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一比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一比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课前准备
录象、识字转盘、图片、词语卡片、动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游戏引入:我们来玩一玩识字游戏!
1.看动作、图片猜词语,并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指名说分组说),同时对念错的字正音(例如:子的轻声、苹与杏的后鼻音)。
2.玩一玩快乐大转盘,齐读复习词语(例如生念:咕噜咕噜转停蜜蜂蜜蜂。)
3.反馈作业情况,写一写少字。
(1)出示两本有差距的作业跟学生一起讨论,比一比。
(2)再看一看课件范写。
(3)写一写少字,写两个。
(4)评价(出示写得不太好的那位同学现在的作业,与前面的作业比一比,给予鼓励)。
(二)快乐朗读儿歌。
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去牛牛家的院子里,认识了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朋友。今天,冯老师还要带领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1.正确地读一读。
(1)自由读儿歌。(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朗读上的困难请你想想办法。)
(2)朗读质疑。(可以请老师、同学帮助,鼓励并赞赏那些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同学。)
(3)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快乐地读一读。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牛牛家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孩子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从它们的个头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个头很悬殊,却是一对好朋友呢,多有趣啊!)
②自由试读第一句。(就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表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
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
①自由试读三、四句(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水果实物)(请你自己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齐读全文。
①起立,齐读全文。(让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
②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引出下一环节: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把快乐写在了脸上,有的把快乐放在了心里。牛牛家的院子是那么有趣!
(三)读读练练,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1.温习儿歌中的量词
(1)课件出示儿歌中一头黄牛等词组,读一读。
(2)质疑、发现这些词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是动物,右边是水果,都有一。
2.迁移学习、积累课外的量词
过渡:山区农村的生活真令我向往,以后带我去你们老家玩,好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老师的`家。
(1)播放老师家的录象。(你看到什么东西?请你用一()?来说一说。)
(2)出示六幅房间里的小图,选择最喜欢的一两幅图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3)反馈。(纠正学生用错的量词,例如:一个赛车改为一辆赛车,一个床改为一张床;随机复习群、堆等量词。)
(四)做做认认,完成拓展识字作业,鼓励学生课外多认字。
1.出示大的老师的房间图画(图上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字)。
2.引入:看,老师把自己的房间画下来了,你认识上面的字吗?我把它贴在教室里,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认一认、读一读。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画画,你也可以在画上写上字,不会写的可以请家长和老师、同学帮忙,要是能自己去学会再写上去就更棒了!(机动:自由选择认字、看图说量词或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
四.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这篇课文是琅琅上口的儿歌,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以下谈一谈我这堂识字课的设计思路。
(一)设计富有趣味的识字情境,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机会。
我们运河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山区和农村,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有亲切感。第一课时以我班小朋友年牛牛介绍自己家的院子的一段录像为线索,学习了生字词语,理解堆、颗、群的用法。
小朋友最喜欢玩,最喜欢小动物。第二课时各个环节的设计都从他们的认知情感出发,通过游戏来巩固识字,通过出示小动物的玩具,让他们亲亲抱抱,充分激发孩子们识字的情趣。从正确地读到快乐地读,无论识字的热情还是朗读水平,都有了质的升华。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可接触的教具是最能打动他们的媒介。
一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在运用量词的训练中,我创设参观老师的房间这个拓展学习的情境,使每一位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积累运用量词。
我们班的学生喜欢画画,因此,我在作业中鼓励学生在画自己的房间时认字写字,积累识字量。
(二)拓宽语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爱识字。
语文源于生活,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也应回归生活。以自己房间的摆设作为量词训练课程资源的灵感,是我在一天早上起来刷牙时突然产生的。我觉得,语文教师应成为能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并为之感动的人。我热爱生活,热爱学生,我爱带着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用丰富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会表达,可是当他们看到录像中牛牛的家、老师的房间时,他们脸上顿时绽放出激动、新奇和喜爱之情。这时,哪怕老师不提什么要求,他们也会快乐地举起小手,对一件件物品细细道来。
本单元的识字课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展学习的,有《菜园里》、《比一比》和《自选商场》。这些课文启发我带着学生走进更多的环境中识字,于是我创设了一个老师的房间的识字环境:将房间画成了一幅很大的画,贴上了带拼音的生词。我想,通过这一设计,也会启发学生到课外主动识字。
(三)鼓励学生质疑、自己解决困难。
善于发现问题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关键。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肯定寻求帮助的方法,更赞赏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因此,在朗读和量词的训练中,我让学生自己发现朗读的难点和一组词组的共同点,想办法读熟句子,正确运用量词。
(四)充分挖掘、体现课文的人文内涵
在重视语文训练的基础上,我没有忽略文本的人文内涵。本课呈现的是快乐的农家小院的场景,在教学设计中,我多次唤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之情,并联系实际,把学生带进老师的房间,同时也作为这一单元的延伸。
12月
一堂典范的识字课
12月16日,拱墅区新课程新理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杭州运河学校冯洁老师所作的《比一比》一课,赢得与会专家和教师的好评。冯老师的这一节识字课被省小语会副会长、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评为一堂堪称典范的识字课,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个颇具价值的范例。现将王崧舟老师的评析摘要如下:
一.重学习习惯养成
众所周知,杭州运河学校是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城里的孩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今天几堂公开课来看,杭州运河学校的孩子是最好的,这与冯老师的平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学习习惯影响着课堂品质。何谓课堂品质?课堂品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从课一开始,冯老师就说:你的小眼睛?学生马上说:看着冯老师!这样的语言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见到了!久违了!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我们有些教师对《新课标》有些误解,认为只要自由,不要秩序,一些必要的课堂常规没有了。冯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握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上,为老师们做了很好的典范。例如,在分四大组读课文时,冯老师提醒道:读书时拿起课本,书拿起人坐正。冯老师又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马上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这样点点滴滴、春风化雨似地养成的。怎么听,怎么读,怎么做,怎么写课堂品质若没有课堂秩序作为保证,是要落空的。
二.重识字情趣体验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非常注重情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课逐渐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情趣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重视学生体验。冯老师在学生体验性的朗读中安排得非常好。现在,有许多学生在朗读时,读得干枯的,索然无味,是空洞的,我们暂且称之为干读;而在冯老师这一节识字课中,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读出了情趣,这样的读是湿读。我们来看课堂中的几个环节吧!小朋友,谁来了?随着冯老师的导语,一头大大的黄牛和一只小小的花猫从讲台下出现在学生面前,从个头来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冯老师让学生抱抱、亲亲这两个小动物,这一举动,把学生的情感钩了起来,我们把这种情感的钩起称为钩沉。冯老师随即进行了换位,它们都是好朋友,你想做做它们的好朋友吗?这样一换位,充分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课堂活起来,美起来了。我们说,注重孩子的体验情感是低年级语文课的方向。
三.重课程资源开掘
冯老师还巧妙地从生活中开掘出语文资源,课上到后来越来越宽、越来越活。冯老师带你们到我的房间里去看一下,喜欢吗?你能用上一(
)什么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大屏幕中马上出现了冯老师的房间,房间布置充满了童趣,摆设品是学生生活中见到的,让学生用一(
