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8 12:37:0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课文,揣摩其语言和行文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名句导入

  倘有了同病相怜的侣伴,天大的痛苦也会解去一半。

  ------(英)莎士比亚《李尔王》

  共同的悲鸣是把两颗心结合得更紧的强力黏合剂。

  —----塞《圣女贞德》

  那种在饱经艰难之后才获得的幸福是不太招人嫉妒的。因为人们看到这种幸福是如此地来之不易,以至甚至产生了同情——而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

  -----(英)弗培根《论嫉妒》

  感受着怜悯的力量,也意识到你我皆有怜悯之心,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卢梭说“怜悯是人的天性”。

  2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3、作者介绍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个钟表匠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当过学徒、仆役、乐谱抄写员等。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逃亡瑞士。1778年在巴黎逝世。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绮丝》《植物学通信》等。

  4、题目解说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本文题目的意思是: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二、全文分析

  1.字音字形

  妨碍(ài)汲汲(jí)摒弃(bìng)

  2.词语解释

  嗜血成性:意思是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

  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3、如何理解“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的含意?

  明确: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怜悯心熏陶人们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文章围绕“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论点,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论述的?

  明确:

  第一段引出接近中心论点的论题,作者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准备。

  第二、三、四段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梳理自的观点。这一环节中,作者的论证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为自己批驳的靶标,采用分析推演和归谬论证等方法,彻底驳倒“人天生是恶人”这一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观点;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动物、残暴者尚有怜悯之心的事实,树立起自己的观点。

  第五段指出“怜心”的作用。作者指出,“怜悯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甚至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软化人的心灵“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

  最后,作者甚至将怜悯心上升到人类存亡的高度,来评价它的巨大作用。

  六、中心思想

  本文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的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七、布置作业

  《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为“善”,两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请联系文章,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2、分析文章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特点,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课文,揣摩其语言和行文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注重学习其中的驳论方法,掌握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究,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风格,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东方有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西方有卢梭说“怜悯是人的天性”。之前我们学过了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作者介绍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二)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三)题目解说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本文题目的意思是: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四)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怜悯是人的天性》中,“怜悯是人的天性”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括。

  ①怜悯就是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

  ②怜悯就是设身处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③怜悯是一种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的自然感情

  2、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

  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

  ③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受难就出手帮助,即使自已处境再苦难也不会去危害比自己弱的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坏事。

  3、作者为什么说“哲学使人孤独”?

  因为哲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人们在理智的驱使下,往往会变得自私、冷漠。

  4、如何理解“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的含意?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怜悯心熏陶人们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5、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写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6、“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杨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

  第一句强调的是,人们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诗人善良的天性。

  7、《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两篇文章在提出论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修辞立其诚》在文章开篇引用《易传》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对此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诚"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

  《怜悯是人的天性》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四、品读课文,加深感悟

  1.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本文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的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写作特点

  (1)批驳错误观点的理论基础。

  霍布斯得出“人天生是恶人”这个观点的着眼点是错误的。他的着眼点是人们为了满足许许多多的欲望而产生的需要,沿着这个着眼点进行推论,就会得出“人天生是恶人”的结果;而实际上,自然人的需要仅仅是为了满足、保护自己的生存,人们自然状态下对保护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中,强壮的人不会抢夺弱小者的'事物,这就是一种天生的善。作者这样分析,等于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观点,可谓“釜底抽薪”。

  (2)以事实来反驳。

  文章认为,霍布斯忽略了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为此,作者从多方面列举事例:母兽保护幼兽、马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跑过去、动物在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感到不安、动物以某种方式掩埋死去的同类、屠宰场的动物发出哀鸣。文章通过类比,说你们那个了人天生具有怜悯的禀性。接着,作者详细写了曼德维尔所描述的一个动人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人是有感情和同情心的。这样,作者以大量的事例驳倒了对方的观点,可谓“事实胜于雄辩”。

  【资料拓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五、课堂小结,回顾收获

  《怜悯是人的天性》批驳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者指出野蛮人不是恶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还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由怜悯心派生出来的,这种怜悯之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作者肯定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六、布置作业,及时巩固

  1、完成课后训练

  2.《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为“善”,两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请联系文章,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课后训练】

