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6 13:49:3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静夜思》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静夜思》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静夜思》教学设计(15篇)

《静夜思》教学设计1

  《静夜思》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本诗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夜里所看到的景物和想到的事情,表达了诗人李白身在异乡,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课文分成四个环节去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学习。首先是设疑揭题;接着让学生初读古诗,感知课文;然后进行细读感悟;最后指导学生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下面来说说《静夜思》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认识“静、夜、思”等10个生字,会写“头、乡、是”3个生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在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设疑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你们有留意过天上的月亮吗?你认为它美不美?你想对它说什么?面对如此美的月亮,唐朝诗人李白在观赏时却满脸的忧愁,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观月后写的诗——《静夜思》(板题,读题,释题:思,思念、想念)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又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就应使学生从心理上想学﹑爱学﹑乐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授新课前,我用了四个问句:你们有留意过天上的月亮吗?你认为它美不美?你想对它说些什么?面对如此美的月亮,唐朝诗人李白在观赏时却是满脸的忧愁,为什么呢?接着我让孩子们边欣赏课件中皎洁的月亮,边思考这四个简单的问题,逐步引导他们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使他们对课文产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课件演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们自由找搭档进行自学古诗,要求学生们自读课文,找出诗中出现的生字,认读,和搭档一起解决识字任务,并把古诗读通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收获了友谊。)

  三、细读感悟,理解诗意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请生分析)

  2、李白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这让他想起了什么?(家乡的亲人)“霜”说明了什么?(月亮的洁白明亮,也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指导朗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个句子(速度稍慢,要抑扬顿挫)。(配乐朗读)

  4、讨论:远在他乡的李白这时最思念的是什么?(课件演示)

  5、小组合作交流。

  6、学习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⑴、指名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⑵、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⑶、李白有思念家乡的亲人吗?找出这个句子读一读。

  ⑷、指导朗读。(1.课件演示,学生模仿朗读;2.多种形式朗读。)

  7、朗读全文,有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意。

  8、指导朗读,熟读至背诵,体会诗人热爱家乡,想念亲人的情感。

  9、拓展延伸:面对着皎洁的明月,你想到了什么?会做些什么呢?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仍然把学习古诗的重点放在朗读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风采,令其他学生都很羡慕,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我还利用多媒体的平台,把古诗的意境展现出来,让他们在欣赏的同时更加愿意去吟诵古诗。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而完成学习的任务,读中感悟,感悟中去读。)

  四、识字教学

  (一)出示要求会认的字“静、夜、思”等10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多种形式认读)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头、乡、是”3个字,认读。

  2、说一说你的识记方法,和同桌交流。

  3、口头组词。

  4、指导书写。

  (识字是朗读的前提基础,只有把生字学好,才能把课文朗读好,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生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就向同桌请教,再不行的话就跟着老师认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当然,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来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请识字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还利用课件的演示,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要求书写的生字,把写得好的作业展示出来,大家评议,共同参与,一起进步。)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明显的增强。

《静夜思》教学设计2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

  1、看中秋赏月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人们在做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做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故事导入:

  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

  (三)、认识二类字

  (1)、读围裙妈妈身上的字宝宝:

  过渡:课前小朋友们已预习了课文,都知道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现在它们都躲在围裙妈妈的身上。谁认出它们,我就把字宝宝奖给他。(请得到字宝宝的同学带读生字)字理分析“床”。

  (2)、字理分析“故”

  “故”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呢?(古字加个“攵”就是故,组词“故乡”)

  生字宝宝找妈妈:

  过渡:现在呀,围裙妈妈可想念她的孩子了,她正在找他们呢。听——围裙妈妈的呼唤:“后鼻音宝宝,你们在哪儿呀?”生齐读后鼻音生字:静、床、光、望、乡。“整体认读音节宝宝,你在哪儿呀?”

  (3)、生字宝宝找家:生字宝宝在这首诗中也有家,看看谁能最快回家。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四)、学习第一二行诗

  1、诗中哪两句写“夜”呢?读一读,用笔圈出不懂的字词。

  释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疑:好像。霜:小朋友们见过霜吗?冬天的早晨,在地面上结成的白色小冰晶就是霜,摸上去又冷又湿。

  说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2、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五)、学习第三四行诗

  哪两句诗写“思”?读出来。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看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给你什么感觉?(沉重,伤心,难过)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师用沉重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哪些字该读重些呢?(举,思)

  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六)、激情渲染,吟诵古诗

  1、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钱也用光了,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别人都回到故乡,与父母、妻儿、朋友团聚。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迟迟不能入睡,霜一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没有一个人给他添一件衣服,没有一个人给他生个火盆,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更没有一个人陪他说说话。他多孤独啊!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游子心中那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啊!