)什么来说一说冯老师房间里的物品,让我们看到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再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再生也就是再创造。
比一比教学设计2
执教教师
欧利娅
年级/学科
二年级数学
课题
《比一比》
备课组成员
教材分析
《比一比》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这一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会了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对于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万以内的大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万以内的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大数的学习基础。但学生要把以往对万以内大数比较方法的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进行抽象的语言描述,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力求把以往所学的万以内的大数的比较分散、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有趣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比一比”的现实情境,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比一比”活动,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过程。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具准备
学生用
教师用
数位卡练习本
PPT课件计数器
教学流程
过程
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1.导入
热身练习
1.数数接龙。(开火车)
2.抢答。
6030读作:() 5006读作:()
最大的两位数是()。
5400里面有()个千和()个百。
3050里面有()个千、()个百和()个十。
3420是()位数,千位上是(),表示(),十位上是(),表示()。
铺垫新知。
4分钟
2.新授
(一)创设情境
师:嗨,同学们好,欢迎各位同学乘坐二年级旅游专线列车,我是本次列车导游,今天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游览我国的名山大川,大家高兴吗?现在随着我们的列车去领略祖国的优美景色吧!(出示课件)
师:关于这四座山,你最想知道它们的什么资料。(高度、海拔)
课件以猜数游戏的形式出示黄山、香山、泰山、华山的海拔。
学生在数位卡上将每座山的海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自主探究
1.谁最矮?探索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
(1)提出问题:哪座山最矮?
(2)全班交流:你是如何看出哪座山最矮的?
(3)想一想: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质疑: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大吗?你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5)小结: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大(板书)
2.探索四位数与四位数的比较。
(1)读一读这几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这三座山的海拔高度都是四位数,如何比较?
(2)独立思考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4)全班交流
(5)小结:数位相同时,先看最高位,最高数位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板书)
(6)(出示黄山和泰山的海拔高度)谁高?谁矮?两个最高位相同如何比较?
(7)小组交流: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想法。
(8)全班交流。
(9)小结:数位相同时,先看最高位,数位相同,从高位数字比起,如果高位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3.试一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独立思考?
(2)讨论: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
(3)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
(4)独立完成
4.想一想: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借助计数器、数位卡引导学生找到最大和最小的四位数)
创设旅游专线列车情境、结合猜数游戏,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入“学习活动”。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学习空间,鼓励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引起学生的心理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新的求知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1分钟
15分钟
5分钟
3.巩固
一、基础练习:课本P28练一练第1、2题。
二、提高练习:用6、9、0、3四张数字卡片,组成大小不同的五个四位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了解学生新知学习的情况。
12分钟
4.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3分钟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大
数位相同时,先看最高位,数位相同,从高位数字比起,
如果高位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比一比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推测。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三、教学难点: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验产生平均数的必要性。
同学们平时喜欢打球吗?前些天,二(3)班有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投篮比赛。说到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情况。
出示两幅统计图:这是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球情况统计图。(0表示投中一个)
A、观察统计图,根据比赛情况,你认为哪队的投球水平高一些?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比总数——每队总人数不相同,不公平
比最多的——个人水平,不是整队水平
B、到底怎样比才公平地体现两队的实力(投球水平)呢?
(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实际就是每队队员投球的平均数
揭题板书——认识平均数
2、认识平均数
刚才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算出每队队员的投球平均数,能帮我们评判输赢。那怎样才能求出两队投球的平均数呢?
A、同桌合作完成
a、利用手中的作业纸,不用箭头在图上移一移,也可以动笔算一算,求出两队的平均数。b、再比一比,哪队赢了?
B、反馈:哪队赢了?你是用什么方法研究出来的?
a、移一移,学生板演,其他生观察:在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每人投球个数变了
每队的总个数不变
(每队内部的个数调整,不影响整个队的实力)
像这种在总个数不变的情况下,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使每人投球个数相同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刚才同学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男生队投球的平均数是5,女生队投球的平均数是6,从而认为女生队投球的实力比男生队强一些。
还有别的方法吗?
C、算一算,(7+3+5+9)/4=6(个) (4+7+5+4+5)/5=5(个)
(1)、算式中的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2)、比较平均数,谁赢了?
比较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当数字比较小又接近的时候我们用移多补少更简便,
当数字比较大而复杂的时候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更为简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刚才在评判了两队的输赢碰到困难时,是谁帮助我们进行公正地评判的?那平均数到底是个怎样的数呢?想不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呢?
(1)、仔细观察女生队每人的投球数,和平均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比5大――可能相等或不相等
有的比5小――
(2)、同样都是“5”,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个体的投球水平
是整个队的总体投球水
4、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均数,你能举个例子吗?
五、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应用平均数
1、是的,正是由于平均数能体现整体状况,在生活中的作用还不少呢。前不久,学校想了解三年级同学的身高状况,该怎么办?
昨天、我从咱们班第一横排中选5个同学,了解了他们的身高,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身高计表
同学12345
身高cm131136134132137
(2)、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145cm、130cm可以吗?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3)、算一算他们的平均身高(计算方法)
平均数134cm和表格中的134cm有什么不同?(5个人的整体的身高状况、3号个人的实际身高)
(4)、根据第一排同学的身高,请你推测一下咱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并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5)、看来推测的结果是否准确和我们选取哪5名同学有很大关系,如果按现在的座位(8排8列),还是选5名同学,你准备怎么选?
小结: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大,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小整体的状况,还能根据小整体的状况推测出大整体的状况。
2、小熊商店
(1)、出示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2)、求出前三周的平均数
(3)、预测一下第四周进几箱?
六、拓展
淘气身高1.3米,不会游泳,到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洗澡,有危险吗?
七、小结
这堂课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吗?
比一比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
教学重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明确活动意义
1、激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长度单位,请你用手势来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呢?
