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9 15:57:5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1

  一、导读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作者借助屈原的形象所弘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2、掌握传记文学的一般写法,并学习本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学会屈原和司马迁对待现实的态度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自诊

  1、对比《藤野先生》、《鸿门宴》、《苏武传》三篇传记类文章,分析它们刻画人物手法的不同之处。

  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利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了我在日本的求学遭遇,以及思想的转变,从而写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不求上进,指出日本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从而与藤野先生相比较,突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心中只有药学的伟大人格。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主要利用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鸿门宴前,是战与和的矛盾,写了项羽求战的雷厉风行,止战的坚决果断。鸿门宴中,是杀与保的矛盾,写出了项羽的一诺千金、大仁大义。鸿门宴后,是责与容的矛盾,项羽对刘邦的擅自离席不加追究,任其回到军营,显示了自己的宽宏大度和从容自信。

  班固《苏武传》的对比描写十分突出。张胜贪生怕死,毫无骨气,反面衬托出了苏武的临危不惧、矢志爱国的情怀。卫律见利忘义,卖国求荣,表现了苏武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李陵善于伪装,忍气吞声,抱怨指责,突出了苏武的赤胆忠心、无怨无悔。

  2、分析第1题中三篇传记中人物的性格,比较他们对待现实问题的态度。

  藤野先生面对日本国内民族情绪的高涨,全身心投入于医学研究和教学之中,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学术拯救自己的国家,没有一丝民族偏见和歧视,不愧是一位让人敬仰的人物。

  项羽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形势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大义和大爱,用坦诚、守信和包容彰显了一个真正大英雄的气概,顶天立地,让人扼腕赞叹。

  苏武在死亡面前毫无惧色,以宁死不屈的精神,把爱国之志和民族气节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敌人都感动不已。在长达十九年的寒冷、贫穷、饥饿面前,毫不动摇,绝不降低自己的志气,坚守着自己的`节操,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三、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通过写屈原的哪几件事来展示屈原的性格特点?

  主要通过直接写屈原的四件事来表达他的痴心爱国的精神品质,第一件事是修宪因妒被疏,写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华,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疏远了屈原。第二件事是著《离骚》以明志,写屈原蒙受了不白之冤,为了表明自己的爱国情怀,写出了一篇彪炳千古的文章《离骚》。第三件事是流放不改爱国,楚国被秦国的张仪欺骗,楚国却无人能辨识诡计,屈原多次进言,但不被重视,致使楚国国力削弱。第四件事是汨罗一身殉国,写了屈原不愿与朝中权贵同流合污,宁愿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另外还从侧面写了两件事来突出屈原在楚国的重要性,第一件事是张仪欺骗并削弱了楚国,而楚国竟然无人识破并反击。第二件事是屈原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2、本文使用了哪些独到的手法来表现屈原的精神品质和伟大人格?

  第一点,本文以记叙为主,融入了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让文章的感情非常强烈,观点非常突出,这和常见的很多史官写史手法不太一样,也和自己写其它人物传记的手法不太一样。尤其是节选部分的和渔父的对话,更是用对话的形式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很有创意的议论文形式和记叙文形式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手法更能突出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向恶势力低头,保持自己高洁品行,虽死而不悔的伟大人格。

  第二点,通过侧面描写来展示屈原对于楚国的重要性。一个是写张仪的欺诈在楚国没有人能够识破,屈原识破了却不被重视,以至于楚国丢失了大量国土,楚怀王也被囚禁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另外一个是屈原死后的影响,很多人模仿屈原的文风,出现了很多文学家,写出了屈原的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再一个影响就是屈原死后,楚国难以抵挡秦国的进攻,最终被秦国消灭。

  四、基础应用

  1、下列的划线字词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屈原高洁、高尚的品行,我们可以称之为高频词,请具体解释这些高频词。

  方正之不容也:方正,遵守规则,正直。

  竭忠尽智:竭忠,竭尽忠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皭然,清白、纯净的样子。

  眷顾楚国:眷顾,眷恋怀念。

  何故怀瑾握瑜:怀瑾握瑜,原意指带着美玉,这里比喻指具有美好的品德。

  而蒙世之温蠖乎:温蠖,惛愦和污浊的意思。

  2、下列的语句都体现了屈原面对现实的态度,请字字落实地翻译这些高频句。

  ①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②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③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翻译:

