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引导学生说出: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写作:90%;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猜老师年龄,说自己的年龄。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数?
一、情境--冲突
⑴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⑵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⑶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示课题:认识分数,教案《《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二、活动--建构
(一)着力建构二分之一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揭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
②这一份是蛋糕的1/2,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①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涂上颜色。
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③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
⑶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⑵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⑶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⑷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表示?
(三)深入探究,比较分数大小
⑴引导:从学生作品中选择同样大小圆的和,引导学生比较得出:1/2>1/4。
⑵拓展: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圆表示出它的1/8,猜一猜和1/2、1/4相比,大小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验证猜想。
⑶交流:组内学生用的图形完全一样,各表示出几分之一?哪一个大,哪一个小?组内交流。
(四)学写分数
⑴指导书写:教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书空。
⑵看图写数: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写分数)。
(五)认识各部分名称
⑴学生自学教材,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⑵结合,交流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具体含义。
(六)估计、比较、沟通
⑴把"想想做做"第3题的整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表示。学生估计下面两张纸条中的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一表示。
⑵交流估计结果及估计策略。
⑶整体观察,初步渗透"几分之一"和"1"的联系。
⑷想像拓展:如果继续往下平均分,还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分数将会怎样?
三、应用--提升
⑴联想: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结合巧克力图,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得到不同的分数。
⑵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
课件演示把一岁儿童的身长(图)平均分成四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4,把现在的我的身长(图)平均分成七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7
估计:八、九岁孩子的头占身高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师提供资料:十岁儿童头占身高的六分之一
⑵估计:《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各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并交流结果。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生活中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4—3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课件,任意大小的圆一个。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生分析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的分数吗?通过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个分数?
(自由说出已知分数)
师:谁能给老师说说,1/2表示什么?
(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同学们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可是,老师还是想检验大家一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检验呢?
(愿意)
师:好,大家都同意,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圆纸片,折出它的1/2。
(动手折纸)
师:谁愿意将你折的展示给大家看呢?
(两名拿有不同大小圆片的同学展示)
师:请同学们认真对比观察,他们都正确的折出了自己图形的1/2,可为什么同样是1/2,折后图形的大小却不一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分数的再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从折出圆片的1/2,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数量也不同,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
活动一:拿水笔
师:这儿有三盒水笔,你们能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
(请三名学生到讲台前)
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把全部水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动手拿,并将拿到的水笔展示给大家看)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三人拿出的枝数不一样。
师: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都认为每盒的总枝数不一样,所以三个同学拿出水笔的枝数不同。是不是这样呢?现在请3位同学把盒子里所有的水笔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水笔的总枝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
生A: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6支,全部水笔的1/2是3枝。
生B: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
生C: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
师板书:
6支1/23支
8支1/24支
8支1/24支
师:我们把水笔的总支数叫整体,将取出的1/2叫部分。(补充板书)
师:水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不一样;水笔的总支数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一样。
师:假设共有10枝水笔,它的1/2是多少?100枝呢?
(集体回答)
小结:总支数相同,1/2所表示的支数相同;总支数不同,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4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76页的例1——例5。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通过学习,培养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先一起认识2(1),在通过动手操作,创造认识更多的分数,从而掌握分数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练习题),为每个小组准备不同形状的纸若干张,胶水,剪刀。
2、学生准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围在一起吃月饼。今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强强一家也围在一起吃月饼,强强和弟弟看着香甜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嚷嚷和吃月饼。可妈妈说:“吃月饼可以,我得先考考你们。”
“1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8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
2、老师看他俩回答得这么好,决定奖励给他俩一块大月饼。(师拿出一个圆形纸片,分成大小不一的两部分。)
问:“你们看,老师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接着问:“要分的大小一样,得怎么分?”(让学生知道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我到底要分给他俩几块呀?”(生回答)
师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二分之一
1、同学们,你们从老师给你们的纸中选择一张试着分分它的二分之一吗?(学生动手分)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让两名生回答)
3、师:同学们都是对折以后分成了大小相同的两部分,这样分我们我们叫(生答,师板书:平均分)
4、师:谁能用上“平均分”这三个字,再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生回答)
5、师:老师就把这块月饼奖励给他俩(师边说边把圆剪开,粘在黑板上)强强拿着月饼可高兴了,他说(课件出示:把一块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指名读这句话
问: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答后进行辩论)
6、师:看来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提,平均这两个字能不能漏掉呀?(屏幕出示正确的话,并把平均两个字变成红色)你们看看这句话,那个字词还很重要?
