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0 15:26:1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五彩池》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彩池》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彩池》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五彩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彩池的特点来写景的;

  b.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c.抓住五彩池的特点,创作广告词或导游词。

  ★过程与方法:

  a.继续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

  b.开发思维、在联想中增强记忆能力,积累写作方法;

  c.强化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a.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

  b.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五彩池》。

  2、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去细细游览——五彩池,感受它的美丽与神奇。

  3、五彩池在什么地方?它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

  生: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五彩池的水池很多,水池形状各不相同,水的.颜色很美,很丰富、绚丽??

  师:归结起来,就是——(板书:池,水)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写水池?

  2、PPI出示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用朗读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3、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感悟,适时进行点拨:

  从“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中“漫山遍野”和“大大小小”感悟水池的多和作者的惊喜;

  从“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的“无数”中感悟水池的多,分析其中的比喻手法,感悟水池的美丽;

  从“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中感悟水池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实在奇特;

  从“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中感悟水池的美丽,进一步分析比喻句,从省略号激发学生想象力,感受水池形状多样,千姿百态,明确水池是天然形成的,感悟水池的神奇。

  4、全班朗读第二自然段(配乐),小结。(板书:数量、形状)。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五彩池只有水池很美丽吗?还有什么使你感到很美?

  2、PPT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五彩池的水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用朗读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3、学生默读课文,交流五彩池水的特点。教师引导再读感悟。

  (1)水池里的水颜色很多,五彩缤纷,很美。

  (2)来自同一水源的水流到不同的水池,呈现的颜色却不一样,可以舀起来一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很神奇。

  4、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1)师:“更使我惊奇的是”中的“更”能否去掉?去掉后,句子还通顺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生:不能去掉,虽然去掉它后句子还是通顺,但使用它可以使第二、三自然段连接更加紧密,并且表现出作者的惊奇,说明五彩池的水更加美丽和神奇。

  (2)师:勾画出描写水的颜色的词(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观察这些词有什么特点?使用这些词有什么好处?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它表示颜色的词吗?

  生:这些词中都包含着具体事物,以事物的颜色来形容,可以使我们很直观地感受、想象出这种颜色来。我还能说其它颜色,如茄子紫、西瓜红、草绿色??

  4、小结: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池里的水不仅五颜六色,而且十分鲜艳、绚丽,实在很美;池里的水不仅流到不同的池里有不同颜色,同一个池里上层和下层、左边和右边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实在是既美丽又神奇!(板书:颜色)

  5、推荐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配乐)。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五彩池中的水是这样神奇与美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板书:成因)

  2、PPT出示学习目标:

  (1)四人小组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讨论:为什么水池里的水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3、学生小组朗读,讨论,分析原因。再用自己的话交流。

  4、师引导、小结:

  a、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

  其中“高低不平”如何理解?找出相关句子读读,再读比喻句“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b、石笋表面有石粉。

  c、阳光折射。

  d、花木倒影。这就使已经五颜六色的池水更加瑰丽。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你能说说瑶池和五彩池的区别吗?

  天上——人间;五种颜色——五彩缤纷;神话——现实??

  2、总结:五彩池比瑶池更加美丽而神奇。(板书:美丽而神奇)难怪作者感叹到——“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里“五彩的瑶池”是指——“五彩池”。由此表现出作者对五彩池由衷的赞美。再读。五彩池只是我们祖国壮丽河山的一个缩影,其实,作者是通过描写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

  六、拓展。

  五彩池是这样的美丽与神奇,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请你当小导游,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语。先和同桌交流,再展示。

  七、作业:

  课后以小导游的身份为五彩池写一篇解说词(或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五彩池

  数量

  池

  形状

  美丽而神奇

  颜色    (热爱)

  水

  成因

《五彩池》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祖国名胜有哪些?

  教师播放幻灯片课件,为学生思考创设情景。

  活动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1什么是风景名胜?

  2:祖国的.风景名胜你知道哪些?

  3: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填写作品表格。活动三:

  成果展示学生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能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并做好介绍的准备。

  第二课时

  活动一:准备学生分组,组成学习小组。

  活动二:复习并提出新问题:

  你准备介绍哪处名胜?

  2:如何用资料增加自己介绍的生动性?

  3:该处名胜有哪些特点?你准备用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

  活动三: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整理成电子档案.

  活动四:展示交流.

