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在第一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已经知道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在第二册的“观察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不一样”也有所体验。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本节课要在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体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会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课堂实录〗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
(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侧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侧,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侧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生1:我认为左侧面好,因为桌子有两个侧面。站在讲台桌的左侧,我看到了讲台桌的左侧面和上面,桌子的上面有粉笔盒。
师:喔,看到了两个面。
生2:我们组的同学站在讲台桌的前面,也看到了讲桌的两个面:上面和前面。
生3:站在讲台桌的一角观察,可以看到三个面:上面、侧面和前面。我们组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生4:我们组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和生1是一样的,不过,我站在这边,
(指了指讲台的右侧,又想了想。)就是右侧面。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生2:我们组有的同学是蹲着看的,蹲在前面就看到前面一个面,蹲在侧面就看到侧面一个面。我们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面的个数也不一样。
生3:我们组的同学还趴在桌上,只看到上面一个面。我们觉得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一片好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地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前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某学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下列几何图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
预设: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3.确定方法。
(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
从前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你们拍过照片吗?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你们想看吗?(课件显示女孩的背面照片,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从背面不能确定是谁)
师:从背面看很难确定是谁,我们让她转过来看看。(课件显示女孩的侧面照片,学生发现:从侧面也不能确定是谁)
师:如果只看一眼立刻就知道她是谁,应该从哪面拍呢?(生:正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正面,你们要立刻告诉我她的名字,好吗?
2.师(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始让学生在猜测中初步感知背面、侧面、正面等不同的方位词,在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中,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合作探究,学会观察
1.确定自己的位置。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可爱的机器猫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可是机器猫说了,小朋友们的手不能碰、不能摸,要静静地、仔细地观察。(学生按要求四人一组围着机器猫坐正)
(2)师:请坐在机器猫前面的同学举起手,请坐在机器猫后面的同学点点头,请坐在机器猫左面的同学挥挥手,请坐在机器猫右面的同学鼓鼓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互动,意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注意力。
2.明确要求,观察一个面。
师:机器猫可爱吗?请小朋友面向机器猫坐好,头不要偏、不要动,仔细观察:在你这个位置,看到了机器猫的哪些部位?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独立观察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师指名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汇报交流,在交流的同时,有的学生忍不住扭过头去看其他学生观察的那几个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机器猫的一个面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到从不同的面观察机器猫是不一样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忍不住想看看其他人观察的那几个面,自然过渡到了下面的教学环节。
3.小组合作,观察四个面。(观察机器猫的前、后、左、右四个面)
师: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机器猫的一个面,如果不影响他人观察,自己又能从不同的几个面观察,该怎么办呢?(学生建议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换位置观察)
师:下面就请组内的同学互相商量换位置进行观察,可以多换几次,争取把4个面都看到,并把它每个面的样子记在心里。
(1)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时指导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换座位)
(2)全班交流。
师:每个小朋友都在前、后、左、右四个位置仔细观察了机器猫,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课件依次显示机器猫的四个面,最后四个面同时固定在一个画面上)
师:这几照片分别是从机器猫的哪面拍到的呢?(先给学生时间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先互相说一说,接着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机器猫的样子也是不同的)
师(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样子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样子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这个物体的全面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部位是不同的,而且能很好地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样子。此时的课堂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有条不紊的学习场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而且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商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合作的意识。
三、巩固运用,深化提高
1.试一试。
(1)观察玩具恐龙(课本第67页例1)。
先指名学生说一说三位小朋友分别在恐龙的什么位置,再交流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观察数学书(课本第67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2.想一想。
(1)课件出示三名学生观察茶壶的场景,接着逐一出示茶壶图片,让学生思考分别是谁看到的。(先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2)课件逐一出示茶壶的底面和上面的图片,让学生想一想是从哪面观察到的。
(先让学生猜想,再拿出茶壶让学生观察,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3.用一用。
(1)课件依次出示从生活中拍到的具有代表性物体不同的几个面,让学生判断拍的是哪个面,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如通过观察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奋勇拼搏的侧面照片和高举五星红旗的正面照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2)拓展延伸。(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些物体,仔细观察并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在层层深入的练习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而且能很好地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最后的拓展延伸,意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延伸到课后,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统一。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
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
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
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
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动;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1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学情分析:
