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3.板书:
对旧说质疑——实地考察中所见——结论
(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五)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七)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八)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子的序号。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文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2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脉络,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学习任务
熟读全文,探究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说法的疑问。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准备
知识资源准备
1借助课本注释、字典及教师讲解,把握常用文言字词句的含义,读懂文意。
2、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方法技能准备
1、能够借助注释基本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能够借助互联网或图书资料,根据要求搜索信息资料。
3、能够与同伴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展开合作学习。
主要学习问题设计:立问题————如何理解本文记游与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问题1:从游记的角度看,本文按怎样的线索来写的?
问题2:课文是怎样处理议论、记述、描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问题3:《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主要学习活动与步骤
活动一
活动任务对照注释,结合预习,讨论段意,回答问题。
问题引领找依据——从游记的角度看,本文按怎样的线索来写的?
主要步骤
1、齐读《石钟山记》全文。
2、第一段中两个“疑”的对象、内容分别是什么?这跟写游有什么关系?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应该学习苏轼的大胆质疑的精神。
3、第二段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游记方面的特色?
4、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逐段答疑明确:游山起因———游山经过————游后生感。
活动二活动任务小组合作讨论三者的关系。
问题引领辨真伪——课文是怎样处理议论、记述、描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主要步骤
1、明确:课文将记叙描写与议论巧妙交叉,有机糅合。第一自然段摆出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是叙述;而作者对此提出疑问及其理由,是议论。这段是夹叙夹议。第二自然段写游历、探险,主要是记叙和描写,但寻求“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发出的原因,最后对苏迈讲的一番话,又寓议于叙,有议论的成分。第三自然段是在前文记叙、描写基础上发出议论。形象的记叙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
出结论——本文记游与议论相结合的`特色。
活动三活动任务比较两篇记的异同、
问题引领深探究——《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主要步骤
1、提供表格:
对比点《游》《石》
思想内容借记游写感想,发议论。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
结构安排分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分议论、记游和议论三部分
表现手法议论重在“立”议论有“破”有“立”
文章风格借事说理,逻辑严密缘事寓理,行文简洁,颇有情致
学习成果(作业)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后续教学预习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隐藏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自觉主动的探究精神。在此我在课堂上积极构建一种安全自由的意识,营造一个舒适畅所欲言的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各种不同的疑问见解和异想天开的设想要表现出足够的耐性宽容和尊重;除此还应该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关系。另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诘问现成的东西。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看到它的特别之处。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3
教师出示苏轼诗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记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一、文化常识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父亲苏洵;其弟苏辙。)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2726首;词398首,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她像一座玲珑剔透的天然美景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方米,是喀斯特熔岩,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为“八省通衢”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
石钟山在历史上使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提诗、攥文,以记胜抒怀。
二、听名家朗诵,理解本文
三、文白对译
原文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
原文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译文: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原文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译文:
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遗留下来的踪迹,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一敲,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原文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
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原文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译文:
元丰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
原文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译文:
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原文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译文:
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原文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译文:
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噌吰噌吰地响着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
原文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译文:
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
原文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窽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文: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这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窽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原文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
译文:
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
原文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译文:
(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原文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译文:
(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原文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
四、合作探究:
文言文知识整理:
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古:往,到。今:适合,舒服。
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
自以为得其实
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词类活用:
⑴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作状语。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
⑷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词多义:
自
自以为得之矣
(自己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从介词)
焉
崆崆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
始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副词)
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
是
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
遗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留。动词)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动词)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
名词(形容词)+否定词+动词+代词
主语谓语宾语
注意: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定语后置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句)
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通假字: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扣=叩,敲击。
至莫夜月明:
莫=暮,晚上。
汝识之乎:
识=志,记住。
研习思考:第一自然段
朗读第二段,思考:
夜游石钟山,作者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
苏轼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而退?
结果如何?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朗读第三段,思考: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
表明写作意图。
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五、课堂练习
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C)
A.桴止响腾(fú)无射(shè)
B.栖鹘(hú)磔磔(zhè)
C.石穴罅(xià)窾(kuǎn)坎镗鞳(tà)
D.汝识之乎(shí)噌吰(shēnɡ)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C)
①自以为得其实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自以为得之矣④得双石于潭上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⑤/②/⑥D.①②③④/⑤/⑥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B)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六、拓展提高
纪年法
王公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
干支纪年法东汉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七、作业布置
研读苏轼的文章,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自选角度,写一篇研究性文章。
你还能分享这节课其他的收获与感悟吗?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4
授课时间:
20xx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2节
授课时间:
高一(13)班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设想:
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善学善问的能力,力争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得出文章结构: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结构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
二、分析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状语后置;承接连词)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3、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回答)
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据。(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
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读)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
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状语后置)
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
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
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通志,知道;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
问:“噌宏”和“款坎镗溻”是什么声音?
明确:“水石相搏”的声音,两个象声词。
问: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试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
明确:“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
问: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乐器,声音美妙动听,为什么作者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美妙的声音呢?(讨论)
明确:①声音相似(为什么不干脆说像“钟”而非比成那么有名的乐器呢?)
②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心里高兴,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乐器奏出的音乐一样美妙了
③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一个字上?
明确:笑
问:(大家前后翻翻,本文共有几处“笑”?)
明确:四处“笑”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怀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的观点一样)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拟人)
③因笑谓迈曰。(高兴、欣慰、开心的笑,作者经过艰辛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④而笑李渤之陋也。(嘲讽的笑)
问:苏轼为什么要嘲笑李渤?
明确:笑李渤没有深入实地去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无”。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
伸发问:李渤真的可笑吗?(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李渤不应该被嘲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运用辨证的观点去思考)。
总结:学习《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问:大师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大爱能不能举出一些敢于质疑的例子?
