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雷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雷雨教学设计1
一、课件引入,初步感知
1、课件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雷雨的了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识记。
2、同桌互助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玩游戏“采蘑菇”,全班交流识字:你认识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引导学习独立识记有困难的字,共同来采摘“蘑菇”。
4、读读、想想、画画。全班交流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
5、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段落,纠正丢字、添字和读破词、句的现象。
三、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自读、指名读、仿读、小组读),让学生感悟雷雨前的天气变化:乌云很厚很低,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刮起大风,树枝乱摆,蜘蛛逃走;接着又电闪雷鸣。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2、再次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或课件,引导观察,细读感悟雷雨中的天气变化: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先按自然段读,体会句中的意思,再连起来读出雨中的'变化。说说雷雨中的景象。
3、展示课文第二幅插图或课件,引导想象:这时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你有怎样的感觉?练习读出雷雨后清新、洁净、充满生机的美。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四、趣味练习,引导积累运用
1、“小猴学样”。黑沉沉绿油油红艳艳
2、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越……越……
五、课后延伸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雷雨教学设计2
一、导入《窦娥冤》、《长亭送别》:古典戏曲(抒情性和音乐性)——>现当代戏剧:话剧《雷雨》(口语化)回顾古典戏曲既歌且念的特点,理解古典戏曲与现当代戏剧在语言表现形式上的区别与前面所学2个古典戏曲形成对比,初步把握古典戏曲与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区别,从而感受学习方法的差异
二、自读剧本,整体把握戏剧内容一、速读剧本,完成下面习题:
1.请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并概括其内容。
2.了解戏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画一张人物关系图
3.填空(越多越好):一个()的周朴园
二、明确上面习题
三、简介《雷雨》:暴露封建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优秀现实主义悲剧(把握“封建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理解周朴园的双重身份)自读课文,完成习题
针对自读情况作答
思考既是封建阶级的又是资产阶级的周朴园的双重表现:残忍冷酷的剥削工人积累原始资本,专制的对待家人培养速读以及整体感知长文内容的能力,熟悉剧本情节
从评价的矛盾中初步认识周朴园的特点
三、分节欣赏第一场(上)(一)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鲁侍萍表明身份以前的内容,其他同学准备点评他们的朗读——>读后请学生点评朗读情况
(二)依次提问并引导学生明确相关内容:
1、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2、鲁侍萍有什么表现使周朴园感到奇怪?
3、对三十年前侍萍的身份,周朴园、鲁侍萍各有什么说法,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理及性格?
4、周朴园的虚伪在此节还表现在什么方面?
5、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有几次怀疑?品味其语言及动作神态
引导学生理解后归纳:周朴园极富于动作性与戏剧性的几次问话以及他那每一次都有的不同的声音姿态表情,鲜明地显示了他的渐趋紧张的内心动作,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曹禺在运用语言时经过了反复的推敲。这段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层次分明,回环起伏,由隐微至显露,终而达到波涛汹涌的高潮。
6、对应周朴园的怀疑,侍萍怎样回答?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
(三)指导学生针对这4个回合的问与答进行表演性朗读
(一)2人朗读,其他学生倾听并准备评价
评价
(二)依次思考1——5题并作答
参考答案: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
2.鲁侍萍的无锡口音和关窗的举止。
3.周朴园——梅家一位小姐(好似大家闺秀),很贤惠,很规矩——抬高侍萍身份,虚伪
鲁侍萍——梅妈的女儿,既不贤惠,听说也不规矩——不满,愤恨,悔恨,揭穿对方的假面具
4.侍萍问要“帮帮她吗”时,他连忙说“不”以及“好了”
5.①“你──你贵姓?”——有怀疑,但还较为平静,说话也客气(潜台词: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②(抬起头)“你姓什么?”——疑惑,不安加重(潜台词:你跟她什么关系,怎么这么了解她的情况)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坐立不安,惊惧(潜台词:你到底叫什么名字,在这场变故中你是什么角色?)
④(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几乎认定却不敢相信不愿接受
(比较动作,体会潜台词,感受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6.“我姓鲁。”“我姓鲁,老爷。”“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我是从前侍候过老爷的下人。”
心理:她不想马上暴露自己的身份,她也没有马上要表明自己身份的渴望。但三十年前的感情、三十年来的'苦难生活、三十年后周朴园的虚伪让她难以控制自己
(三)表演性朗读周朴园与鲁侍萍有关眼前人身份怀疑的四个回合的对话具体感知人物语言及性格
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初步体会周朴园的虚伪与鲁侍萍的怨愤
通过四个回合对话的深度探究,深刻体会剧本丰富的潜台词,体会曹禺朴素生活化的语言底下深厚的语言功底
在分析人物潜台词、说话时的心理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加强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把握
第
二
课
时一、分节欣赏第一场(下)(一)指导学生研读分析以下问题:
1.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鲁侍萍的时候,为什么会惊恐万状?
2.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万状之后对鲁侍萍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而侍萍的态度又如何?
3.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教师总结归纳:周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二)引导学生分析下列语句中的潜台词:1.鲁贵象是个不大老实的人
2.(侍萍)什么?
