象)会给人什么感觉?(威严,冷漠)
② 出示图片,比较三者,填空练习
花儿落了的时候,结出( )的瓜,像( )似的挂在房前,衬着( ),它不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那样( ),也不如旗杆那样( ),却是那么( )。
⑶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画面二:门前种鲜花
眼前除了绿绿的瓜架还有什么,对,有红花。怎么描写的?谁来读读?我们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一句。
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乡村风光本是朴素的,鲜花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所以)
(虽然是很常见的花,但是它们开得是那么的漂亮)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都高兴呀,这真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画面三:屋后春笋冒
我们从门前来到屋后,那里有什么?竹!怎么读?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⑴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春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春天的乡下生机勃勃)
⑵ 理解探换成长──这是调皮的娃娃想和你捉迷藏呢!读─这是些好奇宝宝急切地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呢。作者多喜爱他们啊,把他们当成了人来写,再读读,体会一下!
⑶ 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画面四:院里鸡觅食
⑴ 刚才我们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植物,这里还有小动物呢,谁来读读描写鸡觅食的一段,谁描写鸭戏水的一段。听听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⑵ 你为什么会这么读?
(妈妈带小鸡觅食)雄鸡呢?这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干什么呢?心里会怎么想?(斗志昂扬的将军,尽职尽责的丈夫)。
画面五:河中鸭嬉戏
⑴ 那河中的鸭子呢?谁读读?
⑵ 你从哪些词中读出了什么?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的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⑶ 带着我们丰富地想象再读读这段话。
四、总结全文,提升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那些平凡普通的事物也蕴涵着独特而迷人的美。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现在,就让我们伴着柔美的音乐,读1~4小节,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2、拓展:
⑴ 当个小诗人,有感情地背诵你最喜欢的画面。
⑵ 当个小作家,请你发挥想象,写一段描写乡下人家冬日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
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独特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迷人
河中鸭嬉戏
【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
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
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我带学生进入课文,让他们通过自学了解课文内容,并用上恰当的词语概括地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初步的概括后,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语)。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己读,自己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程标准》语)。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四、体悟情感,给学生课外延伸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乡下人家》一课教学结束时,我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实践活动,当当小画家,当当小作家等,学生又一次热情高涨,在不同的实践历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他们的个性再一次得以充分的张扬。这样就让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2
教案背景
我校学生地处城乡结合部,有一定的农村生活经验,对乡下的人事物有一定的感情,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不难。本课属于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六组的首篇课文(21课)。第六组的单元训练要求: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段。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学习,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创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生齐读课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初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汇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适时引出中心句。
3、大屏幕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齐读,(教师板书:独特、迷人)。
4、教师小结:真是这样吗?让我们继续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它“独特” 、“迷人”的魅力。
二、品读美图,感悟积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6自然段,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画出段落中的重点句子,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文中的拟人句、比喻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句子预设如下:
(1)鲜花春笋:
重点句1:有些人家,……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适时板书:联系实际
②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我们的想象,说一说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眼前的这些花?(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多姿多彩,争奇斗妍、百花齐放……)
③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华丽”,作者为什么还要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你是怎样理解“朴素”的?(对,它们不象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瓶来衬托,有美丽的彩纸来包装,农村的花随意的种在那儿,简单,自然,而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对比。)
④来,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指名读,评价到词:重读,齐读)这一段中还有没有想交流其他的句子?
重点句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①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竹笋的好奇、调皮、可爱、活泼、着急、生机勃勃……
②这里的“探”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钻出、冒出、伸出),大屏幕出示:一组句子:比较体会拟人句的好处----生动形象。
③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好吗?(指名读,齐读)多么可爱的一群小笋芽啊!