  1、学生分小组展示并交流所的结果。

  2、教师总结。

《五彩池》教学设计3

  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在更新语文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僵化的局面,加强语言实践,重视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等方面,都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学习。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就如何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二是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三是在综合性学习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新课程标准,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所谓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弊端,鲜明地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地“请老师住嘴 ”,这就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教学片断1:

  1、师:听老师配乐范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讨论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生 1:我找到了“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展幅地毯的宝石”这一句,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五彩池的颜色美,它把光辉比作宝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五彩池的神奇景色。

  生2:我找到了“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的像盘子的,有的像莲花的…。。”这一句,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五彩池的形状奇特,它把水池的形状比作葫芦、镰刀、盘子和莲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五彩池的神奇特等色。

  3、师:除了课文讲到的形状外,你还能想象出五彩池有哪些形状吗?并用筒笔画画出来。

  4、生:展示学生作品。

  5、师:课文还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五彩池的神奇样子?

  6、生1:我从这一句“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中体会到了五彩池的`数量多。

  生2:我从这一句“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母指能触到池底。”中体会到五彩池的大小和深浅。

  7、师:你们很会读书,找得很准确。五彩池的确很神奇。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

  8、生1:神奇的语气

  生2:兴奋的语气

  9、师:是的,我们应读出作者初见五彩池时惊讶之情,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一次。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老师范读多。事实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自主探究,老师就朗读出来了,那么他们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虽然学生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是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了。

  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以读为本”的基本手段,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方法——配乐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充分感知语文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采用读后找——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读后议——讨论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读后说——说说五彩池还有哪些形状;读后画——用简笔画画出五彩池的形状。让学生表达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在学习课文中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了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程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提高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天空里的功劳呢?

  10、师:刚见到五彩池,作者就被它无比的神奇深深吸引住了。然而,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1、生: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池水的颜色。

  12、师:对,就是池水的颜色使作者感到惊奇。那么五彩池池水的神奇又表现在哪里?

  13、生:池水的神奇表现在两方面;a、水池的颜色各不相同,b、同一水池的颜色也不相同。

  14、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写池水色彩的成因,并动笔画一画。

  15、生1:a、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

  生2:b、石笋表面有石粉。

  生3:c、阳光折射。

  生4:d、花木倒影。

  16、师:看到这么美丽的五彩池,唯怪作者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标中还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新课程标准改革,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五彩池》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及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开放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探险精神。

  3、情意目标: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体悟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及其形成五彩颜色的原因。教学难点:探究形成五彩颜色的原因。学法与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现在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去看看五彩池。

  故事引入:整体感知--“天上假瑶池”

  具体做法:

  1、谈话:同学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你知道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吗?--瑶池。

  2、通过CAI课件,展示“瑶池”。瞧,这就是王母娘娘居住的瑶池。这么美的瑶池,大家想不想亲自去看一看。能去吗?--(不能,因为那是天上的瑶池)。对,“天上假瑶池”。

  3、播放《古民乐》,由教师讲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传说及自己今年夏天在我们四川松潘的藏龙山见到的人间真瑶池--五彩池。引入课题。并交待老师做导游,带领大家作一次旅游。以上做法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文主体。

  (二)审美欣赏(虚拟旅游)--“人间真瑶池”

  旅游准备(读),旅游活动(描述特点)。

  具体做法:

  1、旅游准备(读)

  (1)谈话(出示准备的导游帽4顶)同学们,今天就由老师做总导游,带领大家通过国际互联网,作一次虚拟旅游去看一看“人间真瑶池”。问题:同学们,出门旅游应该准备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归结(出门旅游应该准备些什么呢?)。背景资料的准备(即预先了解对“五彩池”的介绍,阅读课文2、3、4自然段)。

  (2)全体同学自由朗读课文2、3、4自然段,感悟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及其特点(放《九寨风光》背景音乐)。

  (3)划分旅游小组(分为组),每组选出小导游一名,发给导游帽一顶,然后指定每一组再次阅读讨论某一自然段,掌握景物特点,并作好导游解说。

  2、旅游行动:

  (1)旅游开始(出示CAI课件:旅游路线图)。

  (2)教师做总导游。点击课件路线图,每到一风景点,作为旅游团的小憩,小憩时就由每一小组的小导游按预先指定的自然段介绍五彩池的某一特点。到达目的地之前分别介绍完五彩池的所有特点。

  (3)到达目的地。参观五彩池,由教师提供五彩池学习的网络地址(教师事先编制的主题学习网页),学生可以自由点击,欣赏美景,了解相关知识。

  (4)旅游归来(整体感悟,畅谈旅游见闻)。

  为五彩池创作一则广告语

  小组讨论,以比赛的形式汇报交流

  二、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等介绍祖国山河的课外读物,了解祖国还有许多像五彩池这样美丽、神奇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数量众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五彩池

  (美丽、神奇)

