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材P83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加深理解简易方程的意义和作用,会解简易方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加深对列方程解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
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学练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方程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2.这一单元的知识是不是都掌握了呢?咱们进行一次“学力大比拼”来检测一下。以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这个单元的知识掌握得最好!
二、回顾梳理构建网络
(一)组内回顾唤醒旧知
提出要求:在“学力大比拼”之前,老师给每个组一个交流的机会,把自己梳理的`本单元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的要求:
(1)清楚地说给大家听;
(2)认真倾听,适当补充;
(3)人人都要发言。
(教师行间巡视,适时指导。)
(二)暴露思维组织研讨
问题:1.刚才我们以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复习,这个单元到底有哪些知识点呢?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交流的结果?
(三)、集体交流拾遗补漏
问题:谁来说说这些知识点中有哪些容易出错或应该注意的地方?
1、平方。
2、省略乘号。
3、数字写在字母前面,乘1时1可省略。
4、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方程两边要同加同减同乘同除以相同的数,乘上和除以的数不能是0。
5、解方程后别忘了检验。
6、要从题目中的关键句中找准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三、基础练习排查漏洞
(一)用字母表示数
PPT出示练习题
提出要求:认真审题,独立解决,看谁完成的又对又快。
(教师行间巡视,记录学生的错误点及学生名单。
(二)解简易方程
出示练习:
6x+8=23 ( ) 8x-5=15×5 ( )
30a+5b ( ) 7x-8<36 ( )
10x=y ( )(2.4+a)÷2.4=5 ( )
1÷8=0.125 ( ) 6x+8=9x-13 ( )
问题:
1、上面哪些是方程?你是怎样判断的?用“√”表示。
2、你会解这些方程吗?选择一个解一解。
3、反馈,指名讲解解方程的过程。
(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要求:任选一题,用方程解决,看谁完成的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行间巡视,集体交流。)
四、总结质疑反思评价
问题:
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这一单元结束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小结:老师建议大家建立一个“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下自己在学习
过程中的困惑和平日的错题,这样就可以使今后的总复习更有
针对性,而且省时高效。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84页练习十八,第4题。
第85页练习十八,第6题、第7题。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1、口算练习(开火车)
2、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表内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出示一道乘法算式:12÷3=
提问:看到这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追问:为什么12÷3=4,你怎么知道的?(引出乘法口诀。)
1、小组比赛背乘法口诀。
2、同桌互考口诀,补充口诀。
3、根据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追问:任何一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对吗?
引出特殊乘法口诀,并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特殊乘法口诀。如: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
(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看到12÷3=4这道算式你还想到了什么?
引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三)除法运算的含义及解决问题
看算式12÷3=4,利用学具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摆学具的形式:
1、自己先摆一摆
2、同桌合作摆
3、指名板演
引出除法运算的含义
练习题
1、看图列算式
说一说是怎么想到?怎么算的?
2、解决问题
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
三、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第68页的内容和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3、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1)一个字一个字的数。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再数共有多少行。用每行的字数22乘行数13得到算式22×13,22≈20,20×13=260。所以这篇文章大约有260个字。
(3)22×13≈200。
(4)可以用笔算,22×13=286。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板书:乘法口算
乘法估算
乘法笔算: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估算练习
42×1839×1157×2842×1263×47
你是怎么估算的?能有几种方法?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3、小企鹅想回家。(练习十七第2题)
4、完成练习十七第3、4题
第3题:
第4题:
(1)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2)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再去做。
四、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5页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乘法口算
乘法估算
乘法笔算: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
教学反思:
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整理的能力还比较差,讲得很零乱,东一点、西一点,没有系统性,以后还需要慢慢地进行培养。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有5道题。第1题是笔算后再连线,学生完成得很好。第2、3题与前面的时间有稍许联系,有些条件是暗藏,如七月份可运多少垃圾?已告诉每天运18吨,七月份是31天。又如每月用水17吨,一年共用水多少吨?一年是12个月。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指点。第5题是带星号的题目,理解力好的学生做得比较好。尤其是第2个小问题,剩余的票按每张18元全部卖出,可以再收多少元?剩余是584-370是三位数,好多学生能根据二位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答案。但小部分的学生还有困难,但对他们不作要求。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2、会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
3、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数。
4、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知识的归类与整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
四人为小组交流上节课的作业: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知识图。
二、分类练习
1、复习小数除的计算方法。
(1)观察两列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43.5÷2928.6÷1.1
18.9÷2720.04÷0.24
1.35÷153.6÷1.08
(2)独立完成,做完后想一想你是怎么想?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4)总结:①小数除法中,都是将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在计算过程中要做到: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需要扩大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
2、复习循环小数。
(1)观察最后一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
除了循环小数,我们还学了哪几种小数?怎么样的小数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你能举个例子吗?
