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早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早晨教学设计1
一. 歌曲导入:
1. 我知道大家平时都很喜欢唱歌,今天我们就先来听一段美妙的歌曲。《天堂》
2. 你们听出歌曲里唱的是哪儿了吗?----------草原
3. 对了,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草原的早晨非常的美,今天呀我们就再一次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草原,看看草原的早晨究竟美在哪里?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复习字词:
1. 好了,我们要出发了,把我们的生字朋友也带上吧!你们看,他们来了!
2. 出示生字词,要求:开火车读。读对的跟读两遍;读得不对,大家就把小嘴闭的紧紧的!
三. 正文学习:
1. 好,带上了生字朋友,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牧民的脚步去看看草原的早晨吧!出示课件
2. 师范读课文,草原的早晨究竟美在哪儿?
3. 生回答。师小结:是啊。绿绿的草原,蓝蓝的天空,欢快蹦跳的羊儿,快乐的牧民,动听的歌声都值得我们慢慢品位,细细学习!
学习第一段
1. 下面自己来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哪句话,哪个词你读懂的?)
2. 理解“醒”,人睡一觉醒来了会伸个懒腰,可草原是怎么醒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刚才草地上还是静悄悄的,现在太阳升起来了,草地也亮起来了。
3. 指名读。生评价,怎么个好法?
4. 全班齐读。“人多力量大,让我们把这美丽的草原唤醒吧!”
学习第二段
1. 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就醒来了,那么醒来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 生答草原醒来的样子。先说近处,再说远处。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指名读第二段。这段话有几句?先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从“涌”字你想到了什么?你挤着我,我挤着你,谁也不让谁!所以用了“涌出”
指名读本句。带着羊儿欢快的感情读。
4. 羊儿欢快地去吃草了,游戏了,那牧民呢?指名读第二句,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5. 全体起立,老师范读,生表演,再齐读。(来吧,小牧民们,让我们骑上骏马,开心激动地奔驰在大草原上吧!)
6. 齐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1. 小牧民们,刚才在放牧的时候,远处的羊群是什么样的?
2. 指名读第3段
3. 齐读前半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说的真好,羊儿成群地散步在草原上,慢慢地移动吃草,所以远远望去,很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4. 再读前半句,想想此时的羊群还像什么?
5. 读后半句,那么美那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去,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到呢!书上用了一个词————-回荡!
6. 我相信,那么美的歌声,和快乐的羊群一定会深深留在你的脑海中,美读第3段。
四. 总结全文:
1. 我想,现在这个时候响亮的鞭声,铺满新绿的草原,成群的羊儿,快乐的牧民,优美的歌声已经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了。
2. 今天我们领略到了草原早晨的美景,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快乐下面让我们也带着这种快乐把课文美美的读一读。
3. 想办法,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下这美丽的草原。
【板书设计】:
5.草原的早晨
羊儿 一只只 涌出
醒 美
牧民 跨上 追赶
早晨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了解诗歌叙述的是在一个下雪的早晨,诗人想起夏日树林里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尽情玩耍的情景;体会诗人对美好纯真生活的期盼向往。
初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练习背诵诗歌。
发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渗透对诗歌意象、意境解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诗歌象征手法的浅显认识;
激发学生的灵感,创编诗歌,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
道德情感目标:
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淳朴,真实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及创作欲望。
二、设计意图与设计思路分析
教学中,力求体现“初读感悟――入诗境、悟诗情――抒发诗情――即兴创编”的设计思路。
第一步,谈话导入,初读感悟
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作为激发学生学诗的突破口,使学生自然地联想到雪,对《下雪的早晨》这个题目充满兴趣。配乐范读,使学生从范读中对本诗的韵律美、音乐美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在教师的范读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后,再由学生自由地朗读全文,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初步感悟。
第二步,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1.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课件呈现的是洁白的雪世界配以悠扬的轻音乐,指名朗读和自由读使学生体会出这个早晨静谧美好。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启发学生尽情想像在“这样的早晨,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借此结合已有经验展开想像,然后再通过自由朗读2、3小节,看看诗人的思绪飞到了哪里。
3.引导学生解读意象,体会孩子的可爱
出示画面和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深入诗境。和着音乐一起朗读第二小节,学生对这个小孩的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会对这个小孩能够如此尽情地玩耍产生憧憬之心,这就与诗人的心贴得更近了一步。
4.品读诗人内心情感,激起学生与诗人情感的共鸣
要学生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读懂诗人的心这一环节往往受学生生活阅历的影响,有一定难度,学生对“诗人喜欢这个小孩”这层意思很好理解,但未必能感悟作者对美好纯真生活的期盼之情,在理解不能深入之时,教师以简练的语言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生课前已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了艾青,所以此时简单的点拨会使学生更深入,更确切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三步,抒发情感,美读背诵