生观察后回答,是引导生注意“每份”、“它的`”两个词,并把这两个词变成红色。
7、面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刚才分的过程,注意要把那些特别重要的词突出出来。(生小组交流)
8、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那谁能试着写写二分之一?(生到黑板上写,是再强调分数的正确写法)
(三)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二分之一,其实这个大家族中还有许多新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够运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创造出更多的分数,赶快行动起来吧。
2、生用不同形状地纸动手创造分数,并把它贴在黑板上,用分数表示出来。
3、师有选择的让生说说意义。
4、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小巧手创造了这么多分数,像2(1)、3(1)、4(1)、8(1)……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5、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多分数,我们来观察一下,分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不一样?(生答)
让生看书,了解各部分名称,是相应板书。
(四)、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选择能用4(1)表示的图。
2、为涂色部分写分数或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写分数,看看每个小图形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师发给每组图片,小组讨论后交流)
(五)联系生活,谈分数生活中的运用。
生自由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分数
(六)升华总结
师:是,不仅这些图形和纸片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的存在,课下,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分数,下节课交流。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咱们以前学习过分数,谁来说几个你知道的分数?生:....等。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1/2,1/2表示什么啊?谁能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生:把一个长方形、西瓜、正方形等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1/2。
师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以前咱们分的只是一个物体,今天咱们来分多个物体,再次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分数再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生:苹果师:有几个生:有四个。
师:你能得到它的1/4么?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一个圈把这4个苹果圈起来,表示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一起读一遍。
师:在练习纸上先用虚线分一分,再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出这些苹果的1/4。
汇报生上来展示: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生: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4表示。谁做对了,举手,做错的同学说说你错在哪了?
小结:我们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些苹果的1/4师: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生:平均分成了4分。师:1呢?生:其中的1份。如果取2份呢?用哪个分数表示?三份呢?4份呢?生:就是1,代表一个整体
2、改变苹果的个数,再次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师:刚才我们分的是4个苹果,现在苹果的数量改变了,我这有8个苹果,你能得到它的1/4么?
师:我们把这8个苹果也用一个圈把它圈起来。表示把这8个苹果看作?生:一个整体在练习纸上试着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这8个苹果的1/4。
师:谁来到前边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生1:我们把这8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4份中的1份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对比分析,总结提升。
师:刚才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1/4表示,现在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还是用1/4表示,那我就有点不明白了,这1个苹果和2个苹果怎么都可以用1/4表示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生:个数不同师:什么个数不同生:苹果的总个数不同。师:苹果的总个数不同就是什么不同?生:整体不同。但都是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是这些苹果的1/4。
师:如果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16个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00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不知道多少个一大堆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你有什么发现?生:不管有多少个苹果只要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板书: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课件)下边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我这有一些小棒,你们猜猜一共有几只?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这些小棒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1份是1根,6份就是6根,三次都是六分之一但数量不同。
4、改变学生的人数,深入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想一想,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生:1/2。
师:那我又点不明白了,同样是4个苹果,为什么上面的每份用1/4表示,下面每份用1/2表示呢?
小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板书)。
巩固练习(课件)
1、填一填,说一说。
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在每个图里图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生展示师:为什么分的不一样,却都是这些图形的1/2。
4、教师出示两盒外包装一样的铅笔。
师:“这里有两盒笔芯,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拿出这两盒笔芯的1/3。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生:“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3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3。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讲台前的两位学生打开铅笔盒,认真地数着,其中一位学生举着3支铅笔,另一位学生举着4支铅笔。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不一样。”“他们拿出的支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支,一个是4支。
师:谁拿得是正确的?
生:“会不会有人数错了。”一位学生一副疑惑的样子。
师:“数错了?这也有可能,你能上来帮助数一数吗?”这位学生上来把两盒铅笔数了一下,判断两位同学拿的都是对的。师:“看来,没有数错。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3,拿出的铅笔支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生汇报:“我们认为两盒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他们两盒铅笔的数量是不同的,我猜一盒是9支,另外一盒是12支。”
师“这两位同学的意见认为是总支数不一样,大家都同意么?