(2)算一算,这些版式的商分别是什么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请用简便记法表示。
5.7÷97÷86.64÷3.3
(3)把下列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表示,再按要求取近似值。
1.02929…=()≈()0.018383…=()≈()
0.33333…=()≈()9.675675…=()≈()
3、复习用计算器求商和探索规律。
(1)用计算器计算:
48÷2.37.09÷0.52(保留一位小数)
1.3÷0.036.509÷0.27(精确到0.01)
45.5÷3826.37÷3.1(精确到千分位)
(2)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4÷8=
2244÷68=
222444÷668=
22224444÷6668=
()÷()=()
说说找到了什么规律。
4、复习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1)书36页第2题。
(2)练习七第4题。
先读题,独立解题。
全班汇报流,说一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5、拓展:练习七第6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我们不仅可以把所学知识通过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而且可以获得温故知新的效果。
四、作业:练习七第1、2、3、5题。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关“面积”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各一张、两张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小黑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入课题,明确复习目标
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两张大小不同的纸,现在咱们来用彩色笔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比赛开始(学生操作完后),请冠军介绍经验,你选择的是这张小的.纸来涂,是吗?那么,我们涂色的部分叫什么呢?(面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对于面积的有关知识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或者打开书看P70-87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刚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了整理,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要复习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建立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及举例说明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还有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有关面积的知识,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师:老师也整理了一下这些知识,师出示: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 10000 100 100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师:观察上面几个面积单位,如果都以1个单位来看,你认为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最大呢?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时使用这些单位呢?你能举例说说吗?(课桌面 学校的操场 我国的领土 橡皮擦 练习本 邮票面 手绢面 毛巾 教室 夷陵广场)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5平方千米=500公顷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4)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2、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如果知道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6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我们要在教室的天花板一周围上装饰线条,那是计算它的什么呢?提醒学生注意区分面积和周长的不同。
3、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涂色的长方形,请估测一下它的面积,实际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
4、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面积的有关知识?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师: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40分钟,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6
教学设计:XXX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整理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算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4.在讨论、交流、归纳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讨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深对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引入课题。
比一比:谁能很快地说出计算结果:12×25125×16
好神奇!这么快!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出算法。
师: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可有用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揭示课题并板书: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二、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1、小组整理。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下面,请分小组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
2、展示、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知识网络图:
加法交换律:a+b=b+a例1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 (a+b)+c=a+(b+c)例2
运算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例3
定律连减的性质:a-b-c=a-(b+c)例4
整理乘法交换律:a×b=b×a例5
复习乘法结合律:(a×b)×c=a×(b×c)例6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a×(b+c)=a×c+a×c例7
连除的性质:a÷b÷c=a÷(b×c)例8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我有火眼金睛,我能看出下面的算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24+38+76=38+(24+76)
6×99 +6=6×(99+1)
370-16-14=370-(16+14)
3500÷7÷2=3500÷14
4×6×5×8=(4×8)×(6×5)
35×102=35×100+35×2
2、我是小法官:
(1)、22+29+78=29+100()
(2)、35×16=35×2×8()
(3)、102×56=100×56+2()
(4)、12×97+3=12×100()
(5)、45×(9×2)=45×9+45×2 ()
(6)、64 ÷(8×2)= 64÷8÷2()
(7)、498-302=498-300 ()
3、我是小神算,怎样简便我就怎样计算。(先仔细观察,找找题中隐藏的秘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那种方法更简便?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1)25×26×4(2)88×125
(3)518-245-355(4)68+59+32+241
(5)6400÷4÷25(6)125 ×32×25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
师:是的,计算时首先要有简算意识,其次要学会分析题目的特征,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这样不但能使计算更快更准更简便,而且能使你的思维更灵活,方法更多样。
4、我会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5400册图书,要把它们分别放到25个书柜里,每个书柜4层,平均一个书柜每层放多少本书?
(2)我们学校新学期要购进62套桌椅,每张课桌65元,每把椅子3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5、能力扩展
(1)老师昨天用计算器计算1235×49时,发现键“4”坏了。可我还想用这个计算器计算,你能帮老师想到办法怎样计算吗?
请写出算式:(1235×50-123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或者你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完全弄明白?
