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7~39页。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认识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相关工具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光盘。
【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小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大家想见见她吗?
2.新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盘(游乐场),00:50暂停。让学生先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秘密。
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说。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把这些角请出来02:00播放光盘,02:20暂停,你认识哪些角?学生回答。
他说得对吗?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请学生用三角板验证。
4.生活中还有很多角。我们再到桥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盘,06:10暂停,你从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电视机里的小朋友还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盘。
5.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给这些角分类吗?09:35播放光盘,10:25暂停。小组合作,先分清每个人干什么。分类时可以请三角板来帮忙。
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6.小组汇报分类情况。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盘10:53,展示机内学生分类情况。
7.小结分类情况。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1.我们刚才把这些角分成三类,直角已经有了名称,你能给这些角取个名字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们来听听电视机里的同学取了什么样的名字。14:08播放光盘。
小朋友说得真形象!数学上我们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
2.谁能再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指名说。
3.闭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锐角和钝角。
4.生活中还有很多锐角和钝角,你能找出来吗?
16:03播放光盘
课前游乐场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盘,19:15暂停。让学生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见过锐角和钝角吗?让学生指一指。
5.你会做一个角吗?请你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可选择纸张、小棒、剪刀等材料)。
说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学生汇报展示。
还有不同的吗?
6.你能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吗?
学生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汇报。
同桌互相欣赏一下画的是什么角。
7.接下来新老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好吗?24:05播放光盘,猜角,比比谁猜得又快又准。机内外互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和电视机里的同学都收获不少,下课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说给家长听。
机动活动: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小组合作。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教师(出示题目):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么样?
教师:请你们读一读,并在小组内说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审读题目后交流审题结果。
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1:列式计算。
13÷4=3(组)……1(根)
教师:13、4、3、1分别表示什么?13÷4=3……1表示什么?
预设2:摆(圈)小棒。
教师:仔细观察,这位同学先做了什么?(先拿出13根小棒。)
教师:接下来他又做了什么?(有4根就圈一个圈,有4根就圈一个圈。)
教师:圈了多少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圈了3个圈,一共圈了12根小棒,还剩1根小棒。)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同学分小棒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3组,还剩1根。
教师:摆(圈)的过程和算式的书写过程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它们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符号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但含义是相同的。)
二、根据平均分的操作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明确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1.整体感知写法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摆或者画的方式,有的同学列出了除法算式,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平均分13根小棒。这个除法算式,我们叫它横式。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的形式。
教师(出示下图):这就是除法竖式。看看这个除法竖式,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他们都叫什么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提问,理解12是4和3的乘积,即除数和商的'积。
2.沟通平均分操作与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1)建立联系。
教师:知道了每个数的名称,那你们明白竖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教师:看来这对大家有些难度。下面我们就对照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一边分小棒,一边写一写除法竖式。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边分、边写、边说。
(2)沟系。
教师(板书):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边写边说):再写被除数13(要分的13根小棒)和除数4(每4根一组),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
教师:请你按要求把13根小棒,按照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教师: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这个“3"写在哪里?
教师: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3组。)
教师:谁能边分边说说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师: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组有4根,有这样的3组,3个4是12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商乘除数,3×4的积是12。
教师: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板书:12。)
教师:我们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板书:。)
教师:这条横线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要分13根小棒,已经分掉了1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你是怎样知道的?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还剩1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要分的13根减去已经分掉的12根,还剩1根。
教师: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它是怎样算出来的?(补充板书:1)
3.回顾对比,理清写法
教师:我们一边分小棒一边写出了这个除法竖式。请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又是怎样写竖式的?竖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想完后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今天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你觉得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分小棒的过程与写除法竖式的过程之间的联系。通过边分小棒边写竖式这种对应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为其今后进一步自主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奠定基础。在回顾对比的过程中,对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进行比较,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表征形式的理解。)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教师(出示第62页“做一做”第1题):请你边分边写除法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汇报。
5.通过迁移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教师:如果我们有6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么样呢?请你自己分一分,写一写。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个除法竖式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2)竖式中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3)你发现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怎样表示?