教师:你能用手势比画一下,60厘米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势比画,教师观察,寻找典型案例。
教师:我发现这次同学们比画的60厘米有长有短,有些同学相差得还挺多的。(教师请相差多的两位同学展示。)
教师:如果老师告诉你,我们的课桌长约60厘米,现在你能比画出60厘米的长度吗?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看来,光记住1米、1厘米有多长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如果我们对身边这些常见物体的长度熟悉了,就可以借助它们了解和认识更多事物的相关信息。
2、作好测量前的准备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介绍并认识了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出示米尺、软尺和卷尺)。
教师:你能结合一个例子,分别说说这些尺子怎么使用吗?
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好学生分组、分发记录单等工作。
教师: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测试工具来量一量我们身边的物体吧!
(设计意图:通过比画1米、1厘米,回顾所学习过的长度单位,利用学生不熟悉的60厘米,激发学生了解身边物体长度的需求,并且让学生迅速的`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体现活动的价值。)
(二)实际测量,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
1、观察图片,了解测量内容
教师用课件呈现教科书第88页图,但图中不出现测量结果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都在测量什么,这些都是你们熟悉的事物吗?
2、以测量肩宽为例,作好测量的指导
(1)提出测量要求,保证参与活动的全员性
教师:下面请两名同学为一组、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肩宽,记住测量结果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试肩宽的活动
(3)组织反馈,合理表示测量结果
教师: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怎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预计学生测量的数据不完全相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3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完全相同?
第二,要不要把每个不同的数据都记录下来?
第三,如何记录测量的结果?
随着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如下肩宽大约30厘米
3、分组实践,积累直观经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确定测量的对象后分别展开测量,如两臂展开的长度,学生一步的长度,讲台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测量前,教师再提出要求,如请学生先估一估、再进行测量。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测量的机会,并记下测量结果
在学生交流反馈的基础上,形成如下板书。
肩宽 大约30厘米
一步的长度 大约40厘米
两臂展开的长度 大约1米30厘米
讲桌长 大约1米
教室长 大约10米
身高 大约1米35厘米
课桌高 大约70厘米
4、利用所学知识,积累更为丰富的直观经验
教师: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测量过一拃的长度、手掌的宽度,你们还记得吗?如果忘记了,我们可以再量一量。
补充板书: 一拃长 大约15厘米
手掌宽 大约7厘米
5、用多种方式建立所测物体长度或高度的表象
(1)闭眼想——教师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学生闭眼想象实际物体有多长
(2)用手比——学生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边读边用手比画长短
(3)说关系——课桌要比肩宽长一些;两臂展开的长度比讲桌长一些;教室的长要比两臂展开的长度长得多等。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和身边一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到底有多长或多高我们很难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有时直接测量也不是很方便,你们能不能试着用我们身边的这些事物来描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身边的事物,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所测量事物长短高矮的表象。)
(三)借助身边的事物,描述其他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发展长度观念
1、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
(1)直观感知“6米”的长短。
教师:看!小精灵也来参加我们的实践活动了,让我们来听一听小精灵带来了什么信息
教师用课件播放小精灵的话,具体如下。
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
教师:听了小精灵的话,你对这条鳄鱼的身长有什么感觉?
教师:如果将它与我们家里养的小金鱼比,怎么样了
(2)借助熟悉的标准描述“6米”这个长度,理解“6米”的实际意义。
教师:同学们都认为这条鳄鱼很长,到底有多长呢?谁能到前面来用手势比一比、表示出鳄鱼的长度?
教师:他表示的是不是6米?为什么?
教师:这位同学已经完全展开双臂了,怎么还不是6米呢?
教师:估计一下,几名同学手拉手,就和鳄鱼的长度差不多了?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让5名学生手拉手试试,另外两名学生测量,看看是否大约是6米。
(3)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体会用不同方式描述的价值。
教师:看看5名学生手拉手的总长度,你对这条鳄鱼的长度有什么感觉了你能告诉大家,这条鳄鱼到底有多长吗?
学生回答,突出两点:以什么作为标准,量得的结果大约是6米。
教师:看来用我们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去表示新的事物的长度,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新事物到底有多长。
(4)用不同的方式描述6米的长度。
教师:如果请同学们并肩站立,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才能有6米长昵?
根据学生发言,组织学生站队,一次不成功可以通过测量进行调整
教师:看来20个同学并肩站着的长度和鳄鱼的长度差不多,大约是6米。也就是说你们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20个同学并肩站着的长度大约是6米
教师: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来描述鳄鱼的长度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实际比一比。
学生可以采取走步、摆课桌等方式描述鳄鱼的长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鳄鱼长度的直观感觉到多角度描述,将抽象的“6米”与自己熟悉的事物的长度联系起来,既在应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所选物体长度的认识,又达到了对“6米”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也积累了测量、描述等多方面的经验、为后面的实践活动积累了活动经验。)
2、自主选择研究素材描述物品的长度
教师:利用我们刚才描述事物长度的方法,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表中一种物体的身高或身长。可以先估一估,再实际比一比、量一量。
长颈鹿的身高 6米
鸵鸟身高 2米50厘米
壁虎身长 12厘米
足球门的长 7米30厘米
游泳池的宽 25米
汽车的长 4米
(设计意图: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测量本质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四)回顾与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测量活动,学会了用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的长度或高度来描述新鲜事物的长度或高度。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比一比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P69-72
【教材分析】
“比一比”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材中提供了两队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遇到判断比赛双方的人数不相等时谁胜谁负的问题,引出评判胜负的方法需要借助平均数,突出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
“试一试”是在读懂统计图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接触统计的知识很早,已多次经历统计数据的全过程,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观念不是很强,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到过平均数,已经具有丰富的“平均分”的体验,推理、计算出平均数,并不太难,但对于什么是平均数,即平均数的意义,学生并不是真正理解。
【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学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读懂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最喜欢哪个项目?
1、人数相等的投篮比赛(课件出示某小组男、女生投篮成绩)
师:你们喜欢的项目可真多.你们知道老师喜欢哪个项目吗?
师:老师可是投篮高手噢.小明和小丽他们经常跟老师一起训练,昨天,他们还进行男、女生投篮比赛呢。你们想知道比赛情况吗?
师:看,这是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篮球个数统计图。(课件逐一出示)。
(1)引导学生读出统计图中的数据:
(2)提出问题:
师:请你们猜一猜哪个队实力强?说说你的理由.
师:男生队一共投中(4+7+5+4=20)个,女生队一共投中(7+3+5+9=24)个。所以——女生队实力强。
2.人数不相等的投篮比赛(课件出示)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总数知道了女生队实力强。其实两队还有一名队员的成绩没有统计。男生队丁丁投中——(5个),哎呀女生队兰兰弃权,没有参加比赛。
师:同学们,请比一比:这场比赛中哪个队的实力强呢?