师:请台上的两位同学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1/3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谢谢你们两个,大家说的都很好
师:这里我们把总支数看成一个什么?生:整体师:那整体不同,它的1/3就?生:不同(板书)
5、(课件)师出示一幅图文型的情境图师:观察这幅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两个小孩各拿一本书并有对话,小林:我看了这本书的1/2,小明说:我也看了一本书的1/2。图中的问题是: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师:“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想一想,小林和小明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一本书厚,另外一本书薄,两本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它们的1/2也不一样多。”
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在这个情境中,‘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多’这个信息是通过图的形式告诉我们的,你很善于从图中找出这样的数学信息。”
6一个图形的1/4是一个长方形,请你画出它原来的样子。
师:为什么这么多种画法都可以呢?
师:同学们的作品非常精彩精彩,能从其中看出你们的智慧,现在增加点难度。还是这个长方形,如果它表示的是一个图形的2/5,你能画出它原来的样子么?生展示,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先把2/5分成1/5,再画出五个这样的形状就行了。
板书
分数的再认识
平均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整体不同它的1/3就不同
教学流程
1、平均分4个苹果板书一个整体
2、平均分8个苹果,16个,20个,100个,不知道多少个一大堆板书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3、猜一猜
4、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板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5、练习到第3题涂颜色
6、猜笔芯
7、猜图书
8、画图形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课本第75~76页的例1~例2,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以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多媒休课件、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两个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两份都是它的)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
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这里的整个饼)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大屏幕上的饼小得多的真饼,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真饼的
?(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
请全班同学齐读
2.仔细观察,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圆形。教师提问:这个圆形被平均分成几份?(3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教师板书
)只有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吗?(另外两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它指的是谁?
(这个圆形)3.动手操作,认识。
刚才我们认识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想认识什么分数?()(教师板书)
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它的
,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请同学到台上当小老师评讲各种折法正确与否,并说出道理。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
?(不管怎样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4.自主学习,认识五分之一。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你们打开书76页,自学例4、例5。
例4、(1)看书,填空。(多媒体出示。)
(2)学生汇报,订正。
(3)教师指阴影部分问:它为什么能用表示?
例5、(1)请学生到台上当小老师讲解:把1分米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一份是它的。(投影出示)
(2)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这位小老师?
学生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若学生提不出好的问题,老师可以对台上的同学提问。
三、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指黑板上的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吗?请在76页上找答案。(请学生说,师板书)
(3)今天学的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子都是1。)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分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下面就来写几个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学生写完后一起读这三个分数)
(1)十分之一(2)九分之一(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数
四、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做一做第2题: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里划。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找一找分数。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7
设计思想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应用,解决与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是五年级学习分数的第一节课,是后面继续学习分数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这节课既要对以前的知识的重点回顾,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这节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丰富分数的内涵,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学具: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认识吗?(出示分数二分之一)提问:看到二分之一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二分之一说一句话。
小结:同学们刚才所说都是我们以前学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2、师:请你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课件出示)①全班交流。
②讨论: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③教师质疑: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3、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到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来探访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对分数有更新的发现。(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由“根据1/2说一句话”和“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进一步唤醒学生以往对分数的认识,揭示课题。这样的设计,抛弃以往切入课题的浮华,通过两个知识复习,让时隔一年的分数知识再次明朗,轻松的谈话,使分数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一步步清晰起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拿彩笔
1、全班分成八个组。每组从彩笔盒中拿出彩笔总数的1/2。
2、汇报、展示:小组汇报所分铅笔总数、拿出的支数及拿法。
3、学生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生:拿铅笔的方法相同,都是把铅笔总数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拿出了其中的1份。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生:会不会数错了。
4、学生验证。经过验证是对的。
5、各组都是拿全部彩笔的1/2,拿出的彩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和附近同学交流。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同学们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生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
3、质疑: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师:通过刚才拿彩笔、看书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活动三:画一画一个图形被两张纸遮住了,只露出了这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来。
[设计意图:开展“拿彩笔”的活动,通过小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彩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彩笔的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一样。“拿彩笔“是直观操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学生对分数的朦胧经验抽象成理论知识;”画一画“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个活动,由直观到抽象,遵循学生知识螺旋上升的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三、反馈提升
1、分数小游戏
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467人)、全校总人数(2863人)的几分之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发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估一估
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2/3是(8个圆),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哪个图形?请学生先估计,然后再算一算,说说思考过程。
3、辩一辩
导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定这样一个节日是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学们,你们现在窗明几净、桌凳整洁的教室里读书,你们真幸福。而在我国西部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要读书有何等困难。请看屏幕。课件播放“西部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图片”。你想说什么?