  ①上官大夫看到屈原起草的法令就想修改而邀功,屈原不赞成他的做法。

  ②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理国家动荡不安的办法和道理,没有不完全透彻明白的。

  ③整个世界都污浊不堪,而我独自清白;众人都在沉迷中失去自己,而我独自清醒。

  3、读写同步:

  请写出“家国情怀”的高频词,不少于五个,并写成一篇不少于15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高频词可以让文章中心明确、突出,结构严谨,富有文采。高频词、高频句运用得好,可以让文章不跑题,有创意。

  “家国情怀”的高频词有:天下为公、匹夫有责、大爱无疆、责任道义、为生民立命、不负人民、无私奉献等等,如果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等不同字数的高频词会让文章增色亮点。

  五、重点解析

  具体分析汨罗河畔屈原与渔父对话的部分,说说这部分的独特魅力。

  在叙事类文学作品中,对话是常见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加剧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突出中心思想等重要作用,屈原和渔父的这段对话,不但具有以上四个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展示社会背景、覆盖全文主要内容、揭示屈原悲剧的根源、蕴含人生哲理和治世之道等作用。

  屈原投水而死,不只是屈原个性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悲剧。渔父能够认识屈原,并了解时事,讲出了一段“圣人”的道理,可见是一位并不一般的打鱼人,而是一位隐居世外高才。这两个人的对话,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认识如此一致,就是屈原所说的“举世混浊”,“众人皆醉”,只是两个人采取的人生态度不一样,一个是“与世推移”,一个是“九死而不悔”。

  在治世之道上,两个人也是不一致的,屈原是深思高举,绝不妥协,而渔父则是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里的“水清”和“水浊”形成对比,结合屈原说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中的“浊”、“清”可以看出,这里的“水清”是比喻治世。“缨”是古代帽子上彩色的装饰品,是有地位男子佩戴的帽子,他让屈原“濯我缨”,就是暗示屈原积极入世做官,即使是“水浊”,也可以用来洗脚,是告诉屈原不要放弃自己的志向,让屈原因势利导,积极参与楚国政事。也许有人会说,一开始的对话,渔父就要屈原“随其流而扬其波”,或者“哺其糠而啜其醨”,但是我们要看清渔父用的是反问句,这他是在试探屈原,当他看清屈原的志向之后,就建议他振作起来,激浊扬清,再次有所作为。

  六、自主探究

  司马迁在《史记》中呕心沥血刻画的人物有三个:屈原、项羽、陈涉,他最欣赏的就是屈原,最佩服的是项羽,最赞赏的是陈涉,请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和相关资料,分三个小组研究探讨司马迁为什么对他们三个如此赞赏,又是在行文中怎样表达的。

  探究提示:司马迁自比屈原,因为他和屈原有着同样有才华不被重用的遭遇,一个被处于宫刑,一个因流放而死。所以司马迁在行文中忍不住义愤填膺,替屈原呐喊、鸣不平,也是在诉说自己遭遇的不公。

  项羽是被汉朝的创始人刘邦打败的英雄,而司马迁在对刘氏王朝的怨恨通过项羽表达出来也是合情合理的。项羽本身就是西楚霸王,也应该载入“世家”,司马迁本来是要把项羽写入世家,作为震古烁今的帝王记载的,但是遭到了刘氏王朝的反对,只能作罢,所以他在行文中比较全面地对比项羽和刘邦,写了刘邦的阴险奸诈,写了项羽的率真挚诚。司马迁恨不能自己成为项羽,让历史重演,去打败刘邦,所以司马迁精雕细刻项羽,写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为他的失败感到无比的遗憾。

  司马迁很欣赏陈涉的首创精神和敢于反抗强权的勇气,把他列入世家,和那些历史上的明君贤臣相提并论,写出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英雄是如何从下层人崛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又如何被人利用,最终被暗害牺牲,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以把陈涉和项羽进行横向对比,找出他们之间成功和失败的根源。

  司马迁融己于史直抒胸臆,融今于史秉笔直书,体现了一个历史学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他质朴真诚、真情写作的独特魅力。他的这些方面和屈原、项羽、陈涉相比,真的是气概相似、气魄相通、气脉相承。

  七、读写结合

  假如你回到了战国后期,遇见了屈原,请选择一个场景,加以描述,并体现你对屈原的感情。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场景要选择本文中的几个地点,楚国都城郢、汨罗河畔、楚王宫内等。