  2、同学们互相说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孤独地读诗,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读诗中表达出来。

  老师在小朋友们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了淡淡的乡愁。你想李白会有怎样的朋友呢?他们常在一起做什么?(秀才,读书)见过以前的秀才读书吗?(古人读诗常常是摇头晃脑地读的.,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

  欣赏课件:古人读诗

  来。让我们把这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带到诗中来唱唱这首诗吧!

  (七)、总结

  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方式来读这首古诗,尽情地读尽情地演吧!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很多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教学中,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通过动情的故事讲述引入课题,再播放课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在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静夜思》教学设计3

  一、概述

  《静夜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6的资料。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资料的形象反映,可帮忙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完美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潜力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反文旁。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的经典篇

  章,早已烂熟于心。因此针对这一实际,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完美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五、教学策略选取与设计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

  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完美的意境。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

  六、教学资源设计

  1、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ppt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这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望着月亮,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圈出本课的生字,把不认识的生字与同桌交流。

  3、指生读古诗正音。

  4、听课文朗读。

  5、读后交流:你明白了什么,想明白什么。

  (三)辨形正音,合作识字。

  1、出示:“静、床、光、望、乡”10个生字,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样记住这个偏旁?

  2、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互认,开火车认读生字。

  4、“摘星星”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四)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情绪?(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齐读前两句。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齐读后两句。

  4、“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

  5、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

  6、齐读古诗。

  7、背诵古诗。

  (五)重点指导,强化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什么。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六)、拓展阅读,体会运用。

  翻开阅读资料,自读儿歌,学生间互相帮忙,找到这天学过的生字,圈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七)、随堂写话,巩固运用。

  用这天学过有四个字组词,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能够用拼音代替。

  八、教学评价设计

  读古诗好的同学得到同学们的掌声;识字好的得到苹果粘贴;写字好的得到笑脸;摘星星的得到星星粘贴;组词造句好的树立模范。

  九、教学反思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能够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能够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备注:

  1、教学设计评价是可选项,鼓励教师添加,设计一些评价量规。

  2、教学反思是课后实践后再添加的,在初次提交教学设计中不需要添加。

《静夜思》教学设计4

  一、介绍作者

  1、教师出示中秋赏月图

  问: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时候?人们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屏幕演示:李白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导入课题

  1、在这时候,李白又在干什么?(学生们大胆猜测)

  2、故事导入: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教师板书课题。

  三、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

  1鼻胪学们自由地读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和难认的字,就找拼音朋友帮帮忙。

  2再次读诗,把诗句读通顺,读连贯。

  1)出示全诗,生字在诗句中出现。指名读。(相机点拨:“静”、“疑”、“霜、“故”“乡”组词语,做动作理解“举”、“望”。)

  2)生字从诗句中跳了出来,去掉音节读。

  3)齐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畅。(出示诗句与词语)

  3币导学生理解“故乡”:同学们,能大声地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用一句话介绍你的家乡吗?(引导学生用“家乡”说话,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故乡”两个字的

  四、朗读全诗,理解感悟

  1师:同学们都爱自己的家乡,那大诗人李白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已久,他想自己的家乡吗?自由地多读读古诗,思考老师的问题。

  2鄙答: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师: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的.动画。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看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给你什么感觉?(沉重,伤心,难过)

  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

  师用沉重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哪些字该读重些呢?(举,思)

  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3苯岷喜逋迹说说如果你是作者,站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会想到什么,心情又会怎样。生答:当诗人望着圆圆的月亮时,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感到十分的孤独。

  4贝着这样的心情,在音乐声中再次朗读古诗,渲染气氛。

  5蹦敲矗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会如此悲伤?读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重点理解“霜”,可出示秋天霜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再结合插图,让学生知道月光照到地上就好像地上铺了一层霜。)你能读好这一句诗吗?

  6、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五、创设情景,吟诵古诗

  1、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钱也用光了,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别人都回到故乡,与父母、妻儿、朋友团聚。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迟迟不能入睡,霜一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没有一个人给他添一件衣服,没有一个人给他生个火盆,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更没有一个人陪他说说话。他多孤独啊!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游子心中那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啊!

