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30 14:22:4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

  【教材解读】

  自读:例5教学面积公式的应用。求出学生最熟悉的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小,并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去测量课桌的面积。

  做一做,用学生身上的尺子来测量长度,进而求出教室的面积。(反思:知道了这样做,要再深入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细读:例5的编排意图与前面“做一做”的编排意图基本相同。在计算数学书封面面积后,又安排利用计算结果估计桌面面积的活动,一方面体现了上面计算的价值;另一方面提示,可用自己熟悉的物品面积作为“非标准”的面积单位,估计其他面积,从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与能力。

  “做一做”利用学生自己的`“步长”作为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估测教室面积。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标尺”,随时随地地认识更多的事物,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公式的含义;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公式的计算;

  【教学流程】

  一、面积公式的复习

  1.出示:练习十五的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如果满铺是这样的 如果半铺又是怎样的 你会选择铺吗?

  2.完成练习第2题

  出示:两个信息,学生提出问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题目

  读题计算

  468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熟悉的数学书封面是500平方厘米,估计一下我们的课桌面积大约有多少?

  师:你是怎么估测的呢?

  小结:我们可以用尺子量出长和宽计算出桌面面积的大小;但当没有尺子时,可以用已知的数学书封面面积来测量桌面面积。

  2.做一做

  如果没有尺子,如何测量我们教室的面积呢?

  生预:用课本面积;

  生预:用课桌面积;

  生预:用身上的尺子。(脚步的“尺子”)

  小结: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标尺”,随时随地地认识更多的事物。

  3.目测实物面积和测量计算面积

  黑板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地面方格的面积。

  猜测 依据 测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第7题,面积和周长(练习本上)

  2.第9题,知道周长,如何求面积?

  3.第8题,选择。1.全部的面积;2.正方形的面积;3.剩下的面积

  四、拓展题

  练习第10题:面积减去后,面积相等,周长变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判断应用题中涉及到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能正确的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的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教训难点:

  能根据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实际操作,引入新知识。

  (1)、让12个学生上讲台,站成相同的几组,可以怎样站?全班有48人,像他们这样站可以站成几组,或者每组可以站几人?

  (2)、让学生说说“每组人数、组数和总人数”这三个量的关系,每组人数、组数成什么比例关系。

  (3)、全班有48人,像他们这样站可以站成几组,或者每组可以站几人?

  (4)你是怎样算的`,可以列出式子吗?

  二、教学例1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了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指导分析,理解题意。

  2、学生自己想办法解答。

  3、师生探究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A、这道题中涉及到的量有哪些?

  B、哪种量一定(不变)?从哪里知道的?

  C、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D、如果我们把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看着X千米,那么我们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可以列出一个怎样的方程?

  2小时和140千米相对应,5小时和X千米相对

  应,即可以列出比例:140 :2=X :5

  E、学生列式并解答。

  F、说说怎样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呢?

  4、如果把例1中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交换,又该怎样来解答呢?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小时?

  学生自己解答,老师及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三、教学例2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70千米, 5小时到达,如果需要4小时到达,平均每小时需行驶多少千米?

  1、引导分析,理解题意,找到相关的量。

  2、准确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

  3、学生解答,及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比较例1、例2的异同。

  四、小结:

  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准确的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答。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比的应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比的应用又称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按比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 “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创设一个给两个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过程中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事物各组成部分比的资料。

  课上准备:小红旗。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有140个橘子,要分给幼儿园两个班的小朋友,你觉得怎样分才算合理呢?(平均分,这样才公平。)

  经调查,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这回如果我们还把这些小旗平均分给这两个班,你觉得还合理吗?为什么?(不合理,因为每个人分到的就不一样多了。)

  怎么分合理呢?请你静静地想一想,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说说你的想法。(按人数比30 :20 = 3 :2进行分配。)

  3、3 :2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按比分的必要性以及初步沟通按比分与平均分的关系。

  二、问题解决活动1:合作研究怎样按3 :2 这个“比”来分配

  为了研究方便,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旗代替橘子。

  (一)合作研究

  1.合作要求:两个同学一组分工合作,每分一次,就详细记录下当次分给大班和小班小旗的面数,直到分完为止。(提示:记录时,不累计上次分得的小旗面数)

  大班 小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大班分得()面小旗

  小班分得()面小旗

  2.学生合作研究

  3.教师组织反馈交流

  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收集约三种不同的分法,分步展示在黑板上。

  四人一组交流讨论要求

  (1)在组长带领下逐一分析每种分法,你们能理解这些分法吗?你有什么想法?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2)观察、比较这几种分法,你能发现什么?