  颜色多样,变化多端

  《五彩池》反思

  讲授五彩池的第二课时,意在让学生通过多种层次的朗读,通过理解关键的词句来体会五彩池的奇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授课中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体会它的奇异,通过品词赏句感悟语言文字,从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精美。学生能找出词语,读出情感,能在意境中体会五彩池的美。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语言文字与情感巧妙结合。

  课堂上多数同学发言,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的较好,整堂课的结构很完整,情感指导到位,学生能积极配合,勇于发言,在质疑环节及小组合作环节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平时不爱发言的田、佳林、佳曦在这堂课中表现都非常出色。我们的课堂应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中有所想,所说,所感,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教师的评价跟进及时到位,如学生在分析了如何具体写五彩池的形状之后,又找出了概括来说的句子。教师及时总结,读书学习应该学会将课本读厚。还应学会将课本读薄,学会概括也是一种能力。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指导完成语言的拓展练习,且想象力丰富,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用课堂中体会到的五彩池的奇异、精美、神奇来抒发自己对五彩池的喜爱。顺利的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自我感觉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五彩池》教学设计5

  一、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这篇精读课文讲“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臧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形象生动地描写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应鼓励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课中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的读书,充分的感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加上多煤体的适时渲染,让学生体会出五彩池景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培养语文能力,感受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方法、过程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

  3、学习作者描写五彩池的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在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五彩池》。在这篇课文中,关于“五彩池”有一个神话故事,谁给大家讲一讲?

  2、那是神仙住的地方,一定很美很美,难怪作者想变成腾云驾雾的神仙呢!但这只是个传说。而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真的就有这样神奇的五彩池,接下来,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游览一下这五彩池。

  【出示图片】

  (二)、游览感知,精读品味

  1、接下来,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绮丽的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在作者的笔下,是如何描绘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的?

  2、谁来说说浏览之后的感受?(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作者更是妙笔生花,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再现了出来。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三)、品词赏句——领悟美

  1、大家自己默读一下

  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特征和认知水平,决定了读是小学生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最好的`方法。通过多层面地读,让学生多次与语言面对面地接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灵魂。)

  3、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交流后的感受。

  你划的有哪些词语和句子?怎能体现它的美丽与神奇?

  (1)、形状各异

  (2)、颜色美、奇妙

  (3)、数量多

  (4)、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

  (齐读:同样……瑰丽)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有哪几个原因,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然后请前后位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四、合作探究——美形成的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三个原因)

  (过渡)作者一开始向往天上的瑶池,可当他看到神奇、美丽的五彩池,觉得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美的多,由此发出感叹:原来……不再天上。

  五、请同学们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

  六、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图片,请你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设计意图:教师巧妙设计地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的资料和图片,在熟读的基础上临场发挥当小导游,不仅要复述课文内容,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表达,这样规范了学生的语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无声息的文字“活”过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彩池》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二四自然段。

  2、能力目标

  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五彩池的。

  3、德育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数量,形状,颜色及形成五彩颜色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创新目标

  根据画面和文中的描述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将五彩池的大小,深浅,形状,用了对比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五彩池的美,课文巧妙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瑶池仙境反衬出五彩池的美。 

  2、学生分析

  由于课文层次清晰,描写景物时富于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使描写生动,运用衬托手法更加突出描写景物的特征,此方法值得一学。

  3、确定五点:

  重点:理解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难点:第二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以及那些学生缺乏感性认知的复合色。

  创新点: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布置作业时,请学生当小导游宣传介绍五彩池。

  德育点: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体会祖国的壮丽河山增强爱国热情。

  空白点: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五彩池的知识。通过读课文自己展开合理想象。

  【学具选择与目的】

  小黑板:书写格言谚语,以便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主要技术】

  留空白技术、加深体验技术、激励创新技术等。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创设条件 自主参与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说出你的收获,交流你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发表你的见解。

  2、学生在自由读、说、讲、辩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先独立思考,组织语言,再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三、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1、指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体会作者用词的优美准确。

  2、章中你最喜欢认为最美的是哪一句?和大家一起品味,品味。(学习作者联想和想象的并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

  四、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举行朗读比赛,带着感情美美的读。仿写一个景物,尽量的用上修辞方法和想象的写法。

  五、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学习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教师积极的引导在学习方法上、写作方法上、思想品质上等方面来谈。

《五彩池》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了解五彩池的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划分段落。

  3、学习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具准备:

  风景图、幻灯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

  2、提出预习要求:轻声把课文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想想五彩池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读音。

  2、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3、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如何描写五彩池的?