课件出示:为了帮助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反馈提升设计了“分数小游戏、估一估、辩一辩”三个环节,力求体现基础性、层次性,趣味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利用新颖多样的题型,把基础认知与思维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内化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提高的目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数学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回顾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和大家分享。请你选择:(1)我感触最深的是……(2)我学会了……(3)我发现……中任选一种方式和大家交流。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知识吗?
五、拓展延伸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你知道吗?课件播放录音。
课后,大家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等形式去了解分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全课,重温本课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鼓励孩子们利用网络资源继续学习,使学有余力的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也符合新课标“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教学反思:
教学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的收获:
1、注重结合实际展开教学。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教师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相同的1/2,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体验整体“1”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数量的不同。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下,学生通过拿彩笔、画一画、分数小游戏、辩一辩等活动,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分数意义的建构。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3、让学生在生活大背景下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本节课创设了多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如“分彩笔”、“猜本数”、“分数小游戏”、“估一估”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分数,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4、注重学生的全面参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全休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我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
5、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世界读书日”引入,观看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图片,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进而引出捐款。课尾,又介绍了分数的历史,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整节课由“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反馈提升→回顾反思→拓展延伸”五部分组成,环环相扣,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宽松和谐,富有挑战力的情境,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8
【教学理念】
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基于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索性学习的理念,建立以“课上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为引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时的《认识几分之一》是打开分数知识大门的钥匙。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难点:能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手工纸、直尺。
学具:几张正方形手工纸、彩笔、直尺。
【说教法】
“能运用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是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第一学段内容的要求。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找一找、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以直观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辅以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他们留出充分观察、比较、演绎、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
【说学法】
“知识的获得是主体在活动中主动的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分物品,引出分数。两个月饼分一半给一位同学,得到了一个月饼;再将剩下的一个月饼分一半给第二位同学,他得到了半个月饼;接着分下去,第三位同学得到了半个月饼的半个……半个、半个的.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类新的数——分数【板书】
环节二:合作探究,展开新课
1、课件出示例1。使学生理解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月饼
的二分之一,指导读写1/2,突出重点。
2、课件演示“平均分”,强调“平均分”是理解分数的基础。
3、小组合作探究1/2中的2和1所表示的含义,引导学生正
确理解1/2的含义,突破难点,也为后续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做好准备。
4、比较类推。课件出示被平均分成4份的月饼,让学生通过
类推的方法,学习认识1/4。
5、给出分数概念。
环节三:动手操作,交流实践
1、出示例2: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并涂上颜色。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鼓励多种折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交流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展示交流。将学生作品在讲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折出的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强调平均分,规范学生语言。
3、知识迁移,巩固提高。出示表示1/3、1/8的教具,让学生认读并练习书写几分之一,突破重点;逐一说出1/2、1/3、1/4、1/8等分数所表示的含义,突破难点。
4、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
【板书】认识几分之一
环节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93页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93页练习22第一题。
3、课本93页练习22第二题。
4、拓展提高。
环节五: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疑问。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分数