3.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加入潜台词并比较与“鲁大海就是我的儿子”表达效果的差异)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点评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朗读(一)研习问题并作答
1.感觉名誉地位家庭受到威胁,是内心虚伪又害怕的表现
2.周朴园:厉声责问〔(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用感情软化〔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想用金钱收买打发〔(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鲁侍萍:悲愤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听说周朴园怀念自己后心软了→撕毁支票以示蔑视抗议(骨气与尊严)
3.对年轻漂亮的梅侍萍有过真情,加上现在生活的不如意,使他更怀念过去的情人以得到精神的慰藉,但他的怀疑又是廉价与自私的,必须以丝毫不会影响自己为基础。
(二)补充潜台词,在对比中体会不同语言表达造成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分角色朗读,深刻体会人物语言表现出来的性格心理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深刻体会周朴园的虚伪、伪善以及侍萍在三十年苦难中磨砺出来的刚强、骨气与尊严
深刻体会剧本丰富的潜台词,通过对比分析认识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
通过朗读更进一步把握人物语言反映的性格和心理
二、分节欣赏第二场(一)指导学生研究以下问题:
1.周朴园对一般工人、鲁大海以及周萍周冲的态度如何?(特别引导分析对鲁大海这个兼有儿子与对立的工人阶级代表两种身份的人物的态度)
2.鲁大海又有什么特点?
3.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一)研习问题并明确:
1.对一般工人:残忍、冷酷、卑劣;对鲁大海:傲慢、无情、挖苦、教训;对周萍周冲:专制
2.坚定、勇敢、无私,又显幼稚、鲁莽、缺乏斗争经验
3.资本家←→下层劳动人民
资本家←→工人阶级
(二)分角色朗读,深刻把握体会不同人物语言下的性格心理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深入的感受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待工人阶级的无情与冷酷
通过朗读进一步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三、总结归纳1.引导学生归纳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人物性格与形象
2.引导学生归纳戏剧特色:
三十年前后两个家庭甚至牵连到矿上的事情集中在午后至夜晚发生,是怎样做到的?表明了戏剧的什么特色?剧中随意挑出一句台词都能清楚的知道是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又表明戏剧的什么特色?
3.引导学生分析“雷雨”为题的用意1、归纳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人物性格与形象:
周朴园——封建家长+资本家:残忍、冷酷、自私、虚伪但又有多面性
鲁侍萍——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女子: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鲁大海——觉醒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坚定、勇敢、无私又缺乏斗争经验
2、归纳戏剧特色:结构高度集中;人物语言个性化
3、分析标题的含义:《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革命的大雷雨即将来临,此时中国的社会酝酿着一场大变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与提升的能力,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主要任务,形成整体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本剧的结构与人物语言特点
四、延伸体悟
1、引导学生比较周鲁两家的第二代
2、教师归纳:从作者给第二代安排的三死一生的结局看,作者在呼唤一场革命的暴风雨,意图借此洗涤一切罪恶与腐朽,成就一种新生的气象比较周鲁两家第二代的情况,明确:
周萍:周朴园第二,自私、懦弱、对待工人冷酷
四凤:梅侍萍第二,善良、受侮辱受损害
周冲:有繁漪新思想的影响,但比他的母亲要善良单纯得多
大海:觉醒的工人阶级的代表,雷雨洗涤一切黑暗腐朽后的希望引导学生从出场的不同人物理解作者的立场态度
学习迁移的目的,实现学生学习的完全自觉化
雷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分析,使学生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鉴赏文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并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揣摩潜台词的含义,品味台词耐人寻味的含蓄美。
【重点难点】
领会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式(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合作发言——师生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导入新课(邻里劝架):两口子吵架,司机、数学老师、修车师傅、居委会大妈、裁缝、厨师都来劝架,展示各自不同的语言。
A:“一个巴掌拍不响,不管三七二十一,各打五十大板……”
B:“虽说针是针线是线,但两口子的事,谁能说得清?针过得去线也过得去就行了,自己身上的窟窿,还得自己打补丁……”
C:“你们都哪跟哪啊?有打气的,有拔气门芯的,有这样劝架的吗………”
D:“那你说怎么着,夫妻的事,本来就是锅碗瓢盆一塌糊涂,想快刀斩乱麻,能斩得了吗?”
E:“怎么不能?前有车后有辙,学人家西院那两口子,你走你的阳关道,他走他的独木桥。离婚……”
F:“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有劝和的,有劝分的么?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吵架不记仇,白天共吃一锅饭,晚上和枕一枕头。哪能什么都分个你的我的……”
稍加分析,然后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分析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
(一)高度个性化
1、什么是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2、个性化的语言举例。(分析周朴园、鲁侍萍)
(1)学生分角色诵读
例1: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无情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例2: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绝!摆架子,树威性,即使在不是自家人面前,也无法自持。既封建,又资本家;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本能的以为。在这里,语言是灵魂的直裸。
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2)小组内讨论,归纳人物形象。
(3)抽查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4)点评发言,总结。
周朴园: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封建资本家
鲁侍萍:善良、正直,自尊、坚强
3、个性化的语言练习。(分析鲁大海)
例3:
鲁大海可是你们完全错了。……
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
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1)小组内讨论,归纳人物形象。
(2)抽查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3)点评发言,总结。
鲁大海:英勇、顽强、大公无私,倔强、鲁莽、幼稚
(二)丰富的潜台词
1、什么是潜台词?
潜台词,就是潜藏在人物台词之中的真正含义,即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
2、潜台词分析举例。
(1)学生分角色诵读
例4: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例5: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他是的弟弟呀!)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你这畜生!哪里像是我的儿子呀?……)
(2)小组内讨论,归纳。
(3)抽查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3、品味潜台词练习。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下面的潜台词,鲁侍萍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一实一虚,一口一心,很有意味: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
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②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③
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三、本课小结
1、什么是个性化语言?
2、什么是潜台词?