  插问:你觉得分一次至少需要多少面小旗?为什么?

  也就是可以把5面小旗按3:2进行分配,那这一次是把几面小旗按3:2进行分配的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预设:

  分法1:每次分给大班3面,分给小班2面。

  表扬:认真有耐心,十二次。

  分法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分,分的次数明显减少。

  表扬:很会动脑筋,在分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了调整。

  分法3:先按人数分给大班30面,分给小班20面,余下的再按比分。

  表扬:很会联系实际情况,这种分法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实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五个,其一,虽然是六年级的学生,但是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逐次分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记录单能够恰好的保留学生最初的思维轨迹。其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其三,让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索按比分的不同策略。其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思能力,倾听习惯,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方法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其五,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

  (二)验证

  1.问题:大班和小班分得面数的比是不是3:2?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班 小班

  分得小旗的总面数

  人数

  平均每人分到小旗的面数

  30 :20 = 3 :2 = 36 :24

  2.师生一起小结:

  (1)平均每人分到的小旗同样多吗?

  (2)把这些小旗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分配是合理的分法吗?

  (3)虽然不知道小旗的总面数,但是大家动手分一分,是否就能成功的把这些小旗按3:2进行分配?

  [设计意图]正式打通人数比与小旗面数比之间的关系,深化比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会按比分的本质:即每个“单位”分到同样多。

  (三)当我们知道总数的情况下的按比分配

  1.问题:如果有180面小旗,你打算怎样按3:2进行分配?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2.四人一组交流,说说你想到的方法:

  方法1:按比逐次分配。

  方法2:先求出一份是多少面小旗,再根据大、小班分别所占的份数,求出各应分得多少面小旗。

  方法3:把比转化成分数,利用分数的意义求出大班和小班分到的小国旗的面数

  3.小结:当我们知道总数的情况下,既可以逐次分一分,也可以算一算。可采用的方法就更多了。平均分能理解为按比分吗?按怎样的比分呢?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表现得太出色了,能再帮老师一个忙好吗?好啊

  我家有一块近似长方形的菜地,面积大约是984平方米,我想按3:5的比例种茄子和西红柿,茄子和西红柿各种多少平方米?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把一些事物按一定的比分的时候,可以用哪些策略?

  3、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比的应用的例子吗?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49页~51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2、口答

  (1)把6 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六一班参加午餐的有60人,六二班有50人。现在午餐部把110 个平均分给这两个班,你认为合理吗?你认为怎样分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能平均分配,刚才你们说的按人数的比去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也可以说是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出示例2:某种清洁剂是浓缩液和水按1:4的体积比配置的。现有一瓶500毫升的这种清洁剂,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读题后,问1:4什么意思?浓缩液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

  你会怎样做这道题?

  提问:多找学生说说,要求说出每步算出来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提问后老师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老师总结并强调计算方法 :首先看清题里的条件 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 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 ,而后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三、出示练习题(49页 做一做)

  (1)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2)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读题后,学生独立做,二人板演

  老师集体订正,要求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拓展练习

  怎样分配最合理?(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按出资多少去分)

  2.本期彩票小张出资200元,小王出资300元。小李出资400元,他们三人各应分得奖金多少元?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1—4题

  五、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解法

  1、每份是 500÷5=100(毫升)

  浓缩液有 100×1=100(毫升)

  水有 100×4=400(毫升)

  解法

  2、总份数?1+4=5? 浓缩液有:500×1/5=100(毫升)

  水有: 500×4/5=400 (毫升)

  答:浓缩液有100毫升,水有400毫升

  六、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是十一册教材的内容,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尤其是分数应用题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节课想顺利的进行真的很难。因此在教学前面的知识的时候,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时候就会水道渠成。

  一、情境引入,切入课题: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

  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创设了分桔子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那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学生很快说出了最好根据人数比来分。根据题目当中所提供的比,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班级会分的多,说出你估算的根据。这位后面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现了教师是教材创造者的理念。

  在如何使用教材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教科书”的传统思想,充分挖掘新课知识点,整合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例题,将此例题先后做了三次改变,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各种类型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在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关键。打破了学生解题的模式,因此做每一道题目的时候,都必须认认真真地思考,分析。真真正正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思路。

  3、学会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分析、推理、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比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展示收集的物品,体会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师:看来,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读题,理解题意。

  出示课件,观察老师收集的物品,齐读什么叫稀释液,谈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例题,齐读,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做实验。

  师:500ml的稀释液是如何按1:4的`比配制成的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了解一下。把水和浓缩液配制在一起,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变化?