(板书:比一比)
(3)学生争论,最后总结出用每组投中的平均数来比较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根据某个同学投中的个数来比较队与队投中水平的高低合适吗?
师:人数不等,比总数,不公平,比最好成绩也不公平,那怎样比才公平合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和同位商量讨论一下,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出好方法!
师:平均每个人投中的个数,(板书:平均每个人投中的个数)就是每队队员投中的平均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二.解决问题感知意义
师:关于平均数,你们都想知道点什么?
预设:生1:什么叫平均数?(意义)
生2:为什么要学平均数?(作用)
生3:平均数怎么求呀?(方法)
师: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先来研究男生队的平均数。
1、研究男生队的平均数
(1)师:男生队平均每人投中几个?先想一想,然后在草稿纸上试一试。(2)展示方法:
展示方法时,要求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师:这位同学想出一个好办法,老师将它搬到大屏幕上。她将亮亮多出来的两个,一个送给小明,一个送给田田,这样大家就变得一样多了。
师:把多的移给少的,我们叫它“移多补少”。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生1:列式计算:4+7+5+4+5=25(个)25÷5=5(个)
生2:(4+7+5+4+5)÷5=5(个)(板书)
师:(4+7+5+4+5)表示什么?除以5呢?这个5又表示——
2、研究女生队的平均数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列式计算,求出男生队的平均数,那女生队平均每人又投中几个?赶快试一试。
方法展示:
预设:生1:我将小丽的移两个移给小华,再将佳佳的一个给小丽,一个给小华,再移一个给小雨,这样,女生队每人都投中6个。
师:请你来移给大家看看。还有不同的移法吗?
生2上台移。
师:他跟老师想的方法一样。大家看——先将佳佳多出来的.3个移给小华,再将小丽多的一个移给小雨,现在大家变成一样多了,都是6个。
生3:我是列式计算的,(7+3+5+9)÷4=6(个)(板书)
师:(7+3+5+9)表示——,除以4呢?6呢?
3、小结平均数的求法,师相应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大家看,[在()下划一红线了],这表示——(板书:↓总数),5、4呢?(板书:↓份数)6、5表示——(板书:↓平均数)。我们是把大家投中的个数先合起来再平均分,也就是把总数除以份数就得到平均数。
4、解决问题:哪队实力强?
师:知道了两个队的平均数,现在比一比,结果是——女生队的实力强。
师:同学们,当比赛双方人数不等时,我们是通过比什么,比出男生队和女生队实力的高低呢?(平均数)看来,平均数就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或整体水平。
三.质疑问难理解意义
(1)师:男生队平均每人投中(5)个,女生队平均每人投中(6)个.大家将平均数5、6与小明、小华……实际投中的个数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
师:假设将这些数据来排排队,你认为平均数会站在哪?
师:你观察真仔细.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2)师:女生队的平均数是6个,这组数据中有它的身影吗?(没有)那是怎么回事?
师:是啊,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匀乎匀乎,大家都变得一样多.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3)师:同学们,这是女生队每人投中的个数,平均数是6.假如老师将小华再增加4个,请大家猜一猜:这时女生队的平均数是多少?(课件出示小华增加4个)
师:说说你的想法.
师:假如将佳佳投中的9个球去掉8个,此时平均数会多少?(课件出示佳佳的8个)
师:(课件出示4)你反应真快!还是这组数据,仔细观察,(课件隐去小丽2个,再给小雨增加2个)平均数是---
师:(课件出示四种情况的平均数)大家看,同一组数据,将其中一个数字变大,平均数就变大;将其中一个数字变小,平均数也变小;一个数字增加几,同时将另一个数字减少几,平均数不变.看来,这平均数就像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教材p71“练一练”第2题
2、教材p70“试一试”
同位讨论后交流.
3、数学故事:“有危险吗?”
五.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大家的收获都很多。看来,数学是真有趣,数学是真好玩。
师:同学们,请把书翻到第69页,仔细阅读第69到70页的内容,将重点部分作上记号。
板书设计:
比一比(平均数)
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男生队:(4+5+4+5+7)÷5=5(个)
女生队:(7+3+5+9)÷4=6(个)
总数份数平均数
比一比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通过目测、体验和操作感受两个物体的轻重。
2、对学习和探索感兴趣。
3、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类轻重不同的物品。
2、翘翘板教具二个,小动物卡通形象若干。数字及轻重标记若干。
3、课前组织小朋友到户外玩跷跷板,体验平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轻与重的问题。
二、感知体验引导幼儿用提一提、掂一掂等办法感知哪个物品重,哪个物品轻。
三、交流讨论:
1、通过幼儿玩翘翘板的经验,引导幼儿将轻重不同的'物品放在翘翘板上会怎样?为什么?有何办法可以让翘起的一边沉下去?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学习词汇:垂、翘)
2、说一说,两个物体之间谁重谁轻?
3、比一比,三个事物之间比较谁最重,谁最轻?引导他们将其排序。
四、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五、拓展幼儿思维生活中如何知道物体的重量呢?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师小结:大小一样,材料不同轻重也不一样、材料相同,大小不一样,轻重也不一样。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生活中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跷跷板,并比较三人中谁最重谁最轻,请幼儿排序。
比一比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小”、“少”,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大小”、“多少”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韵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星贴纸。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词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去作客。(课件出示一幅图)
你们瞧,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呢?(随机在图上出示带拼音词卡)鼓励说“怎么样的什么”,说得好给予表扬。
2、谁能当小老师来给大家领读这些词语?(请一生领读)
哪些音要注意,请你给大家提个醒。
3、同桌互相读词卡,读得不好请你帮助他,教会他。
4、开火车,读词语(词语全下来在图下排队,去拼音)
5、(生字变红)说说怎么记住它?(同桌互说,每人三个)
为什么“桃、苹、杏”是“草字头”或“木字旁”?(都是植物的果实)
6、齐读8个词语。
二、学韵文
1、认识了小院里的动物和果实,接下来,我们要学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题目是──(出示课题)抽读,齐读。
2、谁和谁要比一比?到底比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儿歌里都讲得清清楚楚,请你自己读一读吧。(生自由读儿歌 ,师巡回表扬读得认真的小朋友。)
3、(请刚才被表扬的小朋友起立)刚才大家在读时,我发现这几位小朋友读得最认真,你们愿意为大家再读一读吗 ?(每人一句接读)
(评价表扬)请大家再象这四位小朋友一样读读儿歌,读好了请举手。
4、读了儿歌,你知道了谁和谁比?比什么?(随意说,说到哪组老师就用箭头在课件图中标出)
“( )和( )比( )。”句式训练
学生说到哪句,就请他找出儿歌中的这句话读一读。(以下几步随机进行)
*“头”和“只”换一换说行吗?为什么?一头( ),一只( ),还能说吗?
