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 ,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 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 、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2、教学步骤:
3、活动与作业:
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
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⑥其它(自拟)
【点评】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化学教学设计3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谈论对学习化学的感受:学习化学就好象学习另一门外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学化学就好象学“天书”,教师只管自己讲,而不管学生如何学;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从学生的感受中我们体会到: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实际相脱离,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面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
一、以学为中心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以学为中心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策略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就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下面仅以20xx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全一册《空气》为例,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探讨:
1、认真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主题”
建构主义认为,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如前所述,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章节。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理念及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①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②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力及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的介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要适当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重视对教学情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既“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某种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既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建构。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本节教学情境设计如下:
(1)实验探究情境:①盛满水的杯子盖上一张纸,然后倒置,观察水是否会流出来?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2)问题讨论情境:①你知道有关空气的知识有多少?空气有哪些成分,各成分占空气的比例是多少?②你关注过有关天气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吗?知道各项指标的'大体意思吗?③课后你对空气的认识又有哪能收获?发现有污染空气的事件发生你应怎么办?
(3)多媒体教学情境:①空气的发现简史,介绍科学家舍勒、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②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③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及防治。
通过以上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已有的有关空气的知识,产生“同化”;在产生同化的同时引起原有空气的知识与新学知识的矛盾,必然会进行知识重组“顺应”。
3、加强学习资源设计,获得意义建构的支持系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资源是指提供与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ww从Internet上获取各种有关资源。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是在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必须为学习情景中嵌入大量的信息。对于信息资源应从哪里获取、如何获取,以入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成为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显然,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是不会碰到或是很少碰到的,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则成为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
为了充分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成立资源信息小组参与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本节教学中教学信息资源设计如下:
①资料卡片组:课前收集有关空气的资料卡片;
②网络信息组:课前上网:www.0-100.com.cn/5/11/1/0141.htm查寻有关空气的内容,将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③实验探究组:课前或课后学生可申请到实验室进一步做有关空气的探究实验。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
4、突出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设计,发挥学生首创精神,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的设计学习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随机进入教学法”等。不管是哪种教学法在设计自主学习中都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螳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发挥学生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本节教材,本节教学可采取“支架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和“脚手架”。“脚手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搭建,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理解提供一定的支撑。即探索开始时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与同进鼓励学生及同伴间的讨论或对话,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沿框架图逐步攀升,最后力求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如:
资料卡片组:课堂展示他们有关空气知识的收集成果。如:小学自然书上的,老师或家长和同学告之的空气中有哪些气体,与这些气体相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等等。
网络信息查寻组:介绍他们从网络上查寻到的有关空气的成分的发现史;空气各成分的比例;各成分的一些常识性知识。课前与老师取得联系,把下载的有关内容利用学校的打印设备打印成材料,在课堂上散发给同学达到资源共享。如有关空气音像可在课前交与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全体学生一起观看,再进行讨论交流。
实验操作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①怎样证明空气的存在?
②怎样证明钟罩内消耗的是氧气?除教材上告之的外是否有其它方法证明吗?
③红磷熄灭后剩余的气体的性质怎样?是什么气体?
④为什么选用红磷而不选用木炭或蜡烛,并且红磷必须过量?如果选用其它可燃物效果如何?
通过以上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动,小组的讨论学习,使全体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意义建构,初步学会了观察分析化学实验的方法,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如课后有的学生写的化学学习日记中记载的:“哇!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发现空气中还有氮气呢!空气还是造氮肥的重要原料,做实验多有趣;化学知识不仅书上有,网上也有……学习化学真好!”
5、注重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本节的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如下:
①在课堂教学和小组学习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作出的贡献大小等,主要由本人记录和小组成员认定。
②能否较熟练地说出空气的各成分及所占空气的体积比;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样防止空气污染?
③撰写学习日记进行档案评价。
通过以上评价形式,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差距,感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6、强化练习设计,完成最终意义建构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本节强化练习设计如下:
课后书写《空气》一节学习日记。主要记录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还有什么问题?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哪些方面的帮助?你有何感受?