  师:1份的浓缩液和4份的水制成的液体叫什么?你知道500ml的稀释液是几份吗?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按1:3配制呢?按1:5配制呢?

  3、画线段图。

  师生一起在线段图上表示浓缩液、水和稀释液之间的关系。让生上台指出各部分表示什么。

  师:1份的浓缩液和4份的水合起来是几份?板书:1+4=5?把稀释液看出单位“1”,平均分成5份,浓缩液还能怎样表示?水呢?板书: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找生板演,同桌交流,最后集体汇报(注意对应关系)。

  5、归纳方法。

  方法一,先求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方法二,把1:4转化成分数,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来解决。

  6、检验。

  师:这道题我们做的对不对呢?如何检验?

  三、巩固练习。

  1、我们按1:10的比把白米醋加水配制成一瓶550ml的稀释液,加热沸腾后给教室消毒,其中需要醋和水各多少毫升?

  2、适用范围、稀释比例(原液:水)、作用时间(分钟)、使用方法

  一般物体表面

  1:200

  10—30

  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消毒。

  1:100

  10—30

  对各类非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喷洒消毒。

  果蔬

  1:250

  10

  将果蔬洗净后再消毒;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液洗净。

  织物

  1:125

  20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液洗净。

  排泄物

  1:4

  >120

  按照1份消毒液、2份排泄物混合搅拌后静置120分钟以上。

  周末小明清洗苹果,需要配置502ml的稀释液,需要消毒液和水各多少毫升?

  四、全课总结

  谈收获,图片欣赏。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练习,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会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的学习习惯,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踊跃发言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学生收集一些用统计图或分数表示的信息。30根小棒或火柴,形如的框,今年的月历卡一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通过谈话,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价值,并揭示课题。

  1.谈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数学问题,曾经提出过哪些数学问题?哪些问题你已经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了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板书课题:应用广角

  学生自由发言。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能与其他同学开展有效的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但有一部分学生在审题方面还不够仔细,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二、综合应用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和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统计方法和分数描述交流信息的意识。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加深对有关数学规律的理解。

  通过“个案探索===举例验证---归纳规律”的过程探索并发现以某个整数为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存在于分数及其计算中的奥秘,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通过练习体会数对表示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研究物体作成圆形的好处,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

  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探索取胜的方法。

  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完成第25题。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指名汇报并说说从数据中看出了什么?了解了哪些情况?

  2.完成第26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只能横着框。

  组织汇报交流,操作情况。

  3.指导完成第27题。

  让学生集体说出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哪些?它们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每人选两个整数,写出用这个整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并求出和。

  组织汇报交流,适当板书。

  教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结论:任何一个比2大的整数,用它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一定是整数。

  4.完成第2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离校近的学生的作业,进行集体评价。

  5.完成第29题。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表述。

  6.完成第31题。

  学生游戏结束后追问:谁有必剩的策略?说说你的想法。

  要想取胜,可以倒过来推想:自己最后一次取之前应该留几根给对手?

  让学生再做两次游戏,两人各先取一次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取胜的策略。

  7.课后分组完成第30题。

  学生将收集到的用统计图或分数表示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在小组进行操作,尝试完成。

  学生齐答。

  学生任选两个整数进行尝试。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业,说说自己家的位置。

  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理解题意后尝试做几次游戏。

  学生思考后明白每次取完后留下的火柴根数必须是4的倍数。

  学生同桌再次进行游戏,体会取胜的策略,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自我评价

  通过逐项对照作出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使学生得到帮助,从而激励学生的自信,提高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1.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每项指标的意义。

  2.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组织交流,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及不足。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对每项指标的理解。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

  设计应用广角

  1/8+3/8+5/8+7/8=2

  1/3+2/3=1

  1/5+2/5+3/5+4/5=2

  任何一个比2大的整数,用它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一定是整数。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3页例2;练一练第1~6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会了求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以及已知圆的半径求圆面积的基础上,来学习已知圆的周长。求圆面积的应用题。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还可以,就是对应用题有一种害怕心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圆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面积。

  2、能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熟练运用公式求圆面积。

  教学难点

  求出需要的条件,即圆的.半径。

  教学准备

  作业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

  (一)求下列各题中圆的半径。

  (1)C=6.28分米,r=?;(2)d=30厘米,r=?

  (3)C=15.7分米,r=?;(4)d=18.84厘米,r=?