通过分析使我们一方面加深对作品人物、主题的认识,另一方面体会到戏剧人物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希望能够自觉的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四、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两组人物不同的语言:
(1)、做教师的父亲和没有文化的妈妈希望你认真读书,他们分别对你说---
(2)、高考落榜,悲观者和乐观者的神情和语言:
2、设定一个场景,写一句包含多重意思的话
(潜台词):
雷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话剧有关知识
2、通过鉴赏语言,熟悉剧情,揣摩主要人物周、鲁的内心情感,感知、评价“相逢”部分的戏剧冲突。
3、理解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立足剧本,鉴赏语言;走近人物,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把握作品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激烈的的戏剧冲突中认识了一个善良美丽而又不屈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话剧名作《雷雨》,这部戏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之作,为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朴园,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雷雨》。
二、作者简介源: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三、戏剧知识再介绍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
四、《雷雨》故事情节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个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鲁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鲁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鲁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做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鲁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鲁四凤不幸也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五、互动探究
1、把握戏剧冲突
解说:戏剧冲突主要指剧中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是戏剧的灵魂,那么,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哪些人?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2、学生表演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几位同学对课文节选部分中的第一场的表演吧,有请他们(掌声响起)
明确:对学生的表演作出评价,鼓励并指正。
六、作业布置
用自己的话来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试讲,我觉得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环节比较紧凑,有效地抓住了教学目标,通过动作与朗读、表演、想象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雷雨》中矛盾冲突。本堂课也存在不足:
1、对学生的关注力不够,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环节虽完整,却不能够与学生更好的联系在一起;
3、学生讨论的环节较少,思考的时间相对来说留的时间也比较少。
通过本次授课,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许多不足,在今后一定踏实钻研教学内容,同时也提升自身能力。
雷雨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
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⑴ 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 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
板书:前 中 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雷雨前:
⑴ 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⑵ 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⑶ 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⑷ 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 1~3自然段。
雷雨中:
⑴ 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⑵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⑶ 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⑷ 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⑸ 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⑴ 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⑵ 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⑶ 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⑷ 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雷雨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一、 谜语导入新课
1、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谜语,是猜两种事物,第一个(大屏幕出示)
A.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是什么?雷
B.千根线、万根线,不粗不细,顶天立地。
雨
师:把这两者合起来,就组成了今天咱们要学习的事物,它是。。。板书:雷雨(指导雷字的写法)请大家齐读课题。
2、一般什么季节下雷雨?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子的?(师:看来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3、有个小朋友和大家一样善于观察,他把自己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就让咱们和这位小朋友一起感受一下这突如其来的雷雨吧!
二、新课讲授
过渡:请大家打开书69页,认真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请下面蜗牛里的拼音帮忙,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1、理清文章脉络:
师:读懂了吗,读懂了老师要考考你,课文中有两幅插图,哪些自然段是描写得第一幅画?哪些自然段是写得第二幅画?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师:先来看第一幅画,哪些自然段是描写了这幅画?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第一幅画画的是下雷雨时的景象,也就是雷雨中。
板书:雷雨中
第二幅画画了雨后,天上出现了彩虹,也就是雨后的景象。板书:雷雨后
师:还剩下1—3段,你看一看写了什么?雷雨前(板书)
2、1—3段学习:
师:那咱们就先来看看,雷雨来临前写了哪些事物?(大屏幕投影)咱们一块读读。
写了哪些事物?乌云、叶子、蝉(板书)
(1)指导写字:虫字旁
学生说到蝉或者蜘蛛时,指导写字。大家看蝉这个字,(出示课件)观察一下应该怎样写?什么结构?
偏旁是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在写时要注意,写得瘦一点,小一点。虫字旁的字,在课文中你还能找到哪些?蜘蛛、蛙。那这些字,你知道怎样写了吗?请把这几个字,写到课本70页的田字格里。
(2)黑沉沉
师:是呀,雷雨来临前,有那么多的事物,天空有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满天说明?乌云非常多。天上到处都是
黑沉沉:是说乌云非常的厚,很多很多层,感觉要沉下来一样,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说吗?
压下来:黑沉沉的要压下来,什么是压下来?假如你的头顶上有很多东西,你来做做压这个动作?这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要压下来,这时你感觉怎么样?
生:难受、害怕、闷得慌、
师:对啊,连树上的叶子和蝉都害怕了,所以它们?师指着屏幕。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害怕来。
朗读第一段:自己读读这段试试。找两个同学试试
(3)除了这些还写了哪些事物?大风、树枝、蜘蛛(出示)
师:就在这么安静的时候,忽然风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你来学学树枝乱摆。我看到大家来回的使劲摆动,这说明什么?(风很大)从忽然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风来得很急。
垂字讲解:
在这样的大风下,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吓得逃走了。
垂:咱们看看怎样是垂下来?(课件)原来垂,就和这个字本身一样垂下来。手势表示。
(4)闪电
大风过后,紧接着就是:手指着屏幕。
比较句子: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屏幕出示)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更突出了闪电一道比一道亮,雷声一个比一个响。)那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样读?自己读读试试。两位同学读
最后咱们再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雷雨前这部分。老师起头
3、雷雨中学习
师:通过分析词语、朗读重点句子,咱们知道雷雨前是这样一篇景象,请按刚才学习的这种学习方式自己读一读雷雨中,请大家自己读读4---6段。
《1》 读完的同学,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雷雨中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2》哗、哗、哗:指导朗读
哗哗哗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雷雨下得很?
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自己读读试试
两位同学朗读。一起读
《3》句式训练:-----哇-----啊------
师:对,雨下得大,而且是。。。。屏幕出示()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板书:树、房子
师:只有树和房子看不清吗?还有什么?根据孩子回答、板书
试着用这个句式说说出示:-----哇,-------啊,也看不清楚了。
对,是所有的都看不清楚了。
《4》渐渐地:换词
师范读: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渐渐地给它换个词试试?
对,渐渐地,慢慢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5、雷雨后
这场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就雨过天晴了,雨后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谁来说说
《1》清新的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雨后除了空气是清新的还有吗?还有那些事物很清新的?