三、反思与体会
在使用以学为中心教学方法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展现,但笔者也在进行反思,为什么有的章节效果好,有的章节效果差呢?笔者通过进一步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认为使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忽视教学目标的分析
虽然,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一切活动都以“意义建构”为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忽视教学目标的分析。因为意义建构必须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基本理念作为当前所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意义建构。
2、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意义建构时,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不能忽视在这一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离不开教师作为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的作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责任并未减轻,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不能忽视自主学习的设计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重视意义建构环境的设计,学习者“自主学习”本身反而被忽视了。学习环境只是以学为中心的外部条件——外因,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才是以学为中心意义建构的“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4、注意选材
虽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优点很多,但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因此,在运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教学内容、教材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有那些开放的、具有较大空间的知识结构和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才适宜采用。
化学教学设计4
一、分析教材(备教材)
备好课的前提是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就是我们教师要备课,要常备课,常备常新的原因。正确理解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抓住重点
(1)初中化学知识点
根据中学化学《课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划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在《中考说明》中归类非常详细。
(2)知识点的作用
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是要确定教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核心内容具有后延续性,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不一定是考点,有可能渗透在考点之中。
例如:原子的结构决定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决定化合价。
氧气的化学性质决定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决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药品的取用原则。
2. 领悟教材的教学价值
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分析和挖掘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对学生认知结构、技能、思维培养等的作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化学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的假设、设计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探究等。” 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分析和挖掘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在,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
[案例] “第五章 燃料”的教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种元素多种物质
本单元中涉及含碳元素的一系列物质,如碳的多种单质、氧化物及碳酸、碳酸钙等,一方面是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碳的多种单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等内容,反映了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相同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的化学观念,加深了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多样性的认识。
2.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性质影响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一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
3.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思路
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实验技能。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是在氧气制取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
4.学会“对比”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蕴含着“对比”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如碳跟氧气的反应,实验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也不同。通过对照、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质性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寻找共性可以建立物质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发现特性是为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别,从而理解物质的'鉴别方法以及不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5.认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联系
碳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一氧化碳有损健康,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影响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的问题做出价值判断。
6.建立物质转化观
在此之前 ,学生通过学习氧气O2知识,从化学角度认识某一具体物质的一般思路已有了初步了解。本单元的重点是引领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含有同一元素的多种物质的学习迈进,帮助学生初步把握物质间的联系,找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初步建立物质的转化观。
例如: 在粗盐中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中作为选择合适的药品的依据。(铁铜混合物除去铁的方法)(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物中除去一氧化碳的方法)
因此,学生学习本章 ,不仅仅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和学科观念的初步形成。
二、分析学生(备学生)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与技能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到对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通过多种方式了借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认识、已有认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什么作用、新旧知识的逻辑关系如、;哪些新知识的学习可以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等,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
2、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
难点是指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内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某些关节点。难点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部分学生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点,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优质材料。
要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教学难点。一般来说,难点的产生原因是:(1)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难易理解,(2)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属于微观世界,不能直接感知,难以形成真实的表象;(3)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等多而复杂,容易混淆不便记忆。
三、确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是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那么,教学目标对老师就是一个“导演”的方向,对于学生是学习过程中要达成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非常明确、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目标的把握与测量。
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既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又要保证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由于每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代表着学习结果的不同类型,在注重教学目标全面性和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教学目标间的平衡和侧重。有的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应表述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教师打算做什么。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可能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水平,应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目标。
例如:《原子的构成》
1、以汤姆森发现电子和卢瑟福α散射实验事实为基础,推论原子内部的结构奥秘。
