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讲读第一自然段。
1.在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请打开课本第118页,请大家小声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可以用笔画一画。
2.全班讨论: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爱它们。)
板:惹人喜爱
3.课文是怎样说灰雀惹人喜爱的?
出示句子:
(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
4.指导朗读句子(1)。
5.灰雀这么惹人喜爱,课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
板:列宁每次....都要....经常带....
二.讲读第二自然段至最后。
1.师:灰雀这么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课文还写了哪些人喜爱灰雀?
板:男孩
2.仔细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至最后,特别是小孩说的话。
思考: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3、全班讨论:
(1)灰雀后来到哪儿去了,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②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③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④“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
板:“没看见”
(2)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②“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的说。
板:“一定会飞回来”
(3)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引出列宁自言自语的话。)
出示句子: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②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列宁发现那只灰雀不见了,觉得很惋惜?(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更能充分体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指导朗读句子①
4.指导朗读对话。
(1)同位分角色练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5.小声自由读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思考:课文是怎样写灰雀回来的?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板:果然。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6.质疑。
7.总结全文。
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板书计划:
18.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男孩
每次……都要……“没看见”
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果然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说明: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摆书
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
师: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有200本书, 2个4层的书架
(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条件)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2个书架有几层?
生: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
生: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层)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 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6、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7、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重点段落,知道“陋习”是什么,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让学生认识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伤害,体会孙中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中了解到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出示填空: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 )。
(又勤劳又活泼,既爱劳动又爱唱歌,又活泼又能干)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第七自然段)
过渡:是啊,就这么一个活泼能干的女孩子,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她还那么快乐吗?读读这段文字(出示第七小节)
1、自由轻读第七自然段。交流,强调两个“再也没有”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老师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
⑴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⑵这件事指什么事?
(3)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学贵有疑,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细读课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就可以知道了。
四、整体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一)、默读课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1、思考问题:孙中山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2、学生交流。(妈妈要给姐姐缠足。)
(二)、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妈妈是怎样给姐姐缠足的,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此时孙中山的姐姐怎么样?
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3、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的痛苦?
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练读句子,体会姐姐的痛苦。指名读,体会
4、同学们具体了解缠足是怎么回事儿吗?谁来说说?(指名说)
(出示第一张缠足图片)师动情介绍:
同学们看,这是一只女孩子的脚,这是一只妈妈的手,这是一根长达两米左右的布条。缠足时,先要把足背和4根脚趾使劲地往下压,然后再用布条紧紧地把脚捆绑起来,使它不再长大。缠的时候,这脚上的细皮嫩肉往往会被挤压得撕裂开来,鲜血淋漓,甚至能听到骨关节被掰压得咯咯作响的似乎要断裂的声音。同学们想想,那是一种怎样撕心裂肺的疼痛啊!
(出示第二张图片)长大后双脚因肌肉挤压,指甲软化,嵌入肌肉,骨头变形成了弓状,就成了这个样子。
(出示第三张图片)同学们看,与正常的脚比较,这还像脚吗?所以,古时有句谚语叫“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就真切地反映了女孩子缠足的痛苦。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时,妈妈正在给姐姐缠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好像听到了什么?
5、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齐读这段话
6、引导想象说话:看着此情此景,看着姐姐因为缠足承受着这么大的痛苦,同学们,此时如果你是孙中山,心里会怎么想?(指名说)
(三)、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过渡: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怎样的表现?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孙中山心疼什么?他又生气什么?
3、同学们看,这就是当时缠足的女子穿的小鞋,看着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4、你能用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来读读孙中山的话吗?指名读,师生评议
6、齐读这一小节,读出孙中山当时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
(四)、学习第四-—六小节
过渡:对于孙中山的质问,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4-6小节。用笔画出相关词句,并思考一下,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1、学生读文,汇报交流:
2、妈妈为什么要给姐姐缠足呢?
出示资料:(缠足之风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从宫廷传入民间,后来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以至于小脚女子成为当时男人择偶的标准,说什么“娶妻要娶小脚妻”。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婆家,做母亲的往往在女儿七、八岁的时候给她缠足。在小脚盛行时期,大脚女子往往被视为没有教养,会被人家耻笑,甚至难以出嫁。)
4、难怪妈妈在说的时候先——叹了口气,你从这声叹气声中读懂了什么?看出了什么?(孙中山的妈妈也很无奈,也很心疼)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妈妈也很无奈,也很心疼?