*你从哪个字看出鸭子多?“群”表示什么?(多,在一起)
*哪些东西也能用“颗”来说?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从哪个字看出杏子多?“堆”和“群”有什么不同?学习“提土旁”一堆( )一群( )口头练说
5、比完大小和多少,让我们连起来把儿歌读一读。
6、喜欢这首儿歌的小朋友给它配上动作来读好吗?(四人小组配动作)师生一起配动作读全文。
7、小朋友读得好听,动作也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表演给所有听课的'家长看,好吗?(全体起立向后 转)师报幕生表演。
三、复习字词
1、练习(出示四个苹果,两只梨)苹果比梨多,梨比苹果(少)
苹果比梨大,梨比苹果(小)
(生口头填空后出示“小,少”两字。)
今天,我们要来学写“小”和“少”两个字。比一比,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学生说说竖中线上的笔画是什 么?学习“小”、“少”的笔顺演示(先中间后两边)生书空完后描红,再把两排字写好(师边巡视边发表扬的红 星)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2、猫捉老鼠(读词语:黄牛、花猫、杏子、桃子、苹果、红枣、多少、一群、一堆、一颗)开火车比赛
3、连一连(见同步练习第40页,手拉手,找朋友)
4、游戏:找朋友(10人玩,数量词和名词搭配)
一朵白云 一条小河 一棵小树 一片叶子 一只小船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块西瓜 一双鞋子 一辆汽车
比一比教学设计8
一、谈话导入
各位同学都在惊奇地看着我呢,不认识我吧?对我很陌生吧?或许有的人见过我却不知道老师姓什么对吧?想认识我吗?我知道我们3班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认识我,而且这个孩子老师也很喜欢他,老师知道他的胆子特别大,我想请他来向大家介绍下我,一上一比一教学设计。
一凡,请你来介绍下老师。
和我打个招呼吧。3班的孩子嘴巴真甜,声音真响亮。等会咱们上课的时候也这么响亮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们了。
现在老师想请一凡帮老师一个忙,和老师站一起。我们学过了《比尾巴》。知道那是动物们在比自己的尾巴,现在谁能将我们两个比一比呢?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比一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图文识字
(一)黄牛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去作客。(课件出示一幅图)瞧,谁来迎接我们了?
2、出示黄牛图一起喊出他的`名字。屏幕上出现"黄牛",跟读,拼读。
3、出示字卡。"黄牛"的"黄"是什么偏旁?草字头,什么字也有草字头而且他也是一种颜色,哪个小朋友知道?(蓝)谁能给"黄"组词?
4、出示字卡谁也能给"牛"组个词语。
(1)现在我们将牛请到我们田字格当中。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牛这个生字,想一想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那些笔画,教案《一上一比一教学设计》。
(2)师范写(中午出了头就是牛)
(3)生描红写两个,写好了用做端正的方式告诉老师你已经写好了。
5、我们学过《影子》知道小黑狗用条这个数量词,那么黄牛该说一黄牛呢?出示词卡板帖"头"齐读。
6、"头"这个数量词用在比较大的动物身上,那么你还可以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也可以用头来形容的?(一头牛一头大象一头狮子)
(二)花猫
1、黄牛伯伯迎接了我们,这时候好客的花猫也来迎接咱们了。瞧它来了,和它打个招呼吧!
2、出示字卡"猫"这个生字朋友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我们都学过了那些识字方法了,你可以用哪种方法记住它。
3、花猫可以说一花猫板贴"只"
(三)小鸟
1、叽叽,谁来了?小鸟来了,去和小鸟做个朋友吧!出示"小鸟"
2、出示词卡小鸟该用哪个量词呢?
3、齐读一只鸟
4、刚才我们鸟儿和猫可以用"只"来表示,这两种动物都比较小,比较小的动物就用只,那还有哪些动物也可以用只来表示?(一只鸡一只鸭一只青蛙)
(四)鸭子
1、瞧农院里的鸭子也来凑热闹了,一起喊喊他的名字
2、出示字卡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鸭"
3、指向图这是一鸭子?只
4、图片很多很多鸭子在一起就用哪个量词?谁会说?板贴一鸭子
5、一只紧跟着一只,这就是一群鸭子,谁还能用"群"来说一说。
一群
三、发现之旅
1现在老师将这些字的帽子摘掉,你还认识他们吗?自己先试一试
2、指名读开小火车读动作表演读齐读
3、读的真溜呀,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呢?他们在比些什么?
大小多少
5、齐读韵文
6、书写"小少"
(4)比较
(5)范写
(6)临摹
(7)展示、
四、游戏巩固
老师现在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的:请你来拼一拼,给生字找朋友。
(师将短语剪成生字,找朋友)
4、请生板演
5、齐读
比一比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用符号示意万以内的数的大小,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计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总结并熟练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开学已经好几周了,你们想不想出去转转,边玩边学呢?老师听说今天有个商场周年店庆,有优惠活动,咱们一块儿去看看吧!(课件)
二、1、购买电器
(1)师:啊,这里是电器商场,品种还真多,老师决定买一整套电器带回去,大家能帮我将每种电器中最便宜的挑出来吗?请写下来吧!(课件展示,学生选做,然后指人回答)
生:1084元>982元;3756元<4184元;1074元>846元;389元<982元;
5102元<5184元。
(2)教师在黑板上将答案归纳为两组:
Ⅰ:1084>982 Ⅱ:3756<4184
1074>846 389<982
5102<5184
师:老师为什么这样分组呢?(学生分组讨论)
生:第一组是四位数跟三位数比较,第二组是四位数跟四位数比较、三位数跟三位数比较。
生:……
师:真不错,老师的用意确实是这样。那相同位数的数字应怎样比大小,不同位数的又怎样比呢?说说你们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生:不同位数的比较时,位数多的总比位数少的数大;相同位数的比较时,先看从左数起的第一位,这一位大的数字较大,如果这一位相同,再比较第二位,一位一位比下去。
(师作简单总结)师:回答得真棒!(点击课件给予鼓励)
2、游动物园
师:下一站要去的是野生动物园。呀,迎接我们的动物们真可爱!知道吗,它们六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决定以兄弟姐妹相称,可比来比去都没弄清楚谁大谁小,同学们能不能给它们按年龄排好顺序呢?(课件展示,学生分组用桌上的一组卡片排顺序,教师协助,并请最先排好的小组上黑板用大卡片展示)
生得出:4300>1725>809>387>345>99
师:排在后面的.小动物可不乐意了,谁能说说这样排顺序的理由,说服这些动物们?(指人回答)
生:……(点击课件给予鼓励)
3、图书馆的难题
(1)师:离开了动物园,猜猜老师带你们去图书馆。不过,图书馆可不是马上能进去的,得做出门口贴的题目才行!(课件展示,学生独立完成。)
Ⅰ:最小的三位数是( )
最大的三位数是( )
Ⅱ:最小的四位数是( )
最大的四位数是( )
师:过关了,进馆看书吧!