花草、树枝
师:对,在雷雨后,空气、花草、树叶、、、、一切都变得很清新,除此之外还有太阳、彩虹挂在天空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雷雨过后的心情。教师范读。
师:现在感觉怎么样?舒服、高兴
那就带着这种感觉美美地读读最后两段吧。
师: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高兴,他们都迫不及待的要出来看看这清新的世界了。
想想会有哪些,小动物出来?
三、总结下课
那大家想想雷雨后,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说一说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
雷雨中:树、房子、(小花、小草)
雷雨后:空气、太阳、彩虹、池塘
《雷雨》教学反思
新课程第四册《雷雨》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节课,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生字学习,结合课文词句。
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允许学生提出本课尚不要求或被遗忘的字,在文中画出来。再对照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寻找虫字旁字的书写规律,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及个人独特的识记方法进行生字识记。
二、抓住写作顺序分层教学
雷雨前的部分,我先让学生找小作者选择写的景物,然后理解里面的重点词语、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进行学习的方法。
雷雨中部分,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随后全班交流成果。
雷雨后的部分,我先让学生随便说有哪些景物,让学生展开想象雷雨后除了还有哪些事物变得清新,从而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最后,到了“放开手”的阶段了,问学生雨后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三、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中语言片段时,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来。再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教师的朗读,根据朗读自由想象画面,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在本节课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用“越 越 ”、“渐渐地”说一句话。这两个句式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这里既是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机。
雷雨教学设计7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两张(课文插图)。
【多媒体】
1、音响效果:电闪雷鸣和雨声。
2、ppt“读读抄抄”中的三句话,带点的字用红色。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有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
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揭示课题
1、(播放电闪雷鸣和下雨声的音响)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我们常常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象──雷雨。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先读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请课文下面的小动物来帮帮你。
2、谁觉得自己能把课文读通,就读给大家听听吧。
3、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雷雨的.,小朋友能说说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
自由读。
指名读。
再读感悟
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有顺序,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写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分别是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分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景象。注意:默读不能动嘴,可以动手作作记号。
2、同学们请把想到的在朗读中表达出来。可以先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小伙伴来评评你读得怎么样。
3、(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小朋友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分别描绘出了什么时候的景象呢?请你找出课文的相关部分读一读,再说一说。
4、这篇课文有些句子很美,谁愿意把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你也可以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5、范读写雷雨时的段落,指导读出感情。默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互相评价。
看图选读课文。
朗读展示。
我的发现
(课件出示课后读读抄抄的句子)请大家看这三个句子,注意带点的词,看谁有新的发现。
是呀,如果把“垂下来”换成“掉下来”‘就没有这么形象了。这里还连着丝呢。
发现带点的词用得很好;
发现用其他词来换带点的词就没有这么好了;
发现带点的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导写字
1、出示:彩虹、蝉、蜘蛛。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找找它们有什么特点。
2、出示“逃、越”,自己比较一下这两个字,看看有什么异同。
再看老师写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3、出示:沉、压,看看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出示: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4、跟老师一起写“垂”字:注意看它的笔顺和笔画有什么变化?
5、请大家观察一下,剩下的几个字该怎样写才能写好看呢?
6、下面,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临写两遍,然后再在写字本上临写两遍。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一个是走之旁,一个是走字旁。
都是半包围结构,“逃”先写里边的部件,“越”先写走字旁。
沉右边不要写成宝盖,压不写成广字旁,不要漏写最后一点。
熟字换偏旁。
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缩短很多。
雷雨教学设计8
妙析教材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此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建议
在学法上,积极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感悟,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景,多种形式读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样子的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难点
1.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4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3.说说自己见过的不同的雨的情景。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马、黑、压”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三、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雨有很多种,你们知道有哪些雨吗?(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出示课后练习题的四种雨的名称及动图。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雨
(1)学生自己描述一下这几种雨的区别。
(2)哪种雨最大?
3.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你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4.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4.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组词。
6.找出这5个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7.认读词语卡片。(出示:雷雨 乌云 闪电 雷声 窗户 房子)
五、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教师引读。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六、指导写字
1.出示“雷、乌、黑、压”4个生字,仔细观察,说说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雷、黑”,边讲边示范书写。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梳理板书
雷雨
雷雨前(第1~3自然段)
雷雨中(第4~6自然段)
雷雨后(第7、8自然段)
雷 乌 黑 压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
2.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3.体会动词的巧妙运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
2.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难点
背诵课文,感悟“压、垂、挂”等动词的巧妙运用。
三、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真是好样的!(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2.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呢?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师板书)
3.齐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四、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同学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在夏天,你有没有注意过雷雨前的天气变化呢?请你说一说。
2.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请你仔细观察,等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课件出示雷雨前的画面)
3.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课文中又是如何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生读)
5.雷雨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来做做压的动作,(指名说)哦,我发现你很用力地往下按,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压,而我们书中说的压是逼近,是越来越近。当黑沉沉的乌云在天空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向着大地,向着我们一步步地逼近。孩子们,抬起头,如果满天的乌云像一只大手压下来,是什么感受?(闷得透不过气来)是的,雨前的天气又闷又热,你还找到了哪些不一样的现象。(师板书:闷)
(2)作者还写了雷雨前的什么景象?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3)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天气闷热得没有一丝风,到处都是静悄悄的,正在这时候,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①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一阵大风,哎,小朋友,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这阵风大呢?(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哦,小朋友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好,现在你们是一棵棵小树,跟着老师的话,摆动你们自己。准备好: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吹……狂风吹……停,孩子们,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②嗯,老师觉得这风还不够急,小树都还没乱摆起来呢,再读。(齐读)
从你们急促的声音中,我感到一阵大风就要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
③比较句子: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只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小结:作者的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蜘蛛以它最快的速度从网上下来逃走的情景,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齐读)
(4)就在这时候,闪电和雷声这俩兄弟也匆匆赶来了。文中是怎样写闪电和雷声的?赶快读一读吧!(出示第3自然段)
师: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他读得好吗?评一评。(学生评价)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同学们读得让老师感觉到马上就要下雨了。老师也很想读一读,请你们仔细地听:雷声越来越响,闪电越来越亮。 谁来说说老师读得怎么样?(学生发现不同后,说说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仿照“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说词语。
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师:同学们,雷雨前,天气由闷热得一丝风也没有到忽然刮起大风,到最后电闪雷鸣,这其间的变化真大啊!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第1~3自然段。
师:谁愿意来读?这么多同学举手,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吧!(齐读)
(二)自学第4~6自然段。
过渡:就在这电闪雷鸣的时候,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那么雷雨中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第4~6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雷雨中景象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中的景象。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
3.过渡: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收获肯定不小吧,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
4.汇报交流。
(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哎,老师注意到这有三个雨声,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这场雨下得真大啊!