2、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及运动情况分析,推论出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3、根据镁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情况分析,推论出不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结合的原因。
4、通过学习和反思活动,进一步认识到实验验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价值,通过对原子结构奥秘探究,认识到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智慧,体会到科学真理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四、 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了 “为什么”教和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着重解决“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和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搞好学科教学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将各种教学资源(主要是课标和教材内容)整合、转化为合理的学科知识逻辑,即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二是将学科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的认识逻辑,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为此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
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主要解决“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等问题,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学内容主线构建的三种策略
策略1:按照学科知识逻辑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化学教科书中的不少内容是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内容体系的,如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学习,是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这一线索组织起来的,它遵循的是化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在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也常常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要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概念等教学内容的组织。
但,作为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活用教材。
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需要用到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也是就发挥氧气的化学性质,那么我在平日教学中,先带领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当学生认识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在选择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的过程中就有了能力,明确了原因。
例如:在第三章学完《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学生初步建立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为了巩固也为了应用展示。我接着引领学生学习第五章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谓一气呵成,一节课高效率地完成本节的内容,既是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巩固,也是对二氧化碳的制取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针对异同,此过程中涉及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自然就掌握了。
策略2: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学生感受和体验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为主要线索,也是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可按照“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得出结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拓展应用(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的这一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新的现象事实, 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体验了探究过程。
策略3 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或社会生产实际的问题等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以生活中的可乐雪碧为导入。
燃烧和灭火,以学生的经验为导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探究。
2. 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创设是实施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实验、生活现象、图片、史实、谜语、故事等进行教学。
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策略1:结合学生已有认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例如:学习空气之前,让学生谈谈对空气的认识,可以请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或生活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策略2:联系实际问题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
例如:通过介绍或视频资料说明火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与生火、旺火、灭火有关的生活做法。
策略3:利用实验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
需要指出的是,化学教学要尽可能借助实验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本质。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化学实验可用于某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教学阶段,以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不同作用。如:利用实验创设情景,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新的思考;利用实验呈现宏观现象,增进学生对微观本质的理解;利用实验揭示事物本质,澄清学生的模糊或错误认识等。
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在学生实验中,不仅实验现象明显,而且设计方案的全面性,都得到充分的验证。
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对于实验结论的分析,误差的分析让学生有了一个理性的分析依据。
3.教学问题的设计
合理有效的问题可以增强教学的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教学问题的设计实施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活动设计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a 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b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c 重视让学生经历思维过程
d 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化
e 注重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古人云:学贵有疑。老师设计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问了让学生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的思维特点。
【总结】
教学设计,看重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为什么教(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二是教什么(体现教学重点)
三是怎么教(体现教学活动)。
这些问题是进行教学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要注重联系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以问题和活动驱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化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怎样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原子的结构并讲述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练习]
1)下列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在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标出该原子的元素符号
3)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思考: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即结构决定性质。
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应当叫什么如何表示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课件演示]Na+及Cl-得形成过程。
[思考讨论]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离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镁离子和镁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
(3)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阳离子、子、阴离子原
[设问]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化合物的呢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课件演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课件演示]HCl和H2O的形成过程。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探究活动
原子的秘密与科学家
形式:课外分组查阅资料,课上汇报讨论
目的: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感受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对原子结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化学教学设计6
一、主题内涵