(2)师:书好多啊!老师看书时又遇到难题了,书上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要考考我们的眼力。看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看得最清楚。
(出示100粒豆的瓶子,估计出200粒的和300粒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
(3)、猜一猜。
师:时间过得真快,就要下课了,我们也要回到学校了,在回来的路上,我妈做一个游戏,愿意玩吗?这个游戏是猜数。老师在这个信封里面藏了一张数字卡片,上面写了一个几千几百的数,你们知道什么叫几千几百的数吗?(整百数)谁能来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老师会给你们提示。
请一学生与老师示范,以问答形式进行,只能回答大或小、是或者不是,
然后同桌进行游戏。
三、全课总结。
师:说一说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学会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师:四位数与三位数怎么比?都是四位数又怎么比呢?(生答略)
师:如果有很多数在一起比大小,那么该怎么办?
课件出示口诀: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
请学生集体读一次,并自己记忆。
比一比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生字“黄”、“猫”、“杏”、“桃”、“苹”、“红”、“边”、“多”、“少”、“群”、“颗”、“堆”。
2、熟读课文,感受韵文美。
3、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4、学会写生字“牛、羊、小、少”。
【教学用具】
课件、投影胶片、贴图、挂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叫做明明,他想和我们班的同学交朋友,所以他邀请我们去他家玩,你们愿不愿意去呀?其实他家就在我们书上,大家翻开书89页,看看明明家有什么东西?小组讨论一下再发言。
二、识字
1、出示幻灯片,大家说说明明家有什么东西?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事物,有鸭子、鸟、黄牛、猫、苹果、红枣、桃子,出示这些事物的图片)。
2、师:你们都会说了,但会不会认这些字呢,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生字卡片)
3、课件打出没有拼音的生字“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等。
4、玩拔萝卜的游戏。把“黄”“猫”“杏”“桃”“苹”“红”等。
5、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组词,或以前学过的字组合而成,熟字相加,熟字加偏旁等等,如杏,是木口杏)
三、读课文
1、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不认识的字。(投影)
2、巩固文中生字“边、多、少、群、颗、堆”。(课件)扩展数量词的运用。
3、拍手读课文。全班读,小组比赛读。
4、男女赛读课文。(男一句,女一句对比读)
5、游戏:找朋友,扑克游戏,一头黄牛……
四、认字,“我会写”
“牛”“羊”“小”“少”
对比“牛”和“羊”的笔画的相同点,“小”和“少”的相同点。小加一撇就是少。
比一比教学设计11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介绍插图上的事物;学习正确使用量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运用加一加、换一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生字。通过看图阅读、情境阅读掌握量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按一定顺序观察、介绍插图上的事物。
教学准备:师:课件、字卡生:预习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2个字;能按一定顺序观察、介绍插图上的事物;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加一加、换一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生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快乐地学习生字,体会识字的乐趣。
难点:能按一定顺序观察、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按一定顺序观察、介绍插图上的事物。
教学方法:观察法、合作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师:课件、字卡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游戏入课、看图说话
1.小游戏:“比一比”
2.看图说话:乐乐要考考大家,大家看到我家小院里都有什么?
(1)同桌说
(2)汇报说
预设一:“黄牛”引:能不能把院子里的事物都说到?
预设二:“一头黄牛、一只花猫”引:能不能按照一定顺序说?介绍插图上的事物。
预设三:“大树后面有个房子”谁能把他们说的连成一段话说?
3.小结:小朋友们能有顺序地介绍乐乐家的校园真不错。乐乐没有难住大家。
二、初读词语、随文识字写字
1.认字:
(1)(有插图有拼音)自由读词语
(2)(无插图有拼音)小老师教读,强调:鸭子、杏子、桃子中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3)词语分类
(4)(要认的字变红)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扩词。强调:木字旁和草字头的字跟植物有关。板书:加一加、换一换
(5)(出字卡)给生字组词。
(6)(出字卡)开火车读。
(7)做“摘苹果”和“小猴过河”游戏。
2.写字:
(1)范写指导写“牛”“羊”
(2)生描红、临写
(3)投影展示
(4)生自评修改
(5)组词
三、熟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名读(4人)
3.给同桌读喜欢的一句,说说那句是比什么。
4.起立读喜欢的那一句,说说比什么。
5.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比一比
加一加黄牛(大)花猫(小)
换一换鸭子(多)鸟(少)
苹果(大)枣(小)
杏子(多)桃(少)
教学反思:
我想对于自己来说,每上一堂课都应该是一次成长、学习和总结。今天上了《比一比》的第一课时,在听了组内老师及其他老师的点评后,结合自己上课的感觉、课后的反思,发现有很多地方是要在今后应该注意和改进的,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写字,因此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教学的重点。而对于小朋友来说,识字相对来讲又恰恰是比较枯燥的。因此一定要注意识字时的点、面结合,不能只单单针对几个小朋友,而是要考虑到全部的学生是否都记的.住。我想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让孩子养成听的好习惯,二则是需要把口头说的转化为更直观的形式,那就是板书出来。但板书又要注意,不能因为这个板书就限制了小朋友的思维,板书不能太多、要精,不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讲如何记字的时候多问一句“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可以记这个字?”
二、正是因为自己心中一直在记教案,因此也导致没有特别注意听学生的发言,缺少听、缺少等待学生的习惯。也就是因为对学生缺少了听和等待,导致评价不知从何说起。在课堂上,如果老师的评价语能达到既点评学生,又能启发学生的话,那就最好了。那要想做到这两点,首先就要仔细认真地听,然后就是要靠在平时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了。自己在这方面一定要尽快锤炼。
三、本课教学的第二个重点,就是要读准并读好词语。第一个,读准词语,这应该是要读准词语的字音,并且要读得连贯,可采用生读生评的方式,觉得这样做不会只关注了一个发言的小朋友,而让更多的孩子在学习相同的知识的同时,也养成学会听的好习惯。
四、课堂上对时间的把握还有待提高。从这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把有些东西化易为难地传给小朋友,这样不仅影响了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还耽误了不少时间。教小朋友切忌化易为难,能做到转难为易才是真本事!这句话我一定牢牢记住!