  (二)、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1)r=2分米,S=?(2)d=6米,S=?

  (3)r=10厘米,S=?(4)d=3分米,S=?

  只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计算公式(不求计算结果)

  二、学生活动:

  要求两人一小组,到室外找一个圆形物体的平面,计算出它的面积。

  运用学生事先准备的工具(细绳、直尺等)

  三、汇报交流

  小组把作业纸上交,交流心得

  姓名

  准备工具

  物体名称周长

  半径

  面积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6题。

  《作业本》p73。

  板书设计:

  圆面积公式的应用

  R=d÷2

  R=c÷π÷2

  S=πr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8

  一、设计思路

  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数学对于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数应用题,为聋生更好的理解分数意义,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设计注重联系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目的在于培养聋生的分析、理解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并培养聋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使得数学课的教学即轻松又有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应该题中份数与量间的关系,并准确的确定单位“1”,寻找到等量关系。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应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并确定等量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数快速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分数单位“1”与总量间的关系的理解,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的兴趣。

  4、缺陷补偿:通过对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及明了的解题思路的.概括,帮助学生确定清晰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尽可能的发展语言培养思维。

  三、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及方法 难点:单位“1”与总题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聋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引导法、观察法,总结归纳等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对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并运用方程的方式变未知为已知,确实单位“1”,从而达到区分份数与量间的变化和联系。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五、教学流程

  1、温故知新

  我校有培智学生36人,聋生是培智人数的,求聋生有多少人?

  2、启迪新知

  我校分聋生和培智两部分学生,其中聋生占,培智儿童有36人。我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1)看:观察本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已知:聋生占全校学生数的

  培智学生有36人

  未知:我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找:画出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

  “1”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聋生+培智学生=全校学生

  全校的学生数便是总量,也就是单位“1”,求单位“1”的量我们便可以把全校共有的学生数设为X。那么聋生占的量就是可以表示为X,再根据所得的等量关系表示为:X+36=X。

  (3)解: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求解。 解:设全校共有学生X人。

  1X + 36=X 41(1-)X=36 43X=36 X=36× X=48(人)

  答:全校共有学生48人。

  3、方法总结

  运算求得结果后,让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发现谁以后才能求解出聋生的人数?为什么要用全校学生的人数去乘聋生的份数?

  经过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发现,只有先找到总量,然后确定单位“1”才能求出占总量份数的量。

  根据学生的发现总结方法:

  43

  (一)找到总量,确定单位“1”

  (二)求出占份数的量

  (三)用各部分量来表示总量(即相等关系)

  4、强化巩固

  总结方法后:课本25页的例4,并让学生按方法分析,并列出相等的关系式。

  例4: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下15千克。买来时大米多少千克?

  (1)看:

  已知:吃了

  还剩15千克

  求知:买时大米多少千克?

  (2)找:

  5858

  吃了+剩下=买时大米 (3)解

  解:设买时大米X千克。

  5X+15=X 8X=15× X=40(千克)

  83

  答:买时大米40千克。

  5、随堂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求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作业:

  下面是樊老师三月份的收入与支出情况,看后请同学们思考问题。

  樊老师三月份预支出1000元,三月份的工资收入比支出多了,而这个月我又准备为母亲买药用去了300元,请帮樊老师算一下本月还可以剩下多少钱?(答案:300元)

  六、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35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9

  课题:

  分数的简单应用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三年级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之后,学习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主要先让学生了解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学会用简单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接着通过直观操作与已经掌握的分数含义相结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抽象概括和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分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指导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借助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描述一些生活现象;发展抽象概括和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分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9-10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

  4、学生已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5、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简单计算;

  6、学生对于分数有了自己的理解,对于整体和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知道了一个整体的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和计算。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首先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发现一个正方形和4个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会“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初步形成认识:与“1”是一个物体是相同的,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取几份就有几个1份那么多。

  接着,出示苹果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数学思维,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到“总数一样,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每一份所用的分数表示也不一样”和“总数不一样,平均分的份数一样,每一份的数量也不一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整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动作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描述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

  从份数的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和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谈话:让学生举例说分数及表示的意思,比较分数的大小,做几道分数的加减法的题,复习分数加减的规律。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初步感知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1)黑板出示例1(1)左侧的内容

  ①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说4/1表示什么意思。

  ②如果涂色部分有2份呢?用分数怎么表示?3份呢? (2)课件出示例1(1)右侧的内容,动态演示剪的过程。 ①课件演示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个正方形。

  问: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一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

  ②这样的2份是4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

  ③对比两个4/1,它们所表示的.意思是否一样?