举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誓死捍卫“日心说”;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和革命家,他们这些思想都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三、布置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质疑—————探疑—————结论
笑寺僧、小童的行为—————怀疑的笑
笑疑问的破解—————高兴的笑
笑李渤的不切实际—————嘲讽的笑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5
学习目标
能够通过作品学习认识到苏轼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和存在的不足;
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探究苏轼身上的可贵精神及对我们的教益;
分析苏、李实地考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及留给我们的思考。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准备
知识资源准备从学过的游记散文中,知道一般游记的特点;
阅读李渤的《辨石钟山记》及罗洪先、俞樾等短文资料。
方法技能准备有一点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知道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主要学习问题设计
问题1:《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
问题2: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3:为什么苏轼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
主要学习活动与步骤
活动一活动任务整合感知文章,比照本文与以前学过的游记作品的不同。
问题引领《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
主要步骤
导入新课
1.《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一般游记重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怀;
本文重在叙事议论,缘事明理。
2.《石钟山记》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单地疏理一下思路。
明确:
第一段——疑命名之说:探游之因
第二段——探命名之实:冒险夜探
第三段——拓命名之义:缘事明理
笑而不信寺僧扣石——探险动因
三笑为线笑谓迈曰得名之由——探险悟名
讥笑李渤浅陋臆断——探险思考
活动二活动任务合作学习:研讨苏轼实地考察的价值。
问题引领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主要步骤
1.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2.班级交流分享。
3.教师总结:
①勇于质疑,大胆挑战
②注重实践,小心求证
③切忌妄断,实事求是
④吃苦耐劳,才有收获
⑤通过表象,总结规律
活动三活动任务延伸探究: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必须深入、全面探究
问题引领为什么苏轼和李渤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
主要步骤
1.李渤是如何考察石钟山的?如何理解苏轼的“目见耳闻”?
讨论、分析
①李渤能对郦元之说提出质疑,并且亲赴石钟山考证,身历其境,以目见之,以耳闻之,当是“目见耳闻”。(苏轼另有他意)
②苏轼认为“目见耳闻”应该是要做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停留于表面现象甚至是假象的认识。苏轼在其文论中一向强调要对生活进行直接观察和实践。
2.为什么苏轼和李渤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①季节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
②白天与夜晚、晴天与阴天、风霜雨雪可能都有不同
③囿于“声音论”的影响
④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
3.苏、李实地考察却不能探究命名的原因,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
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①跳出前人思维的窠臼,多角度看问题
②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要深入调查研究
③分辨真伪,分清表里,通过现象看本质
④真理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谁都不可能拥有绝对的真理。
4.苏轼实地考察却“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是否影响《石钟山记》的地位和价值呢?
①不是科学论文,不能以科学的标准来评判。
②作者不畏艰难实地考察的精神值得学习。
③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一般的客观规律。
刘克庄:“坡公此记:议沦,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
方苞:“潇洒自得,子瞻诸记中特出者。”
刘大櫆:“文章妙趣洋溢行间。坡公第一首记文。”
吕留良:“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
学习成果(作业)
就本文学习的诸多启迪,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习作。
后续教学预习(非必须填写)
教学反思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记,与一般的游记在内容与写法上有较大的差异,更多以叙事和议论为主,阐明目见耳闻对于客观真理认知的重要性,本节课确立两个目标,一个是能够通过作品学习认识到苏轼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和存在的不足,这是立足课本本身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二个是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个以课本为媒介,进一步拓展学生思辨能力的问题。所以前一个目标重在从课文的解读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延伸拓展,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辨,这也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能力要求所在;同时“记”这种文体,也一直是高考文言二所考查的主要对象,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材料内涵、主旨、手法以及分析、评价等,让我校这样层次的学生在心里多少灌输一些高考的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此,本人以问题为抓手,设计了三个问题,《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苏轼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第一个问题紧承上节课课文的词、句、语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来,对内容和思路进行梳理,这也是为后面的问题解决做铺垫;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正面去理解,发掘和学校苏轼身上所蕴含的可贵精神和人格品质;第三个问题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并从中能学习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逐步分析,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加深拓展。同时三个问题贯穿一节课能是教学思路清晰,重点难点把握有度,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至于分散游离。
当然由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还不是很熟悉,思维的能力与层次还很有欠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讨论的程度还很肤浅,回答问题还是不够流畅,只能靠教师反复提示诱导才能顺利地完成各个环节。
故此针对设低层次的学生而言,设计的问题还是很浅显一些,力求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出问题可能更好一些。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文章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文章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
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
(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
(3)让学生学以致用。
(4)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7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实践考察事实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亲身实践以理服人的论辩技巧,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亲临实地考察,依事实为依据的严谨的求学精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论证特点(结构与方法)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3、作品简介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三、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文继续线索,体会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2、让学生理解文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观点得出的方法
2、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通过读书,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学习活动】
活动一:这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二:分析苏轼是怎么得出这个论点的?
活动三:作者运用了哪几方面的对比?作用是什么?
活动四: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完成一篇读后感
2、在评点中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8
学习目标:
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1、 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对比阅读。)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9
学习要点
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
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
课文简析
课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反馈练习
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横线的'词。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兹;
(4)濒流庶峰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1)蕴含(2)沿袭(3)这(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时安排:
二教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鼓:振动
3、水石相搏搏:拍击
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四)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
(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三)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六、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盖:表原因、目的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4):释疑
三、分析赏读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8、、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作业:
1、学案中的练习
2、完成课后练习,
3、翻译背诵全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6篇03-18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4篇05-08
黄山记教学设计10-05
《黄山记》教学设计04-11
《墨池记》教学设计06-09
《窃读记》教学设计06-16
《核舟记》教学设计03-13
窃读记教学设计03-19
《昆虫记》教学设计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