④刚才我们抓的重点句子是拟人句,(板书:拟人句)想一想,课文中还有哪个地方运用了拟人的句子?自己在书上画一画,体会体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2)鸡鸭觅食:
①重点句1: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拟人句,通过重点词“率领、大踏步”理解体会鸡的一家负责、威武、和谐、融洽、幸福。读读母鸡和雄鸡的句子。)
②重点句2: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理解体会: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捣衣——联系生活实际;从不吃惊,人与动物的自然、和谐、融洽)
(3)月夜睡梦:
重点句1: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①(理解体会:拟人——寄住、唱起歌)
②知道纺织娘吗?想不想见一下?(大屏幕出示纺织娘声音图片)
③好听吗?伴着好听的纺织娘的歌声我们读一读好吗?(指导读好读,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着母亲摇摇篮的样子,轻轻的有节奏的,加上动作读出催眠曲的味道)
重点句2:那歌声真好听,赛过……,让……梦乡。酣睡的人们,低吟的纺织娘连同屋前的瓜架,让人久久的沉醉其中。其实不仅本文的作者喜欢运用拟人句来描写美丽和谐的`乡下风光,还有很多作家、诗人都愿意运用这种方法来描绘乡村景象。请看屏幕:出示阅读链接,教师范读。
①同学们默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画出文中的拟人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②订正答案。
(4)院落晚餐:
出示重点句: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①(理解体会:大气,豪爽,天高地阔;自然、和谐、比喻句)(板书:比喻句)
②齐读体会。
③换一种方式读,边读边想,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大屏幕出示: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读出了:它既是一幅画,又像一首诗,真是如诗如画,充满了诗情画意。
④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还有哪些场景它也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读一读,说一说。(板书:联系上下文)
4、这一幅幅自然和谐的画面让我们不由得赞叹到: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三、全文总结、课外延伸。
1、乡下人家每个季节都很迷人!但很遗憾作者没有写哪个季节?
(冬天)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想像一下乡下的冬天是怎样的?请你用上拟人句,比喻句来说一说。(全班交流)
2、相信有了同学们这一幅幅美丽的冬景图啊,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的重点】
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2、制作幻灯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图片。看看看这些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景色?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谈话交流。
3、师激情谈话导入:
看到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我们情不自禁的想去看看呢。好,今天我们随作者一齐走进课乡下人家,去走走,看看,去感受一下那独特而迷人的风光吧!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读后流交。
3、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⑴过渡:
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如此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其实作者也就是描写了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那课文都描写了哪些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1到地6自然段,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⑵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指导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抓住相关事物或是时间来概括说。板书:瓜藤攀檐图,鲜花竹笋图鸡鸭觅食图,夏天傍晚图,秋天月夜图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品读课文:
前三幅图中,你认为哪一幅图乡村风景最美?就去读一读有关的段落,划一划有关的句子,并给你的同位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同桌合作学习,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品味乡村生活的美
第一幅图(第一自然段)
1、生谈自己的感受,师梳理
2、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
⑴ “装饰”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
⑵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⑶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体会乡下人家的自然美。
3、通过对比写作手法理解乡下人家的亲切棵爱的美。“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⑴联系生活实际“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在什么地方能看到?有什么感觉?
⑵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
第二幅图(第二自然段)
1、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2、理解重点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出示投影)”
⑴故弄玄虚说:“这句话里的“探”用错了,只有人能探头,笋怎么也能探头呢?应该换成“长”
(引导生理解这是一个拟人句,体会出拟人句的好处)
⑵体会读句子:
如果将“探出头来”换成“长出来”,会是什么感觉。(引导体会探出头来感觉雨后春笋生长的速度之快)
3、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第三幅图:(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2、学生体会读:“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拟人的好处,感受作者对这只公鸡的喜爱。感受到作者对农家生活的热爱。)
3、积累背诵:指名背;再指名背,师生评议。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四、指导学生自学五、六自然段
1、选择喜欢的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读的练习有感情的读,喜欢的积累背诵的就练习背诵。
2、学习成果汇报:
五、整体回顾
1、师小节: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却都是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引导总结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体会生活的写作习惯。
六、拓展延伸
1、师出示自己的小诗,激发学习课后“阅读链接”的兴趣:
(附: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最美乡下人家。)
2、布置作业:
自学“阅读链接”。
【板书】
瓜藤攀檐图自然
鲜花竹笋图亲切拟人
21乡下人家鸡鸭觅食图可爱顺序
夏天傍晚图优美生活
秋天月夜图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我感觉有两个方面做的非常的好:一是体现了新可标的师生关系;二是加强了朗读训练。
一、在课堂上,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地方给大家推荐,在推荐之后,肯定也有喜欢同一个地方的孩子,之后一起交流、讨论,这又体现出一种合作。整节课都是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一个课堂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
朗读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提高作文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都都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节课上,阅读是核心,在课堂中,我是从这几点入手的:
1、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在指导朗读时就要针对学生这一点,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例如:在学习第五、六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场景,喜欢读的同学就练习有感情的读,喜欢背诵积累的就练习背诵。汇报交流时,不仅读给大家听,还要说出就喜欢的理由,说后又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每个人都不一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题气愤异常活跃。
2、给学生学会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课标中有一个学习要求,既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教学中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对文章的重点段落反复阅读,能够使学生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就要有选择的读和讲。对于较难理解的,对于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都要重点来学习,来读。如: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探”字的理解,对鸡的描写,纺织娘唱歌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不仅要充分的读中感悟,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多层次的读和指导,让学生在评、读、悟中提高了朗读能力:
如:每读一边遍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⑴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⑵细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弄清文章段落层次,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⑶精读。感情朗读重点语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读出味道。
⑷ “自由读”学生通过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总之,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们对乡村生活有了更多更具体的体验,在整节课中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也感受到学生语言的贫乏,好词佳句积累欠缺,今后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督促其多读书,多积累好词佳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乡下人家的。
2、品味语言,想像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丽恬静。
教学准备:准备几幅乡下人家的图片,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描述美景。
1、播放歌曲《农家小曲》,提问:歌中唱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让学生用完整、优美的语言描述乡下人家的生活情景。
3、导入:乡下人家的美丽远不止大家所描绘的那样,我们今天就跟随陈醉云作家一起去领略乡下人家的风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倾听:
(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风景?