  小结:不仅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还可以把4个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其中的1份都能用4/1表示。

  2、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2)的内容,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有6个苹果,平均分成了3份)

  ① 其中的1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你能说说这个1/3表示的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每一份用1/3表示的?

  ②1份是苹果总数的1/3,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

  3、自主探索,加深认识

  出示学具(苹果图),还可以怎么分?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学生展示,汇报交流

  (3)对比提升,为什么同样是一份,却用不同的份数表示? (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

  4、比较辨析,提升认识 出示课件

  ①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吗?

  ②为什么都能用1/3表示?(都是把苹果平均分成了3份,取其中的1份?)

  ② 每一份各有多少个苹果呢?(2个、3个、4个)

  ④为什么同样都是1/3,每一份的数量却不一样? (苹果的总数不同,所以每一份的数量也不同)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1、完成教材第100页“做一做”的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0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将9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1份有几个△,2份呢?)

  3、完成教材第100页“做一做”的第3题。 同桌合作学习,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想的过程。 (把这个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2根,2份就是4根。)

  4、完成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结合图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评价设计:吕家岘小学办公室主任对我的这节课作如下评价: 首先白丽老师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在第一次公开课上能达到这个教学水平还是不错的,当然除了优点以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整个课堂气氛的创造上还不够,还要进一步下功夫,另外课堂的把握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多听老教师的课。 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应用

  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 1份是苹果总数的 2份是苹果总数的

  12÷3=4(人) 12÷3=4(人) 4×2=8(人)

  答:女生有4人,男生有8人。

  教学反思:分数的简单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计算的基础上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这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计算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1、激发兴趣,主动探究。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充分利用操作材料,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并用。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探究,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落实目标。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研究者、发现者。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操作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三分之一是女生,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三分之二是男生,三分之二是什么意思?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再以小组为单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的过程学生将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进行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大胆放手,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自己操作、主动探究的空间,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的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思维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启迪,有的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有的学生画一画,有的学生用算式计算,且算法多样。达到不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本节课抓住了学生的身边生活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

  通过本节课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譬如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有一点拖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上下衔接不流畅。但今后的教育道路还很长,我会不断努力,每一节课都会与我的学生共同成长。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却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2.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4)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的盐和海水重量。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驶75千米

  (二)新课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用以前方法解答。

  (2)研究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使一定的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系?

  能不能利用这个关系式列比例解答?

  解比例,同学自已完成,及时纠正。检验。

  改变例1中的条件和问题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照这样的速度,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学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干米?

  1、以前的发法解答。

  2、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

  3讨论结果填书上。

  4小结:用比例知识来解答应用题,就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来解答。

  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2、解比例

  5/x=10/340/24=5/x

  3、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A×1/6=B×1/5A:B=():()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1

  《平面连杆机构》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中的重要内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是该章中的重点和难点。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为典型的机构,它可以演化为“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多年教学发现,学生的基础不同,虽然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应用”知识时表现出的困难程度有差别,但由于缺乏直观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现在所任教的单招学生教学对象,设计了一堂课堂教学并进行了实施,本文对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在今后教学中有所借鉴,提高教学效果!

  教情、学情分析:任教学生为“单招班”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态度较不是太好。本节课是一堂复习课,在第一轮新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因学生对“机构的应用”缺少感性认识,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难度。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直观)、采用“课堂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透彻!

  “教学目的”的制定: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演化机构的结构组成及运动原理(认知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实习或生产中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进行热爱专业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本节课采取课堂自主——研究的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先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对总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采用“引导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先示出引导问题,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逐个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训练和拓展;为弥补学生想像能力的欠缺、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可采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对演化机构的应用(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可从Internet上搜索多种教学素材(录像、实物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如下:

  一、思维引入:

  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及判断方式?

  2.急回特性判定及其应用意义?

  3.曲柄摇杆机构死点产生条件、位置、克服方法、应用?