在学生读懂了作者的内心后,为学生播放音乐画面,使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中入情入境地朗读全诗,并把自己喜欢的诗句背诵下来。
第四步,激发创作欲望,唤起美好情感
本课用雪花飞舞的画面配以清幽的音乐贯穿在教学中,加上课上想像力的激活,学生的想像,创作热情一定会很高涨,所以此时请学生接着“看着雪花在飞舞,我想得很远很远”继续创作,写心中所想,抒心中所感。
需要注意的问题:老师要真正投入其中,用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将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老师给予必要的辅助指导。另外,本课的语言优美,朗读训练很重要,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要多下功夫,让学生感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越读越有滋味”。
三、学情分析
正值冬季,学生对学与雪有关的文章会比较感兴趣。为诗歌,本班学生朗读水平不太高,所以这节课要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入情入境地朗读这方面仔细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大诗人艾青的诗歌(板书课题“下雪的早晨”)
2.课前,大家预习了诗歌,我们还进行了“走近艾青”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你对这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谈对艾青的了解。(艾青的简单生平;他的诗歌的主要特点等等)
(二)初读感悟
1.你们愿意听老师来读一遍吗?听完后,谈谈你有怎样的感觉。
(出示画面配音乐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2.读同一首诗,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请大家再自由朗读一遍,说说你又什么感悟?
(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以恰当的即时使学生明确自己读书的收获)
3.承接学生的自由发言简单概括、板书。
(三)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指名读)你们喜欢这个早晨吗?(播放画面和音乐)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小节?
2.请学生交流: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雪世界?
(学生发散思维,想像雪景。通过画面和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静。)
3.这个飘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它的静谧美好吧。
(训练朗读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读中陶冶情操。)
学习第二小节,想像体会孩子的可爱,揣摩作者的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早晨,看着飞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绪飞到哪里去了呢?请大家读读第2小节,想像诗人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学生自由读,想像画面,读后说说第2小节大意――引导学生说完整:夏日树林里的早晨,一个小孩在捉知了,蚂蚱,玩得多高兴啊)
2.诗人想到了一个在树林里玩耍的孩子。请大家再来默读一遍第2小节,画出描述这个孩子的诗句。指名读句子。
3.(出示画面)看,这个孩子从晨光里向我们走来了。
大家再来自由读读描写孩子的诗句,请你静静地读,慢慢地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想像到的情景。
(学生自由读描写孩子的句子,想像。通过对重点语句反复朗读,想像体会孩子的可爱。)
4.(情景),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情景展现出来?(指名读)(引导朗读)
5.(出示四句话,师读)你觉得诗人还有哪些话没写出来?(启发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怎么捉?捉到了?眼睛?耳朵?神态?动作?)
你能替诗人接着这句话把他捉知了的情景往下说吗?(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
6.刚才大家通过朗读和想像,对这个孩子有了很深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可爱)
7.(播放课件音乐)谁来把第2小节连起来读读,让我们再来感受这个孩子的可爱形象?
8.你认为这个小孩是谁呢?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下雪的早晨想到他呢?
(猜测这个孩子是谁,揣摩诗人情感。诗人很渴望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人也希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
介绍背景:这首诗写于1956年,当时艾青在事业上遭受挫折,婚姻和家庭也很不顺利,以至于他的心情非常压抑。他多渴望拥有自由自在,纯真美好的生活啊。所以看到眼前飘飞的雪花,他想到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那么地期盼美好纯真、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理解不能深入之时,以简练的语言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更深入,更确切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学习第三小节
1.语言描述:雪还下着,诗人还沉思着――虽然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虽然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着他,但我一直都记得他那鲜花一样的小脸和很轻很轻的歌声,想着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啊。
2.齐读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再次与诗人的心灵交流吧。(以既有的感情体验充满感情地朗读、背诵,对外抒发。)
(四)抒发情感,美读背诵
1.(放音乐指导美读全文)指名读。
(过渡)大家都读懂了诗人的心,你们愿意来抒发诗人的情吗?请把这份情感凝聚在我们的朗读中吧。让我们再来朗读全诗。(学生自主选择)
2.这么美的语言,你愿意牢记下来吗?请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背下来,和同桌一起分享。(播放画面和音乐)
3.指名背诵
(五)创设情境,即兴创编
1.大家背诵得多投入啊。(示意看课件)在这个冬日的早晨,看着雪花飘落着,你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模仿诗人,把你想到的事情创编成诗歌,抒发你的感情吧!(发散思维,即兴创编。激发创作欲望,唤起美好情感)