(叹了口气、含着眼泪)
5、谁能读好第四小节,指名读,齐读
6、孙中山能接受这种理由吗?(不能)所以他反驳道,既然(引读)……别人……但妈妈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说:(引读)你年纪……
7、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没有豪无办法。)
8、你能读一读妈妈的话吗?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9、就这样,妈妈还是给姐姐缠了足,那么同学们看看图中站在门外的孙中山,此时他听到些什么?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10、学到这里,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天发生的妈妈为姐姐缠足的事吧。分角色朗读。
11、从那以后,(引读)孙中山再也看不到……听不到……
师:看来缠足的陋习不仅伤害了姐姐的身体,更伤害了姐姐的心灵。孙中山幼小的心也给刺痛了。
(1)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再次出示第七自然段)齐读
(2)比较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指名读,想想哪一句话最能反映孙中山的内心。为什么?抓住“深深地”、“幼小的”进行感悟交流。(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的打击的程度很深,将永远不会忘记。)
(4)引导想象说话:读到这里,同学们猜猜看,孙中山此时此刻最想做的一件事会是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延伸拓展
过渡:孙中山的愿望实现了吗?指名读第八小节
1、那时候,要废除的陋习有许多,孙中山却把废除缠足这件放在了第一,这是为什么?(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缠足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相机理解“残害”。他从小立下了志愿。) 板书:首先废除
“废除”就是题目中哪个字的意思?(破)
2、指导朗读: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终于被废除了,你们的心情怎样?(感觉大快人心)让我们来欣喜地齐读这一段。齐读。
3、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而无法工作;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陆老师也许早已缠足而无法给你们上课。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无法上学读书、开心地游戏;出示铜像图此时此刻,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交流
4、是呀,中国妇女能走出“三寸金莲”的千年痛苦,这都得感谢——,让我们记住这位伟人的名字——
5、社会在发展,在进步,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陋习存在,你能说说你看到过那些陋习吗?
作为一名跨时代的少先队员你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像孙中山那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破除陋习,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附板书:
24、孙中山破陋习
姐姐缠足 刺痛了心
革命成功 首先废除
大快人心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棋文化,培养学生对历史悠久的棋文化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立体的棋子。
3、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感受、设计和表现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对棋子立体造型的观察、设计与表现。
难点:对棋子不同角色特征的'把握与表现。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泥巴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收集有关棋文化资料
(教师)尽可能收集各种棋的图片资料、范作、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安定学生情绪。
2、揭题
这是什么?出示棋子。揭示课题:《自制棋子》
3、引导思考
(1)你喜欢下棋吗?喜欢下哪种棋?
(2)下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顽强沉着、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
(3)你印象中的棋有哪些棋子组成?
使学生认识将帅、兵卒、车马炮和棋盘等。
(4)你知道棋的来历吗?引导学生感受棋文化。
4、引导探究。
(1)书上的棋子在造型上有哪些特点?
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大胆地说出棋子的造型、色彩特征等。
(2)让学生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棋子。相互评点、交流感受。
(3)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及不同的表现方法。
5、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棋子。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棋子的整体造型;
(2)表现方法;
(3)个性体现。
7、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再让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8、延伸部分: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现棋子吗?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尝试。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泥巴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收集各种棋盘
(教师)尽可能收集各种棋及相关的图片资料、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收集情况,安定学生情绪。
2、相互欣赏
把学生优秀作品予以展示,共同探讨成败得失。
3、相互介绍
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棋,介绍下棋的技法。
4、引导游戏
(1)你会下棋吗?你了解下棋的规则吗?怎样才能做到既快乐又文明?
欣赏汉代弈棋俑。引导学生明白下棋必须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同桌相互比赛,再比出小组冠军,接着比出班冠军。
(3)班冠军与老师进行比赛,将气氛推向高潮。
5、小结延伸。
(1)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感受,选出最好的棋的设计,并大胆地提出修改建议。
(2)鼓励学生课后再去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棋。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罗晓琴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冷不冷啊?
生:冷!
师:是啊,今天天气是很冷。但是几位教育专家和许多外校的老师冒着严寒,亲自来我校指导我们的学习,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到来。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会表现得更好!是不是?
生:是!
师:这学期我们学了两篇看图学文,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哪两篇呢?
生:《师生情》和《亲人》。
师:这两篇课文都是作者根据图画内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得生动感人,是看图作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也像作者那样,认真看图,发挥想象,练习写好看图作文。首先,我们来看习作要求。(课件出示)指读后齐读。
师:现在,我们来看图。(课件出示)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得是什么地方?