  4.列举实际生产生活中三种典型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还存在哪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

  二、思维启发演绎:

  (一)曲柄滑块机构

  1.演化

  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曲柄滑块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多媒体]

  观察曲柄摇杆机构中,连杆BC与摇杆CD的铰接点C的运动轨迹(标记)圆弧的半径即为摇杆CD长。

  观察机构改变:(1)出现圆弧槽;(2)用滑块替换摇杆CD,滑块在圆弧槽内运动。

  演示C点的运动轨迹,得出结论:C点运动轨迹不变。

  启发学生思考:若摇杆半径变大,圆弧槽越趋平直时,C点运动轨迹。

  [多媒体]

  当曲导轨变为直导轨时,C点的运动轨迹是一直线,机构运动形式改变了,曲柄滑块机构。

  分析曲柄滑块机构的组成和运动原理

  得出结论:曲柄滑块机构组成(曲柄、连杆、滑块、机架四部分)

  运动形式为:曲柄(转动)→滑块(移动)

  (二)导杆机构

  三、思维训练与反馈:

  从基础知识、应用解答及技能训练三方面进行思维训练(具体问题略),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

  四、思维拓展:

  布置课外作业及思考题,进一步思维拓展(题略)。

  教学效果的估测:本节课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成功与不足并存,下面对此逐一谈谈个人的体会。

  成功之处:

  1.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可称为理实一体化),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难度。笔者从教十多年,跨出大学的门槛,随即踏入中等职业学校的门槛,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很多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实践经验较少,受条件限制(硬件和软件),课堂教学中不能够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认知媒介,在教学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机构的组成和应用内容时,教师感觉到讲得很吃力,学生听起来也觉得晦涩难懂,很多时候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笔者在课后对10名(共35名)学生进行谈话,并对全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普遍认为此堂课上得非常好,较多学生上了此堂课后,不自觉地改变了一些观点。他们说,他们以前一直认为机械基础知识空洞、枯燥无味、难于接受,学了没有什么用。课件中用动画模拟将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生动地展示出来,帮助他们更好理解知识,对知识的记忆保持较长的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件中通过录像演示了各种演化机构在机器中的工作过程,帮助学生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机构的组成和运动原理,特别是各种演化机构的应用,如内燃机中曲柄滑块机构、牛头刨床中摆动导杆机构、汽车翻斗自卸装置中曲柄摇块机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机械专业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并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更新,无论将来是进一步到高校深造,还是直接参加就业,他们都应该学好机械专业基础知识。

  3.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方法和原则的选用更具有科学性。奥苏伯尔提出,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进行教学,乃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原理。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对生源进行比较,同一专业的学生都有可能在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千篇一律,重复同样的教学过程。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将认知方面的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当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知识来同化学习材料时(尽管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学生出现机械学习是不可避免的,这时,教师应了解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4.采用自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已养成一定的“学习惰性”,如若教师对此种现象不加干涉,认为学不学是“学生的事情”,那就糟了,对教、学双方都是“双输”!“跳一跳,摘桃子”。教学中采用自主教学模式时,给学生设定的`思维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常常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更强的学习欲望!

  不足之处(需改进):

  1.专业课有着与文化课不同的特点,理实一体化是近年来一直倡导的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因条件有限,将专业理论、生产实践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还很不够,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资源共享需加强,为了制作“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课件,笔者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其他教师也深有此种体会。要制作一个高质量的机械专业课件,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既需要扎实的机械专业知识,又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很多教师往往因此而退缩(有时也会有时间方面的问题),因此,教研组应起到一定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团队能力,创造出的成果在教学中资源共享,对每个教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改革传统上专业课程教案的撰写理念迫在眉睫。传统教案往往以内容是否详细、书写是否工整论优劣,对中等职业教育来说,专业内容多,知识不断地更新,用传统教案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教案,已远远不合适,迫切需要把教师从繁重的教案写作中解脱出来,变传统抄书为实际意义的备课。

  4.因操作电脑出现一次失误,导致课堂教学不够连贯,表现出缺憾。运用多媒体或理实一体上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把一堂课45分钟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5.此堂课还有一方面缺憾就是,教师的精神状态不够饱满,语言缺少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今后还有待加强。

  再教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这节内容教学中,不仅将信息技术与机械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还可能将课堂搬到车间里,上让学生不仅能“看到”,更要能“摸到”,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被批判,提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尤其显得重要,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作为机械专业老师,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教学资源,极力给学生营造直观的认知环境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他们推到学习的前台,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版。