2.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哪位小诗人愿意朗诵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本诗作者为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写于1956年。艾青诗歌一贯的特点,即采用鲜活的口语入诗,看起来平易朴实,读起来顺畅和谐,是读者驰骋想像力和诱发思索的艺术载体。这首《下雪的早晨》也具有这些特点。在一个下雪的早晨,诗人假托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夏日里在林中无忧无虑地玩耍。通过对这个小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纯真生活的期盼向往。全诗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寓意却很深刻。小孩是这首诗歌的主要意象,诗人通过对他的可爱形象的回忆描画,将自己的美好情感熔铸于其中。
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进行了“走近艾青”的语文实践活动
由于诗歌语言凝练,跳跃性较大,有学生不易读懂读透的地方。所以结合本课的重难点,课前我与学生进行了“走近艾青”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艾青在诗坛的重要贡献以及这首诗的年代和创作背景,为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作了铺垫;课后我还请学生继续收集艾青的诗歌诵读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喜欢诗歌的兴趣。
(二)注意营造氛围,引学生入境,注重情感熏陶
课上,我运用“范读”,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这不仅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还使他们对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感到了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此外,运用课件呈现了雪花纷飞的美丽景色,配以清幽的音乐,还注意用诗化的语言创设情境,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诗情。
(三)在教学中我能深入浅出地渗透对意象的解读。意象和意境无论是在诗歌创作或诗歌欣赏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深入浅出地渗透了这两个概念的教学。如在学习第2小节时,我注意启发了学生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请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想象,揣摩作者的情感,使学生明白了诗人是通过对孩子的描述,来表达他自己的情感。使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为学生模仿诗歌这一特点即兴创编诗歌做到必要的指导。
(四)在诗歌教学我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在第1小节中,启发学生想像飘雪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引生入境。读第2小节时想像孩子在树林中玩耍的情景,感受孩子的可爱。读第3小节时,请他们想像这个孩子是谁?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下雪的早晨想到他?我尽量激发学生大胆想像,力求他们通过丰富的想像去演绎诗人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在学生感悟诗情后,通过画面引导学生联想,他们会想到什么,将想像到的模仿诗人进行创编,这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创作兴趣,还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
(五)根据诗歌教学特点,以朗读、背诵作为学习诗歌的主要手段。
因为诗歌的欣赏是需要感情投入的,而使感情投入的最基本的方式是读,所以课上我请学生以多种方式用心地去读,去品,读中感受了语言美和韵律美,读中感悟了诗情,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体会了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感受和体验了诗歌的意境和形象,得到陶冶和审美愉悦。
而背诵诗歌不仅使学生对诗歌意境加深体验和感受,还能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和能力,并帮助学生对一些语言现象潜移默化地形成于自己的语言结构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早晨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语文天地》第4项,观察图画,说一说。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并能填写书上的表。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说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说几句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熟悉的地方去玩,(CAI出示图片)瞧,这是哪儿?(师板书:公园)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候的公园?
板书:早晨的公园
二、整体感知
1、孩子们,仔细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板书:时间)
在什么地方?(板书:地点)
有哪些人?(板书:人物)
他们都在干什么?(板书:活动)
2、请孩子们打开语文书第42页,请你填一填图右边的表,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老师就要把她的字进行展示。
3、展示部分孩子的表,并请该生用一两句话把几项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4、孩子们真能干,用一两句话就把图画的内容说清楚了,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把图画说的像小诗一样美妙,大家乐意吗?
三、细观图画
1、齐读(公园的早晨)你是从哪儿看出是早晨的'?(太阳)
说说是什么样的太阳?
(CAI出示句子:早晨,——的太阳从——。从形状,颜色,动态方面引导)
2、温暖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你觉得公园怎样?(很美)
3、从哪里看出公园很美?
柳树:柳树长长的柳枝像春姑娘绿色的头发。
湖水:阳光洒向湖面,好像一颗颗小星星落到湖里一闪一闪的。
(利用学过的课文,仿写句子)
CAI出示(阳光下,湖水静静的,像一片镜子,映照着——,映照着——,映照着——。)
青山:一座座青山像绿色的大波浪。
小岛:湖中有个小岛,岛上有个小巧的亭子,十分可爱。
人们:学生先说说人物的活动。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词,CAI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请你连起来把人物的活动说一说。
四、有序、连贯。
1、啊,公园实在太美了,太热闹了,刚才孩子观察得那么细心,那么认真,那老师想知道,观察时怎样才能不把图中的事物漏掉呢?(CAI出示:按一定的顺序说话)
2、大家说说可以怎样观察呢?