  2、同学们互相说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

  3、思念亲人——孤独地读诗

  想到了亲人:会想到哪些亲人呢?(父母、孩子、妻子等)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孤独地读诗,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读诗中表达出

  过渡:李白的这首诗写得多好啊!直到现在,每当月圆之时,想家之际,许多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都会含着眼泪吟颂它。让我们把这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带到诗中来吧!

  学生们读诗

  六、指导书写“故乡”

  1、观察占格

  2、小组交流

  3、描红书写

  4、展示

  七、作业

  1、把《静夜思》这首诗读给家长听。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静夜思

  ——李白·唐朝

  望明月

  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3.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我把星星妹妹变了个模样,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光 、床 、望、乡 ” 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

  4.出示生字卡片教学新偏旁“攵”“心”。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齐读,读后正音。

  四、创设情景,感受诗意。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马思聪的《静夜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他没有电话可以跟亲人朋友聊天,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让他快点回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播放课文朗读视频,朗读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五、写字练习,学写7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的笔顺及占格。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背景音乐播放)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拓展活动

  1欣赏学唱《静夜思》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2.回家和家长一起找找李白写的另外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静 夜 思

  李白

  床前 明月 光,

  疑是 地上 霜。

  举头 望 明月,

  低头 思 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6

  一、教材简说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自学古诗,说说已经认识哪几个字,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正确。

  (2)本课十个生字中,“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生字的巩固。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还可用“大转盘”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

  (4)结合“故”的认记,认识“攵”这个偏旁。

  2.写字。

  本课要求书写的4个字可分两类。“目、耳”要注意提示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米”要提示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笔画不同,“头”的最后一笔是“点”,“米”的最后一笔是“捺”。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加深记忆:大—头。

  (二)朗读感悟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小组合作,试读诗歌,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生自由读,说说在读这首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启发想象,熟读成诵。播放柔和的音乐,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做边读,熟读成诵。

  (三)课后练习

  “我会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在学完这首诗后,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注意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及时纠正发言时的一些语病。同时还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说话的内容更加充实。

  (四)实践活动

  古诗朗诵会:每个同学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进行一次古诗朗诵比赛。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请学生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由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的字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

  1.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2.配乐朗读《静夜思》,想象诗歌画面。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诵,教师随机指导。

  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五)复习生字

  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4.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

  (六)书写指导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

  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实践活动

  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还可用图画来展示。

  五、资料袋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代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名诗欣赏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静夜思》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〦 、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课前主动观察和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学会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如用眼睛观看、请教父母、阅读有关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学学从网上浏览查找资料。

  2、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能认真倾听,大胆发言,并补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静夜思》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对大诗人李白产生敬佩之情。乐于诵读古诗,主动搜集与月有关的古诗并诵读或背诵。

  【策略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文情景图,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师用的生字卡片,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学生用的生字卡片,课前召开一次“神奇的星空”资料交流会。(详细过程见单元综合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境,激趣设疑

  1、出示“诗人李白遥望明月”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仔细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揭示课题:静夜思读了这首诗,你就会解决很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看图回答图中内容:一轮圆月、一个人抬头望明月、这是夜晚┅┅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疑问)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这是什么季节的晚上?┅┅创设这一情境,与诗意联系,与诗作者及时代背景相联系,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有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同时,让学生据图提问,既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同学们,谁会背这首诗?指名背,要求其他同学打开书听读。(生背后,教师要鼓励其课外主动学习)

  2、再次齐读:提不同要求,会背的可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会读的,可以边听边随读。一生背诗,其他学生看书听读。背诵。了解学生课前读此诗的情况,实现以学定教,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主动背诵古诗的积极性。

  三、再读古诗,识记生字

  1、先读一遍古诗,再对照生字表把生字在诗中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记一记这些生字。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总体情况。出示生字表。

  3、出示字卡,用开火车的形式快速反馈认字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4、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的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编出的歌诀要给予肯定。学生自读古诗,在诗中勾出生字,再读生字,想办法记一记。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学生汇报哪些字想出了好办法,就自由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学生练读。发现错读或不会读的字,及时让学生多读几遍。同桌同学互查互帮,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的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想出的记字好办法。学生自己探究识记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后,及时反馈结果,学生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我要全对”这样一种适度的压力。此时发挥同伴检查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识记生字的过程,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在全班的反馈中,肯定学生的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再读古诗,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汇报,与解决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联系起来。

  3、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点: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一生写了约一千首诗歌。谁还会背李白的其它古诗?课下查找一些李白的诗背一背。