新课标中要求:"要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一评价体系使得"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与"培养高考成功者"的目标分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二、案例描述
《氯气》是人教版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个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氯气,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好奇,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
(引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两个信息——氯气中毒,氯气杀菌消毒,那么氯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呢?使得它具有这种对立的特性呢?它是有利还是有害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物质的性质来解决我们的疑问。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第一种教法:
1、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性质进行探究: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
2、因为问题较空泛,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布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通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
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马上通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l—和H+,还有漂白性。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由于干燥的氯气就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有的性质呢?怎么证实?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法:
1、引用故事,学生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一天,两军交战正酣,一方军队正在逆风向山上进攻,突然眼前呈现出黄绿色(1),随之而来的是士兵们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2)并觉得胸闷恶心,指挥官被这种情况惊呆了,吩咐士兵各自躲避,一些士兵深呼吸想减缓胸闷,但再也没有站起来,有的士兵向低洼地带(3)躲避,晕倒后再也没有醒来,有的士兵喷水但也无济于事(4)指挥官看到这种情形想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和敌人拚了,于是,命令士兵逆风进攻,怪事出现了,当士兵们冲过敌人前沿阵地时,原来的症状缓解了,精神一振,扩大战果,攻下了这个山峰,打扫战场时发现敌人的阵地前摆放着许多装着黄绿色液体的钢瓶(5),正是从这会发出的气体夺取了战友的生命(6),并发现在橄榄油附近的士兵中毒症状轻一些,经研究此物质为氯气。
2、教师指出:我们把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现在利用现有试剂:镁条、铁、氯气、NaHCO 3 (aq)、AgNO 3 (aq)、HNO 3 (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推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如果教学设备俱全,最好在有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一遍,以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
3、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并板书。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短,课堂上,只能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再利用实验课时间探究,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
4、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记录实验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l—和H + ,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气能与非金属反应、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没有深入探究,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限制,因此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照本宣科,填压式教学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教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 1、把问题探究得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2、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教法运用化学史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假设、讨论、设计、动手,由实验中的现象直接验证他们的猜想,发现问题,满足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加深对氯的强氧化性的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并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从而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比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
四、教学反思
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觉得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主动去探究新知,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探究新知的方法,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实验“观看”改为实验“观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封闭的实验室治理改为开放式治理,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等多种教学处理方法。
化学教学设计7
由于教学经验尚浅,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思想方面:
1、以严肃认真顶真较真的态度完成布置的一切任务。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2、制定。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的课题重在学生的自主与参与,为了让学生在兴趣中体验学习,开学初,设计了详细的计划,并在实践时进行了补充。
二、行动方面:
我不知道工作的常规算不算实绩,但我知道正如一个富贵人家,29寸的彩电是只能放在卧室,而对于穷苦人家,即便是一台最古老的半导体收音机,也要将它放在家中最显赫的位置上—而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穷苦人家。一句话,所谓的实绩是相对的,存在问题则是绝对的。下面,我恭敬地摆放上的就是相对的实绩,当然这仅仅是半导体收音机。
(一)课堂教学:
1、备课
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校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每次,当我工作完的时候,脖子就已经感到十分僵硬而疼痛。而家人都已熟睡,时钟已悄然滑过深夜十一时、十二时,有时已经凌晨一时多了。不过还好,这些努力没白费,我的每节课堂都十分丰富,学生学起来特别带劲。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坚持每天的三分钟演讲,使之真正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不会写字就手把手地教,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化学教学设计8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
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五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出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着火点说明:
①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②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随意改变。
3.根据生活常识,列举一些火灾的事例和灭火的方法,结合课本[实验7-1]和[实验7-2],总结出灭火原理。
4.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选择灭火的影视素材播放,引导学生找出灭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识,理解课本中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的含义。到实验室或一些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方实地调查后,设置虚拟火灾现场,组织消防演习方案评比,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5.课本习题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讨论完成。
化学教学设计9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
课题: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 药匙 试管 胶塞 红磷白磷热水
化学教学设计10
第1课时介绍实现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几种常见方法,重点让学生在实验中训练掌握过滤和蒸发在物质分离中的应用。
第2课时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蒸馏和萃取的原理,通过学生操作性实验学会运用蒸馏器和分液漏斗的方法。
一、新课引入
1、复习巩固:
师:过滤和蒸发中都用到了玻璃棒,请分别指出它们的作用?
生:……
(反思:通过玻璃棒作用作为切入点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使知识更加鲜活特殊。)
师:阅读P7—8,实验并填空(学案中完成):
(1)蒸馏:
a、原理:利用___________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b、装置图特点:可分为三部分
① 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
d、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在试管自来水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如上图操作加热
取蒸馏后的液体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反思:蒸馏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经验,如我们喝的娃哈哈牌蒸馏水,所以关键是通过阅读和实际操作体会实验的情景,学会思考物质分离的原理,训练操作性语言的表达)
师:蒸馏操作中如果在烧瓶中插一根温度计,则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 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学案上。
(反思:抓住装置中的关键节点,拓展学生对蒸馏原理的理解)
师:已知酒精和水容易同时出来,且酒精的沸点常压下为78℃,讨论如何制得无水酒精?
生甲:直接蒸馏。
生乙:好像不行……
生丙:因为要获得无水酒精,但酒精和水会同时出来,应该想办法让水不出来……
师:怎样将水固定在烧瓶中?
生:用无水硫酸铜
师:大家说行吗?
生:齐声说行。
师:用生石灰,会更好吗?为什么?