复习米和厘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对于角和直角的复习,则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复习观察物体,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而复习认识时间,让学生认识时、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并会运用时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第105页第10题中的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组织完成104页第9题
(二)观察物体(课件出示汽车观察图)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观察物体时,要多
从几个方向观察。
1、 观察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2、 观察球和正方体你又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3、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学生独立完成105页第11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一枚图钉的长约1()。
(3)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4)学生用尺上“0”刻度到“10”是()。
(5)1厘米1厘米地数,数()次是9厘米。
(6)70厘米-15厘米= 44米+26米=
35米+18米= 56厘米-28厘米=
1米-30厘米= 64厘米+28厘米=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的什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辩证唯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
课件配图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一、情景创设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2.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问题探究
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
2.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4.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2.口算
3.连一连
4.观察一个物体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的《资源与评价》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站在一个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
正面、侧面、上面
教后随记
这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延伸和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知识不那么厚重,却简单易懂,同学们就在这样的一节课中掌握了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和空间想像力。
教材以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剪纸图案入手,从而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轴对称现象。然后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概念。再让学生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图案以及举例,进一步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雪上活泼,富有好奇心,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的活动,大胆的防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啊横的主题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难点:准确找对称轴。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7页“搭一搭”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一、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
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创设“比赛”情景一开展比赛,激发学生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学习兴趣。
(规则,无遮挡)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
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
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创设生与生交流环境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再到师与生交流环境
录纸项目一。最终实现交流互动。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6)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充分体现学生个性,
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
(7)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
从上面看或从側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
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2、创设“比赛”情景二
(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
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2)画一画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物观察进入到有遮挡的
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实物观察,培养学生空
(3)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间想象能力。由浅及深
录纸项目二由直观到抽象,很符合
(4)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学生的认知规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辩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像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要想全面地认识一个事物,就要进行多角度地观察和了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卡片三张、玩具四个、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一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几个盲人说的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这些人都说错了?
生:因为这些人只摸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错了。
生:因为这些人没摸大象的整体,就说自己摸到了什么,所以就错了。
师:对了,盲人摸的是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 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就需要我们对物体进行全面地观察。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师:今天老师还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就请同学们赶快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师: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你的位置上对小狗进行仔细的观察,你看到了小狗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完的同学,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学生活动)
师:孩子们坐好了,请看屏幕中的这三幅图(课件),哪一幅图和你刚才观察到的是一样的?
生:第一幅和我刚才观察到的是一样的。
师:这是小狗的哪一个面?
生:这是小狗的正面。
(生说师板书:正面)
师:是什么样子的?
生:有两个大耳朵,还能看见两条前腿。
生:还有两个大眼睛,两个眼眉。
生:还有一张嘴和几根胡须。
师:有哪些同学也看到了小狗的这个面?请举起手来。
师:这些同学观察到的是小狗的正面,那其他同学呢?你们又看到了小狗的哪个面?
生:我看见了小狗的后面。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后面)
师:能在屏幕上选出你看到的画面吗?(课件)说说是什么样的?
生:我看见了小狗向上翘的尾巴。
生:我看见了小狗的两条后腿,和上面的斑纹。
生:从后面也能看见小狗的两只大耳朵。
师:谁也观察到了小狗的后面?请把你的小手举起来。
师:刚才一直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小狗的哪一个面?
生:侧面。
师:(板书:侧面)
师:是哪一幅图?说说是什么样的?
生:我只能看见小狗的一只耳朵。
生:我能看见小狗的一条前腿和一条后腿。
生:我看见小狗的身上有许多的斑纹。
生:它的脑袋后面还有一个吹气孔。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观察的是同一只小狗,而观察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谁能帮助教师解答一下?
生:因为我们坐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也不一样。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明白了,因为我们坐的位置不同,所以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2换位观察
师:在刚才的观察过程中,同学们只看到了小狗的一个面,你们想不想亲自去看看小狗的另外两个面?
生:想。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起立,按照老师手指的方向,走到下一个位置上坐好。(生活动)
师:你们现在看到的小狗和刚才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现在看见的是小狗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自己看见的样子。
师:请同学们起立,走到下一个位置上坐好。你现在又看见了小狗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生:观察后汇报。
师: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我们怎样才能对一个物体进行全面的观察呢?