  描述时要有时间、环境的背景,要有场景细节的刻画,更要有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让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对屈原的感情。

  对屈原的感情可赞扬,可批评,可警告,可劝导8943;8943;还要注意场景的描写要和对屈原的感情具有一致性。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感受其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绝不妥协的精神,学习其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屈原的人生经历做出评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能耐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司马迁,理解作者为屈原立传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教学过程

  任务一:梳理结构(事件)

  在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详写)。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一层(4-7):屈原被“绌”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记叙)。

  第二层(8):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议论抒情)。

  第三层(9):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记叙)。

  第三部分(10-11):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叙议结合)。

  第四部分(12):司马迁的评价(议论抒情)。

  结论:

  司马迁用1段66个字写屈原的任(人生得志),却用大量的笔墨10段详写屈原的人生失意(疏—绌—迁—沉),旨在告诉我们,屈原的“存君兴国”的爱国主义,不仅在楚国强大时爱国,个人施展理想时爱国;更在自己遭受屈辱时候热爱楚国,在国君危难时热爱楚国。

  任务二:围绕评价,解读其志

  1.解读其志

  太史公评价里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请结合文章第3段来分析。

  第3段的关键句有: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思考:司马迁是怎样《离骚》认识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

  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结论: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

  2.理解其志

  (1)太史公评价里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第10段,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渔夫的对话。

  (2)集体朗读课文第10段,找出关键语句。

  第10段的关键句有:

  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3)思考: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

  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

  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任务三:围绕遭遇,评议其人

  1.引入评议

  太史公评价里说:“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

  2.概括生平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任→疏→绌→迁→沉(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顷襄王怒而迁之→遂自沉)

  3.人物评价

  (1)“想见其为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屈原是一个忠诚不阿、忠君爱国、远见卓识、才华出众的杰出人物。

  一是才能出众。

  二是通过对《离骚》的高度评价赞美了他志洁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气节。

  三是通过写楚国的外交失败,显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眷顾和怀念。

  四是借批评楚怀王不识忠奸,衬托屈原的正直和忠诚。

  五是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追求。

  六是通过写宋玉之徒来反衬屈原敢于直谏的.品行。

  结论:屈原正道直行、志洁行廉、正直忠诚、直谏从容,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整个生平当中。但无论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的不被赏识,正直忠诚的不解,直谏从容的不听而痛惜。

  不用——不识——不解——不听

  (2)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

  一是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二是通过他的“忠君爱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升沉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是一颗丹心,一片赤诚,坚贞不移,至死不悔!(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眷顾楚国”同“心系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

  1、利用“预习提示”设计导读题,引导学生圈点勾划,提要勾玄,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运用“相关联系,想似比较”的方法,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

  四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课内预习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利用“预习提示”习问练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②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词。

  ③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给课文分段,编写各段提纲。

  按:①③两题以后结合研读课文讨论。

  三、讨论②④两题,分段。

  四、布置作业:

  1、给黑体的字注音:

  惨怛()商于()温蠖()

  濯淖()啜其醨()()帝喾()

  皭然()汶汶()汨罗()

  屈匄()随属()唐眛()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新课: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4、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结合分析板书:

  一、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1、甚任之

  2、怒而疏

  3、作《离骚》:

  5、词句提示点拔: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这是两个并列的判断句。古人认为上天是人类的起源,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③“谗人间之”:间,读jiàn,离间。之:代词,他们,指屈平与其君。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是“明”的宾词。靡:无。见:现。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已经告诉我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课文第二部分记叙了“屈平既绌”以后楚国的命运和他的政治遭遇,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下面我们研读这部分内容。

  二、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讨论:

  1、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并板书:

  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④复释张仪

  ⑤诸侯击楚

  ⑥赴秦身死

  2、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提示: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三、研读课文中第8—10自然段:

  1、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

  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

  2、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3、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4、“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提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四、词语提示点拔: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双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第四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归纳课文,理解.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蒙谗见疏,楚国祸患相属。怀王身死,顷襄王仍然不辨忠臣。“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怒而“迁”屈原,使屈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屈原愤而自沉汨罗,与邪恶势力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串讲课文。

  2、讨论: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3、词语提示点拔:

  ①“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枯槁”:样子消瘦。形容:形体容貌,样子。枯槁:干枯。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4

