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4 12:47:5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组合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1

  在数学学科中,小组合作学习被应用于数学交流、逻辑推理、问题解决以及进行数学的综合与联系等各个方面。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被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包括概念学习、技能训练、信息统计与处理、命题证明、探索发现学习、数学建模、以及复习课等等。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并认识到在学校数学课程中许多重要的能力成分都可以通过这一形式进行培养,学校数学教学中许多主要的课型都可以以这一形式展开。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识成果,培养了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和方法思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自觉的自我反思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了教学时效。

  5、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过程,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小组学习,我深切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它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要解决的教学任务。其具备多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的是能很好的促进学困生的转变。可

  以消除课堂教学面对全班同学和老师而不敢发表自己意见的学困生的消极心理,积极大胆的进行交流,吸纳别人的意见,补充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思路。总结有这四点优势:

  1、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学困生参与学习活动;

  2、给每个学生品尝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积极有效的活动过程,有利于展示学生的特长;

  4、合作学习在课程中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总之,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调动学生本身固有的合作心理需求,使学生把"要我合作,变成我要合作"。一旦激起了合作学习的欲望,合作学习的低效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绕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间的关系不协调,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合理分组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一个小组应包括具有不同能力特征、不同数学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而且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水平、风格等不宜差别太大。三是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2.规操作

  (1)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2)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体现地位均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这种平等合作的意识。

  (3)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学生在回答时不应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而应该是"我们小组的意见是?"。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4)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只有对合作学习规操作,合作学习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真正体现新课改的作用。

  3.明确任务,合理分工

  共同的任务与合理分工是促进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 小组成员必须明确小组的共同任务和独自承担的任务,明确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关系到小组完成整体任务的好坏,这是个责任问题。在明确任务之后进行合理分工,教师可以事先和同学们共同商讨明确分工,明确小组负责人(组织者),也可以由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关键是互相信任,支持和配合。

  4.形式整和

  所谓形式整合,就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以求最佳效果。合理整合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三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相对整块集中的时间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程资源整合能力、教学策略选择能力、课堂情境创设能力。

  5.全班交流

  让每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进行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容不仅仅是知识,同时,还包含方法方面的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交流。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想到的。这种交流达到了更大围的资源整合。

  6.教师的作用

  教师恰当的引导成为合作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要"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地合作交流,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在参与中获得有关学生的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个别指导与对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答疑,为有效调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总结。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与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法"实验,能提高学生在数学意识、数学语言、数学思维、数学应用等方面的能力,端正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底蕴。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引领师生有效地进行教与学的变革,落实"以人为本",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为标志的素质教育。

  目前,根据已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的学生反映,他们对此教学方法非常欢迎,真正体现自主。实验教师也认为,可以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他们对问题的研究已延续到课外,学习的效果比原来要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教师变课堂的说教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承担了学生学习促进者这一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并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2.发展了学生的社会知识性。

  3.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转换了师生关系。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师生之间能平等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

  此外,因为新知识的学习,大都由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汇报来完成。因此对教师的备课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设计问题情境,体现教材的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以备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小组活动中。

  实践证明,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利的。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和选择倍受关注,其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主要依据。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生机勃勃。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可以避免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权威,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的社会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我们应当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和理论基础,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并切实地运用于当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2~123页例1及“做一做”,第124~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态度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尝试题,小组合作学习:

  1、师:同学们,为了庆六一,老师想选10名队员排练一个舞蹈,老师先选了20名舞姿好的同学,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

  课件出示: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m)。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2、质疑问难。师:请同学们当一当舞蹈老师,选出你认为身高合适的10名队员。

  3、小组合作学习。师:大家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民主导学】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温馨提示:(时间:5分钟)

  1、自己思考选择的标准并勾选出10名队员;

  2、在小组内交流,确定标准及选出的10名队员的身高,完成作业纸(一)。

  汇报评分规则 :完成后,组长示意老师,按完成的先后顺序汇报, 推荐几号加几分 ,组内有一次帮助机会,加1分。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有请第一个完成的xxx组说说你们组选择的标准。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它小组补充。

  预设:1、方法不统一,各组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请大家就这几种意见再次进行讨论。

  2、方法统一,看来大家的意见达成了共识,都认为这个方案合适,确实是这样,这样选出的队员身高比较均匀。

  师小结:这个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板书: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反映集中情况)