  4、为什么诗人把月光当成了“霜”?你在什么季节见过“霜”?(秋天,进而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图上是什么季节的问题)月光与霜有什么相似之处;

  5、 理解“举”、“低”。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汇报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

  4、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

  5、学生背诵以前背过的其他古诗。

  6、学生思考、结合实际讲解自己对霜的了解。

  7、学生边读诗边做“举头”和“低头”的动作。“我知道什么”这一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解答域宽至全文语句,问答距长至全诗内容及情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类学生,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读懂一些词句。选择的空间很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在全班交流时,教师从学生汇报的已知中,了解学生所未知的,进行点拨,使学生的认识逐渐走向完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感情朗读、背诵,读中悟情,背中积累

  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加上动作。

  六、指导写字让学生观察生字,描红、临写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目、耳、头、米”4个字在田字格中是怎么摆放的。然后临摹书中生字,体会如何占位。写字要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汉字的书写特点,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七、布置作业,将学习延伸至课外

  1、把《静夜思》背给家人听,并评价。

  2、查找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或李白的诗背下来。语文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

《静夜思》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素有“诗仙”美称的唐朝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以前已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伊始,就让学生猜谜,学生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为整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静、夜”

  (1)指名试读课题。

  (2)师板书这三个字的拼音,再让学生把课题读准。

  (3)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4)揭题:这首诗是我国古代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是他刚刚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勾起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这一环节中,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感情意境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听录音读诗,要求学生边听边点。

  2、自读诗句,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生字圈好后多试拼几遍。

  3、指名读,评议。

  4、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集中出示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a、开火车试读,要求拼准b、请小老师带读

  (2)分块识字:

  a、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带读。

  b、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ang”。)

  c、用做动作的方式识记“举、低”。

  d、学习“故”。介绍新偏旁“攵”。

  (3)做“摘星星”的游戏。

  师: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它说:“我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就送给你了。”

  a、做“摘星星”的游戏。

  b、书写“头”。(指导两点的位置是一上一下)

  c、把字宝宝送回家。

  (4)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齐读生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读全诗,感悟诗韵

  (1)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3)配乐朗读,深入意境。

  (4)表演读: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

  (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5)指名表演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

  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对诗意理解可以淡化。]

  (四)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拼音注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出示诗歌,范读。

  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在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

  4、写月亮的诗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并把它背下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给学生搭建有利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是识字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要求识记的字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刚刚在课题中认识过的两个字“静”、“夜”;第二类是韵母都是“ang”的字“床、光、望、乡”;第三类是做动作识记的两个字“举、低”;第四类是需要介绍新偏旁的字“故”。这样的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适合一年级学生认字的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其次是朗读教学。因为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重在读,不在“懂”,对诗的意境能初步感知就行。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读,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劲头十足。

《静夜思》教学设计9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欢的古诗。

  二、介绍诗人

  叠纪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1、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2、课件演示,介绍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学生看图说一说

  3、揭示诗题

  师:这是秋天,一个静悄悄夜晚,李白正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写下了一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4、齐读课题

  5、知道这首诗吗?让学生背一背

  四、认读生字

  1、读字正音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 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出示课件)

  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⑷ 指名领读,并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⑸ 开火车读

  2、认清字形

  ⑴ 学生小组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些字。

  ⑵ 指名说一说。

  ⑶ 抢读生字游戏。(课件在花瓣上出示本课生字)

  相机理解“举”、“举头”: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请举头,“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⑷ 对号认生字

  1夜 2光 3头 4床 5故 6乡

  课件出示:学生对口令:

  夜是几号字?头是几号字?2号什么字?4号什么字?5号6号什么词?

  答对者来摘苹果,并请摘到两个苹果的同学把其中的一个送给好朋友。

  ⑸ 摘苹果游戏

  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谁会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请学生正确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领读。

  五、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六、古诗赏析

  师: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配乐朗诵 《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师:如果你们也喜欢这两首诗可以到我们的《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

《静夜思》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四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1、 导入课题:

  同学们,上学期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2、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3个任务,能够认写生字,读诵古诗,并能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努力表现一定会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知识,迅速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认读生字

  任务呈现:认读生字

  自主学习:1.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展示交流:1.大屏幕出示生字,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2.带字入文,读古诗。

  3.多次朗读,划分节奏。

  4.小组根据节奏进行赛读。

  5.男女生赛读。

  6.拍手读。

  7.尝试诵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如何记忆生字,增强主动学习的。其次,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任务二: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呈现:正确书写生字