  四、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话)

  (1)第一句为什么用“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来形容五彩池?

  (2)第二句为什么说水池像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3)第三句写的是什么?

  (4)第四句为什么说水池像葫芦,像镰刀,像盘子,像莲花?

  2、五彩池中的水都有什么颜色?是什么“令我惊奇”?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五彩池中的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颜色?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

  1、默读,把讲原因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课文有几句话说明原因的?(4句话)这四句话是怎么把原因说清楚的?(第一句说池中长着不同形状的石笋;第二句说石笋表面附着石粉;第三句讲阳光折射;第四句讲池边树木花草的倒影。)

  三、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因为课文开头说奶奶讲过天上神仙住的地方叫瑶池,而我却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四、练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说说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划分段落并说明道理。

  一(1):讲五彩池在哪里。

  二(2-4):讲五彩池怎么样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三(5):讲五彩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五、指名读“读读写写”中所列词语,并抄写两遍。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位置:藏龙山

  水池:大小不同,形状不同

  27五彩池 池水:同源不同色

  原因:池底石笋、石粉,阳光折射

《五彩池》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语文训练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彩池的特点来写景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方法习惯目标:1、在强化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2、继续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

  3、训练学生“在反复反馈中开发思维、在联想中增强记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

  2、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积累词句。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五彩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目标、反馈教学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片,影碟机,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时目的:精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总结全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瑶池的传说。

  2、板书课题————《五彩池》解题。

  3、五彩池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导入)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学习目标)听课文朗读,思考:

  (1)、五彩池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特点)你能找出有关词语吗?

  (2)、这一段写了什么?

  2、出示投影片,重点词句教学:“漫山遍野”

  3、方法小结: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文:

  5、小结:第二自然段讲了(水池多、美)。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2)、这一自然段写了五彩池的水非常( )。

  2、引导分析。

  3、小结。

  4、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这样神奇呢?(导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并运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

  (1)、这一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2)、你能找出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吗?

  2、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4、小结:

  5、面对美丽、神奇的五彩池,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启下)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这一段表明了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

  3、质疑:(思维拓展)。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1、请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词;

  2、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数量:漫山遍野…

  池 颜色: 光辉… 多

  五彩池 大小: 亩、丈…

  形状: 葫芦、…

  水 来源相同: 美

  颜色不同:

《五彩池》教学设计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在这节课里,我想请同学们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大家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

  二、朗读体会,赏析句子(学习课文2、3自然段)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步感受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现在就让我们细细来品味五彩池的神奇之美吧!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用笔划一划,五彩池美在哪里,神奇在哪里?

  (生读——划找句子)

  2、同学们都体会到了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了吗?谁能把你体会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3、交流(随机学习)

  ①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A、你听出来了吗,五彩池神奇在哪里?(神奇在“多”,漫山遍野)

  B、你们知道吗,藏龙山上共有大大小小的五彩池4000多个,谁能把4000多个五彩池全念出来?(指导朗读)

  ②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A、听出来了没有,神奇在哪里?(神奇在颜色鲜艳)

  B、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③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A、你又听出了什么?

  B、是不是只有这些形状?你觉得又像什么?

  ④第三自然段

  A、你感受到了什么?(颜色丰富,颜色会变化)

  B、朗读训练:个别读——师生评价——齐读

  读出你们的惊奇和惊喜

  C、我们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一定会发现五彩池另一个神奇的地方。

  D、体会地很不错,学到这儿,你们明白五彩池神奇、美丽在什么地方了吗?

  4、为什么水源相同,池水的颜色却不同呢?甚至连同一池的水颜色也有区别?真是太神奇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后与同桌一起讨论原因。

  原因: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

  石笋表面有石粉

  阳光折射

  花木倒影

  三、回应开头,写广告语

  学习到这儿了,大家一定了解了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

  1、学生动笔写

  2、汇报交流

  好了同学们,看看你们写得什么?如果你觉得他们写得好,你就鼓掌。

  五彩池是人间的仙境,是个好地方。 五彩池,神奇的人间瑶池。

  五彩池,你不能不去的地方。 五彩池,令人神往的池。

  板书设计:

  形状:各异 大小不一 多

  五彩池(神奇)

  颜色:丰富多彩 变化多端 自然形成

  反思:

  从教学设计上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多了一点,课堂用语不够精炼。

  2、让学生朗读感悟第二、三自然段描写五彩池的'神奇之美时,语言训练点不够落实,只是蜻蜓点水似的读过,对句子中比较重要的词没有深入地去体会。如学生找到这样一句话“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学生只是说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之美,并没真正体会到到底美在哪里。在上课时,作为老师我并没有很好挖掘这句话中的精髓,只让学生感受到池水颜色的鲜艳,其实应该抓住这个比喻句引导学生去体会、感受语言的美。