6.巩固表内除法竖式
教师(出示第63页“做一做”第2题):请同学们先自己读题,然后圈一圈,写一写。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选取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
教师:这个竖式表示什么意思?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三、对比反思,总结全课,积累经验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除法竖式和除法横式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法竖式有什么好处?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课本P8~9页,例
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二第1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1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
“平均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分?浅显地理解怎么去分?重点和难点就是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在这节课中,我尝试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学生在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中的等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从中有效地理解什么是平均分课上完后,我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动手把8块糖果分给小组里的四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这样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我预设可以出现多种分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其中一种分法每只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却很自然地进行了平均分,而此时的我,却没很好地利用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仍然生搬教学设计,顺着自己头脑中设想的走下去,追问学生“你还有其他的分法?”此时的学生用沉默代替了回答。课后,我陷入了思索中,课前的预设与生成的如此不一致,说明了什么,只说明我只是僵化地跟着设计在走,当新的生成出现时,我不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对学情的分析不透彻,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对如何分有了什么样的基础。 我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更精确,设问的水平更高些,教学机智更灵活些。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课本p32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这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把下面各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1)一本书80页,看完了20页
(2)商店运来200箱橘子,卖出100箱
(3)一段布长10米,,还剩多少米
(4)商店有80个水瓶,,还剩多少个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例5情境图,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组成完整的应用题,读一读: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3)集体交流。
4、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男生人数美术小组总人数
14-5=9人14+9=23人
5、观察两个算式的联系,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6、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小组的人数吗14-5+14=23人
7、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先说说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再列式计算。
2、练习六1,学生独立完成
3、补充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说、摆、分、画、互问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动突出拼角活动的内涵。
2、加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的要求,用三角尺拼出各种角。
教学难点: 加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 一副三角尺,钉子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观察,说说每个角是什么角。
学生观察后汇报。学生汇报时,问:你是怎样验证的,
2、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形成的角,指名学生上台用 同样大吗, 三角尺在钟面上
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3、出示一副三角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直角、锐角 和钝角,寻找锐角和钝角时,我们是用三角尺上 的直角去寻找的。
出示一副三角尺,看来三角尺的用处还真 大,那么,三角尺上还藏着哪些知识呢,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用一副三角尺拼一拼
(1)比较两个三角尺。
观察两个三角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后 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相同:两个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
角。
不同:一个三角尺两个锐角是一样的,另 一个三角尺上的两个锐角是不一样的。
(2)你能用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吗,
交流:钝角比直角大,我们在拼的时候可以怎么想,(利用直角,在直角上加一个锐角) 学生动手拼一拼,展示不同的拼法,指名交流,拼出的是直角吗?
小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
三、拓展练习
1、教材第42页做一做。 同桌合作,交流
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展示 和钝角。
2、练习八第12、13、14题。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在拼一拼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32——34页
知识技能:
能综合运用平移和旋转来分析、设计图形。
数学思考与问题思考:
通过对图形运动过程的分析,再次对平移和旋转有了新的理解。
情感态度:
通过利用平移和旋转分析图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素养。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
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图形的运动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游戏:俄罗斯方块
师:数学无处不在,在游戏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是图形的两种变换方式,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探讨图形的运动。(揭示课题:图形的运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1、活动一(课件出示)
如下图,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动了位置
师:你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说说你的做法。
生:(通过观察回答)图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就可以了。
师:你能通过平移和旋车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同桌两人先观察,然后互相说自已的想法。
(1)可以先绕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就能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2)可以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就能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一活动中既利用了平移又运用了旋转把图①和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2.活动二
课件出示(如图,三角形)
师:你能将图形A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然后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吗?