五、在这节课上还暴露出了两个大问题。一,我的语言和声音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原因就是说话不注意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变化。我想如果我的语言和声音有了这些变化,再配上丰富的表情,该高兴的时候就大声、欢快地说,该神秘的时候又小声、悄悄地讲等等,相信孩子上课会比现在觉得有趣。二,就是课堂上的组织教学。首先肯定是要注意平时常规的教育和培养,但小朋友毕竟太小,所以上课的纪律肯定还需要课堂上的调控。在本节课我就一直反复用“我喜欢??”这样的话来讲,其实比这句话更好更管用的还很多很多,如最正面的就是表扬做的最好的小朋友,从而引导其他孩子向他学习等等。教学中,我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地进行学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想这一点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以上就是这堂课所教会我的东西。从这堂课中,经过老师们的点评,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生涯中还要不断学习的许许多多的知识中的一小部分。我一定尽力尽快改正,在改正和学习的同时,希望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早点解决,从而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比一比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笔画:竖钩,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认记生字,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课前准备:把课后“我会说”中的图绘成一张张图片;准备一些数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实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学习词语、生字。
1.利用课文插图创设情景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哪些植物?
2.词卡与实物相对应。
(1) 出示词卡,请学生试读词卡,并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
(2)借助图片读 —借助拼音读—
(3)离开拼音读 — 同桌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苹果的“苹”、杏子的“杏”、黄牛的“黄”是后鼻韵。)让学生说说学会了哪个生字。
3.请个别学生认读,全班齐读。
4.开火车读。
二、揭题
利用动物、水果进行比赛来揭题。
三、借助媒体,学习课文。
1、 出示图一
(1) 看谁与谁比什么?它们比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2) 师:看看课文里是比什么的?随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3) 读句子
2、 利用图二、三、四学习课文另外三个句子(方法同上)
在读这三句的同时学习生字“边”“多”“少”“群”“颗”“堆”和偏旁“ ”。
(1)理解“一群”“一堆”
(2)知道“多”与“少”是一对反义词
(3)区别“颗”与“棵”
3.比一比,认识量词。
(1)图上的杏子和桃子各有多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学习“堆”字,从图理解字义,认识“土”,并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土”的字。
(2)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数,还可以怎样做?桃子呢?(一个杏子,一箱杏子,一筐杏子……)
(3)图上其他动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准确介绍一下?
(4)小组讨论。
(5)看图比较鸭子和鸟的数量,理解“群”的字义,及适用情况。
出示: 一群 一只
(6)根据提供的'图片上的内容说词,如:一群鸭子,一只鸭子,一只小鸟,一个苹果,一筐苹果等。
4.再读课文。
四、巩固记忆生字
1.学生选择生字,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评议,教师引导在识字时可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识记,同时建立形义联系,如“杏、桃、苹果”是植物,所以有木字旁或草字头。
4.课间游戏:动手把字的部件拼成课本的生字,并读一读,进行组词,说句的练习。
五、指导书写 牛 羊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注意字的笔画顺序。
3.教师范写,指导:“牛”的竖要出头,竖要压在竖中线上,“羊”的竖不能出头,竖也是压在竖中线上。
4.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及时纠姿。
6.展示作业,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一) 复习生字、词语
1、 利用摘“苹果”复习生字、偏旁。
2、 给词语归类(动物、水果)
二、我会说(正确使用量词)
1、 大屏幕出示课文中“我会说”的图片让学生说。
2、 大屏幕出示更多的物品让学生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准确使用“颗、群、堆”三个量词。
(1)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数哪些东西还可以用“颗”数?
你发现了吗?用“颗”数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圆状或粒状的东西可以用上“颗”。
(2)数鸭子用“群”,在哪些时候也可以用上“群”?
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数量多,聚在一起)
(3)数杏子时用“堆”,在哪些时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数?
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数量多,紧紧地叠在一起)
4.说一说:一堆( ),一颗( ),一群( )
5.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练习正确使用量词。
一朵花 一本书 一支笔 一幅图 一扇门
一双鞋 一棵树 一座桥
一件衣服 一把扇子 一辆汽车 一块西瓜
一台电视 一座房子 一架飞机 一份报纸
6、.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7.创编儿歌。
出示课件,课件上画着一堆苹果和一个桃子,学生看图模仿课文编写,(一边多,一边少,一堆苹果,一个桃。)
出示图:一个西瓜,一颗葡萄。(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葡萄)
出示图:一群山羊和一只猴子(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山羊,一只猴子)
最后让学生把创编的句子连起来说说。
8.做游戏,找朋友。将量词卡片的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并读出。
三、指导书写“小”、“少”。
1.出示“小”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2.教师范写:“小”,学生仿写。
3.出示“少”,学生观察与“小”的区别,注意第一笔是竖,而不是竖钩。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6.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评议。
课后练习:
1.写生字,组词,书笔顺。
2.填一填。例:一( )伞 一( )水 一( )山 一( )河
板书:
识字(二)比一比
黄牛 花猫 鸭子 小鸟
杏子 桃子 苹果 红枣
教学小结:
本课中的比一比,如: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因此,我把重点放在量词的使用上。教学中,说到一个苹果、一颗枣、一群鸭子、一只猫等,我让学生再说一说还可以一个什么、一颗什么、一群什么、一只什么等等。课后,我又指着身边的事物让学生用量词说说。这样既让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词,又增加了词汇量。
比一比教学设计13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比一比”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比一比教学反思。我们不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方法、思想。本节课我认认真真的设计教案,仔仔细细制作教具。
本节课教学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让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数学方法。课堂上利用了实物投影,呈现果树、小兔子、木头、石凳,以及小兔子搬砖、铅笔、学生等景物和场面,提出了比较谁比谁多、哪个人高、哪个长等问题,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教学反思》。
想想做做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活动。一种是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自己的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另一种是通过观察,作出判断,画面中有些物体的长短、轻重关系不是十分明显,需要经过简单的'推理才能做出判断。
同时在课堂上教学活动要师生互动,人人参与,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不为一时学会,而为一辈子会学;教师的教学不是教会少数,而是带动全体。这节课学生们发言都很积极,由于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学生比较熟悉,课堂上基本都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有个别学生有困难的,我下课对其进行了单独的辅导,在辅导后,发现他们也能够掌握方法了。
比一比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杏、红”6个字。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要求】
1、找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做上记号。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熟为止。
【课前准备】
1、本课挂图
2、词语卡片: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
红枣熟字卡片:棵
3、把本课生字卡片贴于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词
1、昨天你们在家预习时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课的生字都会认了吗?老师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们从书上搬到黑板上,你们还会认吗?自己认认看。哪些字你记不起来了,你可以看看书,或者向你的同座请教一下。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检查,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弥补。老师向学生提示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初步培养遇到困难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你再读这些生字时发现那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提示一下同学们。
(设计说明: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提示其他同学,培养其成就感)
3、认读生字卡片。
4、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以后,你还会认吗?(读词语卡片,读完后贴于黑板上)
(设计说明:初步建立字词概念;给生字变换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5、(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设计说明:初步渗透看图方法──从整体到部分)
6、对照图,再读词语卡片,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卡片贴于对应的事物旁边。)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文字与图画相对应,词义自然理解。)
7、用一句话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设计说明: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二、学习量词
1、图中的这些事物各有多少呢?