(CAI出示:从——到——,也可以从——到——,还可以从——到——。)让孩子们说一说,填一填。
3、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顺序,把你观察的事物连贯地说给同桌听一听。
4、同学汇报说,师点评。
5、总结:孩子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对会倾听的小耳朵,还有一张会说话的巧嘴巴,真的很棒,老师喜欢你们。
板书设计:
公园的早晨
时间:早晨
地点:公园、
人物:老人和小孩
活动:跑步、晨练、唱歌
早晨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会本课3个生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黑卡纸、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谁能说说我们这儿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觉得苏州的早晨真是美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草原的早晨指读—领读—教学“原”)
3、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想问些什么吗?(草原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草原的早晨和苏州的早晨有什么不同?……)
出示地图:指出苏州(只有针尖那么大)草原(内蒙古地区中国的西北部)通过对比显示草原地理位置。
二、讲授新课
(1)看图学词
1、这无边的草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相机出示挂图(草原一眼看不到头)
出示:无边齐读
2、冬去春来,草儿重又长出来了,原本枯黄的草原像铺了一张崭新的绿地毯所以我们说草原铺满了(出示:新绿齐读)铺满新绿的草原上有些什么呢?请大家看着图来说说(由近到远)
相机贴字:近处:羊儿牧民骏马
(出示一个读一个,正音;最后齐读词语)
(2)那这么美丽的草原上的早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自己把课文读一读。
检查自读:
鞭声 黎明 宁静 醒 蹦跳 歌声
新绿 圈门 奔向 牧民们 牧羊人
(自读找规律—指读—开火车—领读—自读课文)
响亮的 黎明的 铺满新绿的 打破了 醒来了 羊儿
鞭声 一只只 跨上 追赶 远处 回荡着
草原在
(找规律—指读—领读—自读课文:正确)
继续看图想想如果你是羊儿你被关了一夜后放出羊圈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兴奋)那么你们会怎么跑出羊圈?会怎样奔向草原的`?(涌出来蹦跳着齐读)那么假如你是牧羊人,羊儿这么蹦跳着涌出来你会做什么事?(跨上骏马追赶羊群齐读)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3)出示句子:
1)“啪!啪!”嘹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感叹号表示什么?草原睡着时是静悄悄的,牧人的鞭声叫醒了草原,就像妈妈早晨叫我们起床一样。想想看每天早上妈妈是怎么叫我们起床的?谁能来把它读好?)
2)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指读——哪里停顿——齐读)
(自读课文:流利)
(4)女生读,男生读,指读。
(56)范读通过读你觉得草原的早晨怎么样?(美)那它究竟美在何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三、教学生字
1、原说结构教部首说你怎么记住它
2、动说两个字的相同处教“力”字旁
3、打说怎么记
早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感受江南小镇的美。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小镇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能力目标:通过优美的画面,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合作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江南水乡小镇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继续学习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生动优美的句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段落安排顺序,学习课文,了解小镇“安静”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有没有感受到家乡越来越美了?特别是旱晨,当你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
3、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早晨所特有的景象。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去旅游,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的美景,大家说好不好?
4、(白板出示:江南水乡)
在我国江南水乡有许多古朴的小镇,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绿树(红花)繁茂。你们瞧这便是各式各样的小船,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摇橹声就把小镇唤醒了。
5、师:看完录像小镇给你留下什么影响?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本感受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小镇的美
1、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你觉得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早晨是安静的、又是热闹的,还是忙碌的)
三、合作学习,感受画面美。
白板出示:小镇的早晨图
学生细读课文,看着画面,深入理解。
自由读文,进行讨论:第2,3,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回答问题,深入分析:第2段:
学生读后回答,师板书:安静
(1)谈体会: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读懂的句子,想想喜欢的原因,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2)在学习小组里交流。
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从河面、河水、河边、河上)
(3)白板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重点词细细品味,体会小镇早晨的安静。
如:抓住“淡淡、静静、不时、悄悄、轻轻漂过、轻轻荡漾”体会小镇晨景的静之美。
(4)讨论:怎样读好这段话?学习小组互读互评。
一个“恬静”让我们体会到了很多很多,除了“安静”以外,它可能还包含着一点美,一份悠闲,一丝温柔,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小镇的早晨是悠闲的、恬静的,优美的,河水那么清澈、、小舟那么灵巧……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
(5)白板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6)白板播放江南小调,情感熏陶:置身于美丽的江南小镇,坐在小船上,你们想干什么呢?(学生想象,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重点词、重点句入手进行品味,体会文段中描绘的幽清、淡雅的美景,感受图画美。)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堂训练检测:(白板出示)
(1)把词语补充完整。
()的早晨
()的露珠
(2)照样子,摘抄文中的词语
淡淡————————————————————————————————————————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镇的早晨——、——————、———————啊!