同桌的同学合作在学习卡上的方格中,按照要求动手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然后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并尝试把变换的过程描述记录下来。交流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如果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可在最后补充。
师生小结:平移和旋转是图形运动的两种主要形式,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课外延伸
P33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P33~34练一练1~5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平移二要素:方向、距离
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旋转角度
轴对称一要素:对称轴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内容含量比较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操作过多而花去大量时间,但是不能因此而减少操作或不操作,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另外,本课时因为是第一次将三种图形的运动综合起来,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开展小组前置学习,对学过的图形的运动方式进行梳理与总结,唤醒知识,让学生对这节课有一个知识点上的充分准备。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人人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6个圆片、18根小棒、10个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平均分
1、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到了,柳树醒了,各种鲜花盛开,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准备去参观科技园。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课件出示主题图),你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课件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
生①:1/5生②:2/4生③:3/3
3、我们去看看光明小学二(1)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我们的分法和他们分法一样(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分糖果图)这三种分法,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4、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5、完成“做一做”第1题。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汇报时要求学生要说清楚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
6、练习:“做一做”第2题。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师:一共有几片枫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可能3个3个地数,也可能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得到结果。)是平均分吗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屏幕说,弄清楚“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
二、自主探索,辨析平均分
1、谈话引出例2。
师:我们刚刚帮助二(1)班的同学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他们还准备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
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组讨论,分一分。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
(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4)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2、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1)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把10盒酸奶分成份,每份的酸奶盒数同样多)
②操作:用10个正方体代替酸奶,动手分一分。教师注意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盒酸奶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有5盒酸奶。
④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酸奶的方法。
⑤教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
(2)同学们分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教师先说一个例子,然后指定学生说。(如: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有3个;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颗……)
三、运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做法和想法。(说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3)全班汇报交流,重点甄别第2和第3种分法,同样是“平均分”,为什么第3种分法不对,引导学生区分“每份”“几份”的概念。(第1种分法,突出是4份,但没有平均分;第3题是平均分,但只是分给2个小朋友——份数、每份没分清)。
2、练习二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独立画在书上,集体订正。
(3)课件演示验证。
3、练习二第3题。
(1)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
(2)集体订正时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3)课件演示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
四、归纳总结,回味平均分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平均分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把6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2块。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学生学具: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里最大能填几
3()<25
8()<36
7()<29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应用创新点
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正方体模型数的过程演示出来,通过“一拆一合”的演示过程,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拨计数器、数方块、数数活动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组织学生开展本课教材中涉及的数方块、数数接力等各种活动,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开发其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的之前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并掌握了百以内数的读写、数的组成,了解个位、十位、百位数位的含义、数位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对近似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经历“一千”产生的过程,理解“千”的实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知道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3.在拨数、数数等活动中,初步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2句话,想请同学读一读(第一句……第二句……)这里有两个数字,你们找见了吗(ppt)请你任选其中一个把它在计数器上拨出来。(指名说说怎么拨的。个位上、十位上、百位上。)
师:这两个数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百以内的数相比怎么样(生:大)那今天我们就通过数一数一课来认识比百更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2.新授
①拨计数器
师:老师先考考你们学过的内容,谁能在计数器上数出最大的一位数在老师的计数器上数一数。(指名演示)
师:数对了吗你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拨的是几怎么拨的
现在老师请你给九添1.你能拨一拨吗(一人拨解释添1是给个位添一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师:其他同学你们想不想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先看清老师的要求是什么拨完请你立刻坐端正。
指名演示:先拨出99,给个位添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也满十,向百位进1,所以给99添1是一百。
师:请你看看计数器上的这个数字,你认识吗(课件出示999)
生:这个数是九百九十九,9个一,9个十和9个百合起来是九百九十九,师:那给这个数再添上1是多少请你先和同桌动手拨,再互相说一说怎么拨的(同桌活动教师巡视。)两人汇报,一人拨,一人说。
小结:个位添上1之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也满了十,就需要向百位的前一位——千位进一。千位上的一个珠子就表示一个千。(课件演示同时板书)
②数正方体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请你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引导学生按条、按片地数)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课件演示)这样一个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一千个)
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数的过程,这样的一个小正方体我们可以看作一个“一”,10个一组成一条——也就是一个“十”,10个十组成一片——也就是一个“百”,10个百组成一个大正方体——也就是一个“千”。
师:我们再来数一数,这样的大正方体里有几片一片中有几条一条中有几个
也就是说一千里有10个百,一百里有10个十,十里有10个一。
练习一,快速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数,汇报)
③报数游戏
师: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和正方体认识了“千”,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报数游戏。
同桌交替数,从八百八十七数到八百九十五。(课件演示八百八十九后一个数是八百九十)
每组第一名同学从八百九十六开始向后依次报数。(课件再次演示八百九十九后一个数是九百。)
全班接龙数,数到一千。
除了一个一个数,还可以怎么数(十个十个数、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
3.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千”,知道了999再添1就是一千,还知道10个一百就是一千、一千里有10个一百。那“一千”究竟有多少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课件,直观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教学,较好地实现了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同时充分利用计数器和正方体模型从不同角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通过分段数数结合计数器演示,突破数数时的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本节课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少,如数的方式单一,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方式不够突出,时间的安排也不够紧凑……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不断改进。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1、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
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②、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③、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④、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⑤、教育学生热情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教学设计
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⑴、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⑵、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
⑶、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⑷、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②、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⑴、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⑵、用"平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⑶、解决如何"平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模仿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平均分。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分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课件,尺,课件、彩纸条。
2.学生准备: 彩纸条,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个长度单位?(毫米)现在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毫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 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1毫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测量一只小蚂蚁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度用什么单位?估计一下是几厘米?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探索实践
1.认识分米。
(1) 量一量。
要求:快用直尺量一量你的纸条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出示10厘米的彩条)“10厘米”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板书:认识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5分米等于几厘米?