我们一起来,老师说雨下起来了,同学们说雨越下越大了。
(2)是的,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好大的雨呀!(一起读第4、5自然段)(师随机板书:大)
(3)师:其实这倾盆大雨没持续多久就变小了。听:“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师:这里为什么用了两个“渐渐地”?(指名读这句话)
5.雷雨下得这么急,这么猛,你们想看看雨中的景象吗?(播放课件)
6.看完了雨中的景象,我相信同学们的感受更深刻了,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比刚才还好。我请男生读第4自然段,女生读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我们一起读。
(三)对比学习第7、8自然段。
1.看,雨停了,天亮起来了,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听老师读课文第7、8自然段,老师一边读一边出示雷雨后的画面,你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1)你看到了什么?(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有彩虹、蝉、蜘蛛和青蛙)
①彩虹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彩虹图片)多美啊!
②蝉叫了,你听,它在叫什么?在说什么?(出示蝉和蜘蛛图片)蜘蛛又坐在网上。雨前,它吓得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现在,它舒舒服服地坐在网上干什么呢?(指名说)
(2)你听到了什么?(蝉叫声、青蛙的叫声)
3.好美!谁能把这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听?(指名读第7、8自然段)(师随机板书:美)
4.瞧,(出示课件)雨过天晴,蓝天上有白云,有彩虹,树上有蝉、蜘蛛,池塘里有青蛙。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去感受雷雨后的美景!(齐读第7、8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1.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雷雨前、中、后景色的变化吧!(播放课件)
2.请同学们拿起书,我们来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五、填词,比较词句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下来。
2.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下来,逃走了。
3.一条彩虹________在天空。
比较“压”“垂”“挂”3个字的用法,体会这3个字用得巧妙之处。
六、指导写字
1.出示“垂、户、迎、扑”4个生字,指名读,集体读,再口头组词。
2.同桌交流写字方法,全班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写字方法。
3.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临摹。
4.展示交流。
七、课堂小结,背诵课文
1.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写得这么细致?
2.是呀,作者经过了非常仔细地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么美,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这样,你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3.想把这篇精彩的课文背下来吗?快试一试吧。
八、梳理板书
雷雨
雷雨前:闷
雷雨中:大
雷雨后:美
垂 户 迎 扑
九、教学感悟
正式上课前,我让学生辨别“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让学生对“雷雨”有初步的印象。当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恰当运用词语所带来的奇妙效果。此外,我围绕“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不同,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对比的方法,说出景象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雷雨教学设计9
一、引入新课
昨天我让大家预习了第18课《雷雨》,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读相应的语段、词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点评,并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孩子们,我们读书就好象吃饭,饭要细嚼慢咽,要一口一口地吃,才有营养,读书呢,也要读一读,品一品,作者写了什么,这样写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这样的读书才会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雷雨》。)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读书。
二、品读感悟
(一)品读课文第一到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到三自然段,教师提出要求:这三段写了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准备用完整的句子把你的意思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
2、学生合作感悟。
3、学生交流汇报,学生点评,教师点评。教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并提醒学生养成倾听同伴的发言,多给同伴肯定的评价的习惯。
A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这句话写的是乌云,从满天一词感受到乌云的多,黑沉沉一词感受到云的颜色,压一词感受到云很多、很重,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这句话写的是叶子和蝉,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让我们感到天气很闷热,一丝风也没有。)
C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这句话写了在风,忽然写出了风来时的速度很快,树枝乱摆写出了风很大,所以这个大风还可以改成什么风?)
D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话写了蜘蛛,垂下来逃走了让我们感受到蜘蛛很可爱,它知道大雨要来了,心里很害怕。)
E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这句话写的是闪电和雷声,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让我们感受到大雨就要来了。)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前三自然段,形式:男女读,齐读。(教师点评,鼓励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感受,还要学会想象。)(刚才我们学习了雷雨前的景象,接下来我们看看雷雨以后有什么样的景象呢?大家找找看,它在哪?