  三、【小试牛刀】师:真是团结力量大!刚才我们在小组努力下认识了众数,这组数据的众数就是1.52。你能自己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吗?(能)老师看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我来尝试】我能行!找一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读答题要求和规则。

  课件出示:【我来尝试】我能行!P125:第4题。温馨提示: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做题方法。(时间:4分钟)

  汇报评分规则 :老师决定答题同学序号,抽号决定答题的组,组内没有帮助机会,分数见题目要求。

  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五(1)班:88 87 88 87 85 96 98 90 87 91

  93 99 87 95 88 92 94 88 87 88

  五(2)班:82 86 87 89 94 95 83 96 92 84

  93 97 85 98 99 88 91 90 81 80

  第1组数据的众数:( )(2分)

  第2组数据的众数:( )(2分)

  我的发现:

  (2分)

  2、学生答题,老师巡视。

  3、展示交流。

  师小结:这个发现让我们加深了对众数的了解。通过两轮比拼,xxx组暂时领先,老师看到了你们组的自信,请不要骄傲;同时老师也看到了其他组的不服气,希望你们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有没有信心?(有)下面老师出一道既有众数又有中位数的题:

  课件出示:【学会应用】我会用! P123:“做一做”:(1)(2)(3)(4)温馨提示: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做题方法。(时间:5分钟)

  汇报评分规则: 组长抽签选题 , 老师决定答题同学序号,组内有一次帮助机会,加分减半。

  2、课件出示:P123:“做一做”。

  五(1)班全体同学左眼视力情况如下:

  5.0 4.9 5.3 5.2 4.7 5.2 4.8 5.1 5.3 5.2

  4.8 5.0 4.5 5.1 4.9 5.1 4.7 5.0 4.8 5.1

  5.0 4.8 4.9 5.1 4.5 5.1 4.6 5.1 4.7 5.1

  5.0 5.1 5.1 4.9 5.0 5.1 5.2 5.1 4.6 5.0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每空1分)

  左眼视力4.54.64.74.84.95.05.15.25.3人数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每空2分)

  (3)我认为用( )代表全班同学视力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4分)

  (4)视力在4.9及以上为近视,五(1)班同学左眼的视力如何?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每条建议1分,最多说5条)

  3、师:同学们提的建议都很合理,希望大家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其实众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数学”

  你去商场买过衣服吗?你知道休闲类服装型号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均码一般是根据人的平均身高、胸围等数据确定的统一商品型号,与多数人的型号接近。所以,均码里蕴含着平均数和众数原理。

  4、(渡)师: 我们已经学了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三个统计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四、【学生讨论】

  1、小组讨论:这三种统计量有哪些 联系和区别?

  2、按要求完成作业纸(二)上的表格。

  汇报评分规则 :完成后,答题同学示意老师并选题,分数见题目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对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师:同学们,针对这三种统计量,在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时应灵活选用。同学们敢不敢迎接挑战?(敢)下面,进入必答题环节。

  五、【练习应用】答题规则 :组长抽签决定选题顺序,分数见题目要求。若有不同意见,举手示意老师,给最先举手的同学答题机会,答对加满分,答错扣1分。

  选择: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书,应选取( ) 。(2分)

  2、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是( )。(2分)

  3、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在所有选手中处于什么水平,应选取( )进行比较。(2分)

  4、如果要评估五年级四个班的成绩,用( )比较合适。(2分,说明理由另加2分)

  5、一组数据:30,25,25,25,50中,加入任意一个数据,一定不改变的是( )。(2分,说明理由另加2分)

  师:通过这一轮的角逐,老师发现同学的知识掌握得真扎实!进入下一环节:快速抢答!

  答题规则 :每题2分,若有同学质疑,需说明理由。每组1号同学听口令抢答,违规扣2分,每位同学有4次抢答机会,若有不同意见,其他同学起立回答,答对并说明理由加2分,答错扣1分。

  判断

  1、平均数一定比众数小 。 ( )

  2、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 )

  3、在一组数据中可能没有众数,也可能有多个众数。 ( )

  4、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能相同。 ( )

  六、【课堂小结】:

  师: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过去了,计算各小组得分情况,(若有时间,可以计算5个小组分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反映集中情况

  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培养会学习、乐学习、敢于表达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步:准备练习(情境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讲述游戏规则:

  请出每组4号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本组同学补充,只加1分。

  请出参赛选手。答题。1号加分。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是啊,小熊猫很高兴地把竹笋平均分给了4位小伙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难题了,需要好朋友来帮助,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爱心,可是要想帮助它解决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要学吗?(要)

  请看大屏幕——小熊猫就是被这6道题难住的,不过,你先别急,答案就藏在书里,如果你找到了它,请把它圈起来,就可以帮助小熊猫了,开始吧!