(2)你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让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思考上述两个问题,并理清字词,进行语言积累。
3、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鼓励学生发言:通过自学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提问: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让学生自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空间与时间的词语。
3、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分段朗读,将课文读通顺,读出感情,勾画优美词句,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的风景美
1、展示乡下人家的图片。
2、布置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3、组织学生交流勾画出的语句作好记录。
4、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鼓励学生闭上眼睛去想像文字描绘的景象。
5、朗读语句:“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在教师点拨下,将乡下人家与城里人家的景致相比较,想像情景。
(2)读出优美的感觉,感受乡下人家景色的自然、可爱。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我们也来写一写我们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吧。然后说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本文描述的乡村生活美丽恬静,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课前应鼓励学生走进乡村、观察风情、体验生活。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辅助手段,如乡下人家图片、有关乡村的歌曲、课文的录音带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国画等,教学时要注重朗读,读、想、说、看相结合,引导学生充分享受乡下人家的美好生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者来到乡下人家,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乡下人家的`生活,去品味其独特的美景。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课文,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就画出来,仔细品读,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2、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段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与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理由。
(4)指名学生朗读并讲解自己勾画的语句。
3、指导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2)课文是怎样描写鸡、鸭觅食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乡下人家除了养鸡、鸭外,还养有哪些动物?小组互相交流。
(4)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鸡”、“鸭”觅食场景,如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读书形式。
4、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想象画面,体会文中所描绘的场景,由“吃晚饭”、“天高地阔”、“红霞”、“微风”、“鸟儿”等词句体会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讨论:“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桌听一听。
教学反思
针对本文语言优美,画面感强,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走入文本,走入乡村生活,发现乡间的美,感受田园的乐。
板书设计:
房前屋后:种瓜、竹、笋、养花、养鸡、养鸭
21乡下人家夏天:傍晚门前吃晚饭独特、迷人的风景
秋天:夜里纺织娘唱歌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让我们共同回味一下乡下人家的美景,现在请闭上眼睛,听。师:“房前屋后那碧绿的藤蔓,拌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的竹笋,一群小鸡在庭院中觅食,一群鸭在水中嬉戏玩耍,夏天人们在树荫下边吃晚饭边话家常,秋天的夜里人们伴着纺织娘甜美的歌声进入梦乡”。
二、畅谈感受、读中感知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畅谈感受)师:文中有两个词特别能表现出作者的感受,请默读课文,找一找。学生揭示“独特、迷人。”说说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让我们用喜欢的方式学习,说说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乡下人家景色独特、迷人。带着这个问题先自己读课文,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三、汇报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可能找到的相关语句: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教师用男生和女生对比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的好处,并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乡下人家景色的独特之处。
“还有些人家,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此句的难点在于理解“朴素”和“华丽”在句子中的意思。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词的关系,发现它是一对反义词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抓住“探”字来理解,并反复指导学生朗读。同时把这个句子积累下来。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又是一个拟人句,让学生以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此处不仅指导朗读,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月明人静的夜里,他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升华感情,小结。
四、回归课文,揭示写法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如果学生不能找出房前、屋后这个空间顺序教师就适时引导。)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恬静的生活和独特、迷人景色。课文后还有一篇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回去读读体会一下又会给你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春、夏、秋
21、乡下人家白天、傍晚、夜间
独特、迷人房前、屋后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6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2、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叙述的顺序。
【设计思路】
通过抓语言文字、抓画面、抓感受,来指导学生感悟文字中蕴涵的一幅幅乡下人家的场景。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乡村风光照片。
【教学过程】
引课:播放乡村风光照片,聊天:
1、你去过乡下吗?
2、说说你对乡下的了解。
一、文中有画,导入课文
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老师想要画一幅画,该用什么来画呢?
都是笔,有的还带有色彩。有没有同学想过,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一支画笔呢?