生:要对物体的每一个面都进行观察。
生:要全面地看一看物体。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3观察练习
师:现在老师想找一个小模特到前面来,让全班同学对你进行观察,谁愿意来?
师:(让学生站在前面)现在同学们看到了他的哪一个面?
生:正面。
师: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他的脸和红领巾。
师:(让学生走到四个小组的中间)现在同学们又看到了他的哪一个面?(找找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学生说)
生:我看见了她的正面,看见了她的脸和红领巾。
生:我也看见了她的正面,看见了她的两个胳膊。
生:我看见了她的侧面,看见了她的一个胳膊
生:从她的侧面,还能看见她的小辫和头花。
生:我看见了她的后面,能看见她的小辫和两个耳朵。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我们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结果确实是不一样的.。
师:谢谢你,到前面来当小模特,请回去吧。
4课间操
师:刚才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的非常出色,下面我们来跳个舞轻松一下吧。
生:和老师一起跳舞。
师:轻松过后,老师相信同学们会比刚才表现的更加出色。
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
1、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文具盒等等,你们观察过这些物品吗?
生:观察过。
师:现在,就请小组长把你们组的数学书摞成一摞放在一起,把书的这个封面朝右边放,比一比哪个小组动作最快。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看到了数学书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观察的是数学书的正面。
师:你能从这三张图片中选出你看到的画面吗?看到数学书正面的同学请举手,其他同学帮老师看看对不对?
师:把正面的图片对应黑板上的板书贴上。
师:谁还能说一说?
生:汇报后选图片。
师:贴图片。
师:现在请小组长快速把数学书放在桌面上。坐好,看谁坐的最精神。
2、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不仅爱学习,而且喜欢做好事。昨天,老师正好看到一位同学主动地从地上捡起废纸,这是多好的行为呀。老师悄悄地拍下了这个镜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课件)(后)你们能猜出来他是谁吗?
生:(猜测是谁。)
师:为什么这么难猜?
生: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后面。
师:(课件)我们现在看到了他的哪一个面?
生:侧面。
师:能猜出来吗?
生:(猜)
师: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个面就知道她是谁了呢?
生:正面。
师:他是谁?
生:李奉泽。
师:我们都应该向这名同学学习,能够做一些好事,为大家服务。
3、师:我们接着来看,(课件)这是咱们班同学在音乐课活动时老师拍下的照片,想一想,关老师和这3名同学分别能看见钢琴的哪一个面?为什么?
生:音乐老师能看见钢琴的正面,因为老师坐在钢琴的前面。(课件演示)
生:唱歌的同学能看见钢琴的侧面,因为他站在钢琴的侧面。(课件演示)
生:跳舞的同学能看见钢琴的后面,因为她正在钢琴的后面跳舞呢。(课件演示)
生:欣赏的同学能看见钢琴的上面,因为他扒在了钢琴的上面。(课件演示)
师:是呀,我们观察物体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侧面、后面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从它的下面进行观察等等,观察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4、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张照片,老师是站在哪进行拍摄的?(课件)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教师是站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因为拍的是我们的前面。
生:因为照片上是班级的后面,只有站在前面才能看见后面。
师:这一张呢?(课件)
生:这张老师是站在教室的侧面拍的,因为拍的是我们的侧面。
,人教课标版数学二上《观察物体》教学实录
生:还能看见教室侧面的大窗户。
师:这一张呢?(课件)
生:这张老师是站在后面拍的。因为能看见教室的前面。
生:因为拍的是我们的后面。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还特别看动脑筋,真了不起。
5、师:刚才同学们看了老师拍的一些照片,你们想不想自己拍几张照片呢?
生:想。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照相机,想让同学们当小摄影师帮老师也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在拍照之前老师先来教同学们如何来使用这部照相机。先把镜头对准人物,看看人物是否在这个屏幕中,一定要把人物的头照进去,然后按下这个按钮,就可以了,但是在按按钮的时候,不要用手把镜头挡住了,不然就照不到人物了。你们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老师想让同学们给老师照一张正面的照片,你们应该站在哪给老师照相?
生:站在老师的前面。
师:谁愿意给老师照这张照片?
