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搭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课件。
(课文插图。)
1、师述: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过小溪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有好心的人们就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解决这个过小溪的问题。瞧,这就是搭石。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
21、搭石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请大家放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的。好,放声读吧!
(学生自由地读书。)
2、有新的感受吗?
3、同学们,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学生回答(家乡的一道风景)”。
4、通过读书,你们觉得这道风景怎样?板书:
美
5、你们觉得这美用什么感受到的?
三、学习课文、汇报学习情况
好,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感受,请拿起笔再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动你的地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上你的感受。好,开始吧!
1、学习第二段:
⑴ 你从什么地方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学生回答时说话完整:我从第二段这个地方感受美、读出句子来、再谈体会:从这里我感受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
⑵ 出示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⑶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子,想象一下:
① 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② 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心里会怎样想怎样做?
③ 满意离去时,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想好了,两人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表演。
⑷ 汇报想象的情景,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小结:同学们想象得很丰富,是呀,老人多么为他人着想啊!请看“无论怎样”“只要”“一定”“他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才肯离去”这些词写得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为别人着想急的美,所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谁来读?请大家听后评议。
⑸ 如果你发现这搭石不平稳,你会怎么做?你不怕耽误了时间吗?我们再来读读这种美吧!想读得站起来读吧!
2、学习第三段:
⑴ 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出示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它他的声音,向轻快的音乐;轻薄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⑵ 师配乐范读《让世界充满爱》,请大家边听边感受画面的美,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⑶ 这画面美吗?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画面?
⑷ 对,这画面美就美在人们走在搭石上动作协调有序,美在像轻快的音乐,美在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美在构成家乡一道风景。这么美的画面,大家动情地美美地读读吧!
(配乐齐读。)
3、学习第四段:
⑴ 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同学们,这段话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着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⑵ “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理所当然的事”?
⑶ 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指哪些?你从这两件事例中感受到什么?
⑷ 指导读:
同学们,“理所当然”这种美的确让人感动,你能读得让人感动吗?指名读,读后评议。
师小结:我也听出来了,这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美。
4、学习第五段:
⑴ 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以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⑵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搭石还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
⑶ 请齐读最后一段,读后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师总结:
(配乐):一块块、一排排大事,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请同学们再一次一起带着美好的心灵读这一段话吧!
五、交流会以及小练笔
1、作者真实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摆搭石的事介绍得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真情。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吗?让你感受到美吗?
先四人小组中说一说。(配乐)然后汇报
出示课件:交流会“寻找生活中的美”。
2、师小结:
同学们都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真让人感动,这么多的事,我们从中选择一件写来吧!争取能通过你的文字打动大家,好些吧!配乐,出示课件:小练笔。
【板书】
用心
搭石
美
《搭石》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间隔 联结 相背而行 谴责 懒惰 俗语 平衡 山洪暴发 脱鞋绾裤 理所当然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解决搭石是什么,怎样搭石和为什么搭石几个问题。
三,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从平凡的事物中感受美。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课题:
谈话引出课题。
据题质疑。
( 1 )搭石是什么
(2)怎样搭石
(3)为什么要搭石
(4)谁在什么地方搭石
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走进课堂,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研读课文
1,认读词语。
2,分四人小组朗读,感知全文。
(三),整体感知,疏通全文。
板块一:
大家都读过课文了,课文有没有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搭石呢
1,通过感知全文,找出相关段落地句子,解决"什么是搭石 "
2,体会句子中词语的`准确运用,解决"怎样搭石 "
3,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为什么要搭石 ""谁在什么地方搭石 "
板块二:
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副很美的图画,并且还伴有音乐
出示句子。
(1)"协调有序"什么意思 在这段话中,哪个语句在解释"协调有序"
(2)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几句话,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3)引导总结。
板块三:
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的美,一起学习2,4自然段。
1,出示句子。
(1)引导学生想象:
一位老人走过小溪时,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 怎样做
从"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 体会老人心中有他人的心灵美。
(2)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2,课文还列举了什么事例体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2)体会他们互相谦让,尊敬老人的品质。
(3)总结引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感情朗读,理解升华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搭石还仅仅是普通的石头吗
五、齐读第五自然段。
引导理解乡亲们如同搭石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走搭石,这是乡亲们每天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那,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平凡的事物是美的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出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
六,布置小练笔:《美就在我身边》
板书设计:
景美
搭石 一道风景
人美
《搭石》教学设计3
课题:
搭石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1. ?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间”,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学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回读。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搭石”。
重点:
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间”,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搭石”。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知道下面图片里的东西是什么?
(出示石头的图片)
而摆在小溪里的搭石,你也许就陌生了。今天作者带我们到他的家乡去认识搭石,来表达他对家乡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怀念。今天我们学习《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搭石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读课题《搭石》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我会认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我会认的生字?(课件出示)?