(二)品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1、学生自读,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派代表交流。
3、学生自主点评。
4、教师小结。(主要着眼于感悟是否到位,表达是否规范,点评是否能对同伴进行积极性评价)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8课《雷雨》的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了雷雨前的景象,乌云很多很重,天气很闷热,风来了,蜘蛛很害怕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雷雨马上就要到来了;我们还学了雷雨后的景象,看到太阳出来了,彩虹高高地挂在天上,空气也很清新,天气也不感到热了,蝉也高兴得叫起来了,蜘蛛又开心地挂到了网上,青蛙也唱起歌来了,好象在告诉我们,雷雨后的一切让大家多舒服呀。
剩下的课文的中间部分,我相信大家自己也能够学得很好,能知道它写了什么,也能感受到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下节课一起再交流。
雷雨教学设计10
课案陈述:
一、课题导言:
从作品的地位及评价争议入手,以十七岁的周冲为接近学生情感的契合点引入作品的阅读。
二、学习任务:
1、走近大师: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等。
2、走进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3、通过对一部作品的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增强文学修养,提高鉴赏能力。
4、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5、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6、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感情体验与震撼中增强生命意识,滋养人文情怀。
三、过程和资源:
(一)准备阶段:
1、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2、观看电影《雷雨》。
(二)课堂研读讨论:
1、设问提示:
要求:阅读原著后,找出自己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明确地把问题描述出来,以便研读资料时有的放矢,有所侧重。(让学生陈述问题,教师进行设问示例)
曹禺是如何创作《雷雨》的?他自己对《雷雨》有怎样的评价?这些情况对我们理解作品有什么帮助?
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鲁侍萍、繁漪、与三个儿子之间的难于调和的矛盾在哪里?作品在各种矛盾纠葛中揭示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特征?
繁漪“古怪”在哪里?“雷雨”在哪里?她与周朴园有怎样的矛盾?你怎样看待她与周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又怎样看待她的乖戾与叛逆?
你对周萍这个角色怎么评价?你怎么看待他与繁漪、与四风的感情纠葛?
鲁大海、鲁贵、四凤、鲁侍萍属于一个阶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什么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说说剧本中鲁大海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周冲最后会成为悲剧的牺牲品?促成他毁灭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评价他?
在你看来,《雷雨》究竟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时代悲剧?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请梳理剧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体会这句话的内涵。
有人说,《雷雨》一天之内让三个人死掉、两个人疯掉的剧情未免让读者和观众太过紧张了,于是作者安排了“序幕”和“尾声”来舒解与安抚人们的情绪。关于“序幕”和“尾声”,你认为是加上好还是去掉好?
曹禺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你能体会作者这份贯穿于全剧的悲悯情怀吗?
……(其他问题略去)
2、网上资源研读。
3、在线帮助:链接21CN、Yahoo、263等搜索引擎。(指导学生查询资料,并激励学生补充、丰富有效资源)
4、课下纸媒体资料研读:书城查阅资料、图书馆借阅资料。
5、课堂讨论:针对问题,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深化认识。
6、学习反思:
你读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那些你阅读中很宝贵的第一感觉,是否记在随笔上了?
阅读原著时有没有对问题涉及的内容做重点关注?
阅读资料时把重要的信息摘录下来了吗?比如那些可以佐证你自己的观点的材料,还有那些你打算加以辩驳的说法。(当然还包括信息出处)
古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阅读的要诀是“受到启发但不被牵制”,你阅读时“质疑”过材料吗?
阅读过程当中是否及时地记下自己思维闪动的火花?
阅读时有没有发现资源本身的错误或者缺漏?你用心辨识了吗?
阅读时,发现你要解决的问题资源不足,搜索查询了吗?
讨论时你及时地记下同学们的重要发言了吗?在讨论的思维碰撞中,你是否捕捉到了新的灵感?
(三)撰写文章:
1、请提炼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认识,参阅相关资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关于《雷雨》的文章。可以是小型学术论文(链接小论文的撰写指导以及范文),鉴赏评论文字,也可以是读后感,随想,等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作业形式)
2、回顾、反思、总结研究性阅读全过程当中的情况及得失利弊,写一篇学习随感。
(四)交流借鉴:
1、论坛交流。
2、上传部分习作,摘要选登精彩见解,供同学阅读、交流、借鉴,亦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教学反思:
首先,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实现了将探究学习引入常规教学的初衷,形成一个“范例性”WebQuest扩展阅读课案。它为学生展示一个完整而清晰地有效阅读过程,突出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其次,借助网络,不仅加大了课堂的密度和容量,且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便捷延伸。有效网络资源的集中,在学生课业负担重、上网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形下,免去了漫无边际的查询之苦,有利于省时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第三,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师驾控比讲读授课更为宽松,学生从研读资料到完成作业,都可以更为充分地体现操作的个性化与层次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控研读状态、选择作业层级。优秀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借鉴,也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促进、激励作用。
第四,课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和互动性看似不足,但实质上“设问提示”与自主研读资料寻求解答的教学环节中,集中地体现出了激疑、设疑、知困并解疑解惑的能动探究性。高质量的设问,是研读解困的动因,但问题意识往往是学生最缺乏的,“设问提示”环节,正是基于刺激学生“知困”的需要而设置的,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阅读由浏览情节的“读过”,上升到带着问题研读相关资料的“读懂”,再到研读中注重设疑解困、生发属于自己的见解的“读透”,实现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
第五,由这个课例生发了一个高中阶段进行课外阅读扩展的总体设想,即设计层级化分明的WebQuest形式探究阅读课案。内容为教育部指定的必读名著,每学年重点研读一部,用WebQuest形式,高一设计突出探究的“示范性”(如以上课例),展示完整的探究阅读过程。高二提升层次,强调探究的“指导性”,设定一个大致的流程,指导学生自己设疑,分组查询资料,寻求答案,制作成简单的网页,课堂上进行交流借鉴,在互相启发中改进方案,完善思路,深化认识,最后由教师汇总整理所有有价值的问题、资源、精彩文章或解答,完成WebQuest的构建。第三阶段强调探究的“自主性”,即由学生自己选题,完成一个课题任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的能力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突出师生间交流的互动性和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探究性。