生:因为无水硫酸铜与水化合后加热也会分解,不好。
师:很好。
师生一起总结:蒸馏时不仅要根据液体的沸点不同,还可能要考虑同时挥发的问题。
(反思:通过脑力激荡的方法,可以打开大家的思路,通过总结可以形成更清晰的概念。)
师:阅读P8—9并填空(学案中完成):
a、定义: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____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______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_________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b、萃取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是 。
教师讲解、学生做好笔记——萃取剂的选择: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 溶解度要大很多 。
(2) 萃取剂与原溶剂 不相溶且密度有明显差别 。
(3) 萃取剂与溶液 不反应 。
(反思:萃取这个概念关键在于理解好萃取剂的特点,并且尽可能用生活化语言进行表述。学生在理解萃取操作时对此有很大的理解困难,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讲解清楚,并一定要做好笔记,方便以后加强记忆和理解。)
师:现在演示用四氯化碳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碘的操作。分析四氯化碳在水溶液中的现象,看老师如何操控分液漏斗,尤其是那个活塞,理解好这个活塞是如何做到将两层液体分离的。
师:请同学们自己做做这个实验,特别注意活塞和上口那个塞子的使用。
生:按下列要求做实验(学案上有),并完成好学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课堂讨论:
1、发现有的同学在将活塞打开后,很快发现下层液体流不下来了,为什么?有的同学将下层液体从下口处放完后,接着就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这样对吗?
2、你注意过四氯化碳滴入水中的现象吗?如果将四氯化碳倒入分液漏斗并充分振荡后,突然发现不知道上层是水溶液,还是下层是水溶液,怎么办?
师生总结:分液漏斗是一种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仪器,上层液体上层出,下层液体下层流出,如果原来是溶液的话,就必须加入萃取剂将溶液中的溶质重新分配到新溶剂中去分液。
(反思:通过讨论课堂上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可以加深对分液漏斗分液原理的.理解,增强操作的正确性。)
师:让我们小结一下所学过的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请填表
操 作原 理适用混合物
过 滤
蒸 发
蒸 馏
萃 取
师:课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个问题:
1.除CCl4外,用苯能否萃取碘?用酒精呢?
2.CCl4萃取后的溶液如何分离出碘?
(反思:设计此类问题是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思维用的。)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后的巩固性练习。
1.要提取食盐中的单质碘,你设计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 B.重结晶 C.加热升华 D.过滤
2.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什么位置( )
A、液面下 B、液面上 C、支管口 D、任何位置
3、为了萃取碘水中的碘,不能选用的萃取剂是( )
A、CCl4 B、汽油 C、苯 D、酒精
4.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C.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蒸馏时可以将液体全蒸干
D.海水淡化可以利用太阳能蒸馏法
6.填写仪器名称:
分离酒精和水的受热容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蒸馏装置中通冷却水的仪器是________,接受馏分的仪器是__________;用于分液的仪噐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主要目标)
能掌握乙醛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主要目标)
掌握醛类的通式。(主要目标)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及实事求是的观点。(同时目标)
对学生进行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教育。(同时目标)
[教学内容:
1、乙醛的结构
2、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4. 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CnH2n+1CHO或CnH2nO
教学重点:
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
乙醛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材料:
“软”
1、导入材料: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出乙醛)
H2C═CH2 C2H5OH → CH3CHO 2、揭示材料: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PPT)
乙醛的结构式
3、强化材料:a. 乙醛的样品(物理性质)
b. 乙醛与氢气的反应:
c. 乙醛的银镜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3NH3 + H2O
d. 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4、延伸材料:甲醛
醛类: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5、回归材料:
6、检测材料:写出乙醛分别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硬”
1、教材、黑板、PPT等
2、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等
3、试剂:乙醛、2%AgNO3溶液、 2%稀氨水、10%NaOH溶液、2%CuSO4溶
[教学过程设计
I.导入知识点
[复习练习: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H2C═CH2 C2H5OH → CH3CHOII.分析知识点
[引出:乙醛
[展示: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板书:乙醛的结构式:
简式: CH3CHO
[讲解:乙醛主要用于制取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设问: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具体地来认识一下。
[板书:一、乙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示:乙醛的.样品。
[探究式提问:乙醛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让学生拿起各自桌上的乙醛试样,观察其颜色、状态,并嗅其气味等。
[阅读:书上Page171第一段内容。
[小结:学生自我整理: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是20.8℃),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板书:2、乙醛的化学性质:
[探究式提问:乙醛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理论预测:首先让我们从乙醛的结构来预测一下乙醛可能的化学键的断裂方式,从而可能会发生哪些反应
[讨论分析:
[讲解:实验证明,乙醛确实能在①处断裂而发生与H2加成反应。
[板书:1、乙醛的加成反应:
该反应还属于还原反应(Page171)
[讲解:1、醛基与H2的加成反应,是分子中引入羟基的一种方法。
2、工业上不用该反应来制取乙醇。
[设问:那么②处的断裂实际也存在吗?