  自主学习:1、出示生字

  2、思考自己如何才能记住这个生字,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并说明自己如何识记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描红,仿写,口头组词。

  5、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比较枯燥,而且这节课的识字比较大,所以通过与实物结合来增强识字趣味,不仅识了字还能了解其含义。

  任务三: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任务呈现: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自主学习:1、出示图片与古诗

  2、思考图片上画了什么,这首古诗讲了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

  3、根据图片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4、说说诗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5、闭着眼睛边想象边诵读。

  三、检测导结:

  1、我会背

  根据老师给的图片背诵古诗。

  2、我会认

  认一认下列词组。

  3、 我会写

  练习本上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是否掌握。

  板书设计: 8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星星字卡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组词:安静夜晚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3)同桌互相检查。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1)生字宝宝离开了它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还认识它吗?齐读

  (2)游戏巩固:做“摘星星”的游戏。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后面藏着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这颗星星就送给谁。”

  5、识记字形。

  (1)交流方法

  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三、指导书写

  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8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1、课件出示“头”,齐读

  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

  5、学生书写,师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指名说说

  (4)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师讲解诗意: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五、欣赏儿歌《静夜思》

  小朋友们,这首《静夜思》还被编成了儿歌,让我们在美丽忧伤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吧!

《静夜思》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扌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2、引入课题:静夜思(板书)

  二、朗读或试背古诗

  1、指名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指名背古诗

  三、认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开火车认读

  ⑵游戏:运西瓜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搬瓜者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分四人组诗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请同学来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指导学生说一说,再书写。

  3、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书写后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1、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古诗:

  2、学生去收集有关李白的诗。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诗中的词语。

  2、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字理识记 5 个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字理识字(析词)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学过哪些诗?(指名答,齐背《锄禾》)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许多诗人留下了优美的诗句。其中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他的诗以精巧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成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请看有关李白的动画。

  (cai演示,师口述:冬天,李白和他的亲人们在自家庭院里喝洒吟诗。春去秋来,李白告别亲人,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秋意越来越浓,李白望着风雪,望着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写下了这首诗。

  (cai 出示不带课题的全诗,师念诗)

  二、分析字理,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读一读,找节奏,初步感知 。

  ⑴ 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⑵ 师范读,生注意听,找出节奏。(指名答,cai 用“ / ”画出各句节奏,如“床前/明月/光”)

  ⑶ 生按节奏练习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及节奏。

  2、字理识字,赏析词句。

  同学们掌握了读好诗文的方法,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⑴ 教学第一行诗。

  ① 教学“床”字。

  (cai出示第一行诗)这行诗里有个生字。

  (cai 出示田字格内的“床”字及读音)齐读正音,怎样记“床”字?(提示:“床”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cai演示“床”字各部分的分解与组合,师提示字理:古时候,用广字头表示房子,广字头下面是个“木”字,表何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床不完全用木头做,还可以用各种金属和材料制成,方便又舒适。)

  用“床”扩词(提示:“床”还可用做量词,如一床被子)

  ② 师示范解释诗意:床指木床,前指前面,明指明亮,月是月亮,光指光芒。把这几个词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行诗的意思。

  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提示:诗人在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样的月光?)明月发出的光是怎样的?(银白色)

  小结:翻译古诗时,把大概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这行诗可以翻译成“诗人在床前看见一片银白色的月光。(cai 出示诗意,齐读)

  ⑵ 教学第二行诗:诗人把月光当成了什么?(cai 出示第二行诗,齐读)

  ① 教学“疑”字

  (cai 出示田字格内的“疑”字及其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音节?什么结构?“疑”字笔划较多,怎样记住它?可把它分成四部分( cai 演示分解的四部分及其象形)左上方是匕首,左下方是一支箭,右上方是长予,右下方是一名士兵。为了书写方便,右边实际取的是“矛”字的上半部分和“走”字的下半部分。(板书 矛 走)

  (师讲字理:古代打仗面对强敌时,是用“匕首”短兵相接,还是用“箭”远射?是举着长矛向前冲杀,还是干脆一走了之?真让人疑惑不解。所以“疑”的'本义是指怀疑)( cai演示兵往右走,四部分再合成一个疑字)在这首诗里是好比、好像的意思。《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小伙伴》教学设计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其反思《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6《春雨的色彩》导学案ang eng ing ong 教案《影子》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村居》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齐书写“疑”,师范写,生跟写一个)