雷雨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理念:
琐碎、机械的语言训练扼杀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性,因此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创设综合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上,引领学生在具有生活情趣的语文综合活动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
教学设计特色:
在生活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放机、磁带。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 激趣,激情导入(2’)
1、出示谜面:
① 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② 千根线,万根线,不粗不细,顶天立地。
2、学生猜后,分先后板书课题:雷雨。
二、 充分朗读,概述课文(15’)
1、下面请大家听录音,看看下雷雨时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2、下面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朗读课文,看看他和我们刚才听到的谁读得更好!同时请同学们为自然段编序号。
3、接着,我们再请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色?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分组赛读雷雨前、中、后各自的景色。
三、 创设情境,运用实践。(20’)
1、下面请大家想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及自然现象?请读读课文,用“——”画出来。请个别同学回答,并板书。
2、创设说话情境:出示投影片(雷雨图)
① 引读:哗—,—,雨—,雨——,往窗外望去——,——,都看清了。
② 质疑: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遇见过这样的雷雨吗?能用几句话向大家简单地说说当时的情景吗?下面我们请大家试试看。然后教师归纳:
夏天,天气又闷又热,天空中黑沉沉的,忽然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树儿被刮得东倒西歪,哗 哗 哗 ,倾盆大雨庞然下起来了。不一会儿,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空气清新,舒服极了。
③ 出示句子:雨越下越大。房子,树枝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让学生领会:“渐渐”在此处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可出示练习添加“渐渐”这个词,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间,看谁想得快,添得准。
出示投影片:①我长高了。②四周安静下来。③运动员们加快了速度。④我懂得了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3、雨停了,大地间又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出示投影片(雷雨后图):
① 引读:雨_____了,太阳_______了。一条_____挂在______。蝉____了。蜘蛛______。池塘里的_____,青蛙_____。
② 出示投影片,______的雨终于停了。______的太阳公公又出现在
_____。一条_____的'彩虹____挂在____的天空。蝉______叫着,好像在感谢这场雷雨似的。______的蜘蛛又坐在______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______地叫起来了,为这雨后的美丽景色增添了无限生趣,人们呼吸着这______的空气,听着这______的声音,心里____极了。
四、 感情诵读,设计练习(3’)
1、根据板书,齐背课文。
2、你们认为课文学到这里,还应该做哪些练习?可让学生运用朗读、背诵,绘画,唱歌,跳舞等不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师:我们可以通过唱歌或者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唱歌”吧。当然
我们还可以得用课余时间去研究雷雨形成的科学原理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可查阅资料,询问老师解决)。
附板书设计:
雷 雨
雷雨前:乌云 叶子 蝉 大风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雷雨中:下雨 雨大 雨小 树 房子
雷雨后:太阳 彩虹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雷雨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雷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本文以精练的文字,形象地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丽情景。并通过图文结合展现出夏天雷雨的不同特点,启示我们应该多注意身边大自然发生的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读文思考。2.讨论交流法:出示字词,通过集体交流讨论识记生字。3.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图文结合、找找画画等,弄清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并找出描写雷雨前的景物。4.以读代讲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学法
朗读法、图文结合法、边读边想法、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等4个生字,会写“垂”这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
体会“垂”这个词的妙处以及“垂”这个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田字格。
课前谈话
出示“雨”字,问学生:看到这个“雨”字,你会想到什么雨?生:暴风雨、小雨、中雨、大雨、雨加雪、春雨、阵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
1.老师直接板书课题:雷雨
指名读、齐读。
2.说说雷雨。(雷雨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生答。)
过渡:那雷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去读读课文吧。
【直接入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激活课堂,唤醒学生已有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8分钟)
1.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的。
2.学习字词。
(1)考考你:
这几个句子,你会读吗?自由读、齐读。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这几个词语,你会读吗?齐读。
垂下来 乱摆
压下来 彩虹 (生字带拼音)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压 乱 垂 虹
(3)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组词读。
【这样做旨在: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语境中识记,组词运用,从而达成识字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8分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结合插图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找出来。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雷雨中?哪几段写的是雷雨后?(板书)
(2)开头几段写的是雷雨前。
过渡:课文是怎么介绍雷雨前的景象的呢?请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并用笔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通过默读,边读边想,图文对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落实教学目标2。】
四、学习“雷雨前”。(用时:15分钟)
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雷雨前天空的景象是如此的可怕,那大自然中的其它事物又是怎样的呢?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周围的环境怎样?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树枝乱摆”有什么想说的?