  3、写广告语时,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写得比较精彩,大部分学生还是只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并不能把自己发自内心的赞叹之情写出来。原因是在赏析五彩池的美时抓得不够透彻导致学生并没完全感受到它的神奇之美。

  再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博采众长。

《五彩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五彩池非常美丽,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绘的,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思考。

  3、汇报读书收获。(美丽、神奇)

  4、梳理课文重点。(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课堂上开场白为“我们的近邻四川省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九寨沟,那里山奇水秀,尤其是美丽的五彩池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那迷人的美景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样的开场白较直接、较明白地把学生引入课堂,但缺乏情感力量,加之课堂上讲述时缺乏激情,没能把学生尽快带入较好的学习状态。如果课堂上这样处理:“传说王母娘娘所在的天宫有一个瑶池,那里的水有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在九寨沟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的水池更多,形态更美,颜色更奇。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告诉大家。”如果讲述时情绪饱满,情感浓烈,加上话语中暗含的诱发阅读兴趣的因素,一定能把学生尽快带入学习状态,为后文学习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三、重点阅读,理解内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五彩池的美丽令人神往,作者是怎样向我们具体描绘这美丽的画面的?

  1、自读第二节,读读画画重点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2、交流读书收获:

  (1)交流五彩池的特点。(数量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颜色多样、变化多) (2)讨论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启发想象出更多形状的水池。

  3、小结。

  4、朗读训练。

  思考: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重点段(2自然段)时,让学生自读、勾画,然后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谈作者如何把五彩池写美的,最后引导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练习朗读。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时欠层次,欠深度。如果这样处理,可能更好:

  (1)自读勾画重点词句,思考五彩池的特点。

  (2)学生汇报五彩池总体特点:数量多,颜色多(美),形态各异。

  (3)重点品读写颜色美和形态各异的两个比喻句。关于颜色美抓住“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体会出阳光明耀下五彩池颜色丰富,明亮耀眼,关于形态各异,先让学生充分体会文中列举的四种形态的美,还要让学生充分想象水池更多美的形态,丰富文章“……”号的内容。

  (4)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教师这样讲述:“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自己正站在五彩池边,满眼的水池,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在灿烂的阳光下,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色彩:葫芦形的那个是黄色的,镰刀形的是绿色的,盘子形的是蓝色的,最有趣的是莲花形的.那个,外边是金黄色的花边,里边的花瓣红粉交错,正中间的花蕊却是紫色的。一阵风吹来,吹乱了水池的颜色,色彩缤纷、五光十色、明艳艳的一大片。真美啊!”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出活生生的画面,培养想象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该节。这样训练由粗到细,由表及里,能让学生把握作者(语言)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借助语言展开想象的能力,体会作者对美丽的五彩池的喜爱赞美之情,感悟作者描写自然景物的写作方法,对作者的语言进行内化、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这种内化表达出来,对学生学习所得加以外化,能较好地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欣赏五彩池池水的美丽和神奇。引读这一节。

  五、探究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1、根据第三小节的内容质疑:同样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显出不同的颜色来? 2、学生读书思考。

  3、集体汇报:石笋——石粉——阳光

  4、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介绍原因。

  (1)同桌介绍。

  (2)指名以导游身份向大家介绍。

  5、小结。

  思考:利用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质疑:明明是清水,为什么流到不同的水池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能较顺利地将学生引导到对第四自然段的学习。课堂教学流程:(1)学生自读自悟。(2)然后汇报池水五彩斑斓的原因。首先抓出原因要点:石笋——石粉——阳光;倒影;接着学生组织语言,准备完整汇报原因;汇报时前两位学生借助书本把内容读了出来,经过引导接下来两位学生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语言,讲清楚了原因。(3)学生以导游和游客的身份互相对话。(4)探究水池五彩斑斓的另一原因:池水很清(正因为池水很清,它的透光性才好,才能射透石粉,再经过反射和折射的作用让水池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该环节既训练学生理解内容又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学生学习思路清晰,层次性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在引导上还值得思考,当发现第一位学生只能借助教材读出原因时,应及时处理,要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组织语言,要么让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尽快让学生将书中语言内化,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池水很清”这一原因放在将书中现成内容学生之后讨论并无大碍,如果将这一环节提前到梳理原因要点处,然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原因将它一并说出,能让学生形成更完整更丰富的整体认识。

  六、学写广告词。

  1、引入练习。

  2、学生独立准备。

  3、汇报交流。

  七、课外延伸: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

  思考:综观整堂课的教学,师生都给人束手束脚的感觉。细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情绪不够高,顾虑较多,紧张有余,无形中给学生心理压力,没让课堂很好地活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准备,放下包袱,给自己足够的信心精神饱满地投入课堂,引领学生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吧!