  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3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2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最优化。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我们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应该如何减少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依赖;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回归“语文味”,而不是“技术味”;如何才能在网络环境教学当中真正发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让他们成为形式上的“参与者”,实质上的“旁观者”等等。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这需要我们首先从思想上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其次,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任何时候都应为了语文课的教学而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而不应该是为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应是有目的的,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需要。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要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要达到“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首先要清楚课程教学的目的、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自身特点,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这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哪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能做到却效果不佳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决定用整合模式进行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如:20xx人教版试用修订本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敬畏生命》,写的是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见到树不断飘送白色纤维——种子的情景,及由此洞察到的生命的来之不易和为了延续生命所做出的无私的奉献。课文的主题是歌颂生命的,而题目“敬畏生命”这个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用意,体会“敬畏生命”的含义,我就采用了生物学科,思想品德学科中有关生命知识的`内容进行了多学科的整合教学,并用信息技术制作成了一个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个人网站,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入网站学习,这样就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

  2.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认知工具。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上的具体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如,在网络课《敬畏生命》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这个学习难点,设计需要学生上网查看人的生命形成的过程。这不仅能解决本文的学习难点,也从生物学角度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在本课教学设计的“拓展”部分,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应“敬畏生命”,需要让学生上网查看一些有关学生**的新闻材料,看后,让学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简洁的话输入自己的感想——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生命,方便大家讨论。这两部分内容,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就无法更快、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要求,和其他课程整合一样: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在《敬畏生命》一课中,我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首先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况,思考并讨论写作思路,再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点拨,讨论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在多学科整合方面。借助互联网上生物学科中有关生命形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生命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互联网上一些学生**的新闻资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再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意识。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学到了语文课知识,也有了上网查寻语文方面的知识信息的意识。更有了网上也可获取其它知识信息的意识。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所以,我设计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都是教师进行引导、点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探究、发展、创造的过程。如:《秋魂》(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十四课)的教学设计中,利用多媒体,将秋天的肃杀、凄凉及文中所描写、歌颂的“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均用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从视觉角度去体会作者笔下秋之美,再适当配以舒缓的音乐——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朗读这篇散文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只需在欣赏和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理解文中的“秋魂”,再引导学生学会诠释自己心目中的“秋魂”,甚至是“春魂”、“夏魂”,乃至“冬魂”。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在《敬畏生命》一课中,关于作者的情况,我先展示网上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快速阅读,并抓住主要信息点,再让学生在留言板上输入自己所掌握的作者的关键信息,用大屏幕把留言全部展示后,学生讨论谁输入的信息最重要;然后,教师点评。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又让学生上网查看一些学生**的新闻材料;一段时间后,教师让学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简洁的话输入自己看后的感想,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生命。教师进行联网让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得出该如何对待生命的结论。这种讨论正是协作式的学习。这样的协作学习不但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出应掌握的关键内容。又能了解、掌握更多的思想和知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3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大家平时放过东西吗?

  2、请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课件: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要把它发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两个班人数相等,如何分比较合理?)

  注:学生一般会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师就可追问:这样分配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叫什么分法呢?

  3、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来进行分配的。

  注: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以两班分配植树任务的事情为事例,分步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发表见解,体会平均分只是一种分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结合旧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呈现例题,根据学生的建议,共同完成例1

  师: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按3:2的比例分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两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2)分析题意:按3:2的比例分给两个班栽植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方法

  第一种:60÷(2+3)=12(棵) 12×3=36(棵) 12×2=24(棵)

  第二种:2+3=5

  60×3/5=36(棵) 60×2/5=24(棵)

  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我们通常把这种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教材做一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谈话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植树任务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49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分数乘法意义以及分数乘除应用题之后安排的,既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分析: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按比例分配问题有多种不同解法。现在小学教材中一般都采用把比转化为分数用分数知识来解答。因为学生对理解比和分数的关系比较了解,对分数应用题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学习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把比的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来解决。何如解决生活中的按比分配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的思想,形成按比分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学生数学探索按比分配问题的活动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意识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尝试发现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1.听着歌曲《秦岭最美是商洛》,欣赏商州莲湖公园的图片。

  2.莲湖公园这么美,那你对莲湖公园了解多少呢?新建的莲湖公园水域面积有多少亩?绿化面积有多少亩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听音乐、赏美景、猜地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建设家乡而发奋学习的激情。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生活,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二、实施教学

  1.出示例1.扩建后的莲湖公园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共165亩,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的比是1:2.

  (1)从这句话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呢?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讨论提示

  ①绿化与水域总面积被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各占几份?

  ②绿化面积占它们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水域面积呢?