3、填写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1)()的河边停满了()的小船。(2)小船从()的桥洞中()地钻出。(3)学生背着()的书包()地去上学。
4、照样子写句子。注意转折关系。例: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1)这项工作很难做,但()。
(2)(),但()。
(学生在白板上填答案,完成后师生共同校对答案)
第二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小镇早晨“热闹”“忙碌”的特点。
2、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水乡小镇的意境美,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白板出示第一自然段
2、在细细地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里不懂的?
3、汇报学习情况:
4、指导朗读。能把你学懂的读出来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
(2)写了哪些景物,用○圈出。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第二段)
(1)这段话是围绕“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来写的。这句话在这段中是什么句?这样的段式叫什么段式?
(2)学生说完后在白板上做批注:霞光、拱形石桥、小船、小河。
3、小组讨论。
出示问题:同学们,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一句?按照单元的提示,细细地读读,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再与同学讨论交流一番。
4、学习反馈,体会情境。
(1)你最喜欢哪句话,这句话主要写什么。你学懂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
(2)你从哪些词看出恬静的美?你为什么选这些词?(学生上台把自己所说的词语圈起来)
抓住“净、透明、带子、淡淡的、碧绿”结合插图来理解恬静。(3)指导朗读。指名读
出示图学生看图读,背读,齐读。
三、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三、四段
四、小结。
1、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闲的乌篷船,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向大家介绍这恬静的小镇。
2、用白板播放音乐,齐读。多恬静的小镇,多美的小镇,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中吗?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试背。
五、课堂检测
(白板出示检测题,学生上台完成,师生校对答案)
1、填写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1)()的河边停满了()的小船。
(2)小船从()的桥洞中()地钻出。
(3)学生背着()的书包()地去上学。
2、照样子写句子。注意转折关系。
例: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1)这项工作很难做,但()。
(2)(),但()。
3、检查背诵第2自然段。
早晨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展示图片
孩子们,你们见过雪吗?
(二)介绍诗人
艾青简介
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这个笔名发表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作品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等。
(三)初读感悟,扫清文字障碍
1.翻开书126页,自己读诗歌,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并想办法认识它。
2.出示本课生字词
3.分小节朗读
(四)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1.读第一小节,并思考下雪的早晨有什么特点。
洁白 宁静(安静)
2.在这样美丽的早晨,你会想到什么
生自由发挥想象
3.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和同学们的想法是否一致
生自由读第二小节,并思考看到这样的雪诗人想到了什么?
夏天树林里的早晨,一个孩子在捉知了、蚂蚱
4.再读第二小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诗句并画起来。
5.这个孩子时怎么捉小虫的,请用“△”把相关动词画起来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讲解人物描写方法(动作描写)
5.你觉得这个小孩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神态描写)
6.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天真、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7.指名读,把孩子的那种可爱、快乐、自由自在的感觉读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8.教师配乐朗读
9.全班齐读。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诗歌并背诵,想想第三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早晨教学设计7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
2、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词语。
难点:理解句子含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质疑、引导、点拨。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理解图意。
1、仔细看图,说说图画内容。
2、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描述的?(板书:1早晨真好)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读音,再轻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教学第一小节。
自由读,说说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早晨真好)
2、学习第二小节。
(1)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早晨真好?
(2)你喜欢课文中的什么事物,请把喜欢的部分读出来。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朗读:
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美丽的景色。
3、自由朗读3、4、5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我们高高兴兴上学校)
(2)质疑问难:
什么是一同?他们在做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4、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样来爱护环境,珍惜大好时光?
五、作业:
1、造句:
快乐:
奔跑:
早晨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多音字“了”“铺”,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心情,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当雪下了一夜,早上推开门的那一刹那,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想到什么?
生: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引入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诗歌讲了什么内容?
生:认真读文,指名回答
三、品读感悟
1、找出描写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了什么?
生:慢慢地、静静地读一读诗歌,并画一画
2、你认为这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生:学生进行交流并汇报:轻、快
3、读一读
生:指名试读,学生进行互评
4、指名有感情的朗读2.3节。
思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象。并指名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感受童年的美好)
5、播放课件:
有关夏天的场景及部分夏天游戏图片
生:欣赏,想象的夏天树林中的画面。学生相互交流
6、指导朗读
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学生互评(小组互读,指名读)
7、你想过吗?文章中这个小男孩写的是谁?为什么?
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将“夏天的小男孩”描写得这么惟妙惟肖?
生:根据理解课文回答
四、自由拓展
1、人们常常在冬天时想着夏天,夏天时想着冬天,你有过着类似的经历吗?