[讲解:实验证明,乙醛确实也能在②处断裂而与O2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2、乙醛的氧化反应:
[实验验证:采用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边实验边讨论的方式进行,由学生亲手实验验证。
[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
[板书: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弱氧化剂银镜
[讲解:1、银镜反应:Page172
2、该反应可用来制镜或保温瓶胆。
[实验: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板书:Cu2+ + OH— == Cu(OH)2↓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弱氧化剂红色
[讲解:1、上述两个反应均可用来鉴定醛基的存在。
2.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医院检查糖尿病。
III.知识点延伸
[引入:还有一种常见的物质,叫甲醛,结构式为,它也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还能发生氧化反应,与乙醛性质很相似,你们想这是为什么呢?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甲醛与乙醛的结构的相似性,得出结论。我们把这类物质叫“醛类”。
[讨论:你们能根据同系物的知识,写出甲醛、乙醛后面的几个醛类物质吗?并进而写出它们的通式吗?
[学生板演:写出HCHO、CH3CHO、CH3CH2CHO、CH3CH2CH2CHO、……
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板书:1、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讨论:请分析醛类与其它有机物的关系。
[板书:2、(为下节内容埋下伏笔)
IV.知识点回归
[小结: 1、醛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及较弱的氧化性。
2、醛基是乙醛的官能团,也是醛类的官能团。
3、醛类物质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V.知识点检测
[作业:Page173习题。
[研究性实验:用葡萄糖代替乙醛做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该实验的结果可说明什么?
[板书设计
一.乙醛的结构式:
简式CH3CHO
二、乙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2、乙醛的化学性质:
a、乙醛的加成反应:
b、乙醛的氧化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弱氧化剂银镜
Cu2+ + OH— == Cu(OH)2↓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弱氧化剂红色
二.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化学教学设计12
[引言]我们都听说过“真金不怕火炼”,这说明金子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有些金属如铁、镁等能存放在空气中,但在加热时能与空气或氧气剧烈反应,甚至燃烧。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呢?
[板书]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探究实验3-1]钠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吗?
[学生探究]用镊子从桌上盛放钠的试剂瓶里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请仔细观察其断面处的变化。
[师]描述你们所看到的现象。
(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后逐渐变暗)
[师]回答得很好,请把刚才切割的钠块用镊子放回原试剂瓶中。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并结合课文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
[板书]
1、钠( sodium)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钠的光泽为什么很快变暗?
(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以致变暗。)
[讲]好,事实上,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钠反应生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了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
[板书]2、钠与氧气的反应:
(1) 常温下:4 Na+O2==2Na2O (白色)
[问]为什么要将钠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
(为了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讲]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就会发生变化,这说明钠比铁、铝、镁等金属活泼得多。那么,如果加热,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还会生成Na2O吗?
[资料卡]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都是钠的氧化物,Na2O是白色的粉末,Na2O2是淡黄色的固体。
[探究实验3-2]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是Na2O还是Na2O2?
[学生探究]取黄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钠,吸干表面的的煤油,切掉外面的氧化层,放在坩埚里,加热至钠块燃烧。
[讲]实验时应注意,钠开始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
实验现象:可观察到钠受热先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接着燃烧起来,火焰呈黄色, 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结论:钠的熔点较低,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Na2O2 。
[板书](2) 加热时:2Na +O2=== Na2O2 (淡黄色)
[讲]除了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层。所以,在点燃镁条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点燃起来更容易些。铝的情况如何呢?
[探究实验3-3]未打磨的铝箔和打磨过的铝箔加热现象会有不同吗?