课后合作探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学会了探究运算规律的一般方法。课后请用学过的方法和同学一起试着研究下面的运算规律:(a + b)÷c = a÷c + b÷c(其中c ≠ 0 )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7
一、复习导入
口算:20×3=200×3=27×5=270×5=
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是如何口算的?(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写相同个数的0)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读书节活动,学校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每套280元
1、你能提出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
2、估一估,大约共要多少元?正确的得数又是多少呢?试着算一算
3、学生尝试
280280
×3×3
4、讨论交流,两种方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呢?(出示谈论题)媒体出示
谈论:1、列竖式时一位数怎样对齐?
2、一位数怎样相乘?
3、乘完后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尝试
2800×32800×5
比较这两题有何异同?2800×5的积的末尾为什么有3个0?
(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已有1个0,再加因数末尾的两个0,就是3个0)
今天学的'与以往有何不同?揭示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怎样笔算呢?得出法则: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一位数与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第一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注意:一位数要和0前面的数对齐;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要添写相同个数的0。
四、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
150350320
×4×6×5
602101600
五、巩固练习:你能笔算吗?37×525×4370×525×40
你能把算式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得出: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一定扩大相同的倍数
六、实践应用:
140×5()150×5
24×30()24×30
25×4()25×3
380×4()38×4
七:解决问题:
1、旅行团乘飞机去香港,一架飞机可以坐1200人,现在有4000人想要参加,那么这样的3架飞机够吗?
2、玩具店店计划一个星期卖1150个玩具,实际前6天每天卖了150个,那么最后一天要卖出多少个才能完成计划呢?
八、全课小结
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作业:练习七第3题。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8
P26页第1-4题,第6题,完成练习七1、2、6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类意识。
复习重点:
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复习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1.启发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2.启发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
8/15×5,5个8/15的和,
8/15+8/15+8/15+8/15+8/15=8/15×5
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以上几道题都是分数乘整数,想想,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能说说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吗?
口算75×=×=×=36×=
以上几道题有的是整数乘分数,有的是分数乘分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别说出以上几道题的.意义
二、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4、P26第1题。
板书:
让学生看教材第26页的第1题,问: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先做什么?(先约分,再做乘法)在本题中,都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三、复习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及简算
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然后独立完成第26页第2题,练习七第1、4题,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
5、P27页第4题。
6、复习倒数:整理和复习第6题。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完成教材第26页第4题及27页第7题。
四、练习
1、口算,完成练习七第1题。
2、完成练习七第2题、第6题。
五、作业
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3/1、2、3、
选做作业本P13/4、
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26-P27/1、2、3、
选做课时特训P27/4、5、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
分数乘以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一个数乘以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难点:利用百分数的意义灵活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105页第1题,课本105页第4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整体反思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着力引导学生将运算定律的学习与简便运算应用及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注方法的灵活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否根据需要结合具体数据算是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从而使计算简便.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进行回顾整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能够把“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3、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使学生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难点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并能够形成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回忆梳理
二、理清脉络归纳整理
三、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四教师总结
五、知识应用能力拓
高斯的故事
出示1+2+3+4+5…+96+97+98+99=
学生讲解得出答案引出运算定律
(一)学生汇报:投影展示
1.这一单元学会的知识内容
2.学生自己的困惑
(二)凭借自己的记忆说出
学生说出运算定律
加法的定律
a+b=b+a
(a+b)+c=(a+b)+c
乘法有哪些定律?
a×b=b×a
(a×b)×c=a×(b×c)
(a+b)×c=a×c+b×c
你能找出乘法分配率和其它四个定律得不同之处吗?
只有一种运算符号
乘法分配率含有两种运算符号
教师出示
36×28+36×72
生=36×(28+72)
=36×100
=3600
如果36×102-36×2可以用乘法分配率吗?
观察有乘有加还有一个相同的数能用
学生回答
集体观察订正
教师出示:
36×10136×99
学生板眼
订正
教师出示两个性质:
(1)a-b-c=a-(b+c)
a-b-c=a-c-b
(2)a÷b÷c=a÷(b×c)
a÷b÷c=a÷c÷b
生回顾知识
教师总结作简便计算的`方法
一看
二想
三算
四查
教师小结: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出示习题:(幻灯片)
一填空
二判断
三解决问题
四简便计算比赛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手抄报
表格
树状图
学生边展示边讲解
学生说出乘法分配率和拆数有困惑
生回答用乘法分配率做的
有乘有加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朋友
36×102-36×2
=36×(102-2)
=36×100
=3600
学生讲解101可以分成100+1
99可以分成100-1,都在用乘法分配率
思考回答是怎么算的,用哪些运算定律的,做这些题目时要注意什么
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独立计算,交流,重点考查方法
比赛选出计算大王给予表扬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积极性
回顾总结本单元知识点
考察此类题型地掌握情况
巩固,为知识欠缺者提供第二次学习机会
作业
1.解决问题(20分)
(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个,共用240元,平均每个羽毛球多少元钱?