(2) 认一认。
引导:请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指名演示交流: 不管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1分米都等于多少厘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② 体验。
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画出1分米。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画得对不对。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说明: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应予以鼓励。]
(3)画一画。
① 要求: 你能用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你准备怎样画?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
② 交流: 你是怎样画的?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
③ 引导: (边说边画)1分米我们可以从直尺上的刻度0画到刻度10。那么可不可以从刻度1开始画起呢?如果这样,应该画到哪里呢?为什么?如果从刻度2、3开始画呢?
[说明:让学生知道用直尺画1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④ 小结: 只要画满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⑤ 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找一找。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再组织全班交流。
(5)数一数。出示1根纸条,几分米?2根……9根是几分米?也几厘米?10根是几分米?也几厘米?伸手比画一下,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长度单位表示?(1米)(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说分别接近几分米。(也可以先让学生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
[说明:学生估测的数据与结果有差距,但通过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实际长度的感知,培养估计能力。]
三、总结
1.提问: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分米)
提问:连同前面学习的,我们已经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你能把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说明:在教学中已经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初步沟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能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册第1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填一填,再组织交流,启发学生说清楚选择的理由。必要时,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2.指导完成练习册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理由。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由判断,再启发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验证猜想。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结合淘气做三轮车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建立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3的乘法口诀。
难点:
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课型:
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你们喜欢做手工吗?瞧,淘气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
师:淘气制作的三轮车,一辆车需要几个轮子?两辆车呢? (二)自主探究
1.用圆片摆一摆,填一填。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分工合作,用圆片代替三轮车的轮子摆一摆,完成下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小棒摆成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辆三轮车需要的轮子,然后完成表格。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摆、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编口诀。
师:现在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以及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吗?咱们来试一试。1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
生1X3=3,口诀应该是一三得三。
师:很好!就这样,那么2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3辆呢?……9辆呢?大家依次这样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编口诀,教师巡视,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 学生可能会说: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比前一句的结果多3。 俗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知道了三七二十一,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 我是想之前咱们学过“三五十五”,那么就有“三四十二”“三六十八”。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你有什么感受呢?有哪些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3 的乘法口诀
1x3=3 一三得三 2x3=6 二三得六
3x3=9 三三得九 3x4=12 三四十二 3x5=15 三五十五 3x6=18 三六十八 3x7=21 三七二十一 3x8=24 三八二十四 3x9=27 三九二十七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尝试平均分。
3.学情分析:
“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评价设计
1、学生尝试分糖活动,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分一分,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的第2题。
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归纳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8页《对称》。
教学目标:
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对称。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剪刀、彩色纸。
设计流程:
一、看一看,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大自然里的童话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故事内容:在播放录像的过程中我边解说: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蝴蝶和蜻蜓发生了争执,都认为自己最漂亮,一朵小花给它们出主意:让它们一人分一半,组成的图形也许就是最漂亮的。
2、我让学生观察组合成的图形,发现和原来相比,并不漂亮。
3、师:像蝴蝶、蜻蜓那样,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就是对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称。(板书课题:对称)
4、举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有的是大自然中的对称对象,有的是人们受到这些对称现象的启发设计出的许多具有对称美的东西。谁愿意来说一说(红领巾、衣服、裤子、人……)
二、分一分,自主探索
1、过渡: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我们又怎样来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特地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平面图形,你们瞧!