  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xx年7月10日,①根据广东交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②港珠澳大桥5G通信网络建设圆满完成。③目前港珠澳大桥上共设有24个5G基站,④桥上5G网络平均速率超过600M/S以上。⑤5G技术的运用是缓解大桥安全检测与应急管控难题的重要支撑。⑥5G网络全覆盖将为大桥开展沉浸式观光游览,高清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⑦并将携手北斗、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国家重点研发,⑧在开启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探索新阶段的同时,⑨为相同类型的“生命线工程”提供支撑。

  2.某校举行辩论会,请根据正方的说法,写出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归根结底还是谎言,就像褪去乞丐服穿上名牌西装仍然改变不了乞丐的身份一样,善意的谎言也不会因为戴上桂冠就摆脱了谎言的本质。谎言就意味着欺骗,欺骗就有碍诚信,这是铁的逻辑。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这种谎言一旦被戳穿,往往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无论何种谎言,都是与诚信相悖的。

  反方:

  3.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简述中国传统儒学的演变历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字。

  4.阅读下面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例如:

  大前提:凡是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知县对两个妇人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人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甲妇人开始时还使劲儿,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儿了。而乙妇人则拿出吃奶的劲儿,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儿的甲妇人说:“她是真正的母亲。”

  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部分不超过20个字)

  【课后训练答案解析】

  1.答案:①删除“根据”或“称”;

  ④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删除“以上”;

  ⑤将“缓解”改为“解决”;

  ⑦在研发”后面加上“计划”“工程”或“项目”等名词。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①句式杂糅,应删除“根据”或“称”。

  ④不合逻辑,应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删除“以上”。

  ⑤搭配不当,应将“缓解”改为“解决”。

  ⑦缺少与“融入”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研发”后面加上“计划”“工程”或“项目”等名词。

  2.答案:反方: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贫穷的母亲把仅有的饭菜留给儿女,同时隐瞒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的事实,难道你能指责这位母亲“不诚信”吗?生活中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这种“谎言”是美丽的,它不是欺骗,不是居心叵测。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样的“谎言”让世界更有爱、有感动、有希望,怎么会与诚信相悖呢?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观点要明确,其次要针对正方辩词进行反驳。正方的观点是“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并主要运用逻辑分析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说明反驳理由。那么,反方的观点就应该是“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然后围绕这一观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阐述理由即可。

  3.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荀孟进一步发展,标志着儒学的创立和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表明儒学发展到了理学新阶段;明清之际,出现了李贽“异端”思想和顾黄王的“经世致用”思想,代表着儒学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解析:本示意图的叙述主体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演变”,可从时代、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成果、该阶段所代表的意义或呈现的特点几部分入手进行叙述,如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荀子、孟子继承并发展儒学,标志着儒学的创立和发展。其他阶段按照这种方法依次叙述即可。

  4.答案:大前提:凡是亲生母亲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

  小前提:甲妇人怕拉伤孩子。

  结论:所以甲妇人是孩子的亲生母亲。

  解析:该题要求学生以三段论的推理方法来论证知县断案的推理过程。县官推断不使劲儿的妇人是母亲,是因为凡是亲生母亲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感受本文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风格,体会其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本文例证法、类比法等论证方法的使用,学习作者的驳论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的论证美和逻辑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辨析这一观点的进步性于局限性,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思路层次,分析反驳方法。

  教学难点鉴赏语言的严密性;理解本文主旨,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导入新课

  齐读下面的段落:

  泪为心底的悲悯而流。每每孤灯夜读,总会流泪。为窦娥蒙冤流泪,为贾谊受屈流泪,为廉颇老矣流泪。痴迷于戏剧,而悲剧的结局,偏要把美好的事物撕得粉碎。因此,每到结局处,总是心中一悸,为之黯然泪下。为发了疯的李尔王流泪,为殉情而死得罗密欧与朱丽叶流泪,为因彼此误会而双双殒命的露伊斯与斐迪南而流泪对他人的不幸最大触动,莫过于潸然泪下,从那些残缺的碎片中,看到过去的褪色欢欣,怎能不为那些生命,那些美好而感伤?悲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对生之遗憾,生之残缺的深深哀叹。

  为什么悲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让我们进入卢梭的《悲悯是人的天性》。

  2.作者简介

  卢梭(171-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华伦夫人,她在卢梭早年的生活中扮演了保护人、朋友、情妇、精神上的母亲等多重角色。离开华伦夫人后,卢梭后来开始与黛莱丝同居。对于黛莱丝,卢梭同样抱有多种复杂的感情。黛莱丝陪伴卢梭走完了后半程人生,卢梭只是在晚年和其举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形式上的婚礼。黛莱丝为卢梭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而卢梭只是在后来草草地寻找了一下他留了标签的第一个孩子。