探究步骤:剪一小块铝箔,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现象。另取一小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问]熔化的铝为什么不滴落?
[现象解释]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是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很快生成了新的氧化膜,构成的薄膜Al2O3的熔点为20xx℃,高于铝的熔点660℃,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
[讲]正因为铝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可以隔绝铝与空气的接触,阻止内部铝被氧化,所以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生活小常识]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因为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情况。同时我们利用铝在空气中的化学特性,可以把铝制成日常用的铝制品。
[课堂检测]略
化学教学设计13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3: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女生进行分类。
学生4:根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
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根据你的猜想,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
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行说明意义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要研究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展示: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问题: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实物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汇报,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说明:在这个活动期间,学生肯定会出现把物质分类进行到底的情况,教师在此可以给充分的肯定,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学生思考:略
教师: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所决定的,所以科学上的分类标准是物质的组成。
活动:请你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归类。
学生活动: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哪类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物质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有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
教师:你能对应这些概念对写出的这些物质进行正确归类
学生归类:略
教师:其实对化合物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氧化物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讨论:
(1)请你说说氧化物可以分成哪两类?
(2)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3)有机物有哪些相似的组成和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说明:
1.两者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无机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在分类上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有机化合物的相似组成: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质: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大多数难溶于水。
学生活动:请你把刚才的物质归类进行修正,并根据你的学习成果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水、酒精、石蜡、面粉、食盐、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天然气、汽油等。
活动3【活动】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要求将物质之间的分类写成一个图表进行总结。
活动4【练习】当堂作业
完成课本57页练习1(写出物质化学式及注明物质的类别)
化学教学设计14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 题: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
操作
往20mL水中
加入5gNaCl
再加入5gNaCl
再加入5mL水
现象
结论
[活动与探究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提问: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结: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
讨论:P35页——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
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
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
小结:我们把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
讨论: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
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阅读:P36页: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P37页:资料
讨论: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读表:P36页表9—1
指导绘图:根据表9—1,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讨论〈投影〉:
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 。
3.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是
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1.P38页讨论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
课堂练习:课后习题
化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常见27种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个部分。前面课程学生已经知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需要结合原子结构知识,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进行比较确定的概念定义,将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与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有机统一起来。
1、元素概念是化学概念的教学难点,这里可以淡化概念的具体教学,可以通过生活物品中元素组成的大量实例,促进学生认识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需了解决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根据,因而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以课本列举27种元素为重点,包括每种元素的符号、名称,做到会写、会读、会用。
3、简介元素周期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个化学工具,依据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可以安排学生组织探究活动,从原子序数查找一些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定元素分类等信息,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提供方便,建立良好的使用学习工具习惯。
教学准备:
系列生活物品,教学课件,学生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展示课题:
【生活启示】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用实物、图片、食品包装标识等,让学生阅读分析这些物品所给出的信息。
【展示实物】提供生活中的系列用品(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
【教师导语】生活中我们使用过“加碘食盐”“含氟牙膏”“AD钙奶”,这里的“氟”“碘”“钙”分别指的是什么?应该是分子、原子、元素中哪种呢?
【学生回答】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投影课题】第2课题:元素
(评析):化学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要注重化学联系生活,积极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包括食品、日常用品等,运用化学的观点认识。
二、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理解元素的概念:
【问题探究】那么什么叫做元素?
【学生演板】要求书写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O2、CO2、H2O、H2O2等。
【共同分析】四种物质分子里都含有氧原子,虽然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从上次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中知道: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于是将这些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学生1】我们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学生2】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定义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题讲解】氧元素和氢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B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分子质量 D、核外电子数
【师生分析】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因此选择(B)。
【引导讨论】下述化学反应:2H2O==2H2↑+O2↑,S+O2===SO2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1】分子种类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2】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生活应用】
1、生物细胞无论来源于动物还是植物,微生物,其中元素种类及其质量分数都相近。
2、从生物学或科普书刊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阅读图表】了解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即质量分数。
【发现规律】地壳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从多到少次序:氧硅铝铁
【师生讨论】为了加强记忆,可以采取谐音记忆技巧:养闺女贴(心)。
【知识拓展】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引导归纳】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2千万种,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多种。
(评析):现阶段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关联,认识到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则用“原子”,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加强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突破两个概念容易混淆的认识误区。
三、熟记常见元素符号,领悟元素符号的国际通用性:
【趣味话题】外国友人不会认识实验桌上的三瓶金属材料,他问都是些什么物质?他说我不认识。
【教师提问】科学上使用什么来表示元素呢?