当学生用上“群、堆”时,先引导学生从生字卡中找出来,再相机点拨,了解他们表示的数量较多。
当学生说到“一棵红枣树”时,出示“棵”字,引导学生说出“一颗枣”后,比较“棵”与“颗”。
(设计说明:教师的提问中避免了“数量词”的术语;充分利用图画帮助理解课文,进行语言训练;在说句的过程中不断复现生字,加强语言和文字的联系。)
2、我们的课本把这些都编进了一首有趣的儿歌里,不信,你读读看。(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读文
1、指名读短文。访问其中一名学生:是看汉字读的还是看拼音读的?提示学生读书时,会读得要看汉字读,遇到困难再借助拼音读。
(设计说明:主要目的是读准字音,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听老师读儿歌,引导学生随着节奏做拍手游戏。
3、老师读的好吗?你们可以比老师读得更好。同桌同学互相读读看。
(设计说明:激发朗读欲望,促进合作学习)
比一比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竖钩”和“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
难点突破: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儿歌、图片象羊、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题,齐读课题。
2.引入过渡:这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习《比一比》,而且还真的要在课堂上比一比。看看哪个同学最认真,哪个小组最努力 ?
二、看图识字
⒈(展示课文插图):我们首先就来比一比,谁会观察。
请大家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在这美丽的农家小院,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指名说,师引导:他的`观察顺序是……还有其他顺序吗?再指名说。
小结:观察不仅要细致,而且还要有顺序。
⒉自学生词。(以文中图片为背景,展示与之的生词。)生自读,师巡视。
⒊分类读字词。
(出示后鼻韵字词):这几个词谁会读?
读得好,你们也听得好,真会学习!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没有?(这些字都是后鼻韵)
齐读。
(出示另几个字词):请大家把这几个词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又有有什么发现?(都含有一个ao)
指名读、齐读。 (提醒“枣”是平舌音。)
小结:寻找规律、发现共同点可以促进学习,帮助记忆,是学习的好方法。
4、重点认识“红、黄”:再找找看,这些生字中有2个表示颜色的,你找到了吗?能用它组词吗?
⒌去音认读生字词:读给同桌听听,比比谁会认。
⒍词语分类:这些词娃娃分别是从水果屋和动物园跑出来的,你能把他们领回去吗?
三、品读儿歌
(一)读准读通
⒈过渡:这些动物、水果跟小朋友一样争强好胜,也在比一比呢!想知道它们在比什么吗?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儿歌,比比谁会读!
同学们觉得怎样才算会读?(读准确、流利,读明白,有感情)
⒉读准“一”的读音。
要读流利就先得读准确,要读准确,就一定要看清楚。准备好了吗?现在就开始吧!(生自读)
刚才你们在读,我也在读,而且还发现了一个问题。(板书:一)问:这是什么字?在文中它读作什么?
小结:这个“一”(手指着)是个小调皮,很善变,共有一声、二声、四声三个读音。在这一课中它有时读二声,有时读四声,你看清楚了吗?
⒊(出示儿歌):师指儿歌,生齐读。相机正音。
⒋抽4生分句读,余生听。请4个最自信的孩子来单独读一读,他们读,你们干什么?
提示:是呀!倾听也是一种学习,能让我们学到别人的优点。咱们看看谁是灵耳朵,谁最会学习。
指名评议:你最欣赏谁的朗读?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⒌多形式练习朗读:自读、指名读、分组接龙读、男女生比赛读、找伙伴拍手读。
(二)读懂读活
⒈这些动物和水果究竟在比什么呀?(板书:大-小,多-少)
⒉认识反义词:大小,多少是两对什么?
小结:生活中这样的反义词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注意收集,我们以后找时间交流,好吗?
⒊了解课文内容:比来比去,究竟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
⒋改读儿歌:小朋友可真是了不起,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把儿歌改成《比尾巴》那样的一问一答式,都成了小诗人了。下面,一起来读读咱们自己创编的儿歌吧!(齐读)
什么大?黄牛大。什么小?花猫小……
(三)读深读透
⒈填空读儿歌:(出示缺量词的儿歌)
⒉自读。 师生接龙读。
⒊认识量词:刚才填上的词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量词。
让我们单独认识一下这些新朋友吧。(师贴出生字卡片:头、只、群、堆、颗)齐读。
给量词找朋友: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有很多的朋友,你能帮它找找吗?
相机比较:一头/一只 一群/一堆 一颗/一棵
⒋除这几个外,语言文字里还有很多很多的量词。下面就比一比,谁会说。(出示文后图片)
⒌你还能用合适的量词说说身边事物吗?(指名说、同桌比赛说)
⒍拓展阅读:(出示儿歌)齐读。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⒎小结:量词很多,但面对不同事物,不同数量要学会恰当使用,否则--就会闹笑话。
四、创编儿歌
⒈(出示图片:象、羊)过渡:这节课,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2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你能将它们比一比吗?(大-小,高-矮,重-轻)
⒉(出示小黑板)谁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一个( ),一个( ),一( )大象一( )羊。
⒊你还能将哪两个事物比一比?
⒋小结: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比较,并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还可以写一写。
五、学习写字
⒈(出示生字:小、少)过渡:接下来,咱们将这2个字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⒉师范写,提示:新笔画“竖钩”,笔顺先中间后两边,右点比左点较高。“少”的“丿”较长。
⒊生书空、练写。 师: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谁会写。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比一比,认识了很多事物,很多量词,还学写“小、少”俩个字。
【比一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一比》教学设计04-07
《比一比》教学设计(15篇)04-27
《比一比》教学设计15篇04-07
《比一比》教案设计09-27
关于比一比教案设计08-30
比一比教学反思04-22
《比一比》教学反思04-07
《比一比》数学教学反思11-20
《比一比》教学反思(通用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