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三年级(上册)教材98页~100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从而理解分数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2、能用操作的结果来表示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通过平均分以后怎么表示结果的研究,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12的意义。
教学思考:
分数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及四则计算以后学习的新的知识,是对数的一次拓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飞跃,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基础。学生对分数并不陌生,多数学生都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感性的,并没有把握分数的本质,所以教学时既要利用学生对分数有一定认识的基础,更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本质,把学生的生活数学提升到学科数学的层面,实现知识和思维双提升。
数学上有各种不同的分数,但是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教学时要注意抓重点,第一个分数12应当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因为它既是一个最简单的分数,也是课堂学习的第一个分数,通过对12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把握分数的本质属性,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分数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学生应用12的思维基础进行思考,就能自己完成分数意义的建构。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把分数与具体的直观图形建立联系,建立起分数的表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构想:
一、通过分食品使学生感知在平均分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要表示这样的结果就要改造一种新的数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分数,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
二、通过对半个苹果表示方法的研究,通过用不同方法表示半个苹果,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对各种表示方法进行优化,渗透优化是数学研究思想。
三、通过折纸表示一张的12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折的方法不同、一半的形状不同,但是都可以用12表示,再通过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12的意义,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意义,为后面分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通过让学生研究:还可以表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白通过折纸不但可以表示一张纸的12,还可以表示14、18、13、……,拓展分数的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那么知道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吗?(分数)
师:那么对分数熟悉吗?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想到分数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或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学生说)
师:好!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进分数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提问,既可以知道学生对有哪些了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出分数
1、平均分食品得到整数
师:记得今年的春游活动吗?秦老师拍下这样一幅照片,请看:同学们正玩得高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薛文君坐在草地上正苦着脸呢!我想一定他的肚子饿了!我们再来看王欣怡正笑眯眯的看着秦老师呢!因为她知道秦老师要分发食品了!那么老师给他们俩发哪些食品了呢?请看(课件出示:四个桔子、两瓶口乐、一个大蛋糕)
生:四个桔子、2瓶可乐和一个大蛋糕。
师:他们怎么分这些食品才最合理、最公平?
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对!平均分最合理、最公平,你打算先分什么呢?
生:……(选择先分4个桔子)
师:把4个桔子平均分给2个人吃,每人分到几个桔子?
生:每人2个。(课件演示:每人分到2个桔子)
师:下面我们来分什么?(可乐)每人分到几瓶?
生:每人分到1瓶。(课件演示:每人分到1瓶可乐)
师:对,通过平均分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到2个桔子和1瓶可乐,像上面的1和2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板书:整数),除了1和2外整数还有哪些?
生:还有3、4、5、6、7、……
2、平均分不能得到整数
师:我们最后来分这个大蛋糕,怎么分?
生:还是平均分?(课件演示:平均分成2份)
师: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个蛋糕?
生:半个蛋糕。(课件出示:每人分到半个蛋糕)
师:每人分到半个蛋糕,那么这半个蛋糕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吗?
生:不可以。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个人分到半个蛋糕,也就是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了(板书:不能得到整数),也就不能用整数1、2、3、4……表示了。
师:不能用整数表示了,那么又怎么表示半个蛋糕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一会儿,把想出的方法写下来或画出来。然后让同座位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全班汇报。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表示的?(学生上来展示)
【可能有三种方法:一、用图表示;二、用汉字表示:一半、二份中的一份,二分之一;三:阿拉伯数字表示12……】
分别研究(出现一个研究一个):
⑴图形表示:
你画的这个图是什么意思?(把蛋糕平均分成……),你们认为他画的怎样?为什么?
板书:平均分成2份,
⑵汉字表示:“一半”是什么意思?
“二份中的一份”是什么意思?是随便分成两份中的一份吗?怎么分?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板书:1/2、1/4、1/8,让学生读出各数。
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合适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
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认识几分之几。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认识分子的含义和几分之几与几分之几的比较。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认识几分之几
1、 出示:分西瓜场景图(用圆片代替西瓜)
(1)问:他们一家打算干什么?
(2)教师口述:小红吃了一块,妈妈吃了三块。
问:小红和妈妈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同桌说一说
追问:什么是3/8呢?
(3)问:剩下的爸爸吃,那么爸爸吃了多少呢?
追问:什么是4/8?同桌讨论一下
(4)师:3/8 4/8也是分数(教师板书:分数)
(5)师:今天学的分数跟我们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2、出示:一张正长方形纸,
要求: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给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
展示交流:你涂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出示:一张长方形纸
提问:你能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请你折一折,并涂上颜色
学生折一折,涂一涂
展示交流
4、 那么,如果把一张纸平均分成10份,涂了2份,是(2/10);涂了3份呢?4份,5份呢?