  【教学设想】

  鲁迅曾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上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文学价值,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其史学价值则有不同观点。其中不乏有班固、干宝、刘知几、黄震、胡适等大家,而刘知几在《史通》中的评价较具代表性,姑录于下:“至于屈原《离骚》辞,称遇渔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赋》云梦神女于阳台。夫言并文章,句结音韵。以兹叙事,足验凭虚。而司马迁、习凿齿之徒,皆采为逸事,编诸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这是对《史记》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历史文献中第一个详细叙述屈原生平事迹的,在司马迁之前的文献中鲜见对屈原事迹的记载。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司马迁写作《屈原列传》的依据是什么?其真实性到底如何?本节课的目的是以《屈原列传》为例,分析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方法.探究其写作《屈原列传》的真实性,以及为屈原作传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理解司马迁写作人物传记的方法。

  2.研读、体悟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布置预习】

  1.重点预习课文《屈原列传》第三小节、屈原与渔父对话部分和最后一节。大致了解并概括文章其他部分的内容。

  2.回顾《〈离骚〉节选》,写下你的“屈原印象”。

  【教学过程】

  —、导入

  1922年,胡适发表《读楚辞》一文,认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并指出集中于屈原身上的相关事迹很有可能只是后世的一种想象与附会。因为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较少,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次对屈原生平做详细记载,而司马迁的时代与屈原的时代有一段距离,因而怀疑其真实性也是有一定理由的。今天我们以《屈原列传》为例,来探一探其真实性到底如何。

  二、阅读文本,探讨作传之法

  1.司马迁在为屈原作传时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包括司马迁的寻访与阅读等。

  PPT: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见贾生吊之”。

  明确:司马迁书写《屈原列传》获取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直接资料,即阅读屈原所写相关文章并实地踏访屈原沉江之地;二为间接资料,即贾谊所写相关文章。从写作人物传记角度来说,直接资料的权威性要高于间接资料。

  2.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非常有限,他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料的呢?

  提示:找出文中与这些直接资料有关内容。如司马迁对于《离骚》的评点,对于《渔父》的引用。

  明确:司马迁读屈原作品之后“悲其志”;“观屈原所自沉渊”后,“垂涕”,“想见其为人”;见“贾生吊之”后,“怪”屈原,“爽然自失”。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有限,因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加入了大量的议论。

  3.孔子的“述而不作”曾被奉为写作历史著作的圭臬。作为一位史学家,司马迁为何在《史记》中加入大量议论?

  提示:从司马迁作传的依据和屈原的身份两个方面去思考分析。

  明确:原因有两个:一是司马迁所能见到的关于屈原生平的资料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填白”;二是司马迁写作所依据的是屈原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有其“隐晦性”,要揭开这层面纱必然要加入作者的议论,这样隐藏在其作品中的屈原的形象方可显现。所以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采用的是“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即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

  三、研读文本,追因探源

  在屈原的一系列作品中,司马迁重点介绍评价了《离骚》,认为《离骚》是最能“代表”屈原的`。下面我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介绍、分析《离骚》的。

  (一)这一小节主要分几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明确:分三层。写作缘由、内容特色、伟大人格。

  (二)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找出文中有关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PPT: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明确: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随文巩固重点词义:“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三)分析“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的历史事件。

  1.屈原周围的“王”“谗谄”“邪曲”分别指谁?“不聪”“蔽明”“害公”“不容”又分别指哪些具体事件?

  提示:结合文中其他段落的内容.找出原文语句,梳理出相关的人物与事件。

  明确:“王”指楚怀王、顷襄王;“谗谄者”指上官大夫、子兰;“邪曲者”指靳尚、郑袖;“不聪”指“王怒而疏屈平”;“蔽明”指“谗之”;“害公”指“复释去张仪,竟死于秦”;“不容”指“争宠而心害其能”“怒而疏屈平”“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2.司马迁用一个“穷”字来概括屈原的处境,这里的“穷”做何解释?

  PPT展示“穷”的解释及例句。

  ①阻塞不通。与“通”相对。引申为"走投无路”。

  ②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③生活困难。

  ④穷尽、完结。

  ⑤穷究,追究到底。

  例句:日暮途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则独善其身不忍穷竟其事……

  明确:从文中屈原的“疾”与“怨”中可以想见他处境困厄。

  3.同学们已学习过《离骚》,你同意司马迁的分析吗?在《离骚》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屈原?