生:想一想,有条理的回答
2、读完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生:自我总结(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早晨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会写“原、门、无、打”四个生字。
3、初步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丽。
2、学习生字,并练习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小朋友,几天来,我们跟着春风姐姐来到了美丽的小池塘,爬上了花儿盛开的
梅花山。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出示草原视频??这是哪儿呢?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草原学习生字“原”,宽宽一个“厂字头”,下
半部分是白下面一个小,注意下半部分与“泉”的区别。谁来读好这个词?读准字
音。
3、简介草原,导入课题: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风光
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
是在春天的早晨。板书:5、草原的早晨
谁会读这个课题?指名读,听出来他哪个音读得特别准?“晨”是个前鼻音,又
是个轻声。谁再来读。我们一起来读。
4、理解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吗?引导学生根据课
题进行质疑。
5、教师以语言描述创设情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草原的早晨吧。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生自由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碰到难读
的字可以多读几遍,做到:不添、不漏、不错、不破,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词语:
wú yuán pū xīn
无边草原铺满新绿
biān dǎ lí níng jìng
鞭声打破黎明宁静
yáng yǒng juàn m?n bang
羊儿涌出圈门蹦跳
mù mín kuà jùn zhuī gǎn
牧民跨上骏马追赶
chù d?ng
远处飘动
先一个词领读,再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2)交流: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三个自然段)
(3)指名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校读,重点指导读好几个较长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
(4)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5)同桌互相读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互相纠正。
(6)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你现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时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话。
(7)集体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原、门、无、打。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交流记忆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把“原”的下面部分与“泉”区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结构和摆布,并说说书写注意点,同时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随着进行书空。
4、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反馈纠正: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进行点评。
《草原的早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草原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要让学生感悟到草原之美,并进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一定的困难。多媒体展示图片及草原风光视频给学生展示了草原风光,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构建起草原的概念。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语言来说说自己的感受。面对一篇优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让教材变为“学”材,从单纯地研究如何“教”转到如何“学”上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语文教学的素质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课文读通,读透,读好,真正读出味来。又通过多种形式掌握字词句,凡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在教学中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力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在这一节课上,由于自己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用时过多,导致课堂上学生写字时间的不足,在上课时不能更多的关注全体学生,尤其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教师在设计问题以及在课堂上与学生生成问题时,应首先以学生思维及角度从实际出发考虑。所以我也更加清楚地知道,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首先自己得把教材,教案深熟于心,只有这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与学生的配合游刃有余,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谓“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早晨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下雪的早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雪”单元的一首诗歌,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作品,全诗共三节,采用鲜活的口语,平易朴实,用重彩实线描绘勾勒冬天下雪的图景,用浅色淡线描摹夏天的图景。过去和现在、眼前的事情和记忆中的事情、真实的情景与想象的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示了诗人丰富而美好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及这首诗描写的情境。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
教学准备
课件(雪景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送礼物(四幅雪景图片),说说你看见了什么?(生说,师评价)
二、学习一小节,揭题。
1、自由读一小节:感受诗人笔下的雪景。
2、谈体会:雪的特点:大、静、白。
3、师范读。
4、抽生读,相机点评。
5、全班齐读。
6、揭题并板书,齐读课题。
三、学习二小节。
1、看到眼前纷飞的大雪,你想到了什么?
2、作者的思绪穿过落叶纷飞的秋天,来到了枝繁叶茂的夏天的树林,他又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
3、默读第二节,用线画出描写这个小孩的诗句,并写下你读后的感受。
4、生汇报。(师相机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读出小孩的快乐吗?)
5、孩子们,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生交流。
6、引读“这一切啊,我都记得很清。”
7、感情朗读第二节。
四、学习第三节。
1、过渡:随着时间的流逝,夏天很快过去了,转眼到了秋天、冬天,又是到了春暖花开的春天了,日子就这样飞快的过去了。一年,两年,很多年,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如果是你,你还会记得这个小孩吗?哪节知道的?哪些句子呢?
2、艾青思念孩子,希望他过得快乐、幸福,是在什么时候呀?读相关的句子。
3、为什么这样写?