(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要下雨了,其他小动物在干什么呢?(鱼儿、燕子……)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谁会说“越____越_____”
3.小结这部分内容。
4.减词对比读。
师:乌云压下来。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生: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师:一只蜘蛛逃走了。
生: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闪电亮,雷声响。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5.提示引导读(红字重读)。
师:雷雨前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大风的呢?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接下来描写的是闪电和雷声。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6.对比读。
师: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从网上掉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从网上跑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7.我会用“垂”说话。
一只蜘蛛从网上( )垂下来,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
【通过默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文读句,使学生切身感受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五、指导写“垂”这个字。(用时:5分钟)
1.“读”字观察。
2.示范指导。
3.学生练写。
4.评价。
【通过观察、交流、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美,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六、小结下课。(用时:2分钟)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雷雨前的景象。至于那只逃走的蜘蛛后来怎样了呢?雷雨中、雷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请大家课后熟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再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好奇。】
雷雨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悟想象雷雨前后的景物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文中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细细的密密的是春雨,那你们知道在夏天经常下什么雨吗?它就是(雷阵雨)雷阵雨就是雷雨。
雷雨又叫雷阵雨,在夏天午后经常出现,常伴有大风,闪电和打雷,时间不长,但天气变化很大。那雷雨时的天气是怎样变化的呢?有位小朋友在观察了雷雨后写了一篇日记,写得棒极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8课《雷雨》。出示课题,板书:雷雨。同学们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0页。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疑问的字可以问问下面的小鱼或查字典。
2、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同意吗?(板书:雨前,雨中,雨后)课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板书)生重复。
老师给大家带来3幅图,他们分别是(雨前雨中雨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雷雨前这幅图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二)、分小班自由朗读雷雨前的部分,按要求汇报。
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别人读得比你好,请你他学习;如果他哪里读错了,或者没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互相纠错。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扩句。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小组内交流。
3、互相交流说说观察到哪些景像,这些景象是怎样的?景象用圈画出来,怎样的用直线划出来。
4、能有感情的朗读,推荐一位组员来展示朗读。
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课件出示第一段,下面哪个小班愿意来给我们汇报一下。
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班来为大家汇报。
A:让我来为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吧!请大家评价。
B:下面由我来给大家汇报“压”字,这个字即要认也要写。请大家跟我读组词。我们小班是这样来记它的,我们使用了变魔术的方法“庄”,我们还使用了编顺口溜的方法:厂把土压成了点记住了它。你们还有别的方法来记住它们吗?你们真会动脑筋。我还要提醒大家我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写这一点。)
C:下面由我来给大家汇报。我找到的景物有xx,它是xx的xx、请问有要补充的吗?(师:补充“压”字妙用。让我们带着感受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D:带着感受读
好的,谢谢这个小班的同学。
哪个小班接着来汇报:
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班来为大家汇报。
A:让我来为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吧!请大家评价。
B:下面由我来给大家汇报“乱”字,请大家跟我读组词。请大家跟我们一起来。“忽然一阵大风——”起(边读边做)。
C:下面由我来给大家汇报“垂”字,这个字也是即要认又要写,而且特别复杂。请大家跟我读组词。请问你们是怎么记住它的?我们在写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伸出手来,我们一起书空。
D:下面由我来给大家汇报。我找到的景物有xx,它是xx的xx、请问有要补充的吗?(师:补充“垂”字妙用。让我们带着感受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好的,谢谢这个小班的同学。
同学们,雷雨就要来了,看,闪电一次比一次亮,听,雷声一声比一声响,读。谁能来说说?(课件)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啦!自由练习。谁来?(课件)开火车读。
要下雨了,其它小动物在干什么呢?
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闷热,紧张,又变化之快的雷雨前吧!(齐读,动画)
(三)、理解的基础上,表演朗读雷雨中。
这闷热,紧张,又变化之快的雷雨前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快听,(放雷雨中朗读视频)
1、请各小班班长组织组员练读,根据下面所勾画的,理解课文,说说雷雨中的变化。
2、并用拍手表示雨声,用捶桌子表示打雷,演一演雷雨中的变化过程。(注:两人读课文,两人表演)
哪个小班愿意来展示一下?
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班来为大家汇报。
A:我先给大家讲讲,雷雨是突然下起来的,越下越大,然后慢慢变小,最后停了。下面由我们小班来为大家表演。开始——
谢谢大家,我们小班的'表演完毕。
同学们还想演吗?我读课文学生表演,女生演雨声,男生演雷声。
同学们,我们除了用表演的方式来表现雷雨中的变化,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朗读来表现。(1分钟练读)
谁愿意来试试。(渐渐地换词)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四)、对比雷雨前和雷雨后的图画,感受雷雨后的美。
同学们累了吧!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放音乐。睁开你们的眼睛,雨停后,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xx了,xx也xx了说话)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雨后图。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的。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吧!(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比雷雨前和雷雨后,看看有什么不同?(指导挂和坐,读出感受)
是呀!让我们一边舒服的享受着雨后凉爽的天气和清新的空气,一边欣赏这窗外的美景(齐读,配乐)天亮起来了——起(放音乐)。
(五)、总结课文对我们写作的指导意义。
学习完这篇课文,我认为有雷雨这课有两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第一,就是用了许多好词。你们看老师都把他们放到了黑板上了。我们从压感受到了多而厚的乌云给我们带来的压抑,从乱感受到了风大,从垂感受到了蜘蛛的害怕,从挂感受到了彩虹象彩带一样挂在天空的美,从坐感受到雨前雨后蜘蛛心情的变化从害怕恐惧到悠闲愉悦。同学们你们说这些词用得好不好,一起来读读吧!
那第二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哪呢?猜猜,对。就是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六)总结板书,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你们能学习刚才老师总结的两点,来写写吗?不要着急,其实,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板书:18、雷雨
压雨前雨中雨后
乱时间顺序
垂
挂
坐
雷雨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常识性,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雷雷雨前后的一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抓住蜘蛛不同动作的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雷雨前后的变化。
雷雨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今天我们要感受的会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你听,他来了!(播放雷雨录音)他是——雷雨,相机板书课题:雷雨。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雷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引发想像: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雨前、雨后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出示视频《雷雨》听课文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像。采用多媒体组合的方式,营造了教学氛围,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学文情境,把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自学平台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散文方法识记,扩词。
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3、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4、小组读课文,互相正音,评价。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三、细读梳理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坚持以读为本的进行设计,有效地突出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次数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四、学习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
总结
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由于文章篇幅较短,所以把整课的写字任务安排在这一课时,集中时间和精力。引导观察,分类指导,突出了重点,促进了学生自主写字能力的提高。)
第二课时一、回顾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字词的掌握、读书的水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
二、研读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组内充分交流互动,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学生提出问题相结合,在读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观察的细致,描绘的生动形象。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雷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雷雨教学设计02-08
《雷雨》教学设计02-01
雷雨教学设计03-29
《雷雨》优秀教学设计04-14
关于《雷雨》教学设计03-24
关于《雷雨》教学设计02-05
小语《雷雨》教学设计09-14
雷雨教学设计(精选20篇)06-18
《雷雨》教学设计(精选10篇)03-10
《雷雨》教学设计14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