其实,中国的语言文字(板:文)就是一支很好的画笔,它能画出一幅幅独特的画面。(板文:画)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就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读王维的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板书题目)就是一篇“文中有画”(板书:中有)的美文。一起读读题目。想不想通过品读课文来发现文中蕴涵着的“画”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画面
1、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初读课文,感受画面:
⑴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⑵边读边想,你从文字中发现了几幅画面。
2、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长句的朗读情况。
3、先同桌交流难读的句子,再全班交流。
个别长句进行全班指导,注意停顿。
根据个别读的不错的句子,引出1个画面,用四字词语概括,写到黑板上。(你们读得挺美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彷佛看到了……的画面,板书。)
4、交流从文中看到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得简洁准确,尽量用四字词语,请学生按顺序写到黑板上去:
瓜藤满架鲜花开放绿竹成阴雨后春笋鸡群觅食公鸡踏步
鸭子戏水妇女捣衣露天晚饭天边红霞向晚微风归巢鸟儿
纺织娘唱歌
5、让生划线将所有景分成3部分,说说分的理由。
6、教师小结,揭示课文内在的序列。
7、齐读画面。
三、品读课文,描绘画面
1、引出最后一段:
师:这么多迷人的风景,的确可以说: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独特是什么意思?迷人又是什么意思?
师:原来,我们刚才从文字中看到的(点板书)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令人陶醉的画面。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出示要求)细细深入品味,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道道怎样独特、迷人的画面。你可以用老师给你的句式说(出示句式),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看到了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3、交流:
过程: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尽量按句式说话。然后出示文中相关句子,让学生联系字词和合适的想象谈谈独特、迷人之处,体会乡下人家的美丽、温馨、热闹、自然、和谐、悠闲等特点,随机进行朗读指导,最后小结。
略讲画面:鸭子戏水绿竹成阴嫩笋出土妇女捣衣鸡群觅食
重点朗读画面:雄鸡踏步(读出威风)纺织娘唱歌(读出催眠曲的特点)
重点理解画面:瓜藤满架(落实“可爱多了”,体会乡村景色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鲜花开放(落实“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体会乡村景色的朴素中带有华丽)露天吃晚饭(落实“自然、和谐”,体会乡村景色悠闲轻松。)
4、重新理解最后一段: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齐读。用句式来说说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
乡下人家,不论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早晨,晚上。春夏秋冬。竹林,小河。屋前,房前。
再次齐读此句。
四、联系实际,拓展画面
师:是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交流,点评:是否描绘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句子尽量优美。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它写作上的特点,还要把今天写的一道风景也变为一道道风景。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春──秋雨后春笋自然、和谐
鸡鸭觅食奇特、迷人
院落晚餐
月夜虫鸣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7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并练习运用“读课文,想画面;想画面,读感受;看画面,述文字”的方法学习课文。在读文、背诵过程中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在读文、背诵过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词)
屋檐、装饰、鸡冠花、倘若、觅食、和谐、捣衣等
在认读的基础上,相机扩展,引导学生交流同义词语,并练习用词说话,发展语言能力,感受汉字的魅力。
同学们真聪明,恭喜大家顺利闯过词语关,现在就让我们快乐地踏上这条小路,再次走进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研读品味,感受美好
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描绘了哪些画面?
2、用文中的一段话概括乡下人家给作者留下的总体感受。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引导学生从关键句子中找出体现乡下人家风景特点的关键词
“独特迷人”
3、品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认为最独特、最迷人或最感兴趣的语句画下来,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重点研读其中一个自然段,总结学法。
(1)指名汇报朗读自己认为独特迷人的语句。
(2)引导学生读中想象美丽可爱的画面。
(3)(课件出示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4)再现画面,文字叙述,表达感受。
(5)总结学法:
读课文,想画面;想画面,读感受;看画面,述文字。
5、自主学习,积累词句
(1)用刚才的学法自主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朗读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文章从平凡景物中展现出来的美,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引导背诵,积累词句。
四、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写一段描写乡村冬天风景的文字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房前瓜花
空间{鸡鸭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8
【设计理念】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案遵循这样的思想,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升。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通过平凡事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乡村风光图片、课文部分段落演示文稿);舒缓优美的伴读音乐。
2、学生准备:家在农村的同学,想一想自己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家在城里的同学可在家长带领下体验乡村生活,向熟悉农村生活的人询问乡村生活情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眼前会浮现出画面吗?什么样的画面?