  读一读数学书13页例4,并思考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学具代替竹笋试着分一分,到底每盘应放( )个?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过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想一想,12、4、3分别表示什么?

  5、你觉得除号怎么写最好看?它表示什么意思?

  6、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试着再读一读其它算式,如15页第1题。

  第三步: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活动规则:

  1、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弄明白后别忘了说声“谢谢”。小组每人都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都发言的加合作学习分——5分。

  老师巡视。

  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哪道题有问题?准备几号发言。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抽签决定选题,推荐几号答题加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数,本组同学补充加1分。

  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小熊猫解决了问题,不过,常老师想把这道题难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战吗?(敢)

  请看大屏幕——抢答开始。

  第四步:教师点拨讲解

  你们太棒了!从这些题中我们发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 “÷”,它就表示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第五步:第二次尝试练习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自我挑战本领强

  比赛规则:

  老师摇号选答题人,为了我们小组的荣誉,你们可要好好准备呀!自选题目,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加1分。

  悄悄告诉你,老师的考题就藏在13页做一做1、2题和15页2、3题,自己先在书上答题,好好准备一下!

  答题——巡视——摇号——选题——加分

  我们看看各个小组都得了多少分?

  虽然各组获得的分数不同,但大家都付出了努力,老师为你们骄傲,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争做小组中最受欢迎的人!有信心吗?我期待着你的进步!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精力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再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运用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在昨天的卫生中,由于大家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所以教室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看,小组的力量多大,只要我们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我们小组就会越来越强大,想不想让自己的小组成为最棒的小组,一个优秀的小组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只有每个人在纪律、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小组才会越来越好,每个组都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小组,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上课!

  (出示练习题)读题,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组6号回答,答对加1分。

  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棒,而且精神饱满,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1)自学课本

  今天我们请了两位手艺高处的厨师为大家做美食,看,(出示例题情境图)原来他们带来了美味面包,先别急,请同学们看书P53,仔细观察这幅图,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把你知道的完整地说出来。(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1分钟)如果看明白了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一会儿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几号加几分。

  (2)小组交流答案,抽组号,几号加几分。

  2.(1)自学课本

  下面问题变多了,难度也变大了,敢不敢挑战?继续出示课件呈现问题:1.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一个其它的数学问题吗?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3.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么想的?请仔细看书P53“怎样解答”部分,思考这三个问题。

  (2)小组交流答案,每组选三名代表共同汇报,每人回答完整得全分,不完整的小组帮助补充的得一半分,不正确不得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二部分(板书:怎样解答?)

  3.(1)自学课本

  解答完,还有一步是什么?(板书:解答正确吗?)请你自己看书P54检验正不正确?看书中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

  (2)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1分)把问题当作已知条件,把第一个已知条件当做问题,由问题推出已知条件,和原题相符,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三、教师讲解

  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出示线段图)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这道题我们解决了,下面这道题更有难度,你们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出示做一做要求)

  2.P55 4题

  各组统计分数,评出优胜小组。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5

  实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下是我英语教学两年来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准备。

  1、深入钻研教材,精心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线路图,也是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深入研究,精心思考,大胆整合教材,广泛查阅占有相关资料,弄清课标要求及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根据学科和课型特点,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基本固定的“格式”,突出“问题设置”环节,使学习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设计好各环节时间,讨论交流次数,展示点评方式,师生互动形式等。

  2.认真做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求备课组成员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确立重点难点、知识能力目标及策略方法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自备。在个体设计的基础上,抽签确定中心发言人说课,然后备课组成员集中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形成个性教案。其一般流程为:提前一周安排自备→现场抽签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说课→组内讨论交流→修改定稿→形成个性化教案。

  3、组织学生课前预习。预习越充分,课堂效果就越好。课前预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也可以在上课前10至15分钟进行,让学生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精心思考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导学案”。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难点和疑点并做上标记。教师一定要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便于课堂重点解决突破。