教师小结:涂了10份中的几份就是(十分之几)?
5、出示:试一试
提问: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观察判断,同桌交流想法
独立填写,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比较大小
1、出示3/5和2/5
提问:3/5和2/5谁大谁小?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
小组讨论比较方法,全班交流
(1)折一折,涂一涂
(2)推理:平均分成5份,取3份
平均分成5份,取2份
2、练习:出示书本P103 第4题
(1)涂一涂,比一比
(2)指明学生介绍自己的作业。
3、 如果没有图,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出示:1/32/3 4/73/7 4/95/9 5/83/8
(1)小组里交流
(2)出示
1/2 〇 1/4
1/2和1/4分子一样大,它们相等吗?
(3)总结方法:分母相同,就看分子。
4、比较大小:
5/63/6 2/75/7 3/52/5 3/124/12 9/1001/100 1/61/5
(1)和同桌比一比(2)交流
5、出示:3/9 <( )<8/9 1/7<( )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红领巾试验田)这块地的3/9种了西红柿,1/9种了茄子,4/9种了青菜。
(1)你知道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交流。
师:还剩下多少?你打算干什么?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除了学习了几分之几外,还学了什么?(分数的比较大小)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几
1/4 2/4 3/4 4/4
2/5 3/5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12
教学内容:
p53—5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李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那你们知道兔子喜欢吃什么吗?小猫喜欢吃什么呢?
生:兔子喜欢吃萝卜,小猫喜欢吃鱼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小兔子和小猫最爱吃的食物,请看(投影仪出示)并想一想:
(1)4个萝卜,怎样分给两只兔子才公平?
(2)2条鱼,怎样分给两只猫才公平?
生:平均分才公平,只有平均分,他们的个数才相同。
师:动画显示平均分的过程。
师:两只兔子和两只猫都很满意的得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李老师今天也给我们的俩个班长带来了一块好吃的饼,请看李老师是怎样分的,你有什么看法?(投影出示一块大,一块小)
生1:不公平。生2:老师偏心女生。
师:那你认为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从中间分,一人一半
生:平均分成两份,两人要一样多才行。
师:老师听取你们的意见,把这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投影仪动画显示分饼的过程)
师:小兔和小猫得到的食物个数使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现在他们每人分到了一半,怎样表示?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或半个。
4、引入1/2。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错,有的说用0。5表示。有的说就用纸折,然后涂色。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表示,其实,一半的表示方式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就是刚才李老师听到有个同学说用二分之一表示。
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师:谁来说说1/2表示什么?
师把意义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让不同的学生说分数的意义。
2、折一折,并涂色
师:拿出你喜欢的形状,折出这个形状的'1/2,并涂色。同桌两人说一说,你这个1/2表示什么?
生:有的用长方形纸、有的用正方形纸、有的用圆形、还有的用蝴蝶、金鱼等等。(同桌说意义,然后全班交流)
3、涂一涂,说意义
a要分别涂出他们的1/2,你认为首先应该怎样做?
b其中六边形、圆、和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c利用投影进行交流,每一个1/2分别表示什么?
2、拿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4,并涂色
(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
3、,认识1/4、2/4、3/4、4/4。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2)涂一涂。P54
a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
b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c将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了这张纸的(),还有这张纸的()没涂颜色
d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
同学们,通过以上操作,你能说出1/4、2/4、3/4、4/4表示的具体意义吗?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分数表示,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像1/4、2/4、3/43/52/8的数都是分数)
4、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写。
(1)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
(2)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一个分数应该怎么读?
(3)你认为分数该怎样写?为什么?
(4)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
(5)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
三、尝试运用
(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投影仪出示)
a读出每一个分数。
b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c说出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含义
如: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
(2)判断那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是的画勾,错的打叉,并说出原因。
(三)巩固与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55页第1题)
(1)独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
(2)指名读出各分数
(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58页第2题)
(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2)你为什么这样涂?