  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育,比他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

  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人物评价:

  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卢梭既没有表现出排山倒海的气魄,也没有表现出惊天动地的力量,但这却正是其非凡之处的真正体现。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意志力,决不是那种勇不可挡的勇士所具有的力量,而是另外一种特殊的东西。比如,一个正在痉挛发作的人,可能六个人都无法把他制住,但他并不能被称为强大有力。一个肩负重担,却还能保持稳健的步伐、努力前进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英国历史学家、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

  他能把疯狂的性格描绘得美丽端庄,把不规的行为涂上灿烂的色彩,他的言语就像眩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泪水。——英国诗人拜伦

  卢梭首先发现了人性中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矛盾,并且自觉地去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构想和建立"社会契约"的政治理想。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还可以说,卢梭思想中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发掘,对人性自由问题的关注,已经包含了些许精神生态的意味。——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德国文学家歌德

  3.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公约的平等。这些思想是可贵的。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二、诵读感知

  1.文本诵读

  师生合作带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师第一段,一男生第二段前半部分,一女生第二段后半部分,以此类推。

  2.字词积累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明目张胆:睁开眼睛放开胆量做事。原意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演变为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3.理清结构

  (1)这篇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哪里提出?

  第二段后半部分提出的:“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一句话概括就是:怜悯是人的天性。

  (2)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特点?

  先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第二段),再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第三段)。

  (3)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

  开头一段阐述自然状态中人的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结尾总结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4)归纳全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论,提出问题,阐述自然状态中人的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本论,分析问题,从批驳错误观点和展开正面论证的两个层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第四段),结论,解决问题,总结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小结:典型的“三段论”式的结构。

  4.提头掐尾

  (1)本文在提出论述的问题上有什么特色?与《修辞立其诚》相比,两篇文章在提出论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修辞立其诚》属于立论文,开篇引用《易经》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城”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

  《悲悯是人的天性》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悲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2)阅读结尾部分,概括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总体作用: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具体表现:

  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优点: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人们。

  它能使每一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去寻找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促使人们自我克制、同情弱小。

  在训导人们方面,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谋求自己利益时,不损害他人利益。

  三、解决重点

  1.引入思考

  论证中心论点的两大方式:立论和驳论。

  凡议论文,目的都是为了阐明自身论点。但在阐明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证明,一是反驳。所谓证明就是从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从正面去证明观点的成立,也叫立论。反驳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论据或论证过程,以树立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也叫驳论。证明与反驳都是论证的方法。在一篇文章中有时需要从正面去立论,有时又需要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也可以同时运用证明和反驳。

  2.知识链接

  驳论的主要方法:

  (1)驳论点:可以直接批驳,也可以间接批驳。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这种反驳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例证反驳,即提出新的事实论据,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

  示例:古人云:“知足常乐”。意思是说,一个人知道满足,他就会永远快乐。如果把这话理解为今天的青年在生活上知足,不作不切实际的追求倒也不错。但是要从对事业的追求上来理解,这话却是不对的。

  这里,先提出原论题,“知足常乐”,而后针锋相对地提出一个与原论题相反的新论点,即“不知足才常乐”。

  归谬法反驳,先假定它是真的,然后以它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非常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将对方论点的错误合理的“放大”,并推向极端,使之暴露全部的谬误、荒唐而不攻自破。这实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示例:在《阿凡提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阿凡提头上缠着筐子般大小的散蓝在街上走。迎面走来了一个人,看了散蓝便央求道:“可敬的学者,求您给我念念这封信吧!”

  “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呀!”阿凡提叫道。

  “您别客气了,您头上缠着那么大的散蓝,怎么会没有学问呢?”

  阿凡提听了,顺手取下散蓝,戴在那个人头上,说道:“好,好!要是散蓝有学问,我给你戴上它,你自己念吧!”

  (2)驳论据:通过批驳对方论据的虚假性,从而批驳对方。

  三种论据:事实论据、数字论据、理论论据。

  示例:阅读材料,思考如何反驳下面一段文字中对方的论据?