  (此为开放型问题,学生可各言尔志。)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司马迁对《离骚》的分析是合理的,可以成为支持《屈原列传》真实性的一个依据。

  五、深入文本,见其为人

  (一)我们来看另一处直接资料,关于屈原与渔父的对话(PPT略)。

  1.这段对话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对《屈原列传》的真实性存疑。

  2.为什么司马迁明知会有人对真实性存疑却依旧采用了这则材料?

  明确:《渔父》中“举世”“众人”与“我”之间,这种“多”与“少”的对比,表现了屈原的“穷”之境况,而这与《离骚》所表现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小结:真实是有不同维度的,基本层面是“事实的真实”,即确实发生,有明确依据;更高层面则为“想象的真实”,也许没有明确的依据,但通过历史学家的严密推导,是能够成立的。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不仅要做一位记录者,更要做一名开拓者;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既定事实,更希望历史研究者引领我们能够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才是历史学的奥秘.也是历史学家的魅力所在。

  六、寻幽探微,由人及己

  《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是在每篇之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代表司马迁对传主的态度,请同学们齐读《屈原列传》最后一小节,思考:司马迁对屈原是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学生的回答:同情、惋惜、肯定、惺惺相惜……

  明确: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写作《屈原贾生列传》时,其内心可谓百感交集,似乎不是一位客观叙述者应持有的态度,他把屈原贾生两人合在一起写,是基于两人才情与命运的相似。其中,也不乏他对这一类人的同情,由此及彼,想到自身的遭际,有惺惺相惜之感,故而倾注了个人的丰富情感。

  课堂总结:胡适说屈原是“箭垛”式的人物,甚确,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映射出心中所想;但由此否定屈原在历史上的真实性未必恰当,“箭垛”一词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阐释空间,也增添了一份接近真实的可能性。“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精神的屈原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七、课后阅读,拓展深化

  课后阅读鲍鹏山《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一文,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生平。

  2、把握课文将屈原的遭遇与国家生死存亡相联系,表现其人格风采的独特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一、教学过程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二、作者介绍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三、题目解说

  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该篇传记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讲述了其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

  四、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二部分(第4—9段):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三部分(第10—11段):写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12段):写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五、全文分析

  1、解释下列句子:

  ①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②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③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明确: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3、屈原为什么不按照渔父所说的去做?

  明确:“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六、写作特色: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七、布置作业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惨怛(dá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B、惨怛(dà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C、惨怛(dá)枯槁(gǎo)濯淖(zhuō)憔悴(cuì)

  D、惨怛(dá)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6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

  课文比较难懂,选文较长,教学时在多读的基础上逐段疏通,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

  专题目标:

  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时间设定:

  3教时

  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第1教时

  一、导入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了《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朗读

  1、注意读音

  惨怛()温蠖()濯淖()啜其醨()()帝喾()皭然()汶汶()汨罗()屈匄()随属()唐眛()娴于辞令()谗谄()举类迩滋垢()滓()商於()顷襄王令尹()咎()行吟泽畔()枯槁()三闾大夫()怀瑾握瑜()皓皓()郢()绌()从亲()不内()汶汶()

  2、指名朗读

  三、疏通1、2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楚之同姓——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争宠而心害其能——属草稿——众莫不知——平伐其功

  2、提问交流

  (楚之同姓——是楚王的同姓。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

  明于治乱——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

  娴于辞令——擅长外交辞令。

  王甚任之——任,信任。

  争宠而心害其能——争得楚王的宠爱,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属草稿——属,编写。

  众莫不知——莫,没有人。

  平伐其功——伐,夸耀。)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四、疏通第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忧愁幽思——离忧——疾痛惨怛——可谓穷矣——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故其称物芳——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提问交流

  (疾王听之不聪——疾,痛心;不聪,听力不好。

  谗谄之蔽明——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

  方正之不容——端方正直不被容纳。

  忧愁幽思——忧愁深思。

  离忧——“离”同“罹”,遭遇。

  疾痛惨怛——病痛和内心悲伤。

  可谓穷矣——穷,困厄。

  以刺世事——刺,讽刺。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其文约——他的文章简约。

  其辞微——语言含蓄。

  其志洁——他的志趣高洁。

  其行廉——他的行为端正。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虽然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故其称物芳——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