(2)、月月3分钟跳绳522下,莉莉3分钟跳了504下,平均每分钟月月比莉莉多跳多少下?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注重: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融洽性。
3、使学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本教科书出现的乘法口诀表是小九九(四十五句),使用大九九的地区可以出大九九口诀表。用表格的形式将全部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表,简明、清晰、逻辑性强。从左往右横着看,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如,关于4的乘法,口诀就有4句,关于9的乘法,口诀就有9句,所以表中乘法口诀共有45句(1+2+3+…+9)。这样编排,一方面便于学生将全部乘法口诀有条理地储存在大脑中,另一方面也向学生揭示了系统整理知识的一种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知道了几的口诀就有几句。由于2~6的乘法口诀已经整理过一次,所以这次让学生自己整理1~9的乘法口诀,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培养自主探索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地用口诀计算试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回忆旧知,引入课题
↓ ↓
复习整理→复习和整理本单元知识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提问:想一想,1~9的乘法口诀各有哪几句?
指名说一说。
2.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五八( ) 七九( )
三七( )四六( )
()()二十七()()七十二
()()五十四()()二十四
三八( )九九( )
二六( )六七( )
()()三十五三四( )
()()四十二
【复习整理】
1.整理乘法口诀
(1)方法迁移准备。
教师引导: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呢?
让学生说一说。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整理方法:把乘法口诀分堆放;把有关各个数的乘法口诀按一定的顺序摆成一行等。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
(2)小组合作整理。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由于学生有了2~6的乘法口诀整理的经验,估计多数小组的学生会将45句口诀(卡片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好,并贴在一个大纸板上,形成一个有结构、有系统的表格。
②请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展示出来,对有结构、摆放整齐美观的小组给予奖励。
③动态显示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种整理方法:先出示“一一得一”,接着出示“一二得二”,“二二得四”,整齐地排在“一一得一”的下面,再依次出示3、4、5、6、7、8、9的乘法口诀,按这样的排列方式排列出来,就形成了一张乘法口诀表。
④提问:请你们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句乘法口诀?
让学生算一算后,全班交流,要求说出是怎样算出来的,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单一些。
(3)探索乘法口诀规律。
①教师引导:请你们观察这张表,说一说你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②引导学生集中交流。指名说一说是怎样观察的,发现了什么规律(或特征)。
③教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总结这张表的规律或特征。
④让学生结合这张表的规律(或特征),在小组内互相背诵乘法口诀。
2.运用乘法口诀计算。
(1)复习口诀的含义。
课件显示水上芭蕾图,每幅图里有8个人,共有3幅这样的图。
让学生列式计算一共有多少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诀。(8×3=24或3×8=24口诀:三八二十四)
提问:从这两道题的算式和口诀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用来计算两道乘法试题。
(2)教师任意挑一句乘法口诀(两个因数不同的),让学生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巩固应用】
1.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两人一组,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个学生将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相乘,并算出结果,直到算出的结果是一位数或一个数位上是0为止。如一个学生说:“63”,另一个学生则口算6×3=18→1×8=8。一个学生说:“56”,另一个学生则口算5×6=30。一个学生报了2个数以后,两个学生互换角色进行。
2.送信。
教师出示写有数字(24、32、72、56、48等)的邮箱,贴在黑板上。
教师说明:我们来玩玩送信游戏,好吗?请你们将手中信封上的算式算出得数后,贴在相应的邮箱下面。
组织学生活动,最后还剩几封“信”没有送到邮箱。
提问:你们手中的信为什么没有送出去?