(大屏幕打出课文插图)你们瞧,这便是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在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因此,从读课题开始,便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整体感受课文描绘的乡村美景,以此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抽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结出”的“结”读一声;“场地”的“场”读三声。
注意下面字的写法:
率:中间部分的笔顺是从中间到两边。
巢:上半部分为三个撇点。
注意下面词语的意思:
⑴时令:季节。
读读相关的语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意思?
⑵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读读相关的语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照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指乡下人家按常理总要养几只鸡鸭之类的`家禽。)
⑶纺织娘:
(出示纺织娘的照片)一种昆虫,黄褐色或绿色。雄的前翅部有发声器官,发出象纺车一样的声音。
2、小组学习,组员轮读课文。
3、全班选读:
指名任选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后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长句较多,学生不易读好。因此在认读生字、新词之后,设计了组内轮读和全班选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读通,读顺。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试着给每幅场景起个名字,在空白处标注。
2、全班交流,讨论,读有关语段。教师指点,归纳板书:
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群觅食小鸭戏水门前晚餐月明人静
3、师小结:
读过课文,这一幅幅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浮现眼前,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展示着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这一幅幅画面,分享乡下人家的那一份惬意。
〖设计意图〗
让学生疏理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每幅场景起名字,第一可以促使学生仔细阅读,第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读全文,体会景物的美感
1、指名7位学生各从以上画面中选择一幅,读有关的段落。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感受到乡村风景的美丽?画出有关的语句,他细体会,可以在空白处标注、画批。
〖设计意图〗
在交流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自读自悟,才能在交流时畅所欲言。
二、全班交流,领悟景中情味
按照板书中归纳的几幅画面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点,重点体会下面几段:
1、瓜藤攀檐:
(出示演示文稿)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里“装饰”指的是什么?
“高楼门前蹲石狮”和“树旗杆”给人怎样的感觉?而农家小院的这种“装饰”给人怎样的感觉?(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雨后春笋:
(出示演示文稿)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你怎样理解“探”字?
3、群鸡觅食:
出示: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从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你体会到怎样的美感?
师小结:
耸着尾巴的雄鸡,“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门前晚餐:
出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观察书上的插图,看着图说一说,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
师小结:
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好一幅乡村晚景图!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喜欢的就背一背。
〖设计意图〗
本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精读中采用了“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展开交流,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阅读空间和感悟空间,使学生形成多元的独特感受,在交流中体会作者抓住与农人关系密切的普通事物,仔细观察,发掘美感的表达方法。
三、讨论探究,明确课文主旨
1、师: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房前屋后,还是在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也无论在白天、傍晚、还是深夜,乡下人家都有着它独特的、迷人的美。
齐读最后一段。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讨论: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回顾全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
(写作顺序、写作方法)
教师边勾画板书,边小结:
这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顺序交*描写,在写法上抓住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场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
〖设计意图〗
围绕最后一段展开讨论,意在由此回到课文的整体,回味乡村诗意的美,重温写作的顺序,感悟写作的方法。教师的小结将这些学习目标进行了疏理,帮助学生提升了认识。
四、配乐赏读,摘抄课文佳句
师:这么美丽的画面,这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配着优美的音乐再把课文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指名配乐分段读全文。
把你喜欢的句段摘抄下来,多读几遍。稍后随着音乐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
配乐赏读,进一步陶冶情操,积淀语感。摘抄美文佳句,并读给大家听,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完成课后的作业。
五、拓展延伸,自读“阅读链接”
师:感受了乡下人家如诗如画的生活,让音乐陪伴着我们,继续跟随诗人戴望舒到雨后的小径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时候”。
全班轻声诵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群觅食小鸭戏水门前晚餐月明人静
房前屋后
春夏秋
白天傍晚深夜
〖设计意图〗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是课文的中心句,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生活画面,因此,从此句中提练出了几个关键词,统领板书。
一幅幅生活场景横向铺开,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按顺序呈现画面,也有助于教师在总结全文时勾画板书,点明写作顺序。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一项学习任务,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总结全文时,教师在板书的下方,边勾画板书,边列出课文的写作顺序,与弧线、箭头相配,易于学生形象感知,突破学习难点。
【特别建议】
在第一课时,“给每幅生活场景起名字”的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帮助学生提炼语言。如有学生的说法更合理,完全可以换用学生的,不要把教师的预设强加给学生。在学生概括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启发、引导,为学生做出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概括。
教学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目标明确。教师在总结时,要充分利用板书呈现的一幅幅“画面”,边讲解边勾画,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哪里是“房前屋后”,哪里是“春”、“夏”、“秋”,哪里是“白天”、“傍晚”、“深夜”,从而整体感受课文的表达方法。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04-22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03-23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04-08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04-10
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01-10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05-31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02-02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案08-30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