生:图上画的是在公交车上。
师:公交车大家并不陌生,车上的乘客一定很多,那么,图上主要出现了那些人物?
生:两位老人和三位小朋友。
师:为了我们说起来方便,老师给这几位小朋友分别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阿黄,格格,点点。谁能用几句连贯的话说说图意?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指说)
师:如果有同学真的这样写了,而且把它当作一篇文章交给老师,同学们说,老师会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具体。
师:对了,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说具体呢?我们来详细看图。(课件出示第一,二幅图)想想图上画得可能是什么时间?
生:(指说)
师:谁去干什么?
生:(指说)
师:中途,架着双拐的.阿黄上了车,车上的乘客有什么反应?
生:(指说)
师:用连贯的话说说一,二两幅图的图意。注意说清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里活动。
生:(指说一名)
师:作文呀,就像做牛肉拉面,一个面团,拉长以后,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最后拉出的面竟然比机器轧出来的还要细。作文也一样,由一句话变成几句话,几句话变成一段话,乃至一篇文章。下面就让我们照刚才的方法看三、四幅图。(出示图三、四)
师:车子载着点点的热情,载着格格的内疚继续向前驶着。突然,点点摔倒了,下面请同桌互相用连贯的话说说第三、四幅图的图意。
生:说(给充足的时间)
师:哪位同学觉得自己说得不够好,但想锻炼一下?
生:说。
师:哪位同学认为自己说的还不错,想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说。
师:是啊,点点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格格勇于改错的精神更令人敬佩。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感人的一幕吧!(出示四幅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同桌互相说说这个感人的故事。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生:说。
师:指说(2人)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赶紧动动脑筋吧。
生:让座、在公交车上、一件小事、一件平凡的小事……
师:文章的题目就象文章的眼睛一样,能够揭示文章的中心。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把这个故事写下来。注意,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优美的词语,供同学们选用。(课件出示)
生:写。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6
一、课题:
那一定会很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过程。
过程目标:学会默读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种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目标的心情变化过程。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2,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六、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
教具: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导入
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播种在我们心田,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回忆,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齐读课文——你一定会更好。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轻声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
'这真难受''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2)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交流:种子长成大树后看到了什么?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愿望。
(二)学习第5-8自然段。
1.轻声读第5-8自然段,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①导语。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②读题:“好汉查理”。“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③检查读书情况。
④讨论交流。
三、再读质疑
①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②初步释疑。
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重点探讨的问题。
a.查理有哪些变化?
b.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①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②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
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五、拓展练习
①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②镇上的人后来会怎么评价查理呢?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人们对查理的评价。
板书设计:
“好汉”查理
调皮 爱搞恶作剧
有礼貌 自信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8
10 认识太阳(之一)
一、教材:青岛出版社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第10课。
二、课题:认识太阳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2、知道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目标:
1、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
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论。
3、能与同学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
情感目标:
1、通过认识太阳,了解太阳,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能对太阳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与同学合作愉快。
四、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知道太阳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能让学生了解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
五、教学准备:
(1)资料准备: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多媒体或图片资料;学生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
(2)教具准备:篮球一个、黄豆数粒、投影仪、微机、大屏幕。
六、学情分析:
太阳是万物之源,我们天天与太阳为伴,学生也几乎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耳闻了许多以太阳为背景的动人的神话故事,学生心目中的太阳形形色色。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看:
猜一猜:下面的谜语说的是什么?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
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
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
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
没有它就没有世界,
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给出老师答案,从而引入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引入课题。教师出示课题:认识太阳。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加强人文科学的教育。)
2、教师出示有关太阳的图片:包括各个时间、各种情景下的太阳。
教师在展示图片的时候要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看到的景象,或者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来赞美一下美丽的太阳。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受太阳的美,引起了解太阳的好奇心。)
课件出示:
图片1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天空全是红的,东面像着了火
图片2
傍晚--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火球。
图片3
云端的太阳。
图片4
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二)资料交流,了解太阳。
交流一:故事交流。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请几个学生讲一下他了解的关于太阳的传说与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表达、语言表达和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讲故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太阳在古代人心中的重要位置,从而在心理上引起共鸣,达到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展示搜集的动画——神话故事《后裔射日》。
交流二:知识交流。交流学生通过查资料掌握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提示学生将一些重点资料进行记录,然后由教师将学生的重点进行张贴。待学生交流完之后,再引导学生将这些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介绍,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没有交流到的知识,教师再进行重点讲解。
(设计意图:在学生展示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归纳。)
(三)学习新知。
1、太阳的位置。
教师投影课本图片,讲授太阳的位置。
(1)太阳的俯视图。
(2)太阳的侧视图。
讲解:天文学家通过测定我们能够看到的所有的星星的位置,进一步确定了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在银河系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中,都标出了太阳的位置,其实,在宇宙中是没有方位的,“俯视”和“侧视”都是相对而言。
活动:让学生谈感受,深切体会宇宙之大、之神奇。
2、太阳知识(利用幻灯出示新知识):
(1) 太阳的年龄
教师讲解:
组成银河系的有大约两千亿颗恒星,而太阳只是其中中等大小的一颗。太阳已的年龄有五十亿岁,正处在它一生中的中年时期,据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呢!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都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它所提供的光和热。
(2)太阳的温度
教师讲解:
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的气球体,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
师生互动:太阳一年产生的能量太多了,我们能不能对太阳的能量加以利用呢?思考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太阳的能量?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好的领会太阳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密切,更加体会太阳对于人类是不可缺少的。)
(3)太阳的内部结构
教师讲解:
这是一个太阳的剖面示意图,标出了太阳的主要构造。
活动:
让学生观察太阳内部的结构图,从内到外分为哪几个层?