生: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拍照。
师:老师想照一张侧面的,你们应该站在哪给老师照相?
生:站在老师的侧面。
师:谁来给老师照?
生:拍照。
师:同学们在拍照时,还挺专业的,就像真正的摄影师似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拍的照片吧。
师:我们看这张照片,(照相机连接电脑)是谁给老师拍的?你们觉得拍的怎么样?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给老师拍照,老师很喜欢这些照片,冲洗出来,老师一定把照片摆在写字台上留做纪念。
6、师:刚才,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了观察,我国北宋诗人苏轼在初游庐山时,就对庐山进行观察,并写了一首优美的诗,你们想听听这首诗吗?老师就把这首诗送给同学们。(课件)
师:你们喜欢这首诗吗?
生:喜欢。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苏轼在诗中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站在了山里,看不见山的整体了。
师:看来呀,我们要想了解物体的全貌,就必须对物体进行全面的观察。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生:开心。
师: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学会了怎么观察物体。
生:我知道了要想了解物体的全貌,就要对物体进行全面地观察。
生:我还知道了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呀,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成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只有你有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你才会发现更多的美,在数学中你才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大量的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实践活动。在这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情感,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本课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观察人物的这一环节中,学生不能抓住人物每一个面的特点进行表达,我想这时如果我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就会使这一练习的实效性发挥得更大。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初步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大屏播放《盲人摸象》的动画故事。
2、为什么这几个盲人回答的不同呢?
师:生活中,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能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也就是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师:今天老师给每组都请来了一位好朋友。
师:这个好朋友就是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你坐在物体的哪一面?坐在你的位置上,你观察到了物体的哪些特征?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行间巡视。
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汇报。
师:不过老师有点儿纳闷了,为什么每组的同学观察的是同样的物体,可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板书: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师:前面大家不仅观察得十分认真,而且还特别用心听别人的回答,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想不想观察一下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交流观察方法:小组内交换观察位置;把观察的物体在小组内转圈。
师:我觉得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最后我们找到了两种观察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合适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次观察物体。
师:大家再次观察后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一样)
师: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大家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观察方法。)
师:是啊!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3、全面观察
师:今天小朋友们观察得认真又仔细,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们组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玩具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
(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三、教学例
1、教学例
大家带了自己的礼物来,小亮和小红他们也带了礼物(课件出示):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第一幅图是小明看到的,因为小明在恐龙的旁边,看到恐龙的整个身体;第二幅图是……
学生书上连线
2.课件出示:
师:这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看到的车的样子都是怎样的呢?
生:(充分讨论交流后)连线。
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老师这里有几本书,根据你看到的画面,你能知道老师拿的是什么书吗?
师: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四、巩固练习
(1)连线游戏。
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
(2)出示淘气系列题
观察大熊猫,茶壶,汽车图,让学生判断淘气看到的是哪一幅图。
(3)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形状。完成连线。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1
一、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此外,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也将作为一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二、教材处理
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我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安排了其他观察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媒介的使用
本节课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并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为此,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玩具、等。
四、教学流程预案
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生动有趣的情境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导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它们观察的是同一图形,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借机引出课题。
(二)、观察交流,探索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这一环节我预设为三项活动。
1、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承接导入时的情境,我准备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本位观察活动,然后再以顺时针的方向交换座位观察,把每次观察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相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换位之后每次看到图形的样子一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汇报后,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相信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一定能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而顺利的解决教学重点之一。
2、观察立体图形,体会“同一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在初步掌握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我将出示一个六个面颜色各异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猜测:站在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这个立体图形的几个面?然后请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验证的结果,最后通过小组汇报、集体评议的方式明确:站在同一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教学中,学生可能因为移动了头或目光,觉得可能会看到4个面,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交流中发现并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教学重点之二。
3、认识正画、上面、侧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活动中,首先我与学生交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三个面都有自己的名字。”然后大胆放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接着通过指认立体图形、讲桌及班级中可能有的长方体物品的三个面加以理解,最后变换某一物品的摆放方向,请学生再次指认各面,使学生明白所谓的“正面、侧面、上面”是会发生变化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重视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这一原则,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一组梯度式练习题巩固深化。
[出示课件]:
1、两个小朋友从不同方向给同一只熊猫照相。是谁照的相片?