《五彩池》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语言美。

  2、抓住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反复品味,巩固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五彩池美丽神奇的特点及其成因。

  三、教学难点:

  了解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读书法、讨论法、课件直观演示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课时

  (一)激发兴趣,进入情境

  同学们,大家听说过《五彩池》吗?她有什么迷人的地方呢?在你们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呢?

  事实上,五彩池比你们描述得更美丽、更神奇,你们想不想走得离它更近一些,仔仔细细地看个够呢?这节课就来透过语言文字,通过仔细地朗读课文,来感受五彩池怎么美,五彩池有多美。

  (板书课题)

  (二)精读品读,深入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美:

  (1)自读课文。

  看看你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五彩池的美,把它勾画下来,反复朗读,体会五彩池怎么美。

  (2)小组交流:说说你重点体会了哪些词句,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朗读训练。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指导:

  “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像盛开的荷花……”

  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抓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像盛开的荷花……”理解到形状多,形状美)

  ②你能画出五彩池的这些形状吗?

  指名到黑板上画简笔画。

  ③五彩池还有其它的形状吗?你是从哪知道的?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再指名到黑板上画。如果学生没有想象出池边像彩带一样的石粉,则进一步引导想象,指名补充学生的简笔画,用黄色的粉笔画出较宽的轮廓,理解“像一圈圈彩带”。

  ④再指名读,进一步体会。

  点拨:从这一段的其他词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五彩池的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五彩池数量多、大小不一、深浅各异。

  (4)播放五彩池的录相。学生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5)指导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师生评议,指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教师参与其中,以和学生比赛的方式范读,启发学生读出美感,读出赞美之情。

  ①自读。

  ②指名读。先指一名同学读。引导评议:谁来夸一夸,他哪里读得好?你认为怎么读就更好了?再指一名同学读。他有哪些进步?师生评议。

  ③范读。老师也想跟你们比一比,看看我读得好不好?学生评议。

  2、探究原因,了解池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导语:从同学们的朗读当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美丽,也听出了同学们对五彩池的喜爱之情。我深深地陶醉在你们美妙的`读书声中,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陶醉在这池水的色彩斑澜之中!那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来呢?同学们还是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1)自读第3自然段。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

  结合学生的质疑用课件展示池底地质结构的特点,演示石粉在阳光的照射下起到折光镜的作用,把阳光折射成不同的色彩,突破难点。

  (3)指名总结汇报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如不全面,师生补充。

  石笋、细腻的石粉、阳光的折射、树木花草的倒影。

  三、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一)齐读最后一段:“美啊,黄龙的五彩池!”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二)配乐朗读:五彩池这么美,真让我们留连忘返,看也看不够,就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中,感受五彩池的美吧。

  四、发散扩展,张扬个性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欣赏了五彩池这一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你们想不想帮它做做宣传,让更多的人都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呢?现在就请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五彩池写个广告词吧。看谁写得既简单,容易让别人记住,又有鼓动性。

《五彩池》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矗立、成簇”等六个词语,把长句读通读顺;

  2.学会入情入境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能边读边想象五彩池的美丽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通过小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推荐阅读,丰富见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五彩池的形态各异、颜色绚丽,以及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过程:

  一、入传说般美丽——导入课题

  1.生听奶奶讲故事,感受五彩的`瑶池在天上。

  2.导入课题:我们人间有没有瑶池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人间的瑶池走走看看。(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读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

  4.阅读资料袋,了解五彩池,自主解疑。

  5.在解疑的基础上,带着对五彩池的向往之情再读课题。

  二、文字与自然的初遇——梳理文脉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一想,五彩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初读情况:

  词语正音——

  矗立 成簇 瑰丽 细腻 镰刀 舀起来

  长句指导——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3.整体感知:五彩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美丽而神奇的五彩池的?