(4)太阳的活动
太阳黑子
教师讲解:
太阳黑子又叫日斑,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这些旋涡状气流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本身并不黑,之所以看得黑是因为比起光球来,它的温度要低一、二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衬托下,它就成为看起来像是没有什么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耀斑
教师讲解:
太阳耀斑(Solar flare)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
日珥
教师讲解
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按运动情况来看,日珥可分为爆发型、宁静型和活动型这样三大类。
(5)太阳的基本资料:(教师投影出示)
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133万倍。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
(注:由于这些知识比较抽象,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图片、资料)
出示幻灯:图片1、
教师讲解:
大球体代表太阳,小球体代表地球,他们的大小比较基本上相当于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教师示范:
教师出示一个篮球和一粒黄豆,用一个篮球和一粒黄豆的大小关系比较太阳和地球大小。
图片2
(四)巩固新知
通过对太阳知识的学习,我们对太阳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让学生汇报一下对哪些知识的印象最深刻?
(设计意图:安排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当堂课的知识加深印象,达到巩固认知的目的。)
(五)探究: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以“假如没有太阳,世界会怎样?”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然后师生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领会太阳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密切,从而更加体会到保护环境,保护太阳的重要性。)
(六)课外探索:
太阳是神秘的,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课下继续搜集关于太阳的资料,把资料编写成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外能更多的去发掘太阳的知识,更进一步揭开太阳神秘的面纱。)
《认识太阳》(之二)
山东省济宁市霍家街小学焦彤
㈠导课
师:清晨,当你站在茫茫大海的岸边或登上五岳之首的泰山,眺望东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时,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人们热爱太阳,崇拜太阳,赞美太阳,把太阳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关于太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太阳是个大火球。
生:太阳离我们很远。
生:太阳上没有生物,它非常热。
生: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生:动物、植物的生长靠太阳,我们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太阳。
……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关于太阳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生:太阳是怎样形成的?
生:太阳会爆炸吗?
生:爆炸后我们还能见到它吗?
生:太阳会重生吗?
师:你真棒!想到了太阳的未来。
生:太阳为什么那么热?
生:太阳上的温度有多高?
生: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
生:太阳里面有什么?
生:太阳的表面有什么?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太阳距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从过去到现在有没有变化?
生:太阳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
师:大家都像小科学家一样提出了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非常好。现在选择你喜欢的两个或三个问题,把问题记下来,回家查找资料,进行小的专题研究。老师发给每位同学几张资料卡,将你搜集到的信息记录在上面。
(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各自研究。)
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太阳的问题,课下同学们又分小专题进行了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和认识太阳。
板书课题:17 认识太阳
㈡问题回顾
师:我们先来一起回顾筛选出的问题。
(教师播放投影片,指名学生朗读问题。)
●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太阳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有多大?
●太阳外部和内部的温度有多高?
●太阳的表面有什么?
●太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太阳的能量有多大?
●未来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选择了自己喜欢研究的小专题进行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下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交流前,请同学们说说交流资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小组内的同学要一个说完,另一个同学接着说。
生:一个同学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仔细听。
师:学会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还有不同的建议吗?