  ② 学“霜”字

  “霜”也是比较难记的字(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霜”字及其读者音)齐读正音。谁能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霜”字?(师提示:声旁“相”的读音和“霜”的读音是不一样的,雨字头表示霜从天上洒落下来,凡是以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还学过哪些雨字头的字?(板书 雷)什么是霜呢?在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空气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树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师范写“霜”字)写“霜”字时,雨了头要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相字不要写得太长,注意把字写得紧凑些(生跟写一个)“霜”还可以用来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头上长满了白发,我们说他是一头白霜。诗人在这里把什么当成了霜?为什么会把月光当成了霜?(提示:它们什么地方相同?)

  谁能把两行诗连起来说一说?(提示:诗人看见什么,觉得怎么样?)

  ③ 小结:这两行诗写在安静的夜里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达了诗人独在他乡的孤独心情。

  (板书 看 疑霜)

  ⑶ 教学第三行诗:(cai出示第三行诗)师读。

  ① 举头是什么意思?(抬头)诗人抬头干什么?(看月亮)

  (cai出示 举头望明月 比较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望”举头看明月)不用“看”?(因为“望”字上面有个月亮,月亮高高挂在天上,要看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东西方,用“望”字比较好)

  ② 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板书 明月)(指名答)

  ⑷ 教学第四行诗: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cai出示第四行诗)齐读。

  ① 教学“思”字

  “思”是本课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思”字及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结构的?为什么是心字底?“心”上面是个田字?(师:古代农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心里想着怎样把田种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说话。

  ② “故乡”指什么?(家乡)“思故乡”是什么意思?(思念家乡)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③ 除了思念家乡,还会思念什么?(亲人)亲人包括哪些人?谁能把诗人思乡的感情吟诵出来?(自练,集体点评:语调要低一些,慢一些)

  ④ (cai出示后行诗)

  小结:这两行诗写诗人触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书 望 思乡)

  ⑸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识内化,给诗取名

  ⑴ 写诗人在安静的夜里思念家乡,根据诗意,谁能给这首诗取名?(板书:6静夜思)这就是第6课,齐读。

  ⑵ 教学“静”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静”字及读音)它是什么结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没有声音)不争吵,就安静、清静了。(扩词)师范写:“静”第五笔是竖,不要写成撇。(生跟写)

  ⑶ 扩展想象

  (cai回到原图,包括题目)诗人看着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这可能是什么节日?(中秋)小朋友们可能在与父母干什么?(吃月饼,看月亮)但诗人却一个人在外地,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个人在外地,你会做什么?想什么?《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小伙伴》教学设计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其反思《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6《春雨的色彩》导学案ang eng ing ong 教案《影子》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村居》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⑷ 感情配乐读文

  4、课堂练习(随机)

  ⑴ 填写诗句,说出带点字的意思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⑵ 根据意思,很快说出诗句

  ① 诗人看见床前地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② 好像地上结了霜。

  ③ 抬头望高高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④ 低下头思念起家乡。

  ⑶ 齐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看)月光──凝霜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小伙伴》教学设计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其反思《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6《春雨的色彩》导学案ang eng ing ong 教案《影子》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村居》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静夜思》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了解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谜语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月亮又关,让我们把书翻开,说说图上有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背景

  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释题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3、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习1个新偏旁“攵”。

  (2)会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3)能通过对生字词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可包含扩词,说话)

  (4)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熟读诗句。理解诗句。

  (5)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12个生字),让学习好的先示范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2、我会记字形。

  3、我会写(展示课后生字)。

  4、我会给喜欢的字找朋友。

  5、我认识了1个新朋友:1个新偏旁“攵”。

  6、我会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7、我会说(看课后那幅图,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要求: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二)学文悟情展示(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我会读古诗、背古诗(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我知道诗句中“明月”这个词写出“夜”。

  3、我知道诗句中“思故乡”这个词写出“思”。

  4、我会用动作表示“举头”和“低头”的意思。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我还知道带有“攵”的字。

  2、我想给我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我们平时都说“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

  2、小朋友,你们回去后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静夜思》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

  ⑶ 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 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 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 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 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 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静夜思》教学设计04-30

静夜思教学设计09-16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08-17

静夜思教学设计03-07

静夜思教学设计04-25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03-05

《静夜思》教学设计06-13

关于《静夜思》教学设计02-05

《静夜思》教学设计【集合】08-27

(优)《静夜思》教学设计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