让学生明白这几道算式的积信箱上没有。
3.( )里最大的数能填几。
教师出示下面的题:
( )×4<29 34>5×( )
7×( )<30( )×8<55
60>( )×9( )×6<38
教师分步引导学生:先思考在( )里能填哪几个数?再让学生思考:所填的这些数中,谁最大就写在( )里。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后,再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写出乘法口诀并整理。
2.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3.乘法口诀的应用。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会分类总结,归纳整理和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
出示一组口算卡片
25+839+4036+759+2
50+1621+642+347+30
小朋友们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加法)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1、25+821+636+759+242+350+1639+4037+40
2、21+642+325+836+759+250+1639+4047+30
告诉小朋友你为什么会这么分呀?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算出来吗?比一比谁算得快?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突出进位加法。(请学生说算法)
三、练习:
这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样的题?(分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
(小组活动)
四、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评(重点讲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两痊数加整十数
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位
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退位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70—8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经历整理、交流、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过程,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生的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3、在小组的示范、交流中,孩子能够学会用这种网络图的方式以小组或自己为单位进行单元整理复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忆所学,导入新课。
师: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面积》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一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赶快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面积的定义、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的计算)课前我们借助导学单已经在小组内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并且每个小组选择了其中的一个部分,做了重点准备,下面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各小组组长确认好分工,准备好一会你们组交流时要用的东西。
二、小组交流,梳理知识。
1、师: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有的组准备特别充分,下面我们就有请各小组到前面来和大家交流。第一部分,面积的含义,哪个小组愿意先来?
(指一小组上前汇报)
小组交流第一部分面积的定义。
学生补充。
师小结进行评价。
2、师:好,接下来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来?看看哪个小组最勇敢?
小组交流第二部分面积单位。
学生补充。
师小结进行评价。
师:看大家对面积单位的内容认识得这样清楚,老师也给大家补充个小题,考考你,有信心吗?看大屏幕,巧填单位。
房间面积是18()卧室的门高约2()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果园的面积大约是3()
爸爸身高是180()小学生的一颗大门牙大约是1()
山海关区的面积约是192()
3、师:真棒,大家不但认识的清楚,还能灵活运用。了不起,咱们接着往下交流。
小组交流第三部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补充。
师小结进行评价。
师:大家看,老师这有个问题,看谁能想办法,让1()=100()
学生回答。
师:大家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种填法,别看这些小小的单位名称不起眼,用巧了还就真的能让1=100。来我们为自己鼓励鼓励!
4、师:最后看第四部分面积的计算,看哪个组交流的更精彩。
小组交流第四部分面积的计算。
学生补充。
师小结进行评价。
5、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分别对面积这一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大家看我们整理好的网络图,面积这单元共学习了这4部分内容,每个小组又对每一部分分别进行了整理、提示、出题巩固,老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每学完一个单元,每个组或每个同学自己都能像今天这样用网络图的形式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但是仅仅整理复习了还不够,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才叫厉害!咱们比一比怎么样?
三、巩固基础深化理解。
1、师:咱们先来热个身,看着我们最熟悉的桌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少?
师:要想求它的面积得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怎么算?(长×宽)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桌面的周长是多少?
师:要想求它的周长得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怎么算?(长+宽)×2
那桌面如果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怎样计算呢?(边长×4)
师:为了保护桌角,要给桌面的四周镶上铝合金边,需要多长的铝合金边条呢?(这是求什么)
师:想要在桌面上放一块玻璃保护桌面,至少要多大的玻璃呢?(这是求什么)
师:同学们,谁能给大家说说,同样都是这个桌面,到底什么时候求面积,什么时候求周长呢?
2、师:好,热身结束,接下来我们就来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我们班的曹老师解决一下她遇到的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曹老师最近新买了一套房,(出示图片)你知道这个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吗?
不是刚复习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怎么不会算呢?
(长为9米,宽为6米)这回知道了吗?
为了使房间更美观,曹老师想要在房顶四周围上装饰线条,大家赶快帮忙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米装饰线条?
大家看这面墙,曹老师想要把这面墙刷上彩漆,你知道刷彩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长和宽不是都告诉你们了吗?
再告诉你这面墙高3米。墙上有一扇面积是2平方米的窗户。
谁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解答一下。
最后就剩一个关键问题了,曹老师想要将这个房间的地面铺上边长是3分米的方砖,能干的同学们赶快再帮曹老师算一算这个房间一共要用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吧?