生:如果自己的资料比发言的同学多,我还可以对他的发言作一下补充。
……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提两条建议:首先,我们要把查找到的资料变成自己的话说给其他同学听;其次,小组长汇总组内同学的资料,挑选整理出一套详细、完整的资料在班内汇报。
(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其中。)
(学生按照所研究的专题进行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可以先说你们小组研究了哪几个小专题,再来说一说每个小专题的内容。
生:我们小组研究了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和太阳外部和内部的温度有多高。先说一说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太阳距离地球很远,约有15000万公里。太阳的表面温度约6000度。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生:我给他们补充一下,我还查到太阳的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度。
生:老师,我这里也有一份资料,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水达到100℃沸腾,铁块在1535℃熔化成铁水,2450℃时铁水变成铁蒸气。可想而知,6000℃和1500万℃有多高了。
师:是呀,太阳的温度可真高呀。
生:我们小组除了查到太阳距离地球约有15000万公里,我们还做了一个换算,时速为20xx千米的飞机从地球飞往太阳,要连续飞行8年半才能到达。
生:我们也做了,我们算的是时速为40000千米的火箭从地球飞往太阳,需要连续飞行4个月才能到达地球。
(播放课件,点击太阳离地球有多远)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统计,我们知道光速为30万千米/秒,那么快的光从太阳到达地球也要8分钟,所以我们看到的日光其实是太阳8分钟前所发出的。
师:其他小组研究了哪些专题?
生:我们小组研究了太阳的结构: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生:我们有太阳结构的彩图。(放在实物展台上,用手指着说)太阳的内部结构有核心、对流层和辐射层。外部结构有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师:他们说的怎么样?
生:他们找的材料很细,既有文字资料,又有彩图,让我们很清楚的认识了太阳的结构。
生:老师,我们小组重点研究了太阳表面有什么,我们还找到一些图片。我们查到在太阳的表面有黑子、日珥、耀斑。太阳的黑子,就是太阳表面比较凉的地方,(学生指图)这就是太阳黑子;日珥是太阳边缘外凸起的发光气团,(学生指图)这就是日珥;在色球层的某些区域,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耀斑,又叫太阳色球爆发,(学生指图)这就是太阳上的耀斑。
师:你们小组真了不起,查到了那么多那么详细的资料,让我们大家为他们鼓掌!
……
㈤知识梳理
师:通过刚才我们对这些小专题的研究交流,我们共同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
(播放课件,用图表的方式回顾全课。)
距离地球15000万公里
炽热气体球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表面温度6000℃
内部温度1500万℃
核心
太阳 内部结构辐射层
对流层
光球黑子
外部结构色球日珥
耀斑
日冕
师:用图表来整理我们收集的信息,也是一种很好的处理信息的方法。今后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整理自己的学习或研究资料。
㈥观看视频资料,总结回顾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汇报的很好,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观看一段有关太阳的视频资料。
(教师播放有关太阳的视频资料,学生观看,作为对于前面搜集汇报资料的总结回顾。)
㈦拓展延伸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你对太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了太阳离我们有15000万公里远。
生:我知道了太阳上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就是太阳黑子,比较亮的地方就是耀斑。
生:我知道了太阳一秒发出的能量是地球一百年收到的能量的总和。
生:我还知道了太阳最后会爆炸,并且还会把地球、水星和火星吞噬掉。
……
师:除了这些我们已经研究过的问题,关于太阳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太阳上为什么温度那么高?
生:我想知道太阳风是什么?它怎么形成的?
生:我想知道早晨的太阳为什么是扁的?
生:我想知道中午的太阳为什么是白色的?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日食?
……
师:课下,大家可以采用这种收集-整理的方法来继续研究你感兴趣的问题。
㈧课外活动:整理资料,粘贴手抄报
师:为了把大家搜集到的资料集中在一起,也为了大家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提议:让我们利用手中彩笔和双面胶,把手中的这些资料粘贴成一个以太阳为主题的剪贴报。我们可以把它粘贴在教室里,大家一起来观看。
(学生小组合作粘贴剪贴报,展评学生做的剪贴报。)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灰雀
爱 放
找 捉
列宁 爱 男孩
教学反思: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儿童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我课后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同学间交流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2.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设计:
风筝
做风筝 高兴
放风筝 高兴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 难受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发言)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什么吗?自己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瞳瞳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己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什么?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帮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部分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屠”让学生根据字典的解释记住生字。
“苏”让班里姓苏的小朋友讲解给大家听。
“换”是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字,如交换、换位等,右边不能写成“央”。
“符”很简单,注意写的时候上小下大。
根据老师讲的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不太好写的字多练(教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这首古诗要求大家会默写,让我们趁热打铁,在你们的练字本上默写一遍试试。
8.我们现在过新年的方式和以往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三)教学延伸
除了《元旦》,王安石还写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老师非常喜欢他写的另外两首诗《梅花》和《泊船瓜洲》,实物投影仪出示。
梅花 泊船瓜洲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
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自学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来背诵。你还知道哪一些?(鼓励学生课余多找找王安石的诗积累。)
(四)作业设计
不管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过年,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资料,下节课带来一起交流。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
一、谈话导入
1、 师:有人给你鼓过掌吗?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的掌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为别人
鼓过掌吗?为什么给别人鼓掌?