  4.梳理文脉:第一自然段写向往五彩池;二到四自然段写看到五彩池;第五自然段写赞叹五彩池。

  三、在风景中流连沉醉——品悟文情

  1.按要求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形态各异及作者的惊奇。

  2.指导入情入境朗读:

  ①读感受到形态各异的句子;

  ②生读喜欢的句子,师从入境、入情两方面指导朗读;

  ③师范读,让学生融入文本;

  ④生仿读,读出画面与惊奇;

  ⑤师生配合背诵第二自然段。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哪里让作者感受到惊奇。

  4.生交流,师引导品悟,读出情感与画面——

  ①同流异色让人惊奇;

  ②同池异色让人惊奇;

  (重点指导品悟及运用“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这类表示颜色的词语。体会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在人间;大自然造物神奇。)

  ③池彩水清让人惊奇。

  5.对比阅读桂林山水

  四、走向更广大的山水——拓展阅读

  1.推荐其他有关自然奇景的文章:

  黄炎培《峨眉天下秀》,吴象《太平湖之春》

  2.建议:爸爸妈妈带你去五彩池游玩,给大人们做做导游。

《五彩池》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传说昆仑山有个瑶池,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池水有各种颜色,非常美;而在人间,的确有像瑶池一样美的地方——五彩池。(板书课题13五彩池)

  2、师:你们想知道五彩池到底有多美?请读第13课。(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①画生字词,将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找出描写五彩池样子的句子(用括号)

  2、重点提醒多音字读音。在本课应该读:

  哄读(hǒng)折读(zhé)藏读(cáng)

  三、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同桌讨论,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课文的`记叙顺序。(先写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接着描绘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最后介绍池水颜色变化的原因。)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五彩池究竟在什么地方?自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2、找出能概括出五彩池特点的一个词(神奇)。

  3、美读第一自然段。

  师问:读自然段时,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要读出瑶池美丽及向往之情)指名读。

  板书:瑶池、我、夏天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那么,这么美的五彩池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来读,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①这段第一句话介绍了五彩池什么特点?

  (板书:晴朗、漫山遍野、大大小小)

  ②朗读好第二句比喻句,体会五彩池的晶莹耀眼的美(板书:无数、各种不同颜色)

  ③正确找出五彩池的深度怎样,第三句。

  (板书:大:小:深:浅:)

  ④第四句是怎样描写五彩池有哪些形状的?。

  (板书:形状有像??有像??)

  2、讨论:这个自然段介绍了五彩池的哪几个方面特点,同桌说一说,老师巡视。

  3、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要读出通顺流畅。

  (有学生来读)

  4、讨论省略号的内容。

  (让学生来说这些五彩池还有什么形状)

  六、朗读巩固

  看黑板的板书词语提示,集体再来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七、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个,大小和深浅。你们要想知道五彩池里的水是怎样变化的,就回去找一找资料和继续读完这篇课文。

《五彩池》教学设计14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课文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形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二是阳光折射的作用;三是池边茂盛多彩的树木花草在池水中的倒影,使池水瑰丽多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五彩池的特点经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传说导入,展示资料,感知美

  1、教师讲述有关瑶池仙洞的传说。

  2、教师引言:传说中的瑶池多美呀,我们虽然不是神仙,但我们也能到这样的境界中玩一玩,那就是四川省的五彩池。(教师板书:五彩池)

  3、学生自由反馈收集到的有关五彩池的图片、文字资料。

  4、教师播放五彩池录像,学生观看,感受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一读。

  (2)画出本课好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五彩池的特点。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学生集体纠错、正音。

  (3)一起配乐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试着读一读。

  (2)找出词语中的生字,读一读。

  (3)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及字形。

  三、细读课文并思考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具体写五彩池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五彩池哪些方面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朗读课文。

  (2)集体反馈第二个问题。(课文2、3、4自然段具体写五彩池的,分别写了五彩池的大小、深浅、形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不同的`颜色及其原因。)

  四、课时总结,鼓励探究

  教师小结,引导探究:藏龙山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它们深浅不同、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不同颜色光辉。为什么藏龙山的水池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请同学们回去后,读读课文,想一想。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2、大屏幕播放五彩池的美景,学生欣赏。师导:五彩池的水池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不同颜色的光辉,真是太美丽,太神奇了。为什么五彩池的水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异口同声地说: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

  二、课件辅助,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五彩池有多么的美丽神奇呢?

  (2)五彩池的水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思考。(教师提示方法:可边读边圈画、边读边想象)

  3、汇报交流

  a、美丽神奇(课件出示课文2、3自然段)

  (1)指名看大屏幕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

  (2)指名反馈感受到的美丽神奇。(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展示有关画面)

  (3)比赛读2、3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欣赏画面,然后作出评价。)

  b、五彩池的成因(大屏幕出示第4自然段)

  (1)小组合作汇报

  (2)学生补充课外收集的有关五彩池成因的资料。

  (3)指导朗读。

  (4)用“光盘”演示,让学生感受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

  三、继续质疑,比较瑶池和五彩池

  1、曾经有一个人也去看了五彩池,但他并没有看到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讨论)

  2、你觉得五彩池与瑶池哪个更美?