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指正:“杭?”后鼻音。
xùn jiàn qiǎn duò
汛期 间隔 谴责懒惰
Héng xié chuò
平衡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2 )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汛期: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期。
暴发:突然发作。本课指山洪突然发作。)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间隔: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本课指两块石头之间的距离。)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唯独:只有、孤单。
谴责:斥责;责备。
懒惰: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不勤快。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糕饼:泛指饼状的`糕制食品。)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平衡:倾向于保持稳定的情况。)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协调有序:就是指配合得适当,很有秩序。
清波漾漾:清清的水波在荡漾。
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本课指走在搭石上的人很多,影子倒映在水中,姿态非常好看。)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相背而行: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当然,应当如此。本课指背老人过搭石是应当做的事。)
(二)识字解词
(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课件出示)
xùfǎng xiéwǎn gé
汛 访 鞋挽 隔
lǎn duò wěn héng xié
懒 惰 稳 衡 协
各自拼读,找出“兰 、浸 、缠 、捡”前鼻音,“懂、饼”后鼻音。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我 来 组 词
汛(汛期 防汛) 访(访友 访问)
鞋(拖鞋鞋带) 挽 (挽起 挽着)
隔 (间隔隔断 ) 懒(懒人 懒汉)
惰 (懒惰惰性) 稳(平稳 稳定)
衡 (平衡 均衡 ) 协 (协调 协作)
(3)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间jiān(中间)
jiàn(相间)
读一读:我发现两面墙的中间(jiān),有一只黑白相间(jiàn)的小猫。
(三)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汛 访 鞋 挽 隔
懒惰 稳 衡协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
“讠”加“方”是“访”
“扌”加“免”是“挽 ”
“禾”加“急”是“稳 ”
“十”加“办”是“协”
(2)换一换:
“汛”换掉“氵”加上“辶”,是“迅”
“访”换掉“讠”加上“亻 ”,是“仿”
“隔”换掉“阝”加上“虫”, 是“融”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汛、鞋 、懒”并讲述:
(课件出示)“?汛、鞋 、懒”田字格课件
汛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氵
组词:汛情 ??防汛兵
造句:这条河的汛期都是每年的七、八月份。
鞋
结构:上下
音序:X
部首:革
组词:拖鞋 ??皮鞋
造句:看到水沟里有小鱼,我脱
鞋挽裤就下去捕捉。
懒
结构:左中右
音序:L
部首:忄
组词:懒散 ??好吃懒做
造句:学习上我们一定要克服懒惰的心理,勤学苦练才能成功。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整体感知
1.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课件出示)
2.阅读全文,说说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五)课堂练习
1.拼一拼 ?写一写
lǎn duò
期
平)调
qiǎn chuò chuò
责 人 影
2.选择题。
“搭石”是人们把石头_____。
A.摆在小溪里,供人们过河
B.建造石头房子
C.搭建田垄
3.写出加色词语的近义词。
(1)人们会谴责懒惰的村民。
(2)大家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学生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朗读课文中的句子,了解重点字词。
请学生分组完成,识字方法,课堂展示。
学生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再读。
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忆生字,增加学生。
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按照要求书写,调整自己的书写姿势。
朗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小组,协同合作,完成相关问题。
完成练习,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结合语句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语。
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识本课所学字词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同的游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教师指导书写要求,规范学生的书写。
指导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是为了书写工整奠定基础。
学习结合语句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语。
完成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搭石》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会写本课中的生字,对课文中生词有所了解。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到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搭石
一、我认识的字。
二、我会写的字。
三、书写指导。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搭石》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
《搭石》课件、搭石道具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先回忆一下分段教师简写段意,然后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听读课文时,你的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揭示景物——美(板书)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小组汇报:
依照学生的汇报次序,教师顺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评读、研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重点引导:
1、示范品读第三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抓住关键的词句,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充分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美,感受美.然后指导读句,读出感情.
2、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
3、这第四段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理解“理所当然的事”.
*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
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读。
4、第五段学习写法: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指导朗读,让生倾听与评价,充分理解与感悟.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师小结: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献,互相礼让,尊老爱老的孩子.
(三)感情朗读,理解升华
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儿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谁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给配乐,听的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并让学生把喜欢的部分抄下来。
最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否也曾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呢谈一谈吧!
(四)感觉顿悟、全课总结: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指导学生课后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练笔作业回家完成.
《搭石》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班有很多同学是外地的,老师问一问,你们的家乡在哪,是什么样的?
2、老师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是平原地区,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每到秋天,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微风吹来,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美极乐!一行行出工、收工的人们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精神抖擞的、快活的唱着歌,有的拿者镰刀,有的拿者箩筐。原来他们在互相帮助,,一起收割稻谷。收割完这一家的,又去收割另一家的。这样一家一户的互相收割,多么和谐、多么互助呀!乡亲们的这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3、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二、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画上☆,表扬表扬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3、生读完后,自由汇报:
⑴ 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谁能用简笔画把搭石画出来?学生上台画搭石。
⑵ 当学生说不理解的词语时,老师相机引导并鼓励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说到词语,老师正好这儿有些词语,我们一起去打打招呼吧。
4、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汛期 间隔 联结 谴责 俗语 懒惰
理所当然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脱鞋绾裤
协调有序 溪水猛涨 山洪暴发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搭石,这就是家乡的人们过小溪时要踩踏的。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我们睁大眼睛去发现美,欣赏美。
1、请三名同学分段读2、3、4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象,你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用笔划记出来。
2、家乡美,家乡的人们美,你们读得也很美。来,四个学习小伙伴一起来说说发现的美吧。
3、美丽的事物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谁来踊跃的告诉大家你发现的美:
⑴ 当生读无论怎样才肯离去时,问:从这你体会到什么美?学生答: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真的很美,这是一种心灵美。老人的这份美德,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老师引读这一段。无论怎样、只要、一定、直到、才。(课件出示)想象:人踩老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动作、表情呢?老人的心灵的美你们也看见了,真的不简单,我们再来读读吧。
⑵ 当学生读到具体的美每当美感时,我们分男女生读读这美丽的画面:
谁来演一演走搭石的情景?让五个同学走搭石。现场采第一位、二位同学:你为什么走得这么快?生答:我不走快,后面的人无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老师评价:你真是为他人着想的好同志。怪不得有句俗语叫紧走搭石慢过桥。问同学:他们走得怎样?