  (二)课堂活动。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学过程的落脚点。课堂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学习目标呈现→情境问题设置→学生独立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生生质疑对抗→师生评价点拨→知识归纳总结→当堂检测反馈。

  “课堂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一要凸显合作学习的“模式”,二要突出“自学、合作、展示”环节,三要体现互动“双边”特点。设计时现各环节的时间分布、策略方法、师生行为、问题预设、难点突破、包括前后环节间如何衔接等问题均要思考周全,写进“教学设计”中去。

  (三)课后复习。

  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课后任务也要纳入,主要包括课后整合梳理当堂知识,复习巩固所学旧知,布置预习下节新知。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是学生学习的导引,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是师生实施课堂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完成常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特点,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训练“实”起来、效果“好”起来的高效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我们的课堂上。但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使用那些适合我们和我们学生的,并努力去实践它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6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火柴盒 魔方 特仑苏牛奶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生1:火柴盒、魔方、牛奶。

  师:它们各是什么形状?

  生:火柴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牛奶是长方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这些小小的物品就将成为我们学习中的小助手,和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火柴盒、魔方”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第一次尝试:自我梳理,形成网络。

  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7号抢答)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联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面积棱长长方体6个

  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12条8个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师:在这一单元中,你还学过哪些知识?(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容积)

  师:你能说出它们的意义吗?

  小试牛刀:必答题(6号同学)。

  填空: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容积。

  1、给一个玻璃柜台的各边都安上角铁,是求这个玻璃柜台的( )。

  2、给一个乒乓球台喷漆,是求这个乒乓球台的( )。

  3、一个长方体容器,里面量长5cm,宽3cm,高2cm,装满水后,水的( )是30cm。

  4、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5cm,宽3cm,高2cm,这个容器的( )是30ml。

  5、给一个洗衣机做布罩,是求这个洗衣机的( )。

  三、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在小组内进一步整理(2号填写,3号、5号汇报)

  形体表面积体积(容积)定义计算公式

  (长a宽b高h)常用单位定义计算公式常用单位长方体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S=(ab+ah+bh)×2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V=abh

  V=Sh

  立方厘米(升毫)

  立方分米(升)

  立方米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正方体

  S=6a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而让他们自由地独立或合作设计,也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性。)

  四、第二次尝试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和老师设计的表格,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做几道练习题,检验一下同学们是否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一)抢答题(4号同学)。

  判断并说明理由。

  1、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

  2、a=3a ( )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4、电饭锅的体积大约是20立方厘米。 ( )

  (二)今天老师设计的习题都与火柴盒、牛奶盒有关,请同学们猜猜,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什么样的问题?

  师:看来有关它们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请同学们看老师设计的问题。

  问题一:

  如果把这个火柴盒放在桌子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学生自己解答,指名到前面演示:怎样摆放占桌面的面积最大?怎样摆放占桌面的面积最小?

  师:以后再摆放物品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知识合理利用空间了。

  问题二:

  做这样1个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纸板?做这样1个火柴盒内盒要用多少纸板?(衔接处忽略不计)

  要求只列式,说明每步求的是什么。

  师: 你还能举出类似计算火柴盒内盒这样只计算5个面面积的例子吗?

  师:火柴盒不能只有内盒吧?(外壳)计算几个面?(4个)

  类似计算火柴盒外壳这样只计算4个面面积的情况,在生活中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问题二通过计算火柴盒的内盒和外壳所用纸板即表面积的大小,以及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问题三:

  用两盒牛奶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原来两盒牛奶的表面积、体积和相比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了多少?小结:拼的方法不同,表面积减少的也不一样。

  1、做个小小包装师:如果要给这几盒牛奶套上包装盒,不计算接头处与损耗材料,最少需要多少硬纸片?

  (小组合作,拼一拼,汇报方法,集体评价。)

  2、若将1盒牛奶倒入一个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饭盒里,这个饭盒的高至少为多少厘米?

  学生计算,并测量高度。

  (设计意图:知识应用分成两个环节:基础练习给定数据的题目,学会熟练应用数据,巩固所学知识;实践练习要由学生自己测量出数据,解决实际问题,这自然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种练习设计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基础性”“层次性”“应用性”的特点。)

  五、课堂小节

  像火柴盒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这就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今后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物体,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组合作作文02-09

小组合作作文02-19

《合作真愉快》教学设计07-26

小组合作的个人总结03-28

小组合作的活动反思12-13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5-16

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07-02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04-24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心得体会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