指名到前面给大家讲解题过程。
四、总结。
师:看,只要我们能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你就会真正成为生活中的小能手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经历整理、交流、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加深对面积这一单元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建立了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小组的示范、交流中,学生们学会了用这种网络图的方式以小组或自己为单位进行单元整理复习的方法。在学生们的整理和复习中,培养了学生们归纳、概括的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因为我们是从本学期开始慢慢的尝试上这样的复习课,我和学生们都需要适应,毕竟三年级学生还小,如果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来,孩子们也无从下手,因此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看书,复习已学知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借助导学单把这单元的知识整理了出来,从而整体上把握了这部分知识的结构,然后在小组内先进行了交流,通过整理、对比等过程,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网络图,介绍整理思路,最后相互补充、相互质疑、相互评价,达成共识,完成了本课知识网络的构建。这样做,主要也是想告诉学生们还有这样的学习方法,为了给大家做好示范,课下我对个别小组进行了指导,是为了引导其他学生及小组交流时该怎样表述。
课标中还特别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因此在后半节课中,我创设了装修的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引发情感,来激发学习兴趣,以达到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在上课时,我注意保持和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对于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学生的思维积极,能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4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火柴盒 魔方 特仑苏牛奶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生1:火柴盒、魔方、牛奶。
师:它们各是什么形状?
生:火柴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牛奶是长方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这些小小的物品就将成为我们学习中的小助手,和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火柴盒、魔方”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第一次尝试:自我梳理,形成网络。
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7号抢答)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联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面积棱长长方体6个
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12条8个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师:在这一单元中,你还学过哪些知识?(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容积)
师:你能说出它们的意义吗?
小试牛刀:必答题(6号同学)。
填空: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容积。
1、给一个玻璃柜台的各边都安上角铁,是求这个玻璃柜台的( )。
2、给一个乒乓球台喷漆,是求这个乒乓球台的( )。
3、一个长方体容器,里面量长5cm,宽3cm,高2cm,装满水后,水的( )是30cm。
4、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5cm,宽3cm,高2cm,这个容器的( )是30ml。
5、给一个洗衣机做布罩,是求这个洗衣机的( )。
三、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在小组内进一步整理(2号填写,3号、5号汇报)
形体表面积体积(容积)定义计算公式
(长a宽b高h)常用单位定义计算公式常用单位长方体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S=(ab+ah+bh)×2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V=abh
V=Sh
立方厘米(升毫)
立方分米(升)
立方米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正方体
S=6a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而让他们自由地独立或合作设计,也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性。)
四、第二次尝试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和老师设计的表格,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做几道练习题,检验一下同学们是否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一)抢答题(4号同学)。
判断并说明理由。
1、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
2、a=3a ( )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4、电饭锅的体积大约是20立方厘米。 ( )
(二)今天老师设计的习题都与火柴盒、牛奶盒有关,请同学们猜猜,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什么样的问题?
师:看来有关它们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请同学们看老师设计的问题。
问题一:
如果把这个火柴盒放在桌子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学生自己解答,指名到前面演示:怎样摆放占桌面的面积最大?怎样摆放占桌面的面积最小?
师:以后再摆放物品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知识合理利用空间了。
问题二:
做这样1个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纸板?做这样1个火柴盒内盒要用多少纸板?(衔接处忽略不计)
要求只列式,说明每步求的是什么。
师: 你还能举出类似计算火柴盒内盒这样只计算5个面面积的例子吗?
师:火柴盒不能只有内盒吧?(外壳)计算几个面?(4个)
类似计算火柴盒外壳这样只计算4个面面积的情况,在生活中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问题二通过计算火柴盒的内盒和外壳所用纸板即表面积的大小,以及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问题三:
用两盒牛奶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原来两盒牛奶的表面积、体积和相比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了多少?小结:拼的方法不同,表面积减少的也不一样。
1、做个小小包装师:如果要给这几盒牛奶套上包装盒,不计算接头处与损耗材料,最少需要多少硬纸片?
(小组合作,拼一拼,汇报方法,集体评价。)
2、若将1盒牛奶倒入一个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饭盒里,这个饭盒的高至少为多少厘米?
学生计算,并测量高度。
(设计意图:知识应用分成两个环节:基础练习给定数据的题目,学会熟练应用数据,巩固所学知识;实践练习要由学生自己测量出数据,解决实际问题,这自然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种练习设计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基础性”“层次性”“应用性”的特点。)
五、课堂小节
像火柴盒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这就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今后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物体,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5
一、教学内容:
沿海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123124页,复习已学过的各种计量单位,完成练习二十相关的练习。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各种量及其计量单位,对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更清楚,加强建立各种计量单位的表象,从而学会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系统复习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发挥个人与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体现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4)能够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化聚和换算。
三、教学重点:
对量的计量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知识系统化。
四、教学难点:
对量的计量知识有序整理及其各种计量单位间的特殊进率。
五、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米尺、单位体积、重量的实物等。
六、教学过程
略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5篇06-15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06-09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1-2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04-05
整理和复习06-11
《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精选11篇)10-1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