指导朗读,让我们轻盈的、有节奏的读一读这部分。
⑶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美?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互相礼让、尊老爱老。
齐读、男女生读。
4、作者看到人们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们的心灵这样美,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5自然段。
二、拓展延伸
我们闭上眼睛,变成了一只快活的小鸟,飞呀飞,飞过高山,飞过大海,来到你的家乡,你会看到什么美呢?
回到现实当中,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我们的周围有那些美丽的事物?同桌说一说,汇报。
老师总结:我们不但要用心发现,我们更加要创造美,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三、布置作业
妙笔生花:只要有心,能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我们要来写一写。
《搭石》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如画的风景图,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本课所在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旨在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培养学生谦让、友善、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育学生做一个心灵美的孩子。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一理念,我尝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中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试图通过所想象的画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人性的美,体会到人间的真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间真情是永恒的'主题。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成长……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搭石》,看看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一主题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开火车轮读,评议正音,齐读。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什么是搭石?然后说说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自由交流,初识搭石
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
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回答)
三、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自读自悟
默读2-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划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不懂的地方标注问号。
2、小组交流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读读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
3、全班汇报
各小组选一位同学交流:你从文章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美?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交流的时候,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交流要点:
⑴上了点年岁的老人整搭石
出示句子:上了点年岁的老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你发现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
从“无论”、“几个来回”“一定”“直到”“才”等词语体会老人朴实善良,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心系他人的风景。(板书:心系他人)
⑵一行人走搭石
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美?
指导理解“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从中感受画一般的美景和乡亲们勤劳质朴、和谐美好的生活。
指名读,相互评议,指导朗读。全班配乐朗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和谐互助的风景。(板书:和谐互助)
⑶面对面过搭石、背老人过搭石
出示句子: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这真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理解“理所当然”,从“伏”这一动词体会山里人尊老敬老的美德。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谦和礼让、尊老敬老的风景。(板书:谦和礼让尊老敬老)
齐读2-4自然段,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美。
小结: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让我们看到这个小山村不仅景美,这里的人更美。(板书:景美人美)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搭石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文有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在生活中有像文中这样普通的物、平凡的人,也让你感受到美吗?请你说一说。
(出示句式: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千万次的唠叨。美就在身边,美就是。)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自由交流)
2、作业: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也来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板书设计】
21搭石
心系他人
和谐互助
一道风景(景美)一份真情(人美)
谦和礼让
尊老敬老
《搭石》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21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汛期、清波漾漾”等词语。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让学生们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谈谈对搭石的了解。通过预习,你对搭石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字词,走进课文
1、抽读生子
2、读“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
三、小组合作分段学习讨论
(一)学习
自读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二)、学习2——4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
1、指名分段读二三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生谈自己发现的美(1)老人及时调整搭石。 (2)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
(3)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3、欣赏第一幅:读段落想象,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讨论后表演有感情地朗读。
4、欣赏第二幅:听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配乐感情朗读,读中体会美好情感。
5、欣赏第三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拿起笔发现美、寻找美。然后各抒己见。重点体会“理所当然”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四、用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最后的情感升华。
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搭石》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
1、(出示课件首页:流水声响起)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小溪边。听,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流淌,它流过田野,经过果园,滋润着土地,浇灌着良田,它就像一条铺满水晶的路,蜿蜒曲折,缓缓向前。咦,这是什么?(指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什么是搭石呢?
4、哦,原来这就是搭石,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一些石块。这么普通的搭石,却吸引了作者的眼球,他从中看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刘章去乡村游览一番,去“触摸”这些平凡而可爱的搭石。
二、发现美(5分)
1、(课件:打开“读一读”)
(1)这小溪,这搭石,这乡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小村庄,去细细地体会文中流淌着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3分钟)
2、讨论交流: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呢?(美丽风景)(课件:打开“讨论与交流”)(板书:景美)那课文除了写景美,还写了什么呢?过渡: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用心观察发现。
三、品味美(22分)
1、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我们的心灵去品味这道风景里的美。
2、把自己品味到的美,与同学交流、体会。(提出具体学习任务:默读2-4自然段,人们走搭石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边读边划) (2分)
(一)“摆搭石”句子(第2自然段)(7分)(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这些美吧!依顺序交流)
1、生找句子。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师范读)
2、师:“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肯”读重强调了什么呢?(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学生读)
3、师:多好的老人呀,当他急着赶路,却发现搭石不稳时,他会怎么想呢?表情会怎样?
4、师:多么淳朴善良的老人啊,他不仅这样地想着,还会这样做着,他是怎样做的?
5、老人生怕搭石不稳,是反复地踏,从老人反复踩踏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 (奉献美或心灵美) (板书:奉献美)
6、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去读读,生齐读。师引读:当大爷早上去喝茶,经过搭石时,只要……当大爷傍晚接孙子放学回家经过搭石时,只要……(师生合作读)
(二)“走搭石”句子(第3自然段)(6分)
1、(那一行人怎么走搭石呢?)指名读句子。出示:“每当上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一行人”中“行”怎么读?体育课上我们常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排成一行(háng)而这些在搭石行走的人叫一行(xíng)人。(齐读“一行人”)
3、体会“协调有序” (从哪里可以看出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4、师: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刚抬起脚来,后面的就紧跟上去。谁也不抢路,谁也不突然止步,这叫——协调有序。是不是事先排练好的呢?(不是)由此可见,人们之间的——和谐美。(板书)
4、听,他们在协调有序地走着,你听见什么声音了吗?(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你还看到了什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5、好一幅美丽的图画啊!这乡亲们走搭石的情景竟也能构成一幅如此和谐的美景图,你就不想通过你的朗读把这幅画再现出来吗?(指导朗读)(如:好文章要读出韵味来,把感知的美读出来,谁来挑战他?)