  蝉蜕于浊秽——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不获世之滋垢——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出于污泥而不染。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五、疏通第4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绌——从亲——患之——厚币委质事楚——楚诚能绝齐——仪与王约六里

  2、提问交流

  (既绌——既,已经;绌,罢官。

  从亲——从,合纵;亲,友好。

  患之——患,意动用法。

  厚币委质事楚——厚,丰厚;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事,侍奉。

  楚诚能绝齐——诚,假使;绝,断绝。

  仪与王约六里——约,约定。)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六、朗读全文。

  第2教时

  要点:继续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疏通5、6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而当汉中地——又因厚币用事者——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顾反——不及

  2、提问交流

  (而当汉中地——当,抵得上。

  又因厚币用事者——因,凭借;用事者,受信任的.当权者。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编假话。

  顾反——回国。

  不及——没有追上。)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二、疏通7、8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秦昭王与楚婚——稚子——奈何绝秦欢——因留怀王以求割地——赵不内——令尹——既咎子兰

  2、提问交流

  (秦昭王与楚婚——婚,通婚。

  稚子——小儿子。

  奈何绝秦欢——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因,就;留,扣留。

  赵不因留内——内,同“纳”。

  令尹——官名,类似于宰相。

  既咎子兰——咎,归罪。)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三、疏通9、10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嫉之——系心怀王——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然终无可奈何——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亡国破家相随属——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怒而迁之

  2、提问交流

  (既嫉之——既痛恨他。

  系心怀王——系心,关心。

  冀幸君之一悟——冀幸,希望;一悟,醒悟。

  俗之一改也——俗,风气。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关心君王振兴国家;反复之,恢复楚国强壮。

  然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无济于事。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卒,最后。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无论。

  亡国破家相随属——属,接连。

  累世而不见者——累世,几代几世。

  其所谓忠者不忠——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忠臣不忠

  不知忠臣之分——分,职责本分。

  身客死于秦——自身在外死在秦国。

  怒而迁之——迁,放逐。)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觉悟,楚国坏的风气能够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四、疏通11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江滨——被发行吟泽畔——是以见放——不凝滞于物——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怀瑾握瑜——自令见放为——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皓皓之白——温蠖——《服鸟赋》

  2、提问交流

  (江滨——江边。

  被发行吟泽畔——被发,披发;行吟泽畔,在河边一边走,一边吟诵。

  是以见放——因此被流放。

  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束。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良好的操守。

  自令见放为——令,让;为,语气词。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白;汶汶,污染。

  皓皓之白——皓皓,洁白状。

  温蠖——尘垢。)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五、疏通12、1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以赋见称——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日以削——过屈原所自沉渊——贾生吊之——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自令若是——同死生——轻去就——爽然自失矣

  2、提问交流

  以赋见称——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从容辞令,委婉文辞。

  日以削——日,一天天削弱。

  过屈原所自沉渊——过,经过。

  贾生吊之——贾谊凭吊他的文章《吊屈原赋》。

  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怪,感到奇怪,意动。

  自令若是——若是,像这样。

  同死生——把生和死等同看待;同,意动。

  轻去就——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轻,意动。

  爽然自失矣——爽然,茫然。

  《服鸟赋》——贾谊所作。)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六、朗读全文。

  第3教时

  要点:总结、探讨,作业

  过程:

  一、总结

  1、认真看课文,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按照怎样的线索写屈原?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2)作者解释的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有哪些议论性语句直接赞扬屈原?

  2、班级交流

  (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屈原一身的遭遇“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主要记叙了:屈原的才华;屈原被陷害;屈原作《离骚》;屈原被疏远和流放;自投汩罗。)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二、探讨

  1、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2)人物传记,一般不需要作者直接评论,而本文,作者却禁不住出来议论,怎么解释?