4、生齐读最后一句。
五、引读全文。
六、推荐艾青的作品,早晨诵读。
早晨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揉、缤”等9个生字,会写“晨、盈”等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积累诗中的优美语句,背诵课文。
3.读懂诗歌,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色。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透过形象生动的诗句,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课件或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山村早晨美妙的景色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导入课文,从视觉上初步感知山村的美丽。】
二、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1、课件出示生词
(1)一幅画 喜悦 奶桶 姐 姐 梳妆 身影
(2)早 晨 轻盈 宁静 太极拳
(3)舒 展 迟起 羞得通红
(4)圆圆的脸蛋
要求:
(1)自由说,组内互查读准字音
(2)开火车形式读(纠正读错或不准的.读音)
问:你们想过没有,老师为什么将这些词语这样排列
(3)观察会写的字,组内交流识记方法及书写注意点。
(4)小组推荐最值得交流的字与大家说说识记方法
(5)书写难写的字(注意笔画正确及各部分的搭配,如:“舞”中间有四竖,“羞”与“差”比较。左右结构重点指导:揉、缤、幅、裙、疏。上下结构重点指导:舞、盈、拳、羞。)
师过渡:字词会读了,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你们还能读好吗?自选几个词语读一读相应的句子。
【设计意图:纠正复检生字、新词认读情况,目的是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1.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选择段落赛读(评价、指导)
3.请同学再次认真读全文,要努力读通顺。
四、默读、概括大意
1.课文读顺了,默读全文并想一想每小节讲了什么?
2.师:会读的人能把厚书读薄,会读文章的人,会把文章读成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再次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读出哪几个关键词?(美丽、宁静……)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自主练习,拓展预习
1、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读课文。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山村早晨的美丽?
早晨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综合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工具,达到熟练、灵活运用的程度。
2.能力目标:
学生将语言文字信息转化成图画信息,并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早晨。
3.情感目标:
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产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激发学生的作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学生熟悉的《上学歌》,歌词描绘了一幅早晨的美丽图画。
师:这首歌中描写了早晨景象,是通过什么体现的?你能画出这样美丽的早晨吗?
你能想像一下这些景物在画中的位置吗?
二、绘制作品
1.图画的`设计
师:除了歌词中提到的绘画素材,你还能找到符合主题的其他素材吗?
提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想象,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那样只能限制学生的思考,可以通过回忆日常生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同地区、环境的学生会有不同设计,如农村学生画的内容可能更多的涉及到农田、家禽等,城市学生会自然的想到画高楼、汽车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寻找素材。
各类素材在图画中位置的安排,是提示学生要对整个图画进行构图,在脑海中或者纸上简单勾勒画中景物的大致位置。
2.画出美丽的早晨
A、复制已经画好的图形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要先选定对象再复制粘贴,选定图形的操作可以使用“选定”或“任意形状裁剪”工具,通过具体操作比较出二者有什么不同。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比较使用Ctrl键复制和使用菜单复制的不同(菜单方法总是将图形复制到画布的左上角)。
B、选定工具的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两种模式,实际上是被选定对象背景色有无的设置。在叠加图像时,可以选择透明背景使背景色所覆盖的那部分图像显露出来,相反选择不透明背景就可以用背景色遮盖某些图像。
C、使用“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工具可以变换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小鸟,进行操作时,需要向学生强调应先选定对象,否则整幅图画将被改变。
三、交流
1.介绍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设计和完成的。
2.春、夏、秋、冬四季的早晨各有什么特点,画画时怎样体现?
早晨教学设计13
一、设计思想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通过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语文、音乐、美术等多种课程的交互运用,发现现代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进行实践与探索。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是:
(1)以基于交互式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
(2)以课内外联系,学课间融合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3)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4)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等语文素养为归宿。
(5)以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为情感目标。
本课教学特点:
(1)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2)培养新一代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口语交际的能力。
(3)作业设计体现开放性、互动性、创造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
(1)对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自学”环节,准备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歌曲、图片等资料,便于学生自由查阅,理解课文内容。
(2)第二自然段配以欢快、活泼的音乐,使学生感受“涌出”,“蹦跳”,“跨”,“追赶”,等词语的鲜活、灵动。第三自然段配以蒙古歌手腾格尔的《梦》一曲的前奏音乐,使学生在婉转、悠扬的音乐中意会“回荡”的意境。
(3)学习资源中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有关草原风俗民情的视频资料是本课的拓展延伸,也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目的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三、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网络教学课件,交互式络教室。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一)乐曲导入,交流感受
1、小朋友们,喜欢听歌曲吗?老师为你学生学习的动力来准备了两首歌曲,请你点击歌曲按钮。自于兴趣,课前欣赏歌曲,(学生戴上耳机边听边欣赏边感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欣赏完歌曲,你想到了什么?(自由兴趣,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汇报)说的太好了!你觉得草原美不美?意境,而且引发了学生的你们知道吗,草原的早晨更加美丽,想不联想,自然地导入课文的想去看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学习中去。
2、早晨的草原是什么样子呢?让咱们一起本环节的设计,充分乘着网络的快车,到大草原上去看看吧!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请进入第二页点击视频资料“铺满新绿的精彩生动的视频信息,草原”,“涌出圈门的羊群”,“羊儿像朵朵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白云在飘动”。(学生自主查阅视频资料)学习方式,从感性上更你能谈谈自己对大草原的感受吗?