6、是啊,每当下工,一抹夕阳照在小溪上,溪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着一缕一缕的光彩,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附着踏踏脚尖点搭石的声音,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美丽和谐的画面。(齐读)
(三)“谦让美”“敬老美”句子(第4自然段)(8分)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出示:“经常到山里的人……理所当然的事”
①自由读第一句话,想象当时的情景,两人碰面会说些什么?同桌之间表演一下,并指名上台表演。从中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生自由发言。(板书:谦让美)
②这种事情是不是经常发生?你从哪里读懂的?(经常、大概)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多令人感动呀,你会怎样去读?指名读。
2、学第二句(敬老美的句子)
①那如果是老人来走搭石,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句子)齐读两遍。你们能做做“伏下身子”这个动作吗?(请学生在座位上做动作)
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假如你是那位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师:为什么?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师:因为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生:敬老(板书:敬老美)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3、多么善良、多么朴实的父老乡亲啊!他们美好的行为,美好的心灵,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齐读这段话。
(四)最后一段(3分)
1、这一块块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迎接着过往的乡亲。你们看,这搭石,不正是这群可爱乡亲们的写照吗?(课件:打开“体会语句”)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文意。(你读懂了什么?)(看板书,从人们走搭石可以看出乡亲们具有奉献美、和谐美、谦让美、敬老美)
2、作者正是借搭石来赞美家乡的人啊!(板书:人美)让我们用最美的音、最深的情来颂扬乡亲们这种伟大的人性美吧!
四、寻找美(4分)
1、是啊,这搭石构成的道道美丽风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五彩斑斓,使我们的生命也更有意义。作者从这不起眼的.搭石中竟看见了美的画面。你现在一定对美有了新的认识,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发生。让我们一起寻找身边的美吧。(课件:打开“发现美”)
2、指名说说身边这样平凡事物中的美。
3、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五、分享美(2分)
同学们,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美,更要去创造美,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你看他们……(课件:打开“分享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景人奉献美
搭石和谐美
谦让美
美美敬老美
“分享美”中介绍:洪占辉是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是大学生,身边的女孩是他的妹妹,不过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是洪占辉那犯有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洪战辉读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4年。
非典:2003年.中国出现了非典这一种传染病,当时疫情向全国扩散,死了不少人,特别是那些可亲可敬的医生和护士,为了治病救人,把自己却传染了,以致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呀。
[教学反思]
《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像“搭石”一般在默默无闻中凸现。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欣赏、升华。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一以“寻找美”统领全文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本节课围绕“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展开交流和讨论。因为课文中蕴涵的美是有层次的,一是看得见的具体的风景美,二是看不见的家乡人的心灵美。让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二以“欣赏美”感知全文
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我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也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三以“发现美”延伸课文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是啊,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一节课即将结束,我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事物,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美,并想到了与它相关的哪些人或事。让学生联系生活去发现美,表达美,既是对课文的延伸,又是对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永远是一项充满遗憾的艺术。虽然在预设时考虑周全,但在实施过程中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一堂课下来,静心思索,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我的语言再自然些,这样课堂会更生动。作为一名老师应学会聆听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美,这样才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多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升华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全面的体现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搭石》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指导读准多音字“涨”“间”,指导书写难写生字“惰、暴、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脱鞋挽裤”等词语,感受乡亲们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脱鞋挽裤”等词语,感受乡亲们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PPT;学情分析。
2、学生: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简介作者。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作家,他叫刘章。
(课件出示刘章照片)他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到现在为止,他出版了《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选》《刘章新诗》《刘章散文选》等21部诗文集。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20位诗人之一。大家喜欢称他为“农民作家”。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刘章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近他的家乡去看看——《搭石》。
2、师板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山洪暴发 猛涨 脱鞋挽裤 懒惰 平稳 俗语 平衡 协调有序 起伏 齐读——个别读——齐读。
3、指导读准多音字“涨”,指导书写难写生字“惰、暴、衡”。
(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课文围绕搭石写了乡亲们的'哪些事?四人小组读书,讨论每段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师相机点拨并板书。摆搭石、走搭石
3、预设学生对第二自然段的大意会有争议,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人们摆搭石前做了什么?先走搭石。
4、出示课件,试根据各段的大意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围绕搭石主要讲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
5、刚才我们是把各段的大意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做段意合并法。
6、同桌说一说主要内容。
(四)运用方法,理解词语。
1、课文围绕搭石主要讲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那么人们是怎样摆搭石的?
2、个别读第一段。注意指导读准多音字“涨”“间”。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脱鞋挽裤”。
4、如果有了搭石,人们就不用脱鞋挽裤了,那么你知道是搭石怎样摆出来的吗?画出有关的句子。
5、(课件出示图片),谁能看着课文插图来说说什么是搭石?
(摆在小溪里的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就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6、这些搭石是随便找、随便放的石头吗?从哪些词看出来?(平整方正、根据水的深浅、二尺左右)
7、为什么要根据水的深浅?从(平整方正、根据水的深浅、二尺左右)体会到什么?(人们特别为别人着想)
8、这样的搭石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21、搭石
摆搭石 一心为别人着想
走搭石 段意合并法
《搭石》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是搭石?(生谈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过渡: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感受美。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使我们感受到美的句子
二、品读2—4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美
1 、学生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美丽画面。
2、师: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3、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美。
(随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心灵美,过渡语略)
(一)句子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师:这句话描写了什么人来走搭石?