  《文学与出汗》中对方的观点是“文学当描写永久性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论据是“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人不这样,就都消灭了”。

  分析:“消灭了”的东西以后是不会有人再看到的,那么“现在的教授”又从何看见?又怎么能断定它描写的是什么呢?

  (3)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论证的错误,从而批驳对方。

  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权威观点来增强说服力。

  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方法。

  类比法:两对象属性相同,而且已知其中一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由此推出另一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属性。

  以谬制谬法:采用对方的方法和逻辑来对付对手,从而折服对方。

  矛盾法: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相矛盾的论题的真实,再根据矛盾律,进而说明对方论题的虚假。

  反证法: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

  示例:古时候,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们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旁树上结了许多李子,都蜂拥而上摘李子吃,唯有王戎没去摘,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结果真如王戎所预料的,李子苦涩无比。于是伙伴们便好奇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是甜的,能吃,那么早就被路人摘完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反证法)

  3.合作探究

  问题:这篇文章在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反驳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并做具体分析。

  探究示例:

  作者先树立靶子,提出霍布斯的错误观点:人天生是恶人。然后在对其进行批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批驳错误观点的理论基础。霍布斯得出“人天生是恶人”这个观点的着眼点是错误的。他的着眼点是人们为了满足许许多多的欲望而产生的需要;沿着这个着眼点进行推论,就会得出“人天生是恶人”的结论。而实际上,自然人的序言仅仅是为了满足、保护自己的生存,人们在自然状态下对保护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中,强壮的人不会抢夺弱小者的食物,这就是一种贪生的善。作者的分析,等于从根本不上驳倒了对方的观点,可谓“釜底抽薪”。

  以事实来反驳。作者认为,霍布斯忽略了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为此,作者从多方面列举事实:母兽保护幼兽、马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跑过去、动物在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感到不安、动物以某种方式掩埋死去的同类、屠宰场的动物发出哀鸣。接着,作者详细写了曼德维斯所描述的一个动人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人是有感情和同情心的。这样,作者以大量的事实驳倒了对方的观点,可谓“事实胜于雄辩”。

  4.自主思考

  问题:除了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作者又是怎样正面展开自己的分析论证?

  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后,作者又从正面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进行论证:

  (1)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自爱心是一种使人类关心自己的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的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以害人,并在同类在手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生的憎恶的一种感情。这种怜悯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感情互相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2)运用设问:三处设问,语气强烈,有力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慷慨、仁慈和人道都是怜悯心的体现。

  (3)举例论证:以文明人的代表哲学家面对他人被杀害的事实为例,极具典型性,且描写具体,充满嘲讽。这是卢梭对文明社会的嘲讽。

  (4)对比论证:把野蛮人和哲学家(文明人)进行对比,突出人的天生美德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褒扬和贬抑,进而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突破难点

  赏析语句:分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1.从总的方面来衡量,让我们评判一下: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

  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和谐相处,并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良好纯朴的品性。而文明的发展摧毁了这些原始的品性,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产生了大量无益的需求,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戒备甚至敌视的心理。

  2.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

  “纯粹的天性”强调怜悯心与生俱来;“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强调人天生中的怜悯是根深蒂固的。

  3.哲学使人孤独,使他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

  这句话表明,哲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人们在理智的趋势下,往往会变得自私、冷漠。

  4.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了怜悯心对人熏陶的方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5.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

  第一句话强调的是,人们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是人善良的天性。

  五、拓展提升

  1.辩证分析

  问题: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式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赞同。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和谐相处,人们能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正式因为文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远超于生存需要之外的过分的需求和欲望,人变得理性、冷漠、自私,这无疑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从这个方面来说,卢梭的观点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示例二:不赞同。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自然到文明、自然本能到理性的进步是一种必然。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带来自私、冷漠等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的东西并非完全是这种进步造成的,人类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束缚来消除这些影响。从这个方面来说,卢梭的观点无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联系现实

  展示现实中缺乏同情和怜悯之心的图片,引发感动,生发怜悯之心。

  3.提升境界

  齐读下面的语段,结束全文的学习。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冰心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怜悯与轻视作文03-28

人的天性在我看来并不是善良的美文04-27

竹节人教学设计04-30

天性_650字02-11

天地人教学设计09-03

《天地人》教学设计04-09

《天地人》教学设计04-22

不可或缺的怜悯_550字02-22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06-09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