3、判断: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图见58页第3题)
(1)独立判断。
(2)交流判断的理由。
(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
4、我来涂,你来说是几分之几(分数的意义)
5、拓展题:涂色部分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投影出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会了有关分数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读分数和写分数的顺序有什么区别?一个分数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13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 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 28厘米是米。
3、是( )个, 是( )个。
米是( )个米。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补充
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2、填空。
(1)是( )个。
(2)是( )个。
(3)米是( )个米。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1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3、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送给大家一句名言作为见面礼。请看大屏幕“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大家一起读一读。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板书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提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预设:(1)百分数的意义。
(2)生活中的百分数。
(3)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有哪费?
2.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师: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课件出示例题)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猛虎队获得了一次罚点球的`机会,他们准备派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
小组讨论:你认为该派哪名队员去罚点球?
队员
调球数/个
进球数/个
淘气
20
18
奇思
10
8
不马虎
25
21
引导学生说出:要看进球个数占罚球的几分之几。
18/20,8/10,21/25这样不方便比较。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容易比较些,即90/100,80/100,84/100.
通过比较得出,该派淘气去罚点球。
师:那90/100,80/100,84/100.分别表示什么?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90/100,80/100,84/100.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三个分数表示进球个数是总球数的百分之几。
师: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起来一目了然。我们用种方法解决了“派谁去罚点球的问题”。现在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帮助科技小组解决他们在进行种子实验时遇到的问题。
出示:
品种
实验种子数/粒
发芽种子数/粒
一号
20
5
二号
25
7
三号
50
11
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
生:一号-25/100二号-28/100三号-22/100。二号种子发芽情况最好。
师:谁能说一说25/100、28/100、22/100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
生1:表示一号发芽种子数古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十五。
生2:表示二号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二十八。
生3:表示三号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二十二。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25/100、28/100、22/100表示什么?
生:这三个分数表示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六个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什么?(学生如有困难,可小组合作完成)几。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总结: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分数还有另外一种写法。以90/100为例,分子90写成90,分数线和分母100写成%,即为90%,读作:百分之九十
师指名学生板演80%、84%。
师:请大家在本子上把100100100用百分数的形式写表示
下来,并读一读
师: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数的一种什么关系?
生:这句话中提到三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倍数关系。
师:百分数还有两个名字。百分数又叫百分比、百分率。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渐了解的。
3.生活中的百分数。
师:百分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说明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搜集的百分数的资料可能有: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2)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2%。
4.探究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我们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掌握了百分数的读写法。那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小组合作研究,全班交流后,师归纳总结。
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影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列百分数:1%、100%、103%。
教师指名回答,然后集体订正。
2.写出下列百分数:百分之二点五、百分之十八点八、百分之零点三。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请学生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内容?
五、作业设计
1.课本第40页1,4,5题。
2.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1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3.经历运用符号和图形描述二分之一的过程,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感知分数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五一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吗?
生:去了!
师:智慧老爷爷领淘气和笑笑也去旅游了。路上,智慧老爷爷给淘气和笑笑买了四个桔子、两瓶可乐,还有一个比萨饼。想想智慧老爷爷该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
生:分一样多,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对。每份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一分、平均分。)
师:(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头像,取出四个苹果、两瓶可乐)谁愿意到前面帮他们分一下,请举手。(一名学生到前面分苹果和可乐。)
师:比萨饼怎样平均分呢?
生:每人一半。
师:谁来分一分。(指名学生分比萨饼。)
师:让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得的结果,都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生:苹果每个人分2个,(板书2)可乐1瓶。(板书1。)
师:每人分一半比萨饼,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能到黑板上工整地写出来吗?
师:(指1/2)这个数字的面孔有些陌生,请不认识的同学别急。这个数谁知道,怎样读?
生:它是分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你说对了,这个数正是老师要介绍给同学们的新朋友,它是一个分数。(板书:1/2。)
师:读分数时要从下往上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半个比萨饼)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就可以用1/2——这个分数表示。
师:这个比萨饼中有几个1/2?
生:2个1/2。
师:2个1/2合起来就是……
生:1/2,就是整个一张饼。(师补充:用1表示。)
二、探索新知
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材54页“涂一涂”)我们的新朋友1/2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它想请同学们在这些图形中找到它并用斜线把它涂出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涂出它们的1/2。(师指名学生到前面的题卡上涂。)
师:请其他的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涂一涂。(生练习,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帮他检查一下,他涂得对吗?