2、看大象他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3、课件出示:水壶: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4、从它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形?
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在充分实践活动基础上学习新知。亲身探索过程,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一件物体,试着把看到的形状画下来,结合着画为家长讲一讲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观察实践活动,因此,板书为简写知识点,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兰兰”、“淘气”、“小红”这三个学生喜欢的数学小伙伴,创设了完整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知识,交流体会。我想:由于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上,同学们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思考,乐于实践,乐于交流,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本节课的一些预想,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谢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动;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习重点
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
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评价。
学习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教具与学具
积木、长方体纸盒等
学习过程:
一、课前游戏
复习方位
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
师: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
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好,全体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节奏越来越快。)
二、实际观察初步感知新知
1、观察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看戴老师今天穿得漂亮吗?谁愿意上来站在老师的周围和老师成为更好的朋友呢?
生分别站在老师的前后左右,观察老师衣着有什么特征。
师:你能和大伙说说你站在哪里?看到什么吗?
师:从同学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小结揭题
师:像这样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者站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面看到的都会不一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三、深入观察扩展新知
1、集体观察,汇报交流
师:现在老师站在同学们的中间,请大家全体起立。
想一想你现在在老师的哪一面,看到什么?换一个你喜欢的位置,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老师蹲下来,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师:从刚才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长方体,再次验证规律。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漂亮的盒子,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我们把它放在教室的中间,猜猜能看到几个面?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来试试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些要求:
(1)、保持观察姿势,不能左瞧右看,随意改变自己的观察位置。
(2)、观察后要说清楚自己看到了几个面,这些面各是什么颜色的。
坐自己的位置不动,看能看到几个面?
想不想站起来看看,哪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出示主题图巩固练习
4认识正面、上面、侧面。
(1)自学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变换摆放长方体的位置,分别指出它的正面、侧面、上面。
小结:正面、侧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课间游戏:小小木头人。
四、实践活动,延伸新知
1、四人小组观察学具
师:能够认清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后,大家想不想也像淘气那样观察我们身边的物体呢?
师:请同学们4人一组观察自己的书本、文具盒、橡皮擦、书包等,告诉同组的人你看到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换一下位置,看到的会一样吗?
生:汇报观察所得。
2、27页练一练1、3题。
(机灵狗、笑笑、淘气看到的礼物各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观察教室里实物。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的表现都很出色。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活动去观察我们教室里的其它物体,试着说在不同的角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活动后汇报所得。
机动练习:搭一搭:
用正方体学具搭一搭,想一想,再看一看,怎么样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怎么样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六、练习设计
回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并把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像画在美术本上,同时标明是从哪个面看到的。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4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题目看一看(一)备课人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
准备课件
学具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看一看(二)备课人卓敬敏
教学
目标
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
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1、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准备课件
学具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
生:积木、毽子等。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具:
CAI课件、小猪存钱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好不好?(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内容)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不对)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地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板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顺思导学
1、确定方位。
师:(出示小猪)这是什么?(生答小猪)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猪可爱吗?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只小猪,喜欢吗?(喜欢)那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加入我们小组。请你悄悄地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师:你们对小猪说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坐在小猪前边的同学朝我挥挥手。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小猪的前后左右。
2、观察小猪。
(1)在自己座位上观察。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猪的什么?
(课件出示:你坐在小猪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交换位置再观察
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小猪,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师:现在你又在小猪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小猪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
师:我想采访坐在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小猪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
师:哪儿不一样呢?
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小猪是不一样的。请问小猪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
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
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小猪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
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小猪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小猪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
(3)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猪
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猪的一个面,要是能让每个人都看到小猪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
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小猪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学生尝试操作
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小猪转一圈,也可以让小猪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小猪,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汇报
师: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猪是不一样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分层练习,应用促学
1、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小亮、小明、小红一个礼物,大家看。(出示第67页上的恐龙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2、67页的做一做
3、70页的第1题
4、欣赏课件出示庐山图片和古诗《题西林壁》
四、回顾全课,梳理评学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今天刘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
1、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
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它
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实践延学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12
《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10-13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2-18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7-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01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优秀09-25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荐】02-13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4篇06-16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