  (3)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班级交流

  (作者在交代屈原被绌后,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意在表现楚国远离屈原后的巨大损失,揭示楚怀王的昏庸,把屈原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暗示屈原的命运就是楚国的命运。)

  (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记中有议,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表现出作者对屈原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国君的批判,这也是他自身遭遇的曲折映射。也反映出作者在写人物传记时表现出的人格价值的取向。)

  (表现屈原爱国无私的正在品德和独操守出污不染的伟大人格。)

  三、即时作业

  1、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

  8、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9、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10、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屈原的生平与遭遇读懂文意,并且能与准确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与内心情感中寄托的复杂感情

  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启发、品析、评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结合《离骚》的复习,了解屈原的生平与高尚的节操,进而了解司马迁写此传的目的。

  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

  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一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词知识〖多媒体辅助〗

  【通假字】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主旨;

  濯通浊浊水;

  绌通黜罢黜;

  质通贽见面礼;

  内通纳接纳;

  被同披披散;

  【古今异义】

  明于信而见疑其文约,其辞微故死而不容泥而不滓者齐与楚从

  楚诚能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兴师伐秦而齐竟怒不救楚

  与王图议国事王甚任之屈平属草稿未定争一宠一而心害其能平伐其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秦伏兵断其后冀幸君之一悟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上官大夫短屈原新沐者必振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同形异义】

  治乱悉发国中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因厚币用事者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形容枯槁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朗读全文,感悟作者的情感与屈原的精神

  〖学生朗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练习与实践

  1、巩固梳理字词知识

  2、诵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字词

  二、学生找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三、重点语句翻译训练【多媒体辅助】

  〖口述与书面练习结合〗

  其称文极小而其指极大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委质事秦。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一宠一姬郑袖。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用,举贤以自佐。

  怀王因为不知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受郑袖的迷惑,在外受张仪的欺骗。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人笑。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数十年。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四、练习与实践

  口头翻译最后三段,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第三课时

  一、口头复述最后三段内容

  二、理请全文脉络,品味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材与构思的精妙

  开头两段是叙事,交代屈原家世,才干和职任。楚制,高级官员都是王族,左徒亦是屈氏世任之职,屈原任此,忠于楚国,获得怀王信任,关键在“明于治乱”这四字。

  屈原很清楚战国时代必须在国内修法度,富国强兵,在国外,连齐抗秦才能大治,他要佐怀王行美政,效法先王之德,尊贤重道,这样—来,便触犯了楚国贵族的特权和利益,所以“上官大夫必害其能”“固时俗之工巧合,俪规矩以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改度。”当时的楚国贵族一味地顾及私利而不顾公义,讨好楚王,破坏法度,再加上楚王昏聩,致使群小得势,贤人日退。

  此传只写了一个细节:上官大夫给楚王进谗,毁谤屈原,楚王怒屈原“自伐其功”,因而疏之。夺了他的政治权力,这样无异于自毁长城。怀王心胸狭隘,并且虚荣浮夸,头脑糊涂,他倚仗先王开创的楚国国力,称雄于世,实际上是个平庸无才的人,因而不能与贤臣共事,更不能正确判断局势,末世之主即此等人。三、四两段写屈原被罢黜使齐后仍然心系楚国与楚王,坚持力排众议,忠贞进言。从侧面与群小作有力的对比,为下文楚王不听劝谏导致最终身死国灭做有力的铺垫。

  五至八段写楚王误信谗言深入险地,导致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在叙事中插一入作者的深深慨叹与评价,突出文章的主旨。

  最后两段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与沉江而死的细节描写及后人对屈原的继承表现屈原精神的意义与影响,也点明了写作目的。

  三、练习与实践

  1、背诵第三段,并且在理请层次的基础上熟练默写。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屈原宁死不屈的行为与精神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创新理解。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设想:

  1、利用预习提示,引导学生整理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重要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作者景仰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和哀怨之情。司马迁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概述了屈原的一生,盛赞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尤其推崇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存君兴国的爱国思想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因此,这篇课文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这是不同于《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地方。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背景材料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三、整体初读,明确课文的内容和段落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这篇课文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2、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黜、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四、辨体,学法设计

  这篇史传的显着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五、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②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语句。

  ③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给课文分段,总结出各部分内容。

  六、讨论课文结构。

  七、布置作业: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惨怛( )商于( )温蠖( )濯淖( )啜其醨( )( )帝喾( )皭然( )汶汶( )汨罗( )屈匄( )随属( )唐眛( )

  2、完成相关的课后练习

  3、熟读课文,背诵重要语段。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08-13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精选13篇)12-05

《屈原列传》教案(精选10篇)05-14

屈原教学设计06-29

《屈原》教学设计05-01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精选5篇)03-09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04-08

《屈原》教学设计9篇06-29

《屈原》教学设计10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