2、 板书课题,齐读
3、 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 再读课文
思考:掌声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响起的?
1、 指名说。
2、 先走进演讲前的小英。指名读一自然段。
理解体会、指导读。板书:忧郁自卑
英子的忧郁还表现在哪儿呢?读2、3小节,画出表现忧郁的词句。
3、 交流反馈
过渡:后来,英子变了,她变得怎样了?指名读第4自然段。
板书:开朗自信
是什么原因让忧郁自卑的英子变得开朗自信?板书:掌声
4、 出示两次掌声响起的句子
理解“骤然”。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掌声再次响起,此刻小英会说些什么?
指导读句子
5、 读英子的.来信,你对掌声有没有新的认识?
交流
四、 升华
听到掌声响起来,我们的心更明白,珍惜别人送给我们的关爱,同时把鼓励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下面我们就行动起来,写一句鼓励或赞美的话送给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课时1—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2、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
3、教师和学生在课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板书:登高 杜甫)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 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 特点
风 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回
落叶 无边 萧萧 下
长江 不尽 滚滚 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八、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登高》教学设计 自然之秋 知人论世法
“悲” 人生之秋 由象入境法
国家之秋 情景交融法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小猫钓鱼》并积极参与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享受表演的快乐。
2、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装饰材料制作小猫头饰。
3、能凭借童话剧《小猫钓鱼的音乐,富有创意地自编剧情,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表演与创造。
2、小猫头饰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的情绪模仿自己喜爱的动物姿态,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导学辨音起舞
根据音高的不同,力度的不同表演不同的动作。
P——模仿空中飞的动物姿态
F——模仿地上走的动物姿态
MP——模仿水里游的动物姿态。
三、掌握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来了一次动物大集合,仿佛到了动物世界,真有趣。大家来看看这里的动物世界又是什么风光。
2、说一说
启发学生简单复述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深化对故事的认识——做事要一心一意。为后面的表演活动动作作铺垫。
3、唱一唱
师:小朋友讲得比动画片讲的还要好听,
1)范唱歌曲《小猫钓鱼》
2)学唱歌曲。
用“喵”模唱,边随音乐晃动手指,感受音乐节拍
随琴声轻轻演唱歌词,指导学生休止符要停顿及怎样唱好下滑音。
自由学唱,歌曲分为四个部分,鼓励学生演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然后全班跟唱。
演唱接龙
表演唱
4、做一做
课件展示:放大多只不同的小猫形象。引导学生用特别的方法将自己扮成最可爱的.小猫咪。
5、演一演
师:猫儿跳、猫儿叫,逗得大家哈哈笑。大家来一个现场表演《小猫钓鱼》怎么样?
课件展示:同时呈现四个场景画面。
1)分组讨论、排练
2)选择自己要表演的部分。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角色,设计衔接语言,排练表演过程。
3)边演唱边表演
4)学生评价,教师肯定
5)完整地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四、表现
课件展示:放大的多只不同小猫同时伸出大拇指。
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棒!老师营造一个表现空间,让学生在这自由的空间里尽情发挥,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更好地表现自我,享受表现美。
1、分组讨论
1)根据原音乐设计好表演角色、故事情节、表演所需道具。
2)发挥想象,认真排练。启发学生动作、表情要夸张,故事情节要有创意。
2、分组表现
随着音乐完美地表演自己创编的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五、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现在,让我们提着战利品——小鱼儿,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吧。
(播放童话剧音乐,学生随意表演出教室)。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1-04
美术上册教学设计03-10
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4-26
三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12-27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的教学设计01-10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01-04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篇04-02
三年级上册《花钟》教学设计03-13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06-11
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05-28