(出示:蝴蝶、杯子、青蛙、蜻蜓、钥匙、枫叶、菠萝、桃子图片)
2、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吗你们想不想来分一分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
3、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
4、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对折)刚才,你们通过折一折,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与同学说一说。
5、学生讨论发现,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三、找一找,提高认识
1、师: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有折痕)
2、教师演示,对折一只蝴蝶图形。
3、师:对称的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4、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
四、辨一辨,深化认识
1、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位老朋友,它们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一会儿,它们出来的时候,如果你们认识它,就大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2、师(慢慢地贴上正方形、长方形、一般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图形)
3、师:在这么多老朋友里,有没有我们今天认识的轴对称图形呢老师也你们准备了这些图形,请大家找一找里面的轴对称图形,折一折它们各自的对称轴,说一说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4、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5、学生汇报结果。
五、剪一剪,实践体验
1、师:刚才有同学问老师,桌子上的彩色纸和剪刀,有什么用呀现在,我就告诉大家,老师要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师巡视,指导学生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六、说一说,拓展延伸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称。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这些对称的图形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美)
2、师:其实呀,对称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性。你们知道吗眼睛的对称,让我们看物体更加准确,耳朵的对称,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有立体感,蜻蜓的对称是为了平衡的需要,我们受到启发,设计出来的飞机才能够平稳地飞翔在蓝天……
课后反思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包括建筑物)是对称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无论是从导入到探索新知,还是欣赏操作活动,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教学以播放录像激趣导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对蜻蜓等对称图形很熟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探究“对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剪纸、折纸,人人经历剪的过程,发现了只有对折后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而折纸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在探究“对称”的知识过程中,先让学生试着剪一剪,然后比较、演示,揭示“对称”的秘密,然后又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折一折、举例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去感悟“两边大小一样”。
巩固应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再创造,学生举例说出了很多身边对称的物体,并指出了它们的对称轴,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厘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教材在安排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连环画“阿福的新衣”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激发兴趣,为认识“厘米”提供背景。第二部分:“你说我讲”包括1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红点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绿点问题“徒弟的一拃有多长”引导学生探究测量的方法。第三部分:“自主练习”。第1、3题,目的是让学生应用正确的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从不同的起点量得的物体长度的读法,加深对厘米的认识。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尺子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极少数的孩子会测量长度,但对长度单位的概念,1厘米究竟是多少没有印象,因此本节课重难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长度。
课标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分析,我们确定了本节课目标的核心概念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子测量”。学生需要掌握的行为程度是:“掌握、学会”。本着“目标是方向,目标是程度、目标尽量要检测”这一原则,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具体分析,我们对该目标进行了如下修改,突出了行为动词,设立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帮阿福找原因,体会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手比划出1厘米长。
3、认识刻度尺,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借助尺子画线段。
4、通过“长长长”小魔术,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故事引入,学生发言,达成学习目标1,教师及时进行表现性评价。
2、通过用小棒比划、用手指比划、寻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等活动达成学习目标2,教师适时进行形成性评价。
3、通过量长方形边长、用断尺量物体长及画一拃长等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学生能够有序地思考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过程,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成学习目标3。
4、通过表演“长长长”小魔术,达成学习目标4。
课前谈话:故事《阿福的新衣》
有个人叫阿福,他到裁缝店想做一件新衣服。师傅说:“你想做什么”阿福:“我想做一件上衣。”师傅:“我用拃来量一量,(说到这里,你知道什么是一拃吗)(告诉大家吧,伸出小手,使劲张开,从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之间的长度就是1拃)。我们接着讲。师傅量了量阿福身长三拃。量完之后,小徒弟也伸出自己的小手,一拃、两拃、三拃……照量好的尺寸认认真真地做起衣服来。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衣服,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徒弟:“师傅说三拃,我明明也做了三拃长啊,这是怎么回事”
设计意图:
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通过听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因为师傅手大,徒弟手小。师徒二人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才造成了误会,让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感知厘米、初步认识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1.感知1厘米
(1)1厘米有多长呢看老师手里这根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请你也在盒里拿出1厘米的小棒,体会一下它有多长吧。
(2)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用小手比划出1厘米,怎么知道你比划得准不准
(3)在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物体长大约1厘米?