(二)、初读课文
1、这么美的草原,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容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生字。
3、检查学习情况。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草原的早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看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大屏幕展示早晨铺满新绿的草通过“草原的早晨”视原)现在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频资料地展示,“鞭声”地由发挥,说出他们的感受。)插入,帮助学生理解“铺这就是“铺满新绿”的草原,满新绿”的意思,感受草板书“铺满新绿”原的“宁静”,体会“醒来现在的草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宁了”的情景。把观察读书静、睡着了)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老师放录音)“啪、啪”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叫醒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熟睡的草原,在草原上传得很远很远,理解和体会,充分调动了该怎样读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指生读(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来,老师要进行范读指导)。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感知本段内容。
2、(老师大屏幕展示羊儿涌出圈门,牧以欢快的乐曲,让学生感民们追赶羊群的视频资料。)从“一只受到一幅鲜活、跳动的画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草原。”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内容,体会了课文的意境。
3、(配以欢快的音乐)学生读课文。
早晨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通过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是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语文素养、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的整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
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欢乐。
三、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涌”“醒来了”“回荡”等生词,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策略:
(1) 以读为本,创设情境,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2) 以鼓励性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3)体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六、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七、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是:
(1) 以基于多媒体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
(2) 以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3) 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4) 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归宿;
(5) 以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欢乐为情感目标。
八、教学环节设计及意图: (一)、欣赏草原风光,初步感知
对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欣赏草原风光录像”,让学生对草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顺势导入课题:草原的早晨更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来读课题,进入学习情境,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我们在设计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全文以一个大问题“从哪里体会出草原的美丽和欢乐”贯穿始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读书感悟、交流体会,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基于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体验较贫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当学生谈到“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时,学生对草原醒来了,难以理解,教师借助演示:图上先出现宁静的、铺满新绿的草原,接着出现牧民的`鞭子,最后出现马牛羊人在活动的情景,随着太阳的升起,画面由暗到亮,与之相配的是舒缓低沉的音乐,接着是“啪!啪!”的鞭声,最后是各种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吆喝声,草原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配上画外音,草原的夜静悄悄的,随着黎明的临近,牧民的鞭声啪啪地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通过这些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草原的“宁静”,体会“草原醒来了”的情景。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用朗读唤醒同学们的耳朵,让大家感受到草原醒来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草原醒来了”的含义,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破了教学难点。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草原的欢乐场面,在学习这一段时,学生对“涌”的理解可能会很不到位,因为从没有到过草原的小学生,头脑中对羊儿争先恐后像潮水一般涌出圈门这一景象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教师通过演示,化抽象为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很多羊儿欢快的“涌”出圈门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一幅鲜活、跳动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课文,学生自然就能把羊儿的多、羊儿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自然段写了远处的羊群和牧羊人的歌声。通过欣赏蓝天上白云飘,蓝天下羊群散布在大草原上,慢慢的移动吃草,牧羊人悠闲的躺在草地上的动画,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和牧羊人的快乐。申老师讲解“回荡”一词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她没有照搬词典里的解释,而是通过读书,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去“意会”。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音乐情境中,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词语,丰富了情感,拓宽了词汇。
总之,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我们成功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一些难懂的词语,深刻的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
(三)作业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内化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比较开放的作业,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出草原的美,喜欢唱歌的同学可以用你的歌声表达出草原的美,也可以朗诵一首关于草原的古诗,也可以写一段话,不但拓展延伸了所学知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知识选择的权利。
早晨教学设计15
《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在教这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方面,借助多媒体课件,先引导学生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然后再指导朗读。通过熟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我就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图片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通过读书,有所触动,有所感受,进行质疑。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有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讲授这一课时,也存在了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及本身对教案的不熟悉,导致在上课时不能更多的关注学生。尤其表现在与学生的交流方面。
1.上课无激情,不够投入。应在语言、体态等方面多加注意,能够身临其境。
2.未能与学生进行目光式的交流。
3.如何让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避免让学生齐读,顿读、机器式的朗读。
4.对于词语的理解应靠表情等让学生感受的,而不是单纯的靠教师解释。
5.在语言组织方面,要避免使用“分析课文”“检查”等词,注意逻辑性。
6.在授课时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7.注意使用课件时,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格式安排及语言衔接等方面。
所以通过讲授《草原的早晨》这一课,让我明白了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的、生动的课,千万不能在课堂中形成“学生死角”。也让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教材,教案深熟于心,只有这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与学生的配合游刃有余,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谓“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早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早晨教学设计05-13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06-19
山村的早晨教学设计02-29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04-29
《下雪的早晨》教学设计06-19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06-21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02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精选10篇06-19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精选10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