【学生讨论】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需要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表示各种元素。
【阅读资料】常见元素符号的历史演变过程,了解道尔顿在化学上的又一贡献。
(评析):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动漫形式介绍,有利学生从乐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充分了解元素符号的国际通用性,这样就便于不同国度的化学界进行学术交流。
【学生1】书写元素符号应该注意法则:一大二小。
【提出问题】氧元素符号为O表示什么?
【学生2】O表示氧元素
【学生3】O表示一个氧原子
【共同归纳】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阅读资料】从中文元素造字规律来看,将元素分成哪三种?
【学生1】有“金”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如生活中的“五金”即金银铜铁锡Au、Ag、Cu、Fe、Sn。
【学生2】有“气”字头一般是气态非金属元素O、N、Cl、H等,有“石”字旁的是常温下的固态非金属元素,C、S、P等。
【学生3】记住三种常见稀有气体元素:氦He、氖Ne、氩Ar等。
(评析):元素符号作为学习化学的第一种化学用语,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体悟运用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为马上学习的化学式做好准备。
四、开展课外探究,简单认识元素周期表:
【类比引入】超级市场为了便于顾客选购采用分门别类、有序方式排放成千上万种商品。而化学上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规律探索】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序排列构成元素周期表。
【学生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学生2】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教师提问】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1】可以查找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2】通过计算还可以知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等。
【学生3】确定该元素属于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
【拓展视野】通过科普书刊或互联网查询: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评析):由于认识元素种类不多,暂时无法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适当降低运用知识的难度系数,重要的让学生积极拓宽知识视野,体验门捷列夫和道尔顿等科学家研究化学的乐趣。
【教学反思】
一、组织科学探究要重视学习过程和探究经历
化学新课程组织化学原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参与体验学习的快乐,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过程,重视科学探究的全程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学习方面的巨大收获,知道学习上的暂时失败,还是今后人生的偶然失败都是难得的人生经历,是人生中一笔精神财富,遭遇失败的滋味也许是刻骨铭心的永久记忆,自我慢慢体味,但是要在不成功的记录中寻找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就是我们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收益。
强调元素符号记忆的学习任务,可以采取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前三单元教学中有计划的逐步提供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让学生逐步熟悉常见元素符号和物质化学式,着实减轻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体现出化学用语的启蒙性和工具性。也可以安排学生个人自制学习卡片或学习包,将化学用语记忆分解成阶段性学习任务,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体悟运用元素符号的重要基础性,体现认知发展规律的渐进性。
二、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将抽象的知识原理具体化
本单元组织“元素”化学概念和“元素周期律”原理的教学,都可以运用类比方法,有利将“元素”、“元素周期表”内容结合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将抽象的知识体系具体化,增强学生对元素概念、元素周期表的感性认识。
前三个单元知识学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触和认识常见物质有空气、氧气和水,但是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这样势必要求组织教学时,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化学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对话和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明确强调要求进一步淡化化学概念的教学,对于概念的知识要求只需学会应用,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正确运用,因而理解“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个问题,领悟元素和原子之间有什么异同,可以通过类比的事例进行讲解:0-9九个数字就是组成无数个数字的元素,26个字母就是英文的基本元素等,让学生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引入“元素周期表”这个化学学习工具,不直接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规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为了取用存放的方便考虑,例如超市的商品需要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其中有共同的有序性,那么为了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科学的有序排列。总之,化学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学习的每个方面,评价方式可以设计成社会调查、课外探究、课前导学单和课后检测等。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04-05
《皮蛋中的化学》教学设计范文02-28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钠》04-09
《化学能与电能》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07-24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04-01
九年级化学溶液教学设计范文03-30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学设计(精选8篇)05-19
化学教学总结05-07
化学教学总结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