  (4)展示学生的四种做法

  ①先算每一份,再按各部分的份数算。

  ②先算各部分占全部得分率,再按分数乘法应用题算。

  ③先算全部是各部分的几分之几,再按分数除法应用题算。

  ④列方程计算。

  (5)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较好。

  2.展示课题《比的.应用》

  【设计意图】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整合。这里我用孩子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呈现“按比分配”的知识点,舍弃了教材原有的题材。其次,在呈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再次,是重视了对课堂生成的有效引导和巧妙运用。既重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对算法进行了优化。

  3.知识运用:例题变形

  扩建后莲湖公园总面积220亩,其中未绿化的陆地面积、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的比是1:1:2.问未绿化的陆地面积、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各是多少亩?

  4.学以致用:医用酒精是用蒸馏水和纯酒精按1:3配制而成。

  ①若有200ml蒸馏水,需要多少毫升纯酒精恰好能配制成符合要求的医用酒精?

  ②若有1200ml纯酒精,有足够的蒸馏水能配制成多少毫升符合要求的医用酒精?

  【设计意图】重视孩子对知识灵活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

  5.我是小法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学校把栽300棵树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三个班的人数分别是46人、54人和50人。最合理的分配方案是每班栽100棵树。()

  (2)有一些苹果分给幼儿园得小朋友们,大班分得二分之一,中班分得三分之一,小班分得六分之一。大中小班分得苹果的数量之比是

  即3:2:1()。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知道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次,为拓展运用清障护航。

  6.拓展运用

  有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和17匹马。在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把马留给你们,你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去分。”老人去世后,三兄弟看到了遗嘱。遗嘱上写着:“我把17匹马全都留给我的三个儿子。长子得一半,次子得三分之一,幼子得九分之一。不许杀马,不许流血。你们必须遵从父亲的遗嘱。”

  温馨提示:三个儿子分得马的数量之比是几比几比几?化成最简整数比结果是几比几比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古代趣题中折射出的按比分配原理。

  三、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1)解决“按比分配”型实际问题的方法

  ①、求出各部分之间的数量比,由各部分之间的数量比可得出各部分占总体的分率。

  ②、用分数乘法求出各部分的量分别是多少。

  (2)我对新建后的莲湖公园有了更多的了解。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55第4题;

  选做题:课本56页第7题;

  思考题:课本56页第11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5

  一、教学任务分析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有关度量的最基本定理,它从边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学习勾股定理极其逆定理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直角三角形的需要,也是后续有关几何度量运算和代数学习的必然基础。《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对勾股定理教学内容的要求是:

  1、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经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勾股定理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第3节、具体内容是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有些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重点。

  把实际问题化归成数学模型是难点。

  二、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我想尽量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实际问题情境 ,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拓宽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渗透化归的思想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尽量考虑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注意知识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在课堂上,要照顾到接受较慢的学生。使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和发展。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变式训练;第四环节:议一议;第五环节:做一做;第六环节:交流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情景1:复习提 问:勾股定理的语言表述以及几何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温习旧知识,规范语言及数学表达,体现

  数学的 严谨性和规范性。《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情景2: 脑筋急转弯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是3和4,第三边是多少?

  设计意图:既灵活考察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又增加了趣味性,还能考察学生三角形三边关系。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圆柱体表面路程最短问题)

  情景3:课本引例(蚂蚁怎样走最近)

  设计意图:从有趣的生活场景引入,学生探究热情高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结合问题逆向思考,或是回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通过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环节:变式训练(由圆柱体表面路程最短问题逐步变为长方体表面的距离最短问题)

  设计意图:将问题的条件稍做改变,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拓展学生视野,又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再将圆柱问题变为正方体长方体问题,学生有了之前的经验,自然而然的将立体转化为平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此处长方体问题中学生会有不同的做法,正好透分类讨论思想。

  第四环节:议一议

  内容: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1)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

  (2)李叔叔量得AD长是30厘米,AB长是40厘米,BD长是50厘米,AD边垂直于AB边吗?为什么?

  (3)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20厘米的刻度尺,他能有办法检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BC边与AB边呢?

  设计意图:

  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正确合理选择数学模型,感受由数到形的转化,利用允许的工具灵活处理问题、

  第五环节:方程与勾股定理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的中央有《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 少尺?《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意图: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学会运用方程的思想借助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环节:交流小结内容:师生相互交流总结:

  1、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求解、

  2、在寻求最短路径时,往往把空间问题平面化,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条边和另外两条边的关系,借助方程可以求出另外两条边。

  意图: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体会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及它们的悠久历史、《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第七环作业设计:

  第一道题难度较小,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第二道题有较大难度,可以交流讨论完成。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05

比应用教学设计07-25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6-19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6-17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2-07

比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06-1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最新09-10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品]07-31

杠杆的应用教学设计08-20

比应用教学设计(推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