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师边指边说从这儿到这儿)大约1厘米。这就是你随身携带的尺子了,当你忘记1厘米有多长时,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体验1厘米小棒的长度,在脑子中建立对1厘米的感性认识,再比划1厘米,由易到难,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掌握了1厘米的长度后,让他们找找生活中或者是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这样会加深他们对厘米的认识,牢固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
2、认识几厘米
(1)我们认识1厘米了,那2厘米、3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下面我们用小棒摆出来,你想摆几厘米就摆几厘米
谁知道他摆得是多长
你怎么知道的
那我要摆出6厘米长,就得需要几个1厘米
(2)大家摆得真好,我们来看这根彩条长是几厘米呢?(课件呈现,分别是3厘米,6厘米,18厘米)
这个彩条长多少呢(指向18厘米的彩条)举手的同学怎么这么少了看来一下子不能看出来,对吧你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这个彩条长多少厘米吗
标上数字后,你看它像什么呀(对,尺子)科学家就是这样发明出尺子。我们天天用到尺子,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智多星交流会,介绍一下尺子的有关知识。小组四人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巩固了读看几厘米的方法,体验到尺子的由来,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表面,更看到了它的实质。
(二)认识尺子、探究测量
1、认识直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尺子放大了。谁先来交流
师相机进行板书:0刻度刻度线Cm
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
真不错,还有哪到哪也是1厘米
他们找到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
设计意图:让新知识在合适时机“闪亮登场”,吸引我们的眼球,是我们焦点关注的对象。让孩子仔细观察,自由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关注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倾听能力”,语调的变化加深了学生对“厘米”的关注。
学生找到:从0-2,从0—3,那从0到4、从0到5呢,你能发现什么(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谁还能找到不同的几厘米板书:1——3,3——5,5——8,2、测量长度
大家对尺子了解的真多呀,知道尺子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吗你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吗用直尺量一下彩条的长度,想想量时注意什么
谁来展示给大家看你是怎样测量的
同意吗物体的一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辨析:看小军和小刚他们是怎样量的。你看他量的对不对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测量纸条的方法,以及辨析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物体的一端对齐0刻度,另一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三)解决问题、目标评价
1、动手操作:量长方形各边的长
那你能不能自己量出长方形四条边的长是几厘米呢拿出作业纸,写在上面。量好了用精神的坐姿告诉老师。
2、断尺
咱们都成功了,可小强不小心把尺子弄断了,你能用这把尺子量出彩条的长度呢谁来帮帮他。
除了数,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7-2=5,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看看前面咱找过的,这个方法好用吗
(四)认识线段,巩固所学
1、画线段
你知道吗除了这把尺子,身上还有第二把尺子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一拃。当我们手上没有准确尺子时,可以用这两把尺子进行估计。我们来看一下怎样画一拃。这就是线段。(课件:出示老师一拃的长度)请看老师的1拃有多长
想不想知道你的1拃有多长感兴趣的同学回家看看。
2、小魔术
看同学们表现这么好,老师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注意看。
(1)变——1厘米,估一估这是几厘米(1厘米)你怎么估的
(2)再来看——3厘米。你估的真准。
(3)再来一次。10厘米。怎么估的
(4)这会是多长呢(20厘米)怎么估计的。
你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来变魔术的吗(卷尺)对,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尺子,用于测量较长的物体。
设计意图:不同的练习有不同的目标,第一层练习包括判断正确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长方形的边长,巩固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第二层是关于断尺的练习以及画一拃长。在发展性练习中,我还创新的使用“卷尺”设计了一个“长长长”小魔术,培养学生估计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
(五)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其实人们在测量过程中为了方便还发明了软尺来测量衣服,发明了很长的卷尺用于室外的测量等。我们今天认识的厘米只是比较短的一个长度单位,随着今后的学习,会了解更多的长度单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作进一步研究。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与课题的开题首尾呼应,让学生既懂得测量又能将课堂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且为下节课学习米的认识作好铺垫。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1-06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3-25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5-2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4-1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数学周长教学设计04-05
数学高中教学设计04-07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数学教学设计范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