生:上了点年岁的人。师:即——生:老人。
(2)师:当她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时,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生答
(3)指名读——同桌互读——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吧!
师:从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师总结为——助人
(板书:助人)这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调整搭石,让我们看到家乡老人的'善良、纯朴、勤劳、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这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就像一排排搭石。
过渡: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美?
(二)句子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师:指名朗读。刚才是上了点年岁的人来走搭石,现在是——(一行人来走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抢路吗?(没有)动作是怎样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2)理解“协调有序”。
a、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谈)
b、师(引述):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走到那一行人当中去吧。
师: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我——(生:抬起脚来),你呢——(生:紧跟上去);你——(生:抬起脚来),他——(生:紧跟上去);我们——(生:抬起脚来),你们——(生:紧跟上去)……这就是——(生:协调有序)。
c、这一切没有人指挥,但分明有什么在指挥着他们,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师:体会得好。这协调有序的动作美我们可以称为和谐美(板书:和谐)这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3)、这个画面,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美?
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①师:“绰”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②师:不错。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生描述)
③感情读这两个词语。
(4)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师:这样协调有序的画面,真是让我们久久沉醉,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音乐,范读),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那么两个人面对面走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用文中的句子来说。抽生读句子
(三)句子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师: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有抢着过吗?(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生自由发言。这样的举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概括为:谦让美(板书:谦让美)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这平常的小事却感动了我们。你会怎么去读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这样让我们感动的事,在作者的家乡随处可见,看来在那里“谦让”已成为一种习惯,这看不见的美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过渡:那么如果老人和年轻人一起来过搭石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指名汇报
(四)句子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①“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本来就应该)换个词语说就是“应该、
②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③读一读。想一想,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敬老美
过度:山里的人敬老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就像一排排搭石。
三、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 “任人走,任人踏”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什么呢?(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2)这不仅是搭石所拥有的品质,还是乡亲们美好的品质。
小结:其实乡亲们的美好情感还有很多。
四、总结
过渡:在农村山野溪流中,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块,一次次理所当然的搭石,是那么平常,但作者却不熟视无睹,而是用笔从心中流出这么一篇朴实无华的滋润心田的文章,不仅是因为作者仔细观察生活,而更主要是捕捉生活中平凡而精彩的美的事物。刘章说:生活是泥,我是树,生活是水,我是鱼。从平凡的搭石中发现了助人美、和谐美、谦让美和敬老美,罗丹说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平凡的事物,到处都存在着美。
《搭石》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搭石在农村是司空见惯,而现在的孩子大多却是见所未见,缺少农村生活体验,要领会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联结着家乡的小路,联结乡亲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更要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乡村人们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朴实、善良的人性之美。
设计理念: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综观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新增了许多图文并茂,极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编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孩子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舞台,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孩子必将还你一片湛蓝的天空。本案例的设计,旨在以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视角──“寻找美的风景”为“教学触发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创设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孩子在感受“搭石”这一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所蕴含的不寻常的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课文的插图,有关搭石的资料介绍。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字词,格言导入,确立学习交流话题:
1、复习生字词,纠正读音。
2、师谈话,推荐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说说对格言的理解。
3、确立学习话题“寻找一片美的风景”,(板书课题:搭石)
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
1、打开书本,去仔细地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
2、①、交流: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
②、“什么是搭石?”根据书中描写搭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搭石图”,加深理解。
③、你走过搭石吗?如果你在上面走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3、聚焦中心句:对,这就是有趣的搭石,它——“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诵读。
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
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实就是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板书“小小搭石寻常景”)可是,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可这么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
三、品读文本,鉴赏搭石图,感受风景这边独好:
1、谈话,传递读文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静静地默读课文,找出写走搭石的句子,想象画面。
2、反馈:通过读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画面?
①、(预设画面:了年纪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满意才离去。
走搭石的人们不抢路,动作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河时,会互相谦让。(随机板书:细细摆放为他人)年轻人背年长的老人过搭石。
……
②、点评:同学们真会读书。透过语言文字,能想象出这么多画面。就让我们来细细鉴赏这一块块搭石,感受这字里行间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让我们感动的风景。
3、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鉴赏画面一:“众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声影美”。
请你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
①、◆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师: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搭石上的美?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的动作非常协调有序?(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重点体会乡亲们是怎么走的。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先自己试试。
◇指名读,随机点评,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
②、◆变序朗读,感受语言的诗意美。
◇师:老师把它变成一首小诗,看多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啊!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人们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导读中心句: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导读中心句:不禁让我们赞叹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鉴赏画面二:“两人走搭石,谦让敬老传递美”。
①、谈话,导入:
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体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②、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再读好它。(多媒体课件展示)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③、品味: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④、小结,指导朗读: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吧。
◇师: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假如——()。
想象拓展,补充画面,提炼情感:
①、谈话,指导想象:
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走搭石的时候,还会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出示作业纸,轻声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
②、小结,回扣中心句:(随机板书:谦让敬老见真情)
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走出文本,透过搭石,感悟诗人情怀。
1、谈话:课文学到现在,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是一排排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吗?那它是什么?
2、课件展示文章结尾段:诵读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
(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4、课外拓展,感悟情怀。
①、拓展,介绍:是呀,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他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也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
②、再度回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五、延伸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
1、教师谈话:
是的,美文《搭石》让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诗欣赏(课件出示)。
2、总结: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附:板书设计: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小搭石寻常景,
细细摆放为他人。
协调有序走搭石,
谦让敬老见真情!
《搭石》教学设计12
【教材解读】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1、揭题,读题:
“搭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书不厌百回读”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遇到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自己开始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并想想什么是“搭石”?
3、交流:
⑴读词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⑵请说说什么是“搭石”?理解“脱鞋绾裤”。 ⑶句子:
①读一句你觉得最难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②读一句你觉得最难理解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③读一句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说说读得好在哪。
④读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哪里不懂。 ⑤读一读你认为__的重点句,说说为什么。 …………
二、顺学而导,形成专题
读重点句:
出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读后说说理解。它为什么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呢?三、自主研读,互动交流
1、自由阅读2~4自然段,深入乡亲们的美好情感:自主阅读──理解体会──同桌交流──概括归纳──感情朗读。
2、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
读所划内容──说理解──概括归纳出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全班同学交流互动、评议,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自然段:理解“谴责、懒惰”,感受乡亲们“助人无私”和家乡纯正乡风民风。想象画面的同时想一想: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第四自然段:感受乡亲们“谦让”、“尊老”的美好情感。朗读理解,“如果、假如”的用词。
“尊老”联系“爱幼”,展开想象:如果(要是)小孩子来过搭桥。
交流,再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乡亲们“谦让”、“尊老爱幼”的美好情感。
第三自然段,这里有一段话写得很美,让我们起来感受:⑴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想一想哪里让你感受到了美感?交流感受。
⑵看前半句:
这美妙的音乐中,仅仅只有踏踏的声音吗?让学生展开联想。人们的欢声笑语、哗哗的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⑶这首美妙的乐曲中,主旋律是脚踏搭石的“踏踏”声,但是还有许多其它的声音,这是一首什么曲呀?(交响乐、合奏曲、协奏曲。)
这首曲子是在人们上工、下工时演奏的`,它演奏的是一首怎样的歌呢?
(一首勤劳的赞歌、一首生活的赞歌。)⑷带着我们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师生评议。
⑸读后半句,放手让体会:这让人以美感的画中,除了漾漾清波和绰绰的人影外还有什么呢?还有哪些色彩呢?⑹这又是一这幅怎样的画卷?
(是一幅《晨出》或是《暮归》的画卷。)⑺从这幅画卷中、从这首赞歌中你感受到了乡亲们怎样的美好情感呢?讨论交流。
(乡亲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小结全文,提升情感
1、通过我们的用心体会,朗读体会,我们感受到了乡亲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的情感,那么乡亲们的美好情感仅仅是这些吗?讨论交流。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3、交流学习体会:
学习方法上:抓重点句深入理解课文…… __语言上:优美的描写……
__写法上:以小见大、以物喻人……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
4、再一次带给对乡亲们深深的敬意(怀念)朗读全文。五、练习延伸,拓展情感
1、摘录文中的好句子。
2、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人、事、物,召开一个“寻找生活中的美”的交流会,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寻找美、发现美,然后用自己的笔表现出平凡事物中的美,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搭石
正直纯朴
助人无私
相互谦让以小见大
尊老爱幼美好情感
热爱生活以物喻人
……
自主阅读──理解体会──同桌交流──概括归纳──感情朗读
《搭石》教学设计13
一、课文内容分析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全文按照“介绍搭石—摆放搭石—走搭石—赞美搭石”的顺序展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家乡的生活环境谈起,介绍了什么是搭石。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写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第2自然段写乡亲们摆搭石的场景;第3自然段描绘了乡亲们走搭石的美好画面;第4自然段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了乡亲们走搭石时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情景。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主旨,揭示搭石承载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课文语言质朴生动,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处处体现着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秋凉在即,乡亲们在小溪中摆搭石;“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看得出搭石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如果某处没摆搭石,人们会谴责那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会主动调整搭石,反映出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与人为善。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会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体现岀乡亲们和睦友善的美好情感。这一幕幕情景清晰、生动,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
本课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学习提示有两点要求,一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提示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提高速度,同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用于对自己阅读效果的检测。二是“集中注意力”和“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集中注意力”是最基本的阅读习惯,指的是阅读的时候不分心,不走神,能够抵抗来自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不要回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策略。“回读”指的是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
课后第一题有三方面要求:一是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时间”,二是检测自己在一定阅读时间内能了解到多少课文内容,三是交流阅读体会。两位学习伙伴提示了重要的阅读方法。其中,“汛期”是很多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紧走搭石慢过桥”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在这些地方学生容易出现回读,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形式提出建议,提示大家在哪些地方可以尽量不要回读。
课后第二题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借助回忆印象深刻的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目标,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课文插图给学生展示了“搭石”的样子。搭石连接着河流的两岸,方便人们的生活出行。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人物,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有效地展开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离学生的生活有点远,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文章,在阅读时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以至于分心、走神。另外,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往往会回读。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也就越慢。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将学习提高阅读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汛、谴”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懒、惰”等10个生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快速默读的阅读策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章爷爷的一篇文章——搭石。
(板书:搭石)
2、了解速读策略,出示阅读要求。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老师帮大家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
出示阅读要求:
(1)集中注意力。
(2)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
(3)不回读。
3、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通过刚才的快速默读,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1)第一自然段。
①什么是搭石。
出示句子: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对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②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
理解体会“平整方正”“二尺左右的间隔”等重点词语。
③从这些搭石的挑选和摆放,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乡亲们的善良、细心、友爱、团结、默默奉献……
④小结: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距离摆放搭石,让人们从上面平稳地过去。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乡亲们的善良与质朴。
(板书:介绍搭石)
(2)第2自然段:人们摆搭石。
(板书:摆放搭石)
(3)第3、4自然段:人们走搭石时协调有序,招收礼让,年轻人背老人。
(板书:走搭石)
(4)第5自然段:搭石任人踩踏,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板书:赞美搭石)
3、交流阅读体会。
通过刚才的快速默读,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有哪些快速默读的阅读体会吗?
预设:①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停顿,不反复读;②眼睛始终注视课文;③不被其他同学翻书、咳嗽等外界声音干扰;④通句通行地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⑤注意力集中,边看边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提示,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一是提示学生阅读时“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提高速度,二是“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抵抗来自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而“不要回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策略。】
(二)再读课文,引发思考,解决问题
1、题目引发思考。
同学们,齐读课题。在快速阅读之后,你对题目有了怎样的理解?
预设:“搭石”是家乡人们过小溪时摆放的石头构成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出示作者介绍:
刘章出生在河北省兴隆县的一个村庄,被誉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又回到农村工作,在那里生活了十多年。刘章深爱着家乡的一切,家乡的乡亲,林间的草木,田野上的庄稼,农家院里的瓜果蔬菜、猪驴牛羊,乃至溪涧的一砖一石都能涌入他的笔端,生发出浓浓的诗意。
对于作者的简单了解,有利于我们读懂他的文章。让我们带着这些理解再次走进课文,去刘章爷爷的家乡看一看吧。
3、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用已有学习方法学习生字、词语。
(2)找出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并批注相关语句,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4、交流:
(1)学习生字。
出示词语:
汛期 访友 脱鞋挽裤 间隔 懒惰 平稳 平衡 协调有序
(2)指导生字书写。
[汛]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第一笔是横斜钩;第二笔是横,不是点;第三笔是竖,不是撇。
[挽]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的第六笔是一撇通下来。
[衡]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紧凑,“大”的捺改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出示词语:
汛期 山洪 谴责 暴发 间隔 唯独 懒惰 平稳 保持 平衡 美感
示意 家常 假如 联结 理所当然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你能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词语?
预设:①根据图片理解“汛期”“间隔”的。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家常”“挽裤”。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协调有序”。④查字典理解“谴责”“懒惰”“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
【设计意图: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这个环节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充分准备。】
(三)课堂回顾,总结收获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①学习了生字、新词。②了解了什么是搭石。③学会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3、继续读课文,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这篇文章,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出示句子: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对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2、出示课文插图:
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的搭石。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搭石”再次理解的兴趣,为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奠定基础。】
(二)品读课文,体会美好情感
1、快速默读,寻找美丽风景。
出示默读要求:
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看看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交流反馈,出示重点句。
(1)摆搭石。
①出示句子: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引导体会:秋凉人们摆搭石,体现出人们的勤劳。
(板书:秋凉勤劳摆搭石)
②出示句子: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想象体会: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无论……只要……一定……”“踏几个来回”“直到……才”
引导体会:乡亲们默默奉献,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板书:无私奉献换搭石)
(2)走搭石。
①一行人走搭石。
出示句子:
“每当上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美?
预设:理解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协调有序”走搭石的配合默契,“人影绰绰”的姿态美……
引导体会: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
(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
②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出示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引导体会:乡亲们互相礼让。
(板书:谦让走搭石)
③背老人过搭石。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理所当然的事,就是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
预设: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句话读起来让人感到融融乡情,读起来让人感到那么亲切。
(板书:谦让敬老过搭石)
【设计意图:围绕“印象最深的画面”设计相应的问题加以引导,能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次培养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理解文章主题,解释作者写作意图
1、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预设:这样的结尾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赞美搭石,赞美像搭石一样的乡亲们的思想。
2、结尾为什么不直接赞美乡亲们,而赞美搭石呢?
预设: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体现了乡亲们的心灵美。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书:搭石是联结家乡人们美好感情的纽带。)
【设计意图:对于文章结尾的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的理解,并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总结写作方法
刘章爷爷是如何借助普普通通的搭石写出乡亲们美好情感的?
预设: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用心感受,以小见大,平凡事物中见真情。
【设计意图:对写作方法的总结,能让学生了解写作方法,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们很有启发,同学们也可以尝试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出示作业:
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来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美好情感。】
六、板书设计
秋凉勤劳摆搭石
无私奉献换搭石 搭石是联结
搭石 协调有序走搭石 家乡人们
谦让敬老过搭石 美好感情的纽带
热爱家乡赞搭石
《搭石》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重、难点:
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
课前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走过搭石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质疑定标
(一)激趣导入
(出示几幅有关桥的图片,或课件展示桥的图景。)
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桥?你们知道桥的作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搭石》,作者没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想念起家乡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头,(出示课文插图),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你们想了解吗?
(二)质疑定标
“搭石”这个词对绝大多数同学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问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
1.什么是“搭石”?
2.搭石是怎样铺成的?
3.人们是怎样过搭石的?
4.为什么搭石留给作者这么深的印象?
……
二、个性自读,自主感知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第二遍:试着从课文中寻找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3.第三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写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三、合作交流,释疑解难
1.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相互帮助解决。
3.全班交流,反馈。
解决几个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什么是“搭石”?
2.作者围绕着搭石描绘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3.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
四、练习
1.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俗(su)、绰(chuo)、序(xu)的读音。
(2)交流识记方法,写字经验。(“涨、衡”左中右结构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序”里面勿写成“矛”。)
(3)练习书写生字。
2.抄写本课的词语,给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扩词。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反馈,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部分词语。
二、寻美悟情,晶读熏陶
1.寻美,知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同学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
2.赏美,悟情。
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
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2.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3.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风景”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1)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2)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三、诵美,传情。
1.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2.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
四、创美,抒情。
1.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
2.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课后延伸,拓展
六、板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理解词语“协调有序”;理解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热情谦让、尊老爱老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习惯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阅读中发现美、感受美,领悟作者通过平凡事物反映美的表达方法,并试着练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看老师板课题。(生看师板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2、展示上节内容: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搭石》第一课时——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抄写了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来说说什么是搭石?
3、(生答什么搭石)教师板书画简笔画搭石。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美”
过渡: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是啊!老师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美的地方,并且被深深感动了。我相信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你觉得哪些地方表现出美,比如行为美、心灵美……“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样应该勾一勾,画一画。开始吧!
(学生自读, 3分钟左右。教师巡视。)
读后交流。学生说到哪段就先讲哪段。
(一)通过“搭石”,感受协调美、心灵美
生:协调有序:轻快的音乐、美好的图画
师:咱们继续交流。谁从第三自然段中发现了美?
出示句子(2)——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请你轻声读读这两句话。第一,体会什么叫“协调有序”。第二,你脑子里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读。)
读后交流——
(1)理解“协调有序”。
师:在这段话中,哪些语句在解释“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刚抬起脚来,后面的就紧跟上去,谁也不抢路,谁也不突然止步,这叫——协调有序。
在我们的课文里,有的词语意思,上下文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明白了吗?
(2)脑子里浮现出画面。(一副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有节奏的“踏踏声”,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好一幅美丽的的图画。)
师:这儿描写的是乡亲们通过搭石的情景。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和谐美好的画面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老师请同学代表自己与其他同学竞赛读、评——师范读——齐读)
(二)摆放“搭石”,感悟行为美
出示句子(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这儿讲谁摆放搭石?(理解“上了点年岁的人”)
师:请你轻声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为方便乡亲摆放搭石非常细心、一丝不苟。)
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能具体谈谈吗?
(引导学生从“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中体会)
师:同学们,“上了点年岁的人”这样做,他当时会怎么想?
生:不把石头搭好,别人经过时摔下去,那多危险啊!
师:孩子,请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生:是小心翼翼地“踏”。(师点评:孩子,从你发言时的眼神,我体会到了小心翼翼。)
生:是专心致志地“踏”。(师点评:从你发言时的神态,我感受到了专心致志。)
生:是全神贯注地“踏”。(师点评:从你发言的语气,我感受到了全神贯注。)
生:是试了又试,踩了又踩地“踏”。(师点评:好一个“试了又试,踩了又踩。”)
生:是一心想着别人安全地“踏”。
师:讲得真好!你觉得这小心翼翼地“踏”、专心致志地“踏”、全神贯注地“踏”、试了又试,踩了又踩地“踏”、一心想着别人安全地“踏” 美在哪里?
生:美在行为,美在心灵。师:很好。我们体会句子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一定要抓住重点词语,把心放进去,才能与作者心心相印。明白了吗?
把你的感动用朗读表达出来吧!(让学生互相提醒怎样读好——学生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三)走过搭石,体会谦让尊老美
出示句子(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自由读第一句话,想象当时的情景,俩人碰面会说些什么呢?同桌之间表演一下。
师:谁愿意和老师来演一演?(上台表演)同学们,家乡的乡亲们就是这样以礼相待,热情谦让,行为和心灵真美啊!
师:什么叫“理所当然”?(本来就应当这样。)
师:这里是说家乡的人们把什么看作理所当然的事?(自觉帮助老人。)
师:“人们”指一个、两个人吗?(所有人,每一个人)
师:现在,你从“理所当然”一词里读懂了什么?(每一个人都把尊老爱老当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如果……乡亲们就……”或者“假如……乡亲们就……”,写一句话?(学生写话)
展示交流。
师: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多么善良、多么朴实的父老乡亲啊!上了年岁的人为了方便过路的人,精心摆放搭石,年轻人也把扶老携幼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美好的行为,美好的心灵,让我们深受感动。
(四)“搭石”,美的象征
师:同学们,学到这,你还觉得作者仅仅在写搭石吗?
出示句子(4)——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齐读——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小溪两岸的路靠搭石联结。)
又为什么说搭石“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乡亲们互相谦让,互相关心,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情感。)
学生联系前文理解,汇报。(教师板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友好互助)
(五)读中学写,布置作业
师:走搭石,这是乡亲们每天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作者为什么能发现美?(留心观察,用心体会)是的,美从细心观察中来,美从用心体会中来。
同学们,只要你也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一定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出示练习我见到的美
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互相关心的事啊!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说一说,写一写吗?
(如有时间,可采用让学生说的方式,抽几名学生在全班交流。)
师:老师希望能从同学们今天的的家庭作业中,看到你们写下的令人感动的、各种各样的美,好吗?
板书设计: (图粘不上来)
课后反思:通过说课、两次试讲到最后的赛讲,我对《搭石》一课已烂熟于心。虽然第一次面对新同事及那么多的家长,但我没感到一丝紧张,因为我心里只有学生,看到一双双小手使劲向上举着,真想给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可一节课的时间太有限了。
由此我想到了,教师对教材钻研的深,教学环节设计得好,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又怎么会走神呢?40分钟的课堂教学才具有实效性。
虽然本次教学基本是成功的,但我觉得,教学评价是体现教师文化底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而我在评价学生时受知识的局限,评价语不够丰富;在教学环节设计时,应该再有所创新。
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我将多读书,丰富各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多关注教育书籍,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尽快得到提高,更好得服务于学生。
【《搭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搭石》的教学设计03-16
搭石教学设计01-31
《搭石》教学设计04-03
搭石教学设计06-02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03-09
《搭石》教学设计模板05-19
《搭石》教学设计 15篇03-12
《搭石》教学设计 (15篇)03-12
《搭石》教学设计1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