生:对。
师:我们的新朋友1/2看同学们这么快就找到它,有些不服气,给我们提一个问题。
师:(指投影上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看这些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却都能用1/2表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这些图形的一半。
师:看来1/2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
师:淘气、笑笑想和智慧老爷爷共同分享比萨饼,看来我们要重新分了。
师:(出示圆片)这回我们该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几份?
生:三份。
师:(将笑笑头像贴到其中一份里边)这块给笑笑的,同学们看笑笑得到比萨饼的几份?(生:1份。)
师: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1/3。(师板书:1/3。)
师:为什么用1/3表示?
生:因为比萨饼被平均分成三份,笑笑得到其中1份。
师:(把淘气的头像贴到另一份中)那笑笑和淘气两人得到这个饼的几份?
生:两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2/3。(师板书:2/3。)
师:(在剩余的一份中贴上智慧爷爷的头像)智慧老爷爷问:“我们三人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呢?”
生:3/3,也就是1个饼。
师:吃完了比萨饼,智慧老爷爷邀请我们玩折纸游戏。请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纸,现在我们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怎么折呢?快动手试一试吧!(学生自由折,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展示折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彩笔,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想想你涂色的部分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师巡视。)
生:我涂了一份,用1/4表示。
师:有没有和这位同学不同的?
生:我和同桌合作每人涂了一份,共涂了两份,用2/4表示。不过,我们还有个发现,就是我俩涂的正好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一半用1/2表示,所以我猜2/4=1/2。
师:(惊喜地)真该为你们的发现鼓掌。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我们都该感谢你们!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涂出了这张手工纸的三份,用3/4表示。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想像他这样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
……
师:多么完整又清晰的回答啊!你也让我们有了新收获,感谢你。
师:(指黑板)像1/3、2/4、3/4、4/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你们还能举出几个分数吗?
生:7/8、1/10、3/9、16/17……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得完吗?
生:不能。
师: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接近了分数。同学们,分数和我们身体各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名称。如:(师用尺画横线写)3/4,写分数时我们要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这条横线的名称是分数线。然后写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的分数,名称是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分子。看3/4,谁能像我一样,介绍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师:(把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队,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分数超市举办超市大赢家活动,答题赢购物卡。比一比哪队赢的购物卡最多,哪队就是超市大赢家。
(一)课件出示各种水果按钮,由各队自由选择,每个水果按钮链接一道必答题。
必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两张购物卡。
1.教材5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
2.教材55页3题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要在平均分基础上产生。
3.教材55页第4题。
(二)课件出示蛋糕和果冻,后面链接抢答题。
抢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三张购物卡。
1.考考谁是火眼金睛?(下图中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两幅图通过移一移,都能转化成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对学生渗透数学中转繁为易的思想。)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一半用1/2表示。
生:我知道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还知道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师:我们今天对这个新朋友还只是刚认识,随着今后的学习我们会更加熟悉它,并熟练使用它。
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起点远远高于我的预设,他们对分数并非一无所知,而我完全是站在从用“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再到自己折出“四分之一”,步子跨得小,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充分放手,所提的问题缺乏挑战性,空间不够大。但也因为学生的起点高,节省了课堂时间,还使整个课堂生成了些许精彩。
2、折纸游戏认识1/4、2/4、3/4、4/4。这一环节将折纸游戏局限在只折正方形手工纸。这样局限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也使教学的气氛不够轻松热烈,学生的兴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如果能够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那么,学生的'兴致就会更高涨,教学气氛会更活跃,生成的课程资源会更多,学生的认知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评:
一、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本课教师从创设“旅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我们看到,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自由,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折纸,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了2/4=1/2,4/4=1。因为这种发现,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转化,从而形成新的主动的建构。
三、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中,教师本着扎实、有效的教学原则,合理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还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例如,课堂练习采用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超市大赢家”的形式,进行深化练习和巩固。在学生精神上已经有些疲乏的时候,练习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眼球,激起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兴趣。教师设计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地深入,知识的后继性和连贯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成为全课的点睛之笔。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3-23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3-15
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4-20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3-02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1-13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8篇03-1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篇03-1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篇04-06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