  四、回归整体,写广告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就要告别瑰丽神奇的五彩池了,同学们能结合课文和课外收集的资料给五彩池写几句广告词吗?

  五、布置作业:积累,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2、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这本书,了解祖国还有许多像五彩池这样美丽、神奇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五彩池

  数量多大小不一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神奇美丽

《五彩池》教学设计15

  【原文】

  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奶奶是哄着我玩儿,我却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池边去看看。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更使我惊奇的是,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

  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看到的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听说、向往——亲身前往、目睹奇景——简介成因——赞叹人间瑶池”为思路,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姿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二是阳光折射的作用;三是池边茂盛的树木花草在池水中的倒影,使池水瑰丽多彩。

  课文开头讲五彩的瑶池在天上,而结尾讲五彩池就在人间,首尾呼应,意味深长。课文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及打比方的句子,把感情的表达和景色描写交融起来,这些都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五彩池这一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二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景象,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同时注意学习和积累语言。

  课文主要内容不难理解,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理解却有一定难度,是学习本

  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对五彩池成因的理解也是知识性难点之一。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6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昆仑山、腾云驾雾、藏龙山、神奇、漫山遍野、光辉、凝成、镰刀、普通、石笋、丘陵、险峻、折射、瑰丽。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摘录、积累有关词句。

  3.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五彩池教学挂图,或能表现五彩池特点的活动投影片,或有关五彩池的风光图片。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五彩池的有关资料。

  2.从整体入手,启发学生通览全文,交流对这篇课文的总体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叙述的顺序。课文先讲五彩池在什么地方,再讲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讲五彩池池水的颜色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成因,基本上是按叙述的内容组段成篇的。

  3.本课的重点内容——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将全班学生分成四—六个小组,围桌而坐,讨论五彩池有哪些特点和五彩池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然后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或纠正。最后教师做一些简要的归纳。

  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介绍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打比方的句子进行学习,感受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①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②讨论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以及这样写的好处。③发挥想象力,利用课文插图,结合上下文,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景。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五彩池池水的特点,应引导学生抓住“却”“可是”以及方位词“上层、下层、左半边、右半边”来理解不同的水池颜色各异,同一池水颜色不同的神奇之处。

  了解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成因,可先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进行探究性讨论交流。如有条件,可以用课件展示池底地质结构特点,理解在阳光照射下,表面凝结细腻透明石粉的石笋怎样起到折光镜的作用(也可用三菱片演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原因:一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二石笋表面有石粉;三阳光折射;四花木倒影。

  课文最后一句“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可引导学生通过如下方法来理解,一是回顾课文开头,启发学生理解作者引用神话故事的目的就是衬托人间的五彩池;二是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现实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更美,从而体会作者对神奇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此外,课文开头交待“我”是在“夏天”的一个“晴朗”日子看到五彩池,这与下文的关系很密切。夏天雨水充足,花草繁茂,是大自然呈现生机勃勃的季节,为下文描绘五彩池的绚丽神奇做了铺垫;天气晴朗,无数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才会闪耀各种光辉。这些前后有联系的内容,学生自学时可能忽略,教师可做适当的提示。

  4.这篇课文景美,文也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读出作者初见五彩池时的惊讶之情,了解池水颜色不同的原因时的喜悦之情,从而感受五彩池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理解内容、了解了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做到熟读成诵。

  5.关于词语的教学。本课是写景叙事的文章,宜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学习词语。直观形象的方法包括图片、实物、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运用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用动作来表示等。如“腾云驾雾”一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西游记》中的某些镜头;“一丈、一亩”可以用类似长度、面积的事物来类比等等。

  6.关于了解五彩池色彩斑斓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建议与自然课适当联系起来。可以在本课教学前与自然老师联系,在自然课上做一做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也可以在语文课中适当解释,课后鼓励学生自己去实验探究。

  7.关于“思考·练习”。第二题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强调用自己的话说说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不要照文背说。第三题是认识打比方的句子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同时积累语言。可以结合朗读来完成。第四题是积累词句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找出的句子,再要求学生把句子摘录在作业本或笔记本上,鼓励他们能“品味地”去朗读。

【《五彩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彩池》教学设计02-16

五彩池教学设计05-31

《五彩池》教学设计精选15篇03-10

《五彩池》教学设计15篇03-06

《五彩池》教学设计(15篇)03-06

《五彩池》教学设计14篇03-12

《五彩池》教学设计14篇03-03

《五彩池》教学设计集锦15篇